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知网首页硕士论文一篇 我的邮箱芳樟叶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搜索位置: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初步试验后,筛选出黄樟油、芳樟油、柠檬桉油、肉桂油、八角油、山苍子油、香茅油、丁香罗勒油等8种杀虫效果突出的植物挥发油。再以杀虫效果特别突出的黄樟油、肉桂油、八角油对一些主要储
《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下载次数(19)| 被引次数(0)
目前蚊香增效剂最常用的是八氯二丙醚(S2)和增效醚(S1)。S1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S2以其增效广谱、效果显著及价廉低毒而受欢迎,主要用于蚊香、气雾剂中。但S2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安全具有较大的风险和危害。它在点燃后产生致癌物质二氯甲醚,长期使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故已被国家禁止使用。因此研究和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下载次数(215)| 被引次数(3)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芳樟油最多的国家,其产量占世界的80%。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生产天然香料芳香油的主要树种,经济价值高。近年来,通过组培、扦插等方法培育出纯种芳樟,大大提高樟树资源的经济价值。但在提取精油过程中产生数量巨大的芳樟枝叶等废弃物,由于对芳樟废弃物的资源化研究力度不够...
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下载次数(1081)| 被引次数(2)
湖北省是中国樟油的重要产区之一。应用GC/MS技术,分析了湖北各种樟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108个化合物;经植物化学分类研究,发现湖北樟油的主要化学类型,现知共有12个;对于每个化学类型主成分的经济用途和应用价值,分别作出了比较分析与评述;报道了各类型樟油的产地、生态环境和物理性质。这些研究成果为湖北樟油资源的合理开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126)| 被引次数(16)
本文介绍以粗黄樟油(含量83.39%)为原科,经减压间歇精馏制取98%黄樟油产品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9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36)| 被引次数(1)
《国内外香化信息》&&2007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21)| 被引次数(0)
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樟脑红油(Red Camphor Oil)的化学成分,并估定了它们的含量,为樟脑红油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根据。樟脑红油的成分主要为黄樟油素(~22.2%);芳樟醇(~9.2%);α-松油醇(~7.8%);二戊烯(~4.2%);α-蒎烯(~2.8%);樟脑(1.9%);1,8-桉叶油素(~0.8%);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3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36)| 被引次数(0)
1.芳樟醇—又名里哪醇,沉香醇,芜荽醇,伽罗木醇分子式:C_(10)H_(18)O 英文名:Linalool(或Coriandrol) 本品为无色液体,有佛手花香气,大量用于配制食品,香皂和化妆用香精,国外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2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2)| 被引次数()
《国内外香化信息》&&2007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16)| 被引次数(0)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浙江桂叶油,以每100 g样品100 mL水量比例进行水蒸气蒸馏,蒸馏2.5 h后再用酒精浸提3 h,最后得率为1.84%,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60种成分,鉴定成分占浙江桂叶油成分的98.57%,其中对伞花烃含量最高,为22.14%,桂醛含量较低,只有0.162%,未检出食品中禁...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102)| 被引次数(5)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芳樟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芳樟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 木瓜中多糖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现代商贸工业 第19卷第2期 Moden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7年2月木瓜中多糖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李才国1刘睿2(1.湖北省建始县科技局,湖北建始445300;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采取索氏抽提法、水提醇沉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复合提取法从木瓜中提取多糖,经过分离纯化后,进行IR鉴 定。为木瓜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木瓜;多糖;提取;分离;鉴定O1葑言多糖(polysacharides,PS),又称多聚糖,是一种具有广为40ml的条件下,不同的水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选取合适的水平,对其进行优 化处理。泛生物活性的大分子。从各种中草药和其他植物中都可以 提取分离出多糖,我国近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 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报道。 木瓜原名番木瓜,始载于《名医别录》,属蔷薇科木瓜属 植物,是我国特有果木之一,主要生长在弧热带温暖湿润的 山区地带,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性温味酸。