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与货币相关创造相关的问题

关于纸币的发行,我一直搞不明白:  纸币每年制造多少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纸币从造币厂出来后属于谁的钱?又交给谁?  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还有,最近大家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究竟是怎么升值的?就是国家强制规定汇率吗?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说: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靠增加纸币发行来使纸币贬值,以此来掠夺老百姓的。是这么回事吗?  还望高手指点,不胜感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流通和发行比较麻烦。。。看看《货币战争》虽然不是专业教材,但是大致可以让你明白货币怎么来的。    不同的货币汇率决定也不同,基本上是联系汇率,或者是浮动汇率。。  汇率基本上是由市场决定的。。也就是说,比如日元和美元,如果只有这两个货币的话,汇率应该是由愿意拿日元换美元的人和愿意拿美元换日元的人决定的。  至于RMB的汇率。。复杂。。基本上是半市场吧。。。呵呵
  没有别的答案了吗?
  世界大部分国家是设置中央银行,发多少国债就印多少纸钞,相当于国家借国债持有者的钱,得到了纸钞。缺点就是政府永远负债,国债有利息,有可能出现gdp增量都还不起负债利息的情况。    中国等少数国家不同。中国不用单一的债券做抵押。号称有多少黄金发多少纸钞,但似乎发行尺度是自己控制的,比较自由。缺点是发行多少算不好容易出事,但优点就是很容易控制。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应该有市场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市场中所需货币与市场中带售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成正比,与流通速度成反比。  国际汇率不能说明一个国家汇率的实际升值还是贬值,应当看与市场中所需金属货币的比值  楼上说的所谓‘货币战争’应当在学习基础经济学后再看,不然就是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会有很多的误解  基础最重要啊,大学里的经济学课本一般都很好,只是重要性往往被没有学过经济学的同学忽视,觉得课本乏味
  最早用黄金,白银兑换成银票。银票最早的设计是要兑换成银子再使用,最后大家觉得就用银票方便。最后银票就成纸币了。这种模式就是金本位。有了黄金,白银才能开银票。就是说以黄金白银来抵押。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以国债(就是税收)为抵押,发行钞票!嘿嘿,中国听说是政府自己决定印多少就印多少,当然是有计算,估计是以国民产值来算的。
  去摆渡查:M0/M1/M2三个名词解释。
  不是高手,笨人一个,回答几个力所能及的问题:    纸币每年制造多少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不清楚,国家有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和国家预算,不过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国家说过“今年我要印多少钱”应该是有一定灵活性的。      纸币从造币厂出来后属于谁的钱?又交给谁?  ----纸币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的,发出来给大家使用,算起来是属于收到钱的那个人(或者是法人)。    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具体细节不清楚,大体举个例子:纸币在你个人手上流通,是由于公司给你发了工资。发工资是公司把钱打到你的个人银行账目上(直接发的现金就当成是公司从公司银行账目上取的)。而该银行是商业银行,没有发行纸币的权力,大家从该银行取走很多纸币,却不会导致该银行没有纸币,为什么呢?因为从账目上来看,你从银行取走的钱是公司给你打到帐上的 ,不是该银行自己的帐上的钱。一个银行的纸币在理论上是用不完的,因为中央银行会根据该商业银行存款向其提供纸币。前提是该商业银行有资格“进行人民币业务”。      还有,最近大家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究竟是怎么升值的?就是国家强制规定汇率吗?  ----严格从西方经济来说,国家强制规定汇率是非法的。不过中国不和他们一起玩,老子就是要强制规定,你要把我怎么样?升值就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某个纸币的量是一定的,大量的用一种去买另外一种,被买的就升值,买的相对就贬值。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说: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靠增加纸币发行来使纸币贬值,以此来掠夺老百姓的。是这么回事吗?  ----确实是这么回事,当然,如果中国还算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该条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国家除了纸币之外,还发行一种叫做“票”的东西,有了这个“票”,就可以限制国家通过滥发纸币掠夺人民,但是该“票”无法在市场中生存,被中国淘汰了。关于国家通过增加纸币发行来掠夺国民财富的原理不算难懂,但是需要大量阐述,这里写不下,你可以自己去查。    
  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具体细节不清楚,大体举个例子:纸币在你个人手上流通,是由于公司给你发了工资。发工资是公司把钱打到你的个人银行账目上(直接发的现金就当成是公司从公司银行账目上取的)。而该银行是商业银行,没有发行纸币的权力,大家从该银行取走很多纸币,却不会导致该银行没有纸币,为什么呢?因为从账目上来看,你从银行取走的钱是公司给你打到帐上的 ,不是该银行自己的帐上的钱。一个银行的纸币在理论上是用不完的,因为中央银行会根据该商业银行存款向其提供纸币。前提是该商业银行有资格“进行人民币业务”。  ————————————————————————————  看不懂。
  不可能有人给你讲课,那岂不是要几万字才能说明白。    你自己搜一搜,或者买本书看看。比如《货币银行学》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 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作者:DiegoRevilo 回复日期: 11:18:52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 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  不错,纸币之所以可以执行一些货币职能在于政府允许拿它收税,也就是有政府的信用在里面。
  单讲纸币怎样进入流通环节的,太简单了。  人行直接和商业银行交换钞票。商业银行经常把残钞、旧钞回收,逐级上缴,最后交到人行。人行下发的现金一般就是新钞了。  然后个人、企业、政府财政部门再从银行取出现金,新钞就流通出来了。
  楼主问的是纸币进入流通的问题,楼上有很多人却钻到货币创造问题里面去了、、、、、、  纸币不等于货币。
    纸币每年制造多少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每年的发行数量,由各国中央银行根据当年及前几年经济数据决定发钞数量。      纸币从造币厂出来后属于谁的钱?又交给谁?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出来后,纸币属于中央银行。通过拆借等方式进入商业银行,再通过贷款等形式流入社会。        最近大家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究竟是怎么升值的?就是国家强制规定汇率吗?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说: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靠增加纸币发行来使纸币贬值,以此来掠夺老百姓的。是这么回事吗?  
