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亚洲安全局势势有了哪些新的动向

付瑞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亚太安全局势
【内容提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纷纷从经济合作的角度探讨应对之策,然而危机对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秩序所形成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中美两国虽然在安全观念上存在分歧,但在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方面仍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本文试图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亚太安全局势发展的新动向,并探讨中美在亚太安全议题上加强协调的需求和中国如何在新形势下,从战略高度谋划稳定的周边环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亚太安全 中美关系 新趋向  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为了应对危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然而由美国开始的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对欧美带来的地缘政治冲击已经逐渐显现。西方学者认为,“经济上,没有国家会从这场危机中获益,但是会有少数国家,尤其是中国可以取得相对较强的全球地位。”①中国作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虽未能幸免于难,但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降反升,国际金融、经济和政治地位受到世界普遍重视和认可。美国在全球的实力地位不会因本次危机而受到根本动摇,但是其力量衰退的趋势已经显现。中美是亚太地区安全局势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力量的增强不断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双边安全同盟体系。金融危机背景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呈现哪些新特点,中国如何更具前瞻性地做出战略决策是本文所要分析的问题。  一、亚太安全局势的新趋向  2008年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冲击着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也使该地区的安全局势危险与机会并存,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使亚太地区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金融危机背景下朝核问题近期激化,使短期内有发生小规模地区冲突的风险,区域内各国军备竞赛加剧使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将在一定时期内呈现不稳定的态势,该地区的安全建设更加复杂而艰难。  (一)以大国合作为重点的美国亚太策略调整,使亚太安全局势总体平衡  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安全是美国战略和安全关注的主要目标,新一届政府及时调整对外战略和策略,突出“巧实力”外交。在美国的地区政策中,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分量明显增强,并将亚太政策与美国的全球经济和安全问题联结在一起。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后,打破常规而首访东亚,并将中国作为出访的重头戏。美国新政府的亚太策略在继续倚重盟友的同时,又调整大国关系,注重协调与中国的合作和对话。金融危机使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奥巴马上台执政后高调定位中美关系,无论是总统本人还是国务卿都反复强调中美关系对两国而言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双边关系的稳定是亚太地区格局稳定的支轴,也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缓和的决定因素。  (二)金融危机促使亚太各国和地区合作应对危机  金融危机使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遇到巨大困难,各国纷纷开展合作,商讨对策。虽然已有的东亚合作机制因泰国局势动荡而中断,但各国合作的意愿和行动一直在继续。2008年底中日韩第一次峰会在日本举行,有助于弥补东亚合作的缺陷,减轻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有利于化解东北亚地区的其他矛盾。在金融危机和朝核问题日益突出之际,韩国-东盟峰会于2009年6月召开,共商未来关系的发展前景。2009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定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各国积极商讨对策,增强互信。中国为加强地区金融合作,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出与一些国家的货币互换计划,自2008年12月到2009年4月,共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①亚洲两大经济支柱日本与中国在2009年6月的高层经济会议上签署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的合作备忘录。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重要问题,金融危机对于亚太安全局势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促进台海两岸的和平发展。马英九执政一年多来,为了尽早使台湾经济走出衰退,抓住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推行务实开放的大陆政策。在2008年底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主席做了“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两岸多轨并进的开展沟通协商并取得重大成果。两岸两会重启协商谈判, 3次“陈江会”签署9项协议,达成陆资赴台共识。“三通”基本实现,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成为现实,两岸往来由过去的“单向间接”发展为“双向直接”。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基本实现,制度化安排提上议事日程。一年内两岸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果比过去八年还要多,“两岸搁置了60年的军事对峙和政治敌对”②。金融危机对台湾外向型经济的打击直接促使台湾当局接受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实现了两岸“货通”、“人通”、“政党通”,使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驶入快车道。然而台湾“经济依陆,安全靠美”的策略未有明显改变,台湾开放两岸政策的广度与深度将受到美日强力牵制。