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讲稿思想道德建设演讲稿5分钟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的讲话_发言稿_第一范文网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xx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部署我*加强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号召全社会的人都响应党的号召,来关心支持未成年人,传承传统美德,做思想道德建设楷模。下面,我讲话几点意见。&一、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xx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广泛的共识,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原则”、“四项主要任务”、“五条基本经验”和“五个重要课题”,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个基础,立足*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分析形势,注重未来,积极推进屯垦戍边伟大事业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思想和信念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应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认真搞好专项治理,努力净化成长环境,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大批*子弟、军垦二代成了今天屯垦戍边事业的接班人。然而,我们也要客观地面对严峻的现实。随着*、*的快速发展,新鲜空气进来了,乌烟瘴气也跟着进来了,它们不断侵蚀、毒害着我们的下一代,尤其是损害着不谙世事或涉世不深、道德防线相对薄弱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由于部分家长过分溺爱,一些孩子缺乏自立、自信、自爱、自强意识;学校和一些教*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没有做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图书、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向未成年人兜售有违社会进步的不良或有害信息和低俗、劣质文化,诱发青少年犯罪。这些都说明,我们必须以培养孩子的思想信念为突破口,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对*来说,要想让几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我们惟一的选择同样是努力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决不能对这项事关屯垦戍边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掉以轻心。热爱*,热爱*的屯垦戍边事业,热爱一代代艰苦创业、艰难向前的军垦人,也就是热爱我们的长辈、我们的父母,是我们今天应当对我们的子女补上的一课。占*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寄托着*各项事业的明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培养爱国情结、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奋斗的历史,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决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要重点加强对中华民族屯垦戍边历史和*历史的教育,加强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屯垦戍边思想和实践的论述的教育,加强对*精神的教育。要不断认真总结经验,并继续坚持。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以更高的标准,把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之举,是最大的为民、亲民、爱民之举,是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务实之举,对于全面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屯垦戍边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永续发 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性,从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从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党委的部署上来,下大力抓好这个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切实抓出新的更大成效。  在具体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在指导思想上,要把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把拓展教育阵地、整合教育资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切入点,把创新方式、健全制度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各行各业齐抓共管、全社会大力支持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把求真务实、讲究实效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一)营造环境,突出重点,大力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二是要千方百计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切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部门都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屯垦戍边教育体现在作品之中,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要切实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开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养成。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是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的有力保障。四是不断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要创新工作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定不同学龄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形成梯次递进结构;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要创新工作制度,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断修改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二)大力推进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载体,结合实际创设富有*、*和边境特色的体验项目,大力推进“热爱*、热爱*、热爱家乡”、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成立5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三)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发挥文化活动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组织未成年人踊跃参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使未成年人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充分利用我*边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屯垦戍边教育基地,积极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 (四)切实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要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为基础,以实践育人为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团工作要围绕主题,积极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学校团组织要加强青年教**德教育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学生团校建设,努力深化“团队一体化”工作。要加强对学校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探索*团委、*教委、少工委和学校共同培训的机制,积极争取把他们的培训纳入正常的*资培训渠道。 (五)努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优化末成年人成长环境。继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要不断完善青少年维权联动服务网络,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课程,重点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舆论支持、维权咨询等服务和帮助,逐步建立青少年权益保障体系,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和保障。要认真实施净化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文化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经营性网吧的执法力度,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识别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各类新闻媒体要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消除广播影视和报刊中的不健康内容。 &&& (六)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调研。着力加强对新时期未成年人群体、未成年人现象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规律和对策,寻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同时,要针对未成年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因势利导的教育引导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七)加强领导,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各级领导、特别是主管部门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认真研究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不断增加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投入。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把实现长远目标和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起来,在搞好经常性工作的同时,多办几件影响大、效果好的好事、实事,让职工群众真正看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p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小提示:鼠标选中任何词语,即可快速找到更多你想要的相关文章,不用打字哦,还不快试试!
