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信用卡欠款款1550会被拘留吗?触犯了什么法 我要负法则?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介绍
| 设为首页 |
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介绍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征信服务中心新聘员工培训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风险管理部&& 舒清华
(根据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一、讲座目的和内容&&&
大家好,这次很荣幸应人民银行征信局的邀请,来给大家进行信用卡业务的介绍。我从事信用卡行业近10年时间,以前主要负责国际卡方面的业务,最近从事信用卡风险管理。这次我想就自己在信用卡领域的工作体会以及对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之所以做这个讲座,是因为信用卡信贷业务和个人征信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后我们大家也会在工作中广泛接触。这次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信用卡知识及相关金融业务,就是为了使大家充分了解信用卡业务及特点,在便将来能够更好的开展征信系统建设工作。
这次讲座主要涉及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用卡业务的简介,第二部分主要讲信用卡业务的本质,信用卡业务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我们很多从事信用卡业务的人员可能还不清楚信用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第三部分介绍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最后一部分谈谈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
二、信用卡业务简介
信用卡业务简介部分主要是三块内容,(1)信用卡知识简介,(2)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3)信用卡交易业务流程。
(1)信用卡知识简介
先说一下什么是信用卡,目前国内各发卡银行可能在大学从事助学贷款业务,同时也有一些借记卡以及信用卡业务,我相信各位学员已经对信用卡有一些认识和理解。从外形来看,信用卡大部分为塑料卡片,后面附有磁条,里面储存着客户信息。目前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信用卡,比如芯片卡、非接触式卡片等等。从本质来看,信用卡就是银行或财务机构发给资信状况良好人士的一种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在指定的商户购物和消费,也可在指定金融机构存取现金。现在信用卡主要竞争者是现金,信用卡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现金的使用。
&&& 第二我们谈谈信用卡的分类,信用卡从发展到目前为止,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的特制卡片均可称为广义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等。狭义的信用卡就是由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给客户一定信用额度的贷记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两种。贷记卡与借记卡和储蓄卡的区别是可以先消费后还款。
信用卡的分类标准很多,我简单介绍几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信用等级分类,分为钻石卡、白金卡、金卡、普通卡等。国外可能有更高等级的产品,但目前在国内目前就是这些品种,据我所知民生银行在做钻石卡产品,其他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在内最高等级是白金卡,其次是金卡,再就是普通卡。
按使用用途及对象不同信用卡可分为公司卡、商务卡、采购卡、个人卡以及中小企业卡。公司卡是以公司名义办的一张卡片或者多张卡片,主要针对一些大公司的员工差旅费用。商务卡跟公司卡有点类似,但是在产品设计上稍有区别,体现在是否有额度限制,是否可以提取现金等方面。采购卡是针对企业大额采购业务所设计的一种信用卡。个人卡是针对单个客户,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公司人员等申请信用卡所设计。中小企业卡是针对中小企业专门设计的信用卡,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办公用品、工资、运营资金周转,这种信用卡更像给中小企业的一种信贷。
按持卡人承担经济责任不同,信用卡可以为主卡和副卡。信用卡承担经济责任主体是主卡持卡人,主卡确定以后,就可以发展多个副卡。副卡要在主卡指定额度下使用,副卡所花费的这些资金都是由主卡去承担还款的义务和责任。
还有一类按是否有免息还款期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早期在国内各银行大力发展各种借记卡,如工商银行灵通卡等等,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卡的多样性,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准贷记卡。这种卡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要求持卡人预存一定额度存款,但可以透支。相比贷记卡比较灵活,发卡行会根据你个人的资信情况,评估你的信用额度是多少,可能会在三千到五万之间会有一个幅度的变。准贷记卡在使用过程中一旦透支会马上计息,而贷记卡则有一个免息期,现在国内最长的免息期是56天。这里我拿工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是8月5号,比如今天有持卡人消费五千块钱,他在9月1号会收到他所有8月2号到8月31号汇总对帐单,指定他在9月25号还款,只要在9月25号之前还款,银行就不会收利息。而准贷记卡就没有这个特点,如果8月5号持卡人的卡上没有任何存款,他也消费了五千块钱,那么银行在8月6号就开始记利息,在9月6号会告诉你欠了五千块钱,银行会计算从交易日到还款日之间的利息。
信用卡按品牌分为VISA、MASTER、大莱、JCB、运通卡,我讲的是现在世界上知名的五大品牌。在国际上VISA用的比较多,接下来是万事达,在国内我们银行发的比较多的卡是VISA和万事达。像大莱、JCB卡在国内基本没有发卡,主要从事收单业务。还有一个就是银联卡,是为了应对VISA等国外产品的竞争,在国内成立一个管理信用卡的公司,并建立自己卡的品牌,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内的流通的卡大部分都有银联的标识。现在银联公司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目前已经在香港、韩国、泰国以及部分欧洲地区拓展收单业务。以后我们不仅可以持银联卡在国内使用消费,也可以在香港、泰国、韩国等地区标有银联地区的商户进行消费,这是银联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标志。
