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单独打需要四十分钟王老师单独打需要六十分钟如果两人合打需要几分钟网首页

老师限时40分钟让每名同学打字,已知独立完成小宝要50分,小贝需要30分。小宝先打了30分,小贝在帮忙_百度知道
老师限时40分钟让每名同学打字,已知独立完成小宝要50分,小贝需要30分。小宝先打了30分,小贝在帮忙
小宝效率为1(单位1)除50=50分之1小贝就是30分之1小宝先打了30分就是50分之30=5分之3
40-30=10(分)
小贝再打十分为30分之10=3分之15分之3+3分之1=15分之14
15分之14小于1(单位1)答:不行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
人看, 看看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谁知道黄页网站_午夜黄色视频影片_夫妻zuoai_偷拍日本美女上厕所卫生巾
谁知道黄页网站为你提供午夜黄色视频影片的内容,其中有夫妻zuoai包括相关的偷拍日本美女上厕所卫生巾,手机电影伦理片下载资料等.
谁知道黄页网站_午夜黄色视频影片_夫妻zuoai_偷拍日本美女上厕所卫生巾
这句话轻易挑断了我在咖啡的作用下显得过度兴奋的神经,所以即使沈安年已经挂断了电话我仍是神经病一样对着话筒骂脏话,出手相斗的八人更加明白这中间的关键所在。钱士权心中渐燥,他着着抢攻,双掌如刀如剑,逼得萧青麟守势多而攻招少,但萧青麟剑法绵密沉稳,朴实无华,偶然间锋芒一现,又即收敛,竟寻不见丝毫破绽。钱士权不禁寻思:“这少年果真了得,我要在几招间取胜,着实不易。血衣五僧苦撑强敌,时候久了只怕支持不住。”  “月无殇,你是骗子,你说要来看我的……”
“六爷!”项东一看到从布袋里被王小川脱出来,昏迷在地上的那个男人,顿时疯了,怒吼一声,撒腿便跑了上去,一脚狠狠的踹上了“六爷”的肚子。这世界,那样多的陌生人,我却再也不能忘记你。  云姬连连叩头:“云姬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求王饶命……”  那小娃娃一看就是三朝未满,小脸皱巴巴的,不像是婴儿,倒像是胎儿……“且听我,细细讲来。”她挑了挑灯,缓缓闭上眼睛,仿佛是在想,那段情缘究竟是从何而起。  目下路子几乎要风中凌乱了!
午夜黄色视频影片
偷拍日本美女上厕所卫生巾
手机电影伦理片下载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cn/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道黄页网站_午夜黄色视频影片_夫妻zuoai_偷拍日本美女上厕所卫生巾(第十九期)
编者的话:
仿佛是一个残酷的印证,上周刚刚做了一个关注教师需要的专辑,没隔几天,就传来了某市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于5月16日跳楼自尽的消息。据5月24日的《南方日报》报道,该名男教师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同事们反映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个年级段12个班,他教的两个班每次考试成绩都排第一、第二名……
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一个正当盛年的男人抛娇妻别幼子,踏上了不归路?是什么样的理由,令一位年年先进的优秀教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望境地?
这期我们来倾听几位一线同事关于教师压力的心声,一起面对我们共同的痛、共同的困境,一起探寻自我救赎的出路。记得上期说过:“教师的危机才是教育的危机,而对教师需要的长期忽视必定会导致教师的崩溃。”
这期的名家选读是一篇教育随笔,作者是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女士。虽然她写的是台湾的大学教育,但相信她所忧虑的情景我们丝毫也不会感到陌生。这种“幼稚园”式教育,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广大教师压力巨大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多数时候是否就是消解于本来应该放手的事无巨细的操心和包办代替?身为教师,却无暇思考教育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意义,更无从体验教育的理想主义特质给从事教育者带来的生命激情与喜悦,甚至没有精力汲取除课本、教辅、习题集之外的更为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更遑论陪伴家人、经营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而只是一味将自己埋入一地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务的无尽操劳当中,处处不放心,事事要到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焉可不疲惫?怎能不心力交瘁?同时我们应该深思:在这样的“抱养”式教育下长大的受教育者(包括我们自己),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匮缺了独立行动、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匮缺了应对现实烦恼、化解生存压力、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
置身于人类智慧的殿堂,濡染着孩子们活力四射的欢笑,走在五月花树下的我们,本来应该有更多的喜悦和骄傲,弟兄姐妹们啊,让我们积极自救,追寻属于我们生命的更多幸福吧!(撰文/叶永玲)
本期目录: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而与儿童息息相关的老师,一直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下工作着、生活着。长期以来,他们一边抱怨着工作的繁忙琐碎,一边依旧任劳任怨地在各种压力之下努力支撑着孩子们的蓝天。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温和善良知识丰富的朋友角色,在领导面前表现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的教师本色,但一旦终于有空余时间面对自己,有谁听到过他们疲倦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有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
谁给我们时间?
事实上,有很多老师的工作比我所写的还要琐碎和繁忙,是什么让老师连最不应该失去的备课时间都失去了?
老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性的。拿班主任来说,从学生开学报道这天起,繁忙琐碎的一学期就开始了。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乃是根本,如今,备课这一工作基本上都要靠晚上加班才能完成,当然这种加班是老师自发在自己家里的加班,从没人给过他们加班工资。学校的8小时工作时间根本就没有为备课留下余地。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他们还要填写一张又一张名目各异永远搞不清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写些什么的计划、总结、论文、案例,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会议和培训;还要搞好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抓好各项比赛的训练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实上,很多老师的工作比以上我所写的还要琐碎和繁忙,比如低年级的老师,每天要上的课就有5节左右,差不多只有一节空课时间可以让他们坐下来喝口水,松弛一下疲惫的神经。可桌上总是有一大叠作业在等待批阅。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吧:&我上洗手间都要小跑着去!&
工作繁杂可以不在乎,毕竟做了教师这一行。可是没有时间好好钻研教材,好好备课,却是他们最大的惶恐和不安,所以不得不加班。可是,是什么让老师连最不应该失去的备课时间都失去了?
谁给我们真实?
我见过100多页材料全部造假的,都能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光荣定级,我还有坚持真实的理由吗?可每次对着学生纯洁的眼睛,我都会为自己深深羞愧。
教育重研究,重积累。但古言过犹不及,如今,这种研究和积累的风气之盛,已形成老师的又一种压力。一个课题研究,可以拿出几大箱的材料。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准备材料要做一两个月。最高级别的应属省、市级实验学校验收调研了,材料可以装几卡车。每学期,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调研活动多达数十次。每次调研,老师都要做好各种各样的材料,统计好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工作都是额外的,完全挤占了老师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
问题是,这些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连教师座谈学生座谈都是事先预演好的,不会说话的纸又能反映出什么呢?尤其是说明学校常规和学生情况的材料,大多是老师在领导授意下为配合学校工作自编自造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但是,对调研有用,对领导印象有用,对充实学校档案柜有用,对加快纸张消费促进纸业发展有用,谁来考虑老师的迷惑和忧虑?谁来体会老师在教授学生说谎时的痛心和尴尬?
