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发展绿色国际贸易地理发展方向

国企业发展的绿色营销策略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1次格式:doc页数:16贡献者:爱艾兔兔上传时间: 21:52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4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文档转换处理出错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_淘论文
您的当前位置: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热情的日益高涨,几乎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都会提到&环保&二字,尤其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也被更多的涉及,而我国也在对外贸易中不得不遭遇和面对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外贸易也在稳步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整体的经济与科技的相对落后,造成部分出口产品的环保水平较低,这时就会遭到绿色贸易壁垒的沉重打击。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几乎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与特点,以及对我国所造成的影响,继而寻求解决对策,为我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甚至让绿色贸易壁垒为我所用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With the fact that all over the wor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eople always pu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e first place when considering any problems, and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appears prominently so that we have to encounter and fac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At present the foreign trade of our country is developing with steady steps under the economical high spee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but the level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s very poor which due to the low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n, it will be attacked critical by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Especially after China entry into WTO, the problem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affects nearly each aspect of our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brings the new question and the challenge to u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offers analysis of the cau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and studi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stablish Green Trade Barrier to promote Chinese economic and trade.
Key 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第一章 概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2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2
2.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2
2.2.1 各国政府、人民及国际间组织环保理念的逐渐加强................... 2
2.2.2 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关税壁垒作用逐渐降低时寻求的新替代品........... 3
2.2.3 各国因经济与科技上差异而造成客观上环保标准的差距............... 3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4
2.3.1 争议性......................................................... 4
2.3.2 合理性......................................................... 4
2.3.3 广泛性......................................................... 4
2.3.4 隐蔽性......................................................... 4
第三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5
3.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消极影响.............................. 6
3.1.1 加高设置市场准入的限制,并且范围在逐步扩大..................... 6
3.1.2 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
3.1.3 使我国成为进口的受害国......................................... 7
3.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 7
3.2.1 客观上促进了外贸及相关领域环保标准的完善....................... 8
3.2.2开辟了以绿色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8
第四章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8
4.1 政府方面的策略.................................................... 9
4.1.1 发挥宣传作用............................................... 9
4.1.2 发挥指引导向作用............................................... 9
4.1.3 开展外交协调工作.............................................. 10
4.1.4 发挥监督监察作用.............................................. 11
4.1.5 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 11
4.2 企业方面的对策................................................... 11
4.2.1 积极研究,开拓创新............................................ 11
4.2.2 调整战略进行跨国转移.......................................... 12
4.2.3 寻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12
结语.................................................................. 12
注释与参考文献....................................................... 14
致谢辞................................................................ 16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 &&&&&&&&&&&&&&第一章 概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当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需要有相应的物质需求与之相对应。这时人们会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那么在这个污染还相对严重的社会中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就会日益增加。人们的这一行为不仅仅是表达出对于健康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一次变革,在国际贸易中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日渐突出。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在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出现的频率次数也在逐渐增加。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中遭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多。我国目前正处在稳步、积极、快速的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波及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同时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对策来积极的面对和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1.2 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的选题做一个整体的概述,介绍本文的背景意义及框架结构。