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入党申请书冒名贷款还把钱又还给银行了但还是给客户带来损失客户要求损失赔偿是

乌市两储户被冒名贷款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莫名其妙“被贷款”谁来担责【】【字体:
】【】稿件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发布时间: 10:59:33 <font face="楷体_GB年1月1日,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联网正式运行。凡是在银行办理过各类信贷业务的客户都会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系统的信息均为信用记录,而个人信用记录是个人经济生活重要的身份证,记录信用卡信息、贷款信息、信用信息等。
  本报记者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王维
良好的信用记录如同“信誉抵押品”,而不良信用记录却如同“污点”,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贷款买车买房等都会受到影响。为此,信用记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令人防不胜防的是,一些人从未贷过款,却也被拉进了“黑名单”。
莫名进了“黑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个体工商户贺强向银行申请房屋借款被拒,理由是其信用记录有“污点”。贺强对此不解,遂前往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查询。
信用报告显示:贺强日向某银行借款购买了一处房屋,购房时间是日,借款是在2004年经公证处办理的。因他未按时还款,造成了不良信息记录。
“这些借款是怎么冒出来的?”贺强懵了,从未办过住房贷款的他仔细研究报告发现,借款合同上的签名和手印不是他的。
拿到“证据”后,贺强立即向“借款”银行说明情况。苦恼的是,近3年过去了,他仍奔波在消除“不良个人信用记录”的路上。
“银行不承认借款签名和手印存在问题。”贺强说,无奈之下,今年5月,他将“借款”银行诉至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要求银行改正他的信用记录,并要求赔偿名誉损失1元。
今年7月28日,受法院委托,新疆金剑司法鉴定所对贺强的“借款合同”出具了鉴定报告,证实合同上的签名及手印系伪造。
近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银行消除贺强名下的银行不良信用记录。而因贺强不能提供其损失证据,他索赔1元的诉求未获支持。
9处签名均系伪造
相对于贺强的遭遇,被人冒名签名的胡晓华更是“一言难尽”。
如果不是去银行办理借款,“不良信用记录”这个词根本不会出现在一向做事谨慎的乌市某公司职员胡晓华的“字典”里。
3年前,胡晓华去某银行办理业务,可银行拒绝接待,理由是他在中国人民银行有负面信用记录。胡晓华纳闷,自己从来没有逾期还贷等行为,怎么就上了银行信用的“黑名单”?
他赶紧去查询,结果显示他在该银行办理的一起贷款业务中,有多次逾期还款的违约记录。通过仔细查看,胡晓华发现该记录显示的其工作单位、收入情况等均为虚假信息。因银行一直拒绝消除胡晓华的不良记录,他将银行告上了法院。
调查过程艰难波折。在银行提供的资料内,日,由银行业务员提交的内部贷款审核记录中,虽载明“申请人资料齐全,已与申请人电话及当面核验,同意发放此笔贷款”,但银行对该笔贷款并未与胡晓华当面核验。经鉴定的9处“胡晓华”的签名,均系伪造。最终,银行承认在审核这笔“个人贷款”业务中存在瑕疵。
今年8月,乌市沙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时,银行辩称,当时进行“个人贷款”业务时,房产公司和公证处做了前期的工作,但未发现“胡晓华”是冒充的,其也应承担责任,理应追加为被告。同时,银行同意给胡晓华删除不良记录,但拒绝支付胡晓华提出的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因过错造成他人个人信誉度降低,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银行的行为最终造成了胡晓华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发生,侵害了胡晓华的名誉权。法院判决银行立即停止侵权,消除胡晓华的不良信用记录;赔偿胡晓华交通费300元、精神抚慰金500元,承担伪造签名的鉴定费5600元及诉讼费。
技术漏洞是“祸首”
问题解决了,但疑惑仍未消除,为何不法分子能轻易冒名签字贷款,又是如何“黑”了他人的个人信用记录?
