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MPRⅡ 简述党的发展史过程

什么是MPR?MRP是什么英文简写?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是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MRP是当今众所周知的ERP的雏形,MRP与ERP的库存管理思想又源于求解制造业基本方程。
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对的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就是依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记录和已订未交定单等资料,经由计算而得到各种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物料的需求状况,同时提出各种新订单补充的建议,以及修正各种已开出订单的一种实用技术。(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MRP
II)是在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它是以MR(MaterialsRequirementsPlanning)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它将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结合在一起,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促使的动
作,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其涵盖范围了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
包括经营目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生产策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
理、现场管理、运输管理、绩效评价等等各个方面。
MRP起初出现在美国,美国生产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家Oliver W.Wight和George
W.Plosh首先提出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IBM公司则首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MRP处理,[1]并由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倡导而发展起来。
MRP是一种以为基础的编制生产与实行控制的系统,它不仅是一种新的计划管理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方式。MRP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革。MRP是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一旦作业不能按计划完成时,MRP系统可以对采购和生产进度的时间和数量加以调整,使各项作业的优先顺序符合实际情况。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一种企业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库存和生产的有效管理。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
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编制所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的采购计划、对内的生产计划。它可以用来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降低库存量。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MRP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对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MRP被看做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
MRP系统的运行步骤
(1)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正确编制可靠的生产计划和,在计划中规定生产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交货日期,同时,生产计划必须是同现有生产能力相适应的计划。
(2)正确编制图和各种物料、零件的用料明细表。
(3)正确掌握各种物料和零件的实际库存量。
(4)正确规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采购交货日期,以及订货周期和订购批量。
(5)通过MRP逻辑运算确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总需要量以及实际需要量。
(6)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通知单或向本企业生产车间发出。
MRP的基本原理就是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与原材料、外购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即将产品出产计划转换成物料需求表,并为编制提供信息。其主要功能及运算工具如下表所示。
处理的问题
所需的信息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1、切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MPS)
2、要用到什么?
2、准确的物料清单(BOM)
3、已具备什么?
3、准确的物料库存数据
4、还缺什么?何时需要?
4、MRP的计算结果(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MRP的基本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MRP的模型主要包括基本条件数据和展开数据两方面。
基本条件数据
组成MRP基本条件数据主要有: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库存状态。
产品结构文件BOM
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也叫,是MRP的,它在物料分解与产品计划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物料计划的控制文件,也是制造企业的核心文件。
以光缆产品为例,其产品结构文件中,各物料处于不同层次,我们采用表示。光缆成品的层次码为最高层,或用0层表示,钢带、成缆半成品、护套料等分为第2层,缆膏、松套半成品、聚脂带等分为第3层……有时一种原料同时在不同的部件上使用,为了计算机处理方便,把同一种原料集中表示在它们的最低层次上,即采用低层码,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库存状态文件
MRP中的库存状态文件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静态的数据,在运行MRP之前就确定的数据,如物料的编号、描述、提前期、安全库存等;另一部分是动态的数据,如总需求量、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发出(订货)量等。MRP在运行时,不断更变的是。下面对库存状态文件中的几个数据进行说明:
1、总需求量(Gross Requirements)。如果是产品级物料,则总需求由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决定;如果是零件级物料,则总需求来自于上层物料(父项)的计划发出订货量。
2、预计到货量(Scheduled
Receipts)。该项目有的系统称为在途量,即计划在某一时刻入库但尚在生产或采购中,可以作为MRP使用。
3、现有数(On Hand)。表示上期末结转到本期初可用的库存量。现有数=上期末现有数+本期预计到货量-本期总需求量。
4、净需求量(Net
Requirements)。当现有数加上预计到货不能满足需求时产生净需求。净需求=现有数+预计到货-总需求。
5、计划接收订货(Planned Order
Receipts)。当净需求为正时,就需要接收一个订货量,以弥补净需求。计划收货量取决于订货批量的考虑,如果采用逐批订货的方式,则计划收货量就是净需求量。
6、计划发出订货(Planned Order
Release)。计划发出订货量与计划接收订货量相等,但是时间上提前一个时间段,即订货提前期。订货日期是计划接收订货日期减去订货提前期。
另外,有的系统设计的库存状态数据可能还包括一些辅助,如订货情况、盘点记录、尚未解决的订货、需求的变化等。
MRP的展开数据主要是生产与库存控制计划与报告,其内容与形式与企业生产的特点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发出的订单,主要是零部件的投入出产计划、原材料采购或外协件计划。这两种计划是MRP的主要展开数据。
2、订单执行的注意事项通知。
3、订单的变动通知。
4、工艺装备的需求计划。
5、库存状态数据。
此外,也有一些辅助的报告,:
1、例外情况报告,如迟到或过期的订货报告、过量的废品与缺件报告等。
2、用于预测需求与库存的计划报告,如采购约定与评价需求的信息。
3、交货期模拟报告,对不同的产品实际交货期进行模拟。
4、报告,如指出呆滞物品、实际的使用量与费用的偏差报告。
MRP的运算逻辑基本上遵循如下过程:按照进行分解,确定不同层次物料的总需求量;根据产品最终交货期和生产工艺关系,反推各零部件的投入出产日期;根据库存状态,确定各物料的净需求量;根据订货批量与提前期最终确定订货日期与数量。MRP有两种运行方式,即重新生成与净改变方式。重新生成方式是每隔一定时期,从主生产计划开始,重新计算MRP。这种方式适合于计划比较稳定、需求变化不大的MTS(面向库存生产)。净改变方式是当需求方式变化,只对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那些受影响的零件的需求变化部分。净改变方式可以随时处理,或者每天结束后进行一次处理。
尽管MRP的出发点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按需准时生产”,但是,实际上基本的MRP并没有能够获得真正的按需准时生产,因为MRP采用的是基于无限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倒排的方法来确定物料需求计划,没有考虑能力占用的问题,因此这样的计划是不能真正达到准时生产的。以MRP为基础的计划,经常导致大量库存积压且应对变化较为迟缓。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物料需求计划之后需要一个能力需求计划,进行能力与负荷的平衡,然后调整物料需求计划,使物料需求计划建立在生产能力基础上,切实可行。
能力需求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将物料需求计划转化为对车间的设备、人力等资源的能力需求(如工时);
2、按照时段和设备组(或工作中心)对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汇总;
