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问题必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成功创业需要哪些必要因素?创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百度知道
成功创业需要哪些必要因素?创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提问者采纳
在这里我要给他们提点建议。要快速赚钱、赚大钱那就只有自主创业、经商。然而创业、经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也是很多人想创业、经商却茫然无措的根本原因。它涉及到一个人的求知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其实这几种能力是一种层递关系,你只有把前面的能力练到家了,后面的能力才能快速提高。下面就具体的谈谈创业、经商、快速赚钱、赚大钱应该注意的几点:1.坚持不懈的加强学习,不一定非要学商业专业、营销专业,平时多看商业方面、管理方面、投资方面、社交方面的书籍杂志,比如说《商界》、《现代营销》、《创业指南》、《大众投资指南》、《演讲与口才》等;还可以在电视上多看财经新闻、营销辩论、经济管理讲座等;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多看财经类博客,比如说阿里爸爸、百度、腾讯博客里都有,包括投资理财的、经济管理的等;要知道水滴石穿,冰冻三日,决非一蹴而就,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才。有句俗话说的好,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创业、经商卖得就是产品或服务,如果口才不好,产品再好,别人也难以了解和接受,所以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应该练会流利的普通话。3.想要创业、经商、赚大钱,必须要学会做人。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道德的人、诚信的人、谦和的人、内涵的人、尊严的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自己本身的素质是客户考核你的一大要素。比如说本人采购时就很不跟河南人打交道,因为他们绝大多数在中国的商圈中的诚信口碑太烂了。4.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商人都会忽略的,那就是要学会充分地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在有竞争对手的圈子里你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如果一个行业圈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不是能独食而肥,而是会止步不前,这就是生存威胁的道理。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是在不断提高自己,摔掉竞争对手从而晋及到前列甚至龙头老大的位置。5.还一点就是要学会抉择。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其实不管男女,只要自主创业、经商,都怕入错行。你看那街上经常有店开张、经常有人关张,其实店面、工厂转让95%是因为入错了行,抉择时因为认知高度不对、分析不透彻而失策。如果你确实不会抉择本人可以免费帮你参考。关于创业、经商抉择应该从多方面考虑:(1)应当选时下比较热门的行业;(2)应当选适合当地习俗,迎合当地消费者需要的行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这就必须在进入某行业以前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赔点腿力和时间算得了什麽,没有调查贸然入行导致最后赔进去大量的积蓄那才是最痛苦的。比如说,征对两广人的广味食品在很多地方就很难得打开市场;征对贵州人的烤火、做饭两用的铁煤炉再其他地区推广的开吗?现在在全国很多地方强制性推广的保温砂浆,在云南昆明推广的开吗?(3)应当选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因为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在税收、用地、资金等各方面都有优惠;而且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恰恰说明该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比如说,养猪,近年国家大力鼓励,养母猪还有补贴,而现在养猪行业确实很乐观。(4)应当选投资规模比较小的行业,情愿等到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考虑扩大经营。