小提示:鼠标选中任何词语,即可快速搜索有关文章,不用打字哦,还不快试试!
Copyright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5分钟_百度知道
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5分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道德规范。诸多新形势和新变化,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只有通过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的系统教育,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接受“五四”精神教育的方式应如何改善等问题时、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政治多极化,是爱国主义革命战士在特殊年代共同思想品格一。1、文化传统,但也有弱化的倾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那个列强横行民族危亡的年代一批热血青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接受影响深远的“五四”精神的培育和熏陶,帮助当代学生自觉抵御和克服不良思想的侵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弘扬和培育当代学生“五四”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当代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仍搞“五四”精神教育必要吗,调查的结果显示,能否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今世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他们在大学阶段,是我国文明进步,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才能对振兴中华民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弘扬和培育当代学生“五四”精神,用伟大的“五四”精神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凝聚他们的力量和智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树立他们科学的世界观、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必须要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分化”愈来愈隐蔽:当代学生“五四”精神教育状况主流健康向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二,都对当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弘扬和培养当代学生“五四”精神的意义“五四”精神是老一辈革命战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长期的革命战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信息化和竞争激烈化愈演愈烈,采取积极合理的教育方式,针对这一状况。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状况如何、价值取向也变得日趋复杂多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使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让学生明白“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的极为重要的。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2、爱好和平、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五四”精神,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团结统一,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地成长成才、当代学生对“五四”精神认知程度及现状据各大网络媒体及相关调查报告报道,当代学生当被问到
五四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90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和广大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当前,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崛起、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农村建设、新型社会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伟大事业,离不开青年创新创业、矢志奋斗,更需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不断涌现。广大芜湖县青年肩负着建设家乡的历史重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弘扬“五四”精神,勇当创业先锋,是当代芜湖县青年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为此,我们向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如下倡议:  广大青年要崇尚学习,增长才干,争做创新兴业的先锋。  芜湖县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者。青年人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树立永续学习的理念,使崇尚学习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在建设和谐芜湖县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我们芜湖县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加坚实有力。为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大好时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真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努力创造新业绩,全面打造过硬本领,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岗位创新。  广大青年要崇尚奉献,团结协作,争做爱岗履职的先锋。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人不仅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创一流质量、一流效率、一流服务、一流业绩,还要立足岗位,勇挑重担,建设富有团队精神的群体,为建设和谐芜湖县再立新功勋,再创新辉煌。  广大青年要崇尚实干,锐意进取,争做创业建功的先锋。实干成就未来。青年人不仅要脚踏实地,敢闯敢试,艰苦奋斗,把实现人生的价值定位在干事创业上,敢于和同龄人和同事们比工作、比贡献,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以高超的科学文化素养应对新的挑战,努力在建设和谐芜湖县的进程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广大青年要崇尚一流,追求卓越,争做创优增效的先锋。当前,芜湖县已经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青年人不仅要树立勇于攀登、不断进取的志向,还要树立争创一流、赶超先进的竞争意识,更要拥有敢于竞争、争创一流的追求,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建设和谐芜湖县的伟大实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广大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把雄心壮志付诸于扎实的行动,把满腔热忱融会于具体的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其他类似问题
