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3virtualdj 8序列号号DYTHGTUDJ8R

如何查询ipad序列号 序列号:DYTHH3D9DJ8T.型号:MC705ZP/A_百度知道
如何查询ipad序列号 序列号:DYTHH3D9DJ8T.型号:MC705ZP/A
DYTHH3D9DJ8T 的查询结果产品型号 IPAD 3 WI-FI 产品序列号(SN) DYTHH3D9DJ8T 销售地 香港 购买时间 日 保修截止 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DYTHH3D9DJ8T购买国家&#47:剩余保修日期;地区:中国香港特区硬件保修到期设备型号:iPad (3rd generation) Wi-Fi序列号
序列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大神帮鉴别:ipad型号MC705ZP/A,序列号DYTHHHYKDJ8T,是啥机子?_百度知道
求大神帮鉴别:ipad型号MC705ZP/A,序列号DYTHHHYKDJ8T,是啥机子?
A:ipad型号MC705ZP&#47求大神帮鉴别,序列号DYTHHHYKDJ8T
我有更好的答案
A1416类型:iPad3:已过期剩余保修:无延保状态:已激活电话支持,2012年3月上市好运,1代号:j1ap生产时间:iPad 3 16GB 黑色 WiFi制式型号:中国(富士康-深圳)激活状态;序列号:未延保备注:DYT******DJ8T设备型号,全称“The new iPad”,亲:如果上述回答能帮到您&#65279:第三代iPad:日-日生产厂商:已过期硬件保修;&#65279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分辨ipad3真假各位大侠,购买IPAD3一台,望各位达人帮助小弟辨别真假,谢谢!序列号是:DYTHMZ14DJ8R,_百度知道
如何分辨ipad3真假各位大侠,购买IPAD3一台,望各位达人帮助小弟辨别真假,谢谢!序列号是:DYTHMZ14DJ8R,
提问者采纳
是否已经激活: iPad 3rd gen Wi-Fi 产品序列号(SN): DYTHMZ14DJ8R 销售地区:
保修截止: 香港特别行政区 购买日期产品型号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放心使用: iPad 3rd gen WiFi产品序列号(SN): 香港特别行政区购买日期:日 全新港行: 日是否已经激活,谢谢: DYTHMZ14DJ8R销售地区: 日保修截止,满意请采纳: 已激活激活时间「最近一次」产品型号
辨别真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中国法律信息网
&&& 中国法律信息网 -&
&― 新闻焦点 ――――――― ■
&― 本周部委规章热点 ―――■
&― 新法速递 ――――――― ■
&― 最新论文 ――――――― ■
? ? ? ? ? ? ? ? ? ?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
日 17时55分&
&&&&&&&&&&&&&&&&&&&分享到:
&& [ 相关资料 ]
 主题分类: &&
 “农村”相关资料:    “生活污水”相关资料: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环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规范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投资工作,我部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和《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指导性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在相关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4.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环境保护部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Guideline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指南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1.2术语与定义  农村生活污水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冲厕、炊事、洗衣、洗浴、清扫等生活行为产生的污水。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5)《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6)《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  (7)《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8)《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  (10)《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1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规范》(NY/T)  (12)《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建村〔号)  (1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11]34号)  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项目  2.1概述  2.1.1污水收集模式应综合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污水水量、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特点、气候条件、地理状况,以及当地已有的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现状等确定。  2.1.2应根据村落和农户的分布,因地制宜地规划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尽量避免长距离排水管道的建设。  2.1.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投资与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投资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1。  2.2建设内容  2.2.1水量的确定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按生活用水量的40%~90%计算。农村生活用水量应结合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情况酌情确定,或依据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用水量标准取值。有计量条件的应采用实际计量水量;无计量条件的可参考表1进行估算。  表1
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污水量参考值  类型
生活污水(L/人?d)  南方
北方  村庄(人口≤5000人)
35~80  村镇(人口人)
70~125  2.2.2建设要求  2.2.2.1农村排水管材可用塑料管、缸瓦管和混凝土管等。管网布设应符合地形变化,取短捷路线,污水干管沿主要道路布设。污水管道尽量考虑自流排水,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不小于0.003。  2.2.2.2根据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计算污水排放量,并估算管径。  2.2.2.3当污水收集系统不能实现全程重力自流时,可在需要提升的管渠段建污水泵站。泵站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污水处理设施。泵站集水池可利用现有坑塘,集水池坡底向集水坑的坡度不宜小于0.1。污水收集系统须配套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设施,泵房及集水池应按有关规定做应急设计。  2.2.2.4农村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及建设应符合GB5、GB5、CJJ124―2008的相关规定。  2.3投资估算指标  2.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投资参考标准见表2。  表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投资参考标准  项目
管径(mm)
总价投资额(元/m)
投资比例(%)
人工费  75
40  入户管
20  收集支管
10  收集干管
10  1000
10  注:管网投资中包含检查井、沉沙井建设费用。本指南中,各投资参考标准表中参考价格核算的基准年为2010年,各表指标可根据不同时间、地点、人工、材料价格变动,调整后使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工费可上调10%~30%,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人工费可下调10%~30%。  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投资参考标准见表3。  表3