想做那一行,再怎麽看好也不能把所有的积蓄一下子完全投入进去,这就是风险防犯意识的一点。因为一个项目再好,你来做赚不赚钱,还要由很多个人因素和外力因素决定,比如说你的为人、经营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亲和力、市场变化、政策变化都直接决定着你来做这个项目赚不赚钱。日本的无线电之父松下辛之助的流动资金永远都有40%在睡大觉,正是因为这一招让他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终成一代无线电之父。再比如说,有个四川人举债三百多万到昆明的阿拉乡公家村建厂房出租,后来由于公家村规划为城中村,划入经济开发区管辖,因此地皮从紧,建筑管理从严。刚好这家的土地许可证还没办下来,结果被政府的综合执法办推成平地。前车之鉴,希望广大创业者牢记。(5)应当选资金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业。资金回报率是任何一个创业者、经商者都不能忽视的一点,因为资本进入市场追逐的就是利润,追求的就是回报。这一点,广大的创业这必须谨慎,深入严格的分析,因为很多的项目方为了一己私利,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资金回报率很低的项目理想化甚至浮夸几十倍几百倍。比如说网上有很多人吹嘘投资几万元,能做几十个亿的市场,一年能赚几个亿,可能吗?倘真如此,他不会自己做,他不会自己扩大规模做,他自己的行为就向你证明了项目的不可行性;倘真如此,早就有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介入,还轮得到你吗?倘真如此,中国一年得冒出多少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来呀?把你的口袋捂紧点,找个有谱气点的吧。(6)应当选成长性比较好的项目。通俗地说就是比较有远景,很长时间内产品不会被消费者抛弃、市场不会饱和、国家政策不会变动、具有良好的做大做强的后续发展性的项目。举个比较小的例子,昆明市昆船菜市场,先后开了好多家叫化鸡、荷叶鸡、符离集烧鸡、重庆烧鸡公、道口烧鸡等熟食店,刚开始都很红火,可是好景不长,基本上是不到一年就关张,长一点的也就是两年。(7)应当选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技术门槛太低的行业就是很容易被跟风,甚至你当地本来没这个行业,因为你做得很火,而又没有技术门槛,结果很快就会冒出很多家来。到头来先做者倒成了抛砖引玉的引路人,人情都没有呢。如果是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情况就完全不一样。(8)应当选项目方有区域保护的行业,一般有区域保护的行业,当你做得很火暴时,即使别人想要介入,也没有名额。这是一个创业者最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千万不要马虎大意哟。6.当你通过市场调查和冷静分析后,确实看好某个项目时,一定要努力争取亲戚朋友的鼎立支持,否则一意孤行的孤军作战一般是很危险的。甚至,很有可能会弄得众叛亲离。7.在入行以前,一定要做好风险预估,并想好、作好多种应对策略和方案,这就叫做风险预警机制。并且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有很多人仅仅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8.选择项目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来决定,有多大脚就穿多大鞋,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经过周密调查和深思熟虑确实看好自己资金势力不够的项目,可以借助其他忙人的闲散资金入股。拉别人的资金入股,可千万别小气,一定要多给别人股份,最好能承诺万一亏本只亏你自己不亏别人,也就是说万一失败,别人投入的钱你要当债务来偿还他。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你别人是不用承担这种风险的,别人把钱投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在无风险的情况下尽量的下蛋。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别人也很乐意把资金投到你这里,但是你最好给别人一个书面保证。9.当你自己的资金或精力不够确实需要他人合伙经营时,选择合伙人一定要慎重。要选那种有魄力、有度量、有能力、有诚信、有上进心的人;一旦选种人选在经营过程中要做到民主、透明、同心,千万不能有私心,合伙经营只有推心置腹才能打造辉煌的事业,否则只会是分道扬镳或者陷入无休无止的纠纷。广东的顾地塑胶就是这样分家的典范。
其他类似问题
成功创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创业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要注意的四大问题
09:45:38 来源:知乎