现代医学证 明:木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糖分、番木瓜碱、木瓜蛋自酶,并 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目前已有大量 木瓜产品上市,如木瓜饮料、木瓜醋、木瓜奶、木瓜酒、木瓜 干片、木瓜脯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湖北建始县盛产木瓜,但是创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销 售鲜木瓜或干木瓜,其他相关产品的开发并不多见。从木 瓜中提取和分离鉴定具有保健和药理活性的功能性成分, 对于提高木瓜的经济价值,解决目前农民木瓜丰产不丰收、 大量木瓜急待加工开发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实验对木瓜中多糖进行研究,拟对其提取工艺进行 优化,并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 表征,为进一步提高木瓜的附加值提供试验依据。\因素 承乎\1 2 3表l正交实验设计 温度(℃)85 90 95加水量(mL)30 45 60提取时间(min)15 20 30(3)多糖的分离、纯化。 ①蛋白质的去除:分别用Sevage法,三氟三氯乙烷法, 三氯醋酸法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 ②低聚糖等小分子杂质的去除:通过逆向流水透析除 去低聚糖等小分子杂质。 ③多糖的柱层析纯化:采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 柱柱层析方法进行。 依次用o.5mol/L的Na0H、HCl和蒸馏水处理填柱材 料至中性,反复处理三次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抽气装柱。 用pH=7.6PBS溶液平衡48小时。称取粗多糖1.Og,溶于 少量蒸馏水中,离心除去不溶物,上清液过柱。用o.卜2. Omol/L的NaCl_PBS溶液梯度洗脱,控制流速为1ml/min, 采用部分收集器按5ml/tub收集。以苯酚一硫酸法测吸光值 (490nm)作洗脱曲线,根据吸光值将同一组分合并。 (4)多糖的鉴定。 ①淀粉的碘反应:将纯化后的得到的多糖配制成5%的 溶液,滴加碘液o.2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是否有变化,同 时做淀粉的对比试验。 ②溶解性:称取纯化后的多糖o.59,加入3ml的水,常 温下搅拌,观察其溶解性。 ③还原糖的测定:取o.1 mg/ml的多糖溶液50ml于试 管中,在80℃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吸取6m1,加入 4ml的斐林试剂(等体积的斐林试剂A液和斐林试剂B液 混合),于590nm处比色。 ④蛋白质的测定:将纯化得到的多糖在190一400nm 处进行UV扫描,观察在250一280nm处没有吸收峰,判断 是否有核酸和蛋白质的存在。 ⑤IR鉴定多糖中糖苷键的类型:将多糖与溴化钾烘干 后,称取多糖2mg与loomg的溴化钾研磨,压片,置于红外 图谱分析仪中作红外分析。 ⑥HPLC鉴定多糖中单糖的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木瓜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定性鉴定。 样品的处理:称取纯化后的多糖10.Omg,加1mol/L的 硫酸2ml,充N2后于100℃水浴加热5h,用BaC03中和,膜l材料与方法1.1材料 (1)原料:湖北省建始县干木瓜片,粉碎机粉碎 (2)仪器:TDL-5一A台式离心机,Uv-7504紫外一可见分 光光度计,sHz-Ⅲ型循环水真空泵,紫外扫描仪,付立叶变 换红外光谱仪,Prostar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试剂:石油醚(沸程60一90℃),丙酮,乙醇(95%), 戊醇,三氯甲烷,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硫酸,盐 酸,苯酚,葡萄糖,乙醚,三氟三氯乙烷,三氯醋酸,碘液,硫酸铜,酒石酸钾钠,n半乳糖,溴化钾,碳酸钡。1.2方法 (1)多糖的测定:用苯酚一硫酸法对多糖测定。 (2)多糖的提取:①不同提取多糖方法的比较。分别用 索氏抽提法,水提醇沉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复合提取法提 取木瓜中的多糖,并比较多糖得率,选择较好的水提醇沉法 进行优化处理。 ②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工艺的优化 单因素试验 a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加水量为30ml,水提时间为30 分钟,分别在75℃、80℃、85℃、90℃、95℃的水浴条件下,提 取多糖,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其含量, b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水浴温度为90℃,水提时间 为30分钟的条件下,改变加水量,提取多糖,并采用苯酚一硫 酸法进行测定, c水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水浴温度为90℃,加水量万   方数据 现代商贸工业 第19卷第2期 过滤后作为待测样品。 标准液的配制:称取葡萄糖、半乳糖25mg,分别溶于 5ml的蒸馏水中,配成5mg/mI。的标准液,膜过滤后待用。 色谱条件:以AgIientZorbaxModen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7年2月率,应选择较高温度,但是温度超过90℃时,不仅多糖的生 物活性有可能遭到破坏,而且考虑到大幅度升温会带来能 源消耗。综合考虑效比,选择85℃、90℃、95℃作为正交试 验的因素水平。 ②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水浴温度为90℃,水提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改变 加水量,提取多糖,并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进行测定,结果见图2—4。Carbohydrate(4.6×250哪,5um)糖分析柱为固定相,80%的乙腈为流动相,流速1. OmL/min,柱温25℃。利用示差检测器进行检测,进样量为 20uL,分别对葡萄糖和半乳糖标样及样品进行检测。2结果与分析2.1标准曲线的建立 本研究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标 准建立标准曲线,见图2—1。O.6 0.5 O.4 0.3 O.2 0.1 O O 2 4 6 8 10图2—4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2—4可以得到,在相同水浴温度及水提时间的条件 下,加水量为40ml时,多糖的得率相对较高,效果较好。在 加水量为25ml或30ml时,由于水提的效果并不好,从而影 响到醇沉效果,多糖的得率并不高,但加水过大,提取率反 而下降,因此,加水量过少或过多均会造成多糖得率的降 低。可以选择加水量30ml、45ml、60ml作为正交试验的三 个水平。 ③水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水浴温度为90℃,加水量为40ml的条件下,不同的水 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5。图2—1葡萄糖标准曲线 由上图可知,回归方程为y=O.0552x+O.0383,R2=O. 9981。线性关系较好,可以以此来测定多糖的含量。 2.2多糖的提取 (1)不同提取多糖方法的比较。 对四种提取法方法进行对比,由吸光值可得其相对得 率,结果见图2—2。