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中止审查己反馈新股申购是什么意思思?

家居业冲刺IPO遭受冲动的惩罚 14家集体中止审查_新股_最新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家居业冲刺IPO遭受冲动的惩罚 14家集体中止审查
  家居企业冲刺IPO遭受“冲动的惩罚”
  14家企业集体中止审查 补充材料恐成无休止噩梦
  近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在589家企业被列入“中止审查”的名单中,让业界尴尬的是,14家递交了IPO申请书的家居企业集体覆没,全部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中。且IPO受阻的原因也惊人一致,即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14家家居企业IPO受阻的原因也惊人一致,即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在楼市看淡、电商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家居企业集体发动疯狂的IP O攻势,还是没能逃脱“冲动的惩罚”。近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在589家企业被列入“中止审查”的名单中,让业界尴尬的是,14家递交了IPO申请书的家居企业集体覆没,全部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中。且IPO受阻的原因也惊人一致,即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更具体地说,“因为递交的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仅包含2013年财务数据,有效期仅到今年6月份。”红星美凯龙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说,目前红星正在积极更新申报材料,对于继续走IP O之路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只是,“即使补完中报后恢复了正常审核,若还没走完3个月的审核期,我们又要接着补年报了,我担心接下来是无休止地补充财务资料。”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称。
  [目前进展]
  14家家企均无“过会”
  目前,在深沪证券交易所家居业分类中,上市企业不过10来家,而且都是家居制造、装饰公司。但今年,上市闸门开启之后,证监会发布的“拟IPO公司预披露名单”中,红星美凯龙和曲美这两大“募资大户”均名列其中。此外,帝王洁具、亚振家具、顾家家居、江苏恒康家居科技、广州好莱客、永艺家具、松发陶瓷、欧普照明、富森美、瑞尔特卫浴、多喜爱家纺、南兴家具等也都榜上有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目前家居业的上市公司仍比较少,本身就有很大的上市空间。而集中上市也是家居行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现象。问题是,“国内A股市场池浅竞争多,一下子容纳不了这么多家企业来上市融资。”某投行人士曹敏(化名)对南都记者坦言,披露“中止审查”名单的背后,其实是证监会有意放缓新股上市节奏。
  7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情况表显示,已受理且预先披露首发企业共637家,含已过会企业40家以及8家正常审核企业,其余589家均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另有129家企业已经被“终止审查”。
  颇令家居业界尴尬的是,上述14家递交了IPO申请书的家居企业全部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中。且IPO受阻的原因也惊人一致,即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也就是说,“我们家居企业的财务资料仅更新至2013年年底,但一到6月30日,年报的有效期就过了。所以红星目前正在积极更新申报材料。”红星美凯龙对南都记者强调“中止审查”与“终止审查”一字之差,相差万里,这个插曲并不影响红星冲刺IPO的热情。
  [潜在风险]
  无休止补充财报
  但是,悲观情绪仍在蔓延。“即使补完中报后恢复了正常审核,若还没走完3个月的审核期,又要接着补年报了,我担心接下来是无休止地补充财务资料。”曹敏说,中止审核的企业只要补交半年报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审核状态。但从5月30日上市闸门开启之后,主板与创业板发审会每周分别召开一次,每次大致安排2家企业。目前有数百家企业等着更新材料,这一排队周期最长可能持续2~3年。
  更令家居企业担忧的是,“证监会对整个家居行业的态度是,不鼓励、不打击、不放纵。”合纵四方家具咨询公司总经理陈国芳给南都记者分析,与这股沸沸扬扬的上市热潮大相径庭的是,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给外界印象较为粗鄙,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整体销售额不高,目前还未形成大商业大流通大渠道的格局,不太可能成为支柱产业。
  而且,资本对接并没有让家具企业实现“一飞冲天”。皇朝家私、捷丰家居发布的2013年度财报显示,去年两家公司收入均出现下滑,其中皇朝家私净亏损4 .56亿港元,捷丰家居亏损虽有所收窄,但仍以0 .27亿港元的亏损额交卷。
  [行业困局]
  卖场过剩的危机
  “这里头的问题在于,中国家居卖场面积过剩,客户分流,导致家具经销商、厂商不得不开打‘价格战’,盈利能力急剧下降。”从事家具业十几年的夏晨亮给南都记者进一步分析,中国家居建材卖场的“关门潮”在这两年已席卷而来。
  据公开资料粗略统计,截至2014年4月,中国排名前11位的家居连锁卖场共在全国布点380个,包括门店113家的红星美凯龙、门店78家的居然之家、月星的25家卖场、欧亚达的18个网点等等,此外还有很多区域性品牌的家居卖场。而在国外大中型城市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家居卖场最多不会超过3个。
  另据多个家具品牌经销商透露,近两年,家居卖场在一、二线城市的新增率达到20%~30%,很多省级城市的家居卖场面积已经达到280万平方米(国外最多不过80万平方米),而且还以每年新增几十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目前40%的同行在亏损,而一些家具卖场的空置率已接近20%。”某木板品牌经销商王房对南都记者说。
