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基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国做金融都是一些什么人?浙江人唱主角
  昨天上午,“2015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开幕,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共同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揭牌。
  在上午的主论坛上,美国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美国全国期货业协会(NFA)主席、HTG创始人ChristopherK·Hehmeyer,朴盛资本创始人、高盛集团前董事总经理王铁飞等6位国内外金融业界领袖先后发布主旨演讲,聚焦对冲基金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及展望、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业的复苏历程及教训、格林威治成为对冲基金之都的成因和结果等主题。
  对百姓来说那么专业、那么枯燥的会议,千人会议厅竟然爆到连台阶都站满,一直到下午1点,几乎无人提前退场。峰会一共两天,17日晚上的啤酒酒会,居然有很多操盘几十亿的基金大咖搞不到门票。
  这个峰会,为什么那么火爆?美国、英国、中国各省的众多金融大咖们为什么拿出珍贵的时间,风云聚西湖?
  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全球第一大对冲基金桥水投资(Bridgewater)中国区总裁王沿等大咖们给出了答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有戏。”
  有戏之一:地利
  小镇是氧吧和公园
  断桥残雪不可复制
  小镇有戏,几乎是与会所有大咖们的共同感受。
  其实最用情怀力挺玉皇小镇的,是20年前第一个到纽约格林威治小镇工作的中国人,复瑞渤交易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庞晓东,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庞晓东来基金小镇之前有一个担心:“上海更有先发优势,杭州怎么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
  来了以后,庞晓东15日就迫不及待去看了一下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看了以后觉得:“别说,真的没地方找。环境和治安都很赞,进去第一感觉像一个氧吧,第二感觉是在公园里面漫步。这个感觉确实是优势。”
  庞晓东很幽默,他展示了格林威治的一些图片,其中有一张雪景图,是一座小小的石拱桥:“这是山寨版的断桥残雪。”
  另一张图,是他家的餐厅,餐厅的墙画是西湖美景:“当然格林威治没有西湖,我算是画饼充饥,把西湖画在墙上,这样每天可以看见。”
  格林威治小镇,是美国40多年前在康涅狄格州打造的一个对冲基金小镇。面积仅174平方公里,到纽约州坐火车只需30~40分钟,目前已经集中了500多家对冲基金企业,掌管着1500多亿美元,堪称全球金融市场“一哥”。
  有戏之二:人和
  清华北大出来做金融
  大部分是江浙人
  美国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自称“黑龙江一农民”,其实他很厉害:从1975年开始创立的2万多个美国对冲基金,到现在活下来的不超过5个,他掌管的就是其中一个。
  王沿从人才的角度看,认为“小镇有戏”。
  “我特别好奇,中国做金融都是一些什么人?发现基本上毕业于三个大学,北大、清华、还有安徽科技大学。其中大部分都是江浙人,而且浙江人为主,所以玉皇山南小镇有戏。”
  王沿认为,文化本身很重要。江浙一带是文化底蕴最深的地方,明末的时候整个中国一亿六千万人,等到康熙元年中国只有四千万人。浙江一带的人,一家一家地上战场,这种精神上的传承,有很深人文的东西,遗传密码传下来,这是蛮重要的。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说,2010年的时候,国务院将杭州发展定位为区域的金融中心,这些年来杭州坚持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提出打造国内一流财富管理中心为目标,以私募基金为核心,以场外交易市场和财富管理中介为两翼,来构建金三角型财富管理的产业链。
  2014年杭州银行存款已经达到24450亿元,贷款已经达到21316亿元,分别增长10%以上,这个数字位居全国第六位。杭州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私募和风投云集之地,资金管理规模超过700亿元,管理全国交易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
  有戏之三:天时
  小镇开张
  刚好遇上私募爆发
  被称为中国本土对冲基金的成功样本,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锦志是浙江台州人。
  蒋锦志说,中国私募基金,从2014年开始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私募基金通过备案制度以后形成合法化。它的主体资格合法化以后,整个市场空间非常大。
  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对冲基金,与欧美比无论绝对数量还是金额,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恰好说明中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我觉得杭州加紧建设格林威治式的小镇,正好是爆发点,浙江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蒋锦志说。
  他举了个例子:目前中国理财市场规模大约60万亿,其中银行理财15万亿,信托14万亿,保险13万亿,私募基金其实只有2万多亿。但今年前三个月,私募基金增量非常大,三个月超过700多支,规模超过700多亿。
