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赏析的议论文提纲怎么写应该怎么写?

悲凉与慷慨的交响-曹操《短歌行》赏析的论文怎么写 急求要4000字 有多少关于这个都发来吧 谢_百度作业帮
悲凉与慷慨的交响-曹操《短歌行》赏析的论文怎么写 急求要4000字 有多少关于这个都发来吧 谢
悲凉与慷慨的交响-曹操《短歌行》赏析的论文怎么写 急求要4000字 有多少关于这个都发来吧 谢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短歌行》可以说是曹操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中多是反映政治家的抱负和热情,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他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汉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建安诗歌是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史上最为光辉夺目的一章.汉末的社会动乱和思想的活跃促使建安诗坛大放异彩.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形成了“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也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所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反应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如《不出厦门行·龟虽寿》;还有一首体现曹操渴望得到天下贤才的《短歌行》,我们通过赏析这首诗来体会曹操那种思贤若渴的意愿.  浅析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赏析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思想突出,中心明确.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渴望拥有贤才,希望天下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赏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但不然.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发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曹操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在这首诗中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文学史》(五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汪德羞;从《短歌行》看曹操的抱负[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0年03期急求一篇音乐鉴赏的论文字._百度作业帮
急求一篇音乐鉴赏的论文字.
急求一篇音乐鉴赏的论文字.
  ,《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 .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原因!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而如今,当世人面对着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又人多少人能像贝多芬那样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到长城非好汉”呢?许多人无奈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诱惑,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最终把最初的理想长埋于岁月的流逝中,或平平淡淡走过一生,或碌碌无为迷失自我,有迷失的世界里无目的的继续漂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是的,不要因为生活的不公而放弃希望,生活需要希望长相依,人生需要理想来相伴,于是,我又重整一下了疲倦的心情,重新踏上追求理想,挑战命运的长征.
自己写的吗?
同学写得,他上过课
哈哈,能过关吧,不用我继续修改吧?感谢
没事没事,能帮到你就好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选修课《音乐鉴赏》课程论文:《第五交响曲》听后感
下载积分:907
内容提示:选修课《音乐鉴赏》课程论文:《第五交响曲》听后感,doc,资料,精品,模板,管理,企业,范文,总结,推荐,文档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22:18: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选修课《音乐鉴赏》课程论文:《第五交响曲》听后感
官方公共微信  摘要:所有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一种结构之上进行创作和发展的,这就是作品的曲式。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使具有"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赵季平《第一交响乐》曲式分析及与传统奏鸣交响套曲的比较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所有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一种结构之上进行创作和发展的,这就是作品的曲式。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曲式结构是一个作品的框架,是作者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用的一种逻辑结构。本文分析了赵季平《第一交响乐》的曲式结构,并与传统奏鸣交响套曲做了比较。 中国论文网 /7/view-7045167.htm  关键词:曲式 结构 传统 奏鸣套曲 发展 矛盾   一、赵季平《第一交响乐》曲式分析   赵季平第一交响乐的三个乐章都是在传统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的,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四个部分。具体分析见表格1:   “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一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在赵季平的《第一交响乐》的第一乐章中,也是按照“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的。只是作者在“呈示部”之前写了一个27小节之长的引子,是由颤音琴和管弦乐齐奏交叉进行的。   第一部分是呈示部,包括主部、副部和结束部。只是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关系不像古典作品一样存在主属调性,作者没有延续古典奏鸣曲式的传统,是因为在现代的作品当中,调性游移是很常见的作曲技法,很少有守调的思维,所以现代用奏鸣曲曲式结构写成的作品很少延续古典奏鸣曲的调性回归思想。   