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属于行政管理类论文么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迅猛,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应的研究热潮。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迅猛,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应的研究热潮。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不断地将原先承担的具体的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自身去管理,政府的退出留下了巨大的空白,特别是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由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的空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数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论文网 /9/view-5434881.htm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8-02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非营利组织(NPO)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与其类似的词汇有“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治理局改为民间组织治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所谓非营利组织或非牟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为组织所有者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落差的任务。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社会性团体,即在社会文化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如各种学会、协会、志愿者团体等。第二类是经济性团体,即在经济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工会、各种职业团体等。第三类是基金会,即在各个领域里开展各种资助活动或资金运作活动的非会员制组织,如项目型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联合劝募组织等。第四类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如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文体馆等。第五类组织,包括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专家称之为“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其中包括一部分没有依法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和一部分采取工商注册的非营利组织。这类组织既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又发挥着作用。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数量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比上年增长8.1%;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比上年增加2.3%;形成固定资产1 425.4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25.6亿元,比上年减少20.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3%;接收社会捐赠470.8亿元。这其中,全国共有基金会3 029个,比上年增加415个,增长15.9%,其中:公募基金会1 316个,非公募基金会1 686个,涉外基金会8个,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19个。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199个。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305.7亿元。从年,全国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增长了100多倍。1988年,我国仅登记社会团体4 446个,在十年前,全国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不过20余万家;而截至2012年年底,这一数字超过了49万。更多的是大量因无法民政注册但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草根组织”和在华活动的境外社会组织。据研究者调研估计,后者总数应在300万家之上。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匮乏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缺乏。尽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观念、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据了解,对非营利组织而言,资金来源除了零散的个人资助外,主要是企业和基金会。基金会层面的现状是,十几家比较大的公益基金会垄断了主要的善款,但是他们的钱又不给民间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组织的生存非常困难。能够资助民间组织的就只剩下企业和一些非公募基金会了,而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也来源于企业。中国的企业捐款普遍重硬件、轻软件,见物不见人,不愿为服务项目捐赠款项、支付必要的项目管理成本,这种观念也是阻碍基金会资助民间组织的主因之一。   (二)能力不足   从宏观来看,非营利组织对社会以及政府的影响能力非常薄弱。从微观角度来看,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缺乏迎接新挑战的观念和知识。一是资源缺乏、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有些非营利组织缺乏自身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指导,调动社会资源能力不足,服务社会功能较弱。二是内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有些非营利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三是存在违规行为。有些非营利组织不按照章程和条例办事,长期不开展活动、多年不参加年检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提高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三)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功能结构不合理和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众多非营利组织由其业务主管部门发起成立,政会不分明显,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淹没在政府的管理功能之中,从事着“第二政府”的工作职责。而直接参与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少、比例小。服务对象结构不合理,体现在当前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的数量还较少。   (四)法制缺陷   我国非营利组织绝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成立的,远远迟于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法律依据、法律保护和法律约束。我国目前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滞后于民间组织的发展。现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均属国务院规章,规定较原则,且缺乏税收、财务、人事、内部的管理等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在管理上存在重登记、轻管理的弊端,且民间组织种类繁多,缺乏分类指导的法规、政策,管理粗放。
  四、解决困境的对策   (一)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非营利组织在很多方面能够更好、更直接地代表各类利益群体的利益、满足各类利益群体的需求。要进一步改变政府统包统揽的管理功能,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将大量的具体的执行性、操作性、技术性、服务性功能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可以向非营利组织转移的相关业务职能向非营利组织转移,如行业统计、行业规划、行业规范、资格认证前置审查、专题调研和专项工作等职能,这样,社会中介才会有地位、有职能、有实力、有发展,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推行政府电子公务,加强地方政府与社区的联系沟通,改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促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   维护非营利组织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非营利组织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强非营利织运作的透明度,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政府必须在有高度公信力的同时,也要求市场必须恪守诚实守信的契约,对那些正在日益崛起,并且今后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相关的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的期待和维护,既是现实层面的一种考量,也是价值层面的一种目标。   (三)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   尽快制定和完善非营利组织法,确立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我国可以沿袭目前分类管理,分别制定专单行法的分散立法模式。这些立法在非营利组织设立上应采取准则主义,以便利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设立,为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便利,而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重心将转移到非营利组织治理上。健全扶持政策,在资金、税收、项目等方面向非营利组织倾斜。经验表明:非营利组织服务的绩效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程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正比关系。对于协助政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应对其所取得的业务收入、社会资助和捐赠、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等享受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办公用房、公共事业收费等方面,应享有与同类公办机构的同等待遇,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非营利组织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   非营利组织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公益活动有利益的驱动,更重要的是伦理和道德等精神上的动力,从物质上说,公益是以付出和奉献为基础,从精神上来说,如果把付出和奉献当作自身的需要,则是高境界的人生价值观,非营利组织要在社会责任和公民行为上起到模范楷模作用。非营利织自身要有强烈的规范和发展意识,要制定规范的团体章程,健全和强化以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组织管理机制。严格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财务制度、完善人事制度、鼓励志愿者服务,加强独立自治运作等能力建设。注重对非营利组织领军人物、领军组织的培育与塑造,提高发展的示范性。调整和改善从业人员结构,提高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C]//顾昕.中国社会政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田凯.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2).   [5]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1).   [6]杨团.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J].管理世界,200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
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现已遍布全国,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32【正文快照】: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数量上有了飞速发展。以我国的社团为例,50年代全国性社团只有44个,60年代也不到100个,地方性社团大约在6000个左右。但到了2000年底,按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依法登记的社团组织已达129240个,包括基金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秀娥;李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于超;花宇男;;[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王平;;[J];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04期
