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中发展幼儿个体优势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大班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大班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精品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数学教研论文_幼教论文_第一幼儿教育网
-& 文章列表
数学教研论文
【摘要】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导读:陶行之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那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力量才能伟大。”社会教育“数学化”,就是要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工具观察社会,了解社...
导读:通过这一学年,在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尝试,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的能力在不断的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也不断地提高、他们对数学活动越来越喜欢,因此我们只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把握...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用以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然而,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唱歌时表现的很被动,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又一边的唱;虽然...
导读: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内容要重点突出数、形知识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规则不要过于复杂,而且情节应让幼儿所能理解的。小班和中班的数学活动应以游戏方法进行,以游戏为主,大班可适当减少,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
导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我们走向成...
科学活动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它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路径。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
幼儿园数学教育上,就是要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让幼儿主动学习呢?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数学就是计算。然而,...
建构主义取向教学不是单纯让幼儿自己“建构知识”、不需要教师指导的教学,而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不是支配幼儿学习的权威,而转变成了问题的提出与激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能从生活和学习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如何改变往日“枯燥、无味”的数学使之变得生动有趣,幼儿爱学、乐学,学得好、学得快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特别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此,幼儿园教学的地位愈发重要。结合多年幼儿教学经验,以幼儿园计算活动教学为切入点...
【摘要】幼儿数学教育不是单纯的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获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
摘要: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幼儿智力具有促进作用。兴趣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幼儿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乐。数学位居首位,足见其重要。  事实也是如此,不少幼儿园都把数学作为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我曾到过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县...
 摘要:新《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幼儿园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
摘要:幼儿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在现实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幼儿数学很关键。幼儿数学是在儿童期间对数学一种抽象的学习,所以幼儿老师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  ...
  摘要:数学是人体的头脑体操,是一门培养、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
  经常听到有幼儿的家长反映:孩子还不识数,只晓得乱数;左右也分不清,老是把鞋子穿反;加减还要掰手指头,只怕会要脱了鞋子数脚趾头了,等等;老师在互相交流时也为相当一部分幼儿的数学学习感到棘手,如某些幼...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很容易导致数学教育活动的枯燥和乏味,失去学习兴趣而降低学习效...
  摘要:幼儿对唱歌活动感兴趣了,就乐意学习,在唱歌教学中应更多的融入深厚的感情,通过歌曲中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幼儿喜爱音乐唱歌,充分发挥唱歌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
  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也是引导幼儿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幼儿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时大脑处兴奋状态,就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幼儿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指的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所采用的符合教育心理,合乎语言规定,注重启发,研究表达艺术的一种口头语言。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
  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数学教育纳入到科学领域,并在领域目标中提出:“引导幼儿感受生活和游戏中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可见,感受数量关系是幼儿园数学教育...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通过幼儿故事学习数学;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数学;通过“动手做”学习数学;通过“动口问”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育;途径  数学是一门...
  摘要:幼儿识字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孩子在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汉字并认识汉字,像学习说话那样轻松自然。因此,我们提倡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轻松愉快地、没有压...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是唤起幼儿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那么,...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像数学概念一类的逻辑知识代表的是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它不是由外界传授获得的,而是由主体内部自己建构出来的。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反复的自由探索和亲身体...
  教师引导幼儿学数学,不能仅仅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完成,需要教师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等情境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轻松地学习数学。  一、寓数学教学于故事情境之中,让幼儿在...
  《纲要》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和时代的气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享受数学的乐趣,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丰...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让幼儿去探究某一具体的事物。以获得有关该事物的知识经验,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为此,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从活动内容上,将科学...
  思维教育与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提高幼儿智力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提高幼儿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思维品质包含诸多要素...
  脑与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认知是一个多成分、多系统的复杂的认知系统,它既以种系进化为基础,也与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密切有关。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以促进儿童数学认知能力...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从小班下学期到中班都涉及到“比较相邻两数关系”的教学内容。在每一阶段的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幼儿无法及时掌握此项内容,我们发现在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时,如果将物体一一对应摆成两排,多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
  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数学领域中主要体现在目标、价值取向和指导策略的变化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散步、饮水、进餐等活动,除了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作用外,还以其真实的情景性、出现次数的频繁性以及内容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成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有...