5 4 5 3 5 2 5 1‘翻¨乱∽吼呲m叭n㈣ 5O1索氏抽提水提醇沉法曩_乙醇回流提取目。复合提取法不同提取方法图2—2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率的比较 比较以上四种提取方法,本研究选定较好的水提醇沉 淀法作为提取木瓜中多糖的方法,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 上,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提取工艺。 (2)单因素实验。 ①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n图2—5水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2—5可知,水提时间越长,粗多糖的得率越高,当时 间超过30分钟时,提取率增加量开始减少,在40分钟时,提 取率最大,考虑到能源消耗、生产周期延长都会增加生产成 本,水提时闯不宜过长,因此选择15min、20min、30min作为 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 (3)正交结果。 极差的大小反映出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对多糖 得率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水浴温度>加水量>水提时 间。因素A的最佳水平为第二水平即水浴温度90℃时效果 最好,因素B加水量以第二水平的45ml最佳,因素C水提 时间以第二水平的20分钟较好。因此,最优搭配为 A282C2。按此工艺提取多糖其得率为7.8%。 2.3多糖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去除。 ①Sevage法 用氯仿等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离心除去,该方法能 防止多糖的降解,但除蛋白效率低,需重复多次才能除尽, 同时会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并不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②三氟三氯乙烷法“ 们 “n0船n吼% ¨ 跎 ∞nn0图2—3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2—3可以得到,在相同的加水量及水提时间的条件 下,在90℃时多糖的得率较高,提取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 可以知道,升温有利于粗多糖得率提高,为获得较高提取万   方数据 现代商贸工业 第19卷第2期 表2一l正交试验结果 Moden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7年2月(5)1R鉴定多糖中糖苷键的类型。 将纯化得到的木瓜多糖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 纯化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光谱。经推测本研究纯化 得到的木瓜多糖很可能是旷D型吡哺糖。 (6)多糖的单糖组分鉴定。 多糖水解后的HPLC分析见图2?7。圈2—7多糖中单糖组分HPLC分析结果图中l:葡萄糖;2:半乳糖;3:木瓜中的单糖组分图中所示结果显示木瓜多糖水解后的产物只有一个 峰,提示木瓜多糖可能只是由一种单糖组成。而且,样品在 将多糖采用三氟三氯乙烷法除去蛋白,进行UV扫描 结果可以看出,此法脱蛋白的效率不高,而且溶液沸点较 低,易挥发,不宜大量应用。 ③三氯醋酸法:将多糖采用三氯醋酸法除去蛋白后进 行UV扫描显示,尽管三氯乙酸法除去蛋白的反应较为剧 烈,可能会引起多糖的降解,使得率降低,但是三氯乙酸法 除蛋白效果较好。所以本研究采用此法进行多糖脱蛋白处 理。 (2)多糖的柱层析纯化:将采用三氯醋酸法去蛋白后的 多糖,进一步采用DEAB纤维素52进行纯化,结果显示经 过DEAB纤维素52纯化后,洗脱产物为单一组分。合并洗 脱液,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化的多糖。 2.4多糖的鉴定 (1)淀粉的碘反应:结果显示,溶液没有变蓝的现象,说 明溶液中不含淀粉。 (2)溶解性:通过搅拌,没有不溶物出现,说明其溶解性 良好。 (3)还原糖的测定:在590nm处比色,吸光值为o.012, 说明还原糖的含量低。 (4)蛋白质的鉴定。 水解后生成的单糖并非葡萄糖与半乳糖,吸收峰的主要部 分在葡萄糖与半乳糖以外。具体单糖组分还需要进一步研 究加以确定。3结论.(1)通过正交试验对水提醇沉法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 件为水浴温度90℃、加水量为45ml、水提时间为30分钟。 多糖的得率为7.8%。 (2)多糖的脱蛋白的分离过程中,以三氯醋酸法的去蛋 白效果最好。再经过纤维素DEAE.52柱层析进行纯化,能 得到精制的木瓜多糖。不含有淀粉和蛋白质,游离糖的含 量也很低。 (3)IR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木瓜多糖可能是r D型毗喃糖,HPLC对单糖组分进行鉴定,提示其组成为非 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单一单糖组成,具体单糖类型有待 进一步研究鉴定。 参考文献[1]方积年.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纯度鉴别与分子量测定[J].药学通 报,1984,19(10):46—49.[2]王光亚.粗多糖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测定方法[M].北京:中田轻工业出版社,2002;19—23. [3]邓固栋,郁建平.茶叶多糖提取分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546—547.[4]叶姜瑜,谈锋.更脂多糖的纯化及组分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945—949.[5]叶凯贞,黎碧娜,王奎兰.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刀.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3)1144?145.[6]李雪华.荔枝多糖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J].广西医科大学报,‘2005,22(3):366—367.宣[7]张惟杰.糖复合物系列化研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8—11.[8]扬云,谢新年.酶法提取大枣中多糖的研究[J].食品工艺与科技,2003,lO(24):93—95.[9]秦岩,董麓,葛欣.木瓜中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光谱实验宣,2005(3)t287—289.[10]董群,郑丽伊,方积年.改良的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 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9):550一552.