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8个中国省份人均gdp排名已经突破1万美元

您好,分享的企鹅
西安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 陕西跨进中等发达省份
1/4省份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人均GDP靠谱么?近日,多省份人均GDP曝出突破1万美元,至此,我国已有8省区市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的行列。作为“地方版”的陕西经济增速尚处于合理增长区间,人均GDP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西安加入“1万美元俱乐部” 紧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之后,各个省份陆续上交“期末”成绩单。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广东、福建两省人均GDP双双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内蒙等8个省区进入该行列。 2014年,虽说西安人均GDP达到10394美元,已经加入“1万美元俱乐部”,但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的情况下,距人均GDP“1万美元”还有一定的距离。陕西省统计局相关人士认为,在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情况下,陕西这一增长速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大多数省份回归到新常态下,陕西依然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态势,处于第一方阵。 陕西人均GDP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 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2007年之后陕西GDP以年均增加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到2013年达到16045.21亿元,居全国第16位。增速迈入第一方阵,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2007年以来,陕西克服种种不利影响,经济增速稳居全国各省第一方阵,2013年居全国第6位。1952年,陕西人均GDP仅85元,到2013年达4269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2004年陕西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台阶,到2013年接近7000美元,实现历史性连续跨越。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水平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超全国平均水平。 陕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并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居民收入一般占人均GDP的比重为55%,但中国很多地方都不足40%。这是因为,过去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主要驱动力,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中较为微弱。不过,情况正在改观,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却有所下降,只有15.7%的名义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长10.5%,也在明显回落。 显而易见,2014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许多省区市经济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从陕西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835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消费市场稳中趋好。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对外贸易更是高速增长,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683.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 我省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增长区间 对于这样的成绩单,有专家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部分地区发展快于其他地区形成的,但区域内部仍然落差较大。如果一味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恐怕只会加剧产能过剩,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无法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目标。也有专家认为,不唯GDP并不等于不要GDP。此前在“新常态”下,GDP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指标仍有其意义,走极端思维要不得。倘若只看重GDP,经济的质量难以保证;倘若GDP增速过低,则就业、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就会产生压力。因此,“新常态”经济中,仍需要一个较为平衡的GDP增速。从我省经济增速来看,尚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区间。本报记者张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肇事后,两轮摩托车驾驶人现场逃逸。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incao]
甭管张靓颖这是逼婚还是求婚,总归人家成功了不是?纵观靓颖从超女出道以来...
<a title="详细"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我财经]8省人均GDP破1万美元 林耘:内外差距均悬殊
  最近各地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经济年报,其中北京、广东和福建等8个省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成绩喜人,但地区差距悬殊的顽疾仍然没有根本扭转。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表示,这份成绩单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面貌当中的另外一部分,就是看增速我们很强,但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并不靠前;从中国内部来看,前后落差更是巨大。
  “北京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显然是跟大量央企、金融企业有很大关系,这些企业抬高了基数。而像广东和福建都是沿海发展地区,本身经济比较发达,另外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贡献了一部分增长,所以使得经济水平看起来更高一些。即使是1万美元的GDP,但这跟美国人均5万美元的收入也有不少差距,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沾沾自喜,中国经济落差还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林耘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一年多来,我国沿线省份都已经提前布局,今年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沿线省区市浓墨重彩地将“一带一路”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对今年的推进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其中,有20个省份明确了各自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及发展重点,一些核心区内的上市公司更是闻鸡起舞,整合资源投身其中。
  除了国内备受期待,“一带一路”在国外同样备受欢迎。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并参与“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合作倡议都对接着“一带一路”。《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正受到中国经济发展“信心指数”的强劲支持。当前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14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是该年度贡献最大的国家,未来15年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点评】林耘
  【追问】最近各地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经济年报,其中北京、广东和福建等8个省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成绩喜人,但地区差距悬殊的顽疾仍然没有根本扭转。您怎么看这份成绩单?