  幼儿判断物体数量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感数”,即看一眼就知道是几个,不用数;其二是“计数”,即必须数一数才知道是几个。感数能力与生俱来,新生儿就能发现2个点和3个点的区别。小班幼儿对于3以内任意排...
“数感教育”是指培养幼儿从小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从而激起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这样到了小学,才不害怕数学,才有可能学好数学。但如何培养幼儿的“数感”呢?我认为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识...
综合课程对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课程组织方式,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进行数学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数学教育活动组织理应有其特殊性。好的数学课程应是一种有...
&数学教研论文&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
本月热门文章
本类文章总排行实施目标教学,落实双“主体”观念——“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在语言教学中的落实 - 课程与教学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怎么写?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怎么写?
被浏览1940次
采纳率:48%
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问题非常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加以研究。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专业知识结构又与其他的教师群体不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需要我们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幼儿教育自身特点、课程改革需要、园本培训特征等方面去审视和思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及专业要求作出了新的阐释。《纲要》指出,幼儿教师不再是传统知识的传递者和权威的代表者,而是幼儿学习合作的伙伴,是教学行为和教学现象的研究者、反思者;幼儿教师必须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关注幼儿的发展方向、关注幼儿的个性品质和认知方式,才能设计、实施并调整好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使之更适宜幼儿实际发展的需求。这是幼儿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必然需要。可以说,每位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方面的差异,都将影响《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的实现。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为了顺应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一番新的思考。
一、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华师大叶澜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一文中指出,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发生变化,“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 + 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所谓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即是以当代科学和人文知识为基层、以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为支柱、以教育学科类知识为辅助的知识结构形态,它的复合性还体现在三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只有实现了整合,而且当其表现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表现在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时,它才充分显示出教师职业丰厚而独特的专业知识特征。
美国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专业知识应该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原理规则性知识;二是专业案例知识;三是运用原理规则性知识于案例之中的策略性知识。舒尔曼的贡献是将案例知识列入教师专业知识范畴,强调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中积累大量的案例,并从案例中获得丰富的特定情境下和教育经验,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决策和行动能力。无论哪种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都体现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都注重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强调实践知识、程序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获得。
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专业知识结构又与其他的教师群体不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参考教育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郄海霞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观点,笔者认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其一,有关自我的知识,即教育者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G.Lindgren)曾指出,一个教师“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力量”,“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方面面有明确的认识。这种了解会有利于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时,正确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不用自身的喜好去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二,有关幼儿的知识,即学习者的知识。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甚至0~3岁的婴幼儿,婴幼儿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许多能力的关键期都在这一年龄段形成。因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对其教育的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特点,从有利孩子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组织教学。
其三,有关教育媒介的知识,如教材内容、学科知识、课程结构、现代教育工具等。幼儿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一个全科的概念,它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对某一门学科有精深的、独特的研究,但必须对各类知识都有尽可能广泛的涉猎并形成相对正确的认知。幼儿教育在使用教材上相对来说较为自由,选择的范围也较为宽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熟知各类教材,并能根据自身的教学所需作出合理的取舍。
其四,统合和协调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并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知识,包括幼儿园教学法、教育哲学、情境知识和方法论等。这些知识是教师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有机融合,是一种动态的知识,比如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运用的知识,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与幼儿的互动交往,良好的教育机智等等。这种知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二、从幼儿教育特点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华师大李季湄教授认为,《纲要》总则的第四条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凸现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即强调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不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知识。这一特点,从本质上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幼儿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北师大庞丽娟教授指出,当今幼儿教师应具有四种基本专业素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全面负责;全面正确了解和认识幼儿的能力;有效有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就幼儿教育的特性来说,笔者认为,其中第二和第四种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面正确了解和认识幼儿的能力
在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儿童,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喜好和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智能强项和思维方式,当我们的教育力求促进每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发展,弘扬个性,挖掘潜能的同时,对幼儿全面、正确的认识已成为所有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
