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牛奶品牌在福建省图书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多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厦门人一天喝掉17吨鲜奶 消费增长为福建省最快
08:41:23  来源:厦门网  【字号
  商报讯(记者 陈晓东 言述)这几年,厦门市场巴氏鲜奶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2010年以后,每年的市场增长率都在45%以上。在企业看来,巴氏鲜奶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但是,受到消费习惯、经营成本等影响,巴氏鲜奶的市场突破仍是阻力重重。
  “厦门人越来越会喝奶了。”一位乳业专家向记者感慨地说。
  上周六,由福建省奶业协会主办、台湾乳业协会协办的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据会议透露,2012年厦门的巴氏鲜奶日均消费量可望达到20吨,而2008年这个数字只有6吨。
  厦门鲜奶
  年增长率超45%
  在中国大陆,巴氏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0%左右。“厦门的情况略好于全国水平,但也差不多只占25%。”一位与会专家说。
  “三聚氰胺事件推动了巴氏鲜奶的销售。”该专家告诉记者,与接二连三出现问题的常温奶相比,巴氏鲜奶几乎没有出现过安全事件。
  据会议透露,福建省目前每天巴氏鲜奶销量约130吨-150吨,销量占前三名的城市分别为福州、南平、厦门,其中厦门占12%-14%。不过,这几年厦门市场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2010年以后,每年的市场增长都在45%以上。
  消费习惯
  制约鲜奶市场
  2008年,厦门一天的鲜奶消费量还不到6吨。但是,到2011年,厦门的日均鲜奶消费量已经超过17吨,其中订户大约占65%。
  “我们一般一年做两次推广,九月份马上要再做一次。这次活动做完,我们的日均销售量有望突破20吨。”长富乳业市场部总监告诉记者,据了解,该公司的鲜奶在厦门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
  长富乳业厦门办事处主任纪先生告诉记者,消费习惯还是制约厦门鲜奶市场的一个最大问题。“鲜奶的本质是餐桌上的营养食品,为了保证营养,对运输、保存有很高的要求,便利性肯定大打折扣。相较而言,利乐装常温牛奶更符合休闲产品的特点,十分便携。”纪先生认为,不少市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鲜奶。
  破坏乳铁蛋白
  可谓暴殄天物
  巴氏鲜奶在大陆乳业市场的弱势地位,一直为乳业专家们忧虑不已。
  据介绍,由于营养价值更高,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乳业市场均以巴氏鲜奶为主。统计显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巴氏鲜奶的消费量都占到整个乳业消费的90%以上,而美国市场上几乎全是巴氏鲜奶。据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提供的数据,2011年台湾巴氏鲜奶销量超过28万吨,而常温奶只有0.6吨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巴氏鲜奶的乳铁蛋白是常温奶的1800倍,乳铁蛋白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成分,把它破坏掉可谓是暴殄天物。”在会上,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说。【责任编辑:刘必泳】
】【】【】
123热点推荐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十天内免登录
巴氏鲜奶逆袭,福建5年增长5倍长富市场占有率90%,树立行业领导地位(图)
专家主题对话  “乳业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纯牛奶(常温奶)增长步伐正在放缓,以低温巴氏鲜奶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乳业正在快速崛起,乳业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8月19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上,福建省奶业协会披露的近五年来福建巴氏鲜奶发展数据,引起了业界的关注。“5年巴氏鲜奶增长5倍”,福建的数据为全国乳业发展趋势的转变提供有力注解。
  福建省奶业协会会长王钧泽在论坛致辞中表示,福建省巴氏鲜奶市场已呈现上升趋势,这不仅是一种产品的成功,也是我国饮用巴氏鲜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接轨,更是中国奶业产业调整升级的希望,奶业企业应把握机遇,共同推进福建巴氏鲜奶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是由福建奶业协会、台湾乳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奶业协会支持的两岸奶业界的一次盛会。论坛的主题是“加强两岸乳业合作,携手引领消费潮流”。
  鲜奶白皮书
  福建5年巴氏鲜奶增长近五倍,
  长富体现出较强的行业领导能力,对行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坛上,福建省奶业协会提供的“福建巴氏鲜奶发展白皮书”,首次披露了五年多来,福建巴氏鲜奶发展的一些数据。
  年,我省巴氏鲜奶发展迅速,从2007年底(2008年初)日入户数15万份,增长至2012年底日入户数近75万份,年增长率分别为50%、40%、35%、35%、30%左右。五年之间,巴氏鲜奶销量增长近五倍,每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同样保持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省生产巴氏鲜奶的主要有长富、大乘等企业,其中长富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体现出较强的行业领导能力,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从全国数据来看,以低温巴氏鲜奶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乳业正在快速成长,如福建长富、四川新希望、济南佳宝、辽宁辉山、广东燕塘、深圳晨光等,巴氏鲜奶企业发展快速,大有扭转中国乳业发展格局的势头。