法院在审理上述两起案件时,贺强和胡晓华均不止一次地提出,不法分子冒用他们的名字借款,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说明银行工作人员懈怠大意,没有尽到审查责任。
主审法官告诉记者,实行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对于维护资本安全和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关系到对一个人信誉度的评价,不可忽视。
法官表示,贺强和胡晓华案中,银行贷款审批中的确存在瑕疵。银行并未与当事人见面核查,却虚假地记录“已与申请人电话及当面核验”,本应在审核阶段即可避免他人冒用当事人姓名贷款的事实发生,但银行却出现漏洞,最终造成了个人负面信用记录的产生。银行应严格对提交身份信息的办卡者进行审核,避免因审核不严导致他人被恶意欠款和信用记录受损。
记者了解到,因银行系统不能验证身份证真假,只能通过与公安系统的联网核查。同时,公安信息系统鉴于保密性,只向银行开放客户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等信息,签名和手印均不能核查,这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责任编辑:李雪)
查看更多评论&
·····
········58cv网址导航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信贷员16次冒充客户签名骗取银行贷款289万元获刑13年
人民网   07:21:49
         分享到:
  原标题:信贷员16次冒充客户签名骗取银行贷款289万元获刑13年
  【原标题:银行贷款竟这么好骗?】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信贷员,竟16次冒充客户签名,共骗取梧州市某银行贷款合计289万元――
  黄钜岚只有26岁
  庭审最后,黄钜岚作了悔罪陈述:在贪欲和梦想一夜暴富的起因下,我的灵魂不得安定于工作现状。
  黄钜岚炒股银行账户清单
  日,梧州市某银行信贷员黄钜岚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级法院以贪污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黄钜岚听到判决的时候还是站立不稳。
  痴迷炒股埋下祸根
  日,太阳火辣辣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检察院反贪局来了一对父子,一位是50多岁模样的父亲,一位是20多岁的儿子。小伙子1米8左右的个头,高大英俊。侦查人员将二人带到办案区后,父亲用眼角余光瞥了儿子一眼,沮丧地对办案人员说:“今天,我是带他来自首的,你们检察官有问题尽管问他吧。”看着这个小伙子,大家都愣住了,很难把相貌英俊的他与犯罪分子联系在一起。
  “我叫黄钜岚,日出生,担任梧州市某银行信贷员,在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这段时间,我骗了单位公款280多万元用来炒黄金、期货,而且基本都亏掉了……”随着黄钜岚的述说,案情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黄钜岚读高职时学的是财会专业,当时国内股市形势比较好,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中有人炒股赚了许多钱,这让黄钜岚心里煞是羡慕。在耳濡目染之下,黄钜岚也开账户学会了炒股,只是苦于读书时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投资。
  2008年,高职毕业后,黄钜岚作为梧州市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的劳务人员派遣到梧州某储蓄银行分行工作,从日起在该分行内担任信贷员一职。主要工作是受理个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申请业务,当客户向银行提出抵押贷款申请时,由他作为信贷员对客户的申请材料、信誉度、个体经营状况、财产情况、抵押物等进行核查,核查合格后,由他写好报告层报信贷部或营业部领导签批。相关部门领导签批后他就约客户签订借款合同,待合同签字生效后就向客户发放贷款。
  黄钜岚先后担任过银行柜员、客户经理、信贷员等职务。工作一年后,他开始有了一些积蓄,隐埋于心中的股市财富梦又重新被唤醒了。2009年这一年,黄钜岚省吃俭用,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都投资股市。做银行理财的他深谙“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因此除了买股票外,他还涉猎炒黄金、期货和外汇等。
  开始几年股市走势平稳,但到2009年形势却急转直下,后来股市持续低迷,指数年年下跌,黄钜岚投入股市的钱被套在了高点,血本无归,他的发财美梦很快破灭了。如果当时能及时收手,吸取教训,他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但生性好胜的黄钜岚并不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就这样打水漂了,心里是一万个不痛快,因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股市有跌也有涨,等待大盘反弹再抄低,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亏的钱赚回来才肯罢休。但是,股市一再创新低,2012年2月,中国A股指数又从2478.38高点开始走低,到日,指数跌到2378点,他不是抄在半山腰,就是抄在阶段高点被套,“割肉”、换股,东山再起,却屡战屡败……