&&&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信用卡的卡样,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工商银行卡样。上面黑色的是工商银行针对高端客户发的白金卡,它的年费是2000块钱;第二个是金卡,这是我们去年12月份跟运通公司合作在国内首发的牡丹运通卡;下面的是普通卡。这三个产品都标有银联标识,白金卡属于MASTER产品,也属于银联,金卡上有美国运通卡的标识;最下面是普通卡,普通卡也是有一个MASTER的标识。普通卡在国内颜色多种多样,可能有灰色、绿色、蓝色,金卡一般都是金色的,白金卡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 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消费购物,转帐结算及存取现金。消费购物可以在购物中心、超市等消费;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做一些网上购物的消费;也可以通过电话邮购等方式,可以向一些厂家定货。存取现金可以到各个银行网点或银行提供的取款机进行;转帐结算可以通过我们网上银行进行,还利用转帐结算功能进行银行还款或卡卡转帐。
(2)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简单介绍一下信用卡的起源,信用卡最早出现在1915年的美国。那时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有选择地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顾客凭信用筹码可以在本公司或汽油站享受赊销服务,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1950年,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他发现忘了带钱包,所幸的是饭店允许他记帐。于是麦克纳马拉萌生了设计一种既能够证明身份又具有支付功能的卡片的想法,他和他的商业伙伴在纽约创立了“大莱俱乐部”(Diners Club),并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以塑料制成的信用卡——大莱卡。
信用卡的发展,从1952年以来,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揭开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序幕。其它银行纷纷效仿发展自己的信用卡。到了60年代,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在美国、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然后就有了VISA和MASTER,他们是由会员银行共同组织起来的发卡组织,本身不发信用卡,4字打头的是VISA卡,5字打头的就是MASTER卡。而运通本身就是一个发卡银行,但是同时也让其他会员加入它的组织,跟他们一起发卡。简单来讲,VISA和MASTER是一个组织不发卡,但运通是一个组织,也发卡。
&&& 五十多年来,信用卡业务在国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美洲地区,特别北美地区信用卡普及率已经超过90%,一个人可能有十几张卡片,在美国人均九张信用卡。而在亚太地区,包括台湾地区以及韩国,信用卡的普及率已经到了70%到80%。相比我国的信用卡普及率可能10%都不到,所以信用卡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是威廉斯(美洲银行)基于对人性乐观的三点假设。假设一,绝大多数人是正直的好人,他们不会故意拖欠借款或欺骗伪冒;假设二,大多数民众有能力,经过教育之后能够获得能力来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管好自己的借款和还款;假设三有足够多的卡户会利用信用卡提供的滚动型即时信贷便利,为发卡银行产生足够多的利息收入。
再来看看我国信用卡的发展过程,中国银行1985年发的“中银卡”;工商银行1987年开始发行“红棉卡”,此后发展了一系列的卡片,包括“牡丹卡”、“牡丹万事达卡”;建设银行在1990年发行“建行万事达卡”;交通银行92年发行了“太平洋卡”;农业银行93年发行了“金穗卡”。截至到去年年底国内银行共发卡8亿张,其中信用卡约一亿张,其中包括准贷记卡和贷记卡,其余的7亿张是借记卡。跟美国比较,美国有8.5亿张信用卡,国内从发卡量上已经接近美国,但是从卡的发展,特别人均发展,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再来介绍银联,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公司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在上海。银联为国内做出很大的贡献,现在正走向国际化,准备在国际上发行银联卡片以及各种收单业务。
(3)信用卡交易业务流程
再让我们看一下信用卡的交易业务流程。客户首先向发卡行申请信用卡,然后发卡行通过一系列的自信评估,信用评分,再决定持卡人是否给他发卡;第二步持卡人在国内或者国外持卡进行消费,商户向收单银行进行受权,发卡行相应的回应授权到特约商户。如果发卡行通过,收单行就可以回应一个授权给特约商户;如果觉得有疑问会收单行会给商户一个回应码,由商户跟发卡行直接联系,了解持卡人的信息,再决定交易是否成功。持卡人刷卡成功以后,获取商品和服务以后,在发卡行约定的时间进行还款,一笔业务的循环就基本完成了。目前国外主要利用国际组织的授权网络,随着银联国际化发展,可能银联在国外也会拓展自己的清算授权网络。
三、信用卡业务本质
&&& 第二部分介绍一下我们信用卡业务的本质。刚才开始的时候给大家讲过,就信用卡业务本质问题,近十几年来国内一直在争论,到底信用卡是什么样的产品?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信用卡业务?这里讲信用卡的本质包含三个层面意思,第一信用卡是信贷产品,第二信用卡业务是资产业务,第三信用卡业务的赢利模式。
为什么说信用卡是信贷产品呢?从功能上与借记卡相比较,借记卡是一种负债业务,它是先吸收存款,然后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工具。而信用卡有一个贷款的功能,持卡人可以在其信用额度下利用透支功能进行消费。
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决定了信用卡的运营成本比较高,信用卡的设计、申请表的发放、持卡人的填写等环节和借记卡完全不一样。借记卡是即时申请即时发放,信用卡要经过后端种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后再决定是否发卡,从申请到发放通常有一个周期。第二信用卡风险较大,借记卡有存款为保障,而且运营成本很低,所以借记卡要便宜。如果拿信用卡去和借记卡做吸收存款的竞争,从本质上信用卡竞争不过借记卡,所以信用卡主要发展的就是信贷功能。信用卡年费通常比较高,白金卡是两千块钱的年费,金卡是两百到四百不等,普通卡基本上是一百块钱年费。而借记卡是10块钱左右的年费,这样普通卡的年费也是借记卡的十倍。之所以定这么高的年费,是根据信用卡的运营成本、服务、风险等方面因素来制定的。所以信用卡有一个特点,就是信用卡的透支利率很高,信用卡的年息高达18.25%,这个是各个其他的信贷产品包括我们的个人贷款,包括我们企业贷款都远远达不到的。
&&& 目前人民银行也在逐步放开信用卡额度上限,像工商银行的白金卡额度是10万,金卡是5万,普通卡最高也是5万,但是最低额度从3千开始,但是金卡最低额度是1万开始。
&&& 信用卡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担保,现在各大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都是免担保的。第二是有免息期,给你五万块钱,只要你在免息还款期内还款,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一定要注意交易日,还款日,到帐日、免息还款期等,以免造成了罚息。现在经过宣传和普及,特别通过媒体,针对免息还款期进行广泛介绍,可能广大消费者现在都比较了解。概括来说,信用卡产就是为个人日常消费贷款设计的卡片,拿信用卡和其他产品的比较,如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体现了一个规律,就是高风险高报酬。有风险的业务才是一个好的业务,因为没有风险的业务,给银行带不来利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风险是双刃剑。因为信用卡是免担保的,所以这给信用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大家可以看,对比信用卡产品的特性,每一种信贷产品都有自身的业务特点,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运营规律,所以每一种产品都要按照自身的规律办事,才能是做好这些业务的前提。
