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市场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哪些因素?

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飞花落叶2013的博客:
访问人数:711371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14450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仰望星空0528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各种来源、组合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研究资本结构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资本结构与企业融资成本公司价值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相互关系。下面看一下企业中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企业投资人和管理当局的态度
  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如果企业股权分散,企业可能更多地采用权益资本筹资以分散企业风险。东奥中级职称频道小编“娜写年华”整理发布。如果企业为少数股东控制,股东通常重视企业控股权问题,为防止控股权稀释,企业一般尽量避免普通股筹资,而是采用优先股或债务资金筹资。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看,高负债资本结构的财务风险高,一旦经营失败或出现财务危机,管理当局将面临市场接管的威胁或者被董事会解聘。因此,稳健的管理当局偏好于选择低负债比例的资本结构。
  2、经济环境的税务政策和货币政策
  资本结构决策必然要研究理财环境因素,特别是宏观经济状况。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当所得税税率较{时,债务资金的抵税作用大,企业充分利用这种作用以提高企业价值。货币金融政策影响资本供给,从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动,当国家执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较高, 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增大。
  3、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成长率
  企业产销业务量的稳定程度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如果产销业务稳定,企业可较多地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如果产销业务量和盈余有周期性,则要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将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经营发展能力表现为未来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如果产销业务量能够以较高的水平增长,企业可以采用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以提升权益资本的报酬。
  4、行业特征和企业发展周期
  不同行业差异很大。产品市场稳定的成熟产业经营风险低,因此可提高债务资金比重,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技术、市场尚不成熟,经营风险高,因此可降低债务资金比重,控制财务杠杆风险。
  5、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债权人愿意向企业提供信用,企业容易获得债务资金。相反,如果企业财务状况欠佳,信用等级不高,债权人投资风险大,这样会降低企业获得信用的能力,加大债务资金筹资的资本成本。
  6、企业的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企业筹集资本后进行资源配置和使用后的资金占用结构,包括长短期资产构成和比例,以及长短期资产内部的构成和比例。资产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融通资金;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更多地依赖流动负债融通资金,资产适用于抵押贷款的企业负债较多,以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则负债较少。
  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上,资本结构安排不同。企业初创阶段,经营风险高,在资本结构安排上应控制负债比例;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产品产销业务量稳定和持续增长,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金比重,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企业收缩阶段上,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应逐步降低债务资金比重,保证经营现金流量能够偿付到期债务,保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减少破产风险。
  相关推荐:
阅读 (504) | 评论 (0)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搜房网公司 版权所有阎栖宁/西北民族大学2010届管理学院会计一班
【摘& 要】会计信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载体,公众能够从会计信息当中获得关于披露该会计信息主体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信息。它能某种程度上缓解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即公众和披露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影响巨大。某处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优质资源越会流向某处。会计信息透明的程度决定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无论是股票、证券还是信贷市场。但是,必须考虑我国的现实经济体制,对国家的干预有更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会计信息;资源配置
&&&&&&& 一、相关概念概述
&&&&&&& (一)会计信息
&&&&&&& 信息一般来说通过传递会为人所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它是客观世界当中各种事物发生各种新变化的最新反映,也同样表现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表象特征。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各种传递之后在人们脑中的二次或多次再现也可以被称为信息。
&&&&&&&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当中各项基本元素的运动状况。这些元素共同作出价值运动为企业创造一定的财富。按照通用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终将其加工成有用的财务信息,用来反映企业收益、负债的状况。会计信息一般通过会计单位主体发布财务报表、报告和信息附注的形式发布数据信息。发布的主体是会计单位。获得会计信息的主要是投资者(公众)、债权人、其他要用到会计信息的人或单位(如国家监管部门)。会计信息的内容一般是揭示发布主体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和经营取得的成果)。一般来说会计信息主要具体反映如下内容: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状况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资金的取得、分配、使用等),管理部门所需要的定向分类有效信息(关于资金的流向财务报表的分析),给予未来经营方向支持的信息(各季度和年度的计划、各部门资金分配等)。简而言之,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 会计信息可以划分为管理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前者主要是对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后者针对的是公司外部提供会计信息。实际上,前者主要的目标在于为公司的生存和扩大再生产规模提供作出决策的根据。后者主要是向公众提供公司信息,其目的是想公众(主要是投资者),借财务报表表达自己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良好情况,以此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会计信息主要是能透过货币计量信息,即财务会计信息,侧重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决策的需要,主要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及其相关组织。
&&&&&&& (二)资源配置效率
&&&&&&& 资源配置指的是将资源合理放置,以求各个资源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将整体效果最大化。配置效率指的是将投入配置的各个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以求找到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实际上,本质是利用数学思想,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手中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产出。通过资源配置这一过程,达到资源的优化和有效利用,提高生产的效率。配置效率同时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它指的是公司资本由不同来源的各项资本组成,公司的资本也会被用于不同的用途,以求达到配置的优化。实际上,资本配置并不是一个单项的过程,不仅仅在筹集资本过程中,而且在投资和分配的活动当中也会用到。最重要的是考虑到不同资本的不同用途以及资本的稀缺性。由于资本稀缺,才要求对资源配置比较重视。对公司资本的合理配置能极大减轻资本稀缺的压力,合理的安排资本结构的组装,将资本运用到最需要的环节,以求将资本效用发挥到最大。同时对资本的优化配置能够优化资金融资和资本的结构,降低风险,提高回报比。
&&&&&&& 资本市场能否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将资本引入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回答是肯定的。发达的资本市场能够实现自我调节,将资本配置到对投资者来说回报率最高的公司,实现优胜劣汰。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无论是股市,还是证券市场)的最有价值的沟通信息桥梁。资本配置效率可以称得上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能力。资本配置效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相关人员能否获得相关资本的信息(其配置周期、稀缺信息等)
&&&&&&& 二、会计信息质量在资本配置当中的作用
&&&&&&& (一)会计信息&价格效率&配置效率
&&&&&&& 资本市场是各种资本竞逐的场合,资本作为一种高端的活力生产资料,活跃在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证券市场和银行开发的信贷市场,作为各个公司通过金融融资获得资金的重要场所,是资本配置的的权利和交流中心。一般来说,信息质量会影响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有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即价格。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总是会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作用于市场规律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水平。价格效率是关键,不同于上文所述的资本配置效率。经济学上的价格效率同时被称为信息效率。简单的来说,就是价格有一个信号传递作用,指引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重要的前提是价格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实际价值。概括出这几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价格效率会影响会计信息,而价格效率往往又会影响资源配资的效率,从而形成了一个逐渐递进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会计信息对资源配资的影响。