金融危机背景下,两岸政治互信的增强与经济交往的深入使台海地区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在下降,但潜在的军事对峙仍未消除。  (三)中国快速发展态势在危机中凸显引发美国和周边国家疑虑加深  由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和外汇储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低于欧美国家, 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和平发展的强劲势头没有因金融危机而放缓。中国继续推行和平发展的大国战略,包括远洋战略也在规划和落实之中,这些引起了美国及周边国家的疑虑和担心,军备竞赛趋势有所加剧,南海等敏感地区冲突风险上升。  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布了2009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率为14?9%,经济危机中两位数增长的国防预算进一步加重了美国和亚洲邻国对中国意图的担忧。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安全事务专家梅德卡夫认为,“中国不顾当前全球处于经济危机的现实,仍然保持这一水平的  军费开支,这有点让人感到吃惊。对于中国的日趋强大及其在未来将产生的影响,印度、日本、越南甚至澳大利亚等国家都会感到担忧“①。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航母计划也引起中外媒体的关注和中国邻国的不安。继2008年12月中国军方首次明确谈到航母计划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就热议不断。中国国防部官员2009年3月访日时表示,北京将不再是全世界惟一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大国。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研究员小谷哲雄一则认为”尚不需要对中国建航母过分担心“②,中国的航母战斗群不可能与美国的同日而语。新加坡学者认为”如果中国真的获得了并非一艘,而是一群航母,将显着改变亚太地区的力量均势,其影响是革命性的,那将对美国在该地区的武装部队构成明显挑战“。  2009年以来,南中国海上争议事件频频发生,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纷纷表达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要求。虽然直接原因是临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提交大陆架划界申请方案的最后期限,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东南亚国家试图挑起领土争端来转移国内视线的可能性在增强。以越南为例,近期大幅度增加海军军费开支,拨出专款修建和扩建中部及南部的重要军港和军商合用港口,在马六甲海峡入口方向计划建立一个“潜艇伏击区”。③越南加速购买先进装备,继2009年4月,俄表示将向越南出售6艘“基洛”级潜艇之后,俄罗斯媒体5月报道将再向越南出售12架改良型苏-30MK2战机,总额达5亿美元④。目前,越南已成为继印度、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和中国之后的俄罗斯第五大武器买家。凭借南海油气田带来的滚滚财富,越南的军力建设再次进入高潮,并在南海地区逐渐提升兵力质量及数量优势。  (四)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对美国亚太盟友利益的影响趋势增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快速发展态势的凸显和美国衰落趋势的清晰,中美两国“共治”论的热炒引起了美国亚太盟友的警觉。正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亚洲事务主任韦德宁所说:“如果把得到强化的美中经济合作称为一个新的两国集团,那么美国将在与亚洲的长期朋友和盟友关系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对于美国亚太盟友利益的影响趋势在增强。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发展的势头与主动权可能易手换位”⑤。虽然希拉里曾发出过明确的信息,“美国将参与该地区的事务,美国不会把太平洋让给任何人”⑥,但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友仍担忧美国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能力和决心在下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太地区国家不仅没有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军费开支缩减的状况,反而显现军事投入力度加大的迹象。突出特点是加大海军力量的建设并直接声称应对中国崛起,海军开支猛增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各国加强军备直指中国崛起,不仅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增添不稳定因素,也使中国和平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诸多变数和挑战。  2009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新国防白皮书中显示澳国防计划的一项根本性转变⑦。白皮书对亚太安全形势的前景做出了评估,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加速亚太地区的力量转移,并明确宣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宰地位可能即将终结,而澳大利亚认为这是自二战以来的安全基石。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崛起注定会带来该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澳大利亚不能再依赖盟国的保护,宣布在未来20年里投入700多亿美元加强防务,应对地区军事增长和全球力量的转移,巨资国防预算主要用于扩充海军和空军。白皮书把澳大利亚扩军的意图直指中国崛起,“如果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速度、范围和结构得不到仔细的解释,如果中国不向别国伸出友谊之手,以便在其军事计划问题上增加信任,这种活动就可能引起邻国的不安。”①韩国打算建立一支远洋海军,能够在海外作战并对抗地区威胁,认为本地区值得关切的问题有中国海军的迅速崛起以及与日本之间关于韩国最东端的独岛可能发生的领土争端。②  (五)朝鲜利用金融危机的机会加速实现拥核自保战略,激化地区局势并带来复杂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地区热点的持续升温使亚太安全趋于复杂化。朝鲜在美国实力有所下滑,战略重点有所调整之际,加速推进拥核战略,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新的危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逐渐脱离了六方会谈的协商合作轨道,朝鲜半岛问题与朝核危机集结交错。2008年上台的韩国李明博政府放弃了“阳光政策”,从政治、经济、安全和人员交往等方面对朝鲜全面施压,韩朝关系严重倒退给六方会谈带来了新变数,致使2008年12月六方会谈团长会无果而终。  日,朝军方突然宣布与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两国关系剑拔弩张。