信用卡首先是信贷的产品,所以信用卡业务肯定是一种资产业务,而不是负债业务。要发展这些资产业务,必须要对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所以要求我们在办理信用卡的时候,必须要严格进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信用卡业务的赢利模式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三个。一个是银行从商户拿到的消费回佣。通常商户和银行有一个协议,比如持卡人通过刷卡购买一百块钱的商品,那么银行会从商户那里拿到一定比例的消费佣金。现在国内由于十几年市场竞争,佣金比较低,平均水平在0.8%,最低的可能就不收回佣,最高的2%。第二就是利息收入,如果免息期内没有还款,银行就会记利息,这个就是银行利息收入。还有就是透支超限,就是说持卡人消费超过了其允许的信用额度,这也是银行的一个收入来源。比如给他三万块钱的额度,但是他通过某种交易行为花了四万块钱,而且没有存款,都是利用信用额度消费,这样超过了三万的银行核定额度的情况下,银行就会收取持卡人的超限费用。另外针对利息,银行还有包括滞纳金的收入。比如持卡人在免息还款期内没有还清透支款项,银行认为你没有履行还款义务就会收取利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最低还款额,基本是持卡人使用消费金额的10%,如果持卡人消费了三万块钱,其最低还款额就是三千。如果在免息还款期内还清了三万,持卡人一点罚息都不会交;如果免息还款期内还了3000块钱,会收取有关欠款的利息;如果还款额低于三千块钱,银行会收有关利息外还要加收滞纳金。滞纳金就是连最低还款额都不还的情况下的一种罚金。银行最喜欢利息收入,利息收入越高越好,但不希望看到较高的滞纳金和超限费,一旦出现这个情况,有可能持卡人后期会出现拖欠甚至是坏帐。银行希望客户通过正常的循环信贷带来利息收入,同时给银行也带来长期发展的动力,而超限费滞纳金越高,银行就面临大的坏帐的出现的可能。
利息收入在国外银行,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占其信用卡产品总收入的70%到80%左右,好的银行在80%到85%左右。在国内我们现在信用卡收入结构主要还是上存,就是利息上存差额。由于我们现在国内信用卡也有吸收存款的功能,而且这部分资金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所以通过存款吸收到信用卡里,这部分的资金沉淀以后,上存到其他地方来获取利差收入,这是国内银行信用卡收入主要来源。最近几年利差收入在减少,工商银行可能利差收入占45%,利息收入大概占30%,加上滞纳金大概占40%左右。以后银行卡进一步发展,这个收入结构会像国外一样,利息收入会逐步提到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上。这个表就是一个美国2001、2002美国银行卡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占总收入70%左右。
还有一部分收入就是年费,年费的收入在信用卡里占的比例很小。
依靠利息收入是信用卡的一个主要赢利模式,这是“大数法则定律”在起作用。就是说信用卡针对整个客户群体,所带来的收益比个别不良客户带来的损失肯定要高的多。
信用卡赢利有三个前提条件,一个就是很大的发卡数量,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弥补不良客户所带来的损失;第二信用卡运营成本很高,发一张卡也是这么多的运营成本,也要配这么多的设备和人员,你发一千万张可能相当于成本也是类似,也不会扩展很多。第三要控制住风险,我们通过种种科技改进、设备更新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信用卡这种产品是否能赢利关键是风险控制得是得当。控制不好,顶多平本,也带不来收入,也不带来损失。这张图是规模与成本关系曲线图,当你管理信用卡数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管理能力不足以控制这么多的卡片,所以信用卡到后期它的发展数量增加,成本会缓慢上升。
四、信用卡风险管理
&& 这部分主要讲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以及一些管理手段,主要分三块,第一是信用卡风险本质及特点,第二时信用卡风险类别的划分,最后是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信用卡是资产业务,同时又是一种信贷产品,肯定存在风险,什么是信用卡风险呢?凡是给银行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都是信用卡的风险。首先我们要通过风险管理,找出可能发生的风险。然后通过我们的一些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定量分析,来衡量风险发生损失的概率。通过种种分析,来确定自己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市场策略。
信用卡本身的贷款金额相对于其他业务比较小,这是它异于其他资产业务的显著特点。但正是因为金额小,数量大,造成信用卡运营成本较高,如果你一笔一笔审查,这种贷款成本很高。第二由于贷款额度比较小,所以事后审查投入的人力成本也很大,而且现在司法催收的环节多周期长,造成催收成本很高。所以防范风险主要依靠商业银行对申请人准确的资信判断,只有对一些我们银行自己认为这个客户比较好或者认为具有好的资信的客户才发给信用卡,而不像借记卡那样任意发卡。信用卡的发放要评估申请人的资信情况,认为是资信良好的才发卡,而且还要划分等级,像我们前面介绍的产品,包括普通卡、金卡、白金卡等。
此外我们进行风险防范与管理还要依赖社会征信系统,在国外社会征信系统的约束力很强。前几天吴教授可能给大家介绍了美国征信系统的情况,在美国做任何业务都要对信用状况进行判别。比如申请贷款,如果信用情况不好,可能要比别人多拿五个百分点利率。在美国征信体系的约束很强,伴随人的一生,现在在国内由人民银行牵头,也在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个人征信系统刚刚起步,其对于持卡人的约束力现在还很小。
信用卡风险管理还要依托先进的风险数据模型分析。风险主要是针对客户群来管理,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特点,我们要找相同的特点,进行归类分析。
最后风险管理要依靠我们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
接下来看信用卡的风险类别,大概分为四大类,第一是市场风险,这个主要针对银行,包括银行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破产,财务、经营、外汇等等,目前从国内情况来看,这个风险相对较小。第二是客户信用风险,包括恶意透支、客户破产等风险。还有其他的不可预测的风险,比如交通意外,疾病等等。第三类风险就是欺诈风险,这个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发卡欺诈风险,一个收单欺诈风险。发卡风险主要是管人的,就是银行面临客户申请信用卡,所涉及到持卡人一系列的风险,就叫发卡风险。收单风险就是银行发展能够受理信用卡的特约商户,所面临围绕商户的一系列风险叫做收单风险。在国外的欺诈风险很小,但是在国外的收单风险很大。在国外涉及到持卡人本身的欺诈申领,恶意透支,刷卡的这种风险很小,而国内刚好相反。根据我们跟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建行、中行交流的情况看,现在国内的发卡欺诈风险很高。目前大家看报纸时能看到很多的信贷广告,承偌给大家提供信贷产品。这种中介公司有很多,他们通过非法手段为客户申请信用卡或其他信贷产品,从而收取持卡人很高的申请费用。比如说正常信用卡申请业务不收费用的,而中介公司申请完每张卡片最高收取2500块钱的费用。他们会替持卡人做一些假的证明文件,比如房产证明等。因为客户提供的资料都是假的,客户拿到卡后马上进行恶意透支,比如给一万块钱的额度,可以马上去商户消费一万块钱,既使交了五百块钱的手续费还能赚一些。目前国内面临大量的欺诈申请,我们也会分析申请人的特点,都存在什么特性,90%的欺诈可以识别出来。