&&&&&&& 简而言之,资本市场虽然已经从买方市场转变成了卖方市场,但是资本市场上最能反映资本运作状况的信息披露主动权实际仍然掌握在公司手中。尽管国家已经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约束,但是其中变数太多,存在会计失真的情况。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交易情况的时间差,进行内幕信息交易。会计信息有效准确的披露公司内部的运作经营交易实际状况,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提高投资的准确率。对于会计主体来说,也可以增加有效投资率、提高融资效率。
&&&&&&& (二)以股票为例,信息质量影响配置效率
&&&&&&& 以股票为例,有观点认为,当会计主体的信息披露无法达到一定的披露要求时。公众特别是投资者在对该股票进行估值时会考虑该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风险溢价。公司的资本筹集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增加公司筹集资本的途径有积极作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会时刻发生变化,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的来源、流向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能规避风险,但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股票风险的担忧无非是,该股票的上涨或是跌落是否在正真的反映该公司的经营状况?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完整、真实、有效的反应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水平,投资者以此为据,可以降低对风险的担忧,提高对回报率的信心。
&&&&&&&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样可以起到降低该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作用。根据逻辑推理,当会计信息被披露的越多的时候,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就越高,公司必须完整的披露相关所有信息,对不利信息隐藏的可能性就越低。公司同债权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会弱化,公司债务资本的成本也会降低。所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司信息透明化。简而言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资本市场上有效作用如下,投资者通过对向公众开放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决定其投资的决策,进而对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和聚散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效率。
&&&&&&& 三、会计信息和资源配置在中国的讨论
&&&&&&& 实际上,会计信息披露完整性和真实性做得更好的行业,起到的资源配置优化作用也更好。知识产权状况、产品品牌维护这些影响公司的变量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形成互补关系,对该公司的融资和扩大再生产都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在金融板块上及其活跃的上市公司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也影响到其非投资效率,二者呈现出明显负相关函数。高质量会计信息意味着对会计主体更为严格的执行标准要求,以此达到完全监督的目的。总的来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极大的缓解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对投资者来说,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信心。对于公司来说,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塑造良好品牌,扩大营销规模。
&&&&&&&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发展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扩大内需、出口转内销、增加出口、三驾马车等,在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市场经济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改革的主题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我国经济改革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在资本市场上活跃的资本越来越多。金融市场非常活跃如股票、证券、债券市场都发展迅速。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受制于现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其资本市场和金融资本,比之我国总体的经济容量和水平以及同期的国外资本市场来说,并不发达。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完善是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但我国私人可以竞逐的资本市场非常小,严重的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活跃。
&&&&&&& 在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研究会计信息和资源配置的关系,单纯的利用单项因果关系,即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积极的影响资本资源配置的效率,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国的资本市场上私人可以参与竞逐的范围非常小,国家对经济的管制程度之深完全破坏了资本市场自由发展的节奏。例如保险、银行等金融行业往往都是国家资本占主体地位,无法完全参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本的运行。私人资本在融资方面有先天的劣势,但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与发达资本市场相配套的是发达的法律资源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国在这一方面同样存在先天的劣势,因为司法体制改革并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从事关于资本市场专业问题的法律人才比较缺乏。在经济活跃的金融市场,其对上市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素质的专业要求在法律上的规定并不具有时效性。同时对于监管部门例如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职能规定也没有完全到位,往往会出现监管范围不到位、监管职能缺失的情况。更不能忽视的是,在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容易滋生大公司的官商结合、权钱交易,这种行为会极大的损害中小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 会计信息的失真一般包括会计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会计报表失真三种形式。对于资本市场配置而言,会计报表的失真更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对资产负债表做出一定的改动。实际上大多数的国营企业因为经营方式或是内部管理的问题,在市场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往往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由于特殊的体制问题,我国的国营企业一般有年度目标或是季度目标,这些经营目标的制订来自于政府部门,而且往往关系着主管人员的政治或是经济地位。所以利润表经常表现为虚盈实亏的状态。会计信息的失真的问题无论在国营还是私人企业都非常普遍,所以在考虑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联时,不仅仅要单向的思考,而且要考虑多方博弈力量。特别是现行资本市场法律监管比较缺失情况下,在研究信息质量和资源配置关系时,对政府的干涉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应多加关注。对会计主体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性要有更严格的法律规范,提高入行门槛,争取做到统一标准。保证资源完全依据市场规律流动,提高经济运行的流畅性。要认真贯彻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使资本随着市场主动流行潜力方向优良的公司,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周中胜 陈汉文;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资源配置效率[J];会计研究;2008(12)
[2]逯东 孙岩 杨丹;会计信息与资源配资效率评述[J];2012(0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往期回顾 &
投资者保护与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透明度
&&&&周显文 李振福&&&&【摘要】伴随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管理者损害投资者、暗箱操作、会计造假等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因此,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非常有必要,会计信息透明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对投资者的保护是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根本目标。&&&&【关键词】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透明度 国情&&&&在资本市场中,如果把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给信息使用者,将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其蒙受经济损失。会计信息透明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本目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是指财务信息被使用者了解、接受的程度。如何评估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以及评估标准是什么,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用户需求观和投资者保护观是会计信息披露目标的两种类型。&&&&会计信息披露的用户需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以及标准应该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也就是说应该把资源配置以及相关计价决策之类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这是用户需求观的看法。这些信息对使用者的满足程度决定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满足资本市场的需要是会计目的,把相关决策信息披露给使用者是会计目标。用户需求观的典型代表是FASB的概念公告。在公告中,评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时的标准是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目标。