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股票代码现在有多少工厂?都是几代线的?

北京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05版:产经深度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京东方8.5代线
液晶屏“点”亮了什么?
&&京东方是什么?对股民来说,它是一个股票代码;对于家住亦庄的居民来说,它就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一幢体量巨大的厂房。但对于中国电子元件工业的业内人士来说,京东方是第一个能影响全球市场格局的电子核心元器件企业。&&从筹备到投入量产,不过是几载光阴。而在这背后,则是中国的液晶屏制造产业十几年的厚积薄发——从购买技术到自主研发。目前的京东方,已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京东方,就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成功样板,它所点亮的绝不仅是那一块块显示屏。&&亮点一&市场&&55英寸以上大屏幕抢占份额&&8.5代线主要生产55英寸以上的液晶屏,除了用于电视屏幕以外,主要用于显示器和电视领域。&&2009年,一条液晶屏幕生产线在合肥投产,这就是京东方的6代线,“说起来可能你不会相信,虽然我们早已是液晶电视生产大国,但却不掌握核心部件液晶屏幕的生产技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宇说,6代线实现了中国大陆32英寸以上液晶面板执照零的突破,作为中国大陆首条液晶屏世代线,缓解了中国彩电工业多年“缺屏之痛”。&&常看电视的人希望屏幕越大越好,但从制造的角度讲,屏幕尺寸越大,对显像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同样的一张脸,在6寸的电视荧幕上看着很光洁;但如果不提升生产技术,而只是将屏幕尺寸放大的话,人脸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要尺寸,又要清晰度,这就是液晶屏制造行业永远的追求。&&在中国,率先向液晶屏行业进军的就是京东方——该厂前身是电子部所属的北京电子管厂。1992年,电子管厂重组成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公司的生产方向转向为CRT(显像管)产业配套。随后的几年间,京东方与多家外资公司进行合资,并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依附性企业转向竞争性企业。1998年,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在全球平板显示技术中的优势逐渐明朗,于是京东方把它确定为战略重心,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成了京东方的既定目标。&&“为了尽快得到相关技术,我们依然想先采取合资形式,但却遭到了外资的拒绝。”张宇说道,“现在看来,如果走合资这条路,会使京东方受制于人,因为技术转让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你能拿到的只是一时的先进。”2003年,京东方最终通过跨国并购韩国现代集团的3.5代线液晶业务,进入了“朝思暮想”的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同年,集团在北京建设了一条5代线,这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电脑和显示器用液晶屏。京东方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了自主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在2008年投资建设了京东方第二条生产线——成都4.5代线,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多媒体类终端产品上。&&京东方在建设5代线时,也成立了6代线的项目组,因为在当时,液晶电视刚刚开始在家电业流行,与家用电脑的保有量相比,液晶电视的市场显然更为巨大,2009年4月,总投资175亿元的中国大陆首条高世代线——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其主打产品是32英寸以下液晶屏。同年8月,总投资280亿元的中国大陆首条8.5代线——京东方北京8.5代线奠基。“8.5代线投产后,京东方在市场竞争上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张宇表示,8.5代线主要生产55英寸以上的液晶屏,主要用于显示器和电视领域。&&亮点二&技术&&自主技术突破国外企业垄断&&所谓宽视角技术——就是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图像的色彩、成像质量都不会有任何差别,如果换做一般的显示屏幕,从侧面看,颜色就会出现偏差。