3、用能力需求报告或负荷图检查能力与负荷之间的差异;
4、提供解决能力与负荷之间差异的措施。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是以生产计划为中心,把与物料管理有关的产、供、销、财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协调,使它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最终的目标是使生产保持连续均衡,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与资金的消耗,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发展到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是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体现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不断融合,因此MRP发展为MRP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是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发展而来的新一代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它扩展了MRPⅡ功能。ERP对MRPⅡ的扩展正在朝三个方向延伸:横向的扩展――功能范围的增加,从上游的供应商管理到下游的;纵向的扩展――从低层的数据处理(手工自动化)到高层管理决策支持(职能化管理);行业的扩展――从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到面向所有的行业。
随着的发展,特别企业过程重组的应用,从传统的递阶组织向、虚拟化发展,ERP将会出现更多的功能:
1、支持实时、智能化管理;
2、支持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
4、支持和在线工作流管理;
5、支持动态。
另外,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将会有新的企业资源计划概念与形式出现 ,、企业协同管理系统、协同商务系统、ERPⅡ等、这些新概念说明,ERP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需要三个关键信息:、BOM、库存记录。MPS是指主生产计划,BOM是指物料清单。在MRP的制定过程中,库存记录的计算方法构成了MRP的基本计算模型。所以,我们主要介绍一下MRP中的库存记录形式、以及如何计算和使用MRP的库存记录。
MRP中的库存记录又称为MRP表格。MRP表格在很多方
部分完成的部件C的MRP库存记录
面都与MPS记录表格类似。它所包括的内容有:计划因子、粗需求量、预计入库量、现有库存量、计划订货入库量和计划发出订货量等。它与MPS类似,将未来的需求分成一个个时间段来表示,这种时间段的单位通常是周,但有时也用日或月来表示。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MRP表格的计算过程。
某办公家具,其两种主要产品(即企业要出厂的最终产品)是办公用椅A和B,其需求大致稳定:产品A每周需30个,产品B每周需20个。这两种产品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架部件C。因此,对C的平均需求量是每周50个。A和B的装配期是1周。下图3是办公椅A和B的主生产计划表格以及部件C的库存记录表格(尚未完成)。这种表格没有标准格式,该例所用的是一种常见格式。如右图示,在这种格式中,左上方通常要标出产品名称及其性质(如右图中,表明C是支架部件),右上方表示计划因子,通常包括三项: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在本例中,C的批量是230个,生产周期为2周,安全库存量为50个。这些计划因子的量都需要预先选定。当这些值发生变化以后,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8库存记录要素及其计算
下面首先来看库存记录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上例中未来8周的粗需求量如图1所示。其需求量是根据C的最终产品A和B的主生产计划所决定的,但有时候需要加上一些作为配件(更换件)使用的量。
对C的需求之所以比MPS中A、B的时间提前1周,是因为MPS中所表示的各周的量实际上是指当周应该完成的量。但由于生产或装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因此该的发出必须给出这部分时间的提前量。在该例中,第2周需150个A,其装配周期为1周,故第1出生产订单,开始装配。上图1中的第2个表格表示的是考虑了生产周期之后,MPS生产订单发出的时间和生产量。同样,MRP库存记录中粗需求的需要量是指当周应准备好的量,例如,为了在第2周装完150个A,第1周必须准备好150个C。
预计入库量
预计入库量(scheduledreceipts,简称)。它是指订单已发出,、但货尚未收到的量。对于外购件,它现在处于几种状态之一:买方刚发出订单,供应商正在加工;正在从供应商至卖方的途中;已到买方、买方正在验货等。对于自加工件,它现可能的状态包括:正在生产现场被加工;等待他的原材料和零件的到达;正在机床前排队等待加工;正从一个工序移至下一个工序等。第1周需150个C,其生产周期为2周,故至少在2周之前已发出了该生产的订单,但通常不会比提前2周更早地发出订单。
现有库存量
现有库存量(POH)。其概念与MPS中的概念相同,指每周需求被满足之后手头仍有的库存量。该记录随着每周进货或出货的情况而更新,未来各周的POH则可计算德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t--t周末的POH;SR,t--t周的预计入库量;PR,t--t周的计划订货入库量;GR,t--t周的粗需求;可见,上式与MPS中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即SR,t+PR,t相当于MPS量,GR,t相当于max(Ft,COt),这里不存在预测值或订单值的选择,因为需求是相关的、确定的。上面图1只给除了前4周的POH,在第4周,POH只剩7个,少于所要求的50个安全库存量,这是一个要求生产的信号,即要求增加PR的信号。
计划订货入库量
计划订货入库量(plannedreceipts,简称)。其含义是,计划订货或生产、但订单尚未发出的订货量。这个量的意义是要保持POH的量不低于安全库存(在MPS中未考虑安全库存,保持POH非负即可)。对于某些不需要安全库存的中间物料,则如同MPS,其意义是要保持POH非负。在库存记录中所表示的PR量应包括这两种情况。
PR的确定方法如下:
(1)在POH出现短缺(或为负值或小于安全库存量)的当周制订一个PR量,其值的大小应是POH大于等于安全库存;
(2)继续计算其后各周的POH,当又出现短缺时,制订下一个PR量。
这两个步骤反复进行,直至整个计划期的POH记录和PR记录格都填满。
计划发出订货量
计划发出订货量(plannedorderrelease,简称)。
它实际上是要说明订单的发出时间或开始生产时间。之所以将其称为“╳╳量”,是因为这种对时间的说明在库存记录中是通过将该订单的量记入相应的时间栏内来说明的。该时间的基本计算式是:到货时间减去生产周期。利用这一项可容易地导出构成某项物料的BOM中下一层物料的粗需求。
在制造业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无论是离散式还是流程式的制造业,无论是单件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还是标准产品大量生产的制造业,其内部管理都可能会遇到诸如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或不足、在制品积压严重或数量不清、生产率下降无法如期交货、市场多变计划调度难以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物料需求和计划控制不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来克服这些问题,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制造企业的管理信息,就是指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存、人、财、物的有关信息。一般可以把制造业MRP模型分解为销售、计划、库存、生产、采购以及零件数据、产品结构和等几大子模型,更具体地说,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把管理的各个模型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通过信息流反映物流状况,追踪和控制物流运行的管理模型系统。
销售是制造业管理业务的重要一环,有了销售需求才能编制出相应的产成品计划并进行生产,最终完成销售订货,因此销售是制造产品的原因、又是制造产品的目的。模型中的类型包括:输入数据项、有效数据项、公式数据项和宏数据项四种。其中,销售合同编号、订货日期、销售数量和折扣数据项需管理人员手工输入数据,是输入数据项;产品零件号数据项定义为零件数据模型中产成品零件号的有效数据,需管理人员选择有效数据输入,非有效数据无法输入;名称、规格、单位、销售价格、销售总价和销售总价合计数据项是通过公式定义的,无需人工输入数据,由数据项公式自动计算出结果,例如,销售总价数据项公式=IF(OR(销售价格=“”,折扣=“”),销售数量&销售价格&(1-折扣)),此类数据项为公式数据项。
计划在制造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企业制造什么、生产多少。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有效地组织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制造过程各个环节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进行,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输入数据项包括计划日期。公式数据项包括计划生产量和计划单位。产品零件号、名称、规格、库存现有量、销售使用量、生产采购量、安全库存量和可用量都是宏,其数据是通过执行宏语言程序引入的。在计划模型中编制“产品计划”宏语言程序,作为产品计划的条件是引入零件数据模型中可用量为负数的产。
由于制造业中采购件和原材料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并对产成品的质量影响较大,因而采购成为制造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产成品的制造周期、制造成本、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输入数据项仅有采购日期。公式数据项包括:采购数量、采购单位、单价、总价、采购人员、零件供应商。宏数据项包括:零件号、名称、规格。在采购模型中编制“采购下达”宏语言程序,作为采购下达的条件是引入零件数据模型中可用量数据项为负数的采购件和原材料。
库存是为的而建立的,是企业的基地,它可以吸收销售量的变化、调整生产量、防止不稳定的物流引起的人员与设备停工。库存资产一般占用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因此控制库存对制造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输入数据项有:库存日期、入库数量、出库数量。有效数据项有:零件号。公式数据项含:名称、规格、单位、单价、总价、库存占用总资金。其中入库数量指进入仓库的零件数量,采购件和原材料来源于采购模型,产成品和自制件来源于生产模型;出库数量指离开仓库的零件数量,采购件和原材料出库用于生产自制件;自制件出库用于生产更高层次的自制件和产成品;产成品出库用于销售。