  乳业研究公司上海铭泰铭观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巴氏鲜奶增长率达到36%,酸奶增长29%,这个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纯牛奶(常温奶)的增长速度,预示未来中国市场低温产品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海峡两岸对比
  巴氏鲜奶大陆占30%、台湾占98%,
  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三次拜托媒体多宣传巴氏鲜奶
  巴氏鲜奶快速增长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此前我国乳业市场上是纯牛奶(常温奶)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打破。
  据介绍,液态奶主要有纯牛奶(常温奶)和巴氏鲜奶。纯牛奶(常温奶)以实现常温贮存和长保质期为目的,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温灭菌工艺,使牛奶营养大量流失。
  巴氏鲜奶以保留牛奶营养为目的,采用巴氏低温杀菌工艺,保证牛奶安全饮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活性生命物质和天然营养。但巴氏鲜奶必须在2-6℃的条件下全程冷藏,保质期只有5-7天。
  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指出,牛奶加热影响最大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和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大约有10%的维生素B群和25%的维生素C流失;加热程度越深,营养损失就越多。巴氏鲜奶中的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钙(更能吸收)等比常温奶多很多,实验表明,巴氏鲜奶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是纯牛奶(常温奶)的1800倍。“乳铁蛋白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成分,把它破坏掉简直是暴殄天物。”
  据介绍,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巴氏鲜奶的消费量也占整个乳品消费的90%以上。但在中国大陆,巴氏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0%左右,与国际消费主流形成巨大反差。
  论坛上,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发表了《台湾乳品产业高品质鲜乳已成主流消费品》说,目前台湾自产牛奶98%是以巴氏鲜奶形式消费,少数纯牛奶(常温奶)只是为了解决冬季剩余奶而生产。2012年台湾巴氏鲜奶销量为292393吨,纯牛奶(常温奶)销量4923吨,巴氏鲜奶占比达到98.3%。
  施宗雄特别强调了政府、媒体在引导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做主题演讲时,三次拜托媒体多宣传巴氏鲜奶,让消费者真正明白哪种是好牛奶,都喝上最好的牛奶,真正实现“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施宗雄说,“喝牛奶,巴氏鲜奶不是唯一选择,但肯定是最佳选择之一。”
  原因探寻
  巴氏鲜奶异军突起是“价值回归”,
  行业龙头长富带动了行业健康发展,有上千万人喝过长富巴氏鲜奶
  近年来巴氏鲜奶为何能快速增长?论坛上,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表示,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他认为,消费者对乳品认识有个过程,随着巴氏鲜奶知识的普及,更多消费者认识到两种牛奶营养价值的不同,知道什么样的牛奶才是真正的好牛奶。
  专家表示,近年来奶业安全事件频发,而巴氏鲜奶少有涉及,这也是巴氏鲜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介绍,以纯牛奶(常温奶)为主的乳品企业,许多是依靠收购散户的奶源,在质量管控上存在一些断档。而巴氏鲜奶对奶源要求高,必须有自己的牧场、高品质的奶源,才有办法生产巴氏鲜奶。比如福建的长富,曾经将80%的资金投向牧场建设,斥资10亿多元,在南平青山绿水中建设30多个现代化牧场,15年从未收购散户一滴牛奶,从源头上把控住产品质量。
  从福建来看,五年来巴氏鲜奶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奶协、企业的共同努力。2008年福建省发布的《促进福建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和培养(巴氏)鲜奶消费习惯”,将支持巴氏鲜奶发展列入省级政府文件,在全国来说是少有的。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省农业厅、省质检局、省工商局等各个相关部门均大力支持巴氏鲜奶企业发展、支持巴氏鲜奶推广。
  行业组织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过程中也起到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省奶协先后牵头主办了五届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为福建巴氏鲜奶企业的发展鼓与呼。特别是2011年以后,台湾行业组织参与到论坛中来,带来了海峡东岸的发展经验,大大促进了福建巴氏鲜奶的发展。
  行业的发展最终需要企业来落实,长富作为福建最大的液态奶企业,十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巴氏鲜奶的坚持。经过几年的努力,长富巴氏鲜奶占据全省市场接近90%份额,目前每天配送入户70多万户,创办十五年来供应的牛奶超过30亿包(袋),有上千万人喝过长富牛奶。行业龙头带动了行业健康发展,目前省内已有多家乳企进入巴氏鲜奶行业。
  实地调研
  台湾专家团充分肯定长富牧场,
  施宗雄表示,长富牧场管理非常到位,可改造成观光牧场
  论坛前夕,台湾乳业专家团一行20多人,特地深入南平的长富乳业的各大牧场进行实地调研。专家们对南平现代化牧场的生态环境、管理措施、奶源品质等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南平的现代化牧场基地为福建发展巴氏鲜奶提供了很好的奶源保证,并对观光型牧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在长富乳业第27牧场,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表示,长富牧场周边环境很漂亮,管理非常到位,希望持之以恒。牧场能做到没有明显异味、没有苍蝇,很不容易,完全具备改造成观光型牧场的条件。