刘添铖;;[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于超;花宇男;;[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尚晓姣;[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韩宝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吴晓曦;[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周光;[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马静;[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刚;[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1期
唐斌;[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王伟昌;[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畅;;[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罗湘;谭赛;;[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宋效峰;;[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王赟;;[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臧冬娅;郭安;;[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冯振颖;;[J];管理观察;2008年13期
莫顺龙;陈婧;;[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葛卫华;陈洁;王方华;;[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4期
裘迅,张军,姜左;[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马晓霞;;[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杰;;[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碧涛;[D];暨南大学;2011年
王锐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蔡丽新;[D];苏州大学;2006年
宁继鸣;[D];山东大学;2006年
陈丹镝;[D];四川大学;2006年
夏利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王亚梅;[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李科;[D];同济大学;2008年
黄海波;[D];上海大学;2008年
张明;[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凤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王昊;[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韦华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杜世宇;[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刘媛媛;[D];中南大学;2011年
孙霞;[D];中南大学;2011年
周洁;[D];湘潭大学;2011年
包娅;[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窦磊;[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康萍;[D];山东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执树;;[J];北方经济;2007年23期
李纬纬;;[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张小明;陈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高世桥,曲大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齐海丽;张晓军;;[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J];中国城市经济;2001年11期
栾义君,李彩红,董雪艳;[J];财会通讯;2005年07期
王明浩,翟毅
,刘玉娜;[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张伟;[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陶水木;[J];档案与史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伟;聂锐;张燚;;[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宏辉;[D];浙江大学;2003年
崔萍;[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军锋;[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王文红;[D];湖南大学;2006年
冯艳;[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李庭志;[D];华侨大学;2007年
石磊;[D];中南大学;2006年
魏调武;[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晓雪;;[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7期
刘丹侠;;[J];现代商业;2012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皮志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严雪;[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李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小聪,文明超;[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王名,贾西津;[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龚常,高义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谢海定;[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朱光磊,陆明远;[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2期
康晓光;[J];中国青年科技;1999年03期
邓莉雅;[J];社会;2003年10期
杨团;[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吴亦明;[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吴锦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丽梅;;[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沈萍;;[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潘左华;;[J];行政论坛;2006年01期
觉醒;[J];中国宗教;2005年11期
方卫华,王磊;[J];学会;2005年07期
赵维良;[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刘丽华;[J];行政论坛;2005年02期
侯耀东,徐莹;[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8期
付爱兰;[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窦志力;;[J];决策探索;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林;夏同水;刘正林;;[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唐钧;;[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项玉;;[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陈为雷;;[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吴文洁;;[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尹亚琼;陆宁;;[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锐兰;刘思峰;谭振亚;;[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林志刚;胡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吴文洁;;[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刘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建华 舒志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陶传进;[N];中国社会报;2010年
李欣;[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李伟;[N];中国社会报;2003年
崔立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徐雪梅;[N];光明日报;2010年
;[N];人民政协报;2004年
;[N];人民政协报;2005年
贾西津;[N];中国社会报;2006年
黄兰敏;[N];财会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臧红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吴季钢;[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周爱萍;[D];上海大学;2011年
蔡磊;[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周旭亮;[D];山东大学;2010年
王长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耿玮;[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陈俊龙;[D];复旦大学;2003年
丁美东;[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张月玲;[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勋;[D];武汉大学;2004年
雷杰欣;[D];暨南大学;2010年
张红艳;[D];武汉大学;2004年
刘莉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吉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田蓉;[D];苏州大学;2001年
刘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魏婧;[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宋晓玲;[D];厦门大学;2002年
周丹;[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哪些_百度知道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哪些
提问者采纳
共分四类:1、社团协会:协会、学会、促进会等2、基金会:各大基金会(不包括红十字会和XX基金等)3、民办非单位:学校、研究所、医院、服务中心等(不包括公立的)4、政府部门机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医院,学校社会团体,市民社会,行业协会,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行政管理专业开题报告--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oc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
――现状、问题及对策
指 导 教 师
填表时间:
设计(论文)
题目 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它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中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治理理念已开始渗透到国家的社会政治观念中来在多元治理结构中非营利组织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发育程度很不充分功能作用相当有限官办色彩比较严重。弥补政府公共管理和市场作用的不足,推进公共治理社会化,进一步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美国学者Wolf Thomas曾对非营利组织作了描述性的定义,“具有公众服务的使命,必须在政府立案并接受相关法令规章的管辖;必须是是一个非营利的或慈善的机构;经营机构必须排除私人利益或财务之获得;其经营所得享有免除政府税收上的优惠;享有法律上的特别地位,捐助或赞助者的捐款列入减免税的范围”。
萨拉蒙和安海尔在《公民社会部门》一文中论述,“我们尤其关注公民社会的关键的机构成分――私人自愿性的或非营利性的部门,我们将这个部门定义为一定程度上的有组织性的、私人的、非利润分配的、自治的、自愿的一组实体。他们有:有成员资格要求的社团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