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投资参考标准  项目
水量(m3/h)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人工费  含人工格栅
10  11~20
水量(m3/h)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材料费
人工费  21~50
6  51~100
7  含机械格栅
6  201~300
7  301~400
6  2.3.2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运行费用为0.05~0.25元/吨水,主要包括泵站电费、泵站及管道维修费、人工维护费。  3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  3.1概述  3.1.1处理规模  集中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处理规模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Q=q×n×r×污水处理率(≥60%)×k  Q-日处理污水量(L/d)  q-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d)  n-当地常住人口(人)  r-排水系数  k-生活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  生活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参考CJJ124―2008、GB5选用。选取污水总变化系数时,应考虑农村节假日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有实际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时,采用实际数据。  3.1.2设计水质  3.1.2.1设计进水水质应以实测值为基础分析确定,其监测方法(取样、样品处理与贮存、分析化验等)应符合GB1中要求的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3.1.2.2在缺乏实际测量条件,或无法取得实测资料时,可参考同类型污水水质设计参数资料。当地有类似水质设计参数时,应优先选用当地的水质设计参数。  3.1.2.3出水水质执行GB1排放标准,各地应根据排入水体的功能要求确定。  3.2建设内容  3.2.1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内容  3.2.1.1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主要作用是除渣、提升污水、沉砂、沉淀以及调节水质水量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建设内容,包括格栅间、污水提升泵站、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调节池等。  3.2.1.2生化处理系统  生化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站)的核心处理单元,可选用不同的处理工艺技术,各项工艺的选用及其技术参数的确定应符合HJ574―2010。  (1)传统活性污泥法(包括A/O、A/O):建设内容包括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沉池、曝2气系统(空气加压设备、管道系统、空气扩散系统)、污泥回流系统等。  (2)氧化沟法:建设内容包括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二沉池及电气与控制系统等。  (3)生物接触氧化法:建设内容包括池体、填料、支架及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排泥管道等。  (4)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法(SBR法):建设内容包括反应池、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等。  (5)膜生物反应器(MBR法):建设内容包括池体、曝气设备、膜组件及出水泵、污泥回流系统及电气与控制系统等。  3.2.1.3出水排放系统  主要包括处理后出水排放管渠、排放口及辅助设施。  3.2.1.4辅助配套系统  主要包括变配电、生产控制系统、计量、给排水、维修、试验及化验、仓库、消防和通信设施等。  3.2.2大型人工湿地建设内容  3.2.2.1人工湿地建设规模  人工湿地的建设规模需根据处理水量、进水水质、出水要求以及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计算方法参考HJ。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吨水建设面积参考表4。  表4
人工湿地系统吨水建设面积参考标准  类型
面积(m)2  潜流人工湿地
2~3  表流人工湿地
8~15  3.2.2.2预处理系统  主要包括格栅间、污水提升泵站、沉砂池、混凝池、气浮池、调节池等。  3.2.2.3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的建设主要包括土方的挖掘、墙体的修建、防渗土工膜的铺装、布水管道的铺设、基质材料的填装和植物的种植。  (1)墙体:人工湿地墙体材料应因地制宜,可以采用原土、红砖、石头或者混凝土进行构建。一般要求种植土壤的质地为粘土或壤土,渗透性为慢或中等,土壤渗透率为0.025~0.35cm/h。如不能满足条件,应有防渗措施,铺装土工防渗膜。  (2)填料:人工湿地常用的填料有矿渣、粉煤灰、蛭石、沸石、砂子、石灰石、高炉渣、页岩等,碎砖瓦、混凝土块经过筛选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3)植物:湿地植物应选择本地生、耐污能力强、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常用作人工湿地系统的植物有水葫芦、水芹菜、空心菜、睡莲、荷花、马蹄莲、慈姑、芋、芦苇、茭草、美人蕉、香蒲、灯心草、菖蒲、水葱等。  (4)集配水系统:集配水系统应保证湿地配水和集水均匀,采用穿孔管、配(集)水管、配(集)水堰等方式。  3.2.3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建设内容  3.2.3.1污泥产量及处理处置方式  污泥处理量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的污泥产量和生化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生量。污泥产生量估算可按照GB5、CJJ124―2008进行。污泥处理后应达到CJ的有关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以就地农业利用为主,日产生污泥量0.2吨以下的,可采用简易堆肥后还田;相邻的多个农村污水处理厂(站)可集中建设1套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采用统一收集运输的方式将分散的污泥进行集中处理处置,处置方式可采用好氧堆肥、厌氧堆肥等,堆肥后农用的应达GB的相关要求。  3.2.3.2建设内容  污泥储存和提升设施包括污泥池、污泥泵等;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污泥干化设施由防渗底层、排水系统、滤水层、隔墙或围堤等组成;污泥消化设施包括污泥消化池、进出料系统、搅拌设备和沼气压缩机等;污泥堆肥设施包括污泥堆肥场、遮雨顶棚、通风设备等。  3.3投资估算指标  3.3.1污水处理厂(站)投资估算标准  3.3.1.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参考标准(含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及辅助配套系统)见表5,投资参考比例见表6。  表5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总投资参考标准  工艺
出水标准(GB1)
吨水投资(元)
处理规模〈100m3/d
处理规模101~500m3/d  处理规模501~1000m3/d
处理规模m3/d  传统活性污
  氧化沟法
  生物接触氧
  注:污水处理厂(站)总投资中应包括出水排放口及辅助设施建设费用,如遇需长距离输排水的情况,可参考收集系统投资标准。  表6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投资参考比例  总投资
人工费  100%
15%~25%  3.3.1.2 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运行费用参考标准见表7。  表7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运行费用参考标准  工艺
出水标准(GB1)
吨水运行费用(元)
处理规模〈100m3/d
处理规模101~500m3/d  处理规模501~1000m3/d
处理规模m3/d  传统活性
0.6~0.8  污泥法
0.5~0.6  A/O法
0.6~0.8  二级
0.5~0.6  A2/O法
0.7~0.8  二级
0.6~0.7  氧化沟法
0.6~0.7  二级
0.5~0.7  生物接触
0.6~0.7  氧化法
0.6~0.7  SBR法
0.6~0.8  二级
0.5~0.6  MBR法
0.6~0.8  一级B