作为基层教师,最关心的就是个人的职称评定了。可是现在连这项工作也充斥了虚假。我曾经历过2001年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材料做了整整一个月,装满了一个大档案袋。我认为我一向非常诚实,而且工作十年来成绩也算骄人,恭居学校中层。但一百六十多页的材料中也有那么十多页的材料进了水。对此事我可以毫无不安,因为我诚实了也许就会被淘汰。评职称做材料从来都充斥着大量的虚假,而且已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谁老老实实谁就是二愣子,就是成心不求上进,影响学校声誉。我见过一百多页材料全部造假的,都能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光荣定级,我还有坚持真实的理由吗?可每次对着学生纯洁的眼睛,我都会为自己深深羞愧,对这个职业也由热爱而疑惑再至渐渐失望:我追求的就是这个吗?我无法回答自己。
谁给我们宁静?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学校是心灵的净土。然而,一个又一个教育&运动&却正在使这种事业受到质疑,使这片净土出现阴影。
我们相信,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改革是正确的、必须的,但经过层层理解后的层层传达,到了基层教师那儿,这些改革容易变味。就拿前几年的&减负&来说,最初,不仅学生拍手叫好,老师也是拍手庆幸。学生负担轻了,老师的负担当然也相应减轻。而一年之后,随着学生考试成绩或多或少的滑坡,家长的质疑随之而来,于是减负呼声弱了,老师负担又上去了。
近年来,由于&择校&现象愈演愈热,学校终于彻底丢弃了减负口号,提出&理直气壮抓质量&,当然这&质量&毫无疑问着就是指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理直气壮&,就是无数孩子的童年被作业扼杀,就是老师负担的恶性加重。
再说说如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边高喊素质教育,一边紧抓应试教育&的现象。不仅老师无所适从,连领导们也不能自圆其说,只得自我解嘲地认为素质教育包含应试教育,两者并无矛盾。可是天天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心知肚明,两者根本水火不容!抓了素质就要付出考试成绩滑坡的代价,抓了成绩就不可能顾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方方面面的启发下,他们也懂得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明天要来开素质教育现场会了,便把学生作业本收掉,发给他们各种课外读物,在墙壁上橱窗里布置好学生的各种手工手绘手写作品,关照学生对谁也不许说假期要补课;下周要考试了,学生每天不完成三张试卷别想回家——当然,回家后还有一张试卷要做。
面对这样的教育&运动&,老师怎么能不疑惑?谁在真正为教育着想?谁在真正为孩子着想?
谁给我们理解?
二十多位来自市内各大小学校的教导们吐尽了苦水,居然没有一位教导能感到工作中的快乐。他们开着玩笑说:&马路上面黄肌瘦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
社会往往把国家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家长则把所有的人生追求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老师肩上的重担何止千钧?干得好是理所当然。一旦稍有差池,责难声便席卷而来。加上几次行风建设调查,学校因受乱收费牵连而声名狼藉,一瞬间老师似乎成了过街老鼠,骂声四起。而老师的委屈谁能明白?他们也是人,也会力不从心,也会疏忽马虎,也会犯错误。而且,一个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哪有权力去制定什么教育政策包括收费政策?而面对现状,谁愿意给他们理解和宽容?
笔者曾参加过本市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二十多位来自市内各大小学校的教导们吐尽了苦水,居然没有一位教导能感到工作中的快乐。&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想着肩头的重任,想着无休无止的工作。&他们开玩笑说:&马路上面黄肌瘦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
谁是真正的专家?
实实在在的教育由远离教育实际、动不动就跑国外做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指导,成了教育的最大悖论。
长期以来,教育牢牢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由一批专家学者掌控着教育思想的演变、教育方式的更新,这本无可厚非。但理论一旦脱离了实际,往往就变得虚无飘渺,令老师无从掌握。笔者近年来有幸参加了各种规模的培训不下数十次,培训笔记记了几大本,但这些宝贵理论真正能对教学实践起多少作用呢?不少老师反映,听专家讲座就如听《天方夜谭》,满嘴国内国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没有谁把眼睛朝下看,看看我们的教学实际,了解老师们的真正需求。实实在在的教育由远离教育实际、动不动就跑国外做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指导,成了教育的最大悖论。
学校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使命,这&人&既指学生,也指老师。一所学校若能培养出一批成功教师,无疑是最足自豪的资本。问题是,教师成功了,出名了,拿什么证明?除了荣誉证书,便是工作性质的变化了。名教师怎么能天天呆课堂?名教师得负责对外交流和宣传,树学校形象的,成为学校吸引生源的资本。于是原先做班主任的可以不做了,原先一周上15堂课的可以变成一周上5堂课了,原先是普通教师的可以考虑选拔为行政干部了。一来二去,成功教师就离开了教学前线,走上了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岗位。
很普遍的例子是: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曾经是不错的教师,但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是不上课的,专门负责外出开会,搞好上下人际关系。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一些特级教师成名后就理所当然地离开本职岗位,如明星大腕般靠外出&走穴&挣钱,礼堂里一堂公开课,收入远远超过一个月薪水。而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呆在课堂与孩子为伴的,通常都不是领导眼里的好教师,起码不是成功教师。教师的成功以离开教学一线为证明,是教育的又一大悖论。
教学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实践工作,教学经验是一个老师最可宝贵的工作积累。但通常,教育行政机构的领导们在会议上对老师说得最多的是:要尽快转型,从经验型教师转为科研型教师,要多写论文。于是写论文成了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而且要求之高、数量之多,超过了一般老师的承受范围。&要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要敢创新,有新意&。为促老师写论文,写好论文,学校往往把教师论文与教师收入挂起钩来。于是某市去年教师论文&产量&就突破了两万篇,但其中有价值的却不足百篇。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当然不错,但要考虑老师的实际情况,如此齐头并进一视同仁的做法,只能逼老师&做&论文:摘抄拼凑,不知所云,反而冷落了本该记录整理的教学经验。况且,如果老师都能搞科研做学者,要那么多的教育专家干什么?这岂不是教育的又一悖论?
谁逼着我们&患病&?
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据上海某教育机构统计,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工作压力巨大,且重复繁琐、无法量化,使老师的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除极少数人能通过自身奋斗或社会关系跃居领导岗位,从而离开教学一线外,大多数老师只能日复一日地呕心沥血。由于接触面不广,他们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呈两点一线状态。加上社会舆论固有的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使老师跟现实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于是,他们很少能有舒解压力的机会。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老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据上海某教育机构统计,超过60%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这个数据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国家、省、市每年都有&优秀教师&、&十佳教师&评比,但看看他们的事迹介绍,总是令人揪心:多少教师的成功、出名是以身体为代价的啊!他们的事迹中充斥了&病倒&、&休克&、&手术&、&坚持上班&这样的字眼。事实上,除了成天在校园里忙忙碌碌,他们哪有时间留给自己锻炼身体呢?