&&从4.5代线到8.5代线,京东方的扩张势头牵动了全球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神经:以京东方的6代线上马为开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停顿下来的三星和LG的8代线恢复建设,友达和奇美的8.5代线建设启动;同时,夏普、LG、三星、友达、奇美开始加紧到中国大陆活动,“探讨”在大陆建线的可能。&&京东方8.5&代线的上马更像是一场“地震”,使国外企业对中国封锁技术的“长城”一夜之间崩塌。在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制造能力的双重条件下,京东方依托高世代线量产后的崛起,将动摇由日本、韩国和台湾组成的液晶工业“铁三角”格局。从京东方8代线动工的那天开始,一场因外资纷纷要在华设厂而导致各地争上高世代线的“液晶热”席卷中国大地。&&“面对这些,我们有压力,但我们更有动力,要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我们牢固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不放松,通过这些年不同代线的建立,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保持技术的进步,不打价格战,只要技术质量过硬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张宇信心满满地说道。一条高代线的投入就要300亿元,这需要成熟的建线技术支撑,成熟的产品技术的研发以生产各种尺寸,工艺技术的领先保障产品的良品率,最后还需要成熟的整装技术来完成整机业务,四大技术有效地整合资源才能有市场竞争力。&&今年的科博会,京东方集团曾用6代线生产出的一块55英寸液晶屏做过展示,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图像的色彩、成像质量都不会有任何差别,如果换做一般的显示屏幕,从侧面看,颜色就会出现偏差。“这项名为宽视角的技术,如果用在8.5代线上,效果会更加突出。”张宇表示,目前,集团正准备将该项技术申请专利。&&亮点三&产业&&一条生产线引发群集效益、&&围绕京东方8.5带线所形成的总投资已经超过60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产业集群。&&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量近亿台,其中,液晶平板电视占60%以上。而这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薄弱,大尺寸电视用面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合肥6代线点亮之后,我国最早的液晶方面的专家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欧阳钟灿曾评价说,这是意义非凡的一条生产线,因为它不仅标志着自主掌握液晶面板制造的三大核心技术与能力,还意味着另一个重要产业——彩电业也将获得新生。&&根据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必将拉动下游的相关产业——京东方合肥6代线自建设伊始,就吸引了知名企业住友化学、法液空等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合肥新站区。目前,一个拉动投资额近400亿元、就业人数近万人、产值达千亿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已然显现。&&京东方北京8.5代线作为国际主流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总投资280亿元,是北京电子工业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以该项目为核心,在项目规划之初,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已构建了显示器件核心区、整机区、上游配套区、设备备件加工区等6个功能区。“在园区内,我们几乎可以做到‘石英砂运进去,整机出来’。”京东方总裁陈炎顺介绍,在上游材料提供方面,背光源和驱动IC已完全实现本土化供应,以此为基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日渐清晰——彩虹集团作为中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彩色显像管制造业,因受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冲击,效益曾一度直线下滑,而在京东方8.5代线的带动下,开始为京东方提供平板玻璃,我国胶卷界昔日龙头企业乐凯,在数码产品与技术的打压下,生产面临困境,它也在积极开拓自己的业务,现在为京东方提供增亮膜。&&“围绕京东方8.5带线所形成的总投资已经超过60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产业集群。”