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均gdpp和人均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最重要的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GNP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gross即毛的总的national即国民的product即产值翻译成汉语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外文名Gross National Product数据反映一个国家产量和经济实力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中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NP中进入90年代后并用GNI取代GNP各国仅对外公布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一般认为GNI就是GNP
1994年联合国合作和发展组织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颁布了1993年核算体系1993SNA中统计GNI取代GNPGNI即为原来所说的GNP
2001年为保持与1993年的一致性世界银行变更了NP被称为或GNI世界银行数据库WDI中的所有GNI数据都等同于GNP根据定义当前名义价格GNI等于GNP不变实际价格GNI等于GNP加上调整WDI 只发布GNI因为没有完整和可靠的GNI数据当前价格GNI测算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创造的总增加值包括GDP和来自非居民途径的初级收入的净收入员工薪酬和世界银行为进行分析而使用以美元为单位的人均GNI来对不同国家加以分类并确定其借款资格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数据通用公布系统GDDS的要求中国在2003年开始采用1993SNA的标准称谓统计&&GNP改用GNI两数据的统计口径基本一致把作为综合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等在社会中的作用指标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第二不能反应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1]GDP和GNP作为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
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
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是外国公司在某一国子公司的利润都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被计入
根据以上说明以对外净额来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NP与GDP的关系式
GNP=GDP+ 本国人在外国制造的财富-外国人在本国制造的财富潜在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这里的GDP反映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而非人人有工作仍然存在自然失业反映一个国家的水平按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速度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按提供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NP这种方法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是从和服务活动在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GDP=-中间投入即个人消费支出+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三部分内容即=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计算公式GDP=C+I+G+(X-M)
C消费支出又称
I投资支出设备的更新和净投资
G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不包含政府补助失业救济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支出)
=X-M X出口总额M进口总额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GDP=++++企业间接税++折旧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国际上计算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GNP比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状况因为GDP是国土原则GDP包含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要流入外国
国民生产总值与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都只计算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的全部价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现将二者的异同点作以详细说明
一GDP与GNP的异同
一GDP与GNP的相同点
1GDP与GNP作用相同两者均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当期创造的的是衡量一国或规模的最重要总量指标通过计算GDP或GNP增长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计算人均GDP或人均GNP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或反映水平及生活水平的高低
2GDP与GNP价值构成相同两者在价值构成上均表现为增加值
二GDP与GNP的不同点
1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该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NP
2GDP与GNP侧重点不同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相对来讲在条件下对一国财富总量的统计GDP越来越优于GNP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但进入90年代后96%的国家纷纷放弃GNP和人均GNP而开始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快慢以及经济实力的强一般将国民总收入GNI(GrossNationalIncom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结果看做是GNP各国包括中国也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
从国际组织看由于职能的不同IMF仅关注GD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而世界银行则既关注GDP也关注GNI(GNP一定程度上讲更为关注GNI(GN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
二GDP与GNP(GNI引致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
美国经济学家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将GDP比做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能够提供状况的完整图像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如果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然而改变粗放的的呼声也引发了政策是追求GDP还是GNP的争论主流观点认为在上更为追求GDP或GNP会导致不同的模式即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或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一如果一个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当然随着GDP的增长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如果在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会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会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的发展
二以GDP或者GNP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追求目标在一定的GDP水平下会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不同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新和的比较2004年随着苏州一路高歌GDP总量首超深圳新达到了中国样板的制高点但这些掩盖不了新的缺陷被喻为只长骨头不长肉GDP上去了政府的上去了老百姓的口袋仍是鼓不起来利润的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地人拿的只是一点打工钱2004年苏州的GDP是温州的两倍但苏州老百姓的人均收入是温州的一半
三推崇GNP蕴涵的是一种内生的增长模式内生的增长模式的动力源4.58,-0.02,-0.43%泉来自于民间发展的冲动而推崇GDP实际上是一种输入性的增长模式其动力源泉来自于政府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也包括政绩考核的驱使之下以优惠的条件大举招商引资内源性模式相对扎实输入型增长模式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如果有更好的投资区域资本就会流走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革命不是造反,而是哲学,生命不是活着,而是创造生活。
LOFTER精选