[11]Tadashi Kih.Structural features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sinensis.Biol PharIm BuU.1999,22(9):966.a aPolysaccharide(CFLlO)from the cultured mycelium of Cordyceps图2-6多糖经DEAE-纤维素52纯化后的UV扫描图 通过图谱可以得知,在纯化后的样品中于250一280nm 处没有吸收峰,说明其不含蛋白质、核酸及多肽类物质。[12]TadasK Kiho.Efect ofepolysaccharide(TAP)from the fruitingonbodjes of Tremella auranitiaglucose metabolism in mouse“v—r.Biomchn01.Biochem.2000.64(2):417.~174一万   方数据 木瓜中多糖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李才国, 刘睿 李才国(湖北省建始县科技局,湖北,建始,445300), 刘睿(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 汉,43007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 0次参考文献(12条) 1.方积年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纯度鉴别与分子量测定 .王光亚 粗多糖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测定方法 2002 3.邓国栋.郁建平 茶叶多糖提取分离研究[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叶姜瑜.谈锋 紫芝多糖的纯化及组分分析[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叶凯贞.黎碧娜.王奎兰.谭志伟 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期刊论文]-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李雪华.谢云峰.周劲帆.韦巍.龙盛京 荔枝多糖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期刊论文]-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张惟杰 糖复合物系列化研究技术 1999 8.杨云.谢新年 酶法提取大枣中多糖的研究 .秦岩.董薇.葛欣 木瓜中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期刊论文]-光谱实验室 .董群.郑丽伊.方积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 .Tadashi Kih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CF-10) from the cultured mycelium of Cordyceps sinensis .Tadashi Kiho Efect of a polysaccharide(TAP)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Tremella auranit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mouse liver 2000(2)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刘劲松.刘金旗.LIU Jin-song.LIU Jin-qi 不同质地木瓜中多糖含量测定 -安徽医药)目的 考察三种不同质地木瓜中多糖含量,为木瓜的临床合理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不同质地木瓜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当年木瓜的多糖含量为5.7%,隔年木瓜的多糖含量为5.0%,陈年木瓜的多糖含量为5.1%.当年木瓜多糖含量稍高于隔年木 瓜和陈年木瓜.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木瓜多糖的含量测定.2.学位论文 王文平 野木瓜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2008野木瓜(Chaenomeles cathayensis)属于蔷薇科(Rosaceae)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是贵州省正安县的特色资源。野木瓜果实富含有机酸 、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元素和营养物质,并含有三萜皂苷、果胶、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成分,是一种食药 两用的珍贵天然植物,在临床治疗及保健功能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野木瓜为原料,优化野木瓜多糖(CCP)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 纯度鉴定、理化性质、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野木瓜多 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野木瓜水溶性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野木瓜多 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野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W/V)、温度90℃、时间2.5h。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野木瓜粗多糖(CCCP)提 取率为12.74%,纯度为43.16%。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野木瓜水溶性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及酶用 量对野木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酶法提取野木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pH值4.0,提取时间2.5h,酶用量50U/g。最佳提取工艺 条件下CCCP提取率为17.42%,纯度为57.12%。 2、野木瓜多糖分离纯化 经脱蛋白、脱色、透析,得到野木瓜精多糖(FCCP),FCCP经过二乙氨 基乙基(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用O→lmol/LNaCl溶液洗脱,得一野木瓜多糖0.2mol/mL NaCl洗脱组分,再通过透析、浓缩、冷冻干燥后为野木 瓜多糖纯品CCP1。CCP1再经过纸层析、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和比旋光度测定三种方法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CCP1为均一多糖,比旋光度为 +54.17°,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纯度为97.30%。 3、野木瓜多糖理化性质 野木瓜多糖纯品CCP1为纤维状白色固体,可溶于热水、稀酸、稀 碱,难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正丁醇、氯仿等有机溶剂,水溶液粘度较大。