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精品: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协调 统筹区域 凉山州 凉山州人事考试网 统筹协调能力 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凉山州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西藏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周莉蓉&&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们只有把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才能实现全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城乡分割提出的,城乡分割在西部尤其突出,我区也不例外。对我区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有着特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源于特殊的区情。综合起来看,当前我区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这一特殊区情决定了西藏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我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富民强区的重点在农牧区,难点也在农牧区。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区城乡二元结构转变。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而减少农牧民与发展现代农牧业并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决定了城乡统筹是其根本出路,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相互兼顾,共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两层基本意思:一指城乡之间的关系与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二指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两方面要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状态,且这种状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相违背。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实质是促使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最终目标是城乡差别基本消失、城乡壁垒基本消除、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基本形成,重点是对农牧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如何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以经济发展带动并促进社会进步,以城镇为纽带来促进农牧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当然,在城乡联系中的基层政府,也应在城乡统筹中发挥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特色区域经济的带动,使区域内部在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各方面达到协调,积极培育市场,为上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在乡,关键在于解决农牧业发展、农牧区进步和农牧民增收的问题。在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现代新型城乡关系,使统筹城乡发展有所依托并落在实处。&&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把更多关怀和温暖送给广大农牧民和困难群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西藏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扎扎实实做好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总书记讲话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为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区“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建立和完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明确规定:“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规模扩张较大、城乡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探索建立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先试实验区,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积累经验。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陈全国同志代表区党委作的《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团结奋斗》的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中东西战略。各级政府只有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有效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全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1、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市和农牧区进行统筹考虑,实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进行,形成一个城市是现代城市、农牧区是现代农牧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牧区互相依存、共存共荣、交相生辉的新型城乡形态。&&第一,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降低农牧民的生存发展成本,使他们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在水、电、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第二,要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我区自然环境恶劣,靠农牧民本身增加收入是不现实的,必须开拓其他渠道,其中包括转移支付。目前,尽管我区有以补贴为主要形式的转移支付,但今后仍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牧民的补贴收入。&&第三,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能像城市居民一样获得尊严。&&2、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上,转变领导观念、提高认识固然重要,而如何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和发挥自己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同样重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尽管全区各地情况不同,但是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把“转移农牧民、保障农牧民、提高农牧民、富裕农牧民”作为切入点。&&转移农牧民,就是把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从农牧业转移到非农牧业产业中去,逐步减少农牧民。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每年转移就业35万人次以上。转移的渠道有四:一是向旅游业、服务业转移;二是在资源开发(水利、矿产)中转移;三是在工程建设中转移;四是组织起来,在组建乡镇企业、建材开发中实现转移。&&保障农牧民,就是在农牧区逐步建立社保体系,为农牧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建两万套公租房,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将住有所居。新农保提前10年全覆盖,农牧民老有所依。&&提高农牧民,就是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牧民劳动技能和适应市场竞争的本领,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区要切实加大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和增收技能。使他们在实践中转变为文明守法的新型农牧民。&&富裕农牧民,就是通过转移农牧民、提高农牧民、保障农牧民的途径,使仍在务农放牧的群众增加收入,享受城市文明,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把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放在首位,把解决农牧民劳动就业作为突破口来抓。有两条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是针对农牧民就业不充分的现状,有意识地引导农牧民“洗脑进城”,开展“农牧民素质工程”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劳务市场信息,搞好劳务中介,完善供需衔接,帮助群众打出自己的品牌。如墨竹工卡县的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曲水县的藏鸡养殖基地,都是立足于本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带动农牧民发家致富的好例子。二是针对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采取走出去“牵红线”请进来“结良缘”的办法,与区内外优势地区和部门签订协作项目,增加就业岗位。我区劳动力转移项目的实施,对农牧民转变观念、提高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增收作用明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者普遍缺乏技能,二是队伍的稳定性比较差,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需要不断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3、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把“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着眼点。协调推动“三化”,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金钥匙。要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牧业、装备农牧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牧业现代化。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和城镇相融合,推动人口向城镇流动,只有减少农牧民才能富裕农牧民,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把现代化农牧业作为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黄金产业”来经营,以农牧业现代化夯实城乡发展基础。&&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点。增强县域经济就要改革和完善农牧区金融体系,扩大县域经济资金来源。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立足县域资源、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精心筛选县域特色项目,培养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有效益的县域支柱产业。重点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农贸市场,建立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做大做强青稞、小麦、药材、牛羊肉、皮毛等农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要把县城建设成县域经济的龙头和农牧区城镇化的经济中心,集聚生产要素,承载农牧区人口转移,发挥统筹城乡的作用。&&把实行“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牧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实行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把城镇壮大起来。