0.6~0.7  注:运行维护费用参考标准东部地区可上调10%,西部地区可下调10%;北方寒冷地区,需采暖防寒措施的,可上调20%。  3.3.2大型人工湿地投资估算标准  3.3.2.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标准(含预处理系统及人工湿地系统)见表8,投资参考比例见表9。  表8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投资参考标准  类型
出水标准(GB1)
吨水投资(元)
处理规模〈100m3/d
处理规模101~500m3/d  处理规模501~1000m3/d
处理规模m3/d  表流人工
  水平潜流
  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
  人工湿地
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投资参考比例  总投资
人工费  100%
10%~20%  3.3.2.2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一般为0.25~0.80元/吨水,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设备费等。  3.3.3污泥处理处置投资估算指标  3.3.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农村污泥处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标准见表10。  表10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厂(站)污泥处理投资参考标准  工艺
吨水投资(元)
处理规模〈100m3/d (按水量计)
处理规模101~500m3/d (按水量计)  处理规模501~1000m3/d (按水量计)
处理规模m3/d(按水量计)  污泥脱水
160~220  污泥干化
130~190  污泥消化
320~490  污泥堆肥
90~100  3.3.3.2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污泥脱水运行费用0.5~2.0元/吨污泥,污泥干化运行费用为0.5~2.0元/吨污泥,污泥消化运行费用2.0~8.0元/吨污泥,堆肥处理运行费用80.0~120.0元/吨干污泥。  4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项目  4.1建设内容  4.1.1小型人工湿地  小型人工湿地建设内容包括前处理(三格化粪池、沼气池等)、湿地池体、填料、植物和布水系统。采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其建设面积与服务人口比例约为0.1~4.0m2/人。  4.1.2土地处理  土地处理根据污水的投配方式及处理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和地下渗滤四种类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预处理、土地渗滤床、防渗层、种植植物和出水收集井等。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其建设面积与服务人口比例约为0.36~4.50m2/人。  4.1.3稳定塘  稳定塘主要是利用天然池塘,经过人工适当修整,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在常规稳定塘的基础上,可向塘内投加生物膜填料,添加鼓风曝气装置,或设置前置厌氧塘等提高处理效果。采用稳定塘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其建设面积与服务人口比例约为0.8~1.6m2/人。  4.1.4净化沼气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池体和设备。池体包括预处理区、前处理区、后处理区,其中预处理区包括格栅井和沉砂池,前处理区由两个立式圆柱形沼气池组成,后处理区为上流式过滤器。工艺设备主要为过滤板,过滤板上需投放填料,主要包括卵石、碎石、粗砂、木炭等。净化沼气池建设应按照NY/T的有关要求进行。  4.1.5其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主要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常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膜生物反应器(MBR)、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等工艺,以内充填料的地下管道式或折流式反应器装置为处理设备。  4.2投资估算指标  4.2.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标准见表11。  表11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投资参考标准  工艺
吨水投资(元) 处理规模〈1m3/d
处理规模2~4m3/d
处理规模5~9m3/d
处理规模〉10m3/d  小型人工湿地
  土地处理
  稳定塘
  净化沼气池
600~2000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1  4.2.2 运行维护管理费用  小型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低于0.1元/吨水,土地处理运行费用低于0.2元/吨水,稳定塘运行费用低于0.1元/吨水,净化沼气池运行费低于0.2元/吨污水,小型一体化装置运行费用为0.1~0.8元/吨水。  附件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Guideline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Rural Garbage Classification&Click―Transport and Treatment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根据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界定,本指南的农村指人口在1万人以下行政村和自然村,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及处理工程的规划、立项、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1.2术语与定义  1.2.1农村生活垃圾指农村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厨余垃圾等有机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废品,砖石、灰渣等不可回收垃圾,农药包装废弃物、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危险废物。  1.2.2农村垃圾收集站指单个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容积一般小于3m3;  1.2.3农村垃圾转运站指用于垃圾转运过程中的单个大型村或多个村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容积一般大于5m3。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  (2)《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  (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5)《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DB11/T271―2005  (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7)《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2  (8)《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T86  (9)《生活垃圾堆肥厂运行管理规范》DB11/T272  1.4技术模式选取  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卫生、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县(市)―镇―村一体化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体系,总体规划设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工程项目村村共建共享、城乡共建共享。  1.4.1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原则上适用于处于城市周边20―30公里范围以内、与城市间运输道路60%以上具有县级以上道路标准的村庄,生活垃圾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纳入县级以上垃圾处理系统;  1.4.2集中式处理模式  集中式处理模式适用于平原型村庄,服务半径大于或等于20公里,人口密度大于66人/km,2且总服务人口达80000人以上,建立可覆盖周边村庄的区域性垃圾转运、压缩设施,该设施与周边村庄间的运输道路60%可达到县级以上公路标准;  1.4.3分散式处理模式  分散式处理模式适用于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于或等于66人/km,2与最近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距离大于20公里,且与城市间运输道路40%以上低于县级公路标准,推行垃圾分类的分散型村庄,提倡对分选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就地及时资源化处理。