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電生鲜电子商务问题研究務來運作銷售生鮮食品

食品损腐率居高不下冷链物流成生鲜电商发展角力点
10:48:54&&&&&&&&来源:中国食品报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28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预计到2017年其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与此同时,一系列政策红包的出台为农业生鲜电商的发展再添了一把火,刺激了各路资本的加速涌入,以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一米鲜等为代表的垂直类生鲜电商更是发展迅猛。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虽然生鲜电商市场势如破竹,但的损腐率依然居高不下,冷链物流仍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分析认为,提升冷链物流能力仍是未来生鲜电商发展的角力点。
  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逾千亿
  自&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各个领域内迅速掀起了一股拥抱互联网的热潮。而近半年来,政府在基础通信建设、跨境电商、农业电商等方面的大力举措更是接踵而至,尤其是进入11月,一系列政策红包更是纷至沓来。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11月17日,财政部又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11月23日,国务院再公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表示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
  政府的一系列扶持计划,为本就跃跃欲试的生鲜电商业再加了一把火,电商界巨头们纷纷加力,积极部署2016年的农村市场。
  实际上,从零售到餐饮、从出行到娱乐、从生活到医疗&&随着我国电商势如破竹的蔓延态势的加剧,生鲜电商早已被视为电商业发展的下一个蓝海。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生鲜行业研究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289.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2.6%。据其分析称,到2017年,这一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人民币。易观国际认为,生鲜电商成为下一个蓝海有四大理由:一是利润率较高,生鲜电商企业从菜地直接收购,毛利率能够达到40%&60%,海鲜等个别品类还能够达到100%,而一般电商企业毛利率才5%&8%;二是抗风险性强,生活食材是人们不可能减少投入的开支,无论经济形势如何,生鲜市场需求仍在;三是用户黏性高,调研显示每户人家每周会有三次订购,在重复购买率和客单价方面,生鲜电商都远高于行业平均;四是行业潜力大,生鲜具有万亿级市场规模,但电商渗透率还不到1%,未来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我国生鲜品损腐率比发达国家高
  尽管如此,但长期以来各大电商的&烧钱&模式仍是目前生鲜电商业发展中最令人无奈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其中90%以上处于亏损阶段,仅有1%能够盈利,一小部分能够勉强实现收支平衡。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认为,生鲜电商企业亏损主要是因为当前冷链物流体系的限制,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且正常损耗率高。据易观国际调查数据显示,生鲜的冷链物流成本要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倍,生鲜品的损腐率高达10%&25%,发达国家的生鲜品损耗率维持在5%左右,普通电商商品损耗率则低于1%。
  此外,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各路资本大量涌入,市场上出现了包括1号店、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易果网等,加之阿里、京东、亚马逊等原有电商巨头的固有领导地位,使得生鲜电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在、上海、广州等地区还出现了一批立足本地、依托自产自销模式的果类蔬菜的单项特色生鲜电商。众多单向经营的小型生鲜电商则依托于核心城市的地理优势,打造&天然、有机&等概念对市场进行影响。生鲜电商的多样化繁荣,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道。据易观国际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42.3%网民只在一个购物网站上网购,较2012年降低了近9个百分点,较2011年降低近1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消费者仅在一个购物网站购物的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困扰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日有媒体称,沱沱工社、一米鲜等生鲜电商通过第三方经销商将&产地直供&变成了&曲供&,将&直采&、&直供&变成了营销噱头。