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表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当务之急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讲合作,“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这是平板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亮点四&建设&&高附加值项目施工&通过行业大考&&捧着刚刚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京东方8.5代线项目总工李春雨格外兴奋,由项目部联合研发的超平楼板混凝土浇筑控制装置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证,项目创造的高平整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施工工法还获得了2010年北京市工法。&&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讲,经历过类似京东方的项目,就等于获得了向高附加值项目进军的“通行证”,高附加值厂房——这一施工行业的制高点,越来越成为各个企业角逐的战场。&&平整度施工&达“两米两毫米”标准&&地面粗糙,说明上面有坑,小坑里面会积灰,这对洁净度极高的厂房来说,绝对是安全隐患。&&京东方8.5代线项目二号厂房是安放生产液晶显示屏的流水线,施工对平整度的要求是“两米两毫米”,也就是说——在每两米的长度区间内,地面的凹凸高差要控制在两毫米。施工对场地平整度的要求也近乎达到苛刻的标准,走进京东方8.5代线车间,光洁的地面能够照出人影,“地面粗糙,说明上面有坑,小坑里面会积灰,这对洁净度极高的厂房来说,绝对是安全隐患。”当被告知厂房里面每立方米的尘埃数不能超过五个时,施工人员面对的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难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一道工序就是人工打磨,后期虽然使用机械,但是第一遍打磨的效果决定了最终的平整度。人工打磨难免出现跑偏、不匀称的问题。”李春雨表示,经过研究,他们在混凝土地面上铺设多条固定轨道,用4米长的铝合金刮杆沿着轨道先找平混凝土层后再进行两次专业打磨,随后采取压光处理,经过反复压光后,整个地面犹如镜子一般可以反射出人影。&&地面平整无暇,就能满足作业要求吗?其实,厂房立体空间的整洁顺滑也至关重要,整个二号厂房在生产过程中全封闭,只靠通风系统实现内部循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传统的结构施工,格构梁都是直角,内部循环风会造成尘埃在死角堆积。京东方厂房的格构梁被设计成倒角,采用此种设计,风在通过格构梁时可以减少直角结构造成的风阻,减少尘埃在格构梁中的存留可能。&&小空间施工&管道须拐“八道弯”&&管线需要拐弯通到各个房间,使本已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只能通过降低局部层高、绕过横梁、返弯的方式逐个化解。&&整个厂房核心区约12万平方米,外围支持区约5万平方米的所有管线安装都由城建集团负责,由于厂房设备众多,核心区的管线也要在支持区安装,管线也比一般建筑多。“由于技术要求,许多特殊工艺管线的位置都要预留出来,这部分占到了50%以上,其他管线的位置就非常紧张了。”项目机电工程师张宏伟说。&&由于管线种类繁多,项目部机电专业职工针对不同专业管线要进行设计深化——厂房的三层层高只有不到6米,剪除人员通行空间和特殊工艺管线的预留空间,其余设备管线的空间不足两米,加之顶部的横梁占据部分空间,只有1米左右作业面,如果是两条并行前进的管线安装还好,但很多时候,由于管线需要拐弯通到各个房间,使本已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技术人员通过降低局部层高、绕过横梁、返弯(通过本应拐弯处,在前方将管线掉头送回)的方式逐个化解遇到的问题。&&管道数量最多的四层支架问题让张宏伟记忆深刻,十余根管线不可能悬空在屋顶,需要支架进行支撑,这在管道安装领域很简单,可张宏伟和同事的设计却被打回三次,原来,由于管道中有4根直径720毫米的大口径管道,加上工艺管线,整体重量极大,采取吊顶方式,顶层无法承受如此重量,而通过地板支撑模式则与顶板面临同样窘境,张宏伟和技术人员将支架设计成侧立的英文字母“Z”,这样立起来的支架顶板和底板分别承受一半的力量,解决了管线承重问题。&&据了解,京东方北京8.5代线在水、电、气各个方面改进环保技术及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主体厂房屋顶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内部循环水系统采用变频控制空调循环水泵,空调系统采用了大温差冷冻系统提高交换率。每年至少能节约电量3870万度。&&通过高回收技术、纯水重复利用及废水再生二次利用技术,再生水替代自来水利用率高达85%以上,每年可节约新鲜自来水1100万吨。&&■记者&杜兰&谢峰/文&董一鸣/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2015年将有八座8代线面板厂建成并运作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日,在政府和雄厚资金的支持下,中国LCD厂商积极建造8代线液晶面板厂,从而使得中国正向全球的LCD产能大国迈进。