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现状的认识,关于如何防治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影响人体健康有哪些建议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1)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五的认识。(11分)(2)材料六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措施,简要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案例经济学道理示例发展低碳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决定能源的价格影响价格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案例一我国制定了“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案例一:(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二某颜料厂通过安装氨氮治理设备,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吨,有效解决了氧化铁行业的环境影响这一难题;将用水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收费制度,实现了企业用水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转变,有效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案例二:(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三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案例三:(请勿在此处答题)-乐乐题库
& 政治知识点 &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习题详情
16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6%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1)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五的认识。(11分)(2)材料六&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措施,简要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案例经济学道理示例&发展低碳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决定能源的价格影响价格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案例一&我国制定了“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案例一:(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二&某颜料厂通过安装氨氮治理设备,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吨,有效解决了氧化铁行业的环境影响这一难题;将用水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收费制度,实现了企业用水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转变,有效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案例二:(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三&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案例三:(请勿在此处答题)&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西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以“某市确定‘无车日’引发争议”为背景,考查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辨析题色彩,回答本题的前提是解答公民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时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即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步确立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国家赋予并保护  公民权利,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第二步,辨析题目,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  冲突时,个人利益用人国家利益,因此题干中认为“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观点割  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错误的。(2)本题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有关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公民的消费观念等知识,考查学生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相关经济学理论的能力。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案例一的关键词是“规划”与“法律”,案例二的关键词是“更新设备与制度促进”,案例三是“节能减排”。然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的科技进步与加强管理、公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主要考察你对“政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相似的题目: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成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同地不同价、平民上升渠道变窄、司法不公、权力滥用等问题,引发民众不满。针对这些问题,新的历史时期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 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②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③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
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时说,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又是我们政府的良心。温家宝的这些话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①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唯一责任②我国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②②③③④①④
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醉驾入罪”正式实施。公民如醉酒驾车,将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申领,更重要的是,新法规定醉驾是犯罪行为,最高可处6个月拘役。从行政违法行为变为刑事犯罪的定性,反映出的是整个社会对“酒驾”行为已经到了 “零容忍”的程度。该法的实施&&①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② 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③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和人格尊严的尊重&&&④ 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确保道路畅通①②①③②④②③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1)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五的认识。(11分)(2)材料六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措施,简要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案例经济学道理示例发展低碳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决定能源的价格影响价格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案例一我国制定了“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案例一:(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二某颜料厂通过安装氨氮治理设备,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吨,有效解决了氧化铁行业的环境影响这一难题;将用水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收费制度,实现了企业用水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转变,有效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案例二:(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三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案例三:(请勿在此处答题)”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1)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五的认识。(11分)(2)材料六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措施,简要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案例经济学道理示例发展低碳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决定能源的价格影响价格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案例一我国制定了“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案例一:(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二某颜料厂通过安装氨氮治理设备,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吨,有效解决了氧化铁行业的环境影响这一难题;将用水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收费制度,实现了企业用水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转变,有效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案例二:(请勿在此处答题)案例三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案例三:(请勿在此处答题)”相似的习题。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 - 环保时空
注册名 & &密码
»&&»&&&
&&&&寄给朋友
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