1、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首先,幼儿是一个完整的、各种能力都在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其次,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再者,幼儿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最后,幼儿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程度还较低,主体意识不强,并极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求,努力为幼儿创造各种条件,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2、正确理解个体差异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幼儿教师来说,都已不再陌生,多元智能的阐述更是从人的不同智能的角度提示了个体间的显著差异,但现在不少教师只是将个体差异定位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上,或者理解为孩子间智力的高低和发展程度的快慢,而忽略了幼儿在发展的不同特点上的差异。幼儿教师应能鉴别出不同的差异类型,从而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同时,幼儿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幼儿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要保证所有幼儿的成长和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幼儿教师应认识到:面向全体从根本上说是面向每一个不同个体的因材施教,而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每一个不同个体在全面发展上的不同差异。
(二)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随着课程的开发,环境已逐渐显现出其在教育上的作用和价值。但目前多数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中固守着一种静态的、维持性的格局,缺少动态发展的内涵。如教室的摆布过于封闭和划一,每个幼儿都有固定的位置,教师也有固定的集体教学的场所,这样的环境明显地反映出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瑞吉欧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和学习的‘容器’。”它赋予了环境丰富而有意义的内涵,能支持和容纳一切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互动和发展,它至少对我们有以下两点启示:
1、幼儿园的环境应该动态的。动态的环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新的主题,形成新的课程;环境能展示孩子们心智成熟的历程,能记录和反应出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环境能支持幼儿园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只有动态的环境才能促进这些因素的互动。
2、环境能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有效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认知,使幼儿处于一种的积极探索的状态,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能指导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教育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为其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中,应使环境具有教育的功能,利用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为幼儿提供蕴含教育内涵的信息;使环境具有一定的问题情境性,让幼儿在环境中不断产生和探索新的问题;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将引起相关经验的各种环境因素组合起来;使环境富有弹性,能根据孩子和成人的需要不断变化,并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三、从课程改革需要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新《纲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观,即强调“程序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这对我国一直以来的“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为主体的知识观发出了冲击和挑战。知识观的变化影响着整个课程和教学体系。此时,教师已不再是传递知识的中介或权威,而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但不管是哪种身份,只有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从容应对幼儿抛过来的球。
西方学者Ron Yang曾说过:“显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的是显性知识的获得,因为这些知识通常是得到科学证实或检验的,是一种科学性的知识。但我们却忽略了任何显性知识的获得和表达,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隐性知识这一事实。而且我们获取的显性知识若要转化为个体的实践行为,必须要与个体已有的隐性知识发生联系或交互作用才行。就如幼儿教师能从书本上清楚地了解到幼儿阶段的认知特点,但在具体教学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无法从孩子当前的状况来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又如,同一教学情境下,有些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或闪光点,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开发,而有些教师则惘然不知所措。这种隐性知识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亲历”和积累,并在反思中不断提炼、升华,最终转化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引用一位历史教师的话:“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了终生的时间来备课。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不难理解,这位教师在这15分钟里体现的娴熟、睿智与创新,是来自他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课程改革要求幼儿教师从新的知识观角度去提升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素养及知识底蕴,从而能“读懂”、“看透”幼儿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们积极互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设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四、从园本培训特征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以获取直接知识和经验为主的幼儿,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更需要借助教师内在的隐性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他们。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显性知识的学习来完成,而应该通过更为丰富而有效的途径来加以实现。
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二是通过研究其他教师(包括自我)的经验;三是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经验。显然,这三条途径中的后两条,其目标指向便是隐性的实践性的程序性知识,而且必须在园本化的培训中才能达成。
相对于其他培训途径,园本培训的优势突出表现为:
其一,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和与家长的交流中,体验到知识由理论层面落实到具体教育行为时所产生的差异,意识到有许多问题是他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在活动中,他们必须对幼儿整体和个体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判断,从而能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去适应幼儿的发展。这些能力和知识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和内化,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教学智慧。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师徒制” 和“同伴互助”的方式 ,让资深教师以其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来影响其他教师,促进其成长。
其二,在反思中提升。波斯纳(G.J.Posner)曾指出,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中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的反思实质上就是其隐性知识外显化的过程。在园本化的培训中,教师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确认、回忆,并将其显性化和符号化,然后再对它进行检验和修正,这一过程是教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批判、分析的过程,教师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素养必定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不同类型教育所需要的教师专业素养非常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加以研究。其中,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同样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郄海霞:《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知识结构》,《湖南教育》2003年第20期。
5、马拉古奇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台湾光佑文化事业滚粉有限公司1999年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