  施宗雄博士建议对牧场建筑进行重新的整体规划,在突出观光、休闲的同时,更突出教育意义。让孩子们来到这里,了解牛奶的营养价值,了解牛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让大家知道,现代化牧场不是牛绑在树下、蚊绳乱飞的那种场景,而是让大家走进来,感觉像私人公园。这样,观光型牧场的牛奶,可以打造一个高级品牌的牛奶,它的价格可以达到普通牛奶的3倍以上。据悉,台湾就有许多这样“小而精”的观光型牧场。
  台湾乳业协会常务监事范扬广教授表示,武夷山脉青山绿水确实为长富奶牛提供很好的“福利”,“我们在北方一些省份调研时,就有发现一些地方水的重金属超标,这样的水给奶牛喝,产出来的奶源质量就会受影响。”施宗雄博士表示,武夷山脉是产茶的地方,这样的山水种植的牧草,对于奶牛来讲是优质的。(刘黄 文/图)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1838条
评论8293条
评论8117条
评论7206条
评论5115条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img src="http://img2./cnews//24fc7f4.jpg" alt="死亡片段" width="130" height="90">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雅培等洋奶粉市场占有率超70% 价格贵仍卖得好 的相关文章推荐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雅培等洋奶粉市场占有率超70% 价格贵仍卖得好 的相关文章推荐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场,这一数据更是超过70%。近年来不断曝出的国产奶粉安全事件,使得不少消费者纷纷成为进口奶粉的忠实拥趸。 那么,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相比,到底孰优孰劣? 奶源地选择 国内乳企鲜有回应 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告诉记者,从奶源角度区分,目前进口的奶粉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进口;另...2011年比上年增长(%)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14022.4319旅游总收入(亿元)1597.7819.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13595.0119.1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361.6620
接待入境游客(万人次)427.4216.1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36.3422  二、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国内旅游市场  2011年,福建省国内旅游市场稳步扩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全省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3595.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1%,增幅比上年扩大1.5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1361.66亿元,增长20.0%,增幅比上年扩大1.2个百分点。  1、红色旅游多元发展,区域合作成效显现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福建省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之年,对于蓬勃发展的红色旅游来说意义非凡。福建省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有机融合,多元化发展;同时推进区域合作,签订了《闽粤赣三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广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品牌,在产品规划开发、品质提升、宣传促销等方面扎实发力,促使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掀起了&游红色景区、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看红色电影、办红色赛事&的热潮,特别是&七一&前后,全省各个红色旅游景区人山人海,客流量均比平时增长好几倍。2011年,古田会议旧址累计接待游客122.79万人次,增长20.2%;长汀红色旅游旧址群累计接待游客43.03万人次,增长53.3%;泰宁的红军街和总司令部累计接待游客80.1万人次,约增长56%;武夷山大安源红色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63万人次,增长39.1%。在红色旅游的强力带动下,周边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如上杭五龙农家乐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6.56万人次,同比增长9.7%;莆田九龙谷累计接待游客56.10万人次,增长24.0%;宁德上金贝累计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增长16.8%;漳州古山重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较上年翻了一番。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文化主题活动多彩,主要景区游客倍增  2011年是&中华文化游&主题年,福建省以&中华文化,多彩海西 &、&畅游精彩海西,体验中华文化&等为旅游宣传口号,推出世界遗产文化探奇游、宗教文化朝圣游、民俗文化探寻游、茶文化养生游、红色之旅文化游等5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进一步宣传推广闽南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各地市联动配合,隆重举办贯穿全年的&2011年中华文化游?