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使得产品价格上升,什么是中间产品品价格不变,附加价值和利润上升吗?

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
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 35
如何抵御其通货膨胀的风险呢?购买美元欧元能否保值?
补充:现在提人民币升值,而且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能规避这些风险呢?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货币贬值,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又称通货贬值。货币升值的对称。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这时货币贬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降低,而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兑换300元人民币,今年兑换400元人民币,则人民币贬值了。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两者之间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兑换外币能起到一定的避险作用吗?
一是关于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的缩水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就缩水。这种理解正确吗?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妥。外汇储备是否缩水,不能仅仅用你选择的计价货币来衡量,如果你要选择对美元贬值的货币,则外汇储备还增加了。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动并不依赖于人民币币值,它依赖于外汇储备本身的货币和数量,如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如果美元的购买力和美元资产的价格没有下降,则外汇储备就没有缩水;如果美元的购买力和美元资产的价格下降了,则外汇储备就缩水了。从国家管理外汇储备的角度来看,外汇储备是否缩水的衡量主要依赖于它的对外价值,而不是对内价值。而对国内居民就不一样了,人民币升值导致买外汇合算,卖外汇不合算。对中央银行来说,人民币升值后买外汇,放出的人民币相对较少,缓解了央行冲销干预的压力。 二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变得值钱了。这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目前我国人民币呈现出“外升内贬”的特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变得更值钱了,是指人民币对外的购买力上升了,对内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下降了。也就是说,你只有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到国外去用美元消费或投资,人民币才体现出“真的值钱了”,而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没有对外交易,由于通货膨胀,人民币不是变得值钱了,而是变得更不值钱了。 三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抑制物价。这个问题也不能片面地看待。通常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美国进口同样的用美元计价的产品所需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了,因此进口产品用人民币定价就会下降,这排除了进口商是垄断厂商。如果进口商是垄断厂商,则进口产品的价格未必会下降。另外,人民币对欧元贬值,如果从欧洲进口,用欧元标价,则进口商品的人民币定价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如果从欧洲进口,用美元计价有影响吗?没有影响,因为欧洲产品是用欧元标价,如果换成美元计价,则美元标价的欧洲产品价格也上升了,进口商支付的美元也相应增加了。另外,中国进口以美元定价的产品,进口商支付的美元数并没有减少,进口商要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购买同样数量的美元所支付的人民币会减少。虽然进口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但是国家卖外汇给出口商,损失落在政府的头上。因为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它不能够直接对外支付。当前国际油价等上涨,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够像欧元、日元等货币对美元升值那样对冲油价上涨,因为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国内进口商获得的汇兑好处实际上相当于国家给予补贴了,因为国家卖外汇给你便宜了。 四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吸引投机资本内流,还是防止投机资本内流。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美联储不断下调利率,美元持续走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如果每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则投机资本流入呆一年,即使什么也不做,也可获得超过10%的收益,对投机资本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实际上吸引投机资本流入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和预期。有人认为人民币应该一次性大幅度升值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会导致国内投机资本迅速获利,是否能够防止投机资本继续流入,要依赖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能否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果能够消除预期,则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 五是有人主张依赖热钱流入恢复股市信心。目前人民币升值加快,投机资本都蠢蠢欲动,觊觎中国市场,一些人认为热钱流入有利于刺激股市。这种观点有点类似饮鸩止渴。所谓“热钱”,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短线的投机资本,其目的就是利用别国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的定价存在的套利空间投机获利,或不断推高该国的资产价格,待到高位时,出手获利,其必然会扰乱该国的金融市场。对于普通股民而言,股市的健康发展才是股民获利的根本,而投机资本带来的股市繁荣是短暂的,一旦获利逃走,最终套牢的还是普通股民。 汇改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一些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人民币升值,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了,人民币变得更值钱了”等等。对有关人民币升值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作者认为,经济现象本身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云亦云往往无法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 从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在汇率制度进行这项重大改革之前和改革以后一年来,国际国内方方面面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和进行过许多讨论,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围绕人民币升值所展开的讨论简介 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的,除了代表官方声音的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以外,主要有经济学家、市场分析人士和企业界人士。他们的意见和讨论多见诸于一些经济类期刊、以及报纸和网络的经济版上。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人民币究竟应当不应当升值 大部分国内学者和分析人士都同意人民币应当在小幅度、可控制范围内升值。普遍的观点是,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以及币值低估,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资源配置失当,贸易摩擦加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外汇储备和因结汇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的不断增加,严重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终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均衡和稳定。 有研究者考察了市场化改革以来,在保持真实汇率不变与物价水平稳定的政策组合下,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更快的情况。发现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扭曲、贸易余额扩大、工资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只有通过重估人民币名义汇率,实现真实汇率上升,从而使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合理调整,才能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改善外部不平衡,并促进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不同意人民币升值的意见主要来自国际上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如蒙代尔、麦金农、张五常等。