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基评审结果上传的论文函评专家能看到吗

&& 查看话题
是我想多了么。。为什么我的论文发表前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几篇同一主题的?
现在大四。我在大三,12年6月份投了一个论文,这是我大三写的学年论文,写的东西是当时领域内没有人涉及的,好吧,是我们专业日本方面的,因为我会日语。另外,我的专业是问理工生90%人没听过,问文科生70%的神奇专业。
& & 该杂志是中文核心,但属于该专业领域垫底的。(我们专业同学没人写论文发表什么的,我觉得好玩,当时也不晓得什么核心是什么东西,就投了,后来才知道这杂志一般)。然后被录用了,说12年12月份发表。
& && &那篇论文我前后写了三个版本,论题差不多,角度有所区别。之后我还投了别的三四个好点的杂志,另外有一篇也被其中一个杂志录用了,但是版面费太贵,我没钱,没发。别的杂志没有录用我的。就发了之前说的那篇。
& &&&现在,我最近百度,发现有两篇跟我写的东西主题一样,但是角度有所区别。我承认人家写的比我好多了,主要是在语言组织方面。发表时间在12年8月之后,但比我的12年12月的要早,具体几月我忘了。对方两篇论文都是我投过的杂志。。。。
& &&&我确实对发论文这种事一点不了解,文科,我们专业也没这氛围,投的时候我还以为会有稿费才投的。囧。。。
& &&&我想各位大神的是,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吗?大家也有这种经验么?
& &&&写这个我感觉怎么也要懂点日语,当时我写的时候也很捉急,各种自己翻译,因为几乎前无古人,我都不晓得对不对。那两篇论文的作者之前的文章没有一点涉及过日本方面的。。。而且这绝对不是什么学科趋势,这个题材不新鲜,但是涉及日本新鲜,没人写过,这是我论文指导老师之前说的。
& && &所以。。。我搞不明白了。现在我看我写的论文想吐,人家比我写的好多了。(其实你是嫉妒人家比你写的好吧喂!)
& && &总之,我真的只是小白,我要是说的话太二,大家轻拍。
楼主提的都是正常现象 学生多了,这就不奇怪了。学术是开放的,祝福你了 国内文科。。。。。。。 我就想知道我听没听过楼主的专业,但楼主好像遮遮掩掩的~
另外,楼主说“想多了”,到底是想哪儿了?
=================
回复完才发现楼主名片信息中的专业和我一样,那么我猜想楼主的专业我大概80%听过~ 学术是开放的,祝福你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努 at
我就想知道我听没听过楼主的专业,但楼主好像遮遮掩掩的~
另外,楼主说“想多了”,到底是想哪儿了?
=================
回复完才发现楼主名片信息中的专业和我一样,那么我猜想楼主的专业我大概80%听过~
... 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专业哦~~ 反正就是那个其他中的一个。。。
我说的想多了,是因为过于巧合,我怕是有人看过我的论文觉得这个角度不错,然后写了在我前面发表。。。不过看来是我想多了,嘿嘿 为毛一涉及到文科,我总想到衣局。。。我怎么变的这么猥琐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努 at
我就想知道我听没听过楼主的专业,但楼主好像遮遮掩掩的~
另外,楼主说“想多了”,到底是想哪儿了?
=================
回复完才发现楼主名片信息中的专业和我一样,那么我猜想楼主的专业我大概80%听过~
... 你看我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yukisolo at
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专业哦~~ 反正就是那个其他中的一个。。。
我说的想多了,是因为过于巧合,我怕是有人看过我的论文觉得这个角度不错,然后写了在我前面发表。。。不过看来是我想多了,嘿嘿... “文献学其他”???这是什么专业??求您科普。 楼主说的不具体,如果百度都能查到的话,你之前查新没看到吗?
一般即使是大牛也不敢说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没人涉足过的,只可能是你看得少罢了,或者说研究价值不大
话说英语和日语文献你都看全了?