当使用者要做出投资等决策时,会计信息披露能为其提供帮助,这就是它的综合目标。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有虚假成分,因为只有真实信息才能对使用者有帮助。&&&&会计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保护投资者是投资者保护观的目标,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提供给投资者。投资者保护观的倡导者强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披露时要遵循诚信、透明、公平及全面的原则。对投资者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公平而全面,是评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随着资本市场盈余管理行为不断发展,逐渐盛行,出现了投资者保护观。从20世纪末开始,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重视的程度逐渐加深,在美国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眼中,会计信息披露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下已经演变成一种数字游戏,财务信息的真实度急剧下降,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保护观应运而生。投资者保护观能够削减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使投资者与经营者所掌握的信息含量差距减小。因此,投资者保护观所关注的重点是公司如何经营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尤其强调要使投资者的利益不受到伤害。&&&&市场效率与投资者保护&&&&会计信息系统不断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所面临的资本市场的变化;二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变化。任何一个系统总是在解决某种问题或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下产生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例外。因此,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用户需求观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一定要建立在理清会计信息不对称、决策有用性、投资者保护、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基础之上。&&&&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基础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种资源只有在资本市场中才能达到有效配置,投资者的各种投资行为将资源配置转化为现实。尽管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很多,起支柱作用的参与者却只有一个,即市场投资者。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规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为资本市场的公平、透明提供保障,降低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是证券监管的目标。证券监管的关键是保护投资者。&&&&出现投资者保护问题的因素在于会计信息不透明。从根本上说,保护投资者指的是确保投资者拥有信息知情权。出现投资者保护问题的根本因素是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低于公司,呈现会计信息不对称状态。因为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低,他们可能不会正确判断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所面临的前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就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最终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保护投资者一是要解决投资者掌握信息质量低的问题,二是要解决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确保投资人掌握公司的真实、完整且高度透明的财务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投资者保护视野下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目标的实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影响对投资者的保护。会计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定价和治理两个方面。会计信息定价的保护作用指的是提前解决由于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低引发的问题,把真实有效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使其对公司进行正确资产定价和投资决策,把错误定价和错误投资带给投资者的损失扼杀在摇篮中。会计信息治理作用指的是事后解决会计信息质量低所引发的问题,监控管理公司职员,约束公司职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使投资者获得预期回报。可是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即投资者获取的信息质量,决定着会计信息两大作用的实现程度。投资者获取的会计信息是其进行投资决策的根本,所以只有投资者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真实、准确、公平的信息,才能做出理性投资决策。公司只有充分公开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投资者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投资者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政府、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共同缔结成一组合约,也就是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范围,这些使用者除了包括投资者之外,还包括职、贷款人、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在企业这组合约中,无论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职工以及其他一些利益关联者等都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满足所有需求者的要求。因为公司主要面向资本市场,所以会计信息披露时首先要考虑满足投资者的要求,而且在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中,最主要的使用者也是投资者。当前一段时期,会计信息披露时所遵循的原则是找准重点,先处理最严重的问题,从投资者立场出发。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属于权力机关,所以它们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取得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而且,我国政府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它们不需要太为准确的数据。比如,税务部门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与其他需求者的要求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所以应付税收的会计信息根本不符合其他使用者的需求。基于上述原因,会计信息披露应侧重于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用户需求应服务于保护投资者这一根本目标。如前文所述,由于投资者掌握会计信息不真实、质量低可能引发资本市场中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为了使资本市场有序进行,必须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通过会计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它能有效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用户需求观主要关注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是所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可靠,是否有利于生成正确决策。如果公司的投资者没有掌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信息没有真实性和公平性,就会误导投资者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造成决策失误,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果公司的投资者掌握得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公司的经营、财产状况,就会使投资者对于将来的利益和损失做出错误的预测。因此,投资者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质量决定着投资者是否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护自身利益,同时也决定着资本市场中的各项资源能否达到合理配置。&&&&尽管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投资者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能杜绝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解决资本市场中所有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此外,还有一项能够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即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形式。因此,用户需求观所重视的决策有用性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计信息披露的用户需求观为投资者服务。&&&&&投资者保护是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根本目标。首先,用户需求观所强调的“有用性”及“相关性”都是带有主观性质的,而且具有不确切性。会计信息使用者因为身份和所持立场不同,对有用性及相关性有不同的理解与需求。事实上,因为“决策有用”体现在会计信息内容上,可能出现的理解会大相径庭,从根本来说,它没有丝毫的作用。这是使用者所做的一种主观判断,不属于会计信息的性质。&&&&其次,“决策有用性”的使用环境是市场半强式有效。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必须能够辨别真实有效的信息,至于信息的来源即披露的形式是不需要理会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现有情况与这一点并不吻合。公司管理者损害投资者、暗箱操作、会计造假等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因此,保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准。&&&&【作者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副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的健康发展,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保障市场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危害及研究的 意义;第二部分阐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及特征;第三部分阐述了上 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内在因素是利 益的驱动和股权结构的影响,外部因素是违规成本的低廉以及外部监管的不力。 