生产是制造业管理的重心,生产过程是对计划的实施、对的实现,是企业基本功能,它将各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从而创造价值和增加价值。
输入数据项为生产日期,其余各数据项均为宏数据项。在生产模型中编制“生产下达”宏语言程序,作为生产下达的条件是引入工艺路线模型中生产数量数据项为正数的产成品和自制件。
零件数据模型
零件数据是制造业管理中对零件属性描述的,是实现模型功能的数据基础。
输入数据项有:零件号、名称、规格、重量、标准成本、销售价格、安全库存量。有效数据项含:类型、单位、保管员、计划员、采购员、供应商名称。公式数据项有:条形码、图纸、实际成本、库存现有量、销售使用量、生产采购量、可用量、零件层次代码。
其中零件号数据项是在制造业管理中对每一种零件给予一个唯一的代码,包括产成品、自制件、采购件和原材料,设计时要注意零件号的系统性,便于分类识别;通用性,结构简单明了;使用性,便于使用记忆;扩展性,利于追加代码。其中唯一性是零件号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图纸数据项是插入图形图像的超链接。类型数据项指各种零件按类型均可分为产成品、自制件、采购件和原材料。实际成本指采购件平均采购成本或自制件的直接材料、人工工时及机时费用之和。库存现有量指仓库现有此零件的实物数,即零件累计入库与累计出库的差。销售使用量对产成品是销售中未完成的销售数量,即累计销售与累计出库的差;对非产成品是满足未完销售数量的零件数或安全库存量,即中子项累计需求与累计出库的差。生产采购量指零件的在制品数或正在采购的数量。安全库存量指为防止零件短缺而设的库存量。制造业MRP模型的核心是计算物料需求量,其中可用量公式:可用量=库存现有量-销售使用量+生产采购量-安全库存量此值为负值时,可用计划模型中下达产成品计划和采购模型中下达采购零件。
产品结构模型
产品结构是在管理过程中用来定义产品构造层次和数量关系的,是实现计划模型中的产成品分解成自制件、采购件和原材料的数据基础,以及零件实际成本汇总的依据。
输入数据项有:构成数量。有效数据项含:父项零件号和子项零件号。公式数据项有:父项名称、子项名称、子项规格、父项需求累计、子项需求累计、单位、子项类型、子项层次代码、父项层次成本和子项实际成本。
父项零件号数据项指由子项零件组装或加工成的零件。子项零件号指经加工或与其他子项零件组装可构成父项零件的零件。构成数量指父项零件为一个单位时,子项零件所需的数量。父项需求累计指此父项零件在产品结构模型中作为子项时子项需求累计的合计与零件数据模型中安全库存量之和。子项需求累计指对产成品是计划中计划生产量的合计,非产成品是构成数量与父项需求累计的乘积。子项层次代码指当子项零件为产成品时,代码为“0”,产品结构模型向下展开一层代码加1。父项层次成本是构成数量与子项实际成本的乘积。子项实际成本对采购件和原材料是采购的平均价格;对自制件和产成品是直接材料费和人工工时及机时费用之和,其中模型中的工时费率、机时费率已分摊了制造中的各种费用。
工艺路线模型
工艺路线是描述零件加工步骤和装配产品的操作顺序的,它包含加工工序顺序及内容,指明各道工序的加工设备及所需的额定工时和机时等,它是车间生产和产成品及自制件实际成本的依据。
生产数量数据项是根据计划中计划生产量和零件数据中可用量来确定产成品和自制件的生产数量。工序号指加工工序的顺序;工序名称指工序简短说明;工序内容指工序详细说明;车间班组指此工序所在的车间班组;生产设备指此工序所用的制造设备;工艺装备指此工序所用的工装设备;配备人数指此工序最少配备单位人数;准备工时指此工序的辅助工时;单件工时指指完成此工序每生产一件所需的工时。单件机时指完成此工序每生产一件所需的机时;零件层次代码指零件的低位码,用于确定生产时的优先级。
零件数据模型、产品结构模型和工艺路线模型共同构成制造业MRP模型的数据基础,是实现模板功能的必要条件。
数据词典模型
数据词典模型为零件数据、产品结构和工艺路线提供规范数据。通过定义数据词典中的名称,在零件数据、产品结构和工艺路线中用有效数据的序列,引入数据词典的名称进行连接。类型词典指零件的所属类型,任何一种零件都可归为产成品、自制件、采购件和原材料中的一种类型。当前值词典含工时费率、机时费率,用于计算自制件和产成品的人工工时和机时费用,其中费率数值已分摊了制造中的各种费用。单位词典指零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量词。职员词典指员工的各种信息,其中姓名用于零件数据中的保管员、计划员和采购员。供应商词典是指为采购件和原材料供货的厂商各种信息,其中名称用于零件数据中的供应商名称。
10应用基础
ERP的发展过程,虽然经历了订货点法、MRP、闭环MRP、MRPII和ERP五个阶段,但MRP的方法依然是其核心和基础。MRP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物料需求信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1)需要什么;(2)何时需要;(3)需要多少;(4)何时订货。
MRP是在已知主生产计划(MPS:根据客户实际订单并结合市场预测制定出来的各种产品的排产计划)条件下,根据产品结构和物料主数据、加工工艺流程、产品交付期以及成品库存、半成品库存、在途量、在制量、原材料库存等信息编制出的物料采购计划和物料生产计划。如下图所示:
MRP的应用,需要几个明确的保障条件:
1、相对稳定的主生产计划MPS。
2、完善的物料主数据及BOM。
3、强有力的供保能力。
4、支持柔性的加工能力。
5、明确的订单管理流程,尤其是订单的变更管理。
6、合理的排产方案。
这些条件的保障,需要企业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作支撑。任何一个条件的不满足,都有可能引起生产组织的不畅。
1.王槐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1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专题六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专题六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总结 计划 方案 汇报 党建 思想 合同 协议 报告 规划 行政 商业 营销 毕业论文 大学论文 资料 文档 求职 免费阅读 免费分享 下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00:03:03|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专题六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DOC当前位置:&&
第三章 建筑业发展的实践与前景
【来源】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
  内蒙古建筑业的发展总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建筑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建筑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十五” 以来,内蒙古建筑企业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经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大幅度提高,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构成了内蒙古建筑业的主体,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为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 国内外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产业划分中的演变
  一、在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建筑业的一般历程联合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是根据产品的同质性原则进行的部门分类。
  联合国1989年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7大类,建筑业是其中的第6大类,从具体内容来看,这里的“建筑” 所涉及的只是建筑施工的内容,因而是狭义的。
  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法中的建筑与建筑服务。联合国1997年颁布的《中心产品分类》(CPC,Version1.0) 把产品分为10大类;这里的“产品” 包括各种服务在内。建筑与建筑服务被列在第5大类。此外,在其他大类中也包含了许多与建筑业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在表中均用黑体字表示)。显然,与建筑业有关的产品和服务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大大超出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中“狭义建筑业” 所涉及的内容。“广义建筑业” 就是涵盖了所有与建筑产品及服务有关内容的建筑业。
  二、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建筑业一般历程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存在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原经互会成员国采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另一个是以欧美等国家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采用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2~1984年,采用MPS体系;第二阶段为1985~1992年,是MPS与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取消MPS,采用SNA。