海西行&系列节庆活动,如福州温泉旅游节、三坊七巷民俗文化节,厦门的海峡两岸龙舟赛、中秋博饼文化节,泉州的郑成功文化节、&闽台戏棚&文化旅游演出月活动,漳州的海峡两岸(东山)关帝文化节、国际帆船文化节,莆田的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龙岩的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三明的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南平的武夷山海峡两岸茶博会,宁德的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等等。加之首个&中国旅游日&的强大号召力,全省各地景区均推行了门票优惠措施,国内游客大增,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福建省A级景区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景区升级转型,成为福建省旅游经济新的推动因素。特别是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区和泰宁风景旅游区荣升国家5A级景区,马尾船政文化、武夷大安源等11个景区新晋国家4A级,加上知名老牌A级景区的传统影响力,今年游客接待量超百万的A级景区数量达16家,比上年增加2家,拉动福建省A级景区接待总量持续稳定较快增长(详见表二)。  2011年福建省主要旅游景区游客接待情况
(表二)主要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万人次)(%)鼓浪屿302.3823.4武夷山366.620.7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360.0139.4三坊七巷文化街区景区812.910.2泰宁风景旅游区100.683.4福州森林公园400.5101.4古田会议会址122.7920.2湄洲岛188.4620.8平潭岛82.9765太姥山74.9720.2船政文化旅游区83.1213.8东山风动石30.3225.7长汀红色旧址群43.0353.3厦门园林植物园119.425.2白水洋33.3138  3、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以春节、国庆黄金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小长假为代表的假日旅游,需求依旧旺盛,对全省国内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发挥着强大的拉动作用。2011年春节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29.09万人次,同比增长36.8%,旅游总收入37.99亿元,增长33.2%。&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70.73万人次,增长16.7%,旅游总收入53.92亿元,增长20.1%。两个黄金周的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全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11.0%和6.7%,分别比上年扩大0.4和0.2个百分点。同时,清明、五一、端午3个小长假也有效地带动了第二季度福建省周边短途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中,&五一&小长假, 全省共接待游客356.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总收入21.27亿元,同比增长5.1%。  纵观全年,春节黄金周所在的第一季度、国庆黄金周所在的第四季度以及小长假较为集中的第二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均超过19%,节假日 &集中消费&的效应十分凸显。(详见表三)。  2011年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季度情况表
(表三) 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国内旅游收入(亿元)399.26355.79311.99294.62同比增长(%)21.718.819.919.2  4、旅游交通网日益发达,新兴产品潜力巨大  2011年,随着京沪高铁6月30日正式开通,北京-厦门东部沿海高铁一线贯通。这不仅是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黄金旅游线&,带给旅行游玩的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造就了&快旅慢游&的新模式,带给沿线旅游目的地新的机遇和挑战。仅十一期间,福建省高铁沿线的福州市接待游客比增达16.1%;厦门市接待游客比增达28.8%;泉州市接待游客比增达11.8%;莆田市接待游客比增达16.0%。同时,针对周末或节假日出现的客流高峰,福厦高铁还推出动车&周末备用线&、&假日备用线&,以满足旅客在高峰期乘动车出行的需要。  加之,民航航线新开、加密,航班增多;福泉厦漳高速公路&四改八&扩建工程全线完成通车和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旅游公路相继竣工通车,进出福建省及省内交通愈发通畅,这对福建省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以自驾游表现最为突出,如春节期间,厦门市接待国内自驾车游、自助游客流占游客接待总量的九成以上,三明市自驾车接待量同比增长35%;五一期间,泉州的自助游、自驾游客占游客接待总量的比重高达75%以上。十一期间,太姥山日均接待自驾车上千辆;武夷山接待自驾车1.48万辆;泰宁共接待自驾车多达1.79万辆,比增12.3%。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活动越来越常态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各种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新兴旅游项目呼之欲出,并彰显巨大市场潜力。如日益火爆的温泉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养生度假的首选,云霄金汤湾温泉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13万人次,同比增长22.9%;永泰赤壁景区自今年起增加了温泉项目,游客接待量较上年增长32.1%,达29.28万人次;闽清大明谷温泉也实现全年22.2%的增长。