还有一些其他的欺骗比如冒领,非本人交易,商户欺诈、造假等等。还有就是网络犯罪,像前阶段冒充中国银联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假网站,作的和真的网站一样。但是进行网上交易的时候让你输入卡号和密码,这样就骗取了你的帐号和密码。还有手机短信欺骗,很多手机短信的提示你,你在某个地方有一千块钱的交易。他会打电话告诉你,如果你说没有,他会让你告诉他你的银行帐号密码。
第四种就是作业风险,就是内部规定流程不完善,系统设备不足,人力不足,专业知识不足等等。
风险管理的目的,不在于消除风险,而是要做到管理风险。其目的从短期看就是使自己的业务获得利润最大化。因为信用卡本身是信贷产品,是资产业务,它的信贷风险不可避免。想要避开风险就是不做这个业务,只要发卡就会因种种原因造成各种风险。因此问题关键不是消除风险,而是减少后期的损失,能够提高银行利息收入,并能够拓展市场客户群体。从长期看是要确保业务长期稳定发展,因为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短期指标,可能从年底财务报表看的到。今年采取激进的风险政策,可能会导致今年利润最大化,但是在接下来第二年、第三年会因为大量风险积累给银行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因为风险向来都是事后的,很多风险的产生都是半年以后,甚至一年两年才产生风险。因此我们要制定长期目标,要确保这个业务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在短期考虑到如何使利润达到最大的程度。而对风险管理的看法,有些专业人士和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士可能都有这样的偏见,“风险管理就是限制信用卡的发展”。这个是错误的偏见,风险是一种资源,不是一种邪恶。信用卡要选择客户,如果风险管理不准确,发展客户越多,自己面临的坏帐就越多,最后导致破产。只有风险管理好,才能更好调整我的客户群,才能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说风险是一种资源,是我们业务快速发展的动力。我们风险管理中,有市场才做业务,管得住才放开,先有好客户才有好业务,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全过程管理发卡业务的风险。
&&& 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有能力应付的风险进行管理。如果我们不知道其基本规律或者不可预知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我们就尽可能就不要去接触或者我们先进行测试,将缺乏实力管理的风险尽量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业务得到控制。第二要组织要强调有专责的监督单位,与风险产生单位进行业务隔离。第三就是风险要集中控制,但是信用卡业务环节要分开运营。比如前端市场拓展、打印对帐单、交易、存取现金等可以分开运营。还有要充分分析与风险相关的信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采集到这些信息。这也是征信系统面临的问题,我们也面临如何把信息上报到基础数据库里。我们只有获取充分的信息以后,才能更准确的全面评价客户的风险情况。最后一点是合理分配损失,依权限容忍不可避免的风险。发展业务肯定要有风险的,我们前面也说了风险管理不是要消除风险,而是要管理风险。只要风险在我们在可以衡量容忍的限度内,我们就应该以正常的态度面临风险。不能说有风险就是业务管理水平不行,或者业务风险很高等等。
&&& 再简单介绍风险部门的工作职责。第一要协助企划行销部门计划和发展新产品。因为风险管理是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在产品设计、推广的时候,如果没有介入风险方面的一些工作,后期就很难管理。而且在后期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和前面的工作产生矛盾,所以风险管理一定要强调全过程的管理。在最前端客户群体拓展、产品开发、产品定义的时候就要有风险管理。第二要建立和制定相关政策以积极协助达成策略性目标。包括银行在内的一些企业也面临三年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的问题,这里都有一个风险的策略。我们要具体实施这个策略,就需要建立制定更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来辅助这个策略的实现。第三要严密监控与务实分析资产品质与发展趋势。现在的资产品质什么样?是好的还是差的?风险管理部门要不断进行监测和分析,还要有一个预测、估算绩效以及评断认定“获利型”与“非获利型”客户群。业务发展的前提是要有利润,如果没有利润,业务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要分析哪些客户是能带来收益,哪些不能带来收益,并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第四筛选与建设最佳及最准确的系统以协助达成事业的目标,如果没有一个系统,风险管理一定做不好。在国外信用卡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信用卡系统建设,包括它的前端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利润模型等已经建设的非常全面。而目前国内这些工作刚刚起步,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最后,风险部门还要在权衡风险与报酬的原则下追求更多的成长可能机会。就是权衡风险和利润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最佳点的位置,这样才能使利润最大,同时风险可控,这是风险部门管理的一个原则。
接下来讲一下风险管理的本质,风险管理一定是全过程的管理,体现的本质就是“过程管理”这四个字。风险从发生到最后坏帐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我们应该对从申请到最后坏帐的整个过程进行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的环节来说,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主要是政策规则制定,包括信用卡审批,可能又分为四种,信用卡申请表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四个环节。事中包括交易授权的控制,事后为帐户管理和资产保全的管理,这里包括一些产品升级和一些额度调整等等。客户在银行进行一些服务过程中,包括一些交易提醒发现有违约的行为,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的时候,可能就要做资产保全。事前部分面临的是我们全部目标客户,通过筛选挑出来一些好的客户。使我们的客户风险相对较小,通过我们适中的控制,最后使得产生的损失较小。