导语:创业公司给员工的股权激励一般是怎样的比例?邵亦波认为,“给多少”主要取决于员工在公司的职位、薪水和公司的发展阶段。
创业公司给员工的股权激励一般是怎样的比例?是全部员工有股权激励,还是只有比较优秀的骨干员工才有?在数量上,有没有具体的例子?下面是易趣网创始人的分享:从我1999年回国创业到今天,这十年里面,很多东西都变了&&海归过时了,土鳖称霸(参见我之前的博客&海龟还是土鳖?&),我刚回国的时候期权这个词还不存在,到现在每个创业者和员工、甚至我父母这一辈的人都听说过。记得1999年时,我想请两个工程师成为我公司第三和第四名员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承诺每个人会有2%的stock option。他们问我这stock option是什么东西,我解释了半天,翻字典查网络,把这个stock option翻译成股票期权。最终他们都没有加入,错过了日后成为千万富翁的机会。期权给一个员工以一定的行权价格(strike price)&&一般是一个很低的价格&&在一段时间里买入公司普通股的权利。这个权利是很值钱的。我记得1999年易趣总共有400万股,假设一个员工拿到2%即8万股,行权价格是1美分。公司在2003年卖给eBay的时候,每股已经拆分为10股,拆分后每股4美元,那么这些期权价值是(4 - 0.01/10) & 80,000 & 10 = 3,200,000美元(行权价格可以忽略不计了)。公司在很小的时候,付不起很高的工资,而且要员工放弃原有稳定的工作,这个时候期权就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去激励员工。除了可以&吸引&员工加入之外,期权可以起到&留住&员工的作用。一个员工如果拿了工资或者奖金,然后离开公司,对公司肯定有损害、但对员工自己没有损害。员工如果拿了期权,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期权需要几年(一般是3到5年)Vest,早走就少拿,如果是5年Vest,他两年就走,只能拿五分之二。其次,一般的期权协议规定,辞职的员工在离职后90天内需要行使期权,过期作废,这样即使是一分钱、一毛钱美元的期权,如果是几万股,员工也可能要拿出上万元人民币才能拿到这些普通股。在公司上市前,这些普通股是不流通的,只是一张白纸而已,所以对很多员工来讲,买不买是一个困难的决定。第三,一个重要的员工走了,对公司造成损失,同样他作为股东也要承受这些损失,这也会成为促成一个员工留在公司的原因之一,或者至少不太会离开公司去竞争对手那边去,做出对公司有害的事情。好了,讲了这些基本的概念,接下来谈一些操作层面上创业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一,最常见的问题是&给多少&?当然,总的来说,&给多少&主要取决于员工在公司的职位、薪水和公司的发展阶段。如果我只说这些空话,可能没有很大帮助,所以以我本人的经验下面给大家一些大约的数字供参考。公司初创时(定义在VC进入之前),一个副总可能要2%到5%的期权;A轮融资之后,副总变成1%到2%;B轮融资后,副总变成0.5%到1%;C轮或者接近IPO的时候,副总就是0.2%到0.5%。公司除了创始人之外的核心高管(CTO、CFO等)一般是VP的2到3倍,总监级别的一般是副总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依此类推。这只是一个大约的估计,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因素。例如一个副总可能想要更多的期权,肯把他的工资降到很低(这种人我喜欢,因为看得出他对公司的热情和信心)。公司到后期,期权就不再以百分比来谈,而是以几股几股来谈了。有人可能会问我如何定义副总、总监,因为不同的人定义可能是很不一样的。我定义副总是一个能独挡一个或几个公司部门,管理至少几十个人的人,是一个你可以想象在公司成熟、甚至上市后,还是一个随着公司成长能继续做副总的人。总监是一个在公司早期能负责一个部门工作,但在未来还看不出能够在公司成熟后继续独挡一面的人,他可能成为副总,也可能成为副总下面管理一个部门中一个或者几个分支的负责人。总监也可能是一个最核心、最厉害的技术高手。如果你对副总、总监的定义不一样,可以对我刚才的数字做调整。第二大问题是Vesting的问题,3年、4年还是5年?很多创业者都觉得短一些好,我觉得长一些好。做一个好公司,三年成功是非常幸运的,五年是比较正常的。你不希望你的员工过了两年半来找你问:&我的期权再过半年就全部Vest了,请再给我一点吧。&还有一个条款是在公司上市或被卖的时候,员工没有被Vest的期权是不是应该全部立即Vest(accelerated vesting)。这里大家没有一个共识。我觉得可以把剩下的没有Vest的期权Vest一半,这样员工比较高兴,觉得比较公平。同时,不全部Vest,可以避免公司上市或被卖后,很多员工都马上走掉。第三大问题是期权给多少人。易趣当时走的是硅谷道路,公司几乎每个人都有期权,而且发得很早,公司刚开始就有,员工过了试用期就发。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齐心协力,大家一起把公司做成功,大家都高兴。坏处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免费&拿到,很多人不够珍惜,觉得期权不会值很多钱。