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的房车基地以其鲜明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2011年火山地质公园累计接待游客62.6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另外,旅游摄影这一新兴旅游项目也正逐渐流行起来,不少旅游景区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特别是厦门鼓浪屿、平潭岛、漳州东山岛等海滨景区。2011年,鼓浪屿全年接待游客302.38万人次,同比增长23.4%;平潭岛全年接待游客82.97万人次,增长65.0%;东山岛全年接待游客192.3万人次,增长20.19%。  (二)入境旅游市场  2011年,福建省入境旅游三大市场均保持增长态势,涨幅都超过了两位数,呈现&两高一平&的特点。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四百万大关,高达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长17.9%;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21.5%;港澳同胞102.33万人次,增长6.7%。(详见表四)  全省2011年入境接待人数情况表
(表四) 接待人数(万人次)同比增长(%)合
计427.4216.1其中:台湾同胞185.0717.9其中:过夜游客129.3220.6外 国 人140.0221.5香港同胞92.895.6澳门同胞9.4418.2  1、先行先试效应显著,台胞市场高速增长  2011年,厦门成为首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城市及福建居民赴金、马、澎地区自由行的开放等,先行先试的政策实施对两岸居民往来沟通、增进交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福建省进一步开拓台胞客源市场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台胞来闽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上半年有春节回乡团圆、元宵妈祖灯会、清明返乡谒祖、&5?18海交会&、海峡论坛等精彩活动,入境台胞月均接待量达9.94万人次,且于6月份达30.8%,创上半年最高增幅;下半年活动更精彩纷呈,有&旅博会&、&茶博会&、&花博会&、&林博会&等各大展会,还有&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传统中秋佳节等,均有效地拉动福建省台胞入境市场的增幅,台胞月均接待量达11.61万人次,比上半年增长16.8%。同时,&大、小三通&黄金通道也给海峡两岸的游客带来了极大便捷,2011年1月和12月分别恰逢&小三通&10周年和&大三通&3周年的到来,各大机场、口岸纷纷推出优惠举措吸引境外客源,仅去年前11个月,闽台空中直航就运送旅客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42.7%;全年通过福州、厦门、泉州等口岸入闽的一日游台胞人数达55.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加之11月平潭至台中高速客滚航线的开通,闽台空中、海上直航均实现持续拓展、客运量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全省共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幅达17.9%,占入境接待总人数的比重为43.3%,比上年有所提高。  2、海峡旅游品牌效应提升,外国人市场增幅持续走高  2011年3月厦门开通与阿姆斯特丹直航航线后,福建省与荷兰及欧洲各地的交流往来日趋密切。加之,4月的&台交会&、&鞋博会&、&海博会&和&艺博会&,5月的&海交会&、&商交会&及6月&海峡论坛&等大型展会在福建省轮番聚集上演,入境外国人增幅于第二季度达24.5%,创全年最高。3月厦门组团参加俄罗斯国际旅游展,8月省领导率团分别赴荷兰、法国举行精彩的旅游推介等活动,这些都为福建省与欧洲旅游业界的双向合作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2011年,福建省接待外国人再创新高,达140.02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旅游人数的32.8%,比上年扩大1.5个百分点。外国人接待量列前10名的客源国分别为: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印尼、菲律宾、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其中增幅最高的是马来西亚,达84.7%;增幅超过30%的客源国有15个,比上年增加6个。从洲际市场分析,五大洲际客源市场四升一降。美洲市场受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较高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均保持较大增幅,分别达:50.0%、38.7%、37.1%和32.2%。福建省传统的亚洲市场接待量依然占主导地位,全年接待亚洲入境游客为76.93万人次,同比增长38.7%,比上年同期扩大34.2个百分点,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0.7%,占外国人市场总量的54.9%,分别比上年同期扩大5.6和6.8个百分点。亚洲市场中,由于受3月份日本大地震灾害影响,传统的日韩市场受到波及,但下半年以来逐渐恢复,到第四季度已基本达到震前的市场规模,日本、韩国全年增幅分别为23.1%和19.6%;欧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发展迅速,从这两大市场分国别情况来看,增速超过30%的客源国是:瑞士74.3%、澳大利亚69.1%、俄罗斯56.4%、瑞典53.8%、法国37.7%、新西兰37.3%、西班牙34.6%和英国33.4%,欧洲、大洋洲正逐渐成为福建省外国人市场的新增长区域。(详见表五)。  2011年福建省接待外国人分国别情况
(表五)主要外国客源地接待人数(人次)同比增长(%)外国人140015621.5亚洲小计76926738.7其中:日本20912023.1
韩国7814419.6
印度尼西亚5010029.4
马来西亚17452384.7
菲律宾4852532.4
新加坡15571063.9
泰国2260174.3
越南375726.8
缅甸216845.9欧洲小计18151037.1其中:英国3208133.4
法国2086837.7   瑞士625674.3   瑞典573753.8
俄罗斯1255456.4
西班牙846534.6美洲小计393323-7.8其中:美国333789-10.5