  MPS的核算范围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在联合国1984年颁布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中,物质生产领域包括8个国民经济部门:①工业;②建筑业;③农业;④林业;⑤运输业;⑥邮电业;⑦商业、物资供应和采购;⑧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建筑业是其中的第二个部门。该体系把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以外,影响了对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完整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在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长期将建筑业与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合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欧美等市场经济国家的SNA体系,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核算范围,使社会生产、分配、使用各环节紧密衔接,从而形成全面、完整、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建筑业曾与钢铁、汽车工业等并列为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建国时实行MPR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日益扩大,需要大力开展国际经济的比较研究,因此,也需要建立一个可以与国际规范对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此,国家统计局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SNA的方法和形式,在原有MPS核算体系基础上,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MPS与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形成,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了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但是,考虑到要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同实行MPS体系国家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国际可比性,也考虑到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的应用习惯,它保留了传统体系的某些核算内容和方法。我国在后来实施的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建筑业与工业并列,共同构成第二产业。
  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 按照国际通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对1994年标准中与该原则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与修改后的新标准共有20个行业门类,95个行业大类,396个行业中类和913个行业小类。增减相抵后,比1994年的标准新增加了4个门类、3个大类、28个中类、67个小类,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目前的行业结构状况,并且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新标准的每一个行业小类全部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 的最细一层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通过软件可使我国的新标准直接转换到国际标准。
  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5月颁布了新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并将从当年的统计年报开始按新的划分方法进行有关统计。此次划分规定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 的基础上制定的,经过调整后,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8个。该标准把建筑业划为第二产业,建筑业的范围比1994年的标准还要窄,显然是“狭义建筑业”。该标准把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管理等相关服务列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门类的“专门技术服务业” 大类中。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统计,而不是为了行业管理。
  三、以英国为例看国际上建筑业概念的新变化
  英国是最早形成现代建筑业的国家,建筑业概念在英国的演变历程很具有代表性。在英国,建筑业传统的定义是“建成环境的生产、运营、维护、更新和处置” 这样一个“从摇篮到坟墓” 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建筑业所涉及的对象与内容在变化,人们对建筑业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有人提出,建筑业的任务是“创造建成环境,增进绩效和福利,给社会带来增值”。在英国,人们正在就是否存在建筑业这样一个实体的问题展开争论。有人甚至认为,建筑业已裂变为若干个不同的行业,因而不复存在。
  这些行业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制造与供应;大中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大型基础设施与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小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大中型建筑的运行与维护;小型建筑的运行与维护;房地产的买卖与评估。
  对建筑业认识的变化导致了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1995年以前,英国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是环境部(DE),1995年环境部更名为环境、交通与区域部(DETR)。2001年,政府对建筑业管理的主要职能由DETR转移到贸易与工业部(DTI)。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英国政府越来越感到,应该用与管理其他行业相类似的办法来管理建筑业。二是社会公众越来越感到,为了减少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应该由一个政府部门而不是由多个政府部门来管理和协调建筑业和建成环境两方面问题。最近,有关建成环境、城市改造、住房与规划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又从DETR转移到副首相办公室(ODPM)。
  第二节 国内外建筑业发展实践及其启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思想观念上、政策上都没有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独立物质生产部门来对待,而把建筑业看作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消费部门,认为建筑业是消费行为,不创造新价值。因此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建筑产品长期实行微利或无利政策,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把建筑业视为基本建设投资的消费部门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我国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现,一大批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国内外两个市场开拓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从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历程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解放思想,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年)
  这一时期,建筑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价格改革、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一是建筑企业改固定资产无偿调拨为有偿调拨,确立企业的独立利益。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扩权文件,下放建筑企业自主权。1980年政府调整了企业利润留成方法,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留利,刺激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出台允许价格浮动和禁止封锁建筑市场的政策。1981年建筑企业开始试行合同工、临时工制度。之后,颁布《经济合同法》使建筑企业的交易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建筑市场价格体制改革采取了局部推进和渐进的方式,避免了价格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但是也造成了价格的“双轨制”,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三是引入项目法施工原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86年建筑企业推行经营机制转换为主的深化改革,在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中,承包制得到了普遍推广。建筑企业推行“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的“项目法施工” 原理,项目管理的活力和积极性得到较好发挥,项目层面的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二) 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创新阶段(1992~2000年)
  党的十四大确立“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国家确立了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是建筑业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化改革的转折点。
  建筑业实施国有企业战略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思路,一是把没有必要保留的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革;二是对仍然保持国有性质的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在国有企业推进改革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筑业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建筑企业比重下降,非国有建筑企业比重上升。