我们的“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中位数”之间,落差有多大?庄礼伟在《对马来西亚“中等收入陷阱”与“人均国民收入”的考察》一文中,笔者认为在衡量国民真实的人均收入状况时,应考虑以下3项原则:首先,不能用“人均GDP”来代替“人均国民收入”(在依赖外资和出口较多的国家,人均GDP普遍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其次,“人均国民收入”也不等于“人均居民收入”(前者包括了政府、企业的收入)。最后,“人均居民收入”也不等于一般民众的真实收入,比较真实的数据应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特别是在那些极少数人占有社会大部分财富的国家)。从这3项原则来看,在依赖外资和出口程度比较高、国富民穷、贫富悬殊的国家,“人均GDP”一般都要远远高于能较准确反应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反之,若不是像上述这样的国家,则“人均GDP”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之间的差距会比较小,如北欧一些国家。以2011年的中国(不含港澳台)为例,据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统计,中国2011年的人均GDP为5414美元;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人民币(按统计局的惯例,这两个收入数字可能会有所夸大,在找不到相应数字之前,姑且引用一下);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为51.27%,农村人口比例为48.73%。在此姑且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可得出201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12820元人民币。按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解释,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被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被调查户的人均收入。按2011年年末6.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汇率折算,201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034美元,与当年中国人均GDP5414美元相比较,201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是人均GDP的37.59%,比1/3略多。换言之,中国的“人均GDP”数字,要大大高于能较准确反应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以上计算不一定合理、准确,但这两个数字之间的落差,在中国显然是比较大的。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利比亚,其人均GDP在卡扎菲执政的最后几年,都在1万美元以上,但同期利比亚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是多少?其中的落差有多大?2011年初利比亚爆发的大规模民变做出了回答。利比亚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却发生以暴力推翻现政权的国家。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我们的“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中位数”之间,落差有多大? / 庄礼伟',
blogAbstract:'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发改委:中国人均GDP6700美元 属中高收入国家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今日上午,发改委就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回答"十三五&规划有哪些关键点、发展思路上会有哪些转变”问题时表示,现在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阶段,对于具体发展思路方面的一些要点还不能马上介绍。但是,他表示,确实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比如,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徐林表示,现在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阶段,“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也刚刚启动。所以,对于具体发展思路方面的一些要点,现在还不能马上说。但是,确实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比如我国现在人均GDP已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徐林表示,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包括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目标,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比如说,转型升级并不是特别理想,如果要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在目前这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加剧的条件下,没有创新驱动和结构升级是很难实现的,这样有可能会在“中等收入陷阱”长期徘徊。所以,怎么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一定是“十三五”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徐林还表示,再比如,现在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食品供给问题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虽然过去保持了粮食生产“十连增”,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农业一直是一个弱势产业,农业的劳动生产力、现代化水平、食品的安全等等,包括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都面临很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需要在“十三五”规划中找出一些新的办法来解决。此外,在“十三五”规划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像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这都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要去研究一些新的思路、一些新的方法,包括一些新的更有效的体制和机制。
  徐林说,有很多问题,过去的老办法可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要在新的制度设计和新的机制设计上去找办法。这些都是“十三五”在前期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等发布会之后会向社会公开遴选的一些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网上公布出来,到时候在网上也可以大致看出来会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责任编辑:姜丰华)
顾城死了。谢烨死了。英儿却活着。[]
黑手竟然是房东,女生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青岛24小时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联系_百度知道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联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上面几位已经做了解答我也补充几句,GDP是个区域概念,反应区域内,人对经济作的贡献。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均不能真实地反应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中国有钱的人很有人,没钱的很穷。所以在计算人均收入时,需剔除那些超高收入的人群。就像评委给表演者评分时需除去最高分,但不能剔除最低分。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是两码事。人均GDP指的是指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量除以人口后得到的数量,而人均收入指的是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它们各自的涵义来说,人均GDP不仅事实上要远大于人均收入,而且GDP只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情况,不能反映成本和效益,结构和分配,以及生态和环境等情况。打个比方,污染能够增加GDP的总量,但却不能增加人们的收入,相反,还会降低生活质量。
从本质上说,是两种不同算法的结果,前者是指实际的生产和服务的增加,后者是个人收益的增加。像是买卖股票的收入,就不计入前者(没有增加实际产出)而属于后者(个人从中得到收益)。说到换算方法,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去折旧(投入的固定资本在一年内的消耗)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DP,也就是国民收入,然后再从中减去税收和企业净储蓄(通俗说就是企业赚的实际利润),加上转移支付(政府无偿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就得到总的可支配收入(或者说纯收入)。人均的话,除以人口数即可。以上内容系参考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八版第二十一章内容。向已经逝去的萨老致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人均GDP=GDP/人数人均收入=国民收入/人数 国民收入=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人均GDP高于人均收入。
其他类似问题
人均收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 正文
青岛GDP及人均收入五年翻番
15:12:15 青岛财经日报
    
青岛GDP和人均收入五年翻番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 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效果图
“十一五”规划期间是青岛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值此“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本报今起推出“辉煌十一五”系列报道,从工业、商业、农业、城市建设、文化、民生等多个方面展示岛城的发展变化,鼓舞全市各行各业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谋划好、实施好“
十二五”规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构建和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发展上台阶 产业结构得优化
在“十一五”期间,青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此外,我市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基本实现,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青岛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青岛谱写辉煌新篇章的五年。
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2010年上半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8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同期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290.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165.7亿元,增长13.1%。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2005年的2倍。
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伴随着青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市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6.5:51.9:41.6调整到2009年的4.7:50.1:45.2,随着服务业占比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速,第三产业的比例在今年将继续走高。
拥湾发展已启航 城市空间再突破