第五部分在上述理论分析、问题分析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就改善上市公司会计 信息质量,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外部监管 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第六部分对全文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关 键 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利益驱动,外部监管I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listed company&#39;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ntinues to appear, which caused huge losses of capital market, investors and state property. For this reason,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 present for the listed company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 Thus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s, the benefits of the shareholders related and finally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implicati second part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current situation a fourth part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because of quality problems were deep-level analysis, that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intrinsic factor is driven by interests and equity structure, the external factor is the cost of non-compliance low and weak external supervision. The fifth part in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blem analysis and reas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 the relevant system, improve relevant laws, the strengthening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put forward Part VI of the full text of a summary of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KEY WORDS: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the benefit drive , external regulationII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目 录..................................................... 前 言 ..................................................... 1 第 1 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概述 ...................... 2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 2 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 3第 2 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 4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 4 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 4 2.3 案例分析 ............................................................................................................... 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 3 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 7 3.1.1 公司利益的驱动 .......................................................................................... 7 3.1.2 股权结构的影响 ........................................................................................... 8 3.1.3 内部监控的不力 ........................................................................................... 8 3.2 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 9 3.2.1 违规成本的低廉 ........................................................................................... 9 3.2.2 政府监管的不力 ........................................................................................... 9 3.2.3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乏 ........................................................................... 9 3.2.4 中介机构被利益捆绑 ................................................................................. 10 3.2.5 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 10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研究 第 4 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研究 ..................... 114.1 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监管体制 ........................................................................... 11 4.2 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 ............... 12 4.3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 13 4.4 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 13 4.5 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 ................................................... 13 4.6 规范和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 ................................... 14.................................................... 结 论 .................................................... 15 .................................................. 参考文献 .................................................. 16III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致.................................................... 谢 .................................................... 17IV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前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对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起着决定作用,它是金融 市场上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企 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它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重 要基础,它所揭示的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其会计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上市公司必须真实、及时、 充分地提供给信息需求者一个客观、公正的企业形象,展示给债权人和投资者一 个良好的投资形象。 然而由于证券市场监管难度较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 规范,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某些上市公司为了牟取个 人利益欺骗广大投资者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恶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事件层出 不穷,这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 的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以及近期上市公司会计信 息造假的实例从上市公司的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完善注册会计 师行业监督体系等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通过完善上 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等措施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防止虚假会计信息 的产生,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推 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第1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概述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就是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用于整理经济数 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而由若干有内在联系的数据、程序、方法 和技术组成的有机整体。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业务存在的一般形式,也 是对上市公司会计实践活动的概括,它是企业经济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广大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就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所应当 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就像产品质量一样,如果不能符合既定的产品质 量标准,这些产品就不能为消费者带来应有的效益。