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一些年轻教师在经历了苦闷和彷徨后,悄悄转移目光,寻找别样寄托。他们参加传销活动,做保险业务员,推销各类化妆品,甚至下海经商,不一而足。据某地安利销售公司负责人说,老师是最容易也是他们最乐意吸收的业务员,因为老师知识丰富,能说会道,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而且老师也很容易被鼓动。
虽然彷徨怀疑,虽然痛心失望,对教育,大多数老师还是有着执著的期望,满心的牵挂。他们相信总有一天,理想能成为现实,天空能不再阴郁。那时,他们可以在鲜花绿草丛中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以最纯净的心灵贴近自然,感悟教育的快乐,感悟生活的美好。那样的教育,必将是最成功的教育。
但愿,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直用来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但现在,面对种种现实,教师们常常感到尴尬和无奈。
                             摘自网络
        
  如今,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已经使教师的身心健康有了不能承受之痛。
  一、月考:你死我活的敌人。
  同备课组的老师,既是合作者、朋友,又是竞争的对手、敌人。平时嘻嘻哈哈,天空海阔,一旦到了月考,立马就成了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月考哪里是在考学生,分明是在考老师,考老师的水平、能力、承受力、脑神经。好容易结果出来了,要比高低、比大小、比长短、比能耐,比得人心惊肉跳,比得人午夜惊魂。
  考得好,你就是英雄,就是能人;考得不好,你就是狗熊,就是蠢蛋。有分数,就有地位;没有分数,就没有尊严。分数就是硬道理,分数就是生产力!如此恶性竞争,试问哪个老师不红了眼,哪个老师还有平和的心态?
  二、统考:同仇敌忾的战友。
  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人脸上笑容开。当“内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当所有的月考都成了历史,老师们才恍然发现,统考就要来了。统考还是比大小,比高低,不过由“内战”转为“外战”,和兄弟学校比,和兄弟学校的同仁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突然之间,往日的对手成了仗义的朋友,成了闺中的密友,我们休戚相关、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只因为我们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我们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的头脑里永远不能接受失败这个字眼,因为我们没得选择。
  我们精诚团结,互相帮助,互通消息。夯实基础啊,分析考点啊,揣摩考题啊,补缺补差啊,忙得脚不点地。你生怕我有了遗漏,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我们常常商量到点灯,我们成了陀螺,高速旋转,能量的挥发,连自己也惊叹造化的伟大。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一张老脸,连赵家的狗看见了,都要夹起尾巴,落荒而逃。我们全力以赴,就为了能够比“友邦人士”多收三五斗。
  三、高考:相依为命的病人。
  三年怀胎,一朝分娩。我们把考生送进了考场,互相鼓励着,近乎是相互搀扶,三年来铭心刻骨的斗争和三年来刻骨铭心的支持,早已经化成了热热的眼泪。我们病入膏肓,我们相依为命,我们眼睛花了,耳朵坏了,腿脚也开始蹒跚;但只要是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我们就会突然惊醒,两眼放光——像葛朗台听见狗在院子里打呵欠一样的警觉。我们中了毒,中得很深。对于高考,我们就像对初恋的情人,一样的痴情,一样的执著。
  终于考完了,可怜的学生们开始焚书,当然不会坑儒——学生解放了;我们也在突然之间清闲下来。可我们一天也冷不下来,天天奔走着互相安慰,互相宽慰,互相打气。然后分工打听,刺探到学生一星半点的消息,就跑得屁滚尿流,相互转告:或捶胸顿足,或摇头叹息,或手舞足蹈,或啧啧赞叹。短短20天的时间,做了好多大红灯笼的好梦,也做了好多全军覆没的噩梦……
  对于高考成绩的期盼,我们就像祥林嫂对待魂灵的有无。既渴盼有魂灵,死了之后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阿毛;又害怕有魂灵,死了之后被锯分给祥林和贺老六……然而高考成绩还是如期揭晓了,我们要不成了“范进”,高兴得发了疯,逢人就说,“好了,好了,这下子好了……”要不潦倒得像“孔乙己”,脸上笼上一层灰色,逮住几个学生,说:“茴字有几种写法,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么?你们,你们……”
 这就是我们当前教师的竞争现状。很多老师面对残酷的应试竞争,无奈、痛苦,甚至有一种绝望感,“然而,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
                                     摘自网络
  写给困境中教师的
前不久,在中学做教师的小妹向我诉苦说,九月份才从农村中学调往城里重点中学任教的妹夫由于不适应紧张处于临战状态的高三教学,整日处于严重的体力透支状态。即使这样,家长、学生对他的教学不满意,多次上访,终于迫使校方把他从高三换了下来。为此,妹夫整日郁郁寡欢寝食不安,由于担心下岗,精神陷入到崩溃的边缘。其实,类似于妹夫一般处于困境中的老师在我身边也常常能见到,其中尤以初为人师和调入者最为突出。在他们面前除了新生的人际环境,还有就是在教育教学上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全新挑战,再加上自身的封闭,使得本就脆弱的心灵添增了许多有形无形的重荷,为师人生也就难以享受到一份人生的欢快。而在上一周,我身边的一位老教师由于校领导在升旗仪式上批评她班的学生不守纪律,竟然在办公室里哭了起来……面对着我可敬的同行,尽管我无力替你们推开现实的城墙,尽管很多时候我也同样承受着无奈的哀伤,但我愿意把心中的几缕光亮与大家共同分享……
1.可以暂时低头,但一味沉默绝不是金
一种绝对的沉默将导引至悲愁,它代表死亡的阴影。
         ——(法)罗曼·罗兰
近日,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国首例教案官司有了重大转折,历经3年多7次上法庭,以所有权起诉而几次输官司的重庆南岸四公里小学高丽娅老师“终于盼来了喜讯”,重庆市一中院以私自处分老师教案行为侵犯著作权为由,判决校方赔偿教师高丽娅经济损失5000元。其实,高老师的胜利不仅仅是获赔了五千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然而,当前的教师又有多少能如高老师一般直面权力,用法律去寻回自我的尊严呢?是的,面对权力无理的打压、排挤、威胁甚至报复,我们善良的老师则更多地只能在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中成为软弱的“臣民”,因为他们不相信被权力践踏的公平公正,只相信自己的饭碗和前程笼罩在灰色的权力阴影下。“沉默是金”也就成为了不少中小学教师被迫信奉的生存哲学。于是,一些教师在自怨自艾以泪洗面中除了盼等着“救世主”“圣贤明君”来解救不堪重负的心灵,从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实现生存方式的突围。
