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一次性奖金应怎么计算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税率表(2014最新)
当前位置: >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税率表(2014最新)
  2014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若高于35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中税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举例:
  年终奖金:1500
  当前月薪:3000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元
  应纳税所得额&12=.33 适用税率0.03 速算扣除数0
  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0= 30 元
  年终奖:1500 元 缴纳个税:30 元 税后收入:1470 元
  年终奖金:10000
  当前月薪:5000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10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12=.33 适用税率0.03 速算扣除数0
  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0= 300 元
  年终奖:10000 元 缴纳个税:300 元 税后收入:9700 元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根据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的不同,全年一次性奖金有两种方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高于3500元
  如果当月所得高于(或等于)3500元,适用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员工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根据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商数确定。例如如果年终奖不超过18000元,除以12每月不超过1500,则适用税率为3%。举例,如果您当月工资所得收入超过3500元,又获得8000元年终奖,那么应该缴税:=240元。如果您获12000元年终奖,那么应该缴税:=360元。
  低于3500元
  如果在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则要先算应纳税所得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然后再算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12,用所得结果根据表2找出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三步算要交多少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个例子,如果当月工资所得为2000元,又发了10000元年终奖,则可先算应纳税所得额,1-元,再算适用税率,.33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所以年终奖应缴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55元,与当月工资所得超过3500元的人相比,获得1万元年终奖可少交45元税。
  年终奖临界点
  税率的临界点导致&多给少拿&
  据了解,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刚刚超过两个税率的临界点就会发生&多给少拿&的情况。而年终奖18000元刚好是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一级税率的临界点,也就是说,超过18000元就要按照第二级税率10%计税。
  比如A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B年终奖为18001元(假设两者的月工资都高于3500元)。A的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应纳税额==540元,税后所得17460元。再看B,因为18001/12已经大于1500元,所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应纳税额=5=1695.1元,税后所得16305.9元,反而比A少收入1154.1元。
  而最极端的情况,是年终奖960000元和960001元的情况,由于960001元意味着将对应最高级也就是45%的税率,960000元对应税率则是35%,结果,1元之差税后所得反而减少87999.45元。
  避开&缩水区&18001元到19283.33元
  经计算,从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终奖缩水区域,因为多发的奖金小于或等于因此而增加的税额。而像这样的缩水区域还不只一个,据了解,共有六个这样的区间:
  [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元];[960001元,1120000元]
  鉴于此,业内人士建议,发放年终奖应该尽量避开这些区域,避免因此而&多发少得&。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应纳税所得额
速算扣除数
实发年终奖
应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额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年终奖应纳税所得额平均每月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0 & X & 1,50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500 & X & 4,50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4,500 & X & 9,000)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9,000 & X & 35,000)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5,000 & X & 55,00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55,000 & X & 80,000)
超过80,000元的部分(X & 80,000)
个税精灵出品,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在线详细计算版,全面解析工资、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及过程,让您明明白白知道个税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1、工资个税计算时,如果税前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的余额,小于个税起征点,则是不需要缴纳工资个人所得税的。
2、工资个税计算时,获取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时,要用工资应纳税所得额与上述税率表进行比照,不要直接拿税前工资来比照,这一点特别要注意。
3、当税前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的余额,小于个税起征点时,差额 = 起征点 - (税前工资 - 五险一金), 年终奖应纳税所得额 = 年终奖金 - 差额。
4、表格中的“平均每月”,是指年终奖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的商数,再用这个“平均每月”比照工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获取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 保护视力色:
  根据沪地税所二[2005]3号《关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以及沪地税所二[2005]18号《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的通知》相关规定,个人(包括外籍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可先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对奖金不含个人所得税的,其商数应换算成含税收入(下同),然后再将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计算公式为:
  (一)个人取得的奖金包含个人所得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适用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取得的奖金不包含个人所得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
  (1)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2)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
  (3)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4)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2、如果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先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后,再按照上述不含税全年一次性收入相关方法计算。国税总局解读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
国税总局解读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的通知》,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新华社1月31日播发这一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对奖金征税具体的计算方法,公众尚不太理解。为此,记者7日采访了税务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对这一政策作了解读。
问:为何要调整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征办法?
答:以前,全年一次性奖金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直接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纳税。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没有考虑奖金的所属期,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失公平。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把奖金分解,按月或者按季发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单位的年度考核,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只规定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收入征税,但未限定政策适用的次数,部分单位多次发放奖金,多次适用政策,导致不同单位之间税负的不公平,产生了税收漏洞,使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收入征税的政策难以准确落实到位。为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税收工作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对一次性奖金征税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问:哪些收入可作为一次性奖金?是否有时间和次数要求?
