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从果敢拉木炭到中国需要什么手续请问哪位大神有看片地址

18GOBO新闻中心转载于果敢教师kokangteacher:自1840年兴达户土酋杨国华,受封世袭果敢县正堂起,至1959年缅甸联邦奈温看守政府,宣布统一取缔土司世袭制为止,历时119年。在果敢地方历史上,习称土司时期。
土司时期对土地制度的历史概念为:“土地是土司通过武力征服的,因此,土司就是土地的所有者。人民所种的土地,是向土司及其属官土目租种的”。农民,一般以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交纳地租。
1947年,土司公署以历史习惯法为基础,出台了果敢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规,即《果敢单行法律问答》,计10章91个问答。其中,土地制度,占去1章18个问答,再度明确地把土地问题,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此法规定:村寨民居宅基、园圃耕地、轮歇炸地、草山牧场、森林水源、地下矿藏等,“所有权概属官家,不准买卖”。仅“灌溉水利之水田,所有权均属人民,可以自由买卖、抵押、租借、耕作”,但“不得卖与外寨之人,并且不得荒芜超过6年”;超过6年,收归官家,再安排给需要的民户耕作。同时,规定水田的所有权及其他山地、森林、水源的使用权,可以继承;若遇搬家外迁、因故绝户,即视为“逃亡户土地”,也将收归官家,再安排给需要的民户耕种。但上述法律规定,早已被土司、属官、土目头人及少数大户所突破。比如“水田不能卖与外寨之人”等条款,实为名存实亡。这些属官土目头人,往往利用权势,低价强买、侵占优良民田,乃至牲口耕畜,人民只能百依百顺。结果,许多热坝水田,逐渐被属官、土目头人所兼并。
年,果敢地方权利机构频繁更迭,历时9年,社会陷入动荡不安,习称后土司时期。其土地制度,基本上沿袭土司时期而无改,但土地荒芜、个人私自占有逃亡户土地等情形,已经日渐凸现。
缅共时期,在缅共404部队,占领除滚弄以外果敢本土的前提下,缅共果敢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于日正式宣告成立。尽管仍处在战时状态,但土地制度问题,已被列入根据地建设的重大政治事项。县委、政府首先派出工作组,深入区乡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出台了调整逃亡户土地、突破荒山垄断、减租减息减债、土地不得自由买卖等政策法规,并与组建农会相结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全面推开。至1971年,即用了两年时间,基本上解决了“耕者有其田、能耕者有耕权”的问题,废除了历史上的封建领主所有制,实行了新型的个体农民所有制。其主要历史特征是:平均地权,反对土地兼并,限制高地租和高利贷。同时,又承认耕作能力的差别。
据1984年相关史料载:在逃亡户土地调整中,果敢全县,先后共调整搭配了用种量为8368笗种的田地。其中,水田5975笗种、玉米地1551笗种、旱谷地842笗种;合计调整粮食产出总量可达箩,即2.78万驮。所谓“驮”、“箩”、“笗”,均为滇缅边境传统容量与衡量单位。1驮等于5箩,1箩等于2笗。其中,1驮稻谷约重90公斤,1箩稻谷约为18公斤,1笗稻谷约为9公斤;1驮玉米或大米,重约100公斤,1箩玉米或大米重即为20公斤,1笗玉米或大米重即为10公斤。按当时果敢保留人口4.6万计,仅此一项,全县社会人均产粮调整幅度达3箩多,即50~60公斤左右。例如:原红岩土目守备李自兴全家出走后,其拥有的江边数百亩田地及两条引水灌溉大沟,均由农会统一调整分配。其中,两条大沟,收归地方公用;田地,则按政策,划分给无田地或少田地的农户耕种;并鼓励大家把旱地改造成水田,以增加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结构。
所谓“突破荒山”,指的是取消历史上大小土目等少数人,对荒山荒地轮歇耕作的垄断权,鼓励农民自主垦荒,扩大耕作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具体规定是:凡丢荒“三年两水半”的轮歇荒地,只要是果敢公民,均可以去开垦种植。
所谓“减租减息减债”,指的是减少历史上“对半分”、“三份分”、“干租”等租额比例,一律改为“四份分”,即租额不得超过产出总量的四分之一;降低历史上“借一还二”、“借三还十或借四还十”、当年还不起即利转本而利滚利等高利贷剝削。同时,规定现金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2%;对多年历史陈债,一般以还清本钱的两倍而了结。
由于调整逃亡户土地、突破荒山、减租减息减债、土地不得自由买卖等制度,配套贯彻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至1974年即调整后第三年,果敢全县社会粮食占有,从原来的“半年粮”,已经“基本做到自给”;至1976年,全县粮食已经“基本自给有余”。
1989年和平同盟时期,原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兼果敢县长彭家声领导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正式宣告成立。初期,大致维持原有现状、保持稳定,前后历时6年。