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1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在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源头农户内,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废物四类,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的分类方式。  2.2建设内容  2.2.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为了使农村重视生活垃圾分类、正确实行垃圾分类,需在村内设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发放相应的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主要包括宣传展板和宣传手册。  2.2.2户用垃圾桶: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过程中,每户村民配备2个垃圾桶,用于盛放有机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容量以6―8L为宜;  2.2.3可回收废品由村民自行售卖处理,危险废物依据当地的危废处理规范执行。  2.3投资估算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通过宣传,让农户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自行分类,原则上不需要支付相关运行费用,但是为了提高农民分类意识,每位村民年均培训一次,培训费用约25―30元/人?年。  表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投资参考标准  序号
处理能力(t/d)
单价(万元)
项目预算(万元)  1
0.12―0.16
0.12―0.32  2
0.096―2.4  4
0.12―0.16
0.24―0.48  5
0.5―1.0 宣传手册
0.96―0.0.3996  7
0.12―0.16
0.36―0.96  8
0.16―3.9996  注:投资单价根据当地实际市场价确定,项目预算综合考虑单价和数量。  3农村生活垃圾收集  3.1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是农村生活垃圾经户分类后并投放到公用垃圾桶/箱/池后,由村内相关环境保洁人员,利用专用垃圾收集车收集到垃圾收集站/池的过程。  3.2建设内容  3.2.1公用垃圾桶/箱/池:对于临近的农户,于村庄公共场所、巷道等处设立公用垃圾桶/箱/池,服务农户数量10户左右、服务半径50―100m左右、容积以300―500L为宜;  3.2.2垃圾收集站/池:每个村建立1个及1个以上的垃圾收集站,垃圾站日收集能力为1吨左右;  3.2.3专用垃圾收集车:村内垃圾收集时使用的短距离运输工具,每辆车服务人口为500―600人,垃圾收集半径小于2km;  3.2.4垃圾清扫工具:垃圾收集员进行垃圾收集时的清扫工具,每辆专用垃圾收集车配备1套垃圾清扫工具;  3.3投资估算指标  表2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项目投资参考标准  序号
处理能力(t/d)
单价(万元)
项目预算(万元)  1
户用垃圾桶
0.24―0.5  2
公用垃圾桶/箱/池
0.02―0.04
0.24―0.80  3
垃圾收集站/池
0.8―1.0  4
专用垃圾收集车
0.08―0.12
0.08―0.12  5
垃圾清扫工具
0.008―0.010
0.008―0.010  6
户用垃圾桶
0.24―0.8325  7
公用垃圾桶/箱/池
0.02―0.04
0.24―1.32  8
垃圾收集站/池
1.0―1.2  9
专用垃圾收集车
0.08―0.12
0.16―0.24  10
垃圾清扫工具
0.008―0.010
0.016―0.020  11
户用垃圾桶
0.4―8.3325  12
公用垃圾桶/箱/池
0.02―0.04
4.0―13.32  13
垃圾收集站/池
1.68―3.14
1.68―3.14
1.68―3.14  14
专用垃圾收集车
0.08―0.12
0.24―2.4  15
垃圾清扫工具
0.008―0.010
0.024―0.2  注:投资单价根据当地实际市场价确定,项目预算综合考虑单价和数量。  处理能力小于0.5t/d收集项目年运行成本为0.72―0.96万元,处理能力0.5―1.0t/d收集项目年运行成本为1.44―2.40万元,处理能力大于1.0t/d收集项目年运行成本为2.16―24.0万元。  4农村生活垃圾转运  4.1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是将收集到垃圾收集站/池的垃圾,通过预处理装箱、运输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厂或集中垃圾处理场/厂的过程,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转运集装箱、垃圾转运车,对于转运过程中运输距离大于5km的转运站,原则上需要设立与垃圾收集量相适应的垃圾压缩装置。  4.2建设内容  4.2.1垃圾转运集装箱:容积5―8m左右,服务人口为小于或等于4000人,需与垃圾转运车配3套使用。  4.2.2压缩装置:压缩装置与垃圾收集站配套建设(转运运输距离大于5km),具体压缩能力与垃圾量相适应。对于日处理能力小于5t的转运站,原则上需配备单次压缩能力为5t左右的压缩装置1套,对于日处理能力为5t―30t的转运站,配备日压缩能力与其相配套的压缩装置。  4.2.3垃圾转运车:用于村垃圾转运时的专用垃圾运输工具,每辆垃圾转运车服务人口为人,服务运输距离20km以内,垃圾转运车的吨位以5t左右为宜;  4.2.4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周边5km以内的村庄垃圾直接收集转运进场,5km以上需建立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的覆盖范围一般为5km以内,面积不小于100m,且能够满足储存每日2产生的全部垃圾。  4.3投资估算指标  表3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项目投资参考标准  序号
处理能力(t/d)
单价(万元) 项目预算(万元)  1
垃圾转运站
垃圾转运集装箱
0.4―0.7  3
垃圾转运车
3.0―4.5  5
垃圾转运站
8―12  6
垃圾转运集装箱
0.8―4.2  7
垃圾转运车
6―27  8
45―50  注:垃圾转运站原则上应统筹规划,多村共用  处理能力小于5t/d转运项目年运行成本为3.54―6.62万元,处理能力5―30t/d转运项目年运行成本为14.35―153.37万元。  5农村生活垃圾堆肥  5.1概述  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是生活垃圾经户分类后收集,通过微生物对有机垃圾进行好氧发酵的处理方法,使有机物稳定化和腐熟的过程,其腐熟产物在达到国家和地方农用相关要求后,用于农田或菜地。农村垃圾堆肥方式分为庭院式堆肥和集中式堆肥两种,其中庭院式堆肥是是指村民利用简易堆肥装置进行堆肥处理,集中式堆肥系统须有适当的规模,且堆肥场地按照标准堆肥厂的工程要求进行建设,具有进场垃圾预处理、有机成分发酵、渗滤液和尾气净化处理、产品储存及加工等功能,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预处理场地、发酵场地、堆肥设备。  5.2建设内容  5.2.1预处理工程:垃圾进场后进行预处理的场地,便于后续输送、堆垛和必要的翻堆作业;  5.2.2发酵场地:主要用于有机物料进行堆垛的场地,包括垃圾一次发酵场地、二次发酵场地以及腐熟产品的堆放场地;  5.2.3制肥厂房:用于将腐熟的堆肥产品进行烘干、粉碎、造粒等后续加工,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有机肥,然后经装袋后形成有机肥成品,也可直接运送至田间地头进行施用;  5.2.4成品库:腐熟堆肥产品经加工后,根据农业有机肥季节性需要以及运输时间的限制,设立成品库,主要用于存放堆肥产品;  5.2.5堆肥设备:好氧堆肥厂中所涉及的分选、翻堆等所有的机械设备和系统。  5.3投资估算指标  表4
集中式堆肥项目工程投资总估算  序号
处理能力(t/d)
单价(万元)
项目预算(万元)  1
预处理工程
3.0―4.5  2
8―12  5
预处理工程
15―25  6
45.0―60.0
45.0―60.0  8