本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一位新进教师因学生午餐问题被家长告到了报社,报社记者采访了该教师,该教师如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没想到,第二天报纸就以《以中午补课为由,强迫学生午餐》为题暴光了学校。学校领导见报后大为光火,以“私自接受记者采访损坏学校形象”的“罪名”对该教师处以了扣发劳务补贴1000元的严惩。面对这无理无据无法可依,甚至可以说是莫须有的“罪名”,我们的这位老师选择了无法抬头生活的沉默。而另一件事则是起于学校组织各班评选宋庆龄奖学金,要求每个班推选一名学生到学校参评。其中,有四位班主任认为此次评选缺少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且学生获奖仅一名,就自动放弃了候选资格。没想到,校长竟然在全校大会上以“不支持学校工作”为由公开点名批评了四位班主任。会后,尊严受到伤害的四位班主任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当即对校长的批评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三点质疑:一是点名我们批评依据何在?二是不参评缺少公正的评选就是对学校工作不支持吗?三是宋庆龄奖学金的评选里规定了放弃就要受到惩罚吗?有理有据有节的质疑问得校长哑口无言,这不仅有效地维护了自我的尊严,更重要的是让学校的管理者不得不意识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才是赢得人心的“法宝”。其实,类似上述的例子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屡见不鲜,而多数老师则只能如前面那位老师一般以沉默忍让,缺乏如后面四位教师样的勇气去讨回公道,这不仅轻易丢失了尊严与权益,失落了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更重要是在无形地助长“人治”及“权力”的泛滥。为此,在困境边缘游走的教师需要时刻铭记:幸福的生活可以等待,也可以暂时的低头,但一味的沉默绝不是金。
2.和良心对视,是否坦然地睁着眼睛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德)马克思
“中午的时候,陈颜至在放学的途中故意在背后玩味地打了我几下。当时,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心里窝着一肚子气,送完学生回来,我便搜寻着陈颜至的身影,可在他们班队伍却没有发现他。正当我失望之余,陈颜至却出现了。于是,我一把抓住他,不由分说就朝着他的后背上使劲打去,只听他叫了一声,表情有些痛苦,我就松手放他走了。可一回到办公室,我就忐忑不安起来,因为我打陈颜至的部位处于危险‘地带’。于是,我多次用手做实验,打自己出手打陈颜至的部位,越这样实验,就越感不安。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我急忙赶去教室看陈颜至来了没有,可去了几次也不见他的踪影。于是,我开始惶恐起来。上课铃声响了十几分钟了,我一个人默默地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心急如焚地望着学校大门,可陈颜至始终没有出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我的心愈来愈紧张,脑海里不断出现那些不敢想象的场面。诸如陈颜至可能正在医院接受检查,他的家长着急地向学校赶……我真的不敢想象当家长出现在学校,我将如何应对……想到这些,我真是后悔轻易出手的那一巴掌,仅仅因为一巴掌,可能就要让我去承受着人生的“灾难”。陷在苦难设想里,我近乎绝望了,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有好几次,可能是我实在承受不起内心的惶恐,很想去打个电话问一问,可我终究没有去……就在我陷入到心灵的逆流里不能自拔时,陈颜至突然出现,惊喜、惶恐、不安一起交织成复杂情感冲涌进我的世界,以至于我无力自持,想马上迎上前去问个究竟,但我还是克制住了。一会儿,陈颜至气喘吁吁的出现了,当我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晚?”他不好意思地说睡着了。当我再问他今天中午挨的那一下痛不痛,他笑着点了点头。当我确信陈颜至真的没事时,高悬的心才真正落了地。不过,还是无法平静下来,因为为了那一不经意的一巴掌,我赎了一中午的罪。”这是一位年轻教师真实的内心告白。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例,经历过如此的惶恐,相信每位教师或多或少都品味体验过。因为教师是人,而不是神。很多时候,当我们的教育教学受限于经验钳制于理性乏力于科学枯竭于睿智,再加上情绪心境的影响,往往会让感性的冲动膨胀,导致反教育的言行频频伤害学生也痛苦自己。尤其是初入为师者和长期缺乏成就感的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从而不可避免地生成出职业的倦怠与惶恐,使本就躁动的内心不堪重负,造成心里的扭曲和角色的反叛。
前不久,由于要开展校本培训,我在学校进行一项调查,其中一项“你觉得做教师是在享受快乐吗?”全校123位教师,选择快乐或较快乐的只有12位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都处于不快乐状态。当然,不快乐的原因一方面是抱怨有限的收入及福利待遇低下以及现行的教育体制陈旧,另一方面外就是无法从职业中寻找到为师生活的情趣与兴奋点,“被动、屈从、承受、忍让、漠然、惶恐、脆弱、敏感”也就成为了众多教师生活的关键词。“问心无愧”是眼下不少教师挂在嘴边聊以自慰的口头禅,但细细想来若教师能时时做到“问心无愧”,真的是一种大境界,若没有丰厚的学识底蕴及人文素养奠基定然难以走到如此澄明之境。是的,若我们都能“问心无愧”,那么近段时间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庆市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挖煤资助贫困生的刘念友老师就不会震撼着“教育的良心”,2004年暂时放弃读研的自愿者徐本禹也就不会“感动中国”,三千多万教师也就会理直气壮地享受着为师的快乐与幸福……。
“和良心对视,我是不是可以坦然地睁着眼睛。”这是一位经历了无数成长阵痛的教师锤炼而出为师哲学。是的,面对生活,我们可以用谎言欺骗整个世界,但惟独无法欺骗的就是自己的良心。正如前面那位教师所体验的“为了那一不经意的一巴掌,我赎了一中午的罪”,实际上就是亏欠的良心债啊……
3.生命,需要每天见证。
人的生命吗?犹如风前的一只蜡烛。
——(美)桑德堡
有朋友问我写《爱心与教育》用了多少时间,我说:“两个多月。”朋友顿时瞪大了眼睛:“嗬!两个多月就写成了一部畅销书,真是快枪手啊!”我连忙纠正说:“不,严格的说,这本书我写了16年。因为从参加工作起,我几乎每一天都在写。”在写日记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的感觉,也没有想发表的动机,只觉得应该用笔挽留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的日子而已。但现在翻开我当年所写的几十本教育日记,我自己都禁不住感动了:我一页页发黄的文字,化作一张张老照片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分别多年的学生们正向我走来,他们调皮的笑声穿过遥远的时空扑面而来……当然不仅仅是写故事,我也记录下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我都以随感、格言的形式写下来。“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人格。”“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用孩子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些散落在我现在著作中的句子,都是我从当年的教育日记中提取出来的。这些思考,也许并不深刻更不“前卫”,但它们是我对自己鲜活教育实践的真切感受,因而,它们也逐渐成了我百折不挠的教育信念。“对教育的爱大家都是一样的,对教育的执着大家也是一样的;如果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仅仅是对这份爱与执着多了一点思考并用笔将其记录下来了。仅此而已!”的确,在同样有着丰富实践基础的前提下,也许恰恰是写作使我现在拥有了有的老师所羡慕的所谓“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不能设想,如果我的教育事业离开了写作会是什么样子?说真的,虽然我现在发表文章和出版著作不是很困难,但我绝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而写(其实,我参加工作以来所写的文字大多数都没有发表),而是为了镌刻我教育的足迹,把玩我事业的珍宝,体验我生命的韵律,并将其永远地珍藏于正在渐渐离我而去的青春之中……(节选自李镇西《写作让我的事业如此美丽》)