这也暴露了国内生鲜电商在对供应链流程控制上的弱势。且目前多数电商为了赢得用户流量纷纷大打低价促销牌,品牌效应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用户信赖度低,加剧了电商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缓解盈利压力,许多生鲜电商平台在品类上进行了优化。查阅各家生鲜电商平台销量等数据后得知,目前生鲜电商仍然以客单价和毛利率较高的进口水果、海鲜等产品为主,时令蔬菜、奶制品等品类则销量较少,许多电商网站将水果、海鲜放在生鲜频道的第一项分类,加大了这些品类的曝光度。
  冷链物流仍是未来发展角力点
  不过,在众多问题中,专家认为,冷链物流依然是关键所在。据了解,生鲜食品中,不同商品品类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存在差异,冷鲜肉类、海产品要求最高,生鲜水果虽然对冷链的要求相对前者较低,但对配送速度的要求较高。分析认为,提升冷链物流能力仍是未来生鲜电商发展的角力点。但冷链物流能力不足主要受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滞后影响,完善的供应链建设以及产业技术升级,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
  而目前,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加快冷链配送已成为各路生鲜电商必争的关键一环。天猫、1号店、京东等纷纷推出24小时送达策略,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我买网等也各自加强了自有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不过,据了解,多数电商平台没有自建冷链配送体系。电商自媒体人龚文祥表示,一个4000平方米左右冷仓的建设成本就在2000万元以上,如此高昂的成本投入只有大资本才能玩得起,如京东、顺丰优选等资本雄厚的平台。
  因此,许多电商平台将冷链配送外包给供应链企业,不过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整体规模较小,冷仓、冷藏车辆等设备均满足不了生鲜电商的大规模需求,这也造成生鲜电商在冷链配送环节的话语权较小,配送成本高昂,成为生鲜电商亏损的第一大因素。
  作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冷链物流是商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当前,为解决物流成本高企问题,一些电商平台开始创新物流模式,如利用O2O模式,让社区超市完成&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使用自提柜,直接配送到社区物业;开展区域化采购,仅在高密度人群区域开展业务等。
  招商证券认为,随着冷链物流上游冷机、冷藏车设备制造企业规模的自然增长,加上生鲜电商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未来冷链物流的成本有大幅下降的可能,为电商平台在网上推送低毛利、低客单价的生鲜食品创造条件,最终影响生鲜流通大格局,届时行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且持续性更强。(秦玉芳)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食品报立场。數碼娛樂DVD導刊雙語學習報
當前位置:
寧波最誘人的展會來了 好吃的美食多得數不過來
中國寧波網
  掃碼關注就能獲得禮品。
  庫車特色食品很受歡迎。
  昨天上午,2015中國食品博覽會在市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天南地北的海量美食塞滿了所有展館,讓人停不下腳步,停不住嘴。
  滋補養顏紅棗內有乾坤
  食博會1號館是人氣最旺的展館,在寧波對口支援的新疆庫車縣展區,各種優質的紅棗、冰糖心苹果、核桃、小乾杏,都是原生態的新疆特產,最受寧波市民歡迎。別看新疆的紅棗灰頭土臉,其實這些都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新疆當地風沙大,棗子從樹上摘下來都這樣,真正懂行的都挑這樣的棗去買。
  一顆紅棗裡,放進枸杞、葡萄乾、巴旦木、核桃仁、杏仁、芝麻七種乾果,還用人參、蟲草、蜂蜜等滋養過,這就是庫車展區的新品種滋補養顏棗。&這種紅棗是我們的專利產品,特別適合體弱者,以及老年人和女性。&帶來這種營養紅棗的參展商夏成長是寧海人,在新疆創業30多年,他告訴記者,這次參加食博會是希望找到經銷商來合作推廣新疆的紅棗。
  大串的芭蕉、新鮮的鐵皮石斛、山藥&&貴州黔西南州安龍縣展區裡,展示了不少當地的土特產。&我們那裡高山多,河流多,中草藥資源特別豐富,像鐵皮石斛野外就有,長在山崖上、石頭縫裡,真正原生態。&安龍縣的展商告訴記者,新鮮的石斛條生吃、榨汁、煮粥或者煲湯都可以,營養豐富。安龍縣的展位上,大捆的新鮮石斛條吸引了很多寧波顧客,大棚裡長的石斛條又粗又壯,180元一斤,山裡長大的石斛條看上去小一些,要600元一斤。
  嵊州小籠包人氣旺
  臺州玉環的楚門文旦遠近聞名。食博會浙江館裡,不少展位上都有黃澄澄的楚門文旦,有的還帶著綠色的葉子,看上去特別誘人。日本的方形西瓜十分有名,臺州果農也試著種出了方形的文旦,文旦兩面還有雙喜字,樣子喜慶得讓人捨不得吃。