根据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 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 度;根据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 质量应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这里的会 计准则(制度)即是会计信息生产的“模板”;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 年颁布 的 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上市公司会 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这一定义较为宽 泛,包括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性的全部内涵,那么,上市公司会计 信息质量的高低就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 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 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不直接经营其资产,而是将其委托给有管理才能的经 营者去经营和管理,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就成为联系所有者与经营者 的纽带。经营者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解脱自己的经管责任,而所有者则利用会计 信息得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 息质量对于反映一个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至关重要。实践也表明,上市公司会计 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真实,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能否得 到体现和维护。会计学界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 开始了,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中提出“正因为财务报表能够以通俗易懂2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的方式反映企业的大量经济活动,所以人们通过财务报表就有可能了解企业经营 活动的基本情况。”可见那时的会计学界已经意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的重要 性。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舞弊和造假频繁的现实社会环境 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备受世人关注,同时,它也已经成为制约证券市场健 康发展的重大障碍。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的特征,它是确定 信息有用的成分,因此,它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根据会计 信息的有用性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 ( 1)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可 ) 比性。之所以称其为基本特征,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会计信息必 须拥有这些特征才可能有用。真实可靠性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与所反映的 经济内容保持一致,同时要求会计数据在加过程中没有差错。相关性要求会计信 息反映的内容与其使用者的经营决策相关联,相关系数越大,其价值也越大。及 时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呈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拖延;会计报表也应在 会计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和呈报。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不仅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 间里会计采用的核算方法相对一致,使其具有纵向可比的价值,而且在不同空间 的同一时间里采用的会计方法也是相对统一,使其具有横向比较的价值。 ( 2)其他特征 其他特征包括明晰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之所以将其 ) 列为第二层的特征以为它们是会计信息应具有的特征但不如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 重要而已,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除了具有上述两大类特征外,还应做到会 计信 会 息反映的内容容易被使用者理解;对于一些不确定会计事项,要以谨慎的态度予 以反映,避免信息使用者产生过于乐观的态度;对以重要事项要加以重点说明, 以引起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 3)基本特征与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 基本特征与其他特征都统一在会计信 ) 息有用性的旗帜下,它们之间是一种主次的关系。基本特征从主要方面描述了上 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其他特征从次要方面描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其 他要求。基本特征是事物存在的主要方面,占统治地位;其他特征是事物存在的 次要方面,起到辅助的作用。两者相互依存,共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服 务。3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第2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问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繁荣,证券市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股票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也越来越受世人关注,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实现,各种金融机构以及投资 者的想法和投资理念将越来越多的依据公司的财务报告来行动。各国的证券法都 规定一旦一个公司成为上市公司,那么就要履行对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披露的义 务,因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进行沟通的时候实际上主要就是根据这些公司披露的 信息来进行的。所这些信息也就成了投资者的赖以进行正确决策的根本,比如招 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公告、和临时公告等。这些信息或多或少都和财务有 关或者最后都会体现在会计数字的内涵上。因此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各种会计 信息披露对内外部的各种使用人起着极其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在实际情 况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失真已经成了资本市场的一块毒瘤,财务报告的质量问 题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 信心。不只是国内,纵使资本市场的制度如此健全而监管如此完善的美国以及其 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无可幸免。从轰动世界的安然、施乐、世通等世界著名跨国 公司重大会计造假案,到大庆联谊、蓝田股份、“世纪黑马”银广夏的虚幻神 话,再到中小板的江苏三友、云南绿大地等事件,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造假事件 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忧虑。同时也给给资 本市场、投资者以及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严重损失,上市公司的公信 力也降到了低谷。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信息披露不真实。 ( 1 ) 信息披露不真实。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假记 载、误导或欺诈,这是对信息披露最基本的要求。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表现在: 一、文字叙述失真,即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内容,张冠李戴,把不合理、不合 法、虚假的业务或收支通过各种途径变通为合理、合法、真实的业务或收支,或4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做出虚假的陈述。具体表现为滥用各项损失准备、转回调节利润等;二、数字不 实,即经济业务内容本身是合法的,但在作会计处理时,经济业务的数据不真 实,有意地扩大或缩小经济业务的数量。具体表现为虚增或虚减资产、收入,少 转或多转成本,少摊或多摊费用,少报或多报损失,利用关方交易任意调节利 润,使财务信息失实。 信息披露不充分。 信息披露不充分主要是指对影响公司盈利或发展的 ( 2 ) 信息披露不充分 有关信息陈述不充分,甚至断章取义,隐瞒事实,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误导 投资者。披露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企业 财务变量的揭示不够充分;对资金投资去向及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存 在未决诉讼、仲裁、为其他企业提供财务担保、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问题等重 大不确定事项的披露不充分;借保护商业秘密之名,故意隐瞒重大会计信息。由 于信息披露不全面从而导致投资者做出判断的偏离,为某些不法市场操纵者提供 了更多的机会。 ( 3 ) 信息披露不及时。 按照我国《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 信息披露不及时。 定期报告及重大事件,以确保投资者及时获取做出理性投资所需的信息。但有些 上市公司由于担心其所披露的信息影响其公司股票价格,往往迟迟不披露其公司 的重大信息,造成投资者由于未及时得到该公司的重大信息,错过获利的机会或 被套牢而惨遭损失。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资源。在证券市场 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上不论定期报告还是临时公告,普遍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 象。 预测信息不准确。 ( 4 ) 预测信息不准确。 我国证券法要求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必须载明公 司对未来盈利及公司前景做出预测,而且,在大多数投资者的眼里,它的重要性 远远高于其它信息。然而,从以往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盈利 预测数与实际数的偏差甚大。上市公司对这些偏差做出解释时,往往着重强调国 内外市场因素、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原因,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的经营管 理上的失误、会计造假等主观原因避而不谈。有的上市公司甚至有意以盈利预测 来误导投资者,以提高公司股票价格。 会计信息披露不严肃。 ( 5 ) 会计信息披露不严肃 。 上市公司常常为造市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制 造大量小道消息,恶意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无法准确掌握公司的经营 状况,无法实现投资者公平享有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权利。5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2.3 案例分析以云南绿大地公司为例。中国证监会网站 2010 年 3 月 21 日挂出的信息称, 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对其进行立案稽查。