  建筑业政府管理职能不断变革。1998年实施《建筑法》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活动监管、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1999年颁布《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标志着建筑业的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建筑业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竞争环境公平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系统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在建筑业已初步建立。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筑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城镇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建筑业的产品和各个服务环节的价格由“双轨制” 逐步转变为由市场确定价格,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三) 融入国际市场,推进机制创新(2001~2008年)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了建筑业对外开放和经济市场化进程。国内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大承包商登陆中国,使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到2006年底,我国关于加入WTO的所有承诺全部兑现,外国企业已在建筑业注册独资企业过百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如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等目标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筑业总承包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进入21世纪,建设部强力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BOT、BT等特许经营模式,使大型企业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为建筑业大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占领国际承包高端市场注入活力。建筑业大、中、小企业分层竞争态势基本形成,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三层次企业结构基本形成。
  市场管理体系逐步完善。2005年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适应WTO开放市场的发展需求;发展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建立市场形成造价机制;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创新政府监管机制,维护良好市场环境。建筑业和国家有关部委在施工设计招标、造价咨询、建筑市场稽查、工程施工许可、工程款拖欠管理、规范招标活动等方面下发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建筑业政府管理从产业干预向创造市场环境转变,从全面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宏观指导企业转变,从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增长转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建筑业管理法规体系。
  加入WTO我国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施“走出去” 战略,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增强。施工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大批工程科技水平已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工程建造方式进行转变,大型建筑企业以工程总承包方式为主向国际高端市场迈进。建筑业规模空前发展,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显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业发展主导模式。
  二、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成就与问题
  (一) 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成就
  建筑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建筑业总产值自1980年347亿元增至2007年5万亿元,累计完成37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47.8%。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明显,占全国就业人数的5.2%。农民工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2%。带动建材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支柱产业地位增强。国有建筑企业战略调整效果明显。国有建筑企业带动力和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以占建筑企业不到8%的比例,创造建筑业30%的产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已达68%以上,非国有经济产值比重已达70%。
  建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中,建立了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组织框架。产权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国有和集体为主体的一统天下,1992年以后民营股份制发展迅速,2007年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9.4%以上,浙江、山东、湖北、湖南、云南等地已超过90%。少数特级企业的经营领域延伸到产业链上端的咨询、设计和资本运营(如BOT方式)。上市企业由第一家上海隧道首创至2007年已有35家。
  建筑业国内市场对外统一开放,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深基础、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建设,青藏铁路、葛洲坝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奥运会场馆等工程的建设是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业国际化和海外市场竞争力增强,实施“走出去” 战略成就显著。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1980~1989年) 总计对外承包工程经营额仅为64.54亿美元,而2007年经营额就达到406亿美元。并多以大项目总承包和BOT方式承包,经营领域已由房屋和交通项目延伸到石油、化工、电力、通信、冶金、航空、航天领域,有49家企业进入了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978~2007年,全国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到29.8万亿元,年均增长19.9%。建造了房屋建筑面积180亿平方米,水库85412座,比1990年增加了2025座。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5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世界第二。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8万公里,电力发电装机容量7.18亿千瓦,建成了上海磁悬浮、京津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贯通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我国桥梁的最大跨度已达1490米,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度均居世界统计桥梁之首。
  (二)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从规模上我国属于建筑大国,但还不是建筑强国,2007年建筑业占GDP7%,而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在7.4%以上。我国进入国际承包的225家大型承包企业,国际产值比重不高,一般在10%左右,最高的不到23%,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不到6%。二是建筑业产业链的收益差距较大,尤其是房地产业过热,存在高利或暴利,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未来房地产市场仍然有过热或泡沫经济的可能。施工行业几年来一直处于微利状态,一大批施工企业正在实施战略转型,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或难以为继。三是建筑市场不公平竞争行为依然存在,是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隐患之一。四是行业管理对市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方式有待改进。五是建筑业国有企业仍然处于垄断地位,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筑业的完善和发展。从总承包商的结构看,国有建筑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市场份额上都占有优势,尤其在道路桥梁、机场码头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上占绝对优势;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势头虽然迅猛,但从发展趋势看,国有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及技术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地位不断巩固,总体实力不断加强。从总的格局来看,国内建筑市场呈金字塔形。其中,知名跨地区全国性的国有大型或上市建筑承包企业始终居于金字塔的上端部位,民营及个体建筑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金字塔的下端,粗略估计,国内建筑市场居于金字塔上端的30%的企业,掌握着近70%的市场和收益,而居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70%的企业,仅掌握30%的市场和收益。近年来,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正在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业务面及利润空间,这种发展趋势对国有国营中小型建筑企业,正在提出新的挑战。