可以肯定的是,政治老师是在胡诌。汇率本质上取决于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数量差额。
  纯理论的东西只要去搜索就知道了,实际操作方面~~不是我等小民能知道的了
    作者:guoxiufeng 回复日期: 11:20:12        单讲纸币怎样进入流通环节的,太简单了。    人行直接和商业银行交换钞票。商业银行经常把残钞、旧钞回收,逐级上缴,最后交到人行。人行下发的现金一般就是新钞了。    然后个人、企业、政府财政部门再从银行取出现金,新钞就流通出来了。    —————————————————————————————  你说的是残币的更新!我问的是纸币增发部分如何进入流通环节!
  一无所有的时候,拿东西抵押换贷款阿。  国家初建的时候,最初的贷款只能去银行。  最初的银行一无所有,却可以拿自己印的钞票去换别人的抵押,这是因为有“信用”这个词的存在。当然我们国家的银行是国家开的,用的是国家信用。    那么就有钱流通到市场了,而东西被抵押了。    
     作者:Spider_Q 回复日期: 11:11:51 
    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具体细节不清楚,大体举个例子:纸币在你个人手上流通,是由于公司给你发了工资。发工资是公司把钱打到你的个人银行账目上(直接发的现金就当成是公司从公司银行账目上取的)。而该银行是商业银行,没有发行纸币的权力,大家从该银行取走很多纸币,却不会导致该银行没有纸币,为什么呢?因为从账目上来看,你从银行取走的钱是公司给你打到帐上的 ,不是该银行自己的帐上的钱。一个银行的纸币在理论上是用不完的,因为中央银行会根据该商业银行存款向其提供纸币。前提是该商业银行有资格“进行人民币业务”。    ————————————————————————————    看不懂。  ==============================  再说通俗点: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入“纸币”。公司发工资把“帐”打入商业银行,你去银行取“纸币”,买东西,“纸币”就流通了。
  央行印制纸币  商业银行贷款---企业  企业生产---进入流通环节  流通环节---存入银行  循环完成!
      作者:yigezhai 回复日期: 11:29:29 
      纸币每年制造多少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每年的发行数量,由各国中央银行根据当年及前几年经济数据决定发钞数量。          纸币从造币厂出来后属于谁的钱?又交给谁?关键是如何进入流通环节呢?     出来后,纸币属于中央银行。通过拆借等方式进入商业银行,再通过贷款等形式流入社会。              最近大家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究竟是怎么升值的?就是国家强制规定汇率吗?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说: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靠增加纸币发行来使纸币贬值,以此来掠夺老百姓的。是这么回事吗?     可以肯定的是,政治老师是在胡诌。汇率本质上取决于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数量差额  =======================================================  你这样说就很不厚道了。国家靠增加纸币发行来使纸币贬值,以此来掠夺老百姓,是很普遍经济常识。这个政治老师讲的纸币贬值的意思是通货膨胀,和国际汇率没有关系。楼主搞混了。
  再说通俗点: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入“纸币”。公司发工资把“帐”打入商业银行,你去银行取“纸币”,买东西,“纸币”就流通了。  —————————————————————————————  中央银行直接把印刷好的纸币发给商业银行?
