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科学知识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文化修养是人们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活动B.科学文化修养的..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文化修养是人们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活动 B.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必然带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C.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然带来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D.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D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试运用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试运用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5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良好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知识文化修养的关键:
&首先,它们各自的含义。&&科学文化修养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其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所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了。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1.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3.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信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只是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三、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秦皇岛市团委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比重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从未成年在押人员的情况看,由于知识文化素质较低,因而他们的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缺乏,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在押人员来说,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其加快改造,重新做人。
(2)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可见,提高未成年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对于抵御不良影响,预防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本报讯?(记者王晖实习生高丹)5月30日上午,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等来到郑州市金水区纬四路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节日的问候。$$????纬四路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早晨8点40分,孩子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唱起了快乐的歌曲。王文超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人走进同学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王文超在讲话中勉励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密 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贫贱不切相关,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不朽格言,科学文化知识不仅是人们形成正确思想的重 显示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使后人要条件,而且将极大地制约思想道德的发展 警醒振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重“为学的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非常重 目的’”,首先就是要改变人的气质,培养人的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强调要以提高科学 品行,即学习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专业文化知识为切口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 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上,强调“先器让而后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文艺”,把培养道德品质放在首要地位,然后 首先,思想道德寓于科学文化之中,学习 才是文艺技艺的培养。这就是说,要想做一科学文化知识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 个专业知识上有所成就的人,首先应当在道教育的内容。有人以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 德上提...&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列宁非常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对党的事业的重要作用,认为劳动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文化程度,对于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推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劳动群众真正参加国家管理以克服官僚主义以及真正实现工农平等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他要求苏维埃相关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工作,鼓励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努力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一、正确认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后,列宁要求党员干部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正确认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义在于:(一)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需要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无产阶级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指出,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广泛存在的国家,而小农经济又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国内敌人是靠小农经济来支持的”。①列宁认为,...&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促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不仅指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更包含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这样的深远含义。正确认识、恰当引导中学生心中的“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任务。引用郝京华教授的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足见它的重要性。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更重要!二、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2014.01观的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是这么诠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历史车轮已进入90年代。此时,真正相信上帝、神仙的人虽不多见,但不相信自己或驾驭不了自己的人却并不少.于是,卜卦算命、看风水、拜鬼神等封建“幽灵”又复活、飘忽起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迷信,原本是人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厉史阶段,面对不可抗御的自然力所产生的一种盲目的、非科学的崇拜和信仰。它把人、的生死祸福都归结于命运的注定,认为命运的主宰是冥冥之中的“无所不能”的鬼神。进入阶级社会后,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把神权与君权联系起来,用神权维护君权,形成了束缚劳动群众思想,麻醉人民精神,愚弄被统治者的封建迷信思想。星占、卜笙、风水、命相以及对鬼神的崇拜等等,都是封建迷信活动的表现形式。 “五四”运动以后,封建迷信思想及活动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解放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城乡出现了“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封建迷信活动得到有效制止。然而近些年来,由...&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它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现代知识观的要求,不断深入地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敬学方法、手段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条必由之路。 传统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心智的产物.是普偏真理;而现代知识观则更加强调知识的个体性、易变性、实用性和情境性,强调知识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变化、开放的以及依存于认识主体之中的。按照现代知识观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的改革应该从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上入手。 首先,准确定位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从现代知识观来看,知识具有综合性、合理性特点。不仅理性的学术知识有其价值,人类的所有经验、知识形态都有其相对的真理性和价值,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不能偏重专门性的理性知识的传授。思想道德修养课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在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传授理论知识,思想道...&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the Cultivation of the Thought and the Moral and Fundamentals of Laws》&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 32&&&& &实践学时:16
学  分:3
适用对象: 全校高职各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相关思想问题,并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高职大学生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新特点,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自觉培养优良学风;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并努力践行,从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基础;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践行。
3、学习《基础》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高职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认识理想信念在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懂得通过实践、艰苦奋斗是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难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类型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确立远大的志向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引导大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特征,帮助高职大学生深入认识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深刻把握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相一致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引导高职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优良传统;
2、高职大学生应当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样做一个做忠诚的爱国者;
3、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2、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
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祖国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评价标准及实现条件,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以科学的人生观为指导,科学对待人生境遇。
教学重点:
1、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4、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5、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3、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环境。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高职大学生深刻认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刻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及其核心、原则,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3、高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真确对待中国道德传统
四、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维护秩序的模范。,
教学重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认识职业活动的特点,以及与职业活动相关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帮助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艰苦创业、实践成才的准备。正确理解爱情的本质、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家庭美德和婚姻家庭中的法律规范,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3、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2、爱情与人生。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法律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法律素质的培养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择业与创业
二、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与创业观
三、在艰苦中锻炼 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内涵、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教学难点:
1、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实践法律规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面对和正确处理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
1、宪法的内涵,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各实体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4、我国的诉讼制度和仲裁制度。
教学难点:
1、如何了解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 
2、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基本内容:
一、做&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二、开拓视野、发奋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
三、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四、实践环节&&
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训、参加社会调查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参观活动、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访先进模范人物、法庭审判旁听等)。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外思考及复习指南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活的特点及其适应
2、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应树立的形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意义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重要意义
2、如何树立和实现崇高的理想?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根据时代特征,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化爱国激情为强国动力呢?