1996年6月,根据形势的发展,结合果敢的实际,特区拟定出台了《行政综合管理法》,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对特区社会经济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作出了法律性的调整规定,其主要历史要点如下:
(1)确立土地及其矿藏、森林、荒山、水源,所有权属于国家。
(2)确立土地及其矿藏、森林、荒山、水源,使用权、开发权和管理权,属于特区政府,即根据建设需要,特区政府对境内土地,可以随时征用或收归公有。
(3)维护私人历史拥有土地的现状,并允许在相关法律规定之内,有限度地进行土地转让和买卖。其中土司及后土司时期,固定民户耕种而至今仍然为该户耕种的田地,暂时保留私人所有权;缅共时期,已自动向农会交出多占的田地和森林,并已作过调整搭配者,既不准索回,也不准退还;历史上逃亡迁移外地的民户的土地房产,已经搭配给当时贫困户所有者,不准索回,也不得转让买卖和抵押;动乱时期,为民族正义事业,被迫转移而离开自己的土地房产的公民,经申报特区政府批准,其原来所有的土地房产,应予以归还;目前拥有土地房产、森林荒山,但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困难,或因产业经营转移而需要处置者,经申报特区政府批准,可以依法转让、买卖自己拥有的土地房产和森林荒山;新开沟渠或田地者,不得影响和有损他人原有的沟渠或田地等。
1998年,为更好地贯彻上述土地法规,特区政府又出台了《土地管理条例》,规范土地管理的依法行政,重点又是严格限制土地交易范围和强调履行法定程序,特别是新的外迁户的土地,不允许私下个人交易,必须一律收归公有。但土地社会占有特别是水田的社会占有,仍不平衡。据芒罗乡社会调查,占有水田的农户约40%左右,不占有水田的农户约60%左右;因此,温饱过关和温饱尚未过关者,大致是各占一半。
远古时代,果敢地处边隅,地旷人稀,“为黑僰濮所居”,过着游牧渔猎及野生采集的生活,尚无农耕的历史痕迹可考。
17世纪中期,即明末清初,随着汉族先民成批进入,据慕泰红岩碑刻,他们“在荒山野箐中,斩草伐木,就地成家”;有的甚至自称:“逃荒至此家何在,铲开草皮立村庄”,除刀耕火种轮歇炸地之外,村寨附近开始出现固耕性的园子地。
1897年果敢被划归英属印缅殖民地之后,罂粟种植逐渐展开,毁林开荒,轮歇炸地,成倍增长,旱作耕地迅速扩大。至上世纪60年代,旱地总面积为10多万亩,其播种面积除少量旱谷、玉米之外,绝大多数是罂粟。70年代之后,旱地播种面积成倍增长,总面积达20多万亩;其中,旱谷、玉米播种面积比重,虽然有所扩大,但大多数仍是罂粟。
一个多世纪之后的2002年底,即禁绝罂粟种植之后,果敢旱地面积曾明显锐减,至少压缩了三分之二,并自然进入退耕还林还草状态。但随着替代种植、替代开发的推进,旱地面积又逐渐恢复性增长,至2006年,保留粮作旱地面积9.31万亩,占粮作耕地总面积18.57万亩的50.14%;社会人均拥有旱地粮作耕地0.67亩。
果敢的粮作旱地,历来盛行轮歇耕种,即种一两季,然后丢荒五六年,甚至十来八年,让其自然休闲、恢复植被、恢复地力,再开炸地复垦;如此反复循环,轮歇休耕。结果,天然森林草原植被逐渐减少,轮歇荒山逐渐增多;既不利于固耕集约经营,又不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维护。特区政府成立以来,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之后,推行替代开发,城镇建设,限制毁林开荒;河谷盆地热区旱地,逐渐得以固耕。但山区、半山区,除村寨附近园子地之外,仍很少有固耕地,仍实行轮歇耕作。据考察估量,2006年特区9万多亩粮作旱地,仅3成左右为固耕,尚有7成左右仍为轮歇地。
13世纪中后期,即元末明初,随着傣族先民的进入,低热河谷湿地局部地带,水稻耕作,逐渐出现,比如昔娥、金念、小街等。
17世纪中期,即明末清初,随着汉族先民成批进入,沿河就谷、打坝开沟、引水开田,逐渐兴起。比如慕泰红岩山脚、金杯和金泮河谷、西帕河谷、大水塘坝尾等。
19世纪中前期,兴达户杨氏土酋逐步统一了果敢,并正式受封“世袭果敢县正堂”。尽管当时的习惯法规定“土地概属官家所有”,但为鼓励农民开发水田,特规定:“水田可以继承和转让”,仅“不允许卖给外村之人”而已。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水田的开发。此后,过了约半个世纪,果敢西北部、中西部沿江沿河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弯就弯顺山弯,能长尽量长,能宽尽量宽”的河谷山地梯田。
至1888年,英国军队进占滚弄,英国殖民当局派员深入果敢,从事“社会调查”之时,有个名叫詹姆斯·乔治·施戈特的英国人,对果敢山地水利开发情况,曾作过如下描述:“萨尔温江东岸,是布满许多小河的广阔山坡,这在外人看来,是没有希望的陡坡,但却被当地人开成了梯田,且都是就近打坝开沟,引小河水来灌溉。这些梯田,从远处看去,宛若是一个个倾斜的戏台,十分壮观”。(参见《杨家》)。由此说明,果敢的引水开田的农田水利开发,早在100多年前,已具有相当规模。
1897年果敢被英军控制并划归印缅殖民地之后,当局鼓励农民广种罂粟,刀耕火种、轮歇炸地的开发,逐渐变为农作主流要项,水田开发势头日渐萎缩,历史地制约了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的进步和发展。半个多世纪后的1956年,果敢粮食总产还在135万笗即万公斤左右徘徊。以当时总人口4.5万计,社会人均仅占有毛粮54公斤。其中,水稻、旱谷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仅占26%,玉米等杂粮比重则占去74%。因此,自产粮食远不能自给,“不足之数,还从滚弄等地运来”。(参见《果敢县情况综合》)。