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而是将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恶化就业形势,压低农产品价格,损害农民利益,造成通货紧缩,进而激化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人民币升值还将助长新的升值预期,刺激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 主流意见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的失衡。目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美元发行不受约束,全球流动性大大增强,致使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加大背离;二是美国持续的高消费与低储蓄率,造成其财政和国际收支帐户双巨额赤字;三是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出口导向和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急剧扩张和国际收支巨额盈余;四是全球贸易形成了美欧地区以美国为主的净进口和亚洲地区以中国为主的净出口持续扩大的格局。这几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正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因此需要逐步调整。而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都是调整的应有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短期压力,一种是长期压力。短期压力是内外经济失衡造成的,表现为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顺差;长期压力是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带来的。 也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以后,汇率的波动常常是国际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基本上由金融性交易主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实体经济和贸易。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际游资的投机和炒做,即金融性因素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实体性因素。 3、人民币升值的宏观意义与代价 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以下的积极意义: 第一,认识人民币平衡价格,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的确有所低估,但没有人能够精确地说出被低估的幅度,因为各种经济模型研究可以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而人民币渐进式的升值进程将有助于政府和市场及早发现人民币真正的“平衡”价格,从而更好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二,缓解贸易平衡压力,减轻宏观经济可能的风险。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巨大的差额问题,但是有利于压低国内低效益产品的过量出口,释放升值预期,放慢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减轻宏观经济潜在的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和因外部动荡而引起的美元资产缩水风险。 第三,可与扩大内需相互配合,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出口导向型增长导致资源向出口和制造业倾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人民币升值将发出转变此种增长方式的信号,如果与降低私人储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配合起来,将有助于有效扩张内需,促进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外汇市场的发展。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丰富交易产品,发展了远期、掉期等避险工具,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中国还放宽对居民用汇限制,建立和完善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QDII和QFII)制度,稳步推进着资本项目的开放。 人民币升值也可能付出以下一些代价: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就业。有人预测,在升值5%,汇率的出口弹性和外资弹性分别为0.8和1的情况下,出口增速将下滑4%,外商投资增速下滑5%,影响GDP增量345亿元人民币,影响就业人数190.6万人。 第二,如果升值幅度过大,因外需骤减,进口剧增而造成输入型的通货紧缩。 第三,短期内破坏汇率稳定预期,造成金融形势更加不稳。 第四,加大地区之间以及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不平等。假定全球农产品市场美元价格不变,那么人民币升值将会压低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从而降低农民实际收入。此外,劳动力的迁移将导致工业部门中非熟练劳动力与熟练劳动力收入差距扩大。 以上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许多经济界人士指出,人民币升值一年来,对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不论从通货膨胀、就业压力来看,还是从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影响都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是很大;二是许多企业使用了相关的避险工具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三是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 1、对外经贸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总体判断 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人民币升值,大部分人都认为,人民币3%左右的小幅升值对中国外经贸的影响可能并不大。从当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看,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只要是在可控制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相对于中国两位数的进出口增长,如果人民币升值3%,即使弹性系数为1时,出口也不过放缓3%,进口也不过加快3%。这对外经贸目前整体发展不会构成多大问题。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增长形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是来料、进料加工,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成本也会相应降低。所以进出口受影响程度要比汇率变动幅度小一些。另外,考虑到市场和商品结构,中国相当一部分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应当是比较小的。 第三,不管是在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中国的竞争优势都难以比拟。放眼世界,能够在价格上与中国竞争的对手,往往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度和规模、劳动力素质和供给、国内市场潜力等都不如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相对于一些竞争对手实际上是大幅升值,虽然遇到了很大压力,但是在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仍然保持了自身的优势。 有研究者运用数量模型分析方法,对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证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即贬值(或升值)可以起到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或相反)的作用;还证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滞后)效应。 2、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正面效应 第一,有利于推动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一些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能因为人民币升值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利于推动一部分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成本升高以后,一些跨国公司不一定就会撤出中国。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转向内陆城市和地区发展。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近年来已经有了显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这种产业转移。 第三,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降低进口成本。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稀缺的进口技术、设备、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在钢铁、石油等价格上涨10%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可以抵消这个上涨。