读着李镇西的心灵独白,我们不难发现李镇西之所以能够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当今屈指可数的教育专家,其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用真实的笔挽留住了平凡而纯真的日子,使自己成为了风中那棵会思考的芦苇,让生命的每一天得到见证。
其实,不仅仅是李镇西,古今中外凡是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者,都有每天见证生命的习惯,比如洛克、苏霍姆林斯基、斯霞、魏书生等大家,他们之所以能攀上教育人生的颠峰,就是因为他们善于从真实的琐碎中积累出智慧提升出思想。然而,现实生活中广大的教师却往往忽视对自我教育生命的见证,不管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苦涩,不管是读书偶得还是践行而出灵性之光,都那么轻易地抛给了悄然而逝的时光。结果,自我的精神生命始终处于沉睡状态,本该醒觉的潜能与生命激情被平庸的工作日复一日地消磨下去,从而失落了关注自我生命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生活需要的快乐、成就、幸福被沉重、脆弱、抱怨所取代,生命的每一天也就成为了无效的消耗战。相信在我们的身边,随处都能见到这样的身影,辛辛苦苦地立于三尺讲台几十年,到头来除了苍老的痕迹,无尽的惆怅以及忧郁的双眼外,似乎没留下多少值得称道的欣慰与坦然,其实这就是在过去的平凡平淡岁月中丢失了从平凡平淡中聚敛风景的力量。如果我们要真正摆脱回望教育人生时的凄凉与悲哀,那么最需要做的就是让生命每天得到见证,见证疼痛的思考,见证守望的甘苦,见证激情的喷涌,见证美丽的情怀,见证收获的感动,见证失败的苦涩,见证直面缺憾的勇气,见证教育的爱与宽容,见证诗意的理想与信念,见证厚积薄发的快慰与精彩……尽管这样的见证也许无法实现人生的壮美,但至少可以在蓦然回首中生成出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感慨。下面这段文字就是一个利用网络平台见证生命存在者源自心灵的音符:
回望来路,几多感慨,几多怅然充盈心间。尽管我无法用文字一一鼓荡起曾经品味过的欢乐与苦楚,更无法为逝去的日子重新注解希望中的灿烂,但我清楚,自己必须得为真实的生活敲打出鲜活的鼓点。是的,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艰难行走,一颗孤独而沉重的心常常身不由己的沦陷,被麻木、冷漠、烦躁、失落、卑怯无情吞咬。疼痛中,我庆幸寻到了一方可以承载希望的家园。艰难的守望,很多时候,我真的想悄然而去,甚至不愿带走一片云彩。然而,每每痛下决心,我又感觉有那么多双温热的手在牵痛着我的心,有那么多双热情的眼睛在凝视着我的背影。是的,我不能离开,也没有任何理由或是借口选择离开。尽管有时候我因实在无力承受人性中的丑陋与软弱,总期待着一次飞蛾扑火的悲壮为平淡舞蹈出“精彩”,或是如浮萍一般漂泊潇洒地游移于尘世,但阵痛过后的自由诉说,一次又一次了铺平了前行的路,延续着平凡,延伸着生活……艰难的守望,我感觉自己变了,尽管生命依旧平凡,生活依旧平淡,但我每天都那么虔诚地思考,都那么忠实地记录圈画着行走的脚印,都那么满怀憧憬地规划建构着未走的新路。生命真实了,生活充实了,头脑充盈了,心灵丰满了,情感细腻了,希望明朗了……在思想的摇篮里,我抚摸到了生命的律动,在执着的坚守中,我体认到了生命的厚重……兴许就是这份生命增值的获得,我油然而起了一份感恩万物的冲动,在直面心灵的独白中,在一个又一个灵性飞扬的解读里,我积蓄起了勇气,面对着软弱的挑衅,我那么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在理想面前,我决不会崩溃!”我需要路,有形的无形的平坦的艰险的,但我更需要在属于自己的每一步路里都有希望的烛照,因为有希望的路才有阳光,才有雨露,才有芬芳……
“生活的本身有无奈,无奈的本身就是生活。”这是我直面艰难后的一份真实的感悟。面对未走的路,我虽然生不起万丈豪情,但我已经懂得“生命需要每天见证”,只有每天见证了生命的存在,才有生命价值的生成与体味,而这种有意义的转换需要永不停息的思考熔炼出厚积薄发的气势与韵律。倘若我不想让自己的一生归纳为悲哀的空洞,那么我所能做的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守望,让思想的火花点亮生命,每天见证行走人生的力量……
4.欺骗生活,就会被生活加倍欺骗
欺骗里既没有安宁,也没有快乐。一时炽热的欢乐,紧接下去总是烦忧的悔恨。
   ——(美)德莱塞
教育是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面对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相信属于我们的轻松、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距离遥远。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亏欠和惶恐中前行,因为天天面对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教育所必须的精神元素爱、感恩、忏悔、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自由与自主需要在实践体验中积累摄取,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必须拿学生的前途命运作为“操作台”“试金石”“练兵场”。下面就是笔者彻骨的体验:
这是属于我和孩子们的最后一节社会课,因为三天后这群孩子在经历了一场升学考试的阵痛后将告别朝夕相伴了六年的小学校园,而并不决定他们命运的社会课也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消散在了初夏的雨季中……这样的时刻,我真的好想说声再见,好想道声珍重,好想言声祝福,给孩子们送去哪怕是一丝的美好一瞬的幸福一时的感动。然而,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沉淀于心的怯懦使我终究没有勇气开口,默然中,我只有选择悄然地离开……回望走过的来路,我曾有过几许豪情,几许惆怅,几许失落,几许抱怨……我不知道,当我主动向学校请缨去担任闻名的“乱班”的班主任时,为何又将另两个即将毕业的令所有老师都倍感惶恐的“硬骨头”没商量无条件的搭配给了我。为师这十三年来,我可以说当班主任是出色的,做语文教师也是优秀的,一次又一次的将所谓的问题班带向了优秀。别的不说,就拿我主动承担现在所任教的班级,我用我的努力与坚守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这个“乱班”改造成了全校最优秀的班级。但这能证明什么,能将我作为一个科任老师的无能与尴尬掩盖吗?显然不能!如此这般,我真的可以找出好多理由替自己开脱为自己辩解,可能最大的借口莫过于,我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足够的自信去同时面对三个混乱且个性十足的班级,而且我所担任社会学科的那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因管理不得法,除语文数学两科外,其它学科的老师对课堂纪律的混乱都是吃力头疼无可奈何,连学校的领导都对这两个特殊的班的管理网开一面不闻不问,只求顺顺利利地将他们送出校门就算完事大吉了……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应该成为我放弃教师责任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施用简单粗暴之法应对顽皮学生的借口。