  &#160;
[&#160;编辑: newsroom&#160;]
关键字: 播报,省份,人均,福建,差距
手机大洋网
大洋中国新闻报告称24省份入万亿GDP俱乐部 8省份人均达1万美元,全国gdp达万亿的省份,2015中国gdp万亿城市,gdp破万亿省份排名,2014年gdp破万亿省份排名,中国人均gdp省份排名
报告称24省份入万亿GDP俱乐部 8省份人均达1万美元
时间: 00:22:2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报告称24省份入万亿GDP俱乐部 8省份人均达1万美元
【封面故事】围观地方两会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15各省份施政新取向
  截至2月2日,全国已有28个省份开完省级两会。
  目前,广东、吉林、海南三省的两会正在召开。
  201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31个省份亮出了“新常态”下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如同往年一样,GDP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已经召开两会的31个省份中,有29个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西藏则是唯一没有降低增速的地区,2015年目标值与上一年持平。
  改革、新常态、创新、三农、区域发展战略等,也是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这意味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细化落实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措施,将成为2015年各省份的工作重点。
  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仅是31个省级政府2015年的工作计划,更是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具象表现。
  31省份GDP增速全面减档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芳 王红茹 董显苹|北京报道
  赶在春节前,全国各省份相继进入了两会时间。省长们纷纷亮出了“新常态”下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如同往年一样,GDP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虽然它在中国政治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被努力淡化,但它依然是解读中国经济的切入口,而且,淡化本身已经充满了信息量。
  2014年,25省份未完成GDP增长目标;2015年,29省份下调GDP增速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两会的31个省份,有29个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西藏则是唯一没有降低增速的地区,2015年目标值与上一年持平。而在2014年,下调GDP增长目标的省份只有22个。
  “GDP增长指标不可避免地要下调了,不可能维持到原来的水平,如果硬要维持,或将会犯大的错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只能顺势而为。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因为结构调整的困难很大,用官方的表述是,我们要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另一方面,还要消化刺激措施的不利影响。”
  经济增速下调的本意,按照李克强总理的阐释是,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安徽省将2015年的GDP预期目标由2014年的9.5%下调为8.5%左右,安徽省省长王学军分析说,他们所定的目标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突出了速度和质量的统一,体现了稳中求进的要求。
  内蒙古也将2015年的GDP预期目标由2014年的9%下调为8%,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认为,这一目标兼顾了增速换挡与产业升级双重要求。
  当然,从经验上看,各省份经济增速的设定也是以前一年的实际完成情况为基础的。2014年全国各省份经济增长普遍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也是GDP增长目标下调的原因之一。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2014年,全国有25个省份未完成预期增长,西藏是少数完成预期增长的地区。其中,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位列倒数。山西的GDP增速仅为4.9%,与年初预期的9%相差4.1个百分点;黑龙江增长5.6%,低于预期2.9个百分点;辽宁增长5.8%,低于预期3.2个百分点;河北和吉林2014年增长6.5%,低于预期1.5个百分点。
  24省份入“万亿GDP俱乐部”,8省份人均GDP达1万美元
  当别的省份还在为GDP纠结的时候,上海已经不关心GDP了。
  上海在取消了GDP增长目标后,把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描述为: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2014年上海GDP同比增速为7%,2013年的增速为7.7%。据悉,这也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
  事实上,近10年来,上海的GDP增速,一直在放缓。而在最近几年各省份GDP 排行榜上,上海位列倒数的时候也并不罕见。
  按照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大约在五六年前,上海便取消了对上海区县、部门干部的GDP考核指标。“现在只有一个部门关心GDP,就是统计局。统计局宣布GDP,我不太关心。当然也就没压力了,不过对大数据,到了年底,总要看一下。”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海市的GDP总量已达2.26万亿元。
  在韩正看来,今天的上海如果能够维持在7%左右的增长,已经是创造奇迹。“今年上海增长7%,这个7%的增长部分,相当于浦东开发初期的整个两个上海,相当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末的6个上海。”
  那么,不关心GDP的上海在关心什么?韩正说,研究它发展的品质、效益,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贡献反映在哪里?反映在创新的成果上,例如自贸区的体制创新,还有为国家在税收的贡献上,以及国家实施的发展与服务战略上的贡献。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致辞中表示: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长,年度的现价增量也要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
  截至目前,各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具体到地方,除贵州、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7省份未能进入“万亿GDP俱乐部”外,其余24省份的GDP总值均已逾万亿。
  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分别以6.78万亿元、6.51万亿元、5.94万亿元和4.02万亿,占据GDP总值的前四位。2014年,上述四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增速为7.8%、江苏和山东的增速为8.7%、浙江的增速为7.6%。
  广东的GDP总值已经多年蝉联第一。而在2014年,广东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
  在统计学概念中,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被视为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志。从世界范围看,2013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65个,预计2014年有66个,大多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从2008年上海首次突破这一门槛,至今已有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福建等8个省份迈入“1万美元俱乐部”,占全国1/4省份。
  预期目标下调之后,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仍将维持7.5%到8%的增长。这一发展速度基本与甘肃、青海、广西、四川等西部省份持平,同时还高于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这些省份的预期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
  有学者担心,这或将有加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之趋势。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了反超东部沿海地区之势,但如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其下滑趋势却比东部地区还要明显。因为中西部的发展基数较低,若这一趋势不能改变,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 袁钢明分析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受到了抑制,没能发挥出来。
  31省份年经济增长目标
2014年 GDP预期增速
2014年 GDP实际增速
2014年GDP总量(万亿元)
2015年GDP预期增速
2015年调幅(个百分点)