CCP1苯酚-硫酸反应呈阳性,硫酸-咔唑反应呈阳性,费林试剂反应 呈阴性,碘-碘酸钾反应呈阴性,考马斯亮蓝反应呈阴性,Molish反应呈阳性,三氯化铁反应呈阴性。实验表明CCP1是一种非还原性、不含多酚、不含蛋白质 、不含淀粉而含有糖醛酸的酸性多糖,其糖醛酸含量为25.24%。 4、野木瓜多糖结构分析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CCP1的相对平均分 子量Mw为2.879×106 D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可知,CCP1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为 1:6.706:1.324:1.618:18.765。经UV、IR和1H-NMR分析可知,CCP1是β-糖苷键连接的吡喃环多糖。 5、野木瓜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野木 瓜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CCCP、FCCP和CCP1具有体外清除·OH、O-2·和DPPH·的三重功效。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活性随多糖浓度增加而增 强。CCCP抗氧化活性最强,FCCP其次,CCP1抗氧化性相对较弱。野木瓜多糖对·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依据IC50值弱于Vc。 6、野木瓜多糖 免疫活性研究 考察FCCP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CCP能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腺指 数;在CTX诱导的免疫和骨髓抑制状态下,高、中、低剂量的FCCP均对小鼠双侧股骨细胞数升高有促进作用;中剂量的FCCP在CTX所致的小鼠巨噬细胞功能 低下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有显著提高,能拮抗CTX所致的小鼠巨噬细胞功能低下:实验结果表明FCCP可以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小鼠 免疫低下的免疫功能。 对FCCP进行正常小鼠检测免疫活性,结果表明,FCCP在体外能够显著增强由刀豆素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且增值作 用呈现剂量依赖性;FCCP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增强小鼠脾脏NK细胞的活性;另外,FCCP还具有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FCCP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从野木瓜中以优化工艺提取 的水溶性多糖,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而野木瓜多糖的抗氧化和免疫活性与抗肿瘤、抗突变、降血脂、抗病毒等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野木瓜多 糖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3.期刊论文 秦岩.董薇.葛欣.QIN Yan.DONG Wei.GE Xin 木瓜中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光谱实验室)苯酚-硫酸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木瓜中多糖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多糖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943,平均含糖量为10.49%;微量元素测 定回收率为97.1%-105.9%,RSD为2.47%-7.60%.本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木瓜及其制品的常规检测.4.学位论文 唐维媛 野木瓜生理活性成分的HPLC研究 2007野木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在我省种植栽培面积广阔、产量可观。药理研究表明:野木瓜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而这些活性主要 与野木瓜中所含的黄酮、多糖、三萜皂苷等活性成分有关。本研究针对其中的多糖及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一 套分析野木瓜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普遍适用的HPLC分析方法。所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为日本岛津公司生产,其组 成部分包括:两台LC-10ADvp并联双柱塞往复式溶剂输液泵、CTO-10ASvp柱温箱、SPD-10Avp紫外检测器、RID-10Avp示差折光检测器、SCL-10Avp系统控 制器及CLASSVP色谱工作站。 野木瓜中的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分析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1%乙酸水(94:6);流速:0.5mL/min:检测温度:室温:检测器:紫外检测器(UVD);检测波长 :205nm;进样量20μL:洗脱方式:等度洗脱。实验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熊果酸分离效果良好,其中齐墩果酸的回归方程为:y=3.81424×10&'-8&x0.00241,相关系数r=0.9994,浓度在0.02-0.1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而熊果酸的回归方程为:y=3.99319×10&'8&x-0.00057。相关系数r=0.9988,浓度在0.06-0.3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实验测得野木瓜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 分别为:0.1138%,0.4400%。 野木瓜中多糖分析检测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 为:乙腈-水(75:25);流速:0.8mL/min:检测温度:30℃;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检测池温度:30℃;进样量:20μL:洗脱方式:等度洗 脱。实验结果表明:各单糖的分离效果良好,野木瓜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是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其摩尔比依次为:0.217:0.449:0.334。 以 上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所需色谱条件为色谱系统的常备条件等优点,可应用于野木瓜皂苷类及多糖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分析检测:亦可用于不 同产地、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期的野木瓜活性成分含量的比对;另外,还可对野木瓜产品的深层加工,包括从原料品质、配方、加工工艺到市场流通的 各个环节,建立起相应的关于其皂苷、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质量控制体系。