  但是,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并不赞同这种悲观论调。“通常来说,家居消费是在房产交易一年至一年半之后。这意味着,2013年家居市场总量=2013年新房装修量+2005年交易住房的翻新量,粗略算下来,2013年的家居市场蛋糕比2012年增长10%以上。从长远来看,‘新国五条’主要抑制了投资性购房,促进了自住型购房,这对家居业来说总体是利好的。”
  不过,目前参与IPO的14家家居企业均“融资饥渴”,资产负债率颇高,能否支撑到“成功上市”的那一刻,业界只有拭目以待。
  采写:南都记者 肖昕 实习生 杨雅文 李思怡 姚晓文
  数据收集:
  实习生 方京玉
  南都制图:陈婷
最近访问股8月上半月无一企业上会 46家公司被终止审查_新股_最新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8月上半月无一企业上会 46家公司被终止审查
  今年46家公司IPO折戟初审环节 保代优胜劣汰加速
  截至8月14日,46家公司被终止审查,另有24家公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 本报记者 潘 侠
  自今年2月1日证监会将IPO企业的预披露时间提前至初审会后,由于“监督周期”进一步拉大,拟IPO企业隐藏的问题被充分曝光,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的监督效果立竿见影。据IF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14日,46家公司被终止审查,另有24家公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而且与以往相比,有更多的公司在预披露材料发布,甚至过会后主动撤回IPO申请。值得一提的是,8月上半月,无一家首发申请企业上会,而预披露企业也在7月16日之后再无更新。
  IPO数量、募资规模下降,也已影响到作为生态链一环的保荐人。据本报记者了解,为争夺项目和资源,多家券商已经采用或拟采用裁掉部分劣质保代降低投行成本,并加大了对优质保代和熟手的争夺的竞争模式。
  预披露新政
  改变IPO审核生态
  去年12月30日,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要求发行人将预先披露时间提前到反馈意见落实后、初审会之前,自日起实施。与此同时,证监会同步披露在审企业名单和审核进程,使IPO企业从正式受理申请起就接受公众监督。在此之前,申报企业只需要在发审委会议召开前5天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而IPO新政将披露时间提前至初审会之前,大约提前了1到3个月。据统计,自预披露新政实施半年以来,逾800家拟IPO企业被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由于“监督周期”进一步拉大,不仅被举报公司增多,甚至有多家公司“知难而退”。出现这个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社会各界监督之下,拟IPO公司隐藏的问题被曝光。
  截至8月14日,46家公司被终止审查,另有24家公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也就是说,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企业倒在发审会之前。更有皇明太阳能等14家企业撤回上市材料。
  一位保代认为,大面积被终止审查,和预披露提前是有一定关系的。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预先披露大幅提前后,审核中的IPO项目几乎都会遇到举报。不过少部分是真举报,多数只是想‘赚钱’而已”,他说,“真举报一般是竞争对手或前员工之类的,这种是真的想阻止企业上市,另一种就是一些公关公司甚至媒体,这类举报无非是图钱。但不管哪种目的的举报,对申报企业都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毕竟,企业如果真的毫无瑕疵,恶意举报也是没用的。”
  本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预披露提前后,举报比以前更多,导致预披露之后的审核进度推进较慢。而目前,只要是实名举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都要受理。
  与此同时,中介机构的压力随之增大,因为举报信中反映的问题,投行、会计师以及律师都会被要求进一步核查。 据业内人士介绍,被终止审查的企业,小部分会被证监会劝退,大部分是自己主动撤材料的。还有一些企业停在初审中,实际也被中止审查了,最长的甚至可以在初审状态停留7-8年。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在预审和反馈会环节,申报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情况,比统计中的要严重得多。全年撤回材料的项目,实际上比被发审委否决的项目更多。
  目前能够达到预披露或上会的拟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在今年3月左右,甚至有的更早,其当时提交的财报仅为包括2011年在内的前3个会计年内。但今年上半年以来,很多公司的经营状况都有较大滑坡,有些行业景气度甚至跌到了谷底。监管层在初审这些补充上来的中报财务数据时,就尤为审慎。
  创业板显然在新规之后成为了重灾区。有些企业在报告期内业绩不能持续增长,但创业板一般被要求高成长性,一些投行对一些行业投资过热现象没有深刻认识,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一些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这样一来,企业实际已经不符合发行条件,遇到这种情况,申报企业就会主动撤材料。
  也不光是创业板,一些申报主板上市的类似行业也有相同情况,如5月10日,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被终止审查。6月27日,皇明太阳能主动撤回材料,据悉,皇明太阳能撤回原因就是因为存在非经营性资产过大、业绩不佳、持续盈利能力存疑等问题。
除预披露时间延长,新政实施后拟IPO企业的预披露时点将前移约1个月,也给行业带来不小变化,因为,这意味着企业从预披露到上会的正常间隔应该在1个月左右,并且实际上,新政实施半年后,拟IPO企业尤其是主板公司预披露到上会的周期远远超过1个月。
  据资料,截至8月14日,愈80家企业已发布预披露材料但未上会。 从已上会企业看,从预披露到上会的间隔普遍长于1个月。除去部分新政前已申报的项目外,主板从预披露到审核的间隔一般在2个月左右,甚至有耗时超过4个月的企业,如慈铭健康体检3月23日已预披露,直到7月27日才上会。创业板的周期间隔相对较短,但也有超过3个月的情形,如南京大地水刀4月12日预披露,7月27日才上会。此外,安徽国祯环保、元征科技、信音电子、莱斯信息、崇达电路、志诚泰和数码等企业等待上会都超过了3个月。