  美国全国期货业协会(NFA)主席克里斯多夫·赫美耶说,最早1993年的时候他到上海浦西,看着黄浦江的另外一边,认为那里以后会成为一个非常知名的地点。如今浦东已经成为被世界瞩目的新区,而现在在这里,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合作伙伴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浙江省引导基金的两个坚持
王海峰从上海到浙江,已经整整一年时间。
之前的他担任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挂牌仅三个月,他被挖来担任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
在这一年之内,他所在的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已和多方合作成立五只基金,其中多只基金已经有项目投出。
高效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
不管是与外资还是本土投资机构谈判,为了让他们真正留在浙江,真正将30%的资金投向中早期企业,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的试探、双方博弈故事多得说不清。
“政府的期望不是在于它的收益,而是在于能不能在当地,把它所设想的东西给实现了”。
“跟地方政府谈的创投机构,一定要表现出你想扎根在那里,这样政府会有很多资源会给你。仅仅是为了拿这笔钱而去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你拿了一笔烫手的钱,政府的钱是有要求的,你完不成要求,后面鞭子会抽你的。”
以上就是王海峰的心得。
去年3月,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挂牌。
该管理公司由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主要以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创业投资。
六个月后,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宣布有三家合作基金签约,进展速度惊人。
这三个项目分别为赛康基金、合胜基金和海洋基金,总计运用1.2亿元财政资金引入4.8亿元社会资本,资金规模有效放大4倍。
组建的基金中两家为入驻浙江的管理团队,即管理浙江赛康医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3亿规模)的浙江赛伯乐,和管理浙江天堂硅谷合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1亿规模)的浙江天堂硅谷创业投资集团公司。
另外一家为上海欧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其与舟山国资共同组建的舟山欧源,将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亿规模)的管理公司。
据王海峰介绍,赛伯乐在2010年4月完成注册,已经有一个项目过了投资委员会,准备签署投资协议。天堂硅谷完成两项投资,后续储备项目有七八个。同样,舟山海洋基金也有一个项目进入决策阶段。
总之,“基金已经开始干活了”。
上半年,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又马不停蹄组建了两只新的基金,红土基金和德同基金。
红土基金由深创资和浙江华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这只基金规模4亿,首期到位1亿。其一大特点,就是借用了长三角研究院在科研方面的力量,现已在嘉兴注册完毕,投出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浙江本土的项目,另外一个是从北京引入浙江的项目。
另外的德同基金由德同(北京)管理有限公司发起并出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基金组织架构为有限合伙,是浙江引导基金项目在有限合伙方面的“一个突破”。
这五只基金总规模共有12亿,政府引导基金出资2.4亿,占20%。
两个“坚持”
在业界,苏州引导基金模式一直被认为对各地管理团队吸引力最大。因为只要管理公司注册地在苏州,投资地域不设限。
与此相反,浙江省引导基金极为坚持80%的资金必须投入浙江本地。除此之外,它还极为看重是否能把引进的管理公司扎扎实实留在浙江,而非一个空壳公司。
这种坚持并非行空。
从浙江省实际情况来看,浙江一直是一个创投资源的大省,但非“创投强省”。
在浙江,资金和项目都不缺。民间资金游走在“炒煤和”边上,并未有意识地进入创投途径。到温州,不少民企老板让投资人碰壁而归,因为“民间资本根本不买账”。
“浙江省超过1000万利润的中小企业一抓一大把”,但事实上,这些家族企业牢固的形成一个小圈子,外界难入其内。加上中小企业通常有缴税方面的“麻烦”,需要一个非常本土的团队才能和企业家进行良好的互动,顺利度过改制这一段。
不夸张地说,浙江的创投业是“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模式。项目和资金都具备,但更好的、顶级的管理团队还在省外。
资金、项目、管理团队,三个创投业的基本元素一样也不能少。浙江省引导基金的策略就是先把“整个创投所有的要素完全配备”。
“我们现在做创投引导资金的话,并不太看中管理团队能够带来多少回报, 但是我们却很介意这个团队是否能落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评价项目团队的时候,我们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的。”王海峰说。
管理团队落地
非得让管理团队驻扎在浙江,看起来是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自找麻烦”的一个举动。
王海峰举了个例子,有一些与政府合作的管理公司在某地注册之后,仍然在全国范围内找项目,当地办公室连个前台都没有。
“靠他们来推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不太现实”。其背后逻辑在于,没有一个团队老老实实驻扎在浙江,不可能在有效管理半径内对初创期企业进行支持。
还在和德同商谈阶段的时候,王海峰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引导基金的要求。
其一,这只双方合作的德同基金,应该全权委托给驻扎在浙江的管理公司,而不是德同的其他团队。这只基金的利益与浙江的团队成员相挂钩。