弘扬五四精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发言稿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课标》我想主要讲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 介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背景。  关于这个设置的背景,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介绍。第一:开设《思想品德》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为了应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育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所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公民课的设置和德育课的设置,其目的就是培养他们未来的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状况。我们国家为了应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所以也非常重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特别是 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培育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所以,为什么要把初中思想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也就是为什么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适应时代提出的几种挑战,这是开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背景来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开设《思想品德》课是适应初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在这三年里,初中学生他们生理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青春期,所以,身体迅速发育,那么心理也随着身体的发育在逐渐发展,但是,心理的发展和身体发育的相比,心理的发育相对置后,这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很大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完全是适应初中学生心身发展的需要,在他们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处在形成期的关键时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这是非常需要的。  我们再从德育课程的改革发展的这个层面来看,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德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这次课改,教育部“重新调整设计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德育课程,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重新研制颁布了这几门课的课程标准”这样调整的目的,完全是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来这样调整课程设置的。过去,小学是开设《思想品德》课,是专门一个礼拜有一个课时,结果呢,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说,这神思想品德的教育,相比呢,他们没有一定的生活社会知识作为依托,相对来讲,比较显得空洞一点,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小学重新整合了《生活与社会》和后来的《思想品德》的课程,在1--2年级以《生活常识》作为依托开展品德教育,在3--6年级以社会常识为依托来开展品德教育,相信这样的课程设置会收到很好的品德教育效果。  初中的思想品德,我们知道原来叫做初中思想政治,现在改为思想品德,很明显,政治这方面的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删减,那么就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内容。过去,有些专家或老师就说初中思想政治课叫是“缺德课”,什么意思呢?所谓“缺德”就是缺乏道德教育,有些内容过于成人化,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发展史的一些内容,国情方面的一些内容,都相对成人化,而且政治性别比较强,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现在从新调整,加强道德方面的内容教育,相对删减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这种调整有利于德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需要,高中方面继续保留《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这也是根据高中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德育发展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这样来构成一整套体系,并且,今年也重新研制并颁布了这两门课新的课程标准,这几门课这样整合,对强化德育课程是非常有利的。  下面第二个问题是:  二、标准研制的社会调查基础和文件依据。  首先是调查的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为了更好研制课程标准,课标组从“从2002年8月底到10月初,课题组在北京、重庆、广东、宁夏四省、市、自治区,就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使用的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学生1800份,教师200份”)从收回来的问卷情况来看,老师、学生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这个教材的积极作用是比较肯定的,而且认为非常必要开设类似于思想政治课这样的德育课程,赞成开设这门课程的师生达到86%点几,而且在这初中三年的课程设置内容:比如:初一(七年级)健康心理教育,初二法制教育,初三社会发展史和国情教育;对这三门课程,初一(七年级)的心理教育,初二的法制,初三的发展史和国情教育也得到了相当的肯定,在这个肯定的过程中,也指出了里面的一些问题,从统计结果和分析的情况来看,总的来讲,特别是学生对跟他们比较接近,跟他们的生活贴得比较紧的内容,他们的喜欢程度就比较高,比如:初一(七年级)的健康心理教育里面的“情绪”、“情趣”等跟他们联系比较紧的他们的喜欢程度就比较高;有些离他们比较远的,比如:“爱国情操”这些内容离他们比较远的。初三中的“依法治国”等相对来对比较抽象,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喜欢的程度就低,初三里面的“发展史”内容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保留“发展史”这个教育是很必要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学生就提出“资本主义”这部分内容显得有些过时了,不能正确的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情况,希望能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国情教育的一些内容也比较偏多偏冷,从这些调查的一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的说,思想政治课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仍需与时俱进,加强这门课程的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通过这些调查研制这门课程标准就有了基本的依据。再有一个文件依据,就是研制初中课程标准,在初中的三年到底应该给初中学生什么的教育,就要考虑学生接受程度,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国家意志相对来讲比较强的课程,所谓国家意志它是怎样体现的呢?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里面,就文件精神所创导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就体现在里面。在研制课程标准时,主要是依据这几方面的精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主要是依据这几个文件,这几个文件大体代表了国家对德育课程的一些的基本要求。  第三个问题,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  三、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搞清楚这几个课程性质非常重要,这里面有三句话,这三句话也主要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面的一些的基本表述。第一句话是“《思想品德》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是全体初中学生都必须上的这样一门课程。第二句话是“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课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一门基础课程,我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它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一种公民的课程,当然,它不是一种完全的公民课程,它必竞跟国外的公民课有很大的区别,但它必竞具有某种公民课的这样的一种的性质,而且初中思想品德课比政治课更强调公民教育,当然,通过这门课程就是不是能够完全培育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公民,那也不见得,是不是呀,所以,这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大量的公民教育恐怕还是要通过在学生毕业以后或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或进入大学以后继续进行公民方面的教育。第三句话,这“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课程”这句话应注意几个词“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面分析这门课的内容构成部分就体会的可能比较深刻一点了。它是综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这几大学科,把它综合了,整合成为一门新的课程,是这样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课程性质的具体表现。首先,我们看看它的思想性。它的思想性主要表现为: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这里面提到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注意这个词“为指导” 而不是讲里面的基本的观点,当然,我们这门课程有没有涉及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面的一些重要观点,有,但是表现的并不是那么直接,因为,必竞是初中的学生,但必须要以这个作为指导渗透到里面,而且要注意联系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这种联系也要与时代共进,是一种发展着的社会实际和发展着的学生实际。这是这门课的思想性的表现。  第二个呢是它的人文性。在课标的研制过程中有些专家提到了人文性这个概念不是很准确,但后来多数专家还是主张作为课程性质人文性这种表述还是可以的,所谓人文性,我们注意:“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它的人文性的体现,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那么过去呢,确实思想政治不是很注意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管束的比较多而且强调国家意志比较多,突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或思想品德成长的一些规律,不大注意人文素质的培养,那么,现在这门新的思想品德课将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  第三个是它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过去我们讲思想政治课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老师的上课和学生的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那么,现在新的课程强调它的实践性,那么这个实践性,恐怕主要不是怎么要求强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怎么样联系实际,而是主要强调学生怎么去参与、怎么去体验、怎么在合作学习,在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么一个意思,来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四个是综合性。