  注:云南、黑龙江两省2014年GDP总量未公布;表中该两省2014年GDP总量,据其2013年GDP总量及2014年增速换算得出。数据来源:相关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统计部门。编辑制表:《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
  山西垫底 东北三省集体失速
  一些欠发达省份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尤以山西为最。在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排名中,山西垫底,仅为4.9%。
  山西的垫底并不令人意外。在2014年的前三季度,山西的经济增长排名均位列全国倒数。而在山西省的数据公布之前,1月12日,该省的省会太原市先公布了成绩单:2014年全市GDP预计增长3%左右。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在会上直言,“这是一份令人惭愧的成绩单,省会城市不能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成绩单”。
  第二天,这句话被各大网站作为新闻标题广泛传播。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特别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
  “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让山西陷入了被动。山西一直努力想要改变“一煤独大”的现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小鹏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提出了具体的构想。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将成为山西加快转型的方向。
  除山西外,东北三省过去一年经济集体失速,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版面。
  GDP增速排在倒数第二的黑龙江省,其省长陆昊分析2014年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时说:原因在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10多年来,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高为13.1%,最低为6.3%,2013年回落到0.1%,去年为负增长。“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中结构性、体制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仍比较突出。”他进一步分析说,黑龙江省工业中能源工业比重过大,非公经济比重小,市场营销、与资本市场合作、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等方面均存在差距。
  辽宁和吉林的问题亦与黑龙江相似。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重工业程度最高的区域,当然也是资源大省,东北三省曾经历了历史的辉煌。然而,如今却成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最根深蒂固的样本。这被普遍认为是东北经济失速的深层原因。
  “现在看来,东北地区由国有经济主导的这样一种经济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在过去的这些年,东北地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和改变,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袁钢明说,之前一提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国家给他们什么政策和项目,或进行大规模投资让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带动起来,这是老路。最后证明是行不通的。“单纯地依赖重工业或者国家投资的结构来发展经济,困难越来越大了,东北地区应进行深刻反思,朝着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方向进行改革和改变。”
  20省份今年计划总投资约30万亿
  几乎所有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即使各省份纷纷下调了预期目标值,但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说法,那也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为了稳增长,巴特尔将“促进投资”放在了2015年所有工作之首。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内蒙古2015年将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5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万亿元。
  不只是内蒙古,多数省份尤其是欠发达省份,仍然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选择。多个省份已相继拟定了2015年的投资计划。
  据河南省发改委向河南省两会提交的报告,2015年河南省计划总投资3.57万亿元,其中8000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万亿。这是目前为止,公布拟投资总额最大的省份。
  河北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投资增长20%以上。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力争完成投资2100亿元。
  经福建省政府审定并公布的2015年福建省重点项目共安排490个,总投资3.0435万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公布了2015年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合计约30万亿元。投资的主要方向为民生工程,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等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
  “投资规模太大,投资率过高,始终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 袁钢明说。
  所谓结构转型,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2015年20个省份计划投资情况(不完全统计)
  内蒙古: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5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34万亿元。
  安 徽: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建成600个以上。保守估计在万亿元以上。
  河 北: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力争完成投资2100亿元。
  河 南:计划总投资3.57万亿,其中8000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万亿元. 
  福 建:计划总投资3.0435万亿元。 
  贵 州:宣布2015年要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左右。
  湖 南: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重点投向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  
  广 西:推进重大项目693项,年度投资2008亿元。
  四 川:计划推出500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994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88亿元。 
  陕 西: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 
  新 疆: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  
  江 苏:实施200个省重大项目,年度预计完成投资4900亿元。
&&& 山 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万亿元。
&&& 浙 江:完成“411”重大项目投资7200亿元。
&&& 湖 北:确保年完成投资2.9万亿元以上。
  重 庆:拟定了投资规模1万多亿元的计划,投向带动性强、长期支撑作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江 西:计划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580个,总投资1.1万亿元左右,其中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左右。
  天 津:天津滨海新区从2015年起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359个,计划总投资1.2978万亿元,仅在2015年计划投资就有3663亿元。
&&& 西 藏:力争落实中央投资46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
&&& 云 南:重点督查20项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1371亿元。
  数据来源:相关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改委、官方媒体等。
本文相关推荐
15-02-0315-02-0314-11-2714-11-1914-11-1014-11-04[我财经]8省人均GDP破1万美元 林耘:内外差距均悬殊-中经电视
当前位置:&&&&&
24小时视频排行
一周十大热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人均gdp多少美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