此外,在野木瓜果实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未知物质,有待下一步深入 研究确定。5.期刊论文 刘继延.刘学清.胡恒彬.LIU Ji-yan.LIU Xue-qing.HU Heng-bin 光皮木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化学 与生物工程2008(11)以当年产新鲜光皮木瓜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光皮木瓜多糖.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光皮木瓜干粉粒径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 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浸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先皮木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6 h,料水比 1∶70,光皮木瓜干粉粒径120目.在此条件下3次提取所得光皮木瓜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2.33%,纯化后平均产率为9.1%.6.期刊论文 王文平.郭祀远.李琳.王明力.梁桂娟.WANG Wen-ping.GUO Si-yuan.LI Lin.WANG Ming-li.LIANG Guijuan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野木瓜多糖中蛋白质的含量 -食品研究与开发)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对野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在波长595 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标准蛋白质在1.67μg/mL~16.67μg/mL之间呈现 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简便迅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是测定野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此法测得野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2.17%.7.学位论文 杨之敏 野木瓜多糖分离鉴定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9目的: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产野木瓜中提取并纯化野木瓜多糖(Stauntoni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SCP),对其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以体内 、外模型观察SCP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栓形成的影响,为野木瓜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1、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SCP;苯酚-硫酸 法测定野木瓜中多糖含量: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特征,HPLC测定单糖组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析糖样的电荷分布;Sepharose CL-6B柱层析测 定分子量分布。2、以born's比浊法测定SCP对胶原,ADP,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Thr)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3、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SCP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中5-HT含量的影响。4、用丙二醛试剂盒测定血小板中丙二醛含量(Maleic Dialdehyde,MDA)。5、测定血小板的HTCT(heparin thrombinclotting time,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反映血小板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的生物活性。6、给小鼠灌胃SCP1h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胶 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诱发小鼠血栓性偏瘫和死亡。观察注射混合诱导剂后5min内小鼠死亡数。结果:1.100g野木瓜粉末通过90℃热水煮提 ,95%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经重新溶解、Sevag法脱蛋白得到SCP3.40g,得率为3.4%。SCP为米黄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等 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呈粘稠状,pH弱酸性,Molish反应出现紫色环呈阳性。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证明所提取的SCP为含甲酯化糖醛酸的多糖类物质。 SCP糖含量为51.6%,其单糖组成主要是半乳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比例为46.3:18.5:10.3。同时也检测到少量的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 。电荷分布测定表明SCP是中性糖和酸性糖的混合物。其分子量是588.869Kd。2.SCP17mg/mL,34mg/mL和67mg/mL对胶原,ADP和凝血酶诱导的家兔体外血 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P&0.05)。SCP34mg/mL,67 mg/mL对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17 mg/mLSCP对从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无 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SCP20mg/mL,40 mg/mL和80 mg/mL可降低胶原作用后血小板5-HT的含量,SCP17 mg/mL,34 mg/mL和67 mg/mL可降低凝血酶 作用后血小板中MDA含量(P&0.05)并且能使以胶原作为聚集诱导剂的HTCT延长。