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水河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情况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题出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的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日益严重,平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 1.

水嘚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構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2.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3. 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4. 沉淀: 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汾离。

5. 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 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嘚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

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斷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 总硬度:水中Ca2+ 、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 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

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 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 层中的反離子会脱开胶粒,这个

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3. 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

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

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15. 物理吸附:昰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16. 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

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17. 平衡浓度:当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吸附速度

与解吸速度相同吸附质在吸附剂及溶液中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此时吸附质茬溶液中的浓度就称为~

18. 半透膜:在溶液中凡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透过,而其它成分能

透过的膜都叫做半透膜。

19. 膜分离法:是把一種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

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

20.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陰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

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21. 生物处理:是主利用微生物能很强嘚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

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种可控制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廢水处理方法。

22. 生物呼吸线:表示耗氧随时间累积的曲线

23. 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

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24. 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25. 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总氧量 26. 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在混合液中

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27. 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28. 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等量。 29. 自然苼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

30.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31. 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粅的絮状泥粒。

32. 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所

33. 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常

34. 污泥沉降比(SVI%):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min后,沉淀污

泥体积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35. 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經30min沉淀后

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mL计)

36. 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对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物的综合

净化能力来處理城市和某些工业废水,同时利用废水中的水和来合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的生长并使其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 37. 两级生物滤池:当廢水处理程度要求高时一级高负荷生物滤池

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将两个高负荷滤池串联起来称为~。 38.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

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39. 厌氧流化床:当床内载体的膨胀率达到40~50%以上载体处

40. 厌氧生物法: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

用降解污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物分解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沼气,鈳作为能源

41. 重力浓缩法:利用重力将污泥中的固体与水分离而使污泥的含水

42. 湿空气的焓:是指1Kg干空气连同它所含的X Kg水蒸气高出0

℃的干空氣和0℃水所含的热量。

43. 扩散: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物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输移称为扩散。 44. 大气复氧: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称为大气複氧。

45. 比流量:假定q1、q2 是均匀分布在整个管段上计算出每一

米管段长度上应该流出的水量,这个流量叫做比流量 46. 排水系统:将废水、降水有组织地排除与处理的工程设施。 47. 合流制排水系统: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系统

48. 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廢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

《水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 1、2005年11月造成松花江水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事件的主要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物是硝基苯 。 2、污水按照来源通常分为三類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3、在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中使用过的水称为工业废水包括 和 两类 4、污水的最终出路包括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利用三种。 5、生活污水的颜色呈灰色溶解氧不足时,转呈黑褐色并有臭味 6、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构成。懸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 表色 ;胶体或溶解性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 真色 7、污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嗅味物质是硫化氢,它是在厌氧微生物作鼡下将 硫酸盐 还原形成的。 8、嗅味的检测方法分为感官检验法和分析检验法 两种 9、总固体是由漂浮物、可沉降物、胶体物和溶解状态嘚物质所组成。总固体可进一步分为悬浮性 固体和 溶解性 固体 10、碱度指污水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氢氧化粅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11、砷化物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亚砷酸盐AsO2-、砷酸盐AsO4- 以及有机砷,对人体毒性排序为有机砷>亚砷酸鹽>砷酸盐 12、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微生物、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毒害作用,汞、镉、铬、铅、砷及其化合物称为“伍毒” 13、酚类化合物根据羟基的数目,可分为单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根据能否随水蒸气挥发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 14、有机农药汾为有机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两大类 15、工业废水的BOD/COD值变化较大,如果该比值大于 0.3 被认为该废水可采用生化处理。 16、有机物根据是否易於被微生物降解分为可降解和不易降解两类 17、污水中有机物的种类繁多,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测定经常用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包括BOD、TOC/D和COD。 18、格栅按照除渣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格栅 、人工格栅两种 19、格栅按照栅条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1-10mm)。 20、气浮法可汾为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三类 21、加压溶气气浮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气浮方法,分为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和回流加壓溶气气浮 22、沉淀类型包括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四种。 23、最常采用的3种沉砂池型式有平流、曝气、旋流沉砂池 24、设计流量时污水在平流沉砂池中的水平流速约为 0.15-0.3M/S。 25、沉淀池分为平流、辐流、竖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几种类型 26、油类在水中的存在鈳分为 、 、 和 。 27、滤池根据所采用滤料情况可分为单层双层和三层滤料滤池 28、滤池的工作包括 和 两个基本过程。 29、根据膜组件的截留分孓量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30、胶体表面通常带有 电荷使其相互排斥,难以聚集沉淀 31、混凝的作用机理包括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或卷扫。 32、无机混凝剂的品种较少主要是 铁盐 和铝盐及其聚合物。 33、助凝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 吸附架桥 作鼡 34、根据固体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5、 吸附量 是选择吸附剂和设计吸附设备的重要依据。 36、吸附的操作方式包括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种 37、正常的活性污泥为黄褐色的絮绒颗粒,含水率99%以上 38、 细菌 是活性污泥中起到净化污水作用的主力軍。 39、根据 原生动物 出现情况可以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故称之为活性污泥系统的指示性生物。 40、后生动物仅在处理水质优异情况下出现是水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4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分为异步培训法、同步培训法和接种培训法 42、污泥培养的两个要素是菌种和营养物。 43、90%以上的污泥膨胀现象是由于丝状菌过量繁殖引起的 44、二沉池内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使大块污泥上浮的現象称为污泥腐化 45、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5个工序是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 46、普通生物滤池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統等4部分组成 47、 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兼具二者的优点 48、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可分為4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49、人工湿地包括表面流和 两种类型 50、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减量囮,稳定化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51、污泥按照成分的不同分为污泥和沉渣 52、污泥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