第二部分是展开部,也称自由幻想部。主要乐思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发挥,也可以是不同乐思的交替出现,在此作品中,可以将展开部分为两个部分,都是用新材料展开的。结构上则以材料的片断性和终止的隐蔽为特征,使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展开,甚至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最后是引向第三部分的过渡。   第三部分为再现部。在此作品中,没有完整的再现第一部分呈示部,只再现了呈示部的部分引子和主部主题。   第二乐章:曲式结构为并置型单三部曲式,分为呈示段、中段和再现段,中间过渡有连接部分,具体分析见表格2:   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它由三个规模相近、相对独立的乐段组成的。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第一种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即 “A-B-A”;第二种是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即“A-B-C”。赵季平在此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中使用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进行创作的,并且是并置型的单三部曲式。   同第一乐章一样,在呈示段出现之前,也有23小节的引子和2小节的连接。   呈示段A共出现了两次“春天主题”,第一次是由弦乐组演奏的,第二次加入了木管组,加厚了声部,力度也随之增强。   经过10小节的连接是中段B,由木管组和弦乐齐奏的,声部逐渐加厚。中段的发展没有用呈示段的材料,完全运用了新材料,所以此乐章的单三部曲式是并置型的单三部。   再现段A1没有完全再现呈示段,是有所选择的,首先再现了引子,同引子第一次出现是一样的,都用了长笛作为主奏乐器。再现呈示段的时候直接出现的是呈示段中弦乐组和木管组齐奏的配器段落,声部没有由弱到强的过程,力度和由中段过度的力度衔接的很好,直到第二乐章结束。   第三乐章是前两个乐章的综合陈述,集合了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加入了引子和尾声,并且加入了合唱,形成一个庞大的复三部的曲式结构,具体分析见表格3:   复三部曲式也称复合再现三部曲式,是复杂化的三部曲式,包含三个部分,两端部分对称地位于中间部分的两侧。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的两端与中间部分存在着对比。加强了三个段落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对比的性质和手段非常多样。可以在主题、速度、力度、织体、调式、调性、音区和音色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复三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复三部曲式的首部必须是一个大于乐段的结构,即单二部或者单三部。复三部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比单三部曲式扩大、提高了许多,通常会出现全新的对比主题这是一种从“外部”扩大曲式结构的做法。   第三乐章的引子强劲有力,同第二乐章的乐曲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此作品第三乐章的首部A中,作者用了单三部曲式,a乐段的开始就是器乐齐奏,似乎回到第一乐章的号角乐段,a的材料也有的取自第一乐章的展开部。b乐段加入了人声合唱,使第三乐章一下子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紧接着是再现段a1,也没有完全再现a乐段。   中部B乐段是以人声为主的,与之前的器乐合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的主题是第二乐章“春天主题”的变形。   再现部A1再现了首部的a部分,为变化再现,并且一直有人声的加入,人声已经变成配器的一部分,直至乐曲进入尾声。   二、赵季平《第一交响乐》与传统奏鸣交响套曲的比较   所谓传统的奏鸣交响套曲,是指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其它乐章用另外的曲式或者奏鸣曲式写成的交响乐套曲和各种乐器演奏的奏鸣套曲。一般的组曲则是各种不同画面的并连和序列。   奏鸣交响套曲是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音乐体裁所常用的一种器乐套曲形式。在这一概念中,“套曲”意指由相对固定的几个乐章所组成的乐曲结构形式;“奏鸣”意指套曲中至少要有一个乐章应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写成,多为以快板为主的第一乐章最为典型;“交响”意指音乐的发展及其表现内容应体现着交响性或某种复杂构思与“严肃”的特质。   一般的奏鸣套曲都是四个乐章的。如果奏鸣交响套曲为三乐章形式的话,那么这里的谐谑曲或小步舞曲乐章就可以被省略,而第四乐章就可被提升为第三乐章。但为了更加完整地概括出音乐表现的各个方面,这一乐章的表现内容又常常在其他乐章中被加以体现,如三乐章套曲中的第二乐章常常将四乐章套曲中的二、三乐章的性质集于一身等等。   而在赵季平的这部作品中,只有三个乐章。在这三个乐章中,同传统的交响套曲一样,同样体现了深刻的奏鸣性、交响性和戏剧性。三个乐章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整体构思,这部作品在艺术形象的发展上,通过“苦难主题”、“春天主题”和“辉煌主题”的呼应发展,共同打造了三个乐章所要表现的新千年的主题。从整体的布局来看,作者对于传统奏鸣套曲的曲式布局有继承也有发展,其中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都符合传统奏鸣套曲的曲式结构,只有在第三乐章,作者运用了前两个乐章的主题进行创作,在音乐内容的表现上具有回顾前两个乐章和总结概括作用 ,能够使整个套曲获得应有的结束感。   曲式是一部作品发展的框架,此部交响乐的曲式结构分别是在传统的曲式结构上发展而成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并置型的单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各个乐章的配合非常紧密,每个乐章都在传统曲式的基础上加了引子和连接,使整部作品的个乐章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   从整体的布局来看,作者对于传统奏鸣套曲的曲式布局有继承也有发展,其中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都符合传统奏鸣套曲的曲式结构,只有在第三乐章,作者做了很大的创新,第三乐章相当于一个对于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的总结,无论是从创作材料、主题运用、情绪发展等方面,把所有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都发展到了极致,综合了奏鸣套曲中第三乐章与第四乐章的所有情绪,总结了全曲。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议论文提纲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