消费者的实际财富和购买力因进口品价格下降而扩大,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第四,有利于加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走出去”,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这有利于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第五,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压力。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3、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负面效应 大多数经济分析人士都同意,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猛过大,对我国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将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品价格上升,因此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及相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由于扩大出口是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因此,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下降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就业及经济增长,并进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第三,人民币升值以后会造成虚幻的财富感,使资产泡沫化。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人均GDP还很低,如果这时就大幅升值,有可能断送某些领域的工业化,造成大量资金不合理外流,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第四,汇率波动幅度过大会造成不稳定的预期,影响投资者信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4、不同行业、企业和地区出口所受影响不同 就具体行业而言,出口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纺织行业。有学者称,我国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27%和60%,而这些行业利润率相对都比较低。经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就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其他附加值较低、利润较薄、仅仅依靠低成本与周边国家竞争的行业出口行业受影响也会相对大一些。 就各类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公司、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要大一些,而外资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以进口为主的外贸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等由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消化一部分升值因素,因此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如果企业自身品牌有一定的优势,且定价能力较强,本币升值后提高产品的外币标价,也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就不同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出口支柱的地区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会比较大,而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和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地区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 三、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和措施 1、审慎地对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防止其过快升值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汇率调整对宏观经济影响甚微。这说明今后汇率波动幅度可以再大一些。有人预测,到2006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可能会升到7.7:1。 但是,多数经济界人士都指出,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当坚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当前的最优汇率政策选择。央行在升值压力下进行汇率调整应该小心,应更多地考虑国内经济是不是有相应承受能力,升值是不是能够解决贸易失衡,是不是能解决国内的一些问题,如果不是的话,应该采取更稳妥的措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目前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热钱流入的管制。有人建议重新定义热钱。过去房地产投资、基金都不算热钱,现在应当将其纳入热钱行列,并进行适当的管理。有的热钱很可能是通过贸易项目进入的。有的以其他形式进行短线炒做。对此类外资流入,应该重点防范,防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冲击。 2、重视并循序渐进地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多次表示,我们并不追求外贸顺差,而应当把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作为目标。近期应当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通过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来缓解低效益出口过快增长的矛盾。针对低价竞销问题,应当制定相应经济政策,适当提高三个成本:(1)提高劳动力成本,强制企业为工人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2)提高国内资源成本,现在资源税太低,应当提高资源税。(3)提高环保成本,让制造污染的企业无利可图,失去出口竞争力。 第二,转变长期实行的“奖出限入”政策,配合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措施,增加我国稀缺的技术、设备和资源、能源产品等进口。有人认为,有些年份出现逆差也没有关系。 第三,调整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从一般性的对出口倾斜转变为更多地对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产品倾斜。一般性的出口型外资企业不应当再享受优于国内企业的税收待遇。 第四,加大鼓励政策力度,推动更多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去投资。 3、在人民币升值同时必须有效地扩大内需 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虽然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但是与周边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贸易条件却显著恶化。这说明中国贸易顺差激增主要不是因为人民币币值低估,而是因为内需不足。某些领域现在已经出现明显的生产过剩。 所以,为了维持内部平衡,人民币升值必须辅之以内部需求的上升。为了扩大内需,一是在政策导向上应进一步向消费,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消费倾斜;二是政府应当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保障和向低收入地区转移支付的支出;三是进一步改善国内市场流通环境,积极发展服务产业,提高服务业在GDP和吸收就业方面的比重。 为了刺激内需,不宜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有的人主张,假若人民币不得不升值,那么最好是维持名义汇率不变,通过轻微的通货膨胀来实现实际汇率的升值。或者是先让轻微通胀出现,然后再让人民币升值。 4、鼓励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努力化解汇率调整的负面影响 有关监管部门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通过监管方式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为企业压缩经营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迎接人民币升值考验。 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减低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第一,变“物美价廉”型的出口为“优质优价”型出口。谈判能力较强的出口行业和企业,可以逐步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消化汇率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在创建品牌、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改进花色和品种、改善营销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也可以收到扩大赢利空间的效果。 第二,加强行业协调。发挥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在资质、总量和价格方面的对企业的协调、自律作用,维护经营秩序,避免因人民币升值产生企业间进口高价竞购和出口低价竞销现象。 第三,加大国际采购力度,部分抵消出口成本上升的压力。 第四,通过增加更多的计价结算币种、提前预收出口货款和推迟支付进口货款、使用远期货币对冲工具、使用贸易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其他回答 (2)
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是一个意思 建议买黄金吧
黄金已经翻了一倍了难道还要去买么〉?