15―30  处理能力小于5 t/d堆肥项目年运行成本为12―16万元,处理能力5―45t/d堆肥项目年运行成本为16―65万元。  6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尽量使用现有成熟的资源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除了采用堆肥处理方法外,提倡采用能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其他技术方法:如在沼气池推广较好的地区,将已建成的大量沼气池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和利用相结合,采用污水、粪便和垃圾厌氧发酵,沼气能源利用及沼液、沼渣农业利用的新型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在农业主产区,可以采用蚯蚓堆肥等资源化技术。  7其他  项目建设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材料价格采用市场价和询报价,材料市场价格按项目所在地市场价执行,设计费参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其他费用参照《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号)、《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附件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Guideline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与投资。  1.2术语与定义  1.2.1植物篱:是指在坡地上相隔一定距离密集种植多年生草本、乔木或灌木植物,形成无间断性或接近连续的植物带;具有分散地表径流、保土蓄水、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等功能,能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构建容易、建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一般不需要专业知识与技术即可运用。  1.2.2生态沟渠:生态沟渠由农田排水沟渠及其内部种植的植物组成,是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和水生廊道系统,通过沟渠拦截径流和泥沙,植物滞留和吸收氮、磷等,实现生态拦截氮、磷等的功能,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和建设费用低、水质净化效率高等特点。  1.2.3植被缓冲带:是位于水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一般被描述为长的、线状的邻近溪流,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水体的植被带,通称为岸线植被缓冲带或岸线缓冲带,分为原生植被缓冲带和人工植被缓冲带,人工植被缓冲带又分为森林缓冲带、林农复合缓冲带和农田缓冲带;具有保水固土,过滤径流,防浪护堤,改善水文状况,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功能。  1.2.4前置库:是利用水库的蓄水功能,将因表层土地中的污染物淋溶而产生的径流污水截留在水库中,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经物理、生物作用强化净化后,排入所要保护水体,其功能主要包括蓄浑放清、净化水质等,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是控制面污染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  (2)《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号)  (3)《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  (4)《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办法(试行)》  (6)《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环办[2012]50号)  (8)《饮用水水源保护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07)  1.4技术模式选取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分为河流、湖库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小型塘坝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和地下水源保护工程技术三种类型。河流、湖库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包括取水设施、取水口隔离和饮用水源标志三项子技术。小型塘坝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应包括取水设施、水源污染防护、取水口隔离和饮用水源标志四个子项技术。地下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工程内容包括:取水设施子工程、取水口隔离子工程和饮用水源标志子工程。  保护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为各类水源地保护必备的两项技术。生态拦截工程可更有效的保护水源地,已有沟塘分布基础的水源地可优先选用生态沟渠。就不同地形而言,生态沟渠可在平原河网地区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小规模应用则不受地形限制。前置库系统可优先选取具有天然坡降地势的水源地类型,实际应用中不受区域限制。植被缓冲带多应用于河流湖泊水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可作为水源保护的基本措施。  2农村饮用水源选址工程技术  2.1概述  要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便于卫生防护的水源。水质应符合GB3838或GB/T14848的三类以上水质,在水源保护区内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当地表水源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优先考虑水质达标的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或采取必要方法净化达标。当有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考虑供水的可靠性、基建成本、运行费用、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等,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后确定。水源防护区域范围内应杜绝一切可能危害水源水质的设施和有碍水源水质的行为。新建水源地或改、扩建存在水质安全隐患的水源地,要监测丰、枯两个季节的水质与水量,保证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及供水需求。  2.2建设内容  大型河流、湖库水源地取水口应尽可能离开岸边,距离大于30m;取水口位置应在最枯水位线以下0.5m。取水时尽可能采用傍河取水方式,设置取水井而非从大型河道、湖库直接取水;井口设置应高于大型河流、湖库正常防洪水位线。地下水源应设置在镇(乡)村的上游地区,选择包气带防污性好的地带;打井深度按照当地水文地质条件,以保证满足取水水量和取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为准。  2.3投资估算指标  水源选址投资主要为新建或改建水源费用,挖建取水井费用在60~200元/m,因水位深度、土层质地而异。  3保护区标志设置  3.1概述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包括界标、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各类饮用水水源地均须设置警示标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一般设立于保护区陆域界线的端点处。随保护区域形状不同,在相应形状顶端设置界标,如:多边形即设置在多边形的顶点;弧形设置在弧顶切点;圆形设置在外切正方形的端点,并结合水源地护栏围网等隔离防护工程设立界标。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在人群易见、活动处(如交叉路口,绿地休闲区等)设立界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的设立应综合考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界标设立数量和分布进行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设在保护区的道路或航道的进入点及驶出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设置于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内的主干道、高速公路等道路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的设立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宣传牌。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宣传牌上的图形和文字,如介绍当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貌、保护现状、管理要求等。  3.2建设内容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的颜色与材质选取、尺寸要求及设立方式参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3.3投资估算指标  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价格按各地的定额而异。标志的加工要求、外观质量及测试方法参照《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界桩、界碑的不同类型和数量,按照各地区的定额进行投资估算。  