1968年初,缅共404部队,进入果敢。次年,果敢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并出台了逃亡户土地调整、突破荒山等系列政策法规,废除封建领主世袭制,生产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水田开发迅速增长。据多点社会调查,年这20年,所开新水田,大致占现在水田总面积的30%。比如曾任慕泰乡长罗长生,在职8年,他贯彻土地调整的政策,带领全乡人民开挖泰源中沟,把慕泰河水,引至江边麻栎林山一带,增开60多笗种的新田;杏塘乡,则在平河上游,开辟了一条“全乡大沟”,把平河水南调靛缸河流域,增开了100多笗种的新田等。
1989年和平同盟以来,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以后,境内较大规模新开水田不多,主要是受到现有水资源及公共水利设施滞后的制约。但对现有水田的改造提升,比如利用机械进行小田并大田,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利用机械进行机耕机耙,提高生产能力;推广新品种和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使用农药,加强抗灾防灾能力等,都有新的历史性突破。比如芒东坝,就出现了面积20亩的超大田景观,堪称果敢水田之最。同时,兴起了引水沟渠的改造建设,比如芒卡坝三面防渗灌溉渠的筹建等
。据2006年统报,特区共拥有大小灌溉沟渠2001条。其中,98%分布西北部,2%分布中东部及东南部。特区现有水田9.26万亩,占粮作耕地总面积18.57万亩的49.86%;社会人均拥有水田0.66亩。
至2006年,由于境内尚无现代先进水利基础设施,比如大中型调控性蓄水工程、三面反渗的引水工程或较大的提水灌溉设备等,因此,半数以上水田,还靠雨水落地、季河水涨,才能保证灌溉用水,往往不能在增产节令内适时栽插,严重阻碍单产的提高,影响总产的增加。其中,兴旺区最为突出,近万亩水田中,正常节令即芒种可以栽插的水田,仅占2成;小暑大暑才能栽插的水田,占去7成;其余1成的水田,要到立秋处暑才能栽秧;若遇干旱之年,则不得不丢荒。据2004年统报,当年果敢全县因干旱无法栽插而丢荒的水田,共计上万亩。
果敢农业机具,大致可分为传统农具和现代农机具两大类型。其中,占特区幅员大部的西北山区,仍普遍保留使用传统农具,仅有少量小拖拉机、小碾米机及小粉碎机等;占特区幅员小部的东南丘陵坝区,也保留传统农具使用,但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开始引进大、中、小农机具,形成了现代农机具与传统农具混合使用状态。
果敢传统农作工具,大致可分为砍荒、耕整、收获3大类。其中,砍荒农具有大刀、斧子、钐刀等,用于伐木、破柴、劈料、钐草等。耕整农具有锄、犁、耙等,用于开沟、打塘、翻土、平地、铲薅、搭埂等。收获农具有鎌刀、弯勾、竹篮、草蓆、毯笆、掼槽、麻袋等,用于割谷、打谷、垫场、装载等。这些传统农具,除犂、耙是役畜农具外,其余多为人工农具。
上世纪70年代,果敢县人民政府,首次引进1台东方红轮式大拖拉机,驾驶员名叫秧朝。但当时的拖拉机主要用于境内短途运输,而不是用于农耕。1986年,县大队曾购进手扶拖拉机2台,用于短途运输及旋耕。
1989年特区成立之初,联邦政府援助复修清水河至老街公路期间,曾派来挖掘机、推土机作业,但未曾用于农耕。1990年刘铭曾引进推土机2台,也未用于农耕。
1994年,副司令白所成购进100马力推土机2台,继之,又购进140马力推土机1台;既从事地方“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作业,同时,又配置犂耙,开始从事耕地平整开发。
1995年,为支持禁毒禁种、替代开发,韩国曾援助果敢小拖拉机15台,开始示范性机耕机耙。
1997年,在东城开发初期,刘铭曾引进挖掘、推土、装载、运输等大型机械10多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作业,未曾用于农耕。1999年,继韩国之后,日本援助果敢大拖拉机2台、中型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15台、收割机3台、打谷机2台,计24台套,机耕、机耙、收割、脱粒等机械化作业,逐渐扩大。其间,农户也逐步购置农用机械。至2006年,特区共拥有大、中、小拖拉机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共计450余台套;既进行“三通一平”、短途运输作业,又进行平整耕地、开挖蔗沟、农田犂耙等作业。已知2006年,机械作业开挖蔗沟为1万多亩,机械耙田为3000多亩。
果敢地方传统粮作品类,主要有水稻、旱谷、玉米3个大类,其次是小麦、豆类、薯类、荞麦等。目前,粮食总产量26.91万驮,约2422万公斤,社会人均占有粮食约174公斤。其粮食构成比例为:水稻旱谷占57.15%,玉米杂粮占42.85%。
海拔千米以下的沿江沿河热谷,与海拔千米以上的温热及温凉山区,其水稻品种,不论历史传统品种及当今当家的杂交稻新品种,均各有不同。其中:
热谷地带水稻地方传统品种,主要有江心谷、小黄皮、细麻线、老楞谷、紫格谷、大麻线、南坎谷、木邦谷、老鼠芽、南甸大白谷、小白谷等,此类品种,多称为“饭谷软米”。它们的共同性特点是:颗粒较长较粗,米质优良,口感清香柔和,历来被视为上等大米。其弱点是栽培地域,仅限于低热河谷,均为高杆或中高杆,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差。与当今杂交稻新品种相比,单产相对要低,仅居于中等水平。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品种,已经被淘汰。但从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的时代观念去思考,社会对这些传统水稻品种及其大米,无不充满由衷的怀念及无奈的惆怅。除上述“饭谷软米”之外,热谷地带还有大香糯、芦稿糯、大黑糯(即紫米)、小白糯、黄皮糯等糯谷品种,至今仍有保留栽培,且皆为糯谷糯米中的上品。
上世纪70~80年代,果敢热区曾推广过两系杂交稻新品种,比如矮脚谷等,产量比传统老品种增产3~5成,但米质口感较差。
进入90年代之后,矮脚谷等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老缅谷(又名203)、曾红谷等常规稻。同时,引进了灵优、山优、838等3系杂交新稻种,逐渐成为热区水稻当家品种。它们的共同性特征是:均属矮杆或中矮杆,耐肥、抗倒伏、抗逆性相对要强,单位面积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三至五成,甚至成倍增长;一笗种的田,通常要产7~8驮,中等田可产9~10驮,上等田可产14~15驮。因此,新品种已逐渐成为时下水稻当家品种,而传统优良稻种,则面临灭绝的危机。但新品种水稻,年年要买新种,往往受制于市场;其米质与口感,也不如传统水稻品种。
温热及温凉地带水稻品种,比之热谷地带,种类要少些,更新换代也相对缓慢。其中,历史传统品种主要有贵州谷、烂背子、长毛谷、金裹银、冷水谷、小红根、冬谷等,至今仍保留种植。目前,冷水山优等新品种,生长期明显缩短,单产提高5成,甚至翻了一翻,因此,已经广泛推开。但,温热温凉地区水稻,单产不如热区,一笗种的田,产量低者仅2~3驮,产量中等者3~5驮,最好的也就6~7驮。
果敢水稻耕作,通常可分为育秧、整田、栽插、植保、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其中,育秧,大致有水田育秧和旱地育秧两种传统方式,近年已有湿润薄膜覆盖育秧的试验示范,其质量保障性显著提高,但尚未普及推广。整田,通常实行畜力三犂三耙。近年来,坝区已普遍推行牛耕与小拖拉机耙田相结合,生产力明显提高。栽插,传统方式为人工插秧,至今无改。植保,包括除草、追肥、防治病虫鼠害及雀鸟危害等环节。其中除草,传统方式为人工薅秧钐埂草,通常要进行1~2次。近年来,坝区已引进化学除草方式,人工及投入成本,大大减少;但占绝大多数的山区,仍依靠人工薅秧。追肥,即结合除草,追施化肥的工艺,也是90年代之后,才逐渐兴起,对提高单产,成效明显。防治病虫害一项,近年来坝区已引进化学农药灭虫、灭鼠工艺,效果尚可;但占绝大多数的山区,仍处于“听天由命”的无为状态。收割,传统方式为割倒晒埔,然后就田垒堆,待个把月之后,再去劈场收打,运回家中储藏。其中,割晒稻谷的方式,西北山区与东南坝区,各有地方特色。比如东南坝区,割好一手,铺放晾晒一手;而西北山区,割好一手,要用谷草捆绑一手,然后才铺放晾晒。目前,东南坝区水稻收获,不仅不再堆谷堆,而且引进了掼槽工艺,采取边割边打。但西北山区,仍然要晒谷铺、堆谷堆,然后就场,用弯钩挑打。
果敢的旱谷品种,也有软米、硬米、糯米之分,还有适宜热区、温热区、温凉区种植之别。已知历史传统品种有红星糯、白长毛、红长毛、老鼠牙、二短毛、考败谷、闷格谷、大白瘪、红花山、压草糯、泰国糯、矮脚糯、木邦谷等。其中,红星糯,颗粒细长,质地优良;考败谷,品质口感好;大白瘪,又糯又香,被誉为:“寨子脚煮饭而寨子头香”。其次,在果敢还有“水转旱、旱转水”的稻种交替使用的情形,其生长表现及单位面积产量,反映不错。多数传统旱谷品种,仍有保留,还引进了部分新品种。比如近年崇岗勐洪地一带,流行的“桦桃林”,尽管饭口较硬,但产量比传统品种要高,又适宜于非生荒地种植,故在当地已得到普及。
古代旱谷耕作,主要通过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即砍树铲草、放火烧地,撒播下种。因原始林植被覆盖深厚,地表烧焦程度高,杂草不易生长,通常不用薅铲,只须钐钐地边、打打树棚,即可等待收割。后来,可开原始林逐渐减少,多转向复垦轮歇荒地,通常也要钐地烧荒、犂地挖地、捞烧火堆,然后散堆平地,再撒播下种,接着就是人工薅草,等待收割。旱谷地,通常只种1年或2年,此后,因自然肥力下降,杂草速生,薅草投工成倍增加,而单产下降,故只好丢荒。
1989年和平同盟以来,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之后,特区政府限制毁林开荒,推广精心整地、犂沟点种或打塘点种,并施足底肥,追施化肥,实施铲薅或推广化学除草,走集约经营的路子,逐渐压缩荒地复垦面积,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其中,东山头贫水地区,旱谷耕作制度改造,成效明显。比如拥有78户民居的班崴村,通过旱谷耕作改造,已经基本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果敢传统玉米品种有细黄、大黄、小白、烂地花、白马牙、丝线花、八包玉麦等。其中,有饭玉麦与糯玉麦之分,还有适应热区、温热区或温凉区之别。相传最早的玉米种,是由苗族先民从贵州带进,逐渐推广开来,至今仍与水稻、旱谷一起,三足鼎立,成为果敢粮食生产的当家品类。