根据NPDDisplaySearch研究显示,到2015年第四季中国大陆将会有以下8座TFTLCD及AMOLED8代线面板厂建成并迈入运作:    京东方B4厂    合肥京东方B5厂    京东方B8厂    南京中电熊猫8代厂    深圳华星光电Fab#1    深圳华星光电Fab#2    LGDisplay广州厂    三星Display苏州厂    随着中国大量建造8代液晶面板厂,人们不禁怀疑到2015年中国是否会超越、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8代液晶面板产能地区。根据NPDDisplaySearch报告QuarterlyFPDSupply/DemandandCapitalSpendingReport显示,目前韩国是最大的液晶面板8代产能地区,而且直到2015年,即使中国大陆地区8代线产能成长快速、韩国将持续维持在8代线产能的领先地位。韩国保持领先的主要原因是由三星Display和乐金显示建造的韩国8代液晶面板工厂产能巨大,且产品多样化;而中国的8代厂尽管在近几年建造速度惊人,但仍处于早期阶段,且每单一工厂产能相对较小。    NPDDisplaySearch研究显示,一个8代液晶面板厂从建造到平稳运行量产至少需要20个月,因此现在已经可以预测到2015年的产能。    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全球8代玻璃基板产能投入(千片玻璃基板/月)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趋势:    中国大陆地区8代线玻璃基板投片产能将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25万片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67万片。这意味着两年内,中国8代产能提高幅度将超过260%,这可能是TFTLCD史上最大的产能增长。其中除了中国面板厂商外,也包含了三星Display和LGDisplay的中国工厂。    日本8代线玻璃基板投入产能有小幅下降,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12万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11万片,主要原因是夏普正将其Kameyama28代工厂转变成Oxide(氧化物)工厂以进行高分辨率的移动装置用面板生产。    韩国8代线玻璃基板2013年四季度的投入产能为全球最大,每月接近80万片。到2015年第四季,其玻璃基板产能将下降到每月79万片,下降原因是这段期间有很多工厂转型,包括从a-Si转为Oxide,后续将再转为AMOLED。但是,由于每座厂产能巨大,韩国将继续成为全球8代产能最大的地区。韩国的8代线液晶面板厂每座厂的每月投片产能都在15万片到20万片之间。    台湾8代线玻璃基板产能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15万片略增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16万片。这是因为OxideTFT8代线投片产能将略有增加。不过从现在到2015年底,台湾没有新增8代工厂的计划。    8代TFTLCD液晶玻璃投入基板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8代液晶玻璃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四季度的19%增长到2015年四季度的39%,韩国从60%下降到46%。韩国和中国的8代产能一共将占到全球的85%。然而台湾的产能从2013年四季度的12%下降到2015年四季度的8%。    在快速的8代线产能成长之下,许多人认为中国的8代线面板产能都是为液晶电视所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NPDDisplaySearch研究显示,中国8代线面板厂产品已呈现出多样化,例如:    京东方已经开始在北京8代B4工厂生产LCD显示器(LCDMonitor)面板,而最近京东方也开始在8代工厂生产平板计算机面板。    京东方8代工厂,比如重庆B8厂和合肥B5厂,计划将新增Oxide和AMOLED设备,并生产手持设备面板。南京中电熊猫与夏普合资,将Oxide(IGZO)技术运用于8代产品,生产高分辨率的手持设备面板。三星Display将在其新建的苏州8代工厂生产LCD显示器(LCDMonitor)面板。
本文分享地址:
1、电压源型与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区别。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2 …
日前,由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广东省半导体光源产业协会联 …
LED照明发展到今天被众多行业内外的人士所看好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有人会L …
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IEME2014”)及中国(天津 …
2013年照明级LED封装市场将以中低功率产品为主。从LED封装市场观察 …
海外市场上,沃尔玛已经推出了GreatValue的自品牌LED灯泡产品线,9 …