朝4月5日宣布成功发射了实验通信卫星,不久又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5月,朝再次试射两枚导弹,韩国宣布全面参与防扩散安全倡议,次日朝宣布不再遵守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朝对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1874号决议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称韩国“履行安理会制裁决议就意味着战争”,并宣布在“与美国开始全面对抗的情况下”,采取3项措施以“I卫民族尊严和国家自主权”。朝鲜拥核自保战略的提速恶化了东北亚地区局势,并对包括朝韩间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美日韩三边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美国借机推进TMD建设等,带来一系列相关的复杂影响。  二、中国的因应之策  危机使亚太安全局势潜藏着风险,但也预示着亚太安全保障措施的变革。自越战以后的30多年来,亚太地区大国一直保持着合作的关系,和平状态可以归因于中国接受并适应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亚太地区内国家相信美国保障该地区和平的力量和意愿。此次金融危机对中美力量态势的影响使中国影响亚太安全的力量加大,同时亚太局势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也日趋增大。  金融危机导致的亚太安全局势复杂化使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相关联的新认识、新压力和新挑战。危机为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是美国借重中国力度加大使中美关系发展的空间加大,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趋势扩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中国在地区内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处于上升态势,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减压作用日益显现。而挑战主要来自因中美关系重要性的提升及中国实力地位在危机中的凸显,使一些亚太国家安全环境发生变化,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加深,战略互信有所降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心态日趋复杂,既有加强同中国经济合作的意愿,又加强国防,防范中国的意图。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的主动塑造,对周边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理解、关注和警觉,并及时、主动地采取对应措施。  金融危机后,影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机遇与危险并存。冷静而客观地评估中国影响力是进行地区谋划的前提。在中国的周边地区,美国的软实力影响仍强于中国。尽管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交往不断加深,但是许多国家仍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不完全相信中国会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在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都认为美国在经济、文化、人力资本、外交和政治等关键软实力领域最具影响力。①美国皮尤公司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前夕所做的民意调查相当片面,认为中国的军事发展对地区带来的影响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这些调查显示中国对自身和地区的看法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对中国疑虑的加深。中国应审时度势,从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安全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中国自身的战略,提出维护地区安全的新观念和新举措。  谋划之一是在加强与美国的沟通与合作中呈现更大的主动性,在中国的合作安全与美国的同盟安全中寻求变革的契合点。“亚洲的和平取决于各国相互交往的方式,特别是他们看待和处理彼此间关系的方式”②,如果想要构筑和平、稳定的秩序,需要通过地区内大国把和平与稳定作为头等大事采取深思熟虑的步骤进行谋划,也需要各国共同认识到维护和平比其他的任何目标都重要。中美两国是亚太安全局势演变的重要动因,也将受到亚太局势的深度影响。中国力量的增强导致两国在亚太地区内竞争性的一面会越来越突出,然而维护亚太地区稳定符合两国利益,危机之际中美两国在如何维护亚太稳定上加强协调的重要性凸显。  金融危机为中美关系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夏伟称“金融危机可以成为美中关系的转折点”③。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合作的重点集中在经济、能源和环保领域,然而若想实现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中美亚太安全合作的议题不能忽视。国际金融危机使亚太对于美国的利益相关性在大幅上升,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从更广范围内经营中美关系,就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作用主动展开协调,寻求传统的安全体制与新安全合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并尽力缩小中美双方的战略隔阂和地区内其他国家的战略疑虑。  谋划之二是通过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并举,在亚太安全局势的演变中发挥战略性的作用。中国的亚太角色不能单纯地通过对多边制度的参与、合作来显示中国的和平发展,而是力争成为亚太安全制度的设计者和权力关系的“平衡者”,通过观念影响和制度建构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互信,积极谋划建立信任措施的途径,实现个体和集体的自我约束。加强双边领域安全对话,以引导性外交行为化解或弱化潜在的威胁,避免被动竞争甚至对抗。在多边领域力促新的亚太安全模式的建立,如在原有“10+3”合作框架内主动提出相关的安全磋商机制等。  付瑞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 来源日期:0 |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共识网微信和微博
关注共识网微信,我们一起来看历史教科书的背面,一起来听主流媒体上沉没的声音,一起来思考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中国往何处去?”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加入我们。
微信号码:igongshi
对本文发表看法,请电邮:,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来信栏目并获赠图书一套。
凡本站转发文章,如刊发媒体不同意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分隔线----------------------------
导语:叶利钦时期产生经济转型危机的原因非常复杂,决不能仅仅只归结为休克疗法一个因...
