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出口退税企业,当月哪些进项税不能抵扣10万,销项15万,期初无留抵,不予抵扣税额2万,免抵退税额3万。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会计制度讲解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出口退税实务操作。单选题。1.我国对生产企业实行的出口产品退免税方式为(免抵退 )。。2.某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电器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自产货物,上月末留抵税额19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5万元,则当期免抵税额为(0万 )。。3.我国对外贸企业实行的出口产品退免税方式为(退免税 )。。4.下列出口货物中,只免税但不退税的项目是(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 )。。5.对于外贸企业的征退税差额应(计入出口产品成本 )。。6.换汇成本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成本,计算公式为(实际采购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7.在计算免抵退税额时,如退税率低于征税率,需要从进项税额中剔除(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应予以(退税 )。。9.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中的抵税抵顶的是(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判断题。1. 为鼓励软件企业的发展,我国对软件产品出口实行免税并退税。(错误 )。2. 免抵退税计算中免税指的是免征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即出口货物不计销项税。(正确 )。3. 对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企业应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为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错误 )。4. 2013年度进料加工业务的计划分配率由企业自行计算,并于7月1日前与主管税务
文档格式:XLS|
浏览次数:199|
上传日期: 16:56: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2014会计制度讲解.XLS"税务"问题分类
"会计"问题分类
"财税产品"问题分类
热点问题:
老师帮我解答好吗?
提问者:回答数:1有人关注提问时间:该问题已结束
最近在分析增值税的会计科目,发现一个问题,百思不得期解,求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假如:情况一:一月份,应缴纳增值税留底税额5万,申请了出口退税5万,由于还没有审批,应纳增值税明细科目为借方5万。那么这种情况下应作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5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5万这个时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5万。二月份的时候,如果当期进项税额为5万,销项税额为10万,1月份申请的出口退税应退增值税5万税务部门批准了,这个时候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退税款-增值税出口退税5万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万在2月份的增值税申报表中,第11项销项税额10万,第12项进项税额5万,第13项上期留底税额由于申请了出口退税变成0了,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0,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5万。第16项0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5+0+-0-5+0=0第18项为0第19项应纳税额=5-0=5万。问题出来了,是不是2月份去税务部门申请和缴纳的应纳增值税=5万?应收退税的那5万去退税科再退回来。我们再来分析下这种情况下的各明细科目。应交税费-进项税额借方5万,销项税额贷方10万(不考虑上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贷方5万(上期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5万。也就是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为贷方10+5+5-5=15万。那么对这贷方15万二月末结转到“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5万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5万。这样的情况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又结平了,但问题就出来了,“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贷方余额=15-5=10万?这与刚才分析的,本月在增值税申报表中填写的5万(实际上我们企业也只能负担5万)不符合啊?老师,上述处理到底那里出错了,我想不明白。问题一:1月份的时候,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为借方5万,由于不是预交的增值税,是不是不能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问题二:如果结转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必然为0,那为什么《全国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二章增值税申报表填列在第13项“上期留底税额”是这样说的“为纳税人前一期的期末留底税额数,该数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初余额一致”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无论是否申请出口退税,按照“会计实务”处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上个月月末的时候都要根据“增值税”明细科目,结转到“未交增值税”那么上个月月未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课目必然为0啊。按照我举的例子2月份的申报表第13项按照一种情况下,上期留底税额就是5万,另一种情况下,按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就应当填列0,还有一种情况下,如果申请了出口退税,那么是不是上期留底税额就应当从5万,变成了0了。那么到底在第13项“上期留底税额”填列多少。
问题三。如果不是退税,而是“免抵”那么,1月份申报的免抵,在2月份批准,那么在2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免抵吧,这个免抵额在增值税申报表应该填列在那一栏。
问题四,增值税申报表计算的结果,应当与会计科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结果一致吧。求老师写出上述,我举的例子,在1月月末,和2月所做的会计分录,并写下各个会计明细科目具体金额,还有增值税申报表各主要栏目的填写金额。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回答者:[等级:财务经理]回答时间:
⑴应交增值税科目,如果期末有贷方余额,需要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如果为借方余额,则不予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的是多预缴的增值税,而你上述问题(一),不属于预缴增值税,就不应结转。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5万元,作为下期留抵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为零。
⑵2月份,上期留抵5万元,本月进项税额5万元,本月销项税额10万元,出口退税5万元(结转1月份出口退税款),则本月应缴增值税5万元(本月销项税10万元+出口退税5万元-进项税额5万元-上期留抵5万元=5万元),因应交增值税为贷方余额,期末应进行结转: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万元&&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5万元。此时“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为贷方5万元,与申报的应交增值税5万元一致。对于申请的5万元出口退税款,则需要等退税科根据退税指标安排后才能退回,可先挂在往来账上。对于报表的填写:11销项税额为10万元;12进项税额为5万元;13上期留抵税额为5万元,14为0,15免抵退税额为5万元,16为0,17应抵扣税额为5万元(“12”+“13”-“14”-“15”+“16”=5+5-0-5-0=5万元),18实际抵扣额为5万元,19应纳税额为5万元,20期末留抵税额为0。
⑶本月申报表“上期留抵税额”等于上月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不能更改。
⑷对于免抵退税,增值税申报表只将退税额填写在“15行: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免抵额不用填写(因为免抵部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样,“应交增值税”借方和贷方均增加相同金额,对增值税无影响)。
下面就增值税的核算,作出初步总结,希望有所帮助:
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1.“进项税额”
2.“已交税金”
3.“减免税款”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5.“转出未交增值税”
6.“销项税额”
7.“出口退税”
8.“进项税额转出”
9.“转出多交增值税”
其中:1—5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6—9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二、会计及其税务处理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企业当月缴纳本月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3.“减免税款”专栏,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生产企业出口产品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的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来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销项税额”专栏
  注意:退回的已销货物应冲减的销项税只能在贷方用红字冲。
7.“出口退税”专栏,?用来核算企业所享受的全部出口退税款,包括内销产品销项税抵减的进项税和不足抵减由税务机关退回的款项。这两部分共同形成实质上的出口退税款。注意办理退税时,先计算申报,以后才能收到退税款,申报时先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改变用途:
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发生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注意只对多预缴的税转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在上述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将会计和税法的知识融合起来,用税法准确计算其各笔核算金额。
<span id="dings人赞同
回答者:[等级:实习生]回答时间:
此回复登录后即可查看,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
可以输入1000个字符
相关内容:
固定资产折旧
等待您来回答
北京6大如家私汤 其实北京周边的温泉有的是,好的温泉也不少,……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8年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7年12月的期初留抵进项税额80000元,本月购进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1240000元,内销产品销项税额为430000元,出口产品离岸价为人民币元,假设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下列账务处理中,属于该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340000B.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340000C.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多交增值税