关于综合性,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刚才提到了它是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而且它是强调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它是这些多门学科、多门知识、多种知识的进行整合,下个学期调整后的教材上面更强调这一点。  第四个问题是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个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掌握课程标准,特别是这一轮新课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 ”  对于这句话,我个人是有些体会,我是教政治课的后来又搞了政治课教研,我曾经教过十年的高三毕业班政治课,给我的感觉:政治课都是强调一个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强调得比较多,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构建它的课程体系的时候,它的出发点首先是国家的需要、社会需要,其次就是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它的逻辑性,很少说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很少强调说学生的生活也都可以成为课程建构的基础,这个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过去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那么差,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它的构建基础,它不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而是从所谓的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出发,而往往国家意志又变成某些领导人的意志,变成了长官意志,这是我们过去思想政治课时效差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知道“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门课程是这样一门课程,就是必须以学生、生活做为构建的基础,而且是逐步扩展的生活。刚才讲到了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一个巨变期,这里面既有很多渴望也有很多仿徨,他们很想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又不知道去怎样去做,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就承担了这样一个任务。  第二个。“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课程的追求”  刚才讲到了初中阶段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难度就很大了。过去常提到的一种倒挂的现象就是: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基本的文明礼貌教育,这是一种倒挂现象,该进行基本的文明礼貌教育的时候没有进行,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假如我们没有给必要的引导,而是浪费宝贵的课程时间,进行“大”、“空”的这样一种说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我们这个“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刚才提到了,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公民课,但不是一门完整的公民课,但是,通过这门课程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三个,“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注意,两者的相统一,即“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积极实践相统一”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 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主要是说,做为课程,做为老师,怎么样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学生,但是这种引导必需让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他们的积极实践,经过他的体验,这样就完成了,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就象过去思想政治课一样,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必须引导他们思考、实践,这样去逐步去接受或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下面,第五个问题就是介绍  五、“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标准  首先,我们看看“思想品德课的逻辑框架”。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界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即认为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这样编排,是基于如下考虑:(1)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也表现出层次性,将某一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此后就不再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无法体现教育的层次性。(2)淡化学科体系,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3)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曾对北京、重庆、广东等地的43所中学的1600多名初三、高一年级学生和150多名政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都很希望能抓住这次课改契机,重建新的德育课程结构。其次,从这个简要的表,我们可以看出它分为纵、横两个纬度来设计它的内容标准。从横的来看包括这几大块的内容,这几大块的内容我们比较熟悉:一个是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从纵的来看“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就逐步扩大的这么一个范围,首先是“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他们交叉的地方,比如“心理” 与“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交汇点是在那里呢?即是“积极适应社会”,不管是“成长中的我” 的问题,还是怎么样引导学生去适应社会的问题,比如:“道德” 与“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这里交汇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我们怎样来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呢?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结构与修订前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七年级的内容是“成长中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三章。八年级的内容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三章”。九年级的内容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以及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章”我们在使用初中课标时应注意以上三个目标中关键的动词,它对于我们把握课程,上好每一节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并且内在地包含了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维度。   例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条中有“理解、学会、调节、控制、保持”等几个动词,都是指向学生的活动,但又包含有教学的内容及教师的行为。这一条标准,要求教师要讲清楚情绪为什么是多样的,表现为哪些多样性,还更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最终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标准中的动词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动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高层级的动词自然包含低层次的动词,并且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动词的层级从低到高可做这样的排列: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等。“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动词,提示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标准,显然,“理解”比“知道”的层次要高。“感受、体会、体验”是包含着学生个体情感和态度在内的道德体验,从普遍的道德规范的认知进入到个体道德体验,是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而“关心、尊重、养成”等动词则落实到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层次和最终品质养成,内在包含了对前两个层次的要求。关于活动建议在标准中,还给出了一些活动建议。这里的“活动建议”,实际上是活动建议示例或提示。