&&& 下面从发卡业务出发,来讲一下风险管理业务的流程。业务这方面,首先市场人员要发展客户群体,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包括在商店摆放资料,也可以在一些网点摆放货架,也可以利用网络申请,也可以通过邮递。然后在获得申请表以后,会进入到发卡审批阶段,是风险管理里的一个事前管理过程。发卡以后就为客户服务,国内银行大多提供客户一消费就马上通过短信通知,还有就是通过已有的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他们可能找到你推销另一种万事达卡,或者推销其他的卡片,还有要发展你成为理财客户等等。此外还要提供包括持卡人本身对帐户信息的查询,纠纷的投诉等等,都在客户服务里。客户服务完了以后,就是资产保全,这就是信用卡大概的一个业务流程。
&&& 相对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我们都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政策和管理手段。所以在前端开展促销计划,选定目标客户群,或者开发新的产品的时候,就一定要制定政策。就是要根据一些历史数据、事后持卡人的表现以及大量的数据分析,测算出这个市场风险度是多少。风险如果太高要和市场营销部门讲这个客户群不行,要再进行细化,再筛选,要选出更准确的客户群。这样不断的跟营销部门进行沟通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客户群体。同样在发展产品的时候也是这样,你在发展一个新产品的时候,面临的是新的客户群体。包括你的产品定价、利率多少等等都要进行风险管理。
&&& 在发卡过程中,主要是审批授信,受理、审查、调查、审批。主要是根据一些内部外部的信息,对持卡人的行为进行评估。主要做的是信用评分系统,这里信用评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内部评分,一个是外部数据,外部数据主要来源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在国外像美国征信数据利用率很大,信息传递量也很大的。在国内目前我们工商银行在跟人行征信系统有试点,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国外信用卡发展50多年,征信系统产生也比我们国内早很多,国外征信主要是通过评分的方式和各个发卡银行系统进行连接,什么意思呢?就是征信局可能设有多个,每个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分系统,根据自己的数据,经过自己的评分模型得出一个分数。得出一个分数以后,再加上其他的信息,可以卖给各个使用的单位。使用单位根据自己的风险要求、风险策略买不同的评分和不同的产品。征信系统通常和发卡银行系统有一个直接的连接,能够上传或者下载一些数据。因为信用局自己做的面临各个专业的信用,它的评分是有它的一套规则,他们会把这些规则告诉这些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能了解这个信用评分。比如800分,在整个征信局里是什么样的高度;比如500分是什么样的,500分可能是中档的,500分以下可能比较次的。银行内部信用评分针对本身专业风险特点,做的一个评分的模型,它的模型所取的数据变量和信息与信用局是不一致的,所以建设内部信用评分模型。但银行是会把信用局的评分作为银行模型的重要的变量。所以说,在这里在国外基本上很多授信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包括银行贷款信用卡,都需要征信局数据,在国内也可通过使用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能够获得很多银行需要的数据。我想下一步跟征信局的领导沟通后,我们也逐步开始做评分。希望将来通过一个界面可下载信用评分的信息或者银行卡定制的报表,最好能做到银行系统和征信局系统能够连接,这样就可以做数据的下载上传以及利用评分。
&&& 信用卡发卡是基于大量发卡的一种业务,系统一定要保障这个业务能够自动化完成,所以现在信用卡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求很多的工作能够进行自动化处理。但发卡要有一个前段要录入,通过自动扫描系统的有很大的差错率,所以国外国内基本上录入都是手工的。手工的录入以后,系统在国外比较发达的就是自动的,包括申请表自动的基础信息的检查,包括银行内部是不是在黑名单的等等,包括征信局数据的一些下载。这个客户是我的新客户,自动发往征信局,征信局数据作为内部信用评分的变量。评分出来以后,然后进行调查。银行在对掌握客户的信息上占弱势,个人对银行的信息了解很清楚,占的是信息强势。他知道这家银行一个什么样的银行,发卡在哪里发,什么政策都了解很清楚。对银行来说,他不是很清楚到底客户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所以目前来说,虽然想确保流程和系统自动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发卡过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手工操作,通过人为的经验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缺失或欺诈的风险。这里除了录入以外,还要经过调查审查审批。在审查的时候,银行要涉及到很多系统,包括工商银行有一个CIIS系统,就是特别关注系统,包括银联针对银行卡的一个系统,包括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等等。要经过各个系统的审查,信用卡业务在国外一天可能发上千万张卡,现在国内要一个一个去做的。CIIS系统和银联的系统好处就在于批量处理,批量返还给我信息,进行对照。目前人行的征信系统,现在是单个数据查也可以,批量也可以。但是因为都是人工手工操作,先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再查CIIS系统,再查银联的系统可能半天就过去了。同时在调查环节上也是,国外因为有很全面的征信系统,信息的变化,它的评分是否有良好的评分等等都很清楚的知道。这样在做调查的时候,基本上跟客户说一下,您知道这个事情就基本可以了。而我们的流程要求客户经理以服务的态度跟客户调查,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调查过程很复杂,调查培训要针对前面的政策做完,针对不同客户,可能有高端高风险的客户怎么调查,低风险高利润的客户怎么调查等等,怎样面对客户,采取正确调查、侧面调查等等非常麻烦。最后就是审批,审批现在目前主要是申请表上有五六十条客户要填写的信息,真正落实到审批过程,就是信用评分。评分主要是体现持卡人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以及信用行为。在国外信用行为是作为一个主要的变量和数据,在国内由于信用记录不全面,许多信息无法都采集到,所以许多信用行为无从查证,以后随着征信数据的广泛使用,我们可以把征信数据的信息纳入到信用行为评分中,并可作为一个主要的变量。申请表上项目很多,包括单位地址,收入、是否有车,是否有房等等,这些就构成了还款的能力和意愿等等,通过这些来评估这个客户属于哪一种类型人群。在国外从审查到审批全都是自动的,国内由于现在整个社会的征信系统还不是特别健全,跟具体的业务系统没有做到实时的挂接,在国内还是主要靠人工来处理,我想随着以后数据库和网络的发展,会大力的促进信用卡的发展。