也有些公司,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发得很晚,到了公司快上市的时候才发,而且发得很少,很多员工都没有,或者做了两三年以上的老员工才有。我现在参与的几家公司,包括安居客、诺凡麦等在内,是采取折衷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员工有期权,但不是&自动&的,而是员工的职位或者工作表现满足了一定的标准再给,要给的话是比较多的。第四大问题是行权价格该定多少。如果A轮的价格是2美元,行权价格应该是2美元、1美元还是20美分呢?很多VC坚持要定为2美元,理由是如果VC不赚钱、最终退出时股价不到2美元,那么员工也不应该赚钱。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首先,期权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激励员工,行权价格定得越低,每股期权的价值就越大,就越有吸引力。其次,在公司最终上市或卖掉时,期权的行权价格并不影响VC的回报。比如公司卖的价格是2亿美元的话,每股定价就是2亿美元减去优先清算权后再除以所有股票的数量(包括优先股、普通股及所有期权,英文叫total outstanding shares on a fully diluted basis)。理论上,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总金额+期权量&平均行权价格)/所有股票数量,但我从没见一个投资银行家或者并购的买家这样算过。所以,把行权价格定得高,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那么期权的行权价格要定得低,能有多低?这要看会计师。一般,会计师会允许一个初创企业以上一轮优先股股价的十分之一作为期权的行权价格。到公司接近上市的时候,行权价格就会慢慢接近优先股价格。上市后,行权价格一定要是上市股票的当前价格。我是很喜欢期权这个东西的,它是小公司能够吸引到人才并且留住人才的最大法宝,而人是公司成功最重要的东西。
想了解今天都诞生了哪些牛逼新产品?
立即让你开开眼界:
热门排行榜
热门排行榜
Innovation Lab创新大赛
创业者服务
创业邦旗下网站:
创业项目库: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快乐中创业,在创业中获得成功!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成功手册-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因为发现了确定的可以赚到钱的可行的项目,所以我决定创业!
  现在有闲钱都不是你可以去创业的理由,任何非此答案的创业理由都是错误的!年龄大了,别人发了,房子贵了,现在有闲钱都不是你可以去创业的理由,只能成为你败家的借口!
  在你开始你的生意的时候,所有可花可不花的钱一毛不花,所有必须花的钱砍半花,开始之前做好详细的预算,开始之后做好详细的记录,每个月将实际收支与预算做对比,然后修改未来3个月的预算。
  如果你要进入一个行业,3年之内,你一定要至少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行业评论家。不管你是身处行业的那个链条,你都要搞清楚所有的链条,你要明白整个的食物链是如何组成的。每个链条的存在价值及利益来源?每个链条竞争的关键是什么?每个链条的老大是那个公司?你应该在每个链条都要培养自己的信息源。
  成为行业专家除了多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行业链条高人的关系圈,通过公共渠道获取信息的人是可怜虫,绝对不是内行!
  任何行业转行之前,建议成为行业专家后转,如果你打算做某个行业,可靠的上家,确定的下家,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行业链利润、资源分配、流程的了解,四者你占前两个,可以马上开始动手做了,如果四者都占,有很大可能可以做大。如果四者都不占你还要去做,那么你死地很难看的几率&99%
  只追一只兔子,一定把它追到手!
  既然你做过goolge代理,那么请问:国内最大的google的客户每月可以投放到多少广告?百度的客户可以到多少?做网络优化推广的公司为别人做网站优化你知道可以赚多少钱吗?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注册发布google的广告,但是国内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内幕?做google代理或者说网络推广,我相信就是你的塑料桶,可惜你没有慧眼。
  一般人选择的合伙人无非是同事,朋友,同学,客户或供应商极少会超出这个圈子,而且往往选择的合伙人和自己的身份相似,例如:业务员和另外一个业务员合作,工程师和另外一个工程师合伙。但是当你创业后,马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分工问题,如果你与合伙人身份类似的话,分工不当会直接导致你公司的快速死亡。
  首先请评估一下你自己,你的容忍度有多大?