Administrator
发帖: 16595来自: 厦门
<font color=#:07& & & & & &
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一)
  水污染触目惊心
  水是生命之源。中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但
是,更让人惊心的是: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水污染。水污染已经同旱灾、洪灾并
列,被称为第三种水的灾害。
  水污染的影响范围非常大,一条河被污染了就会影响下游几十公里,甚至几百上千
公里。湖泊污染了,会产生严重的富营养化,要恢复过来非常困难。据国家环保总局有
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四分之一因污染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应用
要求(这是我国最低一类的水质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主要
淡水湖泊如滇池、巢湖、太湖等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有些水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我国
1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在118座接受调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浅层地下水
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严重污染;我国近海海域受到严重陆源污染,赤潮的爆
发频率不断增加。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严重的水污染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把防治水污染作
为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
(太湖、巢湖、滇池)”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被放在全国环境重点防治工程“3211"工程
的首要位置,国务院提出了在2000年实现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
物达标排放的环保目标。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九五”期间,我国用于环保治
理的资金达到GDP的0.93%,其中有相当部分用于水污染治理。在人均GDP不足800美元
的情况下,即开始实行流域区域大规模环保污染治理,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但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水污染防治效果却依然不尽如人意。“三河”流
域水质没有明显好转,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三湖”仍是呈富营养化状态,蓝藻不时爆
发;在全国各城市,人们见到的河流多数还是呈现出黑色、酱色,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问题在哪里?是治理的力度还不够大,时间还需要持久,还是水污染治理的思路、战略
需要调整?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大事。
  积极探索新思路
  全国人大环资委曲格平主任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十五”期间是我国水污
染防治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应当有一个跨世纪的转变,我们应该以
更为科学、客观的思路来指导水污染防治,在巩固前几年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制订更加
有效的治理措施,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手段,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投入,一定要使
我国的河湖水质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使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环境污染防治这个大系统中起
到名副其实的龙头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是我国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专家。在做了大量调
查研究之后,她提出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当尽快实行调整。首先,应当从末端治理
转向源头控制;第二,从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治理,转向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统一的综
合治理;第三,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同时,实行废水资源化利用。钱易院士认
为,我国水污染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
年代中期,发展了大批的乡镇企业,效益并不高,或者说是牺牲了环境利益而获得了一
些经济效益,后果是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目前,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
性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
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
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
目前水污染状况的目的。如果我们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污
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
  另外,我国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就更低了,几乎没有。
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已经达到了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
灌绿地。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我国应尽
快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是401亿立方米。按预测,到
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废水排放量会更大,仅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就要上
升到885亿立方米。面对如此严峻的水污染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深刻
总结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治理速度,提高治理效果,尽快改善江河湖泊的水质,使我
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中国青年报》第4版
Administrator
发帖: 16595来自: 厦门
<font color=#:08& & & & & &
达标排放为何未带来水质好转
——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二)
  2000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在“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我国
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了15%,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目标;全
国23.8万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
善,33个城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和22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实现了按功能区达标。
  这些数字说明,“九五”期间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一控双达标”的任务
已经完成,工业污染源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相对应,环境质量应当出现好转。但
是,实际情况让我们感到失望:我国重点治理的河流湖泊水质未见明显改善。
  200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滇池的水质仍然很差,内海为劣5类水质,外海为5类水
质,属重富营养化,到了夏季蓝藻极有可能再度大暴发。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网于2000
年1月对流域99个断面进行了同步监测,结论是:太湖湖体按17项监测指标评价均属劣5
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环湖主要河流也均为劣5类水质。淮河流域重点断面
水质自动监测站今年1月29日—2月4日的监测结果显示,6个监测断面中有4个是5类或劣
  更让人惊心的是,因水污染造成的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十里井村一名17岁的少年在村外七里长沟提
水时,不慎落入水中,附近工厂的职工和路过此地的数名农民相继跳入水中抢救,结果
是5人当场死亡、1人在医院抢救时死亡、4人中毒。经过尸检和专家分析,造成这场悲剧
的直接原因是被严重污染的河水中散发出大量硫化氢气体,使提水少年和赶来抢救的人
员中毒窒息死亡。七里长沟无罪,祸首是污染。近年来七里长沟成了阜阳市的主要排污
沟,城区大部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由此排入颍河,长期的严重污染使七里沟变成了
“害人河”。
  今年1月8日,因为遭受严重的水污染,河南省驻马店市养鱼户张公瑾放养在水库里
的鱼,几天之内几乎死绝。东挪西借凑来的38万元投资款变成了20万斤死鱼,张公瑾痛
  这似乎很矛盾,“一控双达标”的治理任务完成了,为什么水质没有得到改善呢?
在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的有关人士后,记者找到了答案。
  一控双达标的治理任务是“九五”初期确定的,制定的是低水平、初步的治理目
标。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是以1995年为基数确定的,1995年是我国污染
物排放总量最高的年份之一,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当时需要大幅度削减排放总量,
也就是说总量控制计划是一个初步的,没有与环境质量挂钩的计划。这个计划即使实现
了控制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很大,远远超出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有专家提
出,如果再减少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就能与环境容量相符合。另外,工业
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功能区的达标也是以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技术水平以
及污染水平来确定控制那些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中的大气,只控制了二氧化硫、烟
尘、粉尘中的两项或一项;水的控制削减以COD(化学需氧量)为主,有些行业加上了控
制特征污染物,如化肥行业加上了氨氮,有色行业加上了重金属,但大多数行业只考核