在食品行业,真空包装应用非常普遍,各种熟制品如鸡腿、火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设计技术&&
|||||||||||||||
|||||||||||
大陆面板厂迅速崛起2015年TFT LCD 8代线面板厂将达8座
时间: 07:49:20&&&&&&来源:中电网
中国大陆厂的崛起无疑是产业最受嘱目的关键事件,而中国的崛起实际反应在三大向量上:产能的扩展,出货的增加,以及技术的提升。对中国大陆厂而言,产能的扩展促使了出货的增加, 而技术的提升则保证了产能的扩展。在出货量方面,特别是液晶电视,根据NPD DisplaySearch最新的 Quarterly Large-Area TFT Panel Shipment Report,尽管日韩台供货商忧虑去年过多的出货和各家电视厂商在进行中的库存调整,而在出货计划上采取保守,但中国厂商仍然非常积极扩大电视出货。如以下附表所示,中国大陆的厂在液晶电视出货目标上,2014年均较2013年有双位数的成长。
表一、 年中国厂商的电视出货 (单位:百万片)
而在产能扩展部份, 中国厂商(包含在中国的韩国厂商投资)计划在中国增建更多的八代厂,目标是提供给中国的内需市场。根据NPD DisplaySearch Quarterly FPD Supply/Demand and Capital Spending Report, 到2015年, 预计将有八座八代厂已建设完成并量产。如以下附表所示:
表二、 2015年前会量产的中国八代厂
在各厂商八代线建置的细节部分, 京东方目前在北京的B4厂已量产并规划尽快完成第三期的机台安装和投片来扩大产能。自2014年第一季度开始,京东方将开始加速新的合肥八代厂。合肥工厂,编码B5,将同时有非晶硅和金属氧化物(Oxide 或称IGZO) 两种技术。换言之,京东方计划在合肥B5厂开始安装第三期产线时,将有Oxide背板用以为AMOLED电视铺路。
此外, 京东方还计划在北京增建两座八代厂:在北京的B7,这是100%的Oxide和AMOLED厂,在重庆的B8,将同时着重于非晶硅和Oxide 的液晶屏幕。B8可能比B7更早开始量产,因为B8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B8计划从Q2 15开始量产,而B7预计从2016年开始量产。换句话说,B8到2015年将建立完成而开始量产,但B7可能要到2016年。
中电熊猫已决定在南京建立一个新的第8代厂,该工厂将从Q1 15开始量产。目前中电熊猫在南京已有一座六代厂。
华星光电目前在深圳拥有一座八代厂,每月的最大产能投入在120-130K的玻璃基板。该公司获得政府的支持,决定在深圳计划建立另一座八代厂。其中,深圳市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鼓励华星光电和TCL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二座八代厂。
LG Display已在广州建立了8代厂,并和广州市政府和创维共同合资,该工厂预计从Q4 14开始运行。
三星已在苏州建立了8代厂。该工厂最初计划为每月110K的产能,但为了减缓投资阶段和降低风险,三星已经将它分成三个产能阶段。每个阶段大约是30-40K来分散风险。
友达已计划在昆山兴建8代厂,将与昆山当地政府合资,但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厂已经拖延了两年。厂建设基本上已经以某种方式进行,而现在工厂扔悬而未决。目前还无法确定,友达将考虑到目前的盈利情况后再来考虑厂的建立。我们看到它建立的可能性较低。
总结而言, 涵盖目前已经运行中的, 下列是2015年确定在中国的八座八代厂:
京东方 北京 B4
京东方 合肥 B5
京东方 长清 B8
中电熊猫 南京Gen 8
华星光电 深圳Fab #1
华星光电深圳Fab #2
LG Display 广州
Samsung Display 苏州
NPD DisplaySearch 认为, 中国大陆的厂之所以积极扩展产能,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因素驱动:
目前Open-Cell (液晶电视半成品)的中国进口关税为5%,三年前只有3%。一般认为中国政府为了提高中国的液晶技术水平、刺激国内生产总值、外加厂是一项巨大的国内投资等因素,将继续增加进口关税来鼓励更多的国内采购。且国家总体经济政策如十二五计划等也都宣示本地化的目标。在增加进口关税的状况下,中国将建立更多的厂。与此同时,进口关税让中国大陆本地的供货商有所收益,因为进口关税让中国大陆本地的供货商订价能力高于台湾日本与韩国的进口。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当地厂商的盈利能力。而三星和LG Display,正在中国建设八代厂来应付进口关税可能增加的状况。
中国国内电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正如NPD DisplaySearch 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中的预测,在2013年中国电视市场将达到5千2百万台,同百万台比增长显著。未来几年内,预期会有5千9百万台~6千万台的液晶电视市场。本土电视品牌如康佳,长虹,创维,TCL,海信,海尔,和清华同方占据了中国电视市场。这些本土品牌倾向购买更多的国内,并往往是中国政府可能补贴的对象。