130000D.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470000正确答案:有, 或者 答案解析: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甲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日为日,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为日。该公司在日之前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需要对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调整的是(
)。A.日,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对日发生的火灾赔偿18万元B.日得到通知,上年度应收H公司的货款30万元因该公司破产而无法收回,上年末已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万元C.日,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上年度出口货物增值税14万元D.日收到了被退回的于日销售的设备1台答案:有,答案解析:有,单项选择题:()某投资项目的项目计算期为5年,净现值为10000元,行业基准折现率10%,已知PVA10%,5=3.791,则该项目的年等额净回收额约为(
)元。A.2000B.2638C.37910D.50000答案:有,答案解析:有,
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浅谈自营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 - 财务管理 - 税
您的位置:
浅谈自营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
更多本文章共4610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12& & 目前,对外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我国对生产出口自产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 一、生产只涉及一种对外贸易方式,即一般贸易的情况下,相关的账务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
&&& (一)当期免抵退大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例1]某具有自营经营权的生产8月份购人原材料200万元,进项34万元,材料验收入库。当期发生内销销售额为100万元,销项为17万元。出口销售折算人民币收入200万元(率17%,退税率13%)。
&&& 则: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一13%)=8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17%一(34&8)一9万元&
&&& 即期末留抵税额=9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期末留抵税额9万元,故
&&& 当期应退税额=9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6&9=17万元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 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证:
& 借:主营业务成本&&& 8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 (1)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9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退税)&&& 9
&&& (2)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抵减内销税额)&&& 17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7
&&& (二)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20万元。
&&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200& (17%一13%)=8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17%-(20+34&81)=-29万元
&&& 即期末留抵税额=29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29万元
&&&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26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0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同上例1。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 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6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 (三)当期免抵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17万元。
&&&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200 X(17%一13%)=8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17%一(17+34&8)=-26万元
&&& 即期末留抵税额=26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 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6&26=0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同上例1。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元):
&&& 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6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 (四)只有免抵额,没有额。期末应纳税额等于零
&&& 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8万元。当期购入原材10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 X 17%一(8+17&8)=0万元
&&& 则当期期末既无留抵税额也无应纳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6万元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同上例1。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 26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 (五)只有免抵额,没有额。期末有应纳税额
&&& 根据例l资料:假若当期购入原材料100万元,进项税额17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17%一(17&8)=8万元
& 则当期应纳税额=8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6万元,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同上例1。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 26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6
&&& 二、生产企业的对外贸易方式当中,既有一般贸易,又有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账务处理如下:
&&& 首先,这里涉及四个公式:
&&&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一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出口货物征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
&&& 3.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一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X出口货物退税率
&&& 现就例1的第一种情况讨论涉及两种贸易方式的账务处理情况:
&&& [例2]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8月份购入原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材料验收入库。当月海关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50万元,进口手册号为C,已向税务机关办理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当期发生内销货物销售额为100万元,销项税额为17万元。本期出口货物销售折算人民币收入200万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0万元,进料手册出口lOO万元(率17%,退税率13%)。
&&& 则: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50 X(17%一13%)=2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100)&(17%-13%)一2=6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17%一(34&6)=11万元
&&& 即期末留抵税额=11万元
&&&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50 X 13%=6.5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一6.5:19.5万元&期末留抵税额11万元,故:
&&& 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19.5&11=8.5万元
&&& 8月份就免抵退方面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 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证:
&&& 借:主营业务成本&&& 6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
&&& 9月份根据8月免抵退汇总表应做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 (1)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11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1
&&& (2)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 8.5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5
&&& 三、生产企业的对外贸易方式当中.既有一般贸易,又有进料加工贸易。又有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账务处理如下:
&&& 根据例2资料:本期出口货物销售折算人民币收入200万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70万元,进料手册出口100万元,来料加工手册B出口30万元。
&&& 则: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50&(17%-13%)=2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70)&(17%-13%)一2=4.8万元
&&& 来料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所耗进项税额转出=34&30&(100+200)=3.4万元
&&&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100 X 17%一(34&4.8&3.4)=一8.8万元
&&& 即期末留抵税额=8.8万元
&&&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50&1 3%=6.5万元
&&&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一6.5=19.5万元&期末留抵税额8.8万元,故:
&&& 当期应退税额=8.8万元
&&&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19.5&8.8=10.7万元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待抵扣进项税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