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佩 梁丰研镁钙基氢化物沸点制备方法专利号

共44条状态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发送验证码
1.输入手机号后点击”发送验证码“按钮,验证码将会在60秒内发送到您的手机上。
2.如一段时间未收到验证码,可在60秒后点击”发送验证码“再次发送。
发送验证码
1.输入手机号后点击”发送验证码“按钮,验证码将会在60秒内发送到您的手机上。
2.如一段时间未收到验证码,可在60秒后点击”发送验证码“再次发送。
设置新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
大学生造充电神器 可用尿发电
  川大三学子研制出新型移动电源 撒点尿3部智能手机充满电  茶叶盒大小的一个移动充电装置,只需要加入一小勺灰色粉末,再加点矿泉水甚至撒点尿就可以给3部智能手机充满电,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而且安全环保。这是不是很神奇?昨日,四川大学3名理工科学生梁丰研、刘佩佩、俞巧君带着这个名为绿色新型氢燃料移动电源的作品到达北京,代表成都赛区参加探知未来2014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前不久,作为该电源核心燃料的灰色粉末镁钙基氢化物的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装置的充电原理是,灰色粉末状的镁钙基氢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进入氢燃料电池,与氧气在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带电离子的交换过程发出电能。  据测算,该移动电源只需15克镁钙基氢化物和150克水,便可给一部三星S3智能手机充满电3次。15克镁钙基氢化物的成本仅为1.5元,其电量相当于3节5号普通电池。梁丰研称,该款移动电源可以用于外出旅游、野外探险甚至军事作战装备等各个方面,没水时,用尿也可以充电。
其它新闻站点
京ICP备号-5大学生发明新材料给手机充电 尿液也能发电
发布时间:来源:
东方财富网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共同主办的“探知未来2014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目前正在北京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的3名理工科学生梁丰研、刘佩佩、俞巧君的绿色新型氢燃料移动电源的作...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共同主办的“探知未来2014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目前正在北京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的3名理工科学生梁丰研、刘佩佩、俞巧君的绿色新型氢燃料移动电源的作品备受关注,因为这个装置用水甚至尿液可以为手机充电,有相关报道甚至用“撒尿也能为手机充电”作为标题。据说,这个作品的核心发电材料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这个装置的充电原理是,灰色粉末状的镁钙基氢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进入氢燃料电池,与氧气在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带电离子的交换过程发出电能。据学生介绍,如果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尿液也可以达到发电效果,几位同学还发布了用尿液做实验的视频。装置的发明者之一,梁丰研同学说出了为何用尿液做实验的原因:
  梁丰研:为了应对网上的质疑,我们特意拍视频证实了一下。我们用尿液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装置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梁丰研说,他们参赛的这个作品,主要还是为了让大家更多关注新能源。   梁丰研:我们是希望推广我们的作品、产品,来推广新能源。让大家意识到,新能源其实离我们很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可怕,它就在我们身边。   他的同伴刘佩佩同学也表示,他们一直在做新能源实验,这个手机充电装置就是想把新能源真正用在实际生活中。   刘佩佩:我们一直开发新能源的材料,我们几个也组织一下,做出一个成品,让它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实,这个充电装置的核心材料是这种叫做镁钙基氢化物的灰色粉末。之前有报道称,这种灰色粉末的制备方法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刘佩佩和梁丰研同学都表示,项目确实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但目前还没有得到授权。   梁丰研:我们申请专利的是这个材料,镁钙基氢化物这个材料,而不是整个产品。申请是在14年的1月份,已经公开了,还没来得及授权。   刘佩佩:已经在实质审查了,网上可以查到,因为这种一般的材料类的专利(审批时间)较长,两三年也有可能。   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智能,手机耗电量也逐渐增大。所以,大学生们也包括专业人士一直在不断发明新方法和新能源能更好更快的为手机充电。对于四川大学几位学生发明的这个装置,未来能否推广到市场上?   电信行业观察员付亮表示,目前利用新能源为手机充电的研究没有实质进展,主要还是充电效率问题。   付亮:真的在实践应用中,关键还要看效率,只有充电效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用于实际。我们看到很多探索,都比较好,业界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探索但效果不明显。目前,学生在这种实验条件下的探索,我相信大部分方案是不可行的。   作为这个发明的参赛指导专家,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林俊教授认为,这个装置的亮点不仅仅是为手机充电,他更看好的是制氢过程的推广。   林俊:这个作品其实它最好的一个地方在于制氢过程,拿到氢气比较方便简单,我更看重的是它的推广。   林俊教授介绍说,虽然装置本身制氢过程的材料成本很低,但是,需要依托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对这个装置肯定的同时,林俊教授也提出一些关于未来推广面临的难题。   林俊:主要成本还是在燃料电池这块,让成本降下来,这方面靠几个学生是不太可能的,还得靠整个对燃料电池这一块技术的进步。他们产氢的过程还是涉及到安全性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不是一个装置那么简单,水灌进去,出来就有电了,实际上里面涉及到的这些,要做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觉得他们这点做得非常不错。   其实,大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造、创新,不论将来是否会付诸于实践,精神可嘉。据了解,本周,这几位同学将参加本次大赛的总决赛。我们也预祝他们的创意作品拿到好成绩!
(责任编辑:DF134)
关键词阅读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