对供货商而言,政府的鼓励和补贴也很重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看到LCD并视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和经济刺激的产业。这使得政府愿意赞助厂,作为回报,而让许多地方政府在就业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甚至房地产等领域有成长跟受益,这也让中国大陆的厂有更多政府政策的支持来盖厂。
到2015年, 预计将有八座八代厂已建设完成并量产。假如把目前还在酝酿中的两座八代厂考虑在内,加上稍早所讲的计划中的八座厂,我们可以想见未来中国可能会有高达10座厂,让中国成为八代厂的集中地,这绝对会改变全球液晶产能的分配。根据NPD DisplaySearch 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预测,2012年第四季中国大陆的产能占全球为12%,但到了2015年第四季将达23%,虽然尚未超越台湾与韩国,但已对全球的产业造成中国崛起的巨大影响。而同时台湾日本韩国的厂在面临中国大陆以提高自主率为目的,政策支持为手段,进行积极产能扩建的同时,也正逐渐展开许多产品与经营模式的转型,这也将是未来数年液晶产业界最关键性的变化。
作者: NPD DisplaySearch
可穿戴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本次研讨会中,赛灵思将向您演示如何使用全可编程SoC实现完整的射频单元设计。运营商一直在努力寻求更高的带宽,兼容多种无线空口标准,并支持更多天线以从MIMO增益中获益。研讨会将共同探讨...... 赛灵思&&&&日&&&&
通过此次在线研讨会,网友朋友们将学习到: Maxim Deepcover嵌入式电子安全认证能够确保设备配套(或内部集成)的子系统、附件及配件是经过授权的产品。过去,系统制造商采用物理安全...... 安富利&&&&日&&&&继京东方投建10.5代线后 传三星正洽购夏普面板厂
> 继京东方投建10.5代线后 传三星正洽购夏普面板厂
继京东方投建10.5代线后 传三星正洽购夏普面板厂
编者按:  京东方(B0E)宣布拟建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星电子正研究收购夏普10代液晶面板,液晶面板领域连番地震,小伙伴纷纷表示hold不住。
  继日前中国面板龙头(B0E)宣布,拟400亿元人民币投建全球最高的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后,日前,韩媒曝出一则令面板产业界震惊的消息:电子正研究收购夏普位于日本堺市10代液晶面板工厂运营公司的股权。本文引用地址:  据了解,目前SDP(堺市显示产品公司)仍然是全球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6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机面板产品。2012年,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以个人出资的形式向运营原夏普10代线液晶面板工厂的子公司(Sharp Display Product)注资约660亿日元。目前持有新的堺显示产品(Sakai Display Product)公司约37.6%的股权。  据了解,在郭台铭出资进驻前,夏普这家10代线液晶面板工厂是连年亏损,在2011财年和2012财年夏普连续2年巨亏之际,这座10代线就是最重要的亏损源之一。  但是2013年和2014年,在鸿海的经营下,这座10代线面板厂的运营公司已经连续2年盈利,开工率从2011年的不到30%达到现在的90%以上。这也是最近鸿海集团和郭台铭再度寻求入股夏普公司的一大理由:帮助夏普摆脱经营亏损。但业内分析,鸿海是希望借出资进入夏普公司管理和运营,从而掌握苹果iphone上游的面板供应产业链,摆脱单纯的代工者角色。  夏普方面,连日来,多家媒体曝出夏普公司2014财年(截止日)将出现约2000亿日元的巨亏,远超该公司早前预期的300亿日元,财务恶化也令夏普的经营再度陷入困境。除了从两家主要的债权银行继续寻求巨额融资外,夏普还研究全球裁员约5000人、出售位于日本大阪的总部大楼、裁减海外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业务。  巨亏之下,夏普公司还持有大量股权的SDP十代线面板工厂成为国际巨头争购的对象。郭台铭在寻求入驻夏普本体外,也寻求扩大对SDP公司的股权比例。  这意味着,郭台铭和又将成为同一块肥肉的竞争对手。2013年鸿海收购夏普公司9.9%的股权失败后,夏普转身拉电子和高通公司进入夏普,持股3%。  郭台铭为了打败三星,2013年还在日本设立了显示屏和触控研发中心,招募了很多日籍显示器产业人才来进行先进面板设备和材料研发。鸿海当年还曾斥资94.5亿日元向日本NEC公司收购面板相关专利。  若三星最终收购夏普十代线股权成功,郭台铭将和“死对头”三星共同运营同一家工厂,这在过去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件!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微信公众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方福州8.5代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