交通警示牌遵循国家标准GB《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志底板材料性能执行标准JT/T279―2004的反光交通标志牌的单价,参考价格(表1)如下:  (1)1.2毫米厚铝板做按标准图案贴好反光膜,反光牌制作单价:320元/平方,如:1.2毫米铝板,直径50厘米=90元/块,直径60厘米=120元/块,交通牌背后配铝槽码15元/块;  (2)1.5毫米厚铝板做按标准图案贴好反光膜,制作单价:360元/平方,如:1.5毫米铝板,直径50厘米=95元/块,直径60厘米=130元/块,交通牌背后配铝槽码15元/块;  (3)用厚度2.0毫米厚铝板做按标准图案贴好反光膜,制作单价:400元/平方,如:2.0毫米铝板,直径50厘米=100元/块,直径60厘米=145元/块,交通牌背后配铝槽码15元/块。  设置交通警示牌的投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耗材花费,二是安置交通警示牌的人力花费。制作材料花费参考以上价格。埋设费用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较发达地去如东南沿海埋设交通警示牌的工资标准在90―120元/人/天,西北地区40―80元/人/天。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的造价因其大小和造型而略有差异,价格分布在300―800元/块的区间内,并累加各地相应的埋设费设置每块宣传牌的造价。  表1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标志投资参考(价格水平年:2010年)  内容
具体要求与投资参考  材料费  1.界标:300~500元/块,以设计规格为准  2.交通警示牌  材质要求:铝板,且按标准图案贴好反光膜  规格和单价:1.2 mm厚:260~380元/m2  1.5 mm厚:290~430元/m2  2.0 mm厚:320~480元/m2  3.宣传牌:300~800元/块,因大小和造型而异  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价格以各地定额为准。标志的加工要求、外观质量及其测试方法参照HJ/T433―2008中规定。  4隔离防护设施  4.1概述  为防止人类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按照HJ/T338―2007划分的保护区和保护范围,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人群活动较为频繁的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围边界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该设施包括物理防护和生物防护,前者包括护栏、隔离网、隔离墙;鉴于隔离墙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推荐采用护栏、隔离网;生物防护主要为植物篱构建。取水简易且水量大的河流、湖库型水源存在易受污染的问题。因此,应在水源地周围应设立隔离防护篱,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拦截农业污染物进入水源。  4.2建设内容  4.2.1物理防护  物理隔离防护设施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目前应用较多的护栏和隔离网,是电焊网片护栏和勾花隔离网。参照高速公路隔离网设计,饮用水水源地的防护栏规格为高度1.7m,顶部0.2m向内倾斜。  4.2.2生物防护―植物篱  植物篱建设的关键步骤包括: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带间距确定、栽植密度和栽种技术。  植物篱应选择区域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多年生、分枝密、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等)且兼具一定经济效应的物种,结合实际需要可辅助栽种一些景观植物。一般由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类搭配组成。格局设置应参照本地天然植被格局及乔灌草比例。  栽植密度因植被种类而异,如果根茎萌发力强则形成篱墙需时短,可设置较大株距,否则应密植;依据灌木或草本实行单行和多行;以植物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水土保持、改善土壤养分和控制面源污染的生态功能为宗旨。  带间距设置应满足四方面基本要求:有效减轻侵蚀、尽量减少植物篱与带间作物的竞争、便于耕作、确保最高土地利用效率。应根据坡边坡度、土地厚度和植物冠幅的大小以及林木栽种技术等综合确定其数值。  表2
几种特定坡度条件下临界坡长和植物篱带间距  坡度(°)
临界坡长(m)
最大水平带间距(m)  5
1.7  4.3 投资估算指标  表3
农村饮用水源地隔离防护投资参考(价格水平年:2010年)  类型
价格参考  铁网防护栏:高1.7m;平均180±35元/m  材料费
PVC浸塑护栏:高1.7m;平均95±20元/m  物理防护
PVC隔离网:高1.7m;平均60±15元/m  运行维护费
平均5±1元/m  材料费
平均700±150元/m2  生物防护  运行维护费
平均2.0±0.4元/m2  其中在构建植物篱等生物防护措施种植的植物品种各异,根据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选择当地的优势树种,沿隔离保护区的边界建设防护林,具体投资因地域差异,按各地的定额确定。树种价格按照树高、蓬径不同而异,部分树种价格(表4)参考如下:  表4
植物物种参考价格(价格水平年:2010年)  植物种类
参考价格(元)
参考价格(元)  狗牙根
21.41  籽播白三叶
黄馨H35―40
22.71  紫三叶
红叶小檗H30―35
25.88  百慕大
南天竹H25―30
26.16  鸢尾
绣线菊H25―30
28.38  红花酢浆草
金丝桃H30―35
28.38  早园竹H250―300
丰花月季H30―35
28.38  麦冬
木槿H80―90
28.55  茭白
毛鹃H20―25
33.38  阔叶麦冬+石蒜
珊瑚木H50―70
33.94  红叶美人蕉H35―40
35.43  早园竹H250―300
红叶石楠H25―30
37.88  阔叶麦冬
南天竹H25―30
40.88  红叶美人蕉H35―40
夹竹桃H101―130
42.17  芒
红叶卢竹H110―120
43.42  火棘H25―30
金边黄杨H30―35
44.56  火棘H25―30
金边黄杨H30―35
44.56  火棘H25―30
金边黄杨H30―35
44.56  金叶女贞H25―30
金镶玉竹H150―180
47.16  大叶栀子H45―50
蔷薇H80―100
49.62  芦苇H150―180
木槿H80―90
50.75  5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护技术  5.1生态沟渠  5.1.1概述  生态沟渠具有良好的水文效应、水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适用于各类规模水源地保护工程。该技术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原本已有沟渠系统的农田区域,对水源地四周原有的沟渠进行改造可降低建设成本,有效拦截农田径流污染从而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  5.1.2建设内容  生态沟渠主要由工程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工程部分等高开沟,两侧沟壁可由蜂窝状水泥板组成,也可由木桩或扁竹固定。沟渠内部可以构建拦截坝或拦截箱减缓水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使流水携带的颗粒物质和养分等得以沉淀和去除。后期运行和维护包括隔离带管理(植被收割等)和疏浚清淤等内容。  植物的选择多以耐污性较好、生长适应能力较强、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为主,同时考虑美观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合理配置,可包含挺水、浮水、漂浮及沉水植被类型及岸边护坡植物。种类选取以本地物种为主,可适当引入去污或繁殖能力较强的其他种类。  5.1.3投资估算指标  表5
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态沟渠投资参考(价格水平年:2010年)  内容
价格参考  10~15元/m3  土方开挖及整理  植物栽种
种类:以水生植物为主  价格:15~25元/m,价格随种类而异2  100~200元/m,因石料种类而异3  石料、木桩  8~12元/m2  植被收割  15~20元/m3  疏浚清淤  运行维护费用
0.16~0.24元/(m?a)3  5.2植被缓冲带  5.2.1概述  植被缓冲带是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保持水土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可有效保护河流及湖泊类型饮用水水源。植被缓冲带必须具备一定的宽度和高度才能起到阻隔人群活动的作用。植物种植在配置和布局上要相互协调,乔木、灌木、草类相结合,充分考虑空间分布上的均匀、合理性及树种组成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应考虑本地立地条件(包括影响林木生长的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环境条件的总称)和适生植物的种类,因地制宜。不同树种搭配的复合型植被缓冲带具有较佳的水文水质和生态效应。  5.2.2建设内容  植被缓冲带一般设置在下坡位置,植被种类选取以本地物种为主,适当复杂的缓冲带结构布局有利于构建更稳定的植被系统。缓冲带宽度的设置应结合预期功能与可利用土地范围。  表6