在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越南被认为是除了中国以外,走社会主义发展道...
凡是俄国公民都享受宪法规定的免费医疗权。俄国养老金制度也是全民享受,包括农民和家...
我们在前八篇论述了苏联各历史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接下来将研究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
导读:72号令的内容甫一披露,有国际人权组织声称此举将使越南成为东南亚互联网审查最...
从中印两国经济表现看,印度发展潜力比中国低,而且有其无法克服的热带地理位置障碍,...独家专访李金华:中国对亚太安全要有忧患意识_中国频道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好莱坞寻求合作的主要原因。
虽然已进入21世纪,种族,依然是美国人无法回避的敏感词。
独家专访李金华:中国对亚太安全要有忧患意识
责任编辑:姜涛
核心提示:中国越发展,越渴望有一个安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渴望有一个更长的经济发展机遇期。
《参考消息》12月1日报道 近日,参考消息报社携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中国政治学会政治与战略文化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了第十三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研讨&西太平洋战略态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本报特选摘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金华纵观世界形势,今年很不平静。由西方支持、鼓动的颜色革命,使乌克兰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对中东欧地区形势、乃至世界局势都在产生影响。在中东地区,动乱局面日益加深,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已经把战火扩大到更广泛的地区。面对中东战火和乌克兰危机,美国是否会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中东和欧洲?美国在国防预算减少的情况下是否还将继续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些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实力逐步增强,已令世界瞩目。中国越发展,越渴望有一个安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渴望有一个更长的经济发展机遇期。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时常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把握好国际形势的大局,尤其是认清亚洲的安全形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全,也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福祉。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国家安全观,应势而生,与时俱进,也为我们研究国际安全形势、提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对策,指明了方向。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在APEC会议上提出的倡议和措施为亚太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并使亚太梦想造福亚太地区人民,惠及世界。在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正式会谈。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经过35年发展,中美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奥巴马在会谈中说,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无意遏制或围堵中国,因为这样做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很高兴听到奥巴马的这番讲话,但是更希望奥巴马能把讲话付诸实际行动之中。美国把60%的兵力部署到太平洋地区恐怕不是一次旅游行动,也不会使太平洋地区更太平。太平洋更需要的,是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所说的&互信、包容、合作、共赢&。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预测亚太地区局势的新动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预测亚太地区局势的新动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投资期限:3个月
产品名称年化利率操作来源: 作者:杨伯江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新动向
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出现了三大新动向:(l)地区多边安全对话由设想阶段步人实践阶段,开始摸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多层次、多渠道、复合式的安全机制。(2)地区内大国关系进人重新定位、全面调整的时期,总体上是在朝多边均衡、多边协调的方向发展。(3)与此同时,地区军事态势出现新变化,地区稳定仍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需要构筑新的军事平衡与危机管理机制。 地区多边安全对话进人新时期」 (一)各国或地区组织相继调整亚太安全战略,积极倡导地区安全对话。美国开始探索建立双边同盟与多边对话相结合的地区安全机制,以构筑有利于己的战略均势与地区稳定,并继续在其中发挥“平衡器”与“领导者”的作用。日本提出要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全方位的“中心作用”,从过去单纯强调日美同盟转而采取“双向选择”战略,积极参与建立地区安全机制的进程。东盟主张以东盟外长扩大会议为轴心摸索建立地区安全机制,以构筑新的地区力量平衡,掌握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 (二)地区多边安全对话由设想阶段步人实践阶段。7月初,克林顿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设亚太形势专题报道想,建议在西雅图召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脑会议,讨......(本文共计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安全通讯》2003年12期
《发展》2006年01期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行政与法》2006年06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商业时代》2006年06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5期
《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1期
《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主办:新华通讯社
出版:瞭望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周刊
出版地:北京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太地区指哪些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