&&& 下一步就是用卡过程,持卡人到商户使用都要经过授权过程。授权过程大多数是通过电话进行数据传输,很少客户是通过专线。专线传输非常快,但是成本很高,所以只有大的客户才可能有专线,这里主要针对持卡人的帐户状况进行管理。在事中和事后主要是应用行为评分,事前主要是信用评分。行为评分是根据客户的一些行为记录,包括存款、违约、交易、客户服务等等任何记录来评估一下他的信用度和风险度。行为评分在客户管理的应用在哪里呢?授权管理,用时平均三到五秒钟,中间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行为评分,要标志这个行为评分不能特别全,也不能特别准确,要在效率和控制风险平衡下进行行为评分。一个人有可能会有很多张卡片,可能有万事达卡、VISA卡等等,而风险是基于这个客户的风险,而客户有的卡片可能有存款,有的卡片有逾期,所以我们要综合的来评价,不能单独看一个卡片的风险的表现。我们要看这几个卡片合在一起后持卡人的表现,所以客户管理当中的行为评分,主要是针对客户的用卡和还款记录,比如交易金额多少钱,什么时候交易比较多,这些都是基于客户帐户层面,从而来实现对客户的服务,包括知道这个客户消费行为特点,比如说他在节假日期间消费量会激增,这个时候主动给他调高限额,有利于他更好的去利用卡片,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根据用卡行为,比如都在用卡,平均消费额为1万,而某一个时期突然用卡五万多,就要把这中情况抓出来进行客户的确认,了解用卡目的,用卡途径,了解这个背景,才能评估这个交易的风险。同时比如还款的一些习惯,看他是不是不使用循环信用,而是每次消费了,到免息还款期之前就还了。如果是这样习惯,如果客户有一次违约,马上把这个情况抓出来。还有客户一直都是正常还款,不产生利息,在一定时期突然产生利息,则这个持卡人可能是经济上出现问题,或者是出差没有回来。还有的人可能一直还最低还款额,突然一次性全额还款了,这种情况也得拿出来,看看客户是不是有其他的情况要发生,这个都有一些技巧在里面。比如有的客户的习惯就是一点钱都不还,但是在违约一两次后都还上,然后再违约一两次再还上,这也是一种还款习惯,一旦他的行为与前期的习惯不相符的时候,我们通过这种规则、帐户预警,把这个特殊行为抓出来进行风险的处理和对客户的服务等等。帐户管理主要针对每个帐户情况,还要记算违约概率,也是巴塞尔2协议中的规定PD。如果最后持卡人经过一些客户服务,还是没有还款,这时就主要是计算违约损失率,也就是巴塞尔2协议中的规定LGD,主要是针对这个客户的交易、还款情况,然后考虑他的卡龄和帐龄,卡龄就是我发卡到现在为止多长时间,帐龄我有交易的时候到现在多长时间,他的其它行为,要计算他经过前期的一些催收,最终能不能回来钱的概率,要做模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所以针对前台业务,后台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而且每个风险管理环节都是复杂的管理过程,比如具体信息如何采集,模型变量有多少,经过一些软件来跑,最后跑出30多个是显性变量,其他的都是相背离或相关的,模型怎么建立,模型是技术人员搞的,模型出来以后,根据模型的表现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然后再由业务人员去制定政策,怎么去执行,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细节流程和制度。这里很复杂,所以面对业务各个环节来说,风险管理无所不在。
&&& 这里政策部门是最主要的核心部门,因为政策制定涵盖了后面的审批、授权、催收等多个环节。政策的制定有一个组合管理和策略管理,比如说我今年的风险我大概采取一个谨慎的还是一个放松的政策,这就会涉及到后台所有环节的变化。组合管理可能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分值表现,这里会涉及后面环节各个方面的变化,还有就是企业资产质量的情况分析,预警这种增长是否有变化的可能。针对这些高端的策略做一些细化的政策规则的制定,再下面就是模型分析、数据统计、获取数据方面的工作,这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没有这些工作,政策制定就不全不准。风险管理对业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策跟市场互动的,政策在前端市场与新产品的开发、寻找客户群是互动的,要进行不断沟通达到平衡。审批这部分,风险管理会影响发卡,授权控制影响刷卡,客户管理影响客户服务,透支催收影响到资产保全。内部制定的各个环节之间必须有一个反馈,要不然政策制定下来,具体工作当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审批的政策有循环,授权各个环节政策都有一个内部的循环。这样的循环是有利于政策更快的发现问题,更准确的调整自己的一些所采取的策略、政策,更好的能使我们信用卡发展的更好。
&&& 同时这些业务要有系统的支持,在国外都是自动的审查,自动的审批。同时还有一个信用评分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供我们内部进行评估。还有在用卡过程当中,也有一些类神经欺诈管理的系统,帐户管理的时候也有行为评分系统和客户预警系统,后面有行为评分系统和催收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一般是生产系统之外的,这些系统加起来比生产系统大多了。这些系统放到生产系统里做,那么交易的时候10分钟也走不完,会非常慢,影响生产系统效率,生产系统是针对于交易处理的系统,而外挂的业务系统更有效配合生产系统运行和业务的管理。
&&& 这些系统之外,还有一个MIS系统,就是信息管理系统。MIS系统是政策制定准确全面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数据系统,你没有信息来源、你没有分析,你没有形成变量的数据。没有数据的前提下,你的政策肯定是拍脑门政策。所有系统(包括外挂系统)的数据都会传到MIS系统里,政策从MIS获得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前面讲到风险管理分事前、事后、事中,并讲到每个阶段不同管理的一些特点。事前主要是信用卡风险的事前防范,这个是效率最高的防范。通过内部评分与信用评估模型,我就能在前端把我需要的客户纳入进来,这样后端的帐户催收的成本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小。征信局有其数据和信用评分模型,在国内各个银行也都有自己的信用评分模型,但现在征信数据没有跟我们实时生产系统进行挂接,我们在通过人工进行审批的时候,会参考客户在其他银行的信用,到底有没有违约,有没有其他的贷款等来处理。
通过客户分群,可以把客户分为四类,1是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率,这类客户我们不需要,只要属于这种客户就拒绝。
4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率,这个属于我们大量要纳入的,我们要主动寻找的客户群。然后2和3,3是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率,这种客户也是我们潜在的客户。我们前期的投入主要针对低风险高收益群的客户群进行市场促销,进行力量、资金人员资源的投入,在这些客户基本上饱和的同时,再争取这些低风险低收益的客户。2是高风险高收益,这类是比较复杂的客户,可以再细分,哪些是属于相对的低风险高收益的,哪些是属于风险高于收益的的。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主要的手段就是分块,把一个大饼怎么分成各种各样的块,策略怎样,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管理得好,你的风险控制很好,你就会得到很好的收益。如果你前面分的不准,后台所有的政策制度规章可能都有不准确的地方,而事中是通过参数规则实时实现风险监控,主要采用行为评分,欺诈监控,通过这些数据,在短短几秒钟完成这笔交易,比如一笔交易,交易第一步是发起授权,通过收单行或者银联向发卡行进行授权索取,从交易授权发起到交易授权发卡行阶段可能用了一到两秒钟,还要拨号还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到国际组织银联组织中间也经历几秒钟。这个要求后台交易时间非常短,可能三秒钟之内决定这笔交易能不能做,这就要求系统的处理能力要强,所以所有风险管理的系统最好都是外挂系统,不要放到生产系统里去,如果放到这个里面会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太多了,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获取。
授权控制方面各行都不一样,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里面主要的一些基本情况的判断。比如这个人要消费五十块钱,看他可用余额有没有50块钱,基本帐户情况和交易金额进行对比看能不能用。第二根据规则,比如这个卡是不是过期,这个卡是不是地区卡不能在这里使用等等。第一部分通过系统卡号零点几秒就可以判断出,第二步是行为模型和欺诈模型,不像帐户管理那么全面。行为模型和欺诈模型仅仅针对12个月的,通过设立一些规则来判断这笔交易是否有欺诈嫌疑。第三部分主要针对规则和政策,是不是VIP客户等等,最后返回结果到商户POS机上,一般在五到七秒钟就可以查。