其二,要明确最后派过来的管理人员。这意味着,万一基金有突然情况,能马上找到负责人。
最后,德同的合伙人赵军、邵俊决定分配一定时间和精力在合作基金上,并且在浙江找到一位投资人担任管理公司常务副总。再从上海派遣一名一直跟随邵俊处理合作基金的投资经理,最后在当地招募两名分析师。
在王海峰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上,这六个人,便是基本架构,成为王海峰尽职调查的对象。附有投资团队的履历、工作记录、个人业绩一览表,并且出具投资协议上的签字页面复印件用以书面证明个人投资案例的真实性。
“我们也耍过小计谋。”王海峰笑着说。曾经有一个团队跑到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寻求合作。
这家基金当时的条件,不仅资金充裕,团队业绩也好,对方还表示如果浙江省这边同意,马上可以注册。王海峰问了对方,可能来浙江的人员是哪些?对方含糊地说“公司所有团队都会支持”。
听到这种回答,王海峰没有放弃追问,总是寻找活动、项目洽谈等的机会去探究。
但到目前,他还没搞明白对方究竟可能派驻的人员是哪些,这个问号没有解决,合作方案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像舟山基金该管理团队本身就是一个小团队,是一群中欧MBA的同学组建而成,之前在上海管理一只2亿规模的基金。即使团队再小,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也要求,让其一半的团队驻扎到当地。
某种程度上说,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对于留住团队这一点是极为坚持的,以至于有些基金“看看路子不对就退了”。
不过,他们也有变通的地方。
比如深创投。深创投与数十个省市合作成立合资基金,其人力并非那么充裕。王海峰回忆,如果单独深创投来谈合作,谈成的可能性不大。基于深创投各地开花的现状,他认为深创投不可能会提供太多的人力到浙江。
最终深创投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长三角研究院。通过引入该研究机构的力量和人脉在浙江做投资,项目投资由深创投决策机制来支撑,这个模式因为找到了当地合作伙伴最后也被认可。
这些还是初步的要求,以后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的要求也将逐步升级。
在未来3-5年内,创投从后端Pre-IPO向前端移已是公认的趋势。下一步,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要寻找有行业特点的团队,对行业有深刻研究的团队。调查其以往业绩是分散式投资,还是集中于一两个行业?对这些行业是否有足够调研,如何结合浙江本地的特点?能否将这个行业的资源带入到浙江?这些问题,都将甩给未来寻求合作的基金。
不过,一期基金结束之后,如果留不住人,还可以留下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海峰希望有更多本地人加入这些团队,这些人即使在基金结束之后,继续在浙江创投圈内继续活跃。
另一方面,理想情况下,王海峰想留下几个行业平台。
他相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每个行业都会有几个共性的问题,都会遇到瓶颈。比如生物医药行业中的临床,材料行业的中试。基于被投企业的共性问题,基金为他们打造一个平台,引进设备,减少重复投资,一个项目结束后,另外一个项目在这个平台上开始启动。
甚至,可以建立研发中心,将一些具有产业背景投资人的技术引入国内,整合各方资源后,在国内进行商业化。
这些仅仅还在构想阶段,但一定要留下些什么,却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命题。
“恩威并施”鼓励早期投资
为了鼓励合作基金真心实意地投资初创期企业,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也一直在思考:是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或者对表现优异的基金除了既定的管理费外,给与一定的奖励,这些想法都在探索阶段。
不过,实打实的工作也在进行。
今年4月底开始,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创投之家”平台。这个平台对接三类人:创投基金出资人、管理团队以及省内有投资意识的企业家。
这个平台前期主要起牵线搭桥的作用。
过去几个月,为了接近当地的圈子,浙江省引导基金管理公司调研了衢州、丽水和舟山,一方面与当地政府对接项目,一方面也让投资人用活生生的案例对当地企业家进行辅导,同时这也是当地企业家慢慢接受投资人,投资机构在当地铺设人脉的过程。
接下来,他们还要跑浙江其他地区。帮助投资人在当地搭建圈子,克服“水土不服”。依靠着政府品牌,对接的单位往往准备充分。上次对接的6个项目中,就有两个项目已经有多家基金开始跟踪。
引导基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早期投资的质量。
不过,如果有基金想马虎应付,“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在《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就是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双刃剑。
该《管理办法》中提到引导基金的出资所占基金的份额,可由其他出资人(包括管理人)受让,受让价格也体现出了让利的原则。
在管理上,引导基金借鉴国际创投惯例,仅作为出资人(LP),不参与基金的具体运作、管理,以及项目的投资决策。但为了确保基金在项目投资地域和投资阶段上符合《管理办法》要求,引导基金会向基金派出“观察员”,当基金在项目投向上出现违反《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时,会有一票否决权。
如果早期投资看起来“只是应付”,只要违背《管理办法》精神,不排除未来退出的时候,引导基金会在原本的受让条款再做考虑,或者在投资时启用否定权。
“我们还是有根弦在那边。”王海峰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周惟菁 杭州报道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二本大学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