  印刷出来后,中央银行将这些钱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放贷就开始流通了。货币的增长速度根据经济增长的情况适度调整。  中央银行白手套狼,获得了这些资产,实际上是对全民的负债,其担保物是政府信用。现论上中央银行有将纸币兑现的义务,金本位制下纸币是可以直接兑换黄金白银的,金本位制崩溃后,持币人的风险增加了,国家是可以随时剪羊毛的。
  作者:mimi250 回复日期: 11:43:09 
    一无所有的时候,拿东西抵押换贷款阿。    国家初建的时候,最初的贷款只能去银行。    最初的银行一无所有,却可以拿自己印的钞票去换别人的抵押,这是因为有“信用”这个词的存在。当然我们国家的银行是国家开的,用的是国家信用。        那么就有钱流通到市场了,而东西被抵押了。  =================================================  不对哦。只有国家中央银行可以发行纸币(美国美联储是个例外,美联储本身是违反美国宪法的),国家中央银行本质上来说是个政府行政机关,不是银行。     美联储的产生不是因为美国要建设国家,而是美英战争美国大败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和银行家集团妥协的产物,在这之前,美国是有自己的国家中央银行的。    建设国家不见得要货币支持,比如苏联的五年计划,靠的完全是行政命令。
  纸币进入流通环节只要是通过发行国债,然后政府通过税收来填补国债。  另外控制市面上的货币数量也是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来调节
  产生了歧义。    一部分人在说物理意义上的“纸币”  一部分人在说抽象意义上的“纸币”
  楼主可以参考英美等国    金融的最基础服务是放贷收息    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刚刚出现时,需要融资借贷的企业用抵押物换取银行的信用券,就是纸币,这些纸币就能进入市场流通了,普通百姓就能得到这些货币。    到了近代,国家用国债等换取货币,国家拿着这些货币由央行放贷,进入流通
  楼上讲的都太深奥了,有谁能说清楚: 我现在手上拿的这一百元纸币在印出来之后经过了哪些环节才到了我手上?  我猜是:印出来--央行交给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商业银行的信用,如存款准备金等)--商业银行贷款出去--通过工资等进入流通领域--流到我手上。  但问题是,央行交给商业银行纸币,央行是否是债权人?我是这么理解的,央行可以说是债权人,但央行本身不能花钱,所以这些钱对央行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印钞票的人没有享受到任何利益,这个社会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公平。  那么央行给商业银行的钱是否有权收回? 我想应该是有权的,因为这些钱都是后者欠前者的。  不知这样理解是否对?
  每年新发行的纸币数量大概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   1)
国家新增经济总量   2)
货币政策  3)
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5)
国家回收的货币 (
破损的人民币回收 )   6)
国家的黄金等贵重金属的储备等     钱印出来后进入中央银行的金库, 由中央银行进行支配   几乎现在所有国家的汇率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动, (即肮脏的浮动) 但主要的货币的汇率还都是依据各国的经济总量来决定的  
  看似简单却很难明白的问题,以前查过一些资料。  有句话叫做:央行是银行的银行。秘密就在这里。  实际就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借贷关系,所有的源头都在央行。  银行放的多了,实际上就是各商业银行能从央行哪借到更多的钱了。    纸币的流通:-央行借给商业银行-借给各个企业或者个人。      
  作者:ShadowLich 回复日期: 11:46:44 
        再说通俗点: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入“纸币”。公司发工资把“帐”打入商业银行,你去银行取“纸币”,买东西,“纸币”就流通了。     ==============================================    这些注入的纸币属于什么性质?         
  所谓的“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入‘纸币’”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原来世上是没有纸币的,都是用金银铜铁作为单位货币,一些大的钱庄在交易时发现拿大量的金银交易很麻烦,就凭自身的信用发行一种金银储存票据拿来交易,凭票据可以提出相应的金银,久了就成为了纸钱.  
但是过了很久以后,纸币的金银储存票据的作用就丧失了,转而只有信用的成分了,现在就演变成国家的资本信用.  
例如中国值一亿美圆,如果发行一亿人民币那么一亿美圆就有可能税换一亿人民币,如果短期发行过多一时间造成国内物品大于人民币所标注的价值,那么就能促进国外购买的动力.
  你们都吧问题想复杂了。  金融机构资产分很多种,包括存在人行的存款与现金头寸。  当现金过多时,需存进人行;现金不足时,从人行支取。  货币被创造出来,体现在人行支付给财政部门。人行印制钞票,将存款从国库帐户划到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结算账户。于是银行存款增加了,对于现金头寸的需求也增加了,因此就把在人行的一部分存款取现出来。新钞就流出来了。
  现金头寸?这是什么意思?
  没啥复杂的
黄金呗! 有多少黄金就有多少纸币   
  最基本的是每年收粮的钱绝对要新发行的,明白这一点就差不多了!    最基本的是每年收粮的钱绝对要新发行的,明白这一点就差不多了!    最基本的是每年收粮的钱绝对要新发行的,明白这一点就差不多了!    最基本的是每年收粮的钱绝对要新发行的,明白这一点就差不多了!    最基本的是每年收粮的钱绝对要新发行的,明白这一点就差不多了!