  人氣很旺的還有嵊州的豆腐小籠包,這種包子餡料裡有嫩豆腐和肉餡,展商現做現賣,吸引不少顧客站在展位邊等著吃。餘姚的梁弄大糕食博會上也能吃到,現做的大糕蒸好出爐後,再灑上松花粉,十分誘人,一籠40元。
  食博會4號館都是臺灣美食,有很多現場制作的臺灣小吃,比如每年都來的大腸包小腸、蚵仔煎,還有號稱臺灣夜市紅小吃的羊排燒,吸引了不少食客品嘗。
  帶著手機逛食博會驚喜多
  隨著互聯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展商通過互聯網推介美食。食博會上不少參展商的展位前都放著大大的二維碼,逛展時千萬別忘了帶手機,掃碼關注就能獲得各種小禮品。
  寧波同城購在食博會上設立了專門的展位,市民在現場逛展的同時也關注網上食博會,可以充分感受到線下體驗、線上下單、送貨到家的互聯網便捷購物體驗。
  &我們組建了5個微信群,市民現場掃碼關注寧波同城購,不但可以線上購買食博會的名優商品,還能定時搶紅包,贏食博會門票。&同城購展位負責人琉琉介紹,只要關注其官方微信,就可以免費領取購物袋。凡到同城購指定合作商家購買產品,均可集印章一個,集滿5個同城購字母章就能參與抽獎。獎品共有8000份,包括肉松、橄欖油、黑木耳等。
  網上食博會的合作商&吃遍寧波&也在現場推出掃碼送禮活動,整個食博會期間將有1萬份獎品送出。
  傳統食品行業如何搭載互聯網快車
  在&互聯網+&風口,傳統食品產業如何借力互聯網轉型昇級?昨天下午,&鄞州銀行杯&2015中國食品論壇在寧波南苑飯店舉行。論壇以&食品產業的互聯網+時代&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經濟全球化、互聯網化大背景下食品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現場還發布了2015中國食品企業百強和2015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名單。
  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徐高春在論壇上表示,民以食為天,作為民之根本的傳統食品產業,不論經濟如何波動,食品行業都會保持它應有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眼下我們所處的時代正面對&互聯網+&風口,在&十三五&期間,食品行業尤其是農產品、生鮮等,都需要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來擴展新途徑。
  &食品的產業鏈非常長,生產過程很復雜,涉及到平常說的食材、後續加工等。&江廈智庫特約研究員馮並,曾任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他提出,在漫長的產業鏈中,&互聯網+&是當前推進食品安全戰略的重要關節點,應利用互聯網手段對食品全產業鏈和全市場流程進行控制。
  國家信息中心原首席工程師,現任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的寧家駿先生在演講中提到,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嚴密高效、社會共治&來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信息共享,導致對食品安全信息的管控有時候會失控。在這種情況下,要加強食品安全管控能力,重要的是利用&互聯網+&來推動監管業務的創新,建設統一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統。
  在昨天的食品論壇上,還發布了2015中國食品企業百強和2015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30名。其中,徐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寧波王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通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寧波企業入選食品企業百強。
  吉林大米組團進軍浙江
  長粒香、秋田小町、稻花香&&這些品牌大米你肯定有所耳聞。長在黑土地,靠長白山雪水滋養的吉林大米品質優良。昨天上午,由吉林省糧食局、寧波市糧食局、寧波市商務委員會、吉林省糧食行業協會等共同主辦的2015吉林新米上市推介會舉行。
  吉林省水稻種植從地域上可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域,由於地形地貌不同,出產的吉林大米也各有特色。根據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連續15年對吉林省大米產品農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無一超標。據檢測,每100克吉林大米中含蛋白質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硒、鋅等20多種微量元素。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介紹,吉浙兩省在糧食貿易、異地儲備以及倉儲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已經展開了廣泛合作。此次吉林大米集體亮相食博會,是吉林與浙江兩省糧食產銷銜接的進一步延伸。
  昨天,代表吉林大米標志品牌的7款優質新米集體亮相,包括舒蘭稻花香、萬昌長粒香、梅河秋田小町、查乾湖圓粒香等,這些精品吉林大米都將在食博會上展示銷售。
  買農產品認准&三品一標&
  在市場上如何選擇令人放心的農產品?昨天上午,寧波市農業局在食博會上舉辦了寧波市&三品一標&農產品推介會,展示了振寧土雞、奉化品牌茶葉、象山品牌柑橘等農產品。