也就是说,活动建议并没有给出教学中所有的活动,也不与内容标准一一对应,只是一个提示性建议,只具有参考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课程标准内容的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新教材特点分析  现在,就说一下课程标准的内容。首先一个,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现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限定课程内容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完全改换了这种方式,而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这样,就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 内容标准部分由学习领域(如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而至学习主题(如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等)再至目标要素(如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理解情绪的多样性、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等),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和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如前所述,由于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者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内容标准的陈述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定位于学生,而不是教师。内容标准没有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而是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起来表述,如“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第二个,跟过去的思想政治相比较,这“增加了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这就避免了有些人说思想政治课是“缺德课”,缺少德育、道德方面的教育。第三个“关于没有我与自然环境维度的问题”,因为,现在都比较重视环境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环境教育很多课程都有这个内容,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就没有专门的维度、专门的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只是渗透在内容。第三个,把“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并入历史或历史与社会。”我们知道社会发展简史的教育长期在初中思想政治都开设的课程,有的是一年,有的一个学期,现在把它并入了历史课或历史与社会课里面,就没有专门的发展简史的教育,现在主要是突出国情教育。第四个问题很重要。就说“这个逻辑框架的顺序不是教材编写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顺序”这个逻辑框架看起来很有顺序,但这种顺序并不是教材编写和顺序,所以教材编写必须对课程标准重新的进行整合,这里面,为什么几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北师大版、广东版)它的有些内容的排列都不一致,就不象过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就连标题都规定,那么现在呢,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它不但没有每一课每一单元的标题,而且排列的顺序都并不是教材编写所依据的顺序,可以进行再创造再整合,所以,现在通过几个版本的教材差异性也很大。  第三方面,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结构与修订前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七年级的内容是“成长中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三章。八年级的内容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三章”。九年级的内容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以及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订组负责人韩震说:"政治类课程比较敏感,是初中以下课程标准中最后进行改革实验的一科。过去的政治课,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共产主义教育。现在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这是中小学政治课的转折式改变,现在,基本淘汰了原来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灌输为主的政治课内容。其中直接传授意识形态内容的只有“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一章,占总章数1/10。该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旧版的《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本,直接讲授意识形态内容的章节,占总数的3/5。 里面一些要求的内容,在课程目标里面才具体说明。  下面讲第六个问题  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分类目标、目标要求三个方面。  首先说总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个目标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整体性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1、道德素质目标:树立公德意识、形成健全人格、知廉耻、会尊重;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文化观:自立、合作、公平、竞争、民主、法治、创新。 2、行为习惯目标: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具备社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乐于为他人服务;在实践中承受挫折、磨练意志、战胜困难。 3、理想信念目标: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强不息,努力形成正确的“三观”,立志成为“四有” 新人。   其次,分类目标 :就课程目标而言,思想品德课与其学科一样,具有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把它们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情意目标 2、能力目标 3、知识目标 。情意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里面有七点要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里面有六点要求: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知识里面有四点要求: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上述目标体系告诉我们什么:   在理解这个总目标时,我们发现总目标中没有有关“知识”的表述。这实际上反映出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的定位。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知识,知识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这一点对于我们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我们能否科学把握,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三维目标体系,我们能够发现什么问题?三个方面的排序、各自的条目数量、动词的使用都不相同。它给我们的信息是,与总目标一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提出了熟重熟轻的问题。   但是在把握这个目标体系中,我们必须明确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淡化知识目标,并不是无限地拔高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基础性,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经验基础,不得倒置教育、成人化教育。   四个部分目标要求在这里的描述,是各自独立的,但在实际教学体系中却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它们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以生活主题为主线,互相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社会公共生活本身是综合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是在综合形态下进行的。即生活的逻辑应该成为教育的、学习的逻辑。思想品德课程中,从“我”即学生自己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将学理上分开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进行了新的综合,实现了有关知识在生活主题上的有机整合,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建议  使学生掌握关于思想品德的知识,还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思品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关于思想品德的知识,而是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但学生思品的形成又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如法律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等等。在这种背景下,考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主旨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要有教师的引导。  (例)人民日报第五版 视点新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15)本期关注 上好品德课  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中学 张德友 品德课究竟该怎么上?  