行政调查发现,该公司涉嫌虚增 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因涉嫌刑事犯罪,2010 年 9 月,证监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 由于绿大地近年来在季报、年报上多次出现“抽筋”症状,证券监管部门自 其 2010 年 3 月的一季报披露后介入调查,结果令人“大开眼界”,财务报告竟 然如此随意、极不严肃。绿大地 2010 年 6 月 17 日发布的《关于 2010 年一季度 报表更正差异的专项说明》显示,其原一季报的营业收入少计 10 万元,营业利 润多计 67.57 万元,净利润多计 52.57 万元。其 2010 年一季度的固定资产多计 5983.67 万元,应付款多计 6295.75 万元。绿大地对此的解释是,固定资产的差 异原因在于“因工作失误”,造成该项目虚增。但上述重大失误、错误似乎还不 够,现金流量表则错得离谱,2010 年一季报中仅合并现金流量项目,就有多达 27 项差错,其中有 8 项差错为几千万元,几亿元的差错多达 12 项。 曾在 2010 年 7 月 9 日的《关于对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 当事人给予处分的公告》中称,该公司的“2008 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 错,对销售退回未进行账务处理”。绿大地没有把 2008 年的退货计入年报。经 查,该公司在 2010 年 4 月 30 日披露的 2009 年年报中对前期重大会计差错进行 了如下更正:追溯调整减少 2008 年度合并及母公司营业收入 2348.52 万元,当 然,该年度未分配利润也随之减少 1038.40 万元。由此说明该公司的会计信息披 露极不充分。 该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预测信息的准确性更是让人怀疑。其 2009 年的 财务年报创下中国证券市场年报变脸新纪录:2009 年 10 月―2010 年 4 月,绿大 地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曾五度反复,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变更为最后的巨亏 1.5 亿元。2009 年 10 月 30 日,该公司发布 2009 年三季报称,预计 2009 年度净 利润同比增长 20%―50%。2010 年 1 月 30 日,该公司公告称,将 2009 年净利润 增幅修正为较上年下降 30%以内,来了个大转折。但该公司 2010 年 2 月 27 日第 三次发布 2009 年度业绩快报时,净利润却又变为 6212 万元。2010 年 4 月 28 日,绿大地又将净利润修正为亏损 1.2796 亿元,再次大逆转一回。2010 年 4 月 30 日正式公布 2009 年年度报告时,该公司 2009 年净利润定格为亏损 1.5123 亿 元,真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6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第3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总体上可归类于企业内部影 响因素和企业外部影响因素两大类。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3.1.1 公司利益的驱动 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为了追求某些不正 当利益而不惜在信息披露方面违规违法。 首先是上市的诱惑。 (1) 首先是上市的诱惑。 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 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 在众多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中, 有多家公司基于包装上市的目的,或者利 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或者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或者进行虚假陈述,发布误导性 信息;通过虚假包装,都堂而皇之地挂牌上市了。 其次是配股的诱惑。 ( 2) 其次是配股的诱惑 。 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 ,但是由 于我国在上市公司的配股问题上曾设置了净资产收益率门槛(我国《公司法》规 定上市公司如果需要申请增发新股,则公司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年净资产收益率 平均不得低于10%,而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因 此,有些不符合规定条件而又想保住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就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 据,披露虚假信息,虚构企业利润 。 特别处理及摘牌的威胁。 (3 ) 特别处理及摘牌的威胁 。 我国《公司法》对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做了 明确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则其股票将暂停上市;暂停上市 后的第一个半年内如果仍未扭亏,则证券交易所可以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如果公司实现盈利,可以按照程序申请恢复上市,为了保住“圈钱机器”,部分 经营不善而又不愿被特别处理或停牌的上市公司,就会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来进 行利润包装。 私利诱惑。 (4) 私利诱惑 。 公司有些高层管理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用公司的金钱行 贿官员,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司的财产或挥霍、隐匿账外资金而损害公 司的行为。7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3.1.2 股权结构的影响 股权结构决定了上市公司股东的构成及其决策方式,从而直接对董事会以及 监事会的人选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管理层,最后这些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将从企 业的运营效率中得到综合的体现。就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股 权高度集中,第一大股东往往处于控股地位”的问题。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处 于绝对控股地位的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将由控股公司控制,其对会计政策 的选择和信息的披露也必将迎合控股公司的需要,由此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性必将增大。内部监控的不力 3.1.3 内部监控的不力 董事会制衡能力不足。 ( 1) 董事会制衡能力不足 。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直接承担了公 司法人资产的经营,是公司法人财产权的主体,同时又是连接所有者和经理人的 桥梁,是公司经济活动的统帅。因此,董事会处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地位,起 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存在着 严重缺陷,具体表现在执行董事比例过高,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或董事会成 员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大量重合现象普遍,执行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占有很大比 例,造成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权力的重合,形成董事会中的内部人控制,董事会 会议流为一种形式。 监事会监督能力低下。 ( 2 ) 监事会监督能力低下 。 《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具有检查公司财务,以 及对董事、经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 监督等职能。但是实际上监事会在法律上只是被赋予了有限的监督权利,对违反 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仅有罢免建议 权,而没有任何惩戒条款和强制措施,使得监事职权难以操作。另外监事会成员 大多数由公司内部人员担任,在行政上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之下,其报酬、奖励、 晋级、工作关系等都是由董事会或总经理决定,这种上下级关系使得监事很难对 董事及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监事会在运行中只是流 于形式。 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 ( 3 ) 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 。 独立董事只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真正独立 时,才能对内部人形成有效的制约,充分发挥其在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等方面的作 用。而我国的独立董事多数是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向董事会推荐,难免不代表大股 东的意志,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独立董事权不对等,缺乏法律地位,有效的激 励机制和选拔机制,独立性不强,形同虚设,并不能真正行使自身的权利。8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2 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3.2.1 违规成本的低廉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违规成本低廉,惩罚力度远远不够。 会计造假收益很高,而会计造假成本过低,对会计造假行为,不仅刑罚和经济制 裁力度不够,而且缺少名誉、地位、升迁机会等方面损失。目前我国《会计法》 中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单位最高经济处罚是10万元,对具体责任人的最高处罚是5 万元,远远低于预期的违法收益,处罚未伤筋骨。国内的上市公司即使违规,大 不了停牌,被公开谴责,3年亏损的话就ST,之后不是借壳就是资产注入又可以 ‘复活’了。由于会计造假的风险收益大大高于风险成本,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 仍然敢于铤而走险。3.2.2 政府监管的不力 从政府的角色和监督角度看,政府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具有监管功 能,但是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并且是有条件的。政府监管应当限于市场失灵并 且能够修补市场失灵的领域.具体表现为高质量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其执行情况 的监督、财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界定与追究等方面。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 息披露中,政府失灵与监管不足并存,政府(各部门)有其自身的利益,角色定位 不清晰,呈现多元性。当这些角色的职能出现矛盾时.它将从自身利益出发,选 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方案,有时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会容忍、鼓励甚至参与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生产。政府失灵与监管不足并存大大降低了政府的监管 效率,使其不能达到预期的监管目标,并且加剧了市场失灵。当前虚假财务信息 充斥我国资本市场,政府监管难辞其咎。3.2.3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乏 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信息市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证券市场信息 披露中起着外部审计作用。