  據了解,&三品一標&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四種類型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的簡稱,這些品牌的產品需要生產者根據國家有關標准生產,並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通過認證(登記)。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市共有&三品一標&生產主體數957家,獲證產品總數1479個,&三品一標&產地面積190萬畝。主要食用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比率達到了55.59%,居省內前列。我市&三品一標&農產品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明顯高於市場普通農產品水平。
  昨天的推介會上,寧波海通時代農業有限公司的綠色食品果蔬、寧波振寧牧業有限公司的無公害畜禽產品、奉化市雪竇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無公害茶葉、象山英姿果蔬專業合作社的地理標志農產品&&&象山紅柑橘等產品集體進行了推介。
  庫車館亮相南塘老街
  各色新疆乾果、鮮果琳琅滿目,各種美景圖片美不勝收。昨天上午,新疆庫車館開館暨網上農博會上線啟動儀式在南塘老街二期舉行。
  新疆庫車館項目由寧波市人民政府、海曙區人民政府、庫車縣人民政府聯合引導籌建,位於寧波南塘老街2期,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設有庫車特色鮮果展示推介區、精品乾果展示推介區、新疆庫車特色美食體驗區等功能區。建築二層還有展示庫車歷史文化的迷你博物館。
  記者孫美星通訊員林波曾凡松朱文超/文記者江濤/攝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權益,請盡快與本網聯系。
24小時新聞排行
安徽國內國際A gateway to explore China's e-commerce market.
當前位置 :
微信朋友圈流行自製美食 食藥監部門遇監管難題
來源:蘭州晚報
導讀:截至目前,在微信朋友圈出售自製食品的經營行為,因為&私權領域&的特殊性而無從管理。
在微信朋友圈,類似“純動物奶油蛋糕、麻辣小龍蝦、蒜蓉蒸元貝……晚餐預定中,速度來下單!”的吆喝隨處可見。這些令人心動的吆喝和誘人的美食配圖不斷刷屏,直擊吃貨的內心。繼賣衣服、代購之後,自製美食在朋友圈迅速火爆起來。然而,這些私房美食在朋友圈售賣究竟是否有相關政策和機構可以加以約束管理?對此,記者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微信出售自製美食顯巨大商機
  私權領域
  近年來,朋友圈的“熟人經濟”方興未艾,自製美食在眾多賣衣服、代購之中異軍突起,開始佔領人們的朋友圈,這種O2O消費模式讓不少年輕人多了兼職賺外快的機會。據了解,2015年8月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004人進行一項調查顯示,70.2%的受訪者在朋友圈購買過自製食品,類別包含蛋糕甜點(44.7%)、水果生鮮(26.5%)、私房菜(22.0%)、咖啡飲料(18.8%)和其他(4.2%)等。由此可見,在朋友圈銷售自製美食存在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女白領小許自稱美食達人,近來通過朋友介紹,她添加了幾個在微信朋友圈出售自製食品的商家微信號,每天看著對方發佈美食的照片和製作視頻,讓她這個美食達人有了網上訂餐的想法。一塊彩虹蛋糕30元,一份麻辣雞爪38元,一份三鮮大蝦55元,辣炒蟶子48元,通過微信訂餐,只需要達到150元賣家就會送貨上門,熱騰騰的美食就可以下肚。有幾次工作忙,沒時間出去吃飯,小許就通過微信訂餐,“賣家都會在朋友圈曬製作視頻,看起來挺不錯的,而且是朋友介紹,所以我覺得安全、衛生方面應該是過關的。”說起食品安全來,小許表示雖然沒有親眼看到製作全過程,但是吃了幾次後,並沒有發現異常,也就不再擔心。不僅如此,當小許在朋友圈曬出訂購的蛋糕等美食後,陸續有5個好友向她索要賣家的微信號,他們也打算訂購。
  每日訂單20余個卻沒有任何證照
  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轉向微信朋友圈訂購自製美食,那麼,這些賣家每天的客流量有多少呢?1月8日,記者與一位在朋友圈售賣蛋糕和自製海鮮、肉製品的商家網聊,他的微信裏有近5000微友,大多是朋友口口介紹來的顧客,很多都是回頭客。他家出售的產品加起來超不過20種,訂單起送價為150元,午晚餐都需要提前兩個小時預定,尤其是自製海鮮和肉製品,每天訂單量有限,過時或者過量都無法滿足。其每天的訂單量都在20單左右,以平均每單價格為180元來計算,該商家每天的訂單金額就高達3600元。商家告訴記者,其出售的蛋糕是由上海空運而來,自製食品是由家人烹飪,自己則負責招攬顧客,發佈視頻和圖片。當問及是否辦理相關食品經營證照時,該商家表示暫時未辦理,但是對方承諾製作過程中一定會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由於生意不錯,這位商家稱不久後將開店經營,屆時會一起辦齊所有證照。
  採訪中,另一位出售私房菜的微信商家稱,負責烹飪的是自己的丈夫,他們也沒有辦理任何證照,但是卻稱朋友圈裏都是朋友口口介紹的顧客,每一份餐食都是安全健康的。
  食藥監局
  微信朋友圈屬
  “私權領域”無法管理
  雖然微信賣家都堅稱自己所制的食品安全健康,然而這舌尖上的微信美食能否食得安心,仍是縈繞在消費者腦中的顧慮。那麼,這在微信朋友圈售賣自製散裝食品的行為是否也可以規範呢?