编辑同志:  我兼任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目标变调了。因为思想品德课属中考(高考)统考科目,老师平时上课也就以考试为中心,抓考点进行教学。于是这一幕就很常见:老师一进教室就讲考题、分析要点,接着布置背诵,然后检查。难道这就是思想政治课?  我曾把政治课本中的活动课内容“测一测你的性格”、“测一测你的自律能力”进行问卷测试。结果绝大多数同学的性格都很好,自律能力都特别强。但据我所知,部分同学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于是我又找学生个别询问,问他们为什么所选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他们说,要是考试你不这样就算错。原来都是考试惹的“祸”!因为要考试,学生当然要选择最理想、最标准、最完美的答案。考试把思想政治课异化成一块“敲门砖”。其结果是形成学生的双重人格。即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人格和表现在考试、作文中的理想人格。  我很迷茫!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真的能用一张试卷测试出来么?思想品德课究竟该怎么上?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61550;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61550;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61550;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61550;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是一个整体。  (1)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61550;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特征。思想品德课以及其主要内容都应体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将这些重大理论和思想“绝对化”“权威化”“圣经式”的倾向,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以更活跃,更轻松,更易接近的方式将宏大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易于内化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   (2)坚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  &#61550; 这是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发展的要求,正面教育是与反面教育、批评打击性教育、消极教育、自然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弘扬主旋律是凝聚人心、奋发向上的需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为什么要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思想品德课中这一变革显得尤为重要。即从抽象空洞的说教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8226;这一变化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密切相关。  社会转型期的特点:观念混杂。如何使学生在观念混杂的现实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不可能通过强制灌输来实现,只能在现实生活中去感悟。&#8226;教学(学习)本身就是生活。  &#8226;没有永恒的、抽象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总是历史的、现实的,不同历史时代、从事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的思想品德都有所不同。即使是人类的公共道德,也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变动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呈现不同的含义。   2.怎么样联系生活?(课堂教学中的联系方法)  (例)在本次调查中,出题者为考查学生对海南乡土知识的了解,出了一组爱国主义知识选择题。结果学生绝大多数都能正确选出李向群因抗洪而牺牲、中美撞机事件中牺牲的英雄是王伟、海口人民公园有冯白驹将军像、宋庆龄的祖籍是海南文昌。调查反映出,孩子对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还是掌握得不错。之所以掌握得不错,是因为社会、学校对这些人物宣传得较多,宣传形式也较为丰富。   &#61550; 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61550; 开放的课堂:根据主题引发讨论--寻找共同主题--深入而开放的讨论--引导共识的形成。  &#61550; 在确保讨论的主题是有意义的情况下,要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  &#61550; 可以有争议、也可以有妥协和一致的意见。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辩论者要说清楚理由,目的是要引起学生自己的思想体验的情感感受。  &#61550;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当然,当学生忽略了某些观点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以提醒,从而使讨论更全面、深入。  &#61550; 在讨论中,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61550; 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同时讨论(如争论、辩论等)的形式或实地参观(感受、询问、质疑等),也能使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61550; 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  这需要教师:  &#61550; (1)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正在发生的事件、学生关注的事件来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如: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61550; 如: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再如:同学间的“关系暴力”  (3)赋予学生已有经验以意义。   &#61550; 区分学生的显性经验与隐性经验  &#61550;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中接续新经验  &#61550; 如: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61550;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含义  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要启发、引导、创设条件、营造氛围等;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   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也就是说,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要形成学生持久的提升自己思想品德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愿望;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的方法(台湾例子)  &#61550; 主要有调查、讨论、访谈等等,并要求学生之间合作、互助。  &#61550; 调查、讨论及访谈,可以班为单位集体活动。但通常会将班再细分为小组。在教师的统一布置下,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会增强,且学生间的互动会更深入。  小组的组成  可以有几种方式:  &#61550; 一种是由教师来组织,一种是由学生自愿组合而成。  &#61550; 小组成员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是异质的,也可以是同质的。  &#61550; 小组规模,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及具体情况来确定。研究表明,不同的小组人数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且小组的规模不同,其组员的行为特征也不同。   两人小组:这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讨论小组,通常为同桌同学。这样的组合方式,借助了自然形成的小组,较容易产生讨论。由于人数较少,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一旦发生分歧,任何一方都没有支持者,也没有人充当调解员,容易使讨论陷入僵局。&#8226;四人小组: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也常采用,通常由前后两组同桌同学组成。与两人小组一样,可能在小组内出现两两结组的现象,从而将四人小组转化为两个两人小组,遭遇与两人小组同样的困境。之外,还有&#8226;三人小组。&#8226;五人小组:&#8226;多于五人的小组: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61550;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例)假如你现在是海南省省长,你想做什么? ◇调查结果: 小学―――5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整治海口的臭水沟、保护环境、一些学生从自身情况考虑,提出要改革教育,调整全省的考试制度,取消考试等。中学―――100份答案五花八门,把海南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还有的学生计划开发旅游、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省和加强反腐力度、如多开放免费设施、建图书馆、治理海甸西河的污染、制止人们乱吐乱扔垃圾、加强治安、打击吸毒和制毒贩毒等。调查分析:学生们的答案虽然将省长要做的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但这一假想题从侧面反映出这样的问题,首先,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孩子影响甚大,做得好与坏,他们通过大人平时的谈论也有所了解,事实上,海南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他们期望相去甚远,不少学生对此很反感,因此也就有了他们当上“省长”后主张坚决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严惩。   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完成几个转换:  1.