没别的意思,但是不提倡一篇文章稍加改动投其他杂志,这根一稿多投没啥区别
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望楼主见谅 : Originally posted by aggieatm at
“文献学其他”???这是什么专业??求您科普。... 除了图书馆学、情报学,还有出版学、档案学,小类目的目录学、版本学什么的~ 唉~中国那么多的人,这太正常啦,况且你还只是个小小本,那些小硕和波尸们应该比你看的文献多! 应该不是会有猫腻,好好学习吧 交流很正常,发表文章为了大家讨论,也包括学习 不是你想多了,是中国人多,搞学术的中国人更多 文章在没有见刊以前你是查不到的,可能在你投稿以前已经有人投了,只是你不知道罢了,这很正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努 at
除了图书馆学、情报学,还有出版学、档案学,小类目的目录学、版本学什么的~... 哦,每一个小节点上都是大学问啊。&& 查看话题
作为函评专家,谈谈“发表很多牛论文,但国基申请总不能中标”的一个实例
早上登录小木虫,很惊讶看到这么多虫友的截然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看来是我的行文不严谨引起了很大的误会,在这里我要做出以下说明:
1.、本文仅仅举了一个“有牛论文但未获资助”的例子,并不是说所有的有牛论文的申请者都要被刷掉,请所有参与的虫友注意!事实上,本人评审的逾百项国基各类项目中,有很多牛论文而被刷掉的不超过3例。我希望说明的道理是:有牛论文固然是可以给项目评审加分的硬通货,但本子的核心内容和质量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中的关键!有些申请者仗着有牛论文撑腰,申请书本身粗制乱造,这样的申请书当然不应该获得资助!!
2、事实上,本文所述的申请者那年的青基申请函评结果是2B2C,我给的C,另外3名专家给的2B1C,没有一名函评专家给A的。可见并不是我有意刁难。而且,我也说过了,我与该申请者导师及课题组很熟悉,当年结果出来后我还和该申请者做了深入交流,指出了他申请书中的致命硬伤,该申请者心服口服,承认本子没写好。第二年他经过重大修改,中了青基;后面几年又陆续中了2项面上项目。我与该申请人一直保持联系,私人关系蛮好,本月20日出差去他们学校所在城市,还一起喝酒来着。所谓“杀熟”,那是某些虫友的无端指责,本人断不接受!!!
3、关于本人有多少一区论文的问题。不好意思,本人一作一区论文一篇都没有,因为本人研究领域中根本就没有一区期刊。其他一作+通讯作者SCI总计12篇,其中9篇是二区,其余为三区。上述论文均不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因博士就读单位与现工作单位不是同一单位。
4、最后,希望有疑义的虫友友好站内发消息交流,本人将一一作答。那些不讲公德出口成脏的虫子们,为了你们自己的声誉,请好自为之!人在做,天在看!!!
Sample Text
经常看到有虫友在说:“某某人发表了若干篇SCI一区,若干篇SCI二区……但是第X次国家自科基金没中,不公平”,云云……那么,发表了很多篇牛论文的申请者其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本子一定就值得资助吗?老实说,本人的观点是:不一定。因为,发表的那些牛论文,要看文章的思想是本人的,还是以前博士老板的了。
& && &&&我曾经评审过一个青基本子,文章质量绝对过硬(一作SCI一区7篇),数量也是很多(一作SCI、EI共20多篇),但是被我毙了。原因在于申请书的主体研究内容、实验内容、技术手段等,均基本上已在其博士论文中做完了或者他的师兄弟们马上就要做完了。我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呵呵……因为我恰好与这位申请者的大老板及其课题组关系很熟。
& && &&&这样的本子,前期基础再好,我也不会同意其资助的。因为,作为函评专家,是要讲良心的!
Sample Text
良心???????????几个人有,,,,怀疑 支持楼主,由衷赞誉楼主!
中国科研就是就得如同楼主一样的负责人专家才有希望呢 你属于专门杀熟类型的人。找你做朋友算是栽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pkuwuli at
你属于专门杀熟类型的人。找你做朋友算是栽了。 杀熟?呵呵……本人没有这么心心理阴暗,只是想尽量做到公私分明而已。本人函评给过优先资助意见后来顺利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熟人(包括本人师兄弟们)也不是没有啊,关键是申请书是否真的值得资助,这是本人唯一看中的东西! 我顶楼主。
各位基金不中者还是首先深刻的反省一下自己吧。
有时间泡论坛,不如多看看外文文献! 4楼图像有个性.