  沙发不懂别乱说,看什么货币战争啊,随便找本货币银行学看看就行了。  最主要的三个个方式:  1.商业银行向中央借款。纸币进入流通。  2.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3.买入外汇
  其实纸币发行多少并不是很重要了。现在是信用经济,纸币在流通货币中占有的比例相当低。现实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大致上等于 银行资产/(存款准备金+K)。也就是说提高银行资产,降低存款准备金都能创造出新的货币。  在美国,参加美联储的银行都能发行纸币,但是发行纸币是要缴税的,发行越多税率越高。  买入外汇也是一种增加货币的方法,特别是无法自由兑换外币的国家。
  其实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钱变多了,谁拥有刚出来的钱?他的价值哪里体现?  比如人行现在给我1000w,我本来不该拥有这些。但我却有了。那他的价值怎么解释。
  作者:jinzhen1116 回复日 比如人行现在给我1000w,我本来不该拥有这些。但我却有了。那他的价值怎么解释。  期: 2:48:50   ------------------------------------------------------  噓..............小聲點 .............不要被警察叔叔知道 ........告你個“巨額財產來歷不明”
  作者:jinzhen1116 回复日期: 2:48:50 
    其实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钱变多了,谁拥有刚出来的钱?他的价值哪里体现?    比如人行现在给我1000w,我本来不该拥有这些。但我却有了。那他的价值怎么解释。  ===========  纸币不流通就不能当做货币    给你1E,你不去花,不去投资..那只是一堆废纸而已    如果去花,花多少就值多少.没花的还是废止一堆    纸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替代的是货币的流通职能    之所以是钱,是因为可以花的出去.
  大家顶啊,这么好的帖子,楼主辛苦了
  作者:消失一星期 回复日期: 23:39:55 
    其实纸币发行多少并不是很重要了。现在是信用经济,纸币在流通货币中占有的比例相当低。现实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大致上等于 银行资产/(存款准备金+K)。也就是说提高银行资产,降低存款准备金都能创造出新的货币。    ============================================    你说的是派生货币    
  作者:jinzhen1116 回复日期: 2:48:50        其实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钱变多了,谁拥有刚出来的钱?  —————————————————————————————  我就是想问这个问题,可没人正面回答啊!
  作者:Spider_Q 回复日期: 8:30:48 
    作者:jinzhen1116 回复日期: 2:48:50            其实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钱变多了,谁拥有刚出来的钱?    —————————————————————————————    我就是想问这个问题,可没人正面回答啊!    ----------------------------------  当然是发行的人多了,你把货币当你用出的借据就一样了
  作者:judylaw 回复日期: 9:26:18 
    老天,这个帖子里好多人都把纸币和货币弄混了!!!    ------------------------------------------  都把纸币和货币弄混没关系,只要不把都把纸币和纸钱弄混就行了。。
  货币刚出来的时候,谁拥有货币?  谁都不拥有,货币出来的时候就是债,相当于有人要借钱,国家手里没纸币,但是国家一看这人信用不错,印出来借给他,还索取一定的利息,好,钱是这个人的了, 不过他欠别人的钱呀,如果他吃喝玩乐了,还不清怎么办呢? 换不清就没办法了,国家只能说我瞎了眼借给这个人钱,只好把账一笔勾消了,这就现在叫做是给商业银行注资。这笔钱就变成了通胀了,等于是这个人用了别人的钱。国家一看这样不行呀,老TM这么搞,人民币都变金圆券了。以后借钱都TM给我抵押啊,想借钱可以,你手里得有抵押物,这样的话减少了国家信用的风险。  好了,现在哪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资产借钱发展呀,只有把人们的钱汇集起来才有那么多。好,商业银行产生了,政府下保证说里面帐户是安全的,大家就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的职责就是看谁有资格借钱,等于是帮国家出主意了。等一下,一家银行那懂那么多?得多弄几家,互相竞争,国家看谁眼光好就多给这几家银行借钱。当然罗,国家有大项目的时候,甚至可以强行要求银行给这些项目提供资金。反正钱是国家生产出来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党的精神很重要。。。 好了,现在铁路也修了,船也造了。万一是豆腐渣工程怎么办,没办法,这钱就打了水漂了,每年国家都是由预算的,超出的预算就要发行国债,国债还不起就要印钞票还。当这个过程超出可控制的程度的时候,就变成所谓恶性通货膨胀了,也就是国家的债务增长已经超过了发钞速度的时候,中国就变成津巴布韦了。    所以呢,大家还是要相信党和政府的英明决定。保佑自己手里的钱不贬值吧。
  拜托“专家”们,别装深沉、玩幽默了,正面回答好吗?
  萨克奇只是个小丑角色而已,我们不必惊慌。  
  商业银行凭什么跟中央银行借钱?他的代价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上不是有个贴现率吗?    商业银行必须拿企业票据做抵押借入(还是买入)并且在央行去掉一定利息后得到纸币。        也就是说:纸币不是凭空产生,他的基础是企业的创造承诺(企业说我要生产什么东西,但是我没有流动资金,拿来,至于这企业那去做什么,信用问题要有商业银行去考察,因为央行是要首先扣除利息的,它是默认你的信用是没问题的)。而利息率这根据GDP的增长预期来确定。但我觉的这个政策能实行关键在于利息能够独立,不受他国影响。也就是说只在封闭环境与确定的可以测算的GDP增长。      只是现在宏观有很多变量,利息只是其中之一,独立的货币政策基本不可能,就是美国现在也不行了,所以纸币的考察还要更深入考虑  考虑中添加国际环境与汇率就可以了。      我也只是自己理解的,国债作为抵押我不是很清楚,可能也是基于以上的理论的,只是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字的。    
  这东西都不懂,难怪有一些什么“。。。扫盲贴”这类的无耻贴!!!!!!!!!!!!