  赢钱心急,黄钜岚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大部分工资都搭进去了,甚至还把自己的信用卡全部透支的钱也投进去了。而无情的股市好像有意和他开玩笑,投入得越多就亏得越多。
  翻本!翻本!翻本!这个指令像魔鬼一样占据着黄钜岚的头脑。钱!钱!钱!黄钜岚对钱的渴望从来没有达到如此饥渴的程度。
  一年骗银行贷款289万
  由于性格开朗,待人热诚,工作认真,加上外在形象较好,黄钜岚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他经手办理贷款的客户就达数百个。
  担任信贷员两年多的时间里,黄钜岚对贷款审批流程已然是了如指掌,在工作过程中他也发现银行贷款审批上存在的漏洞。
  股市亏损,已经没有了投资本钱,如何才能翻本?思来想去,他打起了从银行搞些钱的主意,利用银行贷款审批上存在的漏洞捞些钱出来:凭借自己手上掌握的客户资料,冒用客户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把钱从银行套出来。虽然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但找钱急红了眼的黄钜岚再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日,黄钜岚开始导演了骗取银行贷款的第一幕。前客户黎某在2010年10月份曾经向梧州市某银行申请过30万元抵押贷款,在2011年3月便还清贷款,但当时未解除抵押,黄钜岚便冒用黎某的名义向银行申请了10万元贷款。银行很快审批通过了这笔贷款,并把款项打到黄钜岚私自窜改的放款卡号。到款后,为了避免引起他人注意,黄钜岚先将这笔款项跨行提取现金后再存入自己其他银行的账户。以黄钜岚本人对银行贷款业务的了解,短期内他只要以客户名义按时还这笔贷款的利息,自己冒名贷款的事就能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
  起初,黄钜岚只是想先从银行套几万块钱用来炒股,等翻本后再把钱还回去销账,但在屡屡顺利得手之后,黄钜岚的贪欲逐渐膨胀,变得越发大胆和疯狂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日,黄钜岚故伎重演,冒用前客户陈某的名义骗取贷款10万元;日,以前客户何某名义骗取贷款31万元;2012年5月,以前客户廖某的名义骗取贷款53万元……
  在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黄钜岚先后利用9个客户在该行已办理过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身份资料,16次采取冒充客户签名,变更客户通讯方式以及放款账户,共骗取梧州市某银行贷款合计289万元。
  这笔巨额不义之财,有260多万元被黄钜岚用于炒股、炒黄金、期货和外汇等,有15万元用于归还银行利息,10多万元用于个人赌博。
  迷途知返为时已晚
  往股市里投下的重金,非但没有给黄钜岚自己带来“咸鱼翻身”的好运,反而让他陷入了欲罢不能的漩涡,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在亏空近200万元后,黄钜岚慌神了,这时他也曾想过就此收手,但去哪里找200万元还银行的贷款呢?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难于登天。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很一般,父亲退休在家,母亲一直没有工作,亲朋好友里面也没有富裕的,谁也帮不了他。
  但此时的黄钜岚,每天除了要应付繁杂的工作之外,还要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那份“不能说的秘密”,单位稍有风吹草动,也会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为了暂时摆脱这些痛苦,他一有空就跑去游戏机室玩赌博游戏,在虚拟游戏疯狂的厮杀中,黄钜岚长期紧张的神经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但短暂的麻痹之后,残酷的现实却丝毫没有改变。
  至2012年6月,他已经冒名骗取银行贷款近289万元了,眼看着自己捅下的篓子越来越大,黄钜岚终于感到恐惧了,工作也常常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与股市涨跌信息相关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数字,晚上睡觉也辗转难眠,他的精神也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
  2012年7月上旬的一天,银行的一个老客户来办理贷款,工作人员告知其在几个月前已经贷过一笔大的款,不能再办了。这名客户莫名其妙,通过查账,单位发现该笔贷款是黄钜岚经手的,于是单位领导想找黄钜岚问清楚情况,但发现已经找不到他人了。为了躲避单位领导追问,黄钜岚一连三天不敢去单位上班。
  在这几天里,黄钜岚向单位请了假,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罪行,“爸,我骗了银行很多钱炒股,都亏了,你骂我打我吧……”黄钜岚泣不成声了。