传统玉米品种的特点是内质优良、口感清甜柔和,人畜皆宜,也是酿酒、制糖的上乘原料。弱点是高杆,抗倒伏差;抬包较少,多为单包,产量不高。近几年来,逐渐引进了一批玉米新品种,如白吉早、临奥4号、夜深3号、二早等常规品种。同时,还引进了一批年年需要制种买种的杂交新品种。其中,888、989两个品种,表现较好。其特点是:适宜热区、温热区,矮杆或中矮杆,抗倒伏能力较强;抬包多,一般都会抬2包;籽粒色泽红黄,质地较硬;千粒重较高,单产普遍比老品种提高了四五成,甚至成倍增长。但所产玉米,砂多面少,口感略逊于老品种。其中清水河特区,已普遍推广888和989玉米杂交种,普及面已达80%以上,并因此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果敢的玉米耕作,有其自身历史发展过程。比如古代,主要依靠毁林烧荒即炸地,然后,以尖棍戳坑,点种覆盖,即完成播种,以待收获。此后,逐渐走向轮歇开荒,撒播下种,牛耕碎土,铲薅管理。当代玉米耕作,在土地利用上,虽然多数仍实行轮歇复垦方式,但耕作管理日趋精细。通常秋冬季要备耕杀地、挖石旮旯;春夏之交播种时,则以牛耕开沟、人工点种施肥、盖土平地;或以牛耕翻土,然后人工打塘点种、施肥盖土,继之铲薅追肥,以待收获。其中,西山区大水塘乡南郭这个380户人家的大村,在农耕特别是玉米耕作方面,普遍比较精细,播种时普遍推行牛耕抄地、人工打塘、点种施肥、盖土平地,然后铲薅追肥。因此,即便在海拔1800米的温凉山区,其粮食生产始终相对稳定。近年来,东南坝区,引进拉线打塘条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新进工艺,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投入成本明显下降,产出明显增长。
除水稻、旱谷、玉米之外,果敢粮作品类还有薯类、麦类、豆类等,传统悠久,延绵不断,但规模小,零星分散。
薯类主要有洋芋、芋头、白薯、木薯等。其中洋芋,多分布温凉山区;芋头、白薯、木薯,多分布热区、温热区;皆为大春作物。其中木薯一项,自2005年起,在慕泰江边开始试种,销往龙陵勐糯糖厂酿造酒精,成效初见;2006年西山区江边骂木树、兴旺区西帕河边,还有老街地区老象塘等地,推广示范种植了五六千亩,长势良好,产出可观,但因加工、运输、销价等种种制约,经济效益差,已经难以维继。
果敢麦类有小麦、大麦,但仅局限于村寨附近园圃种植,多为秋播春收。其中小麦,多作面食之用;大麦为数甚少,仅用于制作麦芽。
荞类也称荞籽。按其内质,可分为苦荞、甜荞两类;按其耕作节令,又可分为雨水荞、冬荞两类。主要适宜温凉地带种植。其中,春播夏收为雨水荞,可作山区夏荒的接咀粮;秋播冬收为冬荞,内质比雨水荞要好,不仅可作山区春荒用粮,也是传统食疗的上品。
年,在禁种替代开发过程中,曾引进日本荞种试种推广,播种面积曾达万亩以上,长势与产量,不亚于当地传统品种,后因销路、销价等制约,播种面积锐减,仅余零星种植。
果敢的栽培豆类品种,主要有大春之季间种、套种的京豆、黄豆、蚂蚱豆、地干豆等;还有小春垦作的蚕豆、碗豆、菜碗豆、冬黄豆等。其中,低热河谷地区,冬黄豆较好,有规模化商品开发的潜能;温凉山区,蚕豆、碗豆较好,有扩大复种指数,大批量增加产出的基础。
从1897年果敢被划归英属印缅殖民地起,至2002年全面禁绝罂粟种植为止,整整1个世纪又5年。由于罂粟泛滥,果敢传统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开发的历史进程,受到严重制约。1989年特区政府成立之后,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以来,坚持走和平、禁毒、发展的道路,从限种到禁种,最终于2002年底,全面实现了禁绝罂粟种植的历史目标。同时,积极引导替代开发特别是经济作物开发,逐步新辟或强化了甘蔗、茶叶、橡胶、核桃、蔬菜等地方性经作产业。
果敢地方传统甘蔗品种,已知有黄甘蔗、小红甘蔗、爆节甘蔗、芦稿甘蔗等。据考炸地林、南湖塘、大竹箐、石园子、荒田小牛场、小街、拱掌、半过山、勐洪地、芒磨、班永龙塘等地,曾多有种植。此类甘蔗,均属水果甘蔗系列,质地较软和,但含糖量相对要低。其中,黄甘蔗栽培较多,并因此出现过以此蔗为原料,通过畜力木榨、人工煮熬、制作红糖的传统作业。
上世纪70~80年代,果敢县人民政府,曾引进老装台糖甘蔗品种,在昔娥、拱撒、黑崩龙、田坝寨、芒卡等村,鼓励农户种植,仍以畜力木榨、人工煮熬,加工红糖。
1996年特区政治秩序恢复之后,随着毗邻南伞糖厂的落成,经果敢与镇康双方协定,开始在东南沿边地带,推广甘蔗商品生产,历时10年,已经发展成为目前果敢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其间,先后引进甘蔗新品种计7个,其中一类种有93~159、69~421、00~236、新台糖20、新台糖25;二类种有新台糖16、新台糖22等。这些新的甘蔗品种,分孽率强,长势粗壮,每亩单产最高已达9吨多,含糖量较高。但茎杆坚硬,不适宜作水果甘蔗,甚至猪牛也无从问津,只能专门作为机制糖的加工原料。
果敢历史上甘蔗传统栽培,以蔗尖为种苗,打塘斜放,覆土盖苗。由于其种苗有限,很难规模化发展,单产也不高。
现在的甘蔗栽培,以全蔗为种苗,通常将其截为2~3节,然后开沟平底、侧芽摆苗、施肥覆土。
果敢地处北回归线边缘,适宜茶叶生长,应该是茶叶的原生地之一。至今北起慕泰亮山、南至大明山这条中央山脉的山脊地带,仍有原生大树茶即天然野茶保留。同时,民间仍保留野茶采摘、加工、销售及饮用的传统,也保留“茶包礼信”的古老习俗,近年来仅慕泰街商品野茶成交量,均在万斤以上,其单价甚至高于传统栽培青茶。相传野茶饮用食疗的内在功能,比栽培茶更胜一筹。(需要的博友可以联系我)
果敢广泛栽培的茶叶品种,统属南亚热带大叶种,又名云南大叶种。按周边地方史志记载,其原生地在双江勐库,然后引入顺宁而得以发祥,再辗转永德、镇康及果敢,逐渐推开。大致与历史上曾世袭土酋土司的杨氏家族先民,由顺宁流入果敢落籍这一历史经过,有着较大的关系。原土司老衙门所在地楂子树,以及西山区南郭、兴旺区三棵桩、东山区大竹箐及南湖塘、红星区杏塘包包寨等古村落,至今仍有百年以上人工栽培的古茶树、古茶园保留,仍有品质上乘的青茶产出,故果敢茶叶产品的历史口碑云:“东有南湖塘,西有楂子树”。