  有么有专业人士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把这当作发泄不满的帖子好吗?
  san fen
  作者:大头看客 回复日期: 12:33:26 
    楼上讲的都太深奥了,有谁能说清楚: 我现在手上拿的这一百元纸币在印出来之后经过了哪些环节才到了我手上?    我猜是:印出来--央行交给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商业银行的信用,如存款准备金等)--商业银行贷款出去--通过工资等进入流通领域--流到我手上。    但问题是,央行交给商业银行纸币,央行是否是债权人?我是这么理解的,央行可以说是债权人,但央行本身不能花钱,所以这些钱对央行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印钞票的人没有享受到任何利益,这个社会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公平。    那么央行给商业银行的钱是否有权收回? 我想应该是有权的,因为这些钱都是后者欠前者的。    不知这样理解是否对?  ~~~~~~~~~~~~~~~~~~~~~~~~~~~~  不是的。基本路线是 印刷厂--发行库--业务库--社会。可以参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制度。
  钞票是可以在发行库和业务库之间来会流动的。在发行库里就叫发行基金,在业务库里才是钱。即有需要的时候,发行库里的印刷品就会变成业务库里的现金,发行库就像一个总水库,这个水库里的水不够的时候,就会启动印刷厂印新的,印刷厂是一个水龙头。但是他印的不是钱,是印刷品。只有人民银行才有权发令调拨把印刷品变成钱。也就是发行基金出库。具体的数额,是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需要每日划拨的,有多的,还要缴回。
  楼主,我来告诉你,发新币,就是一种税!!(货币税,使你手里的贬值)    税嘛,在政府手里。    政府用了,就到市场上了,比如给公务员发工资!
      作者:Spider_Q 回复日期: 17:59:08 
    有么有专业人士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把这当作发泄不满的帖子好吗?        ==    我已经说了,你视而不见吗?  
  纸币叫现金,因为纸币原来是叫银行券,是可以找银行兑换黄金的,但后来银行发现人们不总是兑换黄金,于是就多发行银行券,贷给那些需要资金的企业个人,结果呢,就越贷越多,后果呢,很明显,黄金不够兑付这么多的银行券了,于是金汇兑本位制崩溃了,流通陷入混乱。这个时候政府出马了,他用自己的权力,强行定义纸币价值,于是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银行券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法定货币,黄金推出了流通领域。由于发行纸币几乎没有成本,政府为了防止银行乱发纸币,于是就设立了一套金融监管制度,规范银行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央银行制度和准备金制度。这就是现在银行创造存款的基础,而且央行作为管理机构,可以很容易获得市场流通量的数据,也是说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主要是控制基础货币,也就是现金和准备金),通过设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者收缩银行的放贷能力,起到调控货币供给的作用。而银行通过他们的放贷,资金在银行间一些列流动,形成了货币流通量的数倍扩张。如果货币供给的增加速度和经济发展是匹配的,就能够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造成经济波动。也就是说,货币是通过银行的放贷进入流通环节的,而楼主说的纸币应该是指货币,而不是现金,因为需要多少现金,是个人的生活或者投资需要来确定的,而印钞票的工厂根据流通中的现金损耗速度和实际的现金需求量来满足一般现金需求。现在是信用社会,实际上很多交易都是非现金交易,都是在账面上划转,增加的货币主要是来自银行的派生,而不是印钞厂的印刷。  按中国现在的制度,纸币印出来后是交给央行的发行库,这个时候还不是钱,只有当银行有支付提现的需要时才拨付各个银行的业务库,通过银行的投放,最后进入流通。  关于汇率,那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定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制度既不是自由浮动,也不是固定汇率,也不是完全的外汇管制。是种混合体,为的是适应现在中国的具体经济处境。  还有什么通货膨胀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不能说是有人故意造成的,但也应该说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必然,因为实体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银行也在扩大货币供给,但如果失衡的话,或者遇到突然的外部打击,造成成本激增等等情况,都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特别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制造泡沫,使通货膨胀看起来似乎是不可避免。但遵循凯恩斯经济理论,不但没消除通胀,反而出现了滞涨。所以,这就像迷信,当你不知道的时候,那你就造个神,把事情说通。不过通货膨胀一般损失的都是老百姓,而掌握资本的人,却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这点上来说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也就成了社会主义鞭挞资本主义的把柄。
  ls说的有道理,不过还不是很明白。  这么说吧,假设现在国家有100万亿纸币在流通,现在又印刷了100亿的纸币,其中有4亿是为了更新破损的残币(这个好理解)。那剩下的96亿新币从印刷厂出来属于谁的?又如何“拨付”给银行(凭什么)?