  其父亲也不知所措,立即找律师咨询,律师告诉他,犯了法,又赔偿不了损失,只有投案自首才能得到宽大处理。“孩子,再这样玩下去,你的人生真要彻底完了,咱们去自首吧”,在父亲的劝说下,黄钜岚同意到检察院自首,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黄钜岚在其犯罪事实未被办案机关掌握时,主动向办案机关投案,其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行为,悔罪态度好,积极配合办案人员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提供用于炒股的所有账户及银行账户,使办案人员及时掌握其赃款流向,冻结相关银行账户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在庭审过程中,黄钜岚的家人及亲戚朋友、发案单位20余名公职人员及其他人员参加了庭审。其父亲一脸无奈和茫然的表情。养儿为防老,可是,眼前这个唯一的儿子却带给他们还不完的债务。站在被告人席上的黄钜岚表情木然,在旁听人员投来惊诧的目光中,他似乎无地自容,低头沉默,不敢正视亲人们,对公诉人的指控事实和证据全部认可。
  银行监管漏洞须堵塞
  庭审最后,黄钜岚作了悔罪陈述:在贪欲和梦想一夜暴富的起因下,我的灵魂不得安定于工作现状。侥幸、耍小聪明骗取银行钱财,把我推进了深渊,“不以规则,难成方圆”,要绝不留情地革除掉暗藏于我身上各个角落的自由主义成分。我的犯罪给我最大也是震撼我灵魂最深的教训只有一句话: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安分守己。其悔罪认识也算是深刻,但愿他今后能记牢。
  黄钜岚因其认罪态度较好,得到了从轻处罚。法院判决黄钜岚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法院依法冻结账户赃款元,依法发还给被害单位梧州某银行。责令赔偿被害单位梧州某银行经济损失元。
  旁听席上,黄钜岚的母亲不时发出长长的呼气声,听到判决结果后,消瘦的脸色苍白,神色凄然,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
  黄钜岚才26岁,黄金的年纪,他却要在牢狱中度过,年轻的他本该拥有美好的前程,但由于把自己聪明才智用在了错误的地方,触犯了法律,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黄钜岚在一年内疯狂敛财近300万元,梧州某银行却浑然不觉。在同事的眼里,黄钜岚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阳光的小伙子,业务能力强,客户多,案发前同事都没觉察到其有任何异常,他出事的消息渐渐传出后,同事们都难以置信。因为黄钜岚一直以来都对物质方面没有太大的追求,也不贪图享受。他上班一直都是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新衣服也很少买。他跟父母住在一起,他家里的摆设也极为普通。
  如果不是一个前客户来贷款导致案发,银行还会蒙在鼓里,黄钜岚也许还会继续作案下去。这充分暴露了该行贷款监管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而黄钜岚的计谋之所以得逞,正是利用了梧州某银行在审核个人二次贷款上的漏洞。在二次贷款这个环节,银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核实客户再次借款的真实性,如比对客户签名笔迹,打电话向客户核实等,这就出现了监管真空,给信贷员冒用客户名义进行贷款提供了可乘之机。(王世楠朱乾文/正义网9月12日电)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原标题:信贷员16次冒充客户签名骗取银行贷款289万元获刑13年
  原文链接:.cn/n//c92197.html
  稿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辛华、王瑶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吉安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找回我的咨询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我是一名银行职员,办理了一笔冒名贷款,领导要我赔偿合理吗
问题类型: 问题来自:湖南 - 株洲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00:44 咨询人:04emz
法律快车温馨提示:
您还可以输入5000字
温馨提示:使用组合键Ctrl+Enter可快速提交!发布问题、回复咨询,更加方便、及时。
法律快车律师回复共3条回复
具体要看你是否存在重大过错及故意的行为
回复时间: 22:01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你好,要看人的过错责任有多大。
回复时间: 22:10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有重大过错应当赔偿
回复时间: 07:50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相关法律咨询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民事法律-离婚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流量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职员入党申请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