3、新时期,大学生应如何成为坚定的爱国者?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什么是人生观?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2、什么是人生态度?我们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什么是人生价值?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如何认识当代大学生应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
5、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6、什么是人生环境?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生环境?
7、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8、人际交往对人生有何意义?如何培养友谊?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3、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
3、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何重要意义和要求?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3、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以及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3、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的意义?
&&&&&&&&&&&&&&&&&&&&&&&&&&&&& &讨论题参考
1、什么是大学?你想象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2、你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还有哪些困难?面对现实,你将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3、为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你打算在培养优良学风方面做些什么?
4、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5、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爱国是否要抵制日货?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7、你是否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说法?为什么?
8、你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的?(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9、校内调查: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对此你有何感想?
10、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为什么存在&知道,做不到&的现象?如何克服这种现象?
11、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12、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13、你是如何看待校园爱情的?大学生应培养什么样的恋爱道德?
1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法治水平,树立法律权威?
15、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1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培养什么样的法律思维方式?
18、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利益的意义。
大作业参考:
1、完成一篇反映新生入学后思想、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不少于1500字。
&2、以寝室为单位讨论: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并要有详细发言记录。
3、写一篇我院大学生对诚信或爱情或就业或法律意识等某一方面的调查报告,不少于1500字。
4、收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尤其社会反响强烈或典型案例,并进行法理分析。
5.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并演讲,内容:与课程相关内容皆可。
5、采访你认识的一位成功人士,了解其就业或创业的过程,了解哪些品质是最重要的?并要有详细访谈记录。
6、设计求职简历。
7、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8、模拟职业招聘会。
9、举办演讲会或辩论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建议教师在进行该门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多方法综合运用,借助现代教学工具,采用讨论法、课堂辩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专题演讲法、电化教学法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及依靠多媒体课件教学。同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将课内实验与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践行&知行合一&,提高教学实效性。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环节
实验实践课
八、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理论考核(学分2 )与实践考核(学分1分)
理论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组成
成绩评定方式:总成绩=50%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外行为表现等)
期末考试形式:开卷,以主观分析题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实践考核:由平时表现、参与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学生个人或小组分散社会实践活动等三部分按比例组成
&&&&&&&&&& 成绩评定方式:总成绩=40%平时表现+30%教师安排的实践+30%学生个人或小组分散的实践
(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外行为表现等)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教学参考书: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刘书林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疑难问题解析》,陈勇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辅学读本》,许汝罗、王永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参考书》,刘书林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主要刊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 4、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 5、文词主编,在北大听讲座(十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 6、胡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8、沈国权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 9、林崇德主编,《人生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王新中、钱蔚主编,今日说法故事精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12、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编,百年民族精神,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 14、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大纲是基本框架,由于不同学期教学时数、不同专业学生实习时间长短不一,各专业学生的兴趣点、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和教学风格也不同,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及所授班级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课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灵活安排教学。
大纲制订人:张盈
大纲审定人:张盈
制订日期: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