  现在这个社会是不用印刷钞票的,印刷钞票的思想还停留在70年代以前。国家如果有100亿在货币流通,那纸币的量可能也就10亿,也许都没有。现金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平时交易的需要。如果你根本不买东西,你手上根本不需要现金,那印那些钞票干什么呢?现在说的是货币,是个比现金更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支付手段。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和银行体系自发的创造货币。央行做为监管机构可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但其实他并不是直接把货币拨付给商业银行。举个例子,比如政府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通过银行融资10亿,政府发行债券给银行,以税收或者某种未来的收入权做抵押,中央银行就把商业银行A帐上的钱划到财政部账了,然后财政部签了张支票给银行B,银行B就拿着支票到央行贴现,于是10亿就到了B银行的账上,除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比如是20%,还有8亿,他可以自由贷放,他把这8亿全贷出去,这8亿又到了C银行,C银行增加了8亿存款,C银行和B银行一样继续贷放,如此继续下去,原来10亿的资金,经过银行的派生,银行的存款就不只10亿了,这就是信用本位制下,货币膨胀的过程。
  于是10亿就到了B银行的账上,除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比如是20%,还有8亿,他可以自由贷放,他把这8亿全贷出去,这8亿又到了C银行,C银行增加了8亿存款,C银行和B银行一样继续贷放,如此继续下去,原来10亿的资金,经过银行的派生,银行的存款就不只10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应该是越来越少啊。
  利息  各银行会向央行上缴准备金,央行需要给这些钱付利息,这是一个主要手段  然后就是国债,这些钱也是央行出的,这个手段是最大规模的货币出入环节,但是债务毕竟不是很好的经济运行指标,所以排第二  其他的就是小意思了
  B银行不是有10存款吗,C银行有8亿存款,接下去的D银行6.4亿……  加起来不是就不只10亿了吗?  央行的放款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就是放款,卖出债券就是回收流动性。中国由于债券市场不够大,央行很有创造性的搞出了个央行票据,起到的作用和国外的公开市场操作差不多,只不过,这个买卖只在银行间市场做
  前天看 逃不了的经济周期
貌似是国家通过建立特别的银行发债券来的,本来是等于金属货币的价值的。
  感谢 “我爱阿舞无聊”
  通过一笔具体的买卖来认识一下货币真正的含义  A和B进行一笔交易,货物价值100,由于买家B没钱,但B的信用很好,银行愿意为其提供承兑服务,于是B通过银行开出承兑汇票,买了A的货物,A得到了银行的承兑汇票。如果A不用钱,他可以等到汇票到期,在到银行兑付。B利用这段时间把货物卖了,货款存进银行,到期付款。其实就这个交易过程并没有用到钱,但交易顺利的完成了,也就是说,不用货币照样能完成交易,靠的是什么?就是信用啊。同样的,纸币作为国家强制流通的货币,也提现了一种信用关系,它代表了一种支付能力,和物质可以对应起来的,如果货币失去了物质基础,就是白纸一张,因为你不可能买得到任何东西。所以实际上货币扩张就是信用的扩张,如果信用扩张的程度超过了物质增长的速度自然要贬值,而银行是信用创造的主体,可以成倍的创造信用,信用是经济发展的润滑油。如果信用链条上的一个缺失了,就会造成链锁反应,造成整个经济的崩溃,就如那笔交易,如果B卷货跑路,那最后银行就要亏损100,但银行亏的钱不是他的,是储户的,于是就有一连串反应,严重的情况下信用体系就崩溃了。  所以我们谈的货币并不是财富,而是债权,你对物质的所有权,如果货币没能兑换成实物,那他只是一堆纸或者是账上的一行数字。但在经济稳定的时候,货币可以很快的兑换成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货币就与财富划了约等号。如果货币的数量增加,意味着社会上的产品也增加了,如果仅仅为了增加货币而增加货币,经济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正常的金融体系是因为物质生产增加了,需要更多的货币交易,才去创造货币,央行不会傻到自毁长城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外汇占款,这就要靠外汇市场去平衡。还有像美国这种为了打战反恐拼命发债,扩大货币供给的国家。
  还有什么通货膨胀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不能说是有人故意造成的,但也应该说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必然,因为实体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银行也在扩大货币供给,但如果失衡的话,或者遇到突然的外部打击,造成成本激增等等情况,都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特别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制造泡沫,使通货膨胀看起来似乎是不可避免。但遵循凯恩斯经济理论,不但没消除通胀,反而出现了滞涨。所以,这就像迷信,当你不知道的时候,那你就造个神,把事情说通。不过通货膨胀一般损失的都是老百姓,而掌握资本的人,却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这点上来说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也就成了社会主义鞭挞资本主义的把柄。  ------------------------------------------------------------    生产扩张&货币扩张引发通涨?    ------------------------------------------------------------  举个例子,比如政府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通过银行融资10亿,政府发行债券给银行,以税收或者某种未来的收入权做抵押,中央银行就把商业银行A帐上的钱划到财政部账了,然后财政部签了张支票给银行B,银行B就拿着支票到央行贴现,于是10亿就到了B银行的账上,除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比如是20%,还有8亿,他可以自由贷放,他把这8亿全贷出去,这8亿又到了C银行,C银行增加了8亿存款,C银行和B银行一样继续贷放,如此继续下去,原来10亿的资金,经过银行的派生,银行的存款就不只10亿了,这就是信用本位制下,货币膨胀的过程。  ------------------------------------------------------------  这个主要是政府购买引发的,但GDP的增长主要是私人投资,私人投资也靠国债增加货币供给吗?    贴现应该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收取利息吧?可是又是央行交付货币给商业银行,(不然央行拿着没用的纸币了),这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    也就是说央行怎么收取利息?