4.SCP300mg/kg,600mg/kg给小鼠灌胃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能降低胶 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所致的小鼠死亡率,提高恢复率,并呈剂量依赖性;SCP 150mg/kg对小鼠恢复率的提高无明显作用(P&0.05)。结 论:SCP可以抑制由胶原、AA、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小板释放5-HT和PF4有关,也与减少凝血酶引起的MDA生成有关 :SCP也可以抑制由混合诱导剂诱导的实验性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关键词:野木瓜多糖;分离;鉴定;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8.期刊论文 王文平.郭祀远.李琳.王明力.梁桂娟.WANG Wen-ping.GUO Si-yuan.LI Lin.WANG Ming-li.LIANG Guijuan 野木瓜中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对野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对料液比、温度、时间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并对提取过程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 分析.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温度90 ℃、时间2 h,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最佳提取工艺时多糖提取率达到12.612%.9.学位论文 吴志诚 接骨木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纯化研究 2005本次研究主要以接骨木叶为原料首先经正交试验分析了传统水提醇沉的粗多糖得率,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比较了在此最佳条件下碱提、酸提、超声 波处理、纤维素酶处理以及超声波酶法处理提取粗多糖的得率。经统计分析得出试验结论:接骨木叶多糖传统水提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100,时间3h,料 水比1/40,经分析比较认为水提-纤维素酶法处理-水提多糖得率最高,接近16%,比传统水提得率提高了37.8%。   本文研究方法规范可靠,所 得数据有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适合接骨木多糖分离提取的优质工艺。希望能够对植物多糖构效研究和应用于工业化大量提取开发为中药药物和保 健品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10.期刊论文 王文平.郭祀远.李琳.王明力.梁桂娟.WANG Wen-ping.GUO Si-yuan.LI Lin.WANG Ming-li.LIANG Gui-juan 野木瓜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 -食品科技)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对野木瓜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在波长523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标准半乳糖醛酸浓度在1.67~16.67μg/mL之间呈 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探讨了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此法测得野木瓜多糖中糖醛酸平均含量为25.24%.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xdsmgy.aspx 下载时间:日
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章:
细胞内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有效成分自由流出,能够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进一步过滤并 分离,便可获得提取物。...药学生产工艺技术论文——大枣中多糖的提取与分离工艺...野木瓜中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J] . 食品科技, 2007...论文 中药鉴定 2页 免费
中药不良反应论文 8页 ...野木瓜 Stauntonia chinensis DC.全株植物中分离得 ...经化学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 6-羟基木犀草素-7-...提取分离出来的新的均一多糖组分,并借助 Sevage 法...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药品:粉葛(市售,范老师鉴定) 即发酵母菌(法国乐斯福...郭启元,李琳,王明力,梁桂娟.苯酚-硫酸法测定野木瓜中多糖含量的 研究.食品...(途径) : 本实验对木瓜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强...坛 紫菜 多糖的分离纯化 和结 构分析 [J]. 南京 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张秀真等[9]采用冷浸法、热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李娜等[11]通过对宣木瓜总有机酸的分离纯化, 并...宣木瓜中多糖含量测定[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洋金花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李振宇 中医药...宣木瓜中多糖含量测定 李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相应面分析法优化海金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武芸 食品...1911 年美 国科学家从木瓜中提取木瓜蛋白酶(在酸性...谢必峰等,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和离子交换层 析法分离...5%—10%的多糖对许多酸性蛋白酶有稳 定作用。 1....此外,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植物 细胞壁非淀粉多糖降解酶可降解畜禽消化道内的...的伴肌动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鉴定, 并研究了...的研究与开发;木瓜多糖和齐墩果酸的提取 及应用开发...研究及木瓜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通过了省级成果 鉴定...有一些性状优异和稳定的植株还没 选育和分离出来,... 更多相关标签: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知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