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你有 中英国大百科全书书文物博物馆卷的电子版吗?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New Releases
弗格森亲笔自传,官方唯一授权中文简体版!随书附赠京东独家爵爷金属书签,独此一家,超值收藏!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Strongly Recommended Books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 作品 - 排序:
顾客评价:
上一页下一页三天内拍卖
当前位置: >
& 拍品图片详情
1993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一版一印16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 v111102&&&拍品编号:
拍品所有图片详情页面: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作者:不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时间:1993印刷时间:1993装订:硬精装品相:九品
品相描述: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全部图书&特价图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出 版 社:
所属丛书:
册&&&&数:
条&形&码:
4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帧:
定&&&&价:
一&星&价:
15,642.0 元(79折)&&
二星价:15,642.0 元(79折)&&
三星价:15,642.0 元(79折)
免运费政策: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特色及评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按学科和知识领域分成74卷,共收7.8万个条目 ,计1.26亿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其中三分之一为彩图,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从全书的广度、深度和容量来
看,堪称知识的宝库,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
&&&&&&&梅 益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简称 《全书》) 73卷 (外加索引l卷) 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 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 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 “盛世修典” , 《全书》 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并要求在老一辈专家学者还健在的时候着手编写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 《全书》 的报告, 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 《全书》 共收77 859个条目 ,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
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 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 社会科学、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 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 “西方中心论” 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 《全书》 有鲜明的 “中国特色” ,有两个世界第一:
&&& 第一, 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元仅有。
&&&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大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 《全书》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 它为参加和准备参加现代化建设的人们提供各种基本知识,并推动他们尊重知识、
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 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全书》 条目的释文,有关中国方面的内容力求准确、 公允、 可信,外国方面的内容力求不出错误。 《全书》 重视插图,平均每页有图表一幅,在49
765 幅图表中,彩色的约占1/3 。 《全书》 建立了完整的检索系统,为读者进入这个宏大知识库提供了钥匙。 《全书》 许多学科卷已成为国内各该学科的规范化出版物。
它使用的大量术语已成为术语数据库的标准术语。
&&& 《全书》 的出版是近百个部、 委、 院、 校及其研究机构同出版社编辑部长期协作的成果。 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阅和撰写部分重要条目
。 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参加编撰的达336位,社会科学方面的权威学者绝大多数也参加编撰工作。 数十位高龄专家是在住院期间领导和参与一些学科卷的编写工作的,有的在临终时还在撰写条目
。 总编委会110位委员中,书成之日有32位包括主任胡乔木同志已经去世。 《全书》 终于 “抢救” 了老专家们心血凝成的一批造诣精深的学术财富。
&&& 在 《全书》 出齐之际,我们谨向多年来参加和关怀本书编撰工作的专家、 学者表示深 切的谢意。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戏 剧&&&&&& 美 术 (I)