  贴现应该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收取利息吧?可是又是央行交付货币给商业银行  ~~~~~~~~~~~~~~~~~~~~~~~~~~~~~~~~~~~~~~~~~~~~~  央行是货币的发行者.  发行者才是负债者吧.    我感觉过程是,国家本来没有钱,但是第二年要支出,就通过央行发行货币向市场负债,然后通过税收使货币回笼.
  作者:阿拉自家 回复日期: 16:51:44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经济发展,生产增加,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货币供给随之增长,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是有产品对应的。  第二,私人投资也是一样的,私人找银行贷款,银行体系一样创造货币,机制和政府投资一样。政府发债是信用,企业贷款也是信用,本质没区别  第三,利息对央行没意义,因为央行本身是不盈利的,他掌握纸币发行权(商业银行是创造货币),央视是通过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进而影响利率,调控货币需求。比如提高再贴现率,减少银行再贴现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告示,说明要紧缩货币政策。央行的放款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利息太慢了,数量有限,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很稳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和经济发展非常匹配,这是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的思想:货币供给应该维持稳定而不主动干预。但现在的社会哪个国家不干预货币啊?所以通过利息放款绝对不是主流。再一个,再贴现是什么情况?是对银行的票据的贴现,也就是对信用的贴现,其实就是在发行货币啊,商业银行一般已经把票据通过贴现,贷款给票据持有者了。
  其实货币发行没那么神秘,比如我今天到商店买个东西,没钱,我就写了个欠条给店主,由于我的信用极大,得到普遍认可,店主欣然接受了,店主去进货钱不够,正好带了我的欠条于是把欠条给了对方,对方一看是我的欠条,于是同意交易,欠条就有到了第三个人手上,如此,我的欠条其实就变成了一张纸币,可以用来购买东西,执行流通手段,促进商品流通,经济发展。我就变成了货币的发行者。如果那天我到各个店疯狂的欠钱买东西,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我的欠条,这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富有,就去消费,结果需求一下子就起来了,但供给呢?没变,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人家就要找我来兑现,结果我原来根本没能力还这些钱,买来的东西也被我消费光了。一个大泡泡就这么挤破了。
  签于你不是一个FQ,我也费时间用我的浅薄知识给你说一下    原始社会中,人们都是自耕自足,交流很少,也无必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进入了农业社会,剩余的农品增加,人们觉得存放在仓库似乎有点浪废,不如拿来换点急需品,随着交换的增多,渐渐形成一种进步的物质财富交易,这就是最初的以物换物。    时代一直在发展,当社会发展到铸金属的阶段,有些聪明的大臣就发明了一种管理社会的方法,就是以稀有贵重金属黄金来做为交易替代品,每个东西由其贵贱兑换黄金的价值不同,这样一来,人们物品的交易更发达,社会交流体系更进步,时代也相应快速发展,大臣们最后还生产出了银,铜等铸币,这个叫做硬通货。    历史步入了工业时代,经济飞快发展,时间进入了以秒计算的时代,一堆堆的金属钱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经济交往的需要了,于是,大臣们发明了一个东西,用国家特定威信机关制造的纸币来代替金属,黄金是货币之王,于是,有多少黄金储存在国库里,就印多少的纸币,以能检正国家刻苦创造出财富的真正量数,以让在社会流通中不会发生混乱与崩溃。负责实行这个事务的机关叫做银行。    美国之所以发生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纸币的量超过了真正财富的量。看完这些,你自己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对号想出答案了。
  建议以上诸位回大学去重读《货币银行学》。三学分大课阿,都怎么学的。  
  我爱阿舞无聊 谢谢 了 。贴现 我 也 搞明白了 ,银行的 问题 知道 了,最后 问 一点 通货膨胀的,你的 文中 有如下 说明 :    还有什么通货膨胀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不能说是有人故意造成的,但也应该说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必然,因为实体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银行也在扩大货币供给,但如果失衡的话,或者遇到突然的外部打击,造成成本激增等等情况,都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特别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制造泡沫,使通货膨胀看起来似乎是不可避免。  -----------------------------------------------------------  我的理解 是 :资本主义投资是非理性的,而是欲望驱动的 (由短期利益驱动的 ),一个单个的企业它一般不会考虑长远与均衡,而是眼前利益最大化,于是当有一个 消费需求是,这个需求会被发大很多(因为相应的投资需求增长),相应的银行业扩大信用。但如果这种非理性发展到极端就会出现盲目的生产扩张与市场竞争,而这引起的生产扩张大于货币扩张,就会造成价格的普遍上涨。于是就出现了 所谓“需求拉动的 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 通货膨胀 等等”。  -----------------------------------------------------------  但遵循凯恩斯经济理论,不但没消除通胀,反而出现了滞涨。  -----------------------------------------------------------  我觉得凯恩斯是把未来的需求挖掘出来来引起现在GDP(生产投资)的 增长,他可以推动GDP(一定时期内)但不能控制好信贷。    B不知道对不对?   