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却远未达 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要求。我国审计服务市场是买方市场,会计师事务所能否 提供满足上市公司要求的审计服务,成为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取得市场份额的关 键,而会计信息质量却得不到重视。虽然《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 务所的聘任或解聘应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但是股东大会批准只是一种形式,对9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或解聘往往是由董事或经理决定。在此情况下,会计师事 务所受制于管理层,这必然会削弱会计师事务所所应有的独立性。另外,为了避 免被出具有问题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会产生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会计师事务 所为了留住客户,就必须迎合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造假需求。这种情况下,即使 审计人员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作假行为,审计机构在同行业竞争中让步、迁就上市 公司,与上市公司共谋,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3.2.4 中介机构被利益捆绑 “资质优秀、规模大的好项目基本是有背景的大投行拿到的”按照多位投行 人士的说法,“现在中小投行只能去抢相对差的企业,而这些项目要想成IPO, 投行和企业都难以摆脱作假的诱惑。”可见,在目前的情况下,投行等中介机构 和上市公司利益捆绑紧密,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来监管压力,很难指望他们在监督 上市公司上起到实际作用。例如近期发生的中小板云南绿大地事件正是由于保荐 人等中介机构显然没有做到勤勉尽责,没有为其把好关,才导致了云南绿大地 “浑水”中摸到“鱼”的结果。因此,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上 同样难辞其咎。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和会计核算本身存在的 3.2.5 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在会计核算中,有些经济业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 都允许会计人员运用大量的估计和专业判断,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有可能 偏离事实。比如固定资产折11年限就是一个需要估计的事项,尽管国家在相关的 财务制度和所得税法规中对固定资产按大类规定了一个折旧年限范围,但在实际 操作中仍需要会汁人员结合本单位特定情况进行专业分析后判断确定。利用这种 主观判断计算的成本费用和利润就很可能无法反映其真实的损益情况:又比如各 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并无强行定, 只是原则上规定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计提,这样就给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由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较复杂,需要考廖的因素众多,制麋规定的 琢则件和灵活性又很强。因而经过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后,很难反映事实的客 观情况。需要进行专业估计和判断的事项越多,主观成份越大,会计信息的准确 性就越难保证。如果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存在会计舞弊的动机, 就会使这些估计方法成为其利润操纵的工具。10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研究 第4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研究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现行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特 定制度安排下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要想一蹴而就予以全面解决是不可能 的。只能从剖析其成因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各方面的改革 为基本立足点,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加强监管,综合治理,采取多管齐下 的办法,逐步地予以解决。强化上市公司内部 上市公司内部监 4.1 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监管体制首先是强化监事会功能。强化监事会功能,对于改善公司经营业绩、保护中 小股东权益意义重大。就其功能而言,监事会应该享有董事任免权、董事报酬决 定权、监督权与重大决策权。就其构成而言,除了股东监事,还应鼓励职工监事 和外部监事参加监督。应转变目前由公司章程确定职工监事比例的立法态度,由 立法直接规定该比例。监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投 资决策委员会、诉讼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监事会监督既包含会计监督,又包含业务监督;既包含合法性监督,又包含 妥当性监督:既包含事先监督,又包含事后监督。要使监事会监督收到实效,必 须扩充监督职权,强化监督手段。监事会有权随时要求董事、经理和其它经营管 理人员报告经营活动,有权直接调查公司业务和财产状况,有权就公司经营层提 交股东大会的财务会计文件进行调查并将其认为违反法律、章程或显然不当的事 项向股东大会报告;监事会有权列席董事会并陈述意见,有权在董事或经理实施 或即将实施违法违章行为或不当行为时,请求董事会予以制止;监事会有权代表 公司向违反忠实与注意义务、侵害公司利益的董事和经理提起诉讼;监事会有权 以公司费用聘请会计、审计人员和律师以提供专业协助:监事有权为履行职责从 公司预支合理费用:监事有权在其被解任的股东大会上陈述意见。 其次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要监督、防止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就 是内部人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特别是在董事会中牵涉到管理当局的利益关系 时,就需要由独立董事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独立董事应该独立于公司管理层, 在职业中显示出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品质、具有聪明才智并能够将之运用于决 策、拥有能够解决本公司所面临问题的技术与知识等。我国新《公司法》第一百11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二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 定。根据我国“一股独大”的国情,为了维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确保其能够真 正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要首先让独立董事真正“独立”起来,真正站在公 众投资者的角度上,保护他们的利益,其次要赋予独立董事两大职权使其“董 事”。其一,在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时,应有二分之一以上 的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其二,经全体独立董事同意,独立董 事可以聘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相关费用由上市 公司承担。。同时,独董人数在比例上应超过公司董事的一半。此外,应该限制 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提名、投票权;借鉴国外上市公司的经验,增设有 中小股东、债权人参加组成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对涉及到控股股东 或公司关联交易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在董事会决议和相关公告中发表客观公正的 意见等。构建政府监管、 4.2 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目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政出多门,权责不明,不利于对之进 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上市 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目前,证券监管部门的设置应集中到两个 层次:一个层次是中央级的证券监管部门。负责对全国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监管, 统一制定证券市场政策和上市信息披露规范。另一个层次就是证券交易所。它遵 循中央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日常活动和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具体的 详细监管。再次,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 机构委派信息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 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防止外界各个相关利益集团对会 计部门的信息供给横加干涉。信息监查员在企业中行使职权时应保持高度的独立 性,不得持有公司股份,一切工资、待遇均在证监部门享受,任免考核均由证监 部门进行。最后,证券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 监督管理办法,对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坚决杜绝不规范行为。对于业已颁布 的法规制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尽快在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参与 者心目中树立法制意识。尤其对财务状况异常的sT公司更要加强监管。12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严格执法. 4.3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近年来,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先后修订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 度,如《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 等,证券市场监管也从关注上市公司业绩的控制风险思路转为关注上市公司信息 披露的揭示风险思路。但这些法规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证券监管 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很少追究直接责任 人的刑事责任,民事赔偿更无从谈起。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诱惑与低廉的违规成 本形成巨大的反差,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屡禁不绝。因此,我国应加 强相关会计法规的建设,对恶意造假并产生严重后果者,加大处罚力度,降低处 罚弹性,除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引人民事赔偿 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使造假者名声扫地.甚至倾家荡产,饱受牢狱之 苦,以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 又能给造假者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违法造假的冲动。4.4 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现行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是由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出并经股 东大会决定的。