生产型企业,原材料全部国内采购,无内销,全部产品用于出口。是否可以申报出口退税咨询网。

生产加工企业未取得进货发票,是否可以出口退税_百度知道
生产加工企业未取得进货发票,是否可以出口退税
小规模生产加工企业和一般纳税人生产加工企业是否都一样
提问者采纳
退税的计税依据主要为出口报关FOB金额生产型企业出口自产货物。 小规模纳税人不享受增值税退抵免政策,只能享受免税政策。因此采购原材料时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可以获得退税
提问者评价
谢谢武老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税票或开具普通发票的12类货物方可办理退税,应取得而未取得进货凭证出口,既不能退税,也不能免税,应按照未按规定取得发票进行处罚。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 ①使用发票不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只能使用普通发票,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货物与一般纳税人相同,可以收普通发票也能收增值税专用发票,二者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帐务处理不同.一般纳税人按价款部分入成本,税款部分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帐户;小规模纳税人则按全额进入成本. ②应交税金的计算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按&抵扣制&计算税金,即按销项减进项后的余额交税.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收入除于(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工业6%,商业4%。 ③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分为0...
出口退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选择你的地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38|回复: 1
关于生产型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及涉税问题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们是刚开始从事进口业务的生产型的企业,准备做进料加工业务。我想请教各位我们生产型企业怎样操作这种业务,事前应该做什么手续,象涉税手续等
关注官方社交账号,第一时间获得论坛活动通知^^,好处少不了
会计网社区
定时推送社区会计热门信息与网友八褂,社区更好玩!
官方订阅号
扫描关注会计网官方订阅号。
查看官方Q群大全,找到小伙伴。
扫描关注官方QQ空间。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1)手册备案登记
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在第一次境外进料之前,海关核发《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之后的第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根据实际数据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退税机关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并提供以下材料:
A. 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B. 进料加工《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及《加工料件备案清单》原件及复印件;
C. 《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原件及复印件;
D. 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E. 退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申报
生产企业国外进料在海关报关进口后的当月,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向退税机关申报进料情况,并提供以下资料:
A. 进料加工进口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B. 进口付款汇单复印件;
C. 退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出具
生产企业应填报《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申请表》,向退税机关申请出具免税证明,对于采用购进法的凭当期的全部国外进料申报免税证明;而采用实耗法的必须凭复出口货物当期单证收齐部分为依据,核定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以此来申报免税证明。这一过程需提供以下资料:
A. 《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中进口料件报关登记表、出口成品报关登记表复印件;
B. 出口报关单原件(出口退税专用);
C. 出口收汇核销单原件(出口退税专用);
D. 出口专用发票原件;
E. 在保税区内仓储出口的货物,除提供报关单以外,还应出具保税区仓储企业的出口备案清单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原件、复印件;
F. 退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4)免税证明及免、抵、退税的审核与审批
退税机关对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所报资料及相关电子信息审核无误后,应在当期及时出具《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及《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
(5)进料加工手册的核销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最后一笔出口业务在海关核销之后的第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凭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及核销手册复印件,到退税机关办理进料加工手册核销手续。如果前期审批与当期核销存有差额,退税机关应根据进口料件和出口货物的实际发生情况,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将核销后调整的差额并入当期其他手册进料加工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参与当期的免、抵、退税计算,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A. 《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复印件;
B. 进口报关单、出口报关单复印件;
C. 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D. 退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 进料加工免、抵、退税计算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申请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时,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购进计算法,指从事进料加工的生产企业在进口料件报关进口入库后,将进口报关单进口额折合计算出海关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从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税额中扣减。在计算当期退(免)税额时,用海关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在退(免)税额中扣减。它是按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为依据计算出的。二是实耗计算法,指从事进料加工的生产企业在进口料件报关进口入库且将复出口货物出口后,根据实际耗用进料的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从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税额中扣减。在计算当期退(免)税额时,用海关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在退(免)税额中扣减。它是按出口货物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所耗用进料组成计税价格依据计算出具。
进料加工“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实耗法
A. 确定计划分配率。退税机关根据进料加工手册中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计算确定该手册的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
计划进口总值为进料加工手册合同中扣除客供辅料后的进口总值。
B. 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
C. 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
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D. 免、抵、退税抵减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E. 进料加工手册核销的计算。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直接出口总值+间接出口总值+剩余残次成品)
实际进口总值不包括原材料调拨、进料退货物、进料转内销等用红字冲减的部分。
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直接出口总值×实际分配率
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已开出免税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税证明的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税证明的进料加工免、抵、退税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2)实耗法例题与会计处理
某生产企业月发生下列业务(该企业XX出口货物征税率17%,退税率13%)。
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 本月从国外进口甲材料10吨,到岸价格1040万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使用的海关手册号为C,海关全额保税,该企业无上期留抵进项税额。依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甲(进口料件)& &
& && & 贷:应付账款& && &
2. 本月从国内购入乙材料400万元,进项税额68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乙& & 4000000
&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00
& && &&&贷:应付账款& && & 4680000
3. 本月发生内销收入30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 &3510000
& && &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 3000000
&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 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离岸价格计150万元(已换算成人民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 1500000
& &&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 & 1500000
5. 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15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
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000×(17%-13%)=6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 & 60000
&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00
在次月,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510000-(000)-0=-110000元
& &&&6. 本月收齐3~5月份部分出口货物的单证,到岸价格110万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实际支付海运费和保险费8万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
当月免、抵、退税额=(000)×13%=132600元
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10000元)&当月免、抵、退税额(132600元 )
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10000元
当月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元