植被缓冲带宽度设置参数  推荐功能
宽度(m)  水质保护
5~30  岸边生境缓冲带
30~500  水体岸边稳定
10~20  洪水削减
20~152  碎屑输入
3~10  5.2.3投资估算指标  表7
植被缓冲带建设投资估算参考(价格水平年:2010年)  内容
价格参考  土方开挖
10~15元/m3  基质填埋
200~400元/t  植被种植
15~25元/m2  运行维护费用
15~25元/(m?a)3  5.3塘坝水源入库溪流前置库技术  5.3.1概述  前置库系统综合良好的沉降效应、水文效应、生物效应,具有较强的水体净化功能,适用于缺少污水收集设施的地区进行面源污染控制,解决农田灌溉污染问题,保护饮用水水源;更适用于有一定降雨量基础的山地区域,多设置在江河入湖口。典型前置库通过在入湖口筑坝,建成位于主体湖泊水库上游的小型水库,用于截留进入主体水库的污染物。若生态强化处理系统不能满足前置库水质相关要求,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处置设施,使得入库水质满足相关要求。  5.3.2建设内容  可选技术包括生态河道构建技术、生物浮床净化和生物操作技术、生态透水坝构建技术以及前置库系统的运行调控技术。工程包括土建、河道工程及生态工程。  库区内水生植被要达到一定规模,应占总库区面积30%左右。应合理设置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的比例,保障水质的同时应注意控制水生植物或藻类的过度生长,同时要防止水生植物过度生长造成二次污染。  物种选择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本地物种为主,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根据库区景观要求,配置不同高度与形态的植物,保证种类多样性的同时满足水体净化要求。鱼类应避免过量繁殖,可通过人工调控避免水体强烈扰动,通过食物链达到水生生物间的动态平衡,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3.3投资估算指标  表8
前置库系统子系统指标投资估算参考(价格水平年:2010年)  内容
参考价格  河道工程和生态工程
小型规模:20~50万元  中到大型:80~100万元  15~40元/m2  水生植被种植  河道清淤疏浚
300元/h  透水坝和砾石床
600~900元/t  300~600元/m2  生物浮床  机械设备租赁
元/d  运行调控管理
小型规模:1~5万元/a  中到大型:10~20万元/a  附件4: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Guideline o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Small―scale Livestock and Poultry Rais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Project in Rural Aeras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密集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  1.2术语与定义  1.2.1畜禽养殖小区:符合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畜禽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的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畜禽养殖小区或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小区。  1.2.2畜禽养殖密集区域:是指以家庭圈养为主要养殖模式,以畜禽养殖设施或者场所与居民生活区混杂为特点,在一定范围内从事以销售为目的畜禽养殖活动,且畜禽存栏量与人口数量的比值超过一定限额,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  1.2.3猪当量:养殖规模以生猪为单位当量计量,简称猪当量。排污量的折算方法为:20只蛋鸡折算成1头猪当量,35只肉鸡折算成1头猪当量,1头奶牛折算成10头猪当量,1头肉牛折算成7头猪当量,3只羊折算成1头猪当量。  1.2.4“厌氧+还田”模式:是指粪污以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环节的污染防治模式,所产生的沼气再利用,产生的沼液沼渣还田的过程。  1.2.5“堆肥+废水处理”模式:是指以好氧发酵和生态处理为主要环节的污染防治模式,畜禽粪便集中堆放并在微生物作用下使有机物发生生物降解,废水经过生态处理的过程。  1.2.6发酵床养殖模式:是指以垫料床消纳畜禽粪污为主要环节的污染防治模式,通过降解畜禽的粪尿,减少臭气(硫化氢、氨气等),减少养殖污染。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  (4)《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5)《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  (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588―2010);  (7)《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号);  (8)《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  (9)《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1)《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12)《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1989);  (13)《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T54―93)。  1.4技术模式选取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包括“厌氧+还田”模式、“堆肥+废水处理”模式和发酵床养殖模式。  “厌氧+还田”模式适用于对沼气能源有需求且有足够沼液沼渣消纳面积的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密集区域。  “堆肥+废水处理”模式适用于一定区域内对肥料有需求且有稳定市场销售途径的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  “发酵床养殖”模式适用于垫料易于获得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养殖密集区域。  2“厌氧+还田”模式  2.1概述  实施“厌氧+还田”模式应充分考虑周边的沼液沼渣消纳能力和区域环境容量的要求。该模式通常包括粪污收集贮存、预处理、厌氧处理和沼液沼渣储运等过程。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经脱硫脱水后可能源化利用,沼液沼渣等可作为农田、大棚蔬菜田、苗木基地、茶园等的肥料,养殖户进行猪的当量折算后,按每25头猪存栏量配套1亩农田的标准。  2.2建设内容  2.2.1粪污贮存单元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清粪工艺采用干清粪,并建设畜禽粪污贮存设施。  2.2.2预处理单元  根据不同情况与养殖规模,可以选择建设预处理单元,一般包括格栅、调浆池、调节池等的建设。  2.2.3厌氧处理单元  养殖规模进行当量折算后,常年存栏量在500头猪以下的,建议使用地下水压式沼气池处理技术;常年存栏量为500头猪以上的,建议使用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USR)技术或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在南方地区也可使用红泥塑料厌氧处理技术。  使用水压式沼气池处理技术时,主要建设水压式沼气池和购置配套装置;使用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或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技术时,罐体采用全地上式中温发酵装置,因地制宜地设置保温措施,需要购置USR(CSTR)反应器罐体、布水器、增保温装置、搅拌器(CSTR)、螺杆泵等;使用红泥塑料厌氧处理技术时,需要建设包括红泥塑料厌氧覆皮、厌氧发酵前槽、厌氧发酵后槽等的红泥塑料厌氧发酵系统。  2.2.4沼气处理单元  沼气处理单元包括沼气贮存装置和净化系统。沼气贮存装置包括贮气柜与配套装置的购置;沼气净化系统包括脱硫间的建设,水封,脱水、脱硫装置以及配套管线的购置。沼气脱水一般采用冷分离法或物理分离法,脱硫宜采用干法,规模较大时,可以考虑采用生物脱硫法。沼气供居民使用时,沼气柜容积不低于总供气量的40%~60%。  2.2.5沼液沼渣处理单元  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液沼渣处理需要建设贮存池或贮存间,贮存池结构宜符合GB50069规定,并有防渗漏功能,不得污染地下水。沼液回用于农田时,北方地区贮存时间不低于90d,南方地区贮存时间不低于30d。沼渣进行堆肥时,沼渣经固液分离后含水率小于85%,堆肥时间不小于2周。  2.2.6辅助单元  辅助构筑物包括具有办公、配电、泵房等功能的综合间建设。  2.3投资估算指标  2.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厌氧+还田”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见表1。  表1