  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企业上市速度。按最近两年的平均上会通过率70%-80%来算,而进入初审中的企业达到700家,在发审委阶段,每年过会200家-300家,证监会已经受理的企业早已超过1000家,按照目前的IPO速度,一半以上的企业走不完上市之路。
  投行承销费率暂无影响
  保代溢价即将消失
  今年以来申请IPO企业的过会率一直不高。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申请IPO上市企业的审核通过率已经连降两月,较之往年,今年的新股发行审核更加严格。
  今年首两月过会率较高,分别为81.82%和83.33%;3月,通过率75.68%;4月,通过率77.42%;5月份达到84.91%的高值之后便连续下滑,6月和7月IPO企业过会率分别为76.92%和72.41%。最值得一提的是,8月上半月,无一家首发申请企业上会。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做IPO项目没有以前好做了。除了竞争激烈外,新政策多也使得投行现在找项目报材料也以前更加谨慎了。“过会率下降,和股市一直跌不无关系,这也会影响到发行速度和数量。另外,现在管理层对IPO企业的审核更为关注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了。这样比较多有硬伤的企业就遇到了障碍,这也是过会率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好多保荐人都放慢项目速度,想等有些政策明朗一些了再上报。”关于收入,他表示,“虽然市场整体募集资金金额和投行承销收入双降,但承销费率今年还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未来就不好说了,因为现在监管层审核卡得更严了,不过会成为大概率事件,做项目压力很大。 现在很多投行都会设一个较低的保底承销费,主要担心上市之后市盈率太低收入太少。”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8月14日,IPO实际募集资金为852.4亿元,承销收入45.6亿元,占比5.35%;去年同期的实际募集资金为1802亿元,承销收入为97亿元,占比5.38%。
  承销费率虽然变化不大,但行业总体收入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的45.6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47%。此外,今年前7个月有高达31家保荐机构零项目发行,占全部76家保荐机构的比例高达40.79%。
  这些新情况使得市场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投行争抢优质保代、淘汰劣质保代。一方面,尽管投行的项目过会速度下降,但整个行业储备的项目却有增无减,因此各家券商不得不加大了对优质保代和熟手的争夺。一方面,因为双人双签政策背景和IPO放缓,使得本已过剩的投行通道闲置率进一步上升,因此,今年出现了很多券商想通过裁掉部分劣质保代降低投行成本的方式。这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保代处于无项目状态,加速投行通道的过剩。有业内人士戏谑的对记者表示,所谓保代,只是有保荐代表人资格的投行从业人员,签字时才是代表保荐机构的保荐代表人,不签字时就是普通员工。一系列新政之后,保代作为资格的溢价即将消失。
  另一位投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十几人带几个项目从一家证券公司转投另一家了,这两年股市低迷,保荐代表人严重过剩,投行一再再降薪,团队只能加速流动了。
& 相关报道:IPO中止审查企业冲刺递交预披材料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程丹
  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审核工作情况表显示,上周共有114家企业更新了财务数据,递交了预披露材料,回归至IPO正常审核通道,迎来了近一段时间上报预披露材料及恢复正常审核的高峰期。至此,中止审查企业数下降至160家。  根据财务数据更新安排,截至9月底,上述160家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要更新有效期之内的财务报表,距离本月结束还有2个交易日,可见将会出现如6月底一般,集中递交预披露材料的场面,否则,逾期企业将被终止审查。  至今由于&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的160家企业中,拟在主板上市的67家,拟在中小板上市的30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63家。  除此之外,上周还新增两家申报企业,分别为拟在主板上市的湖南绝味食品,以及拟在中小板登陆的麦特汽车服务。其中,湖南绝味食品备受市场关注,该公司是一家以休闲卤制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连锁加盟体系的运营和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旗下绝味鸭脖被投资者所熟悉,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熟食连锁专卖网络和生产体系,成为全国鸭脖连锁领导品牌。本次登陆资本市场,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拟发行新股9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45000万股。而麦特汽车服务的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至此,截至9月2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20家。其中,已过会30家,未过会590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30家。  此外,上周有3家企业首发申请过会,分别为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主板发审委提出,鉴于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决定取消第163次主板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据悉,此前葵花药业招股书一经披露就被市场质疑公司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实际控制人一股独大等问题。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股配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