  1月8日上午,記者採訪到了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人員,據對方介紹,從法律角度來說,微信朋友圈屬於市民的“私權領域”,當市民在朋友圈出售自製散裝食品時,食藥監部門無法對此行為進行管理。根據《甘肅省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試行)》第十六條規定,無實體門店經營的互聯網食品經營者不得申請任何食品制售項目以及散裝熟食項目。由此看來,這些在微信朋友圈出售自製散裝食品、且沒有實體門店的商家,其好似屬於在真空地帶一般,他的售賣行為不僅無法得到食藥監局的監管,而且壓根沒有資格申請辦理相關食品經營許可證。雖然沒有機構對其進行規範約束,但是這些商家的經營行為一直存在,很顯然,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滅並不是解決辦法。
  規範微信朋友圈自製食品經營行為
  去年10月出臺的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新法強調了第三方平臺的責任,不僅要審查許可證,還要對違法商戶進行制止、報告、停止服務。除第三方平臺主動監管外,消費者也可向第三方平臺舉報,入網經營者有違法行為並有確切證據,第三方平臺應進行調查,並承擔法律義務。
  然而,截至目前,在微信朋友圈出售自製食品的經營行為,卻因為“私權領域”的特殊性而無從管理。有市民建議,相關部門也應該在此方面進行規範和約束,並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若等到微信朋友圈出售食品時發現安全生產事故後再進行約束,只怕已經太晚。”採訪中,有市民如是說。
  與此同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也建議廣大在微信朋友圈出售自製散裝食品的商家,誠信經營,做到食品生產安全等級達到相關要求。而消費者在就餐消費時,儘量前往正規門店、網點消費,一旦出現事故和糾紛,也方便追溯和維權。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原標題:生鮮電商産品恐難“保鮮”
動動滑鼠,水果蔬菜、海鮮水産、特産肉類都會“來到”你面前。
近年,隨著電子商務興起,生鮮産品被搬到網上,方便了許多人。但保質期短、冷鏈物流成本高等難題,使得生鮮産品的“觸網”之路並不順暢。
網購生鮮逐漸興起
黃小姐是上海的一名白領,平時工作忙加班多,很少有時間去超市採購水果。有一次,她在網購商品時,看到一個生鮮商品彈窗,點進去發現,這個網店有她平時愛吃的椰青和木瓜等,而且價格比超市便宜。買了一次之後發現還不錯,於是她開始和周圍的朋友一起組團網購水果。
已是三個孩子母親的季蕾也是一名網購生鮮愛好者。她説,孩子多,沒有時間出去購物,在家裏,孩子們在旁邊玩,我在網上或者手機上買買東西,然後開門收貨就行了。
她告訴記者,她家平常吃的水果和牛肉,多是在網上買的。
近年,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蔬菜水果及海鮮肉類等。調查發現,性價比、便利性以及品類豐富度是驅動消費者網購生鮮的三個主要因素。
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生鮮電商在這兩年發展迅猛,大大小小經營生鮮的電商遍佈各地。
陳勇是眾多生鮮電商中的一個,他經營著一家微店,主要賣進口水果。為了保證水果的品相、口感,他幾乎每天一大早到位於上海市郊的進口水果批發市場採購。
陳勇説,只有保證了水果品質,才能換來客戶的信任,才能吸引他們重復購買。我們最終目的不是光賣水果,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健的銷售模式,這樣有什麼産品都可以推,就像我這次賣香瓜子,一個月賣30噸。比水果利潤還高。
艾瑞諮詢最新發佈的《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預計2018年將突破千億元。因此,生鮮電商被稱為電商領域的新“藍海”。
火爆交易後遭遇發展瓶頸
然而,火爆的交易背後,逐漸暴露出這個行業存在的問題。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在網上購買生鮮要十分小心“踩地雷”,運氣好,買東西還算如意,運氣不好,商品品質不如預期也只好自認倒楣。