论文的第二部分是介绍国际贸易壁垒的概述,分别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分析,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介绍。第四部分是根据上述分析研究相应的对策,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议,最后得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影响的结论。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一般来说是泛指那些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但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的不同理解,所以一直没有对其概念达成一个共识,产生一个权威的定义,甚至在WTO的法律文本和相关的国际文献中也没有绿色贸易壁垒一词,而只是把有关绿色壁垒的规定都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规定之中。因此严格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同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样,绿色贸易壁垒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很难依据表面现象来推断事情的本质,所以作为一个在我国产生的新词由我国国际贸易问题专家给出一个中性的定义则更为合适准确:&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2.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是关于绿色环保的一种技术性非关税贸易壁垒,但它产生的原因却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原因而是有多方面的。在发展中国家把它认为是发达国家对本国贸易保护的产物,而在发达国家认为它是对本国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所以我们既不能单看它是因贸易而生还是因环境保护而生,而是应该由以下的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它产生的原因。
2.2.1 各国政府、人民及国际间组织环保理念的逐渐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严重的恶化,废气污水的大量排放等对环境的直接污染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使社会更好的发展。所以这使得人们改变了以往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开始拥有注重生活质量、具有绿色理念的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对低污染、绿色健康无公害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段时期,因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而产生了大量的绿色环境组织,他们的言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影响着国家或国际组织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使得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2.2.2 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关税壁垒作用逐渐降低时寻求的新替代品
在对外贸易中每个国家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能够最大发挥自己本国的优势产业(方面)以及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方面)。但是整个的发展趋势正朝向经济一体化,像WTO等许多国际组织的建立及运作表明国际贸易正朝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这虽然使每个国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项目,但却完全曝露了自己弱势的一面。在每个国家都在不断的降低自己的关税的同时,却都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而此时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成为一个很好的契机,以环保为名实行贸易保护,不但可以提出较以往更为苛刻的条件,同时也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同而难以被限制。
2.2.3 各国因经济与科技上差异而造成客观上环保标准的差距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所限,每个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水平参差不平,这就导致了环保标准在每个国家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所以当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运送到发达国家时,虽然产品已经达到本国标准,但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从而遭到阻碍,在客观上形成绿色贸易壁垒。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也曾因此展开过谈判和协调,但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在对外贸易中站在有利的位置上,虽经过许多探讨和谈判,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已达成的一些协定则都因规范较为宽泛、含糊、不够明确,而没有对各国形成约束,反而因其自身的明显漏洞而被各国所利用。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3.1 争议性
&&& 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开始,世界上就没有停止对它的争议。无论是从它的性质概念,特点延伸到世界各国在实际对外贸易中的表现繁多,摩擦不断导致众多争议的产生,对于它的产生是褒贬不一。
2.3.2 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自从产生之初就是以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为口号,所以无论是在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还是在社会的普遍舆论下,绿色贸易壁垒都具有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2.3.3 广泛性
&&& 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同时它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几年来,它不仅对出口产品本身提出健康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原料、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操作人员卫生条件情况、后勤设施等整个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2.3.4 隐蔽性
&&& 绿色贸易壁垒在法律上具有隐蔽性。随着人们逐渐加大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程度,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以环保公约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立。国际上通过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多达150多个,其中关于产品标准的严格规定和限制就成为实施绿色壁垒的法律基础。同时,绿色壁垒具有实施上的隐蔽性。实施严格的技术标准并不会对产品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往往还打着保护人类健康的名义,所以消费者对这种限制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乐于接受。而且这种标准十分复杂,一般是进口国的生产者能够达到的,但却使出口国生产商难于掌握和应对。
第三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初级低附加值产品,而产品的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这些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盟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6%以上(如表1)。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很早就开展环境保护,科技水平较高,非常注重产品的绿色环保。当面对这些国家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植物检验检疫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认可制度等构成的绿色壁垒时,出口所面临的压力和承受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制纸、服务贸易、产品包装等我国的一些优势方面的影响更大。因为我们不能阻挡其他国家对本国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对方提出的所谓的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或是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都同时对我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与该文相关的论文大力发展“绿色包装” 促进我国出口贸易&&&&&&&&&&
发布者:&|&
浏览(4273) 评论
&|&发布时间: 22:19:36&最后更新时间: 00:11:31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绿色包装的内涵不断增多 ,所以绿色包装是一个动态概念。一般而言 ,它应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的包装。包括下列构成要素: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并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