2007年11月,在历经了东进西移等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后,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压力,青岛市提出并开始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青岛开启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新一轮城市发展进程。
依托“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青岛的城市空间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重大突破,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董家口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展开,老城区企业搬迁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初步形成环湾型城市大框架,城市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扩展。城市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海湾大桥、胶州湾隧道及接线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地铁加快建设,青岛铁路北客站、青荣、青连、海青铁路建设启动,完成青兰高速青岛段、青新高速、环湾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我市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已经确立。
实践证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不仅带来了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更带来了整个城市环境的提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了良性互动。
自主创新获动力 体制改革释压力
持续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获得发展的无限源泉,在“十一五”期间,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与中科院战略合作全面加强,引进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中科院光电院等科研机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项目顺利推进,青岛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假如说推动创新是获得动力,那么体制改革则是释放压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关键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这其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入驻部门最全、事项入驻率最高、入驻人员最多,审批环节和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国有大企业改革重组稳步推进,全市国有经济涉及的行业大类由76个减少到48个,市管企业由35个减少到27个,集中清理三级以下企业500余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展开。这一系列体制改革让我市的经济发展充满了后劲。
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教育医疗稳步改善
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98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37元。而到了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成了2236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60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4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32元。进入2010年,这种收入的增长还在继续,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41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76元,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885元。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则是各项生活保障设施的完善,青岛已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近年来,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项目106个,4万户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基本解决。惠及全市人民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多层次保障体系真正形成。
同时,现代教育得到普及提高。 “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和高中三年教育实现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医堂、市妇儿保健中心迁建等一批卫生大项目相继开工并投入使用,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门国锋)
■百姓镜头
“新”城市 “新”生活
国庆节后,我市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陈平向记者讲述了他来青岛五年来生活的变化。 2005年,陈平研究生毕业后接受同系师兄的建议到青岛求职。由于他主攻海洋工程专业,正巧青岛当时正在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产业,陈平顺利地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的工作能力和个人收入稳步提升,在青岛工作的第二年,就在四方区购买了一套房屋,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让我欣慰的是,由于青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从2008年开始,青岛就一直在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我家周边的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让我高兴的还不止这些,虽然我的户口还在外地,但由于参加了医保,2009年,一次十天的住院治疗,在近5000元的医疗费用中,我自己只承担了1600多元。 ”陈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陈平正在谋划着自己的“新”生活,一方面,由于明年隧道即将通车,去胶南的岳父母家更加方便快捷,他正计划购买一辆汽车,既方便出行,也可以把孩子放在岳父母那里抚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的安逸,他把一些以前的爱好也重新捡了起来,比如,在周末的时候时常去话剧院看场话剧,生活得相当惬意。
陈平只是我市每年大量涌入的城市移民中的一员,作为城市人口的新鲜血液,他们和青岛本地居民一起参与了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则是城市发展的直接体现。(门国锋)
山东“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
“黄蓝”两大战略谋求转型
近日,记者从参与制定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的专家处获悉,我省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形成初稿,正在各层面上征求意见。但按照程序,这一规划要到明年全省两会时,才能向社会公布。
“十一五”全省产值望翻番增长
同样是超过1.8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不同的是,2005年,山东省用了一年时间交出上述成绩单。而时间到了2010年,我省上半年即达成了这一GDP总量。这意味着,在“十一五”的5年内,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即有望实现翻番增长。
据悉,我省“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正在各层面上征求意见。但这一规划要到明年全省两会时,才能向社会公布。
推进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记者从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了解到,由该院新工业化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课题《“十二五”时期山东新经济增长点研究》专题报告,已经提交到山东省发改委等部门。
报告认为,山东省要抓紧时机大力推进风电开发。 “根据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到2020年我省风电建设规模应在1500万千瓦左右,至少也要在1000万千瓦以上。这样看来,原定的到2020年的50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计划远远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的要求。 ”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被报告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并建议建设“济南都市圈新能源汽车基地”。
这份报告还建议把太阳能、生物、新材料、物联网和海水淡化等产业列入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植。
打造“黄蓝”两大经济发展引擎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山东省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而这两项建设规划将成为山东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前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756亿元,预期到2015年达到9300亿元,预期2020年达到15000亿元。
上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办公室费云良透露,由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已上报并等待批准。
费云良说,山东省已经研究确定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在6个领域先行先试。这6个领域是: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构建一个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探索建立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模式,提升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健全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增强蓝色经济区辐射带动功能。(据《第一财经日报》)
用户名:  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均gdp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