栽 培 从百年古茶树、古茶园考证表明,果敢早期茶叶栽培,仍局限于房前屋后,打坑直播,待其出苗,插上茶桩,以示醒目和保护;通常对年打尖,促其发杈棚生,3年初产。但仅为零星栽培,自产自用而已。
已知1955年1月,时任土司坐把杨振材,在推行政务改革、社会维新进程中,曾通过农会、青年团等组织,倡导农民广为种茶,并决定举办一个模范茶区,引进茶叶加工机械,扩大茶叶生产。此后,果敢开始逐渐出现了成片种植茶园的情况。据社会调查:当年芒罗有个农民,名叫戴文学,他与其弟,因参赌输掉自耕水田,故决心改邪归正、发奋种茶以营生,并引进育苗移栽、中耕薅铲等工艺,全家老小齐上阵,大约经七八年的艰辛,成就了约500亩左右的连片茶园,地在芒罗新寨村脚。其茶叶产出,不仅解决了全家温饱,而且还有了积蓄,最终把当年因赌输掉的水田,赎了回来。此举,被人们称为芒罗茶叶商品开发乃至果敢茶叶商品开发之最,为芒罗成为当今果敢茶叶主产区之一,奠定了历史基础。此后,西帕河西岸拱掌山区的营盘头、三棵桩、荷花塘、芹菜塘,以及上鱼塘、班永龙塘等地,也就是当年不适宜种植罂粟的地带,也逐渐出现了连片茶园开辟的局面。
1960年初,世袭土司坐把杨振材正式退位之后,果敢政局由其妹、安全监督杨金秀主持,曾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各家各户至少要种50棵茶,并声言将逐级检查验收,抗拒不种者,要罚款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尽管后来既没有检查,也没有收回土地使用权之举,但客观上推动了茶叶在全果的普及,以至上、中、下六户各地,都有茶叶分布,仅规模大小而已。茶叶商品生产,随之逐渐成为地方产业税及交易税的主要税源之一。
1968年,缅共404部队进入果敢,并于次年春控制了果敢战争主动权。同年9月,缅共果敢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并推出了调整逃亡户土地、突破荒山、减租减息等政策法规,实行“耕者有其田、能耕者有耕权”的土地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比如多数人为防止丢荒土地被他人占去,多采取丢荒之前即栽上茶苗,以示固耕。因此,缅共主政果敢20年,茶园面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社会调查估量,至2006年茶园面积总量的三分之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新辟新植。
1989年特区政府成立,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之后,随着罂粟限种的展开,荒芜茶园复垦管理逐渐加强。2002年底禁绝罂粟种植之后,随着茶叶市场价格上扬,新茶园开辟逐渐升温。已知2005年,特区新植茶苗549.9万株。其中,西山区新植449万株,位居第一;兴旺区新植92万株,位居第二。其余,红星区新植5.4万株、东山区新植3.5万株。根据社会调查和抽样调查评估,至2006年,特区新老茶园面积约2.4万亩,社会人均占有约0.17亩。茶园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兴旺区民全(拱掌)乡,28个村,村村种茶。其次,还有兴旺区金泰(兰皮林)乡、西山区大水塘、芒罗、楂子树、小街4个乡。茶叶产量较多的村寨是:兴旺区拱掌三棵桩、芒正、龙岗、桦桃林、荷花塘、芒雅、黑硝、上鱼塘、营盘头、芹菜塘、兰皮林;西山区芒罗、继山、小街子、龙塘、仰况、南郭、大水塘、楂子树等。
果敢茶园,为百年历史的陆续积淀,其种植规格、操作工艺,各有不同,至今开沟施肥、熟土还原、合理密植、三角条栽等现代栽培方式,仍然很少。其次,分期留叶等采摘方法,秋末打顶修整、清除拢窝病枯枝条等工序,也尚未普及。因此,茶叶的树冠普遍较差,园林化程度不高,明显影响茶叶产量。
产 出 果敢所产茶叶,因没有工业污染,也不施化肥农药,故不存在任何有害于人的化学残留。同时,又拥有低纬高海拔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优良的土壤气候条件,其茶叶产品内质优良,醇厚回味,历来为商界和社会各界所认同。鉴于历史的原因,其加工方式,至今绝大多数,仍靠木柴烧火、大锅杀青、手工揉茶、日照风干,很少有机械揉茶和烘烤设备,因此,外观其条索成形,略形粗泛,不知此底里者,初看还会以为并非好茶真品,乃至产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困惑。近年来,部分产区,已引进揉茶机械设备,茶叶条索成形明显改善。同时,也局部引进茶饼生产工艺,出产了“芒罗生态乔木圆茶”等品牌,与传统晒青一起,远销国内外。
果敢地处边缘热带,南部沿河、西北沿江一线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终年无霜,适宜橡胶生长,可开发面积不下10万亩,有发展橡胶产业的潜力。
1989年和平同盟之后,时任特区贸易总公司负责人张德文等人,于1990年开始引进种苗和技术,在清水河试种橡胶,成为清水河乃至果敢橡胶种植的发端。
1995年引进腊戍缅籍华人钟杰芳,在清水河规模化投资开发,先后种植橡胶6万余株。但因种苗失误,被迫于两年后(1997)重新翻种。7年后(2004)正式开割。次年(2005),其又新增投资200万元,建成颗粒胶加工厂,招用割胶、制胶员工近百人,成为清水河胶区开发的第一大户。