:hand:哈哈. :victory::victory: 强烈反对楼主,你怎么知道想法不是人家自己的?难道博士期间的东西就一定是老板的?有很多老板什么都不管的。有种评审专家一看和自己做的差不多的,直接毙掉。心理极其阴暗。 支持这样负责任的专家!! 碰到这样子的熟人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sweat::sweat::sweat::sweat: 我也给你说个例子。
如果想法是新的,技术路线是新的,函审就可能说你方案不可行。
然后发论文验证吧,结果你又说人家课题快做完了。
所以啊,不要把基金看的太重,60%是运气。 : Originally posted by lukunlin at
4楼图像有个性.
:hand:哈哈. 估计搞图像分析的。 敢为楼主,怎么可能把课题做完呢?一个研究方向可以无限深入研究,你应该说项目的时限到了而已。 我觉得lz是典型的自以为是、草菅人命。
做研究的其实都知道,3年时间,
哪怕一个很小的点,如果能够深入下去,
工作量都是很大的。
而且,只有拥有如此厚重积累的人,
才能够有能力如此深入下去。
如果作为一个近年来一区发表7片SCI的人,
我认为完全有能力随便选个点,
就足够做三年的。
您做为一个资深的、富有良心的评审专家,
这一点都不明白?
非得给哪些没有发过文章的才可以吗?
如果仅仅看到大方向和老板的差不多,
工作内容和过去差不多,
而不顾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积累,
如果我不定性您为心理阴暗的话,
也是极度的幼稚,
根本就没有把握整体研究大局的能力和经验。 支持楼主,由衷赞誉楼主!
中国科研就是就得如同楼主一样的负责人专家才有希望呢&& 查看话题
国基中标几率与依托单位关系
本子质量相当,科研平台相当,依托单位不是985,不是211,是不是中标的可能性会低很多?
如果介于可上可下的位置,一般学校机会更多。 : Originally posted by douglas_ustc at
如果介于可上可下的位置,一般学校机会更多。 这个可有依据?俺本科毕业于你后缀的学校。 一般不会这样,关键是标书要好。别人看到这样的学校能有这么好的标书,也会优先照顾的 认为平台很重要!! 基金委工作人员在我们学校讲座的时候明确说了,本子质量相当,学校差的优先资助~~ 问题是涵评的时候好的依托单位加分不多 貌似青年基金,不是很重视学校的档次,但是面上就不行,差学校很拿难道,也许是因为面上项目要完成的任务比较多,而且需要团队合作,而在差的学校,哈哈,不说了,你懂的:D 还是比较公平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Rolex_Omega at
这个可有依据?俺本科毕业于你后缀的学校。... 说是这样说,但是人家还是会认为好学校的科研能力更强 看到公布的杰青,基本全是牛校。资源真不是一般的集中
面上不会也这样吧? 面上好像确实向小学校倾斜了!感谢基金委,并向会评专家致敬! 是的,人家不相信申请人能做出来,这个很变态!我有朋友在深大,基金写得很好,研究内容、创新性都不错。但评审人直接说,很好,但我相信你无法完成,变态!! :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ingboy at
是的,人家不相信申请人能做出来,这个很变态!我有朋友在深大,基金写得很好,研究内容、创新性都不错。但评审人直接说,很好,但我相信你无法完成,变态!! 这个确实不合逻辑。评审人的意思是项目没有可行性,还是学校? 还是比较公平的 面上就不行,差学校很拿难道,也许是因为面上项目要完成的任务比较多,而且需要团队合作,而在差的学校 呵呵,二楼说的估计是有根据的。&& 查看话题
国基申请中,已录用的外文期刊的论文,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国内已录用的期刊论文,有书面的录用通知书。可是被外文期刊录用的,只有邮件通知我,Acceptance。在申请国基的时候,这种已录用外文,需要附上什么材料证明?有此方面经验的兄台指点了。。。
在介绍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说明这篇已接受就行了,如果硬要加证明,反而会与你其他成果不协调,除非这篇文章所在杂志在你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硬要加证明,反而会与你其他成果不协调”,怎么个不协调呢?请明示。。中文的附证明,可是外文的都是邮件通知录用,咋证明呢? 关键是你别的已发表文章后面没加证明,而这篇有证明,不就显得不协调了嘛。。你要加的话就只能加个截图了,不过这样的话显得好像不太正式。。。 不需要什么证明,一般而言,评审人还不至于如此纠缠。 没有DOI,谁能证明你的文章已录用。 国家自然基金委明确要求了,已录用的论文后面附录用证明,而我现在的这篇英文论文只有邮件说接受了,也还没有DOI,这怎么办???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zg0628 at