印钞票的速度远远超过黄金开采速度 您说呢
我建议配置些 10%个人资产
建议购买保值增值型商品,我就选择买房来保值增值。
您是现金购i房么?还是按揭贷款?
按揭撒,我主要是考虑投资,肯定不会全款买房撒。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银行业务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2:25: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材料一:2011年物价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上升影响,各类..
材料一:&2011年物价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上升影响,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并引起劳动力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影响,近两年极端天气现象较多,给许多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农产品供给减少;投机炒作影响,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材料二:面对“居高不下”的物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体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稳定物价总体水平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期末题
(1)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并在高位运行。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上升,必然带来价格上涨。②供求影响价格。灾害天气是农产品供给减少、投机炒作导致商品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2)①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搞好物价调控,稳定市场价格。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材料一:2011年物价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上升影响,各类..”主要考查你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①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②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正比。(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2)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价格上涨,反之则反。 (3)价格受纸币发行量的制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则反。 (4)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买方市场含义: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含义: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不能认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往往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为什么?
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商品往往供过于求。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这时价格较低。因此,消费者往往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 &案例分析: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 (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出现“货多不值钱”。反思升华:供求影响价格,价格的变动反过来亦影响供求,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决定“货”的价格的因素:决定因素:价值。同样大。反思升华: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对价格是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虽然不能决定价格但能决定价格涨跌幅度的大小。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价格与哪些因素有关系:(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价值成正比。(2)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价格上涨,反之则反。(3)价格受纸币发行量的制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则反。(4)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生活:(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火车——飞机;空调—风扇。 ②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汽车—汽油。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可归纳为:升减替代升,升减互补减。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相同吗?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1)含义不同。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如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关系不同。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是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不能相互决定。(2)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可归纳为:升减替代升,升减互补减。(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条内容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调节生产规模是从“增加或减少产量”上来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从“降低成本”上来说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则是从“提高质量”上讲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需求一般法则)&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需求价格弹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
注意商品需求的弹性:
“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需求量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 弹性小的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反之,所受影响相对较大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选择:
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是正方向的。注意:商品“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需求定理”:价格高,需求则少;反之,则高 ●“供给定理”: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反之,则下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与供求的函数关系:
即使供过于求,空调的价格也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为什么?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空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电扇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价值量要大,价格当然也就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此我们说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弊端):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
市场调节的优点:比较灵活,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天然的趋利性和盲目性,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存在体制性缺陷,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容易导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第二,市场调节机制容易出现调节目标上的偏差,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市场调节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企业的经营往往具有一定的短期性、近视性和盲目性。第四,市场调节是通过事后调节的方式进行的,具有滞后性。第五,市场调节会导致成本昂贵,不经济现象的发生。第六,市场机制容易诱发社会分配不公,使贫富差距日益悬殊。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市场是没有心脏和大脑的,因而不能指望市场自身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它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更不能指望市场来纠正这种不平等。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2011年物价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上升影响,各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63812306782501492657762757942677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 中间产品换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