“厌氧+还田”模式投资取值参考  工艺单元
养殖规模(头) 工程投资(万元) 建筑工程
总投资  粪污收集贮存
0.2~0.4  500~1000
0.4~0.8  
0.8~1.6  预处理
0.2~0.5  500~1000
0.5~1.0  
1.0~2.2  调浆、调节池
2.5~5.5  
5.4~7.6  厌氧处理
5.5~11.0  USR(CSTR)
15.0~28.0
18.1~33.8  
28.0~36.0
33.8~44.6  沼气处理
沼气存储和净化
1.6~3.7  500~1000
3.7~7.3  
7.3~11.0  沼液沼渣处理
沼液沼渣贮存池
3.4~7.3  500~1000
7.3~13.3  
13.3~23.7  辅助构筑物建设
2.1~4.0  500~1000
4.0~8.0  
8.0~14.4  总投资
13.0~27.0  500~1000
24.6~46.4
36.5~70.0  
18.5~35.5
46.4~63.2
70.0~105.0  注:本指南所有投资参考值均以2011年为基准年,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2.3.2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包括人工管理费、基建维修费、设备维修费、折旧费、动力费和其他费用。年运行费用参考见表2。  表2
“厌氧+还田”模式运行费用取值参考  养殖规模(头)
年运行费用(万元/年)  200~500
1.2~3.5  500~1000
3.5~6.0  
6.0~10.0  注: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3“堆肥+废水处理”模式  3.1概述  “堆肥+废水处理”模式是资源利用的能源环保模式。粪便处理建议与其它农业废弃物混合堆肥,废水处理建议以生态处理技术为主体,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  农村畜禽粪便堆肥主要有自然堆肥、条垛式主动供氧堆肥、机械翻堆堆肥等。畜禽粪便堆肥通常包括前处理、好氧发酵、后处理和贮存等过程。发酵前需与发酵菌剂、秸秆等混合,同时调节水分、碳氮比等指标,发酵过程中不断翻堆,从而促使其腐熟。粪便堆肥处理合适的有机物含量20%~60%之间,含水率40%~65%,温度50C~65C,初始碳氮比(20~40):1,pH中性或oo者弱碱性,堆肥时间10~30d,翻堆频率2~10d,发酵过程不少于7次。  清粪后的废水直接经过格栅后进入化粪池,再进入生态处理单元,生态处理单元一般使用氧化塘。贮存池,化粪池等应具有防渗透功能,以防污染地下水。在畜禽粪便堆肥场,根据现场条件,按照相关要求,设置相应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3.2建设内容  3.2.1畜禽粪便堆肥  (1)自然堆置  自然堆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棚粪床的建设。通常经过4~6个月左右,粪污成为无害化的肥料。腐熟出槽时应存留1/3~1/4,接种和调整水分。此外,自然堆肥要考虑防渗漏措施,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静置通风  静置通风堆肥方式以条垛式主动供氧堆肥为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穿孔气管、鼓风机等的购置和供气管线的安装。粪便静置堆放2~4个月即可完全腐熟。  (3)机械搅拌通风  机械搅拌通风建设内容包括堆肥场的建设,搅拌机或人工翻堆机等的购置和管线的安装。机械翻堆堆肥通常发酵时间为20~30d,翻堆次数为一天一次。  3.2.2畜禽废水处理  (1)粪污收集贮存  清粪工艺采用干清粪,并建设畜禽粪污贮存设施。  (2)预处理  预处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格栅等的建设。  (3)化粪池  化粪池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化粪池体的建设和配套设备的购置。化粪池规模可根据废水量估算,按照化粪池标准图集设计和建设。  (4)生态处理  生态处理推荐采用氧化塘技术,氧化塘按照优势微生物种属和相应的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等类型。氧化塘建设包括塘体的建设,曝气设备等的购置和管线的安装等。  好氧塘的水深一般在0.5m左右;兼性塘一般在1.2~2.5m;厌氧塘有单级厌氧塘和二级厌氧塘;曝气塘一般水深3~4m,最深可达5m,塘内总固体悬浮物浓度保持在1%~3%之间。  3.3投资估算指标  3.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堆肥+废水处理”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见表3。粪污贮存单元和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单元投资可参考表1。  表3
“堆肥+废水处理”模式投资取值参考  工艺单元
养殖规模(头)
工程投资(万元)建设工程
总投资  堆肥处理
1.1~2.5  500~1000
2.5~23.6  
18.0~30.0
23.6~40.6  厌氧单元
0.7~1.3  500~1000
1.3~2.5  
2.5~5.0  自然处理
10.6~20.9  500~1000
17.6~35.2
20.9~40.5  
35.2~70.4
40.5~79.1  总投资
10.2~20.8
12.3~24.6  500~1000
20.8~41.6
24.6~66.6  
41.6~83.2
23.6~39.5
66.6~124.7  注:不含土地成本,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3.3.2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包括年人工管理费、基建维修费、设备维修费、折旧费、动力费和其他费用。“堆肥+废水处理”模式年运行费用参考见表4。  表4
“堆肥+废水处理”模式年运行费用取值参考  养殖规模(头)
年运行费用(万元/年)  200~500
1.5~3.0  500~1000
3.0~5.8  
5.8~11.0  注: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4猪舍发酵床养殖模式  4.1概述  根据建设模式不同,发酵床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地上式发酵床适用于南方地区以及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式发酵床适用于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发酵床养殖模式包括猪舍的改建和发酵床垫料的制作。垫料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使用后的垫料可出售,或经堆肥后运往农田做肥料。  4.2建设内容  4.2.1猪舍建设  猪舍建设一般要求猪舍采光充分、通风良好。单个圈体宜在20~40m,高度为2.5~3.5m2,圈舍跨度9~13m;保育猪的饲养密度为0.75~1.0m2/头,育成猪的饲养密度为1.2~1.5m2/头,应该设置饲料台以方便猪只采食,水泥台宽度易为1.2~1.5m,台面面积一般为猪栏面积的20%;通风控制在换气率为1.0~1.25次/分钟;风速为2.0m/s以下。  4.2.2发酵床的制作  发酵床的制作包括垫料(谷壳、锯末、酵素、菌种等)的配比和铺设,同时需要购置翻动垫料的机械设备。保水性原料(锯末等)与通透性原料(谷壳等)重量比例一般为2:3,并经发酵后使用;垫料深度为育成猪60~80cm,保育猪40~50cm,当垫料下沉超过10cm时及时补料;垫料表面湿度60%左右,中心45~50%;翻床深度一般为25~30cm,翻床时间7~15天/次,并适量施用微生物原种与营养剂。  4.3投资估算指标  4.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发酵床养殖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参考见表5。  表5
发酵床养殖模式的投资取值参考  工程名称
养殖规模(头)
工程投资(万元)  建设工程
总投资  200~500
10.9~26.9  发酵床工程
17.0~34.0
36.9~53.8  
34.0~58.0
18.0~36.0
73.8~97.6  注: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4.3.2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包括年人工管理费、基建维修费、设备维修费、折旧费、动力费和其他费用。年运行费用参考见表6。  表6
发酵床养殖模式运行费用取值参考  养殖规模(头)
年运行费用(万元/年)  200~500
1.2~2.8  500~1000
2.8~4.6  
4.6~10.0  注:表中养殖规模为当量折算后,生猪的头数。
& [ 相关新闻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厦门市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项措施的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安徽将试点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制度改革成亮点?环境法草案:农村污染越来越严重 政府职责应细化?深圳规定:生活污水垃圾排入海最高罚2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rtualdj 8 le序列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