最初登上六(三)、六(四)的讲台是兴奋而快乐的,因为我教学的社会课都是采取竞赛的方式,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我从课堂上出来,不少学生就跟上来,那么真诚地对我说:“刘老师,你上的社会课真有趣。”听着学生的褒奖,我很为自己初战告捷而自鸣得意。连两个班的班主任都觉得我身上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不知有什么方法去征服了那些顽皮的孩子,其他科任老师也纷纷向我讨教取经。不过,其中一个班主任还是放出话来:“学生可能是图一时新鲜。新鲜过后便又会失去约束力。”听到这样的预言,我当时真的有些不服气。不过,正如这位班主任所预言的,一个月后,先是一些顽皮孩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课堂上嬉笑打闹,紧接着又有一部分学生被拉下了水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面对着学生兴趣的失去,纪律观念的下滑,我开始尝试着用奖状、奖品诱惑,用反思、抄书等方法惩戒,可这都只能获得一段时间良好的效应。后来,我又在课堂上尝试着给孩子们讲自己成长的故事,可以说我讲的故事的确打动了不少学生,但一段时间过后,课堂纪律持续下滑。面对愈来愈放肆的顽皮孩子,我就开始采取诸如罚站、训斥,甚至举起教鞭随手打他们一下等有些极端的处置方法,可也只能获得暂时的安宁。而获得这暂时的安宁还让我陷入到惶恐之中。因为近六年来,我根本没有出手打过任何一个学生。还好,尽管磕磕碰碰,尽管焦头烂额,但我终究没有选择放弃,算是比较顺利地走完了一学期。假期的时候,由于我再次举起了不该举起的教鞭去惩治了几个顽皮的孩子,我深感歉疚与不安。于是,在2003年直面心灵的内心独白中,我专门用一个主题《教鞭,再次向学生举起》,对自己的反教师行为进行了反思,意在警醒自己在新学期到来时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二月初,我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登上讲台的。兴许是学生早已摸清我的秉性,尤其是挨过打的那几个孩子可能已经窥探到我没有更多的招来惩治他们。第一次上课就将上学期所有的“烂动作”前呼后应的悉数使了出来,面对着我的训斥也好罚站也罢全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这样我强忍了三周时间,在面对陈程的无礼顶撞时我终于又出手了,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打过之后,陈程倒是老实了许多,而我却又被不安与惶恐折磨着。于是,从第四周开始,我便有了放弃的念头,四十分钟的课用二十分钟讲完,剩下的留给学生自由支配,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好的方法去应对那些顽皮的孩子,因为我更不愿让自己的认真与负责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使这样,有几个孩子还是不安份,在我面前为所欲为,这种时候,我只好动用武力。第八周同一个叫秦武阳学生发生了冲突之后,我彻底放弃了,在草草完成了书上的教学内容,就将社会课放任成玩耍课。只要学生不相互追打出乱子,我一般都懒得理睬。可能是学生玩耍得太放肆,其间几次遭到了班主任很难听的训斥。每次见到班主任进来大呼小叫地干涉,我都面红耳赤的,因为班主任训斥的虽然是学生,可指向却是在指责老师的无能。每当这时候,教育的良知就在无情地抽打着我。不过,我终究提不起兴致也没有这个能力将课倒转回来。因为只要是学生见到我进去,就开始玩耍开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社会课就是老师拿他们没办法的玩耍课。其实,和着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混,我的心没有一刻安稳过,因为只要教室外有家长或是同行路过,我就感到紧张,深怕他们见到这不是课堂的课堂。时间就这般悄然地走着,我每周都在细数着时日,渴望结束这狼狈的为师生活。而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并没有如释重负之感,更多则是悲哀与耻辱。是啊,如此毫无责任的混在课堂,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空白,留给自己的也不仅仅是苍白……很多时候,我感觉属于自己的骄傲、自信、大气、尊严、睿智、信念都被这混的日子吞噬了,庆幸的是我还没有麻木,还能这样直白的忏悔……
其实,类似我一般疼痛而尴尬的经历相信每位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品味过。有时候,走上三尺讲台,其实我们也并不想误人子弟,也不想让责任大打折扣,但由于经验的缺乏观念的束缚无助的压抑心理的脆弱,使得我们真的无法用心灵与智慧行走最初的教育人生,再加上受教育体制及评价体系的影响,“欺骗”也就无形地成为了我们摆不脱的“成长颜色”。然而,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欺骗”,都得接受“欺骗”孩童的“回报”。是啊,当你眼见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变成了麻木者、冷漠者、仇恨者、凶残者,内心积淀而出的可能就是无尽的哀痛与悔恨。正如一位教师的痛思,其实就是每位教师的心灵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眼见着一个个生命在不堪重负下艰难跋涉时
我们是否想过已经丢失了教育良知
当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宣讲着人道
而在现实中又违心地弄虚作假
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已经亵渎了教育良知
当我们高举着道貌岸然的师权
用专制侵犯着压抑着生命的灵动
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已经扭曲了教育良知
当我们行走在冰与火的边缘
用我们的茫然与功利引领着无辜的童心
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已经在背叛了教育良知……
纵然我们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无数个借口
理直气壮地替自己辩护
但只要我们的血液里尚有教育良知的流淌
我们便会在无力而苍白的拷问中沉默……
5.投资心灵,营养生命
内部有纯洁无暇的心灵,外表才能发出闪烁的光明。
&&&&&&&&&&&&&&&&&&——(英)莎士比亚
2005年岁末,重庆市社科院、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和仁格心理咨询所联合发布了2005重庆心理健康调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教师、学生、公务员、白领、商人、军人、农民、算命先生、棒棒军、工人。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感婚姻、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方面。在所发布的案例中有一位2004年夏天从大学毕业后进入某重点中学的教师,为了不在一群身高力壮的高中生面前胆怯,上课前总要喝下几口二锅头壮胆上课。其实,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功利教育泛滥成灾,人事制度改革方兴未艾,使得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一些教师因不能承受的生存压力走上了不归路:
2004年3月28日浙江本溪县初中教师张某由于工作压力大,厌世,便用抹布堵住亲生儿子的嘴,令其窒息死亡后,自己服毒自杀。
2004年12月1日,22岁的重庆石柱中学女教师马某,上班3个月后因压力太大造成了心理障碍,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
2005年5月19日,江阴长泾河塘中心小学6年级的数学老师吴某,期中测试部分题目超出了教学大纲,导致其所带的2个班级“几乎全军覆没”。后与学校领导沟通时产生误会,愤而饮毒自尽。
2005年7月7日晚,云南石屏女教师蔡妤喝下剧毒农药身亡。
2005年8月22日,九台市苇子沟镇拉拉屯小学的杨老师服毒自杀。杨老师的朋友认为,她的自杀与在教师评聘中列最后一名有关。
2005年9月8日,香港中学教师李嘉伟、叶佩英夫妻因一段婚外情相继跳楼自杀。
2005年11月22江苏高淳县阳江镇狮树小学一位姓甘的29岁年轻老师因收入少压力大在家中割颈自杀。
2005年12月24日,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中学一名年仅27岁的优秀女教师因不堪忍受学生的侮辱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自杀。