  三、国外建筑业发展动态
  (一) 从系统承包商到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建筑市场最流行的竞争格式是以各种“交钥匙”工程为代表的系统承包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将企业的利润源泉从简单的工程承包环节扩展到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的总体设置的全部过程,使快速建立这种能力的企业获得了竞争的有利地位。经过几十年的竞争磨炼,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国际市场上的总承包能力,建立在以总承包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基础开始动摇,全方位价值链创新取而代之,正成为新形势下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模式的实质是将企业放置于一个远超出竞争对手范围的大环境,将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以至于客户的客户都纳入企业的一个框架,通过企业自身价值链与这些密切关联的外部群体的价值链更有效的耦合, 创造新的价值。国际工程承包中广泛流行的BOT模式,就是这种价值链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二) 从单独的技术创新到全球技术资源的共享
  为了降低风险,削减研发成本,同时保持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上开始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享的新局面。一方面,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让其他企业共同分担研发成本,正逐步将自身的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同时引进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为了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也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是国际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三) 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的快速发展以及两方面力量的互相促进和融合,促使国际建筑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能够以更快捷和更低成本的方式进行传递,极大地减少了管理成本,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此推动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出现扁平化的趋势,管理跨度不断增加。这一方面缩短了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快速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工程承包中,大型跨国建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能够以比传统管理手段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行业层面看,则促进了全球建筑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当然,这种作用过程不是单向的,随着建筑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引进和吸收新的管理技术,最终促使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成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 总承包商占据国际建筑市场的地位不断增强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少数大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优势明显,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和项目管理的日益完善,国际建筑工程的发包方越来越注重承包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能力和实力,以往对工程某个环节的单一承包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综合承包所取代,管理—采购—施工(EPC) 合同成为时尚。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投资作用的加强。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了勘测、设计、投标、施工等多个环节,从签订合约到最后交付使用,历时数年,其间风险因素较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和占用数额巨大,回报要在工程完工后才能实现,因而一旦遭遇不测事件,公司的损失巨大。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日益成为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对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水平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四、国内外建筑业发展借鉴和启示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建筑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经验的考察,可以获得许多对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以及建筑业企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建筑业企业作为建筑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主体,最终决定了建筑业发展、成熟以及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从国内外的建筑企业中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到一些促进自身发展的借鉴和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建筑业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给内蒙古不同层次的建筑业企业以相应的借鉴和启示:大型建筑企业要提高市场占有率,使自身在建筑行业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领导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就需要逐步向大型项目管理公司和工程公司过渡;中小型建筑企业应有合理的定位,不能一味求大求强,使整个行业陷入过度无序的竞争,应该寻找自身发展的合理空间,向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劳务公司等专业化的公司发展,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内蒙古建筑企业应该学习国外大型建筑企业,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实施“走出去” 战略;与国内的金融企业联合,加强自身的资本运作能力;开拓经营领域,实现经营的多元化,连通建筑主业的上游和下游,把技术开发、多元服务和融资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为应对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内蒙古建筑企业可以参考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逐步尝试与国内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企业的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工程应用和现代管理三方面融合交叉的研究中心,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通过相关大型企业研究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建立联盟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分工明确、组合合理的产业发展联盟;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实力,联合参与国内外总承包工程的竞争。
  内蒙古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低于国内外同比水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极度缺乏,凡此种种,造成技术应用不足、管理落后、生产效益低下。因此,内蒙古建筑企业应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和教育的投入,使其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第三节 内蒙古建筑业发展与改革的实践和特点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稳步提高
  统计显示,2007年底,内蒙古已经有734家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8.62万,规模庞大。2007年,内蒙古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81亿元,是2000年的42亿元的4.31倍, 年均增长23.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为5197.52和3185.72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1816.9、113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86%和181.9%,年均增长达到了16.2%、16%。2007年,建筑企业资产总计为495.63亿元,是2000年的156.5亿元的3.17倍;利润总额35.32亿元,增长2.52倍。2007年内蒙古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99341元/人,是2000年的39319元/人的2.53倍;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6424元/人,是2000年的11910元/人的2.22倍。