国家自然基金委明确要求了,已录用的论文后面附录用证明,而我现在的这篇英文论文只有邮件说接受了,也还没有DOI,这怎么办??? 哥们,这条规定从哪里看到的啊?谢谢! 国基申请提交要3月份,那时候你的论文至少能有DOI号了,在网上就可以查到了,不需要非得有卷期号 : Originally posted by yundepan at
哥们,这条规定从哪里看到的啊?谢谢!... 管理科学部明确要求了,不知兄台哪个部的? 切记:一定要录用通知书。有的外刊也有acceptance的,pdf格式的,你可以截图,到本子的附录页中的。如果,没有acceptance,最好,不要放,有的评审人很大度,看看就算了,万一碰到小鸡肚肠的人,认为“造假”就不好了。 有了DOI就可以算in press了,没有的只能算accept。有时候看到一大堆都是Accept,确实不爽,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DOI的大家都承认了。
所以还是当心为好,弄个支持材料放在评审人能看到的附件里。 个人觉得把邮件截图或者投稿系统里面的接收截图放上就可以了,反正我前两年帮助导师看申请书的时候对写了Accepance的文章都相信。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zg0628 at
管理科学部明确要求了,不知兄台哪个部的?... 这个还分部啊?哥们从哪里看到各个部的规定啊&& 查看话题
如何成为国基函评专家
是自己主动申请呢,还是由基金委邀请?
应该是基金委摇号吧:jok: : Originally posted by lizm2010 at
等邀请 基金委邀请! 我中了两次基金,至今还没有被邀请函评过,不懂函评专家基金委是怎么遴选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eseayl at
我中了两次基金,至今还没有被邀请函评过,不懂函评专家基金委是怎么遴选的。 可能是你所在领域函评专家多 : Originally posted by eseayl at
我中了两次基金,至今还没有被邀请函评过,不懂函评专家基金委是怎么遴选的。 要求是教授,又中过基金,才可以 : Originally posted by yuch at
要求是教授,又中过基金,才可以... 基金必须中过,但副教授也可。 : Originally posted by yuch at
要求是教授,又中过基金,才可以... 不会吧,我见过很多副教授函评的。我早就是副教授,所以发问。 : Originally posted by banditi at
基金必须中过,但副教授也可。... 基金必须中过,我感觉应该是。但是身边也有没中基金的再审,莫非是特例 我也知道没有中过国基的教授在函审国基. 呵呵,我也知道没有中过国基的副教授在函审国基 : Originally posted by eseayl at
不会吧,我见过很多副教授函评的。我早就是副教授,所以发问。... 你被基金委的邮件邀请并在ISIS中开通了评审专家的账户了吗?如是就有了评审专家的资质,但未必恰好就有本子让你评,这可能与你的研究方向与本子的匹配度有关。 : Originally posted by luchuan905 at
你被基金委的邮件邀请并在ISIS中开通了评审专家的账户了吗?如是就有了评审专家的资质,但未必恰好就有本子让你评,这可能与你的研究方向与本子的匹配度有关。... 没有被基金委邮件邀请过,我验证了邮箱,手机,都没问题。可能是不入基金委的法眼吧,呵呵。 : Originally posted by eseayl at
基金必须中过,我感觉应该是。但是身边也有没中基金的再审,莫非是特例... 什么是“没中基金的再审”? : Originally posted by eseayl at
基金必须中过,我感觉应该是。但是身边也有没中基金的再审,莫非是特例... 看明白了,是“在审”。:victory: : Originally posted by banditi at
什么是“没中基金的再审”?... 不好意思,错别字了。拼音法很多时候不注意会这样,呵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 国基 会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