与此同时,清水河当地居民农户,也陆续投入种胶,形成家家户户都有胶园的新局面,并出现了一户种胶几千株到上万株的大户,比如岩一、明学仁、夏三等。至2006年,北至平箐坝,南至南汀河边,整个水沟洼乡,已基本上为橡胶林所覆盖,其总量约65万株,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果敢第一个橡胶基地。
2003年,在主席彭家声的支持运作下,又在东山区西部沿江热硝坝,新开辟了果敢第二个橡胶基地,已栽培胶苗35万多株。
2006年,西山区、兴旺区,正在酝酿沿江北上发展,开发骂木树、大坝、黑山等新的橡胶基地。其开发运作方式,多为土地作价入股、劳务有偿投入、待产出后合理分配。
果敢西北、西南温热温凉山区,土地辽阔,且适宜核桃生长,至今仍有野生铁核桃保留分布。
果敢泡核桃嫁接栽培的历史悠久,主要又是随着汉族先民的进入而逐渐兴起。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长期处于房前屋后少量栽培,零星分散,自吃自用,不成规模。
抗战结束之后,在改革维新、重建家园的背景之下,核桃与茶叶一起,被当局列入繁荣经济的倡导项目,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并有所普及,也出现了一些种核桃的大户。比如西山区油榨房杨德超、芒罗乡火石山罗金保等农家,逐渐拥有泡核桃上百棵,成为家庭经济重要来源。此后,缅共时期,以及和平同盟以来,均鼓励泡核桃的嫁接栽培,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其中红星区芒银、班龙寨、石洞水、红岩、南榨、慕泰、棉花林、小田河、桤木林、崇岗;西山区大水塘、楂子树、南郭、南巴河、油榨房、蕨坝、芒罗、火石山;东山区道水、杨德山、山应洞、大旧寨、万年桩、金竹林、班崴、大洞;清水河特区麻栗坪、平箐等地,泡核桃的商品生产,效益明显。比如小田河农民杨石能,已拥有挂果泡核桃13棵,年收入通常在3500多元;核桃产出,已经成为其家庭收入比较稳定的来源。又如南郭农民杨成斌,已拥有挂果核桃200棵,年收入通常约3万元左右;核桃产出,已成为其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至2006年,红星区红岩乡、慕泰乡、崇岗乡;兴旺区兴华乡、民全乡;西山区大水塘乡、楂子树乡、芒罗乡、小街乡;东山区道水乡;清水河特区麻栗坪乡等地,泡核桃的连片开发种植,正在逐渐展开。
果敢历史上的蔬菜种植,主要是农家自种自食。若自食多余者,才节令性上市。其耕作方式,通常与大小春,同时进行,间种、套种、单种皆有。但没有长年性、专业性的蔬菜商品生产,特别是干季的新鲜蔬菜,长期依赖外地输入。
果敢地方传统蔬菜品种,按农事节令分,与大春同季间种、单种或套种的有:面瓜、生瓜、黄瓜、洋瓜、金瓜、丝瓜、冬瓜、洋芋、芋头、象脚薯、京豆、饭豆、蚂蚱豆、蛇豆、地干豆、黄豆、辣子、茄子、茴香、青姜等;与小春同季间种、单种或套种的有:蚕豆、碗豆、菜碗豆、青菜、白菜、箩卜、大蒜、窝笋、芫荽、小葱等。其次,因地处边缘热带,果敢还拥有众多的天然野菜品种,通常采集上市或食用的有:水蕨、小苦蕨、香菜、芹菜、枇杷尖、泡通尖、火鎌菜、树头菜、五茄尖、泡通花、帕海菜、芭蕉花、苦籽、山药、木耳、鸡宗、马屁泡、早谷菌、红菌、干巴菌、鸡油菌、竹虫、大土蜂儿、黄腰蜂儿、葫芦蜂儿、夜蜂儿等。
1989年特区政府成立,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以来,随着首府老街等城镇开发的兴起,集镇人口迅猛增长,蔬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区政府先后从中国四川、河南等地,引进蔬菜种植专业人员10余人,在昔娥创办蔬菜试验基地30多亩,进行长年专业生产,初步解决了供需紧张的问题。1999年10月,特区又决定新辟老街农副业生产基地,蔬菜商品种植又增加100多亩。此后,特区又从大理、祥云、保山、施甸、永德等地,引进一批蔬菜种植专业人员,鼓励协助他们与酒房、田坝寨等10多个村寨的农户,承租水田种植商品菜。2006年,老街附近已拥有蔬菜商品基地261亩,基本保障了市场需求。其蔬菜品种,不仅有传统品种,还引进了大批新品种。因此,蔬菜市场品种多样、新鲜活跃。
果敢的经济作物,除上述甘蔗、茶叶、橡胶、核桃、蔬菜之外,尚有板栗、菠萝蜜、梨、李、桃、木瓜、芒果、桔子、荔枝、石榴、波萝、花椒、紫胶、甜竹、香蕉、柠檬等,仅分布较散,规模不大,尚待开发而已。其中楂子树的板栗、帕卡的菠萝蜜、老象塘的桔子、芒正班中的黄果、大水塘的拽梨及黑李、清水河的菠萝与香蕉、慕泰的木瓜等,早已名声在外。
畜禽养殖,在果敢社会历史进程中,始终与农耕相依相存,不曾或缺,故民间有“庄家无牛白起早”的谚语箴言。其主要养殖种类有:牛、马、骡、驴、猪、羊、鸡、鸭、鱼等。
果敢传统养牛,仅有两个品种,即水牛、黄牛。其中水牛,用于拉犁耕田耕地,也曾用于拉车,习称“耕牛”;通常不作肉牛屠宰。黄牛,用于驮运,也用于拉犁耕田耕地和拉车,也可作为肉牛饲养及屠宰。
水牛、黄牛的传统饲养方式,历史上因地旷人稀、草场荒山广阔,多为冬春“放散牛”,任其在野外自由生存,主人则时不时去看看而已,通常不赶回家关养。夏秋之季,则因为要役使耕畜,加之粮作下种后,可放散牛的范围紧缩,通常采取白天由人将牛赶到野外放牧,傍晚赶回畜圈或伙塘管理。这一传统习惯,在西北山区,基本上仍然保留;东南丘陵坝区,则因多数轮歇荒地,已被甘蔗等经济作物常年覆盖,冬春休闲耕地锐减,因此,已经改为白天人工放牧与早晚饲草喂养相结合的方式管养。其中,杨龙寨等地,还出现了以村寨为单位,按牛的数量多少,合理负担,统一雇工放牛的办法,既解决了放牧用工问题,又避免适龄儿童因放牧而被迫弃学的情况。
骡马,果敢地处大江大河交汇的深切割中山地区,占幅员90%以上的西南、西北地带,山高、坡陡、谷深,传统驿道交通艰辛,公路交通开发艰难。因此,作为驿运主要畜力的骡马牲口养殖,历来被社会所看重,堪称无村不养。