普遍的道德规范及道德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  2.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使学生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3.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的不断转换。   八、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建议  评价文件依据:思想品德课的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的目的  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一定要避免单纯地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要创造使家长、同伴及学生自己都能够进行评价的氛围和方法,关注形成性评价重要性。  (二)评价的原则  &#61550; 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61550; 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61550; 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意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结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61550; 关注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61550; 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总之,在评价中必需的理念:  &#61550; 评价依据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往的评价是对“过去”的关注,新的评价理念是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  &#61550; 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新的教育评价是以包括被评价者在内的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性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动,促进作用。  &#61550; 评价焦点不再以结果为中心,而是在评价反馈后强调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状态的改善。  &#61550; 评价内容更全面。新的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61550; 评价方法多样化,以往的评价只是用纸和笔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笔和纸测试以外,还包括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法。  (三)学生学习的评价  &#61550; 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   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1、观察 2、描述性评语 3、项目评价 4、谈话  5、成长记录方法 6、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 7、考试  1、观察(含义见课标略)  &#61550; 日常观察可以为老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尤其如此。例如,张杰在课堂讨论中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的话总是被别的同学打断;李蓓发现自己地上有碎纸,但没有把它捡起来;王宏下课后,主动找同学去玩……。“这些日常事件和片断,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能够使我们确定一个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是如何表现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信息补充和证实了通过其他客观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有时,它甚至是我们对学生某些方面进行评价的唯一方法。”   &#61550; 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很容易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而运用轶事记录法就可能准确记录观察,而且可以减少选择性记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且可以与学生及其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61550; 观察和记录什么行为呢?我们的目标和所期望的结果决定最值得观察的行为是什么。必须留心那些不寻常和独特的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行为模式。为了制定一个现实系统的观察记录,我们需要采取几个步骤来控制我们的观察:  &#61550; 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那些用其他方法不能够评价的行为上   &#61550; 把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对几种行为类型的观察   &#61550; 把观察限定到对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  &#61550; 充分观察并记录有意义的行为发生的情境,客观记录,不作评价,防止可能的偏见  &#61550; 同时记录积极和消极的行为事件,把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  一个轶事记录案例:    班级:四年级 学生:M.约翰逊  日期:4/25/94 地点:教室  事件  在马上要开始上课时。玛丽给我看了一首她自己写的诗《春天》。这首诗的确写得不错,我问她是否愿意在班上念一念,她点头表示同意。她小声地读着诗,不断地看本子,右脚在地上划来划去,手不停地拉着袖口。当读完之后,史蒂夫(坐在后排)说:“我没有听见,你能再念一遍吗?大声一点行吗?” 玛丽说“不行”,然后就坐下了。  解释  玛丽喜欢写故事和诗,并且非常有创造性。然而,当让她在大家面前呈现时,她显得非常害羞和紧张。她之所以拒绝再读一遍是因为太紧张了。  2、描述性评语  &#61550;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学期就要结束,为了帮助班主任写好学生品德评语,特摘抄几例写得较好的评语,供各班主任参考。  范例1:  你是位好动而可爱的男孩,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一学期以来,你改掉了许多坏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独立按时完成,并能不懂就问;因此你的成绩进步很快,但英语还不理想,希今后在英语上多花功夫,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英语也能和其他学科一样棒!  范例2:  你个性稳重,忠厚老实,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劳动积极。你学习刻苦,积极要求向上,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觉性,特别是对数学,你有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希你在其他学科上也多花功夫,争取各学科齐头并进,再创你辉煌的明天。  范例3:  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你遇事沉着冷静,再加上你的那股认真劲儿,因此任何事到了你手中,都会圆满完成,学习中的你也是如此,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件事,因此你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希你今后更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争取更大进步!  范例4:  你热情大方,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工作积极主动,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你多才多艺,有着一个好口才,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你学习认真,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但成绩略有下滑趋势,希你多找找自身原因,好好努力,争取下学期进入班级前列,你还是有潜力的,加油吧!  范例5:  你是一位踏实苦干,好学上进的女孩,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名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作为班长,工作积极负责,是老师的好帮手。一学期的努力,使你变得成熟、老练了。学习中的你刻苦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希再接再厉,多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及大胆果断的工作作风,再创自己辉煌的明天!  范例6:  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学习较认真,上课积极发言,课后作业认真完成,不懂就问,但缺乏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希今后在学习中多一份独立性,并注意学习方法的选择,争取学习上有新的突破!  范例7:   你不声不响,性格内向,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次的值日工作,你学习态度尚可,但偶尔也会放松自己,因此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希今后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加倍努力,争取赶上大队伍的步伐!  范例8:  你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一学期来,你的成长与进步老师看在眼里,也为你高兴,你学习认真,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成绩优秀,你工作踏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因此由你组织的一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希今后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变得更老练、更成熟,做一名更优秀的班干部!      3、项目评价  &#61550; 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4.