&& 许多发达国家把绿色包装概括为按“4RID”原则设计的包装 ,即 Reduce (减量化) 、Reuse (能重复使用) 、Recycle (能回收再用) 、Refill (能再填充使用) 、Degradable(能降解腐化) 的包装。目前 ,绿色包装已成为影响各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
&& 绿色包装,英文“Green Package”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可循环利用和再生的包装。绿色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结构、包装装潢、包装印刷等绿色设计,与包装有关的生产工艺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绿色包装是包装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包装业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 然而,部分包装设计者对包装的基本观念还存在着模糊认识,认为商品包装设计,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销售、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在这种即得利益观念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的包装设计如:为了显示商品的豪华, 有意加大了包装的尺寸,为了显示商品的神秘感,有意扩充了包装的层次,为了显示商品有高档感,有意采用高成本的印刷,为了降低包装成本,有意使用不易回收和处理的包装材料等如此无视环保现象的包装设计在我国市场还到处可见。
&&& 绿色包装一般应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减量化。自然资源是包装工业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以造福后人;二是易于重复利用,易于回收再生。通过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三是废弃包装可降解。最终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四是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毒性的元素,病菌、重金属或含有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五是包装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密切相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制造、使用、废弃回收再生、直到其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均不应对生物及环境造成公害。[2]
  一、出口贸易需要发展绿色包装
  (一) 节省资源, 保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一个国家的资源丰富程度决定该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 ,出口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量的多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而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又在不断增多 ,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显得十分重要、迫切。现在我国每年包装产量约3000多万吨,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回收较好外,其它回收率相当低,达不到总产量的20%,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就有2500多万吨,废弃包装物占到垃圾总量的30%。因此,发展绿色包装,走循环经济之路,成为节约资源浪费、消除污染的必要而有效途径。[3]
我国包装工业的现有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耗费偏高 ,在发展包装工业的同时 ,资源消耗也同步增长 ,从而加剧资源短缺的矛盾 ,长此以往 ,必然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二) 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
&& 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违反自由贸易原则,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为了达到限制甚至禁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歧视性措施。绿色壁垒属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所列出的七类非关税壁垒中的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反补贴等。[4]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所遇到的绿色壁垒成为出口的最主要障碍。据统计,仅在2000年,遭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出口贸易金额超过 450亿美元,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 1998年 9月美国对中国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所提出的环境要求,致使1/3以上对美出口受影响,英国、欧盟等也于第二年对中国实施检验标准,仅此一项措施至少使中国出口贸易额减少 70多亿美元。2002年 7月至 2003年3月美国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由于绿色壁垒在国际上存在扩张的趋势,我国出口的产品包括纺织品、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品、电池和与环境臭氧层消耗有关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如机械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地区绿色壁垒的影响。总之,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绿色壁垒”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5]
加入WTO后,绿色壁垒——这个外贸领域的新名加词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90%的美国人、89%的德国人和84%的荷兰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标准。正是这种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贸易成为了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绿色贸易的实施在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带来了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及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阻碍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因包装问题每年减少外汇收入约10%,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包装不符合出口国绿色要求造成的。因此,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包装已刻不容缓。[6]
&& (三) 出口贸易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 目前 ,环境保护已被提上许多国际组织的议事日程 ,在国际贸易领域“世界贸易组织”一成立就把环保问题作为宗旨之一 ,增加了《环境与贸易协定》。可以肯定 ,在不久的将来 ,包装问题必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谈判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早在 1991 年就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 ,并于 1996 年 9 月开始推行IS014000 ,国际标准 IS014000系列 ,与 IS09000 一样是一个强制性的国际标准 ,只是它把保护环境作为核心内容 ,它的推行将有利于各国避免在环保方面因法规不一致的重复审核、认证、标志注册 ,以消除各国矛盾 ,最终达到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
尽管在国际环保领域仍然存在绿色壁垒 ,但由于世界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 ,各国的环保标准和标志制度又在朝着相互承认、彼此协调的方向发展 ,加上一些国际组织的努力 ,环保及包装标准国际化、规范化、通用化和制度化正在成为必然趋势。[1]
  (四) 出口贸易营销的需要
&&& 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 (Piliphs  Kotler) 在《营销管理》中指出“许多营销人员把商品包装(Package) 称为第五个 P ,与前四个 P ,即 Prodcut(产品) 、 (价格) 、Price Place (分销) 、Promotion(促销) 一起构成营销组合要素(Marketing Mix) ”。足见包装在现代营销中的地位。[1] 在绿色革命日益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作为绿色革命重要内容的绿色包装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绿色包装产品也已逐渐成为消费者作购买决策时的首先考虑对象。同时 ,凡是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出口交易中易于被对方所接受 ,并能在关税及价格上得到某些优惠。
&& 二、发展出口绿色包装 我国的对策
 从广义而言,我们在生产、制造、使用和回收的包装物中,应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作为包装工业重要一环——包装设计,能对绿色包装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 (一) 强化意识,提高技术, 改进设计, 研制新材料