除农家普遍自养自用之外,历史上还出现过专事骡马商品生产的放牧伙塘,且具有相当的历史规模。主要又集中在金杯河、金泮河、西帕河三河源头的杏塘高原地区。这些牧民驮上衣被粮食及炊具,牵起猎狗,抬上弓弩猎枪,随畜迁徏,常年就草就水游牧。一旦役畜长成,境内仕农工商各界人士,乃至外地外国人,就会前来选购。当时,伙塘地区骡马交易,通常要先保证土司官家的择优统购,然后才允许民间自由买卖。至今滇缅边界111界桩以北果方一侧,还保留一个历史地名“官家瞄马场”,即当年土司官家选择统购骡马的场地。届时,各个伙塘,要把已经可以役使的骡马,统一赶到此地,供土司官家挑选统购。据《杨家》载:当年土司官家养骡马数百匹,民间也普遍养殖。1897年果敢被正式划归英属印缅殖民地之后50年间,英殖民当局时常来果征派马帮,为其驮运军火物资,乃至烟土百货,但所付报酬从优,并且适时兑现。客观上打开了果敢马帮外出长途驿运行商的大门,一些人家也因此而致富。比如落籍红石头河的四川会理人彭光廷,就是因此而逐渐致富的人士之一。
同时,此举也刺激了社会养骡马牲口的积极性。据上世纪30年代曾为时任土司杨文炳赶过马的永德小勐统关保寨王来有老人口述:“当年我帮土司家赶马长途贩运,曾到过腊戌、江心坡、片马、野人山等地方,见过一丝不掛的野人”。
因杏塘产良马,早已名声在外。故1949年秋,曾遭毗邻镇康“共革盟”的武装洗劫,骡马损失惨重。次年,国民党流亡武装李泰兴部流入拱掌区,与东山麻栗林贯匪黄大龙相勾结,操控上六户地区,对伙塘所养骡马牲口,强征强买,乃至诈骗偷盗,伙塘放牧雪上加霜。
1953年驱逐国民党流亡武装之后,伙塘放牧乃至民户饲养骡马逐渐复苏,马帮队伍又逐渐兴旺起来,还为联邦政府在果敢的活动,断续提供过无偿的征调,乃至沿袭至今。
缅共时期,东北军区曾来杏塘地区办过军马场,既养马又养羊。后来,由于草山的逐渐退化,军马场南迁佤邦。
果敢养猪历史悠久,凡农家皆普遍养猪,但多为少量自养自食,即圈养一二个“换槽猪”,年宰或杀卖之后,又购进猪仔饲养。因此,猪的商品生产,包括养子母猪繁殖仔猪和专业饲养肥猪,都相对较少,社会市场需求,大量还靠外地外国输入。
特区政府成立,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以来,老街地区逐渐开始出现养猪专业户。
历史上果敢养羊,有两个品种,一是绵羊,多集中在杏塘山区;二是山羊,各地皆有零星分布。因此,除羊肉产品之外,还有羊毛产品,比如土产羊毛毡,曾闻名四邻。
果敢农家,历来普遍养鸡,但多为家庭附带零星养殖,数量不多,不成规模,商品生产很少,多为自养自食。同时,缺乏科学防疫,往往一遇瘟疫流行,就会出现无鸡户,甚至无鸡村。活鸡市场需求,还得靠外地输入。
近几年来,老街地区及部分区乡集镇附近,开始引进鸡苗和技术,开展工厂化养殖,初见成效。至于养鸭养鹅,仅局限于低热河谷部分村寨,多为就水放养和圈养相结合。其中,又以西帕河边小街较多。就全局来看,养鸭养鹅,尚属零星,不成规模。
果敢传统养鱼历史悠久,主要利用丘陵坝区小库塘和丘陵山区雨积水塘放养,但规模不大,产出有限,供不应求。
1990年副司令白所成,首批引进罗非鱼苗,在帕坎坝放养。此后,特区又引进广西等地养鱼专业人员,在老街附近,承租农田,开辟库塘,专业化养殖,带动了当地养鱼产业。
果敢境内的森林及林地权属,历来是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沿革变迁,与土地制度同步同行。其详情,参阅本章土地制度节,此不再赘述。
森林及林地权属,分为公有林、集体林、私有林3种类型。比如红星区慕泰金杯大箐、风吹山至花石板一线、瓦窑至石洞水山脊一线、白鱼河至团树箐一线等,即为公有林,已列入自然保护区。集镇村寨,则有庙房林、穑林、水源林、公共山林等集体林。其次,就是一人一户的私有林。宏观估量,私有林多,公有、集体林少。其中,私有林的占有,也像土地占有一样,并不平衡。
果敢现有森林现状,原始林越来越少,多为次生林;成材林越来越少,多为薪炭林。但山区退耕还林、丘陵坝区种植薪炭林,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果敢的森林采伐,凡公有、集体林采伐,要经地方行政当局批准;私有林采伐,则由私人决定。其中, 慕泰金杯大箐原始森林木材采伐,第一次是月,由彭家声主持,与香港老板邢达瑜合作开发;第二次是1993年,由杨茂安主持,与镇康县林业局胡锦梅合作开发。其结果,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留下一个历史的警示。
2001年,在果敢县政府开设森林管理局,李国安任局长。同时,出台了《特区森林保护条例》4章25条,规定境内森林权属有全民、集体、私有3种所有制;鼓励封山育林、植树造林;规定公有林、集体林采伐,要报经森林局审批;不准乱伐公路两旁的行道树、风景树;不准放火烧山;若有违反,将受到罚款、拘役,追究刑事责任等。此后,又先后于2002年、2004年、2005年,重申和完善有关森林管理的规定。比如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严禁在水源林区垦荒、不准从事木炭商品生产、不准采伐木材烧窑、不准本地木材外销外运,以及外地木材过境要经报批等。
本文出自 18GOBO新闻中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ag88gobo.net/?p=712
果敢本土新闻 下的最新文章
Ɣ回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给个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