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非常特殊,审计委托人名义上是公 司股东大会,实质上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形成公司经营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 监督自己的行为,从而丧失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改变 这种状况就必须对上市公司审计聘任制度进行改革,较为理想的办法是上市公司 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聘任由现行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出经股东大会通过决定的 制度,改由国务院证监会设立上市公司管理委员会,采取招标方式聘用上市公司 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并决定其审计费用。个人认为种新的上市公司审计聘任 制度,能从根本上防止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共谋制造虚假财务数据和审计报告事 件的发生,将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大力提 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4.5 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信用的考核 机制。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即从高 到低进行分类并相应实施管理。对于未按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应在13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扩大经营和申请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会计信息披露评定的级别越低,就意味着 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违法乱纪的行为越严重不能够诚实面对公众的企业 社 会投资者必对其丧失信心,上市公司也就丧失了人气以及筹集资金的能力。这 样.社会资源就会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得到优化配置。规范和完善会计准则, 4.6 规范和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逐步实现准则国际化协调。但 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背景,对准则中的各种定义和释义 要有精确的分析、解释和详细的阐述。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应通过内部审计、社 会审计等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借鉴国外已有的处理 规定,并结合我国行业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或建议,制定既符合国际化发 展趋势,又体现本土特色的会计准则,以满足各方利益集团的需要。制定科学、 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会计规范体系是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的规范和准 绳,只有先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生成客观公允的信息后,才谈得上信息 如何披露。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几 个具体会计准则和若干补充规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规定不正规、不完备, 很多问题得不到系统解决。下一步一定要建立以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 计准则、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制度等一整套完备的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现行的 &会计法》要根据实际情况作修改补充,并要制定《实施细则》,便于真正施 行,要建立健全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要制定完善并尽快出台,企业会计 制度一定要严密详细,使会计工作有章可循。14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结论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在当前社会中已经十分严重,无论是 国家、政府还是广大投资者对这一问题都是深恶痛绝。这一问题也深深困扰了证 券市场的发展,不论是A股、创业板还是中小企业版,会计信息造假都是事件一 波又一波的发生。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寻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各项经济体制及规章制度都还不 完善,公司内部监管体质也还处于不成熟状态,因此导致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 质量不高、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然而,要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 假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综合考虑社会外部环境、公司内部股权结构以及注册会 计师的审计、法律法规的完善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因素及改善研究,不仅有利于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 因,更为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法律法规的健全提供了参考作用。解决好上市公 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既能挽回广大投资者及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又能为 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15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陈王荣.基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 [2]张栋、郑红媛.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剖析[J].四川会计,2008,(2) [3]张瑞彬.上市公司临时报告披露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8,(2) [4]李明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0,(5) [5]罗雨薇.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探源[J].邵阳学院学报,2009,(6) [6]秦江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国外相关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09,(6) [7]刘姝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M]上海: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 [8]张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会计研究,2010(5) [9]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泛滥根源在制度缺陷[J].上海证券报,2008,(2) [10]李祥富、计惠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经济学思考[J].沿海企业,2008,(11) [11]毛洪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理论研完评估[J].会计研究,2010,(9) [12]唐鸿英.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6,(5) [13]雷箐青.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制度根源[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9,(4) [14]徐晔、何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财经研究,2008,(2) [15]曹飞.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O) [16]田昆儒.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问题研 J].当代财经,2010,(1) [17]王桂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18]刘宏伟.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2) [19]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3) [2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4) [21]场孝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3) [22]孙丽娟、孙拥军.必须重塑会计诚信[J].潍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于 中 [23]窦予华.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财会研究,2005,(7) [24]Watts and Zimmerman.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M].Prenticehall lnc.2008, 3(4) [25]W Scoff.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M].Prenticehall Inc,) [26]Bologna,G.J.,R.S.Lindquist,andJ.T Wells.2010.The Accountant’S Handlook of Fraudand Commercial.New York:John Wiley&Sons 16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致谢历时半载,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开题报告、写初稿到反复修改,期间 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 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莫大的成 就感。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的是管理学院李宝锋老师,本文在选题、写作过程中李 老师给我提供了大量写作思路,并指导我阅读、分析了相关专业性的书籍和资 料。在审稿期间,虽然李老师教学科研工作繁忙,但是仍然很耐心地帮我推敲文 章的组织结构、语言,甚至词汇。李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 精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非浅。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谨表示忠心地感谢! 同时,我还要诚挚的感谢各位教导过我的老师,正是有了各位老师四年来孜 孜不倦的教导,我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进步,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学 业。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给力了我很多鼓 励和支持,感谢他们陪我度过了大学生活的最后时光。17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研究―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