实行农牧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可以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改变难以实现富裕起来的状况。实行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可以释放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目前,我区实行三个集中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路子,如堆龙、达孜等园区都是好的经验,只要认真加以引导,易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把落实中央一系列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如国家对农牧民实行直接补贴;加大了农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全面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公共财政向农牧区倾斜,覆盖农牧区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放宽了农牧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限制,积极维护民工合法权益等等。这些政策我区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于这些统筹城乡发展的好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尤其是一些地方配套资金要全部落实到位。&&把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立足点。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牧业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实施城镇化战略中,既要注重改进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制约市场发展的现状,又要防止人口拥挤、影响环境等问题的出现。特别要注重建设绿色城镇,构造“林中城、城中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农牧区建设,通过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进程,加快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加强农牧区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牧区,让广大农牧民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2&&邮发代号:67—1&&&&&您现在的位置: >> 科学发展观 >> 高层论述 >> 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根本要求
发表日期:日 已经有6082位读者读过此文&&&&【浏览字体: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根本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回顾中国 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统发展观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其基本特征是片面性、局部性。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会自发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捷径。这种发展观的实践导致经济的片面增长伴随严峻的负面结果。一是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造成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枯竭,需求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尖锐化。二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三是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而且由于发展的畸型,造成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从社会整体来说经济的片面增长与社会弊端之和收效很小,有人称之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我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综合性是它的特征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和经验的扬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基础上的。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改善政治民主、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每个作为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这是实现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协调互动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特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在经济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最高领导层要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意识层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对政治的能动反作用,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将社会公平意识注入社会分配制度,力争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孤立、相互脱离整体目标的排斥,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五个统筹”,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内生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三个特征。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由自然对人的统治到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对传统发展观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性的反思,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综合发展观的合理之处,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对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避免粗放式开发造成的浪费现象,倡导节约,挽救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承受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不象有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对现代发展观持反对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高瞻远瞩,对现代发展观持认同的态度,并把它同我国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用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对时代潮流的正确回应,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 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一组织还设计了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 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综合可持续发展观仍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以物为本,忽略了人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以物为工具,以人为目的,以人类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科技发展观汲取了现代发展观的合理内容,是对发展本质的最深刻认识。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谋发展的宏略,和现代西方发展观不可等同,西方现代西方发展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时候,带有虚伪性,评价别国发展的时候带有双重标准。对别国资源的掠夺、主权的干涉、本国人权问题的态度等问题上令世界人民不能苟同。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和谐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并且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就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就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既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也才能顺利实现。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已经或者正在经历从单纯经济的视角转到了社会整体的视角,再到人的视角以及人与自然相谐和的视角的转换。这种转换始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扩展到全球,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综合的社会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现在,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是新发展观DD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在综合发展观的影响下,许多经过一个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洗礼的国家已经从自身和他国的经验教训中增加了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后进国家也都把正确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相协调,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反对用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发展,反对今天的发展损害明天的发展,反对当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观念必然折射出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预测未来社会前景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社会形态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总趋势,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带领全党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重心、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等一套比较系统的发展理论。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主题,在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是: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阶段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经济在保持 20多年快速增长之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难度加大,需要付出更艰巨的努力;二是发展问题更趋复杂,改革攻坚阶段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三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作者: 来源:
上一篇:下一篇:
中共东宝区委办公室&&东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东宝区委宣传部&&主办东宝区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
http://www. 建议使用的屏幕分辨率来浏览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