返回结果一般有三种,一种就是成功,你这个交易系统可以做,交易就完成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拒绝,比如发现这个单子已经过期等,到了这个时候就返回什么拒绝,没收卡等等。还有第三种就是经过行为模型和欺诈模型规则的判断,觉得这个卡有一定的嫌疑,但是这个嫌疑不确定性比较强,就返回第三种请予发卡行联系,请给发卡行打电话。这就要设立专家坐席,受理各个商户打电话,了解一下持卡人的状况,持卡人所涉及的交易。通过欺诈模型和行为模型减少这笔交易的违约性,如果觉得违约性大,就拒绝交易以减少带来的损失。
事后主要通过客户服务,客户和帐户管理,包括后台的一些资产保全等这些措施,提前发现潜在的一些风险,然后进行风险的化解。这里可能有催收政策,包括行为评分,信用局分数,损失处置。客户服务也是在记帐以后,我们才进行客户方面的服务,客户管理主要是提供服务。客户服务一定要尽可能基于客户的一些行为,找出其行为特点,给它创造条件,推销其他的产品,使他发生更多的业务往来,同时解决用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同时还要发现潜在的风险,根据客户交易行为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生的地区分布,金额分布等等情况,分析一下它可能会产生的风险,产生违约产生欺诈的概率,然后再决定是否向客户进行交易确认,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换卡止付等,如果没有分析发现到欺诈交易,欺诈损失在后期会不断发生,你没有止付或换卡,这样欺诈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
在客户管理中,也是要用到信用局分数。每个月向信用局要评分数据,主要是评估一下持卡人每个月的信用局评分的变化情况。是高了,是低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信用评分高了,我可以给他发信件,看他是否需要其他卡片。或者他违约了,信用度降低了,我们就要看是否要降低他的额度,或者关闭帐户。
这里有一张表格,针对事后的风险管理,根据客户表现来进行分群。最左边是客户类别,八大类客户的变量第一个是信用度,就是我们前期信用评分,包括信用局数据和内部评分。第二是消费额,持卡人在用卡过程当中是否有良好的消费行为。而不是拿到信用卡后就把它放到抽屉里。第三是循环额,针对这个持卡人用卡情况,他每个月是否在循环使用信用,按时支付最低利息还是其他什么情况。在表中1代表是好或者贷,0代表不好或者不贷,根据客户的信用评分进行八大区分。111客户有好的评分,我的收益也非常大,我使用你的循环信用,这种客户银行主动筛选出来,这是主要的目标客户,他们可能是活跃的白领阶层或者外企人士。第二类属于有信用额,评分比较高,消费额比较高,但是不循环,我利用信用卡免息贷款的功能,银行给我56天免息期,56天以后我把钱补上。或者有些客户不用你的循环额,我先存款,我存一百万,花八十万,这种客户也是我们主要寻找的客户,因为它的信用很高,而且效益也很大。消费额是消费的来源,循环额是利息的来源,所以说,第一类和第二类客户都是银行在寻找的目标客户群。第三类客户收益相对较小,但是也在循环使用信用功能,可能小,但不全额还,我习惯还10%,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客户,也需要前端努力。第四类信用度非常好,但是基本没有什么消费,也基本不使用循环。这种客户可能就是现在国有企业的老总、银行的行长,他本身没有什么私人消费,他出去了都是公务活动,下面的秘书、处长都替他结帐了。由于他们职务较高且社会背景非常好,这类人群对自己的信用很重视,信用度没有问题,但是由于自身位置原因造成他后期可能不怎么使用卡片。还有另外一种人,本身信用度非常好,但是用卡意识不是很强,可能是其银行朋友帮他办的,这类人群不是我们主动去发展的一些客户。红线以下基本上是带来风险和坏帐的客户,我们要针对客户的表现具体分析。第五类客户信用度不好,但消费额很大,还使用循环信用的功能,这样的客户要进行细分。我们还要注意客户的还款习惯,虽然信用度不好,但是经常使用循环额,就说明有还款行为和还款能力,要根据收入等背景看看违约的程度,根据这个做出多样化的政策进行细分。
第六类客户是信用不好,消费额比较大,没有循环,这种客户可能是高风险的客户,我们要把这种客户拒绝门外。这种客户可能刷了很大一笔钱马上就走人了,银行找不到他。现在国内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个人违约成本很低,因此这种客户不在少数。客户在A银行违约了,没有关系可以到B银行办,这种客户现在有很多。第七类客户信用度不好,消费额也不太高,但是不断使用循环功能,我们要仔细研究他们的行为特征,然后评估其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对于风险大于收益的客户我们要拒绝在门外。第八个是信用不好,消费额也没有,也没有循环额,这种客户我们不纳入目标客户群里。
简单介绍一下风险管理的效率,管理不在于消除风险,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相当于一个漏斗。面临着同类型的客户群体的时候,漏斗口越小,我的风险管理效益越高。右边的风险管理最没有效益,基本上没有起到风险管理的效果。所以风险管理应当可以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各种环节的控制达到利润最大化。
风险管理不仅仅在于接受客户申请,而是将风险决策管理运用到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客户的选择上。开发的时候要进行产品的核算,要考虑风险的因素,决定这个产品是不是有可能开发。如果这个产品风险大,这个产品我肯定不让你开发,要做到风险可控。还要用先进的评分系统,做到从客户的贷前筛选,信贷额度批准再到利润风险监控,所有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批量化、自动化。
第二信用卡如果没有基于数据的分析,可能无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来抽出其特征趋势。如果没有系统支持,大家通过手工去做,数据采集就不可能。如果靠手工作坊式的操作,信用卡的业务肯定不能发展壮大。
第三做好客户数据的采集,如客户用款频率,信贷额度,提现金额和签帐记录和还款时间等等,了解新开户资料、客户素质、消费习惯、还款方式、透支期分布和各类产品的赢利能力,未来的信贷政策制定和市场策略的实施将是建立在具体数据核算的基础上。
五、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
影响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内部因素,一个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针对银行卡在中国发展20来年,内部需要什么样的因素或者什么样的环节。外部因素是针对目前,特别是近几年来,外部的一些调整,包括法律方面、经济环境等方面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内部因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个是要有信息。我们反复强调信用卡一定是自动化的,通过简单二进制的代码能够知道数据最后一个定量的表现是什么。如果我们每天通过手工纸张去登记,无法发现内部的联系,也无法发现潜在的规律,也无法发现后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系统情况下,才能实现数据的采集。比如刚才说的MIS系统,包括生产系统,包括所有数据,包括前端客户群。这些客户群营销以后,响应率是多少。比如一千万个客户,回应率只有100万个,我就要考虑是不是产品功能不好,定价太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包括申请表的录入,包括信用评分以及信用局的数据等信息。综合信用评分然后得出的结论,申请是通过还是不通过,不通过原因是什么,通过给他什么卡,什么产品,然后给他的信用额度是多少等等,包括事中、事前,包括事后帐户上每笔交易数据。