谈话  &#61550;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法是最经济,最直接的一种评价方法。   5、成长记录方法  &#61550; 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  同伴评价在教学中指同学评价。在同伴评价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猜人和社会测量技术。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猜人技术。   “猜人技术”样例    &#61550; 下面所列出的是对这个教室中一些学生的描述。仔细阅读并写下最适合每个描述的学生的姓名。你可以写下这个教室中任何一位学生的姓名,包括今天缺席的学生。你的选择不会被其他任何人看到。请写下学生的姓名。  &#61550; 1、 写下最适合每个描述的学生的姓名。  &#61550; 2、 写下你认为最适合每项描述的所有学生的姓名。  &#61550; 3、 同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只一个项目。  &#61550; 4、 写下学生的全名。  &#61550; 5、 除了你和我(教师的姓名)之外,不会有任何人看到你的选择。  &#61550; 在每项描述下面写下姓名:  &#61550; 1.喜欢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和游戏的同学是:  &#61550; 2.愿意同其他人分享物品的同学是:  &#61550; 3.愿意帮助他人完成作业的同学是:  &#61550; 4.在游戏中总是确保没有漏掉其他人的同学是:  &#61550; 5.总是鼓励其他人做得更好的同学是:  &#61550; 6.对有难处的人比较友好的同学是:  调查问卷和自我报告  &#61550; 自我报告技术用来获得其他手段无法获得的信息,包括学生的态度、兴趣、以及个人感觉等方面的报告。这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获得,但是问卷调查更加常用。问卷调查是一种标准化的书面访谈,可以得到不同人之间可以比较的结果。自我报告有效的前提是回答者不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准确的报告。因此,应当努力确保这些前提的实现。     7、考试  &#61550; 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只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出评价。  &#61550; 当然,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不能简单地运用纸笔测验,而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要根据评价目的,确定编制哪些类型的题目,以及不同题目量的比例。在思想品德的纸笔测验中,论述题可以很好地测量那些客观题无法测量的学习结果。    某些类型的思考题和题干示例  &#61550; 比较:  &#61550; 描述……和……的相似与不同  &#61550; 比较以下两种方法  &#61550; 因果关系:  &#61550;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1550; ……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61550; 正当化:  &#61550; 你喜欢下面哪一个选项,为什么?  &#61550; 请解释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61550; 总结:  &#61550; 请陈述……中的关键内容  &#61550; 请简单总结……的内容    &#61550; 归纳:  &#61550; 请对下面的信息进行有效归纳  &#61550; 请说出能够解释下面现象的原理  &#61550; 推理:  &#61550; 根据已有事实,当……的时候,什么最有可能发生?  &#61550; 议员X最有可能对下面哪一件事情反应?  &#61550; 解释:  &#61550; 为什么蜡烛在被坛子盖住之后不久就熄灭了?  &#61550; 杜鲁门总统说,“如果你受不了热,就别下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1550; 说服:  &#61550; 写一封信给校长,让他(她)同意每个班级去州府旅游一次。  &#61550; 为什么学生报纸无须经过教师同意就可以决定其出版内容?  &#61550; 归类:  &#61550; 请根据……将下面的项目分类。  &#61550; 下面这些项目有什么共同之处?  &#61550; 创造:  &#61550; 请列出你能想到的尽可能多的……  &#61550; 请讲一个故事,说明如果……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61550; 应用:  &#61550; 使用……原理作为指导,请描述你会怎样解决下面的问题。  &#61550; 请描述一个场景说明了……的原理   &#61550; 分析:  &#61550; 请写出下面段落中的推理错误。  &#61550; 请列出并且描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1550; 综合:  &#61550; 描述一个能证实……的方案。  &#61550; 写出一个组织良好的报告以说明……  &#61550; 评价:  &#61550; 描述……的优势与劣势。  &#61550; 使用给定的标准,写出对……的评价。  (四)教师的教学评价(略)  &#61550; 教学评价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  &#61550; 教学是门艺术。艺术的标准是模糊的,因此对教学的评价不能标准化。  &#61550; 评价要有宽容的心态。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61550; 教学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61550; 升学与素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有矛盾。我们应该舍什么得什么,这需要有正确的义利观。  在教学评价方面也突出了综合性的要求。一是评价的对象和主体的多元化。“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地位平等的民主理念和师生互动的课改要求(而“旧课标”所注重和强调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式的评价,学生只能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二是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在评价内容上“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方式上,对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观察、描述性评语(而非定性性评语)、(活动)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和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对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实行这样的评价方式避免了对师生评价的单一性或将评价作为单纯的奖惩工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九、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61550;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首先要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即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眼光来看待课程资源,并将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61550;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指对已经具有课程意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深入挖掘其意义;而开发,一方面指赋予非课程资源的资源以课程意义,另一方面则指开发现实中尚不存在的资源,如各种文本、音像资源等等。通过对课程资源的选择、组合及意义赋予,课程资源的空间就能够显示非常大的空间。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主要的课程资源  &#61550; 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  &#61550;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61550;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61550; 人力资源: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强调了综合性。原来的思想政治课程,其教学资源往往局限于教材,上课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讲教材,课程资源的利用范围相对较狭窄,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是乏力。““新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实效性,克服单纯依赖和使用教材的弊端,并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发和创造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61550; 目的性、综合性、实效性、渐进性、实践性原则,开发不同类型的资源 。  &#61550; 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总之,在把握目标时,应该重点注意:方向性、基础性、层次性、综合性、教育性。   留下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期待与老师们一道共同来思考:  1、思想品德课程究竟应该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涉及到我们对这门课程的编写与教学中的定位的问题。  2、思想品德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怎样才能称作是贴近了学生生活?品德教育中到底要不要适当的说理、认知,或者说必要的“灌输”?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度”?怎样处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灌输与自我发现之间的关系?  3、思想品德教材如何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尽管这些问题我也有了我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但这远不是标准答案。我相信,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召唤我们去思考,不断进取。也许,正是这种召唤,构成了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永久的魅惑力。  谢谢大家  
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