&& 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 ,出口企业应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进一步认清绿色包装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不但可以降低能耗和物耗 ,降低成本 ,减少污染 ,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形象 ,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包装设计是我们推进绿色包装的首要工作, 它直接影响到包装方式、包装用料的选择和使用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等。对绿色包装设计的整体要求, 除强调包装保护、方便和宣传等功能外, 还应加上环保和心理功能。对出口而言, 包装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提倡使用天然的绿色材料
&&& 包装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绿色包装材料,要大力发展轻薄、高性能的纸包装、竹包装、玻璃包装,改造塑料包装。纸包装和玻璃瓶罐包装均有污染小、易于回收再用的优点 ,也比较符合我国包装工业的技术水平 ,目前的关键是要加强造纸和玻璃制造工业的技术改造。比如 ,玻璃制造业要加大研制开发高强度、薄型、方便的玻璃瓶罐包装的力度;造纸业也应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发展无碱造纸法 ,开发、生产强度和阻隔性能同塑料和塑料制品相当的纸制品 ,以适应许多国家和地区包装“以纸代塑”的趋势。[1]
 2、包装材料再利用:
 采用可回收、复用和再循环使用的包装,提高包装物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瑞典艾克林公司开发的环保包装材料“艾克林材料”取自纯天然的包装物——鸡蛋壳,以大自然中分最广的物质碳酸钙为基础,加入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都无害的聚烯烃为粘合剂。他们的产品既可以做得像硬塑料瓶那样坚固,又可以做得像普通塑料袋那样柔软。[2]
 3、包装设计突出环保气息
&& 在包装装潢设计语言上,强调与宣传环保方面的信息,在创意、编排、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上创造出绿色包装的视觉感受,适应国外消费者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现代消费心理。
&& 4、发展包装技术系统工程
&& 绿色包装的推进 ,离不开包装技术的发展 ,而包装技术又是一门系统技术 ,它涉及包装设计、原材料及辅料、机械等许多方面 ,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我国的包装技术还比较落后。资料显示 ,到本世纪末 ,我国只有30 %的包装企业能达到发达国家 80 年代末90 代初的水平。因此 ,绿色包装不仅是包装本身面临的一场大变革 ,也是包装制造商生产上面临的一场大变革。[1]
&& &5、推广合理包装, 杜绝过度包装
&& 所谓过度包装是指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的包装 ,过度包装使商品的包装“豪华化”或“过烦化”,带来了许多弊端 ,一是使得包装材料消耗过多 ,包装成本增加 ,甚至超过包装内容物的价值 ,造成包装与内容物的比例失调 ,二是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并且使包装废弃物的排放量增多 ,加剧了包装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过分包装依靠包装来夸大和抬高商品价值 ,从而诱导消费者购买 ,这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因此 ,包装要求科学和美学 ,要根据商品特性以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去设计和制造包装物,尽量减化包装 ,自觉地杜绝过分包装。[7]
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超市鼓励消费者使用能多次用的尼龙购物袋,而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在包装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尽量减少,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包装,提倡简朴包装,以节省资源;设计亦注重包装减量化,消除不必要的装饰,同时又兼顾了功能。
&&& (二) 加快建设与国际贸易接轨
&&& 1、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实施包装立法
&&& 目前 ,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均已通过法律来保证绿色包装的推广和使用 ,并制定了各种限制包装废弃物的法律法规。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属空白 ,虽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包装的政策 ,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 ,作用不大 ,加上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些国外已经限用甚至禁用的包装材料仍在国内大量生产和使用 ,致使商品出口后因包装不符合国外环保法规而遭受损失。因此必须尽快通过立法来管理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用法律手段来促进绿色包装的发展。在包装立法方面 ,我们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借鉴他们成功和成熟的立法经验 ,同时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包装法规的最新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 2、推行绿色标志认证
&&& 出口企业只有“省能省资 ,回收再用”的观念是不够的 ,还必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国内外权威部门的认证。首先 ,出口企业应加快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更加牢固地树立现代环保营销观念 ,进行环境标志的规范管理 ,使出口产品包装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对环保的要求;其次 ,力争取得出口目标市场 ,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的环境标志。绿色标志也必须申请并经权威机构认证。出口产品取得了这些标志 ,就等于有了通往这些市场的“绿卡”。
&&& 3、行政管理、生产企业、消费者全面动员
&&& 从行政管理看,需要国家政府协调环境、经贸、商检、工商、生产企业等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环保标准、标志认证制度、行政规定和管理办法等,指导并促进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和包装废弃物的设计、生产和使用。
 从生产企业看,生产企业需抓紧科学研究、积极使用新技术、发明新技术,提高包装技术水平。 从消费者看,消费者也需加强环保意识,在挑选、购买商品时应较多地考虑产品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对产品包装的观念由追求豪华、精美转向简明、实用和对环境的友善。
&&& 4、建立我国绿色包装体系
&&& 建立我国绿色包装体系是指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包装”除发挥其应有的“包装”的功能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之外,还应无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可再生利用或者可回归生物圈的生态体系中。贯彻适度包装、开发新型材料。提高回收复用率,发展周转包装。应用高新科技,完善处理技术。实施环保立法,制定发展规划。发展我国绿色包装事业,不仅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且是为了千秋后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绿色家园,还绿色世界。[8]
推行绿色包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出发,运用法律法规对产品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规范,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推动包装产业向生态节约化转型,从而实现绿色包装,使包装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包装设计必须迎头赶上世界的 “绿色浪潮”,以迎接世界贸易的挑战,确保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主动。
 参考文献:
[1] 蒋国洲 发展绿色包装 促进出口贸易[J]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2] 何家章 绿色设计:包装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中国包装工业,2006 (1)
[3] 蒋小花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包装制度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4] 曹珂 韦勇全 左芳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经济师》2006(2)
[5]刘扬林 刘淑云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浅探[J] 企业技术开发2006(1)
[6]张燕文 国际绿色包装法制化对我国包装业的影响[J] 中国包装工业,2000 (1)
[7]郑贵华 商品包装与可持续发展[J] 求索,2004(4)
[8]张燕文 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包装与我国的对策[J] 中国包装,2004(1)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谢谢你的提供
:匿名&( 15:41:38)&
谢谢!没有什么大用,但还是派上用了的!
:匿名&( 10:25:01)&
:alc&( 16:35:41)&
& &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感谢了.....
:铭记&( 13:13:29)&
4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贸易地理发展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