细数着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去,作为同行,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强壮我们的心灵营养我们的生命。是啊,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有,但心灵却愈加孤单和寂寞;信息时代拓宽了人类沟通的途径,但精神世界却愈发空虚和贫乏。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当面对紧张、繁杂、高速运转生活环境,虽然也会让我们体验到生存的快乐,但浮躁的社会却导致了失衡的心态,不安、焦虑、倦怠和绝望充斥着心灵的空间。快乐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身心的疲惫竟象影子与我们紧紧相随,挥之不去……尤其是近些年来的教育被严重污染过后,处处都泛滥着功利与世俗,教师这个职业就无形地失去了先前精神上的富足。为了保住“饭碗”,为了能多获取些物质上的回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许多教师半屈半就地沦为了“功利”的俘虏,随着物欲横流的社会注重外表的装饰感官的享乐名利的追逐,从而忽略了对自我心灵的呵护与投资。比如,当前众多教师“不买书、不读书、不藏书”也就成了与教育很不协调的“风景线”,不少教师出现心灵枯竭素养萎缩也就不足为奇。
“抚慰心灵,善待生命”对教师来说应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植、唤醒、启迪、激励生命的职业,若没有心灵的完整、和谐与丰富,那么天真无邪的孩童将会在残缺中失去意义的建构与觉醒……为此,
常常与经典相伴,同思想对话,时时注重对心灵的投资,保持心灵的单纯与自在,这样不仅能营养自己的生命,更能将所从事的职业提升到事业的审美高度,生成一往情深的眷恋……
&&&&&&&&&&&&&&&&&&&&&&&&&&&&&&&&&&&                    摘自网络
这是一班大三的学生:聪慧、用功、循规蹈矩,标准国立大学的好学生。
看完期末考卷,批完论文报告,我把总成绩寄出,等着学生来找我:零分或是一百分,他们总得看着卷子的眉批,与我印证讨论过之后,才能知道为什么得了一百分或零分。
假期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学期又结束了。
&&&&&&&&&&&&&&&&
※&&&&&&&&&&&&&&
※&&&&&&&&&&&&&&&&
学生来找我聊天、吃消夜、谈功课;就是没有一个人问起成绩的事。
有一个成绩应该很好的学生,因为论文的注脚写得零乱散漫,我特意大幅度地降低了他的分数,希望他来质疑时告诉他一个教训:作研究,注脚与正文一样重要。
但是他也没有来。
等了半年之后,我忍不住了:“你们为什么不跟教授讨论成绩?”
学生面面相觑,很惊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敢呢?教授会很生气,认为我们怀疑他的判断力,不尊重他的权威。去讨论、询问,或争执成绩,等于是跟教授挑战,我们怎么敢?”
那么,假设教授打了个盹,加错了分数呢?或是一个不小心,张冠李戴呢?或者,一个游戏人间的老师真的用电扇吹考卷来决定成绩呢?
逐渐的,我发觉在台湾当教授,真的可以“get
awaywith murder”,可以做出极端荒唐过分的事而不致遭到学生的反抗,因为学生被灌输了二十年“尊师重道”的观念;他不敢。
&&&&&&&&&&&&&&&&
※&&&&&&&&&&&&&&
※&&&&&&&&&&&&&&&&
有一天,一个泪眼汪汪的女学生半路上拦住了我的车子:“有个同学扭伤了脚踝,你能不能送我们下山搭车回台北?我拦了三辆路人的车,他们都不肯帮忙!”
好吧!于是泪眼汪汪的女学生扶来了另一个泪眼汪汪的人,一跛一跛的,进了我的车。
下山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可是车后两个人拼命掉眼泪、吸鼻涕。受伤的哭,因为脚痛,想妈妈;没受伤的也哭,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情况。
事实上,这个惊天动地的“情况”只需要两通电话:第一通打给校医,第二通打给计程车行,如此而已。
我很惊异地看着这两个女生哭成一团。她们今年廿岁,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学教育。
她们独立处事的能力,还不到五岁。
&&&&&&&&&&&&&&&&
※&&&&&&&&&&&&&&
※&&&&&&&&&&&&
开始的时候,课堂上问学生问题得不到回音,我以为是学生听力不够,于是我把英语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说,再问,还是一堵死墙;于是改用国语,再问。我发觉,语言的问题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
学生很用功。指定的小说或剧本上课前多半很尽责地读完。他能把故事的情节大纲说得一清二楚,可是,当我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瞠目以对——不知道,没想过。
他可以读十篇爱伦坡的谋杀小说,每一篇都读,但不能够综观十篇整理出一个连贯的脉络来。他可以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逃狱,也明白梭罗为什么拒绝出狱,但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不知道。他可以说出诗人艾略特对艺术独创与模仿的理论,但是要他对王三庆的仿画事件发表意见——他不知道,他没有意见,他没学过,老师没教过,课本里没有。
我爱惜我的学生。像努力迎取阳光的黄色向日葵,他们聪慧、纯洁、奋发,对老师尤其一片真情。但是,他们也是典型的中国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地服从权威,更严重的,他们没有——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错在学生吗?
&&&&&&&&&&&&&&&&
※&&&&&&&&&&&&&&
&&&&&&&&&※
当然不是。学生是一坯混沌的黏土,在教育者的手中搓揉成型。从小学到大专联考这个漫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暂且不谈,让我们看看这些“不敢”、“泪眼汪汪”、“没有意见”的大学生正在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
廿岁的人表现出五岁的心智,往往是因为办教育的人对学生采取一种“抱着走”的育婴方式。常常会听到一些大学校长说,“我把学生当自己的儿女看待”,一派慈祥。他也真做得像个严父慈母:规定学生不许穿拖鞋在校内行走,上课不许迟到,周会时要正襟危坐,睡眠要足八小时,熄灯前要洗澡如厕,清晨六点必须起床作操,讲话时不许口含食物,夏天不可穿短裤上课,看电影有害学业,看电视有伤眼睛,吃饭之前要洗手,等等等。
我一直以为大学校长是高瞻远瞩,指导学术与教育大方向的决策人,而不是管馒头稀饭的保姆,但这也暂且不提。这一类型的教育者的用心,毋庸置疑,当然是善意的,问题是,我们论“事”的时候,用心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的后果,而教育的后果何其严重!这种喂哺式、育婴式的大学教育刚好吻合心理学家Levy早在一九四三年给所谓“过度保护”(Overprotection)所作的诠释:第一,给予过多的接触——“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第二,禁止他独立自主——“你不许……”;第三,将他“婴儿化”——“乖,早睡早起”;第四,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加诸其身——“你听我的……”。在这种过度呵护的幼稚教育下成长的大学生,遇事时,除了“泪眼汪汪”之外又能做什么呢?
教育者或许会说:这些学生如果进大学以前,就已经学好自治自律的话,我就不必要如此提之携之,喂之哺之;就是因为基础教育没教好,所以我办大学的人不得不教。虽然是亡羊补牢,总比不教好。
听起来有理。其实是个因噎废食的逻辑。这个学生之所以在小、中学十二年间没有学会自治自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接受喂哺式的辅导,那么大学来继续进行“育婴”,这岂不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把学生口里的奶嘴拿掉,我们总要有个起点;大学不做,更待何时?再说,我们对大学教育的期许是什么?教出一个言听计从、中规中矩、不穿拖鞋短裤的学生,和教出一个自己会看情况、作决定、下判断的学生——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为了塑造出“听话”、“规矩”的青年,而牺牲了他自主自决、自治自律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吗?