  1、初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把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得出租车票拿来公司报销了。
  2、二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每天10点半后来公司,每天下班前1个小时就消失了,而且并没有告诉你他去哪里了。
  3、三级容忍度:你交代给你的合伙人给某个客户送货收款,他竟然送了货后,空手会来了,并却告诉你,这个客户人品没有问题,款肯定会给的,而你认为这个客户一定会赖帐。
  4、四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给别人说公司他是老板,你是替他打工的。
  5、五级容忍度:他对你指手画脚,直接吩咐你去干这个干那个。
  6、六级容忍度:你的合伙人提出他应该股份多点,你应该少点。
  那么难道就只有忍了吗?当然不是,也有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举例如下:
  1、合伙人收了客户的货款装进自己口袋,对公司说客户没付款
  2、合伙人非要把自己不学无术的小舅子搞到公司来当销售部经理
  3、合伙人在公司财务刚刚好转就提出买一辆别克
  4、合伙人发现客户有新产品的需要,然后在外面又搞了个公司
  简单点说:凡是个性,面子,习惯等等方面的,你必须学会容忍,凡是损害到公司利益的,你必须学会不容忍。
  1、保证你永远第一个出现在办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2、你见客户的数量要绝对超过你手下任何一个业务员的数量,例如你手下2个业务,每人每月见80个客户,那么你要见过上述160个客户中的至少120个
  3、给自己发全公司最低的工资,记住公司的钱和个人的钱要绝对分开!(极其重要)
  4、希望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员工写工作总结或清洁办公室等等
  5. 要明白,当你选择了创业这条路的时候,你就注定要过牛马不如的生活至少2年。
  为何不把老产品销售工作做起来?
  一个打电话让你马上送某东西过去马上可以赚10块钱的客户远远重要过告诉你明年向你采购300万的客户。同样:一个马上可以销售的不伦不类的低档产品,其重要性远远超过6个月以后才会上市的某个轰动世界的产品。
  任何创新都是创业者的毒药! 你可以在工作中构思出商机,值得表扬,但是切记切记:创新对社会是动力,对个人是毒药。打仗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他的外号叫烈士。创新的最佳选择是用别人的钞票,明白吗?如果你可以找到别人的钞票,good! 照你说得去干! 如果你找不到别人的钞票,那就把这个项目认真构思所有细节,然后持之以恒的去找投资人。
  我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初创业者对既有的产品市场都统统视而不见?要明白一点,对任何初创业的人来说,事实上你的胃口并不大,每个月稳定有2万的利润,恐怕很多人都高兴死了,难道现在的市场已经饱和到没有任何机会为你创造2万元的纯利?创业的第一步是先活下来,发展永远是第二步,甚至第三步以后的事了
  以下3条是初创业者必备之哲学武器!
  1、打无准备的战役=送死=sb
  2、别人永远比自己可以轻松找到成功的办法,这是正确的。自己只能通过多思考来补偿
  3、自己的运气永远是最差的,这是非常正常的,自己只能靠勤奋补偿差的运气
  极少有打工失败者创业成功的. 李嘉诚创业之前销售业绩是公司第二名的7倍!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把赌当作了创业,而心理并没有准备好承担哪怕1%的失败的可能性!
  你应该算彩页印刷的成本,派送的成本,预估购买的比例,盈利分析,物流配送成本分析等,事实上这些东西你计算出来后可能准确性比较差,但是小规模测试一下的成本我估计不会很高,所以应该在室内预算后,小规模实测一把,应该比较好.
  让我们来实战一把,如果某个饭馆生意不好,而你是此饭馆的部长,你会想什么?呵呵,绝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靠,怎么这么倒霉阿,刚换个工作,生意又不好,涨工资是没戏了。小张刚去的那个皇帝大酒楼据说生意不错,不知道缺不缺人。或者有人是这样想:哇哈哈,过了年俺就byebye了,最好天天没生意,省得俺累得半死。
  那么老板是如何想的呢?老板是这样想的:这个酒楼的地点是否有问题?隔壁几个和我类似的酒楼为何生意比我好?我的价格比别人高了吗?是不是我这里停车有问题?招牌菜是否过时了?我的服务有那些不到位的地方呢?装修是否有不到位的地方?包房的卡拉Ok最近投诉比较多,是继续保留改进呢还是把它给撤掉?
  打工没有比升职更简单的事情了,我在任何一家公司上班给自己定的指标就是至少在这个公司提交60份合理化建议,老板用不用随便,但是我一定坚持写到60份以上!一般不到20份的时候就被提拔了,哈哈...