  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7年,内蒙古99%的建筑业企业完成了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向股份制和民营性企业的改制和过渡,走在了全国前列。2007年,内蒙古建筑企业中其他经济类型企业734家,占企业总数的96%,创造总产值达到601.93亿元,占内蒙古建筑业总产值的88.4%。私营企业增加值66.2亿元,比2000年的6.82亿元增长9.7倍。2000~2007年以来,企业数量减少25.4%,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产业组织结构。大型骨干企业在行业产业规模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优势地位较为突出。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内蒙古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的主要形式。
  三、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有形建筑市场基本形成了招投标人依法招投标、交易中心和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派员进场监察的招投标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业主提供工程量清单、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管理体制。2001~2007年,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应公开招标项目公开招标率达到98%,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和施工许可证发放率均达到100%。安全文明施工意识普遍增强,年均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零点五以内,低于建设部要求的万分之一的控制率。
  四、建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一批企业通过了国际通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与招投标、资质年检挂钩。内蒙古累计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0余项。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与2001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十五” 期间,内蒙古建筑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发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扶持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使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研发成果明显增多。到2007年末,内蒙古共拥有机械设备总台数为13.74万台,机械设备净值达38亿元,总功率达223.17万千瓦,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65.3%、2.5倍和48%,技术装备率也由2000年的5844元/人上升到9846元/人,从而促进了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贡献份额不断增大
  “十五” 以来,内蒙古建筑企业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经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大幅度提高,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十一五” 时期,我国进入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内蒙古建筑业为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蒙古建筑业对自治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随着内蒙古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十五” 期间,内蒙古建筑业产值年平均增长22.4%,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76.77亿元,年平均增长25%,占内蒙古GDP的比重为7.6%,五年来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为92.32亿元,比“九五” 期间增长4.4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建筑业通过上下游产业,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建筑业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还对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也起到了拉动和辐射的作用,带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工业项目和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修建了高速公路,电力新增近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为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建筑业为缓解就业压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2005年内蒙古有资质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6.35万人,农村牧区建筑业从业人员32.21万人, 两者合计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5.6%,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建筑业和建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大贡献。
  六、对外扩张能力增强,区外市场进一步扩大
  2006年内蒙古建筑业企业在区外完成产值达19.44亿元, 比上年增长51.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在区外完成产值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83.1%,开拓了部分区外建筑市场。
  第四节 内蒙古建筑业发展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 时期,我国进入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内蒙古建筑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严峻挑战。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完全的市场化,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相关关系的建筑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与信誉度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道路,内蒙古建筑业应正视以下主要问题。
  一、高增长、低效益困扰企业发展
  “十五” 以来,内蒙古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幅度保持在25%的高位运行,而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水平提高缓慢。大多数施工企业拥有的仅仅是常规技术,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施工,差别化竞争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不到位,传统建筑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形成了建筑业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传统建筑业是资源消耗“大户”,是建立在粗放型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资源耗费的沉重代价削弱了企业的利润。2000年,内蒙古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为1%,到2005年5年时间,也仅增长了3.3个百分点,产值利润率提高到4.3%;同时,居高不下的应收工程款,对企业的资金运用形成极大的障碍,长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到2005年,内蒙古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达到90亿元,使企业背负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蚕食本该为企业所得的一些利益。
  二、建筑业持续发展不确定性加大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慢。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建设、建筑用地的使用被法制化、规范化,除此之外,环境资源、资金等因素,都将对未来的投资规模和土建用地产生影响, 这一影响又将直接制约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承担者———建筑业的发展。
  三、与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
  从近几年建筑业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区的建筑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加大。截至2005年底, 内蒙古总承包建筑业企业547个,居全国第22位;从业人员23.56万人,居全国第25位;利税总额30.62亿元,居全国第18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83113元/人,居全国第29位。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内蒙古仅为111家,居全国第28位;从业人员2.74万人,居全国第24位;利税总额1.14亿元,居全国第26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67262元/人,居全国第30位。内蒙古建筑业企业因小企业居多、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缺乏竞争优势,以建筑劳务输出为主要手段,在开放的市场上承揽标志性产品的难度较大,更难以跨省区参与竞标,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因此发展势头远远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重点工业的技术改造。2005年内蒙古煤炭、电力、交通运输业投资三项合计占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0%,投资额较大的电力、铁路、重点高速公路和高档次的住宅楼项目大部分由区外企业承建,建筑业增加值中相当一部分的份额由区外企业拿走,而内蒙古企业在区外完成的产值仅占5.6%,同期江苏省、浙江省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4%和34.6%,明显高于内蒙古。以房屋工程为主的企业资质面较窄的矛盾比较突出,招标承揽较大建设项目工作量的空间非常有限。