  凯恩斯的思想是熨平经济波动,但就像造大坝调控洪水,洪水调控住了,可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些问题。怎么取舍就看利弊轻重了。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并不一定是货币供给增加造成的,需求的增加也可能造成通胀,而且通胀也有良性的恶性的,不能一概而论,关于通胀可以找些论述的书来看看,我的水平还不够,也不能一下讲的很清楚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楼上有位回答得比较通俗。这个问题要想解答出来,首先要知道其实央行发行的纸币理论上应该是金银等货币的代表,本质上产政府的政策或信用。其次从形式上讲它就是政府或商业银行的债。新印出来的纸币主要是两种途径进入流通:其一,政府债务;其二,商业银行债务;除此二者别无他途。  先讲第一,政府债务,央行把纸币印出来,这时它还是纯粹的印刷品,没有所有人。如果需要它进入流通,那就必须找一个途径,不能平白无故地给谁,对吧?那怎么办,谁让它进入流通,首选媒介是政府。政府不能直接就宣称这印出来的钱就是它的了,这不符合基本经济原理。那怎么办?借钱。向谁借,中央银行。具体方式,比方说今年国家要借1000亿元;那好,就印1000亿元的国债债券,交给央行,央行印1000亿的纸币,交给政府。这样一来结了,新印的1000亿元以政府债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了。其二,商业银行债务。商业银行没钱了,钱不足了,怎么办,向央行借款,需要100亿元,央行印100亿交给商业银行,这样新印的纸币也进入流通领域了。  要想理解纸币的发行,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央银行是一个以政府信用为支撑的巨大蓄水池,它的蓄水能力是无限的;而且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央银从本质上说对任何一分钱都没有所有权。不知道楼主明白未!
  规定汇率也不是非法的,汇率肯定会走向浮动,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小学生问倒了一批研究生啊?    呵呵!    这就是中国特色,纸上理论各个精,到了实际上,让老百姓摸不透。    纸币及整个货币流通量,还不都是市场说了算。  市场萎缩的时候,政府会通过某些手段捂住一些,免的过渡通胀,市场过热的时候,同样会放出一些,让币值降下来。  其实这些年,中国市场的发展,人民币确实应该升值的 ,但都被TG释放的货币稀释了,所以人民币在国内一直没升上去。[即便升上去也没什么意义,不过是回到过去那个用分,角为基本单位的时代]
  人民币印刷由实行总量控制。新增的人民币由央行向各商业银行分配,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向市场投放,从而进入流通领域。  理论上国家只是为交易提供一种方便。但由于人民币的发行量难以精确确定,因此国家还要承担保值职能。
  作者:我爱阿舞无聊 回复日期: 17:49:30 
      其实货币发行没那么神秘,比如我今天到商店买个东西,没钱,我就写了个欠条给店主,由于我的信用极大,得到普遍认可,店主欣然接受了,店主去进货钱不够,正好带了我的欠条于是把欠条给了对方,对方一看是我的欠条,于是同意交易,欠条就有到了第三个人手上,如此,我的欠条其实就变成了一张纸币,可以用来购买东西,执行流通手段,促进商品流通,经济发展。我就变成了货币的发行者。如果那天我到各个店疯狂的欠钱买东西,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我的欠条,这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富有,就去消费,结果需求一下子就起来了,但供给呢?没变,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人家就要找我来兑现,结果我原来根本没能力还这些钱,买来的东西也被我消费光了。一个大泡泡就这么挤破了  -------------------------  也不是很准确吧?  通胀后,货币贬值而以,只有在银行出现危机要倒闭时,才出现信用危机,才会出现挤兑。只要银行不出现倒闭的情况,储户是不会去挤兑的。
  中国的黄金储备一直是秘密,央行的运作也不公开    所以人民币的发行我等凡人根本无法了解    基本上大部分还是要靠收储黄金对等,其他根据贸易状况,汇率,经济需要等随便搞
  说白了就是国家拿纸币还换你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所以的人都是在给政府打工  
  @de_5510 81楼
16:40  作者:我爱阿舞无聊回复日期::49:30
  其实货币发行没那么神秘,比如我今天到商店买个东西,没钱,我就写了个欠条给店主,由于我的信用极大,得到普遍认可,店主欣然接受了,店主去进货钱不够,正好带了我的欠条于是把欠条给了对方,对方一看是我的欠条,于是同意交易,欠条就有到了第三个人手上,如此,我的欠条其实就变成了一张纸币,可以用来购买东西,执行流通手段,促进商品流通,经济发展。我就变成了货币的发行者。如果那天我到各个店疯狂的欠钱买东西,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我的欠条,这……  -----------------------------  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的话政府就倒台了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创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