&&&&&&&&&&&&&&&&
※&&&&&&&&&&&&&&
※&&&&&&&&&&&
在生活上,教育者采取怀里“抱着走”的方式;在课业上,许多教书的人就有用鞭子“赶着走”的态度。
就上课点名这件小事来说。以学生出席与否作为评分标准的老师很多,他们的论点是:学生都有惰性,今天我逼你读书,日后你会感谢我。
这个说法也很动人,却毫不合理。首先,我们不应该忘记,开一门课程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在传授知识,而不在铃响与铃响之间清数“少了几头牛”。照逻辑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不听课就已经具有那门课所要传授的知识,并且能够以考试或其他方式证明他的程度,那么他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人头点名的成规而来报到。归根究底,这个“成规”当初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这一门知识——让我们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去听同一个人有系统的讲——但是,一个学生,不论原因为何,已经拥有那个知识,那么要他来作充数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是为师者见林不见树的错误。
反过来说,一个学生没有那门知识却一再缺课,教授当然要淘汰他,但淘汰的理由应该是:你没有得到知识;而不是:你点名未到。上课出席率与知识吸取量并没有因果或正比的关系。
为师者“严”,我绝对赞同;愈严愈好。但是那份“严”与“逼”必须在实质的知识上,不在僵化的形式上。换句话说,教授可以用比较深奥的教材,出比较灵活的考题,指定比较繁重的作业,来逼使学生努力。但他如果尊重学生是一个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成人。他就没有理由拿着鞭子把学生抓到教室里来;充其量,作老师的只能严肃地说:上不上课在你,努力不努力也在你;你要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担负后果。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在“鞭策”之下被动了十二年,如果最后的大学四年他们也在鞭下长大——他们会长大吗?毕了业之后又由谁来执鞭呢?
&&&&&&&&&&&&&&&&
※&&&&&&&&&&&&&&
※&&&&&&&&&&&&&&&&
这种“赶着走”的鞭策教育贻害极深。学生之所以不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固然是因为在“抱着走”、“赶着走”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去思考,有一个实质上的困难使他即使想开始也不可能。
信仰鞭策教育的人不相信学生有自动好学的可能。于是设置了七七八八的课目,塞满学生的时间。大一的学生,譬如说,一星期就有三十多个小时的课。大四的课少了,有些系就强迫学生修额外的学分,作为防范怠惰的措施。
可是我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文学是思想;每一小时的课,学生除了必须作两小时的课前预读之外,还得加上三小时课后的咀嚼与消化,否则,我付出的那一小时等于零。文学,也不是象牙塔里的白日梦;学生必须将那一小时中所听到的观念带到教室外面、校园外面,与广大的宇宙和纷扰的现实世界衔接起来。否则,这个新的观念也等于零。
这些,都需要时间与空间,可是学生办不到。他们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像媒婆赶喜酒一样,一场接一场。他们的脑子像一幅泼了大红大紫、没有一寸留白的画。
如果怕学生怠情,我们应该增加学分时数强迫学生把“身体”放在教室里呢,还是应该加深加重课程的内涵使学生不得不把整个“心”都投入?这是不是又牵涉到一个本末的问题?
我们如果不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我们又怎么能教他们如何思考呢?
在国外教书的那许多年,我踏出教室时常有生机盎然的感觉,因为在与学生激烈的反应与挑战中,我也得到新的成长。在这里,走出教室我常有被掏空的感觉,被针刺破了的气球一般。学生像个无底的扑满,把钱投进去、投进去、却没有什么惊奇会跳出来,使我觉得富有。
&&&&&&&&&&&&&&&&
※&&&&&&&&&&&&&&
※&&&&&&&&&&&&&&
说学生缺乏自治自律的精神,说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其实还没有碰触一个更基本的先决问题:我们的教育政策究竟希不希望教出独立自主的学生来?答案若是否定的,这篇文章便毫无意义,可以烧掉。我是在假定我们的社会有意造就独立自主的下一代的大前提之下写这篇检讨。
可是,如果这个假定的大前提是对的,为什么我们在思想的训练上,还是采取“骑着走”的方式?
一方面,学生懦弱畏缩,成绩有了失误,不敢去找老师求证或讨论。教授解错了题目,不敢指出错误,大家混混过去。对课程安排不满,不敢提出异议。不愿意被强迫住宿,却又不敢到训导处去陈情。私底下批评无能的老师、社团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规则,或宿舍管理方式,可是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对当事机构表达意见。偶尔有人把批评写成文章,要在校刊上发表——“不必试,会被压下来!”学生很肯定地说,“反正没有用,我毕了业就到美国去!”
另一方面,作老师的继续努力强调“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连学生少鞠一个躬都当作对五千年中华文化与民族的背叛。“尊师重道”这四个字在历史上的意义我不去谈,在现代讲究分工与专业的社会里,却很有商榷的余地。“重道”毋庸置疑;对知识的肯定与尊重是教育之所以成为制度的基础。但是“尊师”,如果指凡“师”必“尊”——只因为这个人在这个位子——那就是鼓励盲目地服从权威。到处都有误人子弟的师,有不学无术的师,更有招摇撞骗的师;我们有没有权利要求学生“尊”无“道”的“师”?
学生怯懦畏缩,是他们缺乏勇气,还是我们迷信自己的权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给他们挑战的机会?
我们若真心想培养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为什么又惧怕他因为“慎思、明辨”而对我们的权威造成威胁?
台湾的大学在师资与设备上,比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要进步得很多很多。中国学生的聪慧、诚恳,与一心想讨好老师的认真努力,常常深刻地感动我。而学生资质愈好,这种幼稚化的大学教育就愈令我焦急难过。办教育的人,或许本着善意与爱心,仍旧习惯地、固执地,把大学生当“自己的儿女”看待,假定他们是被动的、怠惰的、依赖的。这个假定或许没错,可是教育者应对的方式,不是毅然决然地“断奶”,而是继续地呵护与控制,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令我忧心不已的是,这些“不敢”、“泪眼汪汪”、“没有意见”、“不知道”的大学生,出了学校之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什么样的社会中坚?他能明辨是非吗?他敢“生气”吗?他会为自己争取权利吗?他知道什么叫社会良知、道德勇气吗?
恐怕答案全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真心要把台湾治好,我们需要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公民;在位在权的人必须张开手臂来接受刺激与挑战。如果我们真心要把教育治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良知的下一代,那么办教育的、教书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权威;他也要禁得起来自学生的刺激与挑战。
&&&&&&&&&&&&&&&&
※&&&&&&&&&&&&&&
※&&&&&&&&&&&&&&&&
把我们的大学生当“成人”看吧!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牵着他的手。     
       
     
原载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四日《中国时报·人间》
                             
莞中教科室  2006年5月26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蒸鸡蛋羹几分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