加拿大41933-3.8大洋州小计3900450其中:澳大利亚3403069.1
新西兰691237.3非洲小计1705132.2  3、闽港澳合作日益加强,港澳市场平稳增长  闽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和旅游合作关系。月孙春兰书记率团分别赴香港、澳门举行闽港澳合作发展推介会;10月我局组团赴澳门参加第四届国际旅游与世界遗产旅游博览会;为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还加开了福州、泉州至澳门及厦门至香港等多条航线,为福建省港澳旅游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更多利好条件。2011年,港澳市场发展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态势。一、三、四季度增速较快,分别达6.3%、7.8%和13.1%;二季度增势稍缓,为2.8%。全年福建省累计接待港澳同胞首次突破一百万大关,达102.33万人次,同比增长6.7%,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3.9%。其中,接待香港同胞92.89万人次,增长5.6%,澳门同胞9.44万人次,增长18.2%。  4、各设区市入境旅游全面发展,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2011年,全省各设区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实现全面增长。从区域分布来看,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仍主要依托沿海地区。2011年,沿海6个地市(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宁德)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为391.47万人次,占全省比重91.6%;山区3地市(龙岩、三明、南平)共接待35.95万人次,占全省比重8.4%,比上年扩大2.3个。沿海与山区的比重差距由2010年同期的87.8个百分点缩小至83.2个百分点。全省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距呈现逐渐缩小态势。  从入境接待量来看,厦门市接待境外游客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的位置,达179.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9%;其次是泉州市、福州市。2011年厦门开辟多条国际航线,直航效应凸显,会展节庆聚集效应强劲,显示了厦门正逐渐成为国际知名商务会展旅游城市的强大实力;作为民营经济最发达和宗教文化最具特色的泉州市,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开展融合文化产业与旅游的各项活动,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的平稳增长。2011年泉州市接待入境人数84.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省会福州,不但有空港、海港作为强力交通后盾,而且还承接了许多风格多元的大型会展,成为继厦门之后另一会展旅游城市。截至去年12月15日,福州机场出入境旅客总数已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出入境航班0.69万架次,同比增长23.9%。福州市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6.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三大城市所占全省入境游客量比重为79.7%。  从增速来看,龙岩市最高,同比增长85.9%,比上年同期扩大近50个百分点。龙岩市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2010年在龙岩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近两年来,依托永定客家土楼,致力于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产业。借助&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龙岩投洽会&&龙岩市旅游节&等展会平台,展示&福建土楼?客家永定&的魅力与风采。通过对接&海峡论坛&、举办&世界永定同乡恳亲大会&等对台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闽西旅游及永定客家土楼在海峡两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全市入境接待人数大幅提高,台胞、外国人和港澳同胞增幅分别高达76.4%、79.8%和109.5%;其次是南平,同比增长60.0%,比上年同期扩大52个百分点。其高增幅原因:一是2010年南平因受灾,接待入境游客基数较低。二是南平市大力加强境外市场的宣传与促销,依托海峡两岸茶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响闽茶品牌,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三是加大旅游项目投资建设力度,丰富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入境接待人数涨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三明市39.7%、宁德市37.3%和漳州市18.7%等。(详见表六)  2011年各设区市接待入境旅游者情况
(表六 ) 接待人数增长 接待人数增长(万人次)(%)(万人次)(%)全
省427.4216.1泉
州84.647.3福
州76.179漳
州29.3718.7厦
门179.9214.7南
平27.7460莆
田20.374.9龙
岩4.1785.9三
明4.0539.7宁
德0.9937.3  5、外汇收入增长强劲  2011年,福建省不断加大境外宣传力度,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入境接待规模持续攀升,加之入境游客在闽人均天花费比上年有所提高,使全省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全省全年旅游外汇收入达3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项目投资咨询案例
市场专项调研案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