COD减少了多少;城市功能区关于水污染的控制指标也主要是COD。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
主要污染物总磷和总氮不在“一控双达标”的严格控制排放之列。另外,一控双达标主
要要求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农业污染没有严格、具体的控制要
求。而在那一条条污浊的河水中却都是“五毒俱全”,不仅有COD,还有溶解氧、总有机
碳、氮、磷、生活垃圾等多种污染物。尽管经过治理后COD有所减少,但是水污染仍然十
分严重,水质不可能有明显改善。
  上述情况,让我们认识到达标排放仅仅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开端,更艰巨更复杂的
污染治理任务正等着我们去完成。本报记者 林英
《光明日报》日第2版
Administrator
发帖: 16595来自: 厦门
<font color=#:08& & & & & &
污水处理厂建设不能再拖后腿 
——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
  据监测分析,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401亿立方米污废水中,有51%来源于城市,地表水水体的污染也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放的污废水。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改善我国水环境的重要条件。
    但是,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只有400余座,日处理能力2534万立方米。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字,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只有2 5%。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了流经城市或城市下游的河流,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全国64%的城市河段为4 类或5类水质。
    近几年,为了有效防治水污染,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受到重视,很多城市将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了市政基础建设。但是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在全国重点水污染治理工程“三河三湖”的治理规划中,到2 000年底共需建设28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但是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运行的仅55座。有专家作过分析,即使把流域内的工业污染源全部关闭,城市污水不做处理,三河三湖水质也不能变清。
    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的首要原因是资金短缺。我们是在经济还欠发达,人均GDP不到800美元的情况下开始投资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而国外一般是在人均G DP3000美元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环境治理。在百业待兴,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的情况下,投巨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实需要政府领导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第二个原因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不畅,运营管理没有进入市场化。建污水处理厂需要政府投资,建成运行后运转费用还要政府负担,政府不敢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因而污水处理厂建设被一拖再拖。有关人士指出,如果让污水处理厂和管理运营实行市场化,就可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在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处理能力和处理质量。最严重的有两点:一是缺少全面规划,污水处理厂与输水管网建设不配套,污水进不了建好的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白白浪费。云南省昆明市投资4 .2亿元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60%。但是因为排污管网至今未建成,进入处理厂的雨水、污水未分流,所以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平均只有3 0%。二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不适当,不符合我国城市污水的“国情”。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技术,绝大多数是照搬国外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对付单一的污染物效果较好。但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水体属复合型污染,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效果就不是很好,对降低C OD有明显效果,在去除总磷总氮等污染物方面效果就差了。滇池的4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中磷和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每升0.45千克和7 .18千克,是5类水浓度标准的2.25倍和1.2倍,比目前滇池外海的浓度还高,属劣5类指标,怎么能减轻湖水污染负担呢?另外,国外的处理工艺属耗氧型的,电能的消耗较高。我国能源紧缺,更需要节能型的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建设部的预测,到2005年我国城市入管网的污水处理率应达到47%,2015年达到70%,这样大规模地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表明了国家和各级政府治理城市污水的决心。但是要实现这个计划,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正确的技术指导,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在质量上达到要求。综合考虑我国现有技术和经济的承受能力,专家认为应首先建设一批投资省、占地小、效能高、运行管理便捷和运行成本低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 林英 林志峰
Administrator
发帖: 16595来自: 厦门
<font color=#:12& & & & & &
尽快开展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思考
  农村农业污染又被称为面源污染,除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废水外,面源污染是造成河湖水质不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实现了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和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后,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
  来自滇池的监测报告表明,因面源污染带入滇池的总磷和总氮已分别占到这些污染物入湖总量的64%和52.7%。而总磷和总氮是造成滇池严重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在太湖和巢湖,面源污染同样是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由国际组织参加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造成杭州湾水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不是工矿企业,也不是城市生活污水,而是农业农村污染,其中农药、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尤为突出。近几年,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 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北京近郊禽畜养殖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相当于全市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的2 -3倍。在黄浦江流域,禽畜粪便中COD、总磷、总氮等污染占了全流域污染物总负荷的36%以上。
  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样惊人。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公顷土地使用的化肥已经超过400公斤,而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大量的化肥随着农田径流流入了江河湖泊。
  农村固体废弃物带来的水污染也不容忽视。据《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专题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滇池流域每年有32万吨固体废弃物流入滇池,其中有人畜粪尿2 4万吨。这些废弃物含总磷426.6吨,总氮1167吨。
  农村农业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但是目前我们对农村农业污染的治理却是刚刚提上议事日程,没有明显的行动和有效的措施。即使在“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工程中,面源污染的治理也仅仅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是在小范围的试验示范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面源污染治理规划。
  农村面源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农村垃圾、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处理,化肥的减量合理使用,农药和有机物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治理等等方面。但是,水污染的严峻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加大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各部门协同作战,增加面源污染治理的投入,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综合整治措施,在治理面源污染的同时,使流域农村社会、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光明日报
&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除的帖子转到
&&|- 政策动态
&&|- 时事快报
&&|- 焦点述评
&&|- 资源生态
&&|- 安全健康
&&|- 案件事故
&&|- 观点建议
&&|- 环保科技
&&|- 环保活动
&&|- 会展招标
&&|- 产业投资
&&|- 国际动态
&&|- 国外科技
&&|- 背境资料
&&|- 宣传资料
&&|- 标语口号
&&|- 环保文学
&&|- 环保知识
&&|- 宣传图片
&&|- 人物组织
&&|- 有话想说
&&|- 开版申请
&&|- 酷站推荐
&&|- 灌水特区
[错误信息]
Can't open file: 'ut_online.MYD'. (errno: 145)
请通知论坛管理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污染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