  四、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内蒙古第一次经济普查统计,截至2004年内蒙古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累计达89.91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5.4%,其中竣工工程应收款62.5亿元,占企业应收工程款的70%。从应收款的影响深度看,使流动资金周转非常困难,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采取压价、让利方式竞标,垫资施工,成本加大影响企业效益、资本积累和发展的能力,且此链条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出施工企业赊购供应商的建筑材料,供应商同样拖欠本单位职工工资等诸多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之一。
  总之,目前内蒙古建筑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企业经济实力、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经营能力与国内先进企业的差距比较明显,但也有相对优势的地方,如熟悉本地建筑市场、装备水平和施工质量相对比较高等。“十一五” 期间,内蒙古还是投资的发展期,为建筑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以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会不同程度地加大投入;在城乡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巨大,加之农村牧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快,也蕴涵着很大的住房需求,使得房地产与城市建设投资的势头有增无减;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方向,县域经济为核心的乡镇群的建设等将会开拓新的市场。所以内蒙古建筑市场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内蒙古建筑企业还要积极努力,抓住机遇,弥补差距,寻求快速发展的途径。
  第五节 内蒙古建筑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内蒙古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仍然会以投资型作为主导力量,而基本建设投资的70%是由建筑业完成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建筑业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企业随即进入,这些企业在带给我们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我们现有市场以至体制的冲击。为此,内蒙古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内蒙古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内蒙古建筑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建筑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谋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内蒙古建筑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内蒙古建筑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现有企业结构,紧紧抓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加快经营机制转变,转换经营理念;同时还要继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尽快完成资产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快组建一批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以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超大型及大、中、小型企业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构筑起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队伍结构;要创立品牌工程,培育出一批名牌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效应,扩大内蒙古建筑企业在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影响力。
  二、加大建筑科技投入,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
  建筑业要发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内蒙古大多数施工企业拥有的仅是常规技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建筑业的技术含量较低。要提高内蒙古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建筑技术方面的引进、开发和应用,加大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度,在施工设计工作中加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力度,提高工程技术的科技含量,推动内蒙古建筑业由数量型、劳动密集型、速度型和粗放型向质量型、科技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逐步提高内蒙古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生产力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用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赢利水平,从而促进内蒙古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未来几年,我国建筑市场将成为全球容量最大的建筑市场,内蒙古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内外建筑企业进入内蒙古日益扩大的建筑市场。内蒙古本土建筑企业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整合资源,重点抓好部分建筑企业的兼并重组,形成紧密型的集团公司,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国内、国外先进建筑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逐步增强内蒙古建筑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内蒙古建筑企业的知名度,在继续巩固、扩大区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拓展区外、境外市场,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内蒙古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对于以专业承包或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抓住在区外、境外施工的机会,拓展自身业务,“借船出海” 也不失为一种拓展区外、境外市场的良策。
  四、加强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市场有序运行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是内蒙古“十一五”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规范市场运行行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也是内蒙古“十一五” 规划中重点要抓的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建筑法》及各种建筑业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内蒙古的建筑业市场管理、行业管理及其运行机制已越来越规范。但不可否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依然存在, “暗箱操作”、人情工程仍然屡禁不止,工程款边清边欠问题仍时有发生等,政府有责任对建筑业市场及其各方主体行为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解决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重点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清欠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按照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加大对恶意拖欠工程款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发生。为建筑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促进内蒙古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拓宽建筑业发展范围,推进“广义建筑业” 全面发展  广义的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广义建筑业” 和传统“狭义建筑业” 紧密相关,而且对“狭义建筑业”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 编:乔木
副主编:张斌 杨臣华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linux启动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