7. 次月初,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应退税额110000元,免抵税额为226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110000& && && &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 &&&22600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2600
8. 同时,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 & 110000
& && &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110000
7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 本月从国内购入乙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乙& & 2000000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 && & 贷:应付账款& && & 2340000
2. 本月无内销业务,也未发生一般贸易出口货物。
3. 本月该企业已将海关手册号C的1040万元国外进料耗用完毕,复出口XX货物FOB价1300万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并且在当期全部收齐单证、信息齐全,向银行交单后,依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
& && &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 &
4. 在该月,该企业向海关申报了C号手册的核销,在取得海关手册核销证明的同时,向退税机关申报了该手册的核销手续。
5. C号手册的免、抵、退税核算与核销
A. 该企业根据 “进口料件登记手册”上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确定计划分配率,然后,根据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单证收齐部分)计算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C号手册的计划进口总值为910万元,计划出口总值为1300万元。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910÷
当期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7=9100000元
同时,该手册又在当期全部用完,并且单证收齐,可以申报核销手册。所以,企业还应按实际的进口料件与出口货物计算实际分配率,核算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如与当期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有差额,应核销补齐后一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直接出口总值+间接出口总值+剩余残次成品)=(-0)÷(+0)=0.8
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直接出口总值×实际分配率=.8=元
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已开出免税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00元
已开出免税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9100000元
B、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7%-13%)-000==104000元
当期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9100000×(17%-13%)=364000元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1300000×(17%-13%)=52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 & 104000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4000& &
注:因为C号手册的计划分配率小于实际的分配率(0.7<0.8),也就是说,当期计划耗用与实际耗用进料的数量和金额存在有差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从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税额中的扣减额少了0.1个百分点(0.8-0.7)。在计算当期退(免)税额时,用海关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乘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在退(免)税额中扣减的也少了(0.8-0.7)。所以,在最终的手册实际核销时,应当进行增补扣减额。如差额相反,应当负数冲减扣减额。
C. 计算当期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料加工免、抵、退税抵减额=%-8=1014000元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料加工免、抵、退税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169000元
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可暂不做会计分录,在当期的免、抵、退税额中扣减完后,再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6. 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在次月,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0-(4000)-0=-236000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00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36000元)<当期免、抵、退税额(676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236000元
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元
7. 次月初,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应退税额236000元,免抵税额为440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36000& && && &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76000
8. 同时,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 & 236000
& && &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236000
(3)购进法
A. 确定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当期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购进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B. 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C. 免、抵、退税抵减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4)购进法举例与会计处理:
某生产企业2007年7月发生下列业务(该企业XX出口货物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7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本期国内购入原材料5000000元验收入库,取得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850000元,上期留抵进项税额150000元;
借:原材料& & 5000000
&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
& && &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 5850000
2. 本期从国外进料1000000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同时向退税机关申报了进料明细,并在当月全部耗用完毕,进料加工复出口销售额4000000元(换算后人民币金额),凭出口外销发票金额入账(不考虑成交方式):
借:原材料—国外进料& && & 1000000
& && & 贷:应付外汇账款(或银行存款)1000000
月末,对此笔进料复出口业务做账:
借:应收外汇账款& && & 4000000
& && &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 & 4000000
3. 经预审查询,当月4000000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并且单证全部收齐。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000000×(17%-13%)-4-4元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1000000×(17%-13%)=4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 & 120000
&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000
4. 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0-0000)-150000=-880000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000元
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130000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80000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90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390000元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元
5. 次月初,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应退税额390000元,免抵税额为0元。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390000
&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90000& && &&&
同时,凭免、抵、退税通知书批准的应退税款办理退库:
借:银行存款& && & 390000
& && &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390000
我们为你网罗会计证/会计实操/会计职称明星好课,最低只要9.9元,只在会计网春季专场!
微信端二维码手机浏览本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
“”是专业的会计学习交流社区。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查看: 3683|回复: 3
生产产品既有出口又有内销,如何办理出口退税?
一个面向会计人的调查平台
功能强大,永久免费
数十场专业干货分享等你来参加
历届视频回放可观看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生产产品既有出口又有内销,如何办理出口退税?
材料共用,发票、进项税退税有何要求?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出口转内销业务是指外贸企业库存的出口货物,因国际市场价格变化、货物质量问题等原因无法出口而做内销处理。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帐,同内销分开核算。出口转内销货物应从出口库存帐转入内销库存帐。
开具的条件及目的: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货物如果既有内销又有外销的,需要向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开具《出口转内销证明》,外贸企业据此证明向主管征税机关申报抵扣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使用文书:《出口转内销证明》
开具《出口转内销证明》需要提供的资料:
1、购进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及专用缴款书;
2、货物内销增值税专用发票;
3、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说明;
4、内、外销库存帐复印件;
5、相关记帐凭证等
免抵退。进项按比例分摊。
首先要看你们公司的出口模式,如果是进料加工的,就按二楼说的。如果是一般贸易的,按三楼所说,把出口 内销收入分别核算,进项按比例分摊。出口退税免抵退。
站长推荐 /1
两位全国会计领军和一位百战归来再教书的教授领衔,60天,强力打造一颗内控芯。目前已经两批报名者遴选完毕,部分信息不详者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完善,剩余名额已不多,报名时请务必注意信息完整。
Powered by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流程及实务操作举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流程及实务操作举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口退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