黃小姐説,我一次團購了6個椰皇,只有2個是ok的。
記者對一些生鮮網店的投訴做了大概統計。像蔬果等産品,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貨品與商家的圖片描述不符、有爛果、次果等;海鮮等生鮮品類,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冰袋已經化水、海鮮的肉質已變軟甚至滲水、有異味等。
萬擎諮詢CEO魯振旺認為,生鮮食品是網購食品中的“高危産品”,因為保質期短,容易出現腐爛變質,但這通常不是商家“故意”的行為,大多是在物流運輸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生鮮物流配送體系。
魯振旺説,就供應鏈來説,配送、包裝,還有倉庫裏的溫度,是非常關鍵的。冷鏈運輸方面,關鍵是冷藏車的建設,還有網點要有一定的保鮮措施。這些都要做好目前是比較難的。現在大部分生鮮電商採用“冰塊+泡沫箱”的形式,而這種冷凍方式是有時間局限的,超過時間上限就無法保證新鮮度。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冷鏈建設是生鮮電商的發展瓶頸之外,網購生鮮食品的標準缺失是目前生鮮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同一款産品,今天買到的是甜的,明天就可能是酸的,大小、口感、品質都不穩定,就很難留住消費者。
相關數據顯示,在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接近4000家的體量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鉅額虧損,88%略虧,4%盈虧持平。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生鮮電商處於虧損狀態。
魯振旺説,現在沒有一個第三方的標準,就是説從採購端到整個運營,到配送,基本上是靠自己。
專家表示,我國生鮮電商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農業生産源頭的缺乏標準、供貨商的小而散,到包裝與冷鏈的標準不一,使得各生鮮電商的標準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健康飲食資訊美國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拓展生鮮食品宅配業務 ()
作者: 溫哥華台灣貿易中心 (經貿透視網 )
北美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拓展生鮮食品宅配業務
據市場調查報告資料,北美的生鮮食品雜貨每年的交易額高達 5,680 億美元,北美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看好這塊消費市場大餅,甫大舉擴充旗下AmazonFresh線上生鮮食品銷售業務,將生鮮食品宅配服務範圍從西雅圖地區拓展至洛杉磯與舊金山灣區,倘運作良好,預計於明(2014)年底前再新增其他20個據點,甚至包括海外據點;AmazonFresh成立於2007年,提供的食物包括農產品、肉類、奶製品、海鮮等新鮮度要求極高的產品;據報導,亞馬遜公司將在多間新倉庫設置食品冷藏區,冷藏區外則儲存其他日用百貨,方便食品與百貨同時搭售;AmazonFresh並沒有採用第三方的物流,而是利用自己的卡車送貨,保證食物品質。
市場專家表示,食品是低毛利事業,但亞馬遜公司可同時藉宅配電子產品等高利商品來擊退各家線上雜貨業者,積極搶進這塊尚未完全開發的電子商務領域。產業專家分析,AmazonFresh的拓展除了直接迎戰近來持續試驗生鮮宅配服務的北美零售通路龍頭Walmart之外,並將對Target、 Kroger、Safeway、Whole Food Markets等大型連鎖超市構成潛在威脅;另一方面,亞馬遜公司倘能成功突圍,將有助於亞馬遜車隊的快遞服務發展,或波及目前提供亞馬遜商品宅配的優比速(UPS)與聯邦快遞(FedEx)等業者。
(溫哥華台灣貿易中心報導)
電子郵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鲜产品电子商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