  作为员工的时候,给老板提任何一个建议,就希望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这个要求是对老板太苛刻了.请把老板当作你的客户,任何一个老板不采纳的你的建议,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你自己想不明白,可以直接向老板询问,老板看到这样的员工,高兴死了别怕老板会烦你.你的能力的提升也加速了.
  秘籍:在困难的时候坚持的唯一理由是该项目未来可以产生很好的回报,高手是这样做的:
  1、建立一个大VCD厂的技术全面的开发工程师关系,成为自己的技术幕僚(对有心者非常容易实现)。
  2、获取到市场上所有VCD方案的材料清单。
  3、了解所有的替代器件的替换表(某些器件不同供应商不同编号,很多时候很多人搞不清楚)。
  4、了解所有器件的供应商,逐一拜访(偷懒的办法就是在某工厂采购部坐等)
  5、给关系好的客户推荐所有他不知道的供应商的产品
  6、给关系好的其他供应商销售其产品到他不知道的VCD厂
  我们要做到的目标是:经常被人模仿,从未被人超越!
  有退路的创业死亡率极高,在工作中轻易的发现商机的能力,上游下游2头,你至少要占着一头创业初期,绝对不可以干资本性项目!!!所以凡是加盟连锁等等都属于此类项目,成功几率绝对小于40%,请你闭上眼睛仔细想想,你真的做好了亏钱的思想准备了吗?如果加盟如此好赚,为何总店不自己去搞直营?机会就是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中有价值的部分。创业初期,我们的成功目标是100%!!千万不要尝试挑战自己的智商,千万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什么叫魄力? 有些人开个吉普车,狂加速就准备飞跃家门口的臭水沟,而真正的车手经过仔细测算之后可以安全的飞跃壶口瀑布。
关于如何评估项目的总结:
1、该项目一定是自己(或极可靠之人)熟悉的领域,上游及下游,一边掌控+50分,两边掌控+150分,两边都不掌控-200分。
2、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的项目+50分,与本职工作完全无关的项目-100分。
3、需要资本投入占自己所有资金的百分比:等于自己的资本 -100分。按比例计算,例如需要自己资金的20%,则-20分。等于自己资本的200%,则-200分。
4、你怎么知道你要干的这个东西赚钱啊?
5、竞争对手都是谁啊?
6、你和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有啥?
7、顾客为啥要向你买东西啊?
8、请你把你的生意全过程给我讲解一遍
9、你的生意如果按照你的预测完全可以达到目标,可以赚多少钱?
10、你的经营潜在的风险都是那些?请一一给我详细解释
11、你打算如何控制你的风险?请详细讲解给我听
12、你的成本构成都有那些?请给我详细讲解一遍
  销售过程分析:把你的东西从你的手上出去后,一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流程搞清楚。每个环节的利润比例必须搞清楚。到你手的利润是多少,必须搞清楚。事实上曾经有无数的被俺指导过的人,当俺问他你的销售过程流程的细节给我讲一遍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含糊其辞,而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太唐突了。这个大问题包括以下小问题:列出所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的不同客户群/谁买你的东西,谁用你的东西?(注意:买东西的人不一定就是用东西的人啊)
  市场分析:你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懂得人去google)及所处位置/你卖的同类产品主要的竞争点是什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竞争分析:你比竞争对手强的地方是什么?注意,有人说,我在这个开个小花店,没啥优势,事实上你的优势就是地域优势,如果你的地域也没有优势了,那你真的完蛋了。如果分析来分析去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你何必去扎进去呢?
  市场策略:你如何把你和你的竞争对手区分开?/你计划如何去销售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如何到达最终消费者?
  任何时候你很宽松的预算之后,然后再乘以2~1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就是你未来实际可能花掉的钱。公司开张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财务平衡,记账的目的不仅仅是搞清楚钱有没有少,更重要的是进行财务控制及分析。
本文出处:
/articlepickservlet?commandkey=singlearticle&articleID=5c42b75f1c9f7ee0009d
乐业谷网站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和合作机构以及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自身观点与立场。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异议,请与我们联络修改或删除此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业谷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