第二就是工具,因为整个信用卡运行模式,从发生到资产保全整个运行过程必须有强有力的业务系统的支持。如果我用手工去做,作坊的方式,可能只能做10万张,再往上做很累,所以需要先进完善的业务系统。同时还要引用评分系统,包括信用的行为评分,包括欺诈监控系统,包括分析软件,包括现在可能外面卖的基于数据的采集、挖掘、模型分析的软件。
&&& 第三要有人,系统都是死的,人是利用一些数据和信息的一个主体。人们自身业务水平和对信用卡产品的认识,以及经营信用卡的理念和管理信用卡的思路决定了能否用好这些工具以及制定出正确完善的制度流程。从内部讲,中国这十几年信用卡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跟国际领先银行,跟国内的一些组织做沟通交流,也在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现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都是直接买的国外的信用卡处理系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思路和经营理念,其次要有一套好的工具。
&&& 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发达的程度等,这些都会对风险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人们收入水平高,这种情况下还款的能力比较强,有利于卡业务发展,经济箫条或者物价上涨会导致风险上升,这个在国外比较明显,国外有很多大的银行采用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还有一些小的银行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相对较好的客户群已经被大银行获取,所以这时候专门做质量不好的客户。但是他们的策略不同,有更高的利率,比如大的银行是20%的利率,它可能会采用40%的利率。在经济波动时,国外有很多专门做质量不好的客户的小银行破产了,因为开始做的时候面临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状况很好的时候,客户群会很多,也会带来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发生经济波动,它的坏帐率会大幅度呈现,就会造成资不抵债,造成银行的破产。所以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对于一个做信用卡的企业和银行来说,应当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了解这种经济规律以后,提前采取相关的策略,因为风险的显现,包括风险的调整都是滞后的。很多时候半年以后或者一年以后才会显现出风险,所以要求精确预测到以后会发生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第二就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在中国可能体现比较深,人们的消费观念受文化传统影响颇深。比如说早些时候很多人认为信用卡没有必要,大家觉得自己才用多少钱,根本用不到信用卡。经过二十多年各银行的大力推广和宣传的情况下,现在还有很多客户还是认为信用卡这种工具没有太大的作用。现在国外一个人平均有七八张卡,都是先花未来的钱,认为自己未来有能力来还钱。在国内人们还是习惯存款。现在各大银行都在宣传存款有多少亿,这样不利于刺激国内需求。还有诚信体系,许多地方民风淳朴,有一个诚信的环境,该我还的钱我就还上。有些地方专门钻各项空子进行各种诈骗活动。诚信理念在各个地区不同,对于风险管理也有不同的影响。
还有一个外部因素就是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国内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各个银行在做信贷产品包括信用卡、个人贷款、房贷时,对客户的信息处在弱势的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对欠款客户的行为形成约束力,对于客户来讲违约成本很低,没有约束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汽车消费信贷,前几年各家银行都在上汽车信贷,贷款发放是基于客户守信的情况下发放的。但由于诚信体系不完善,违约成本低,大量汽车消费信贷形成坏帐,造成去年年底各个银行基本上退出汽车消费信贷领域。这里也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就是汽车不断降价,给客户一定压力,贷了10万块钱买的,隔了一年就值五万块钱,而银行贷款还需还8万,这样也造成了违约的增加。第二个例子就是个人助学贷款,大学生可能在北京读书,分配可能去了其他城市。这样就造成个人信息变化,由于没有任何新的联系信息,导致无法联系其还款等等。
包括我们信用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缺失,导致了很多业务无法在国内大量的开展。针对目前信用卡的不良客户,可以分成三块。1/3是由于持卡人工作变化、住址变化,或者资料没有更新,同时自己也没有主动还款,银行和他失去联系,从而形成不良。还有1/3的客户叫做“老赖”,银行通过种种途径找到他,可他就是不还。为什么他这么做?就是因为社会违约成本太低了,后期银行要通过司法催收成本实在很高。银行如果每一户都要这样做,可能银行就倒闭了。人民银行做的个人征信系统,在北京、广东、重庆等八省份联网,在年底要覆盖全国,这套系统已经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工商银行也在应用个人征信系统,截止6月30日实现各类查询251898次,贷款审批查询76550次,贷后管理查询148645次。银行对个人征信系统使用要求需求非常高的,而且这个仅仅是试点阶段,还没有要求各个专业必须用。为什么贷后管理这么多?大量银行违约客户就是因为信用缺失,资料不对称找不到他,现在通过征信系统查一下客户在各个银行违约情况,查一下在其他银行有没有新的信息,以便保持联系来挽回银行损失,因此大家看到贷后查询比较多。
外部因素还有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过《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这个规定比较全,特别是今年2月28日颁布了刑法修正案,刑法第196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条款,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个规定和司法解释都已经出台,但是由于在具体实务过程当中,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所以在具体进行起诉时有很多困难。
&&& 在未来几年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会面临着更新的环境。一方面社会征信系统和法律环境在逐步完善,社会信用消费观念在逐步增强,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发卡将向中低端客户的延伸,风险管理的问题不可避免。随着卡量的急剧上升,原有的管理手段将不能办法经营发展的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
&&& 风险管理创造价值,任何一家知名银行都有一张口碑卓著的信用卡,任何一家发卡机构,都是由优秀的风险管理将效益推到了极致,今天上午的课讲到这,谢谢大家!&&
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 学院地址:泰州市春晖路100号 邮政编码:2253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欠款多少会坐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