电 影&&&&&& 美 术 (II)
水 利&&&&&& 军 事 (I)
交 通&&&&&& 军 事 (II)
电 工&&&&&& 哲 学 (I)
矿 冶&&&&&& 哲 学 (II)
力 学&&&&&& 农 业 (I)
数 学 &&&&&&农 业 (II)
法 学&&&&&& 化 学 (I)
宗 教&&&&&& 化 学 (II)
民 族&&&&&& 物理学 (I)
化 工&&&&&& 物理学 (II)
轻 工&&&&&& 电子学 (I)
纺 织&&&&&& 电子学 (II)
教 育&&&&&& 经济学 (I)
体 育&&&&&& 经济学 (II)
考古学&&&&&&经济学 (lII)
心 理 学&&&&&& 生 物 学 (I)
政 治 学&&&&&& 生 物 学 (II)
社 会 学&&&&&& 生 物 学 (III)
天 文 学&&&&&& 中国文学 (I)
地 理 学&&&&&& 中国文学 (lI)
地 质 学&&&&&& 外国文学 ( I)
中国地理&&&&&& 外国文学 (II)
世界地理&&&&&& 中国历史 (I)
自动控制&&&&&& 中国历史 (II)
环境科学&&&&&& 中国历史 (III)
传统医学&&&&&& 外国历史 (I)
土木工程&&&&&& 外国历史 (II)
新闻?出版&&&&&& 机械工程 (I)
图?情?档&&&&&& 机械工程 (II)
戏曲?曲艺&&&&&& 现代医学 ( I)
财政?金融&&&&&& 现代医学 (II)
航空?航天&&&&&& 固?测?空
建筑?园林&&&&&& 语言?文字
气?海?水&&&&&& 音乐?舞蹈
文物?博物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主& 任 胡乔木
副主任 (按姓氏笔画顺序)
于光远 贝时璋 卢嘉锡 华罗庚 刘瑞龙 严济慈 吴阶平 沈 鸿 宋时轮 张友渔 陈翰伯 陈翰笙 武& 衡 茅以升 周& 扬 周培源
姜椿芳 夏征农 钱学森 梅& 益 裴丽生
委 员 (按姓氏笔画顺序)
丁光训 于光远 马大猷 王& 力 王竹溪 王绶绾
王朝闻 牙含章 贝时璋 艾中信 叶笃正 卢嘉锡
包尔汉 冯& 至 司徒慧敏 吕& 骥 吕叔湘 朱洪元
朱德熙 任新民 华罗庚 刘开渠 刘思慕 刘瑞龙
许振英 许涤新 孙俊人 孙毓棠 杨石先 杨宪益
苏步青 李& 珩 李国豪 李春芬 严济慈 肖& 克
昊于廑 吴中伦 吴文俊 吴阶平 吴作人 吴学周
吴晓邦 邹家华 沈& 元 沈& 鸿 宋& 健 宋时轮
张& 庚 张& 震 张友渔 张含英 张钰哲 陆& 达
陈世骧 陈永龄 陈维稷 陈虞孙 陈翰伯 陈翰笙
武& 衡 林& 超 茅以升 罗竹风 季& 龙 季羡林
周& 扬 周有光 周培源 孟昭英 柳大纲 胡& 绳
胡乔木 胡愈之 荣高棠 赵朴初 侯外庐 侯祥麟
段学复 俞大绂 宦& 乡 姜椿芳 费孝通 贺绿汀
夏& 衍 夏& 鼐 夏征农 钱令希 钱伟长 钱学森
钱临照 钱俊瑞 倪海曙 殷宕章 翁独健 唐长孺
唐振绪 陶& 钝 梅& 益 黄秉维 曹& 禺 董纯才
程裕淇 傅承义 曾世英 曾呈奎 谢希德 裴丽生
潘& 菽 潘念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姜椿芳 ()翻译家、 编辑出版家。 江苏武进人。 历任《满洲红旗》主编,《时代》杂志主编,
《时代日报》总编辑,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顾问。 曾任中国翻译作者协会主席。 著有 《从类书到百科全书》
, 译有 《列宁在十月》 《鲍里斯 ? 戈都诸夫》 《小市民》 等。
于光远 (1815-) 哲学家、 经济学家。 上海人。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6)
。 历任中共中央图书馆主任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 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著有 《关于规律的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 《政冶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 《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 等。
贝时璋 (1903- ) 生物学家。 浙江镇海人。 德国蒂宾根大学博士(l928)
。 历任浙江大学教授、 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及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和所长。 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对动物个体中细胞的常数、 分裂、 动物的再生以及性转变等生命活动规律作过多方面研究,戍绩显箸。 他提出“细胞重建” 的见解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卢嘉锡 (1915-) 物理化学家。 台湾台南人,生于福建厦门 。 厦门大学毕业
(1934) , 英国伦敦大学博士(1938)。 历任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在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方面取得成果,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网兜状原子簇结构 “福州模型” 。
华罗庚 ()数学家。 江苏金坛人。 曾任清华大学助教、讲师。
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后任西南联大、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副院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解析数论、 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 多复变函数论、 偏微分方程、 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领域都有卓越成就。
著有 《堆垒素数论》 《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 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74卷)&&&&&&&&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百科全书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