答: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而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都可以适用《通知》规定的方法计算纳税。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新的办法,纳税人只要是在日以后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无论其属于哪一个年度的奖金收入,都可以按照新办法计算纳税。同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采用该计税办法的时间。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计税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问:现在,社会上对如何按照新办法进行具体计算,尚有歧见。能否详细说明?
答:按照新的办法,应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应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纳税人当月取得工资收入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就是说,如果当月工资高于800元,就直接将奖金除以12后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当月工资低于800元,就将一次性奖金收入与当月工资合并扣除800元后,再按前述方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如:一个人某月取得奖金14400元,当月工资为700元。费用扣除额800元与工资的差额为100元(800-700),奖金减去这个差额后的余额为1除以12等于1191.67,对照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0)]×10%-25,应纳税额为1405元。
如果该纳税人当月工资为900元,就直接将一次性奖金额除以12,余额为120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全年奖金应纳税额为1415元;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900-800)×5%-0=5元;最后,该纳税人合计应纳税额=0元。
之所以采取上述计算方法,主要是考虑在不违背税法按月征税、便于计算以及利于征管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薪酬发放的实际,通过降低适用税率,适当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不是将奖金分摊到全年计算纳税。
问:按照新办法,纳税人可得到多少实惠?
答:应该说,这一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我们仍然举例说明:假如一个人某月取得一次性奖金12000元,当月工资1000元,按照原政策的规定,单独作为一个月收入征税,因为当月工资超过了800元,在计算该奖金的应缴税款时,不再扣除费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应纳税款=15=2025元;而按新方法计算,奖金额除以12,其商数为1000,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款=1=1175元。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税款相差850元。显而易见,新办法降低了纳税人42%的税收负担。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那种认为如果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后的余额低于法定的费用扣除额就不应该纳税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纳税人的费用扣除额在工资中已经扣除,用全年奖金除以12,主要是为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不是将奖金分摊到全年计算纳税,更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纳税的依据。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探析新个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11期
探析新个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
【摘要】:1980年我国首次开征个人所得税,距今已有32年之久。经过多次的修订,个税起征点从最早的800元发展到了目前的3500元,个税税率发生了相应的改进,个税计算方法也在逐渐变化,本文主要讨论日后适用的新个人所得税法中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12.42【正文快照】:
一、采用新的个税起征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方法不变所谓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就是指行政部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按照经济效益原则以及对雇员年季度的绩效情况,向所雇用的员工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这其中包含了实行年薪制、年终加薪与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1950年09期
叶立功;;[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08期
左柏云;[J];宏观经济管理;1985年12期
杨久炎;;[J];造船技术;1985年08期
;[J];金融研究;1985年04期
谭文丰;;[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6年04期
凌忠泽;;[J];财会月刊;1987年10期
;[J];南方金融;1987年10期
孔繁文,高岚,周亚非;[J];中国统计;1988年02期
曹志霞;;[J];价格月刊;199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徐均;黄光远;吴广怀;于伟;;[A];200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SS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9年
申志强;沈平;陈彤;;[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李静惊;陈明亮;郑善良;蒋洁琼;曹瑞芬;许德政;何兆忠;吴宜灿;FDS团队;;[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孙秀山;岑章志;刘应华;;[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杨卫忠;王静峰;;[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郑捷;;[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朱志龙;;[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冯义;许坚;赵昌虎;;[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官云章;马庆福;;[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延平;李树华;范华刚;胡云芝;;[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财经报;2007年
;[N];吉林农村报;2006年
实习生 张晓莉?记者
晏燕;[N];科技日报;2007年
记者 杜宇;[N];人民日报;2006年
吕斌;[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西南证券 周兴政;[N];证券时报;2006年
临西县农业技术协会
左龙;[N];河北农民报;2006年
鲁志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柴宴宾;[N];天津日报;2007年
程菱;[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宏信;[D];中南大学;2005年
徐志侠;[D];河海大学;2005年
白洪涛;[D];吉林大学;2005年
孟维华;[D];复旦大学;2007年
汪海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李雨润;[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丁发兴;[D];中南大学;2006年
屈华;[D];东北大学;2006年
赵玉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李晓克;[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松辉;[D];南昌大学;2007年
周长春;[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张雪梅;[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任晓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时彬;[D];重庆大学;2004年
赵春彦;[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林嘉;[D];吉林大学;2006年
张文宜;[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孙宇;[D];扬州大学;2005年
丁文荣;[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终奖金所得税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