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股市泡沫不破!严重影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和大众生活水平!

美日泰俄的房产泡沫是如何破灭的?_第一财经
美日泰俄的房产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代真 16:46
今年上半年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去库存运动,广大一二线城市人民纷纷加入到去库存的队伍当中,为房价撑起一片天。
房地产事关国家经济命脉,房地产一旦出现问题,都是大问题,各国都会出台相应的救市政策。
美国、俄罗斯、日本、泰国都曾出现过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泡沫破裂之后,各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最终效果如何?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报告《全国房地产去库存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对美国、俄罗斯、日本、泰国多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政府如何出台政策应对危机做了详细阐述。
美国:四大政策助力楼市回暖
2008 年美国因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坏账而引发金融危机,美国经济惨遭重创。房地产泡沫破裂,市场低迷,库存积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害,产能过剩的清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美国新建私人住宅从2005 年的206 万套下降到2009 年的55万套。房屋价格连续下降,凯斯-希勒房屋价格指数从2005年的高位下降27%,历时7年直到2012年方才企稳。新建住房销售从2005 年的128万套,下降到2012年的30万套,降幅达76%。
为了消化大量的房地产库存,美国政府出台了四大扶持政策。
首先是印钞票,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国会出台了一项1.1万亿美元的货币刺激法案。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刺激经济,盘活房地产存量,给企业减税,增加市场活力。
然后救助房地美和房利美。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它们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几乎占了当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
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冲击,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全面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
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根据接管方案,美国财政部将通过购买优先股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各注入 1000 亿美元资金。房利美和房地美首席执行官被限令离职。
2008年7月经国会批准成立、专门负责监管两公司的联邦住房金融署接管两公司日常业务,并任命两公司新高管。
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历史上出台金额最大、最复杂的救市方案之一,这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住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其中就包括了每月新增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使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
为了全面激活房地产市场,美国政府鼓励国外资金入美购房,为海外投资者打开美国房地产的大门。
在多项政策的合力助推之下,同时配以美联储零利率货币政策和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美国楼市开始逐步企稳。2012年以来,美国房价持续上涨,楼市复苏加快,也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
此外,在美国楼市的复苏过程中,海外投资者的涌入也是金融危机后美国资本流入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帮手。
日本:日元升值摧毁楼市
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GDP和人口快速成长。1968年,日本首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
在年期间,低利率和充足的货币供给刺激了泡沫经济投机活动。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价迅速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业银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为贷款抵押担保。很多投机者利用迅速上扬的股票账面利润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飙升。
在日本房地产的火爆时期,最大投机者是财力雄厚的财团,大批财团资金从各个不同的行业汇集到商业地产行业,催生房价快速抬升。
根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城市土地价格指数从1985年的91.5上涨到1991年的147.8,上涨幅度61%。建筑投资从1985年的约50亿日元上升到1991年的约82亿日元,上升幅度64%。
最终,由于美国借&广场协议&迫使日元二次升值,摧毁了日本出口导向型工业的根基,在大批日本工业企业纷纷倒闭、股市崩溃的同时,大量租客撤离东京圈,业主因为租客减少而大量抛售房产,日本的楼市价格在短期内断崖式下跌。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建筑投资额从1991年的824,036亿日元连续下降至2011年的432,923亿日元,降幅达47.5%;同期城市土地价格指数下跌62.7%,房价波动的剧烈程度比同期其他有房产泡沫的国家更为严重。
房地产价格的暴跌使大量不动产企业破产,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陆续破产,给这些机构提供资金的银行亦无法幸免。
日本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几家大银行如兵库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等相继倒闭,大量建筑成为&烂尾楼&。
建筑业饱受重创,1994年合同金额不足高峰期的1/3,日本国民经济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负增长和零增长。
日本为了挽救房地产,重振本国经济,实施了一系列救市政策。
第一,大量发行国债,利用国债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恢复房地产业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提高房地产的附加值。
第二,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通过多轮降息,大幅降低利率,最后以零利率来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
第三, 调整市场结构、缓解供需矛盾。一方面放宽限购,鼓励市民贷款购房,另一方面帮助开发商建立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专门用于商业地产投资的融资互助。
第四,调整行业建筑标准,放宽建筑物高度限制,缩短建筑方案审批周期,鼓励引导环保节能建材的普及使用。
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楼市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房地产市场吸引到了资金,也降低了市民购房的门槛。
经过长达10多年的房地产行业结构性调整和洗牌,竞争力弱的财团及开发商纷纷被淘汰,房地产库存逐步消化。
但由于日本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国内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存在,日本经济发展在陷入停滞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再未出现此前火爆的状态,大都市圈的地价房价仍远低于泡沫高峰时的水平。
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善,日本经济逐步企稳回升,2013年三季度开始,由于海外购房者需求的提升,日本房价增幅才有所加快,其中也包括中国购房者。
泰国:亚洲金融危机刺破泡沫
继日本之后,20 世纪8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把房地产作为优先投资领域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还制订了相关的刺激性政策,催生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由于泰国金融市场过早的对外开放,加之金融监控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海湾战争结束后,大量开发商和投机者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再加上国内金融机构对信贷政策的放任,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的投入,光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资金就占到其总贷款的一半左右。
与此同时,大量外国资本也进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调控,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形成巨大泡沫。
据统计,泰、马、印、菲的金融机构投放到房地产的资金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29%、20%、11%。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房地产日益暴露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大量楼宇闲置。泰国房屋空置率高达20%,菲律宾为15%~20%,印尼为18%,马来西亚的数量也不少。
随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其中泰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产生400亿美元的银行呆账,破坏了泰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体系。
大量企业停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出现了严重衰退。
东南亚国家这一轮房地产泡沫周期中,泰国房地产泡沫自1988年产生到1997年破灭,历时9年多。印度尼西亚历时8年,马来西亚历时约7年。
为了应对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行业危机,泰国政府之后采取了多项经济刺激措施。
首先降低地价以消化房地产库存。1998年,泰国政府宣布降低首都曼谷和其他部分地区的官方参考地价,下降幅度高达45%。
这一决定旨在扭转不正常的房地产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鼓励人们购买目前大片闲置的商品房。
第二,实行房地产交易税费优惠刺激楼市需求。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几年,为了恢复房地产市场,泰国政府陆续推出了各种支持措施如降低手续费率、个人房地产贷款利息可抵扣应纳所得税和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等,加上贷款利率大幅降低,泰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得以释放。
第三,泰国政府住房银行引入专门的住房融资方案。自从 1997 年金融危机之后,泰国政府住房银行在抵押贷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 1997 至1998年间资金流动紧张的关键时期,大多数银行都严格控制贷款。泰国政府住房银行仍然继续发放住房贷款。
作为国家的有力工具,泰国政府住房银行响应政府政策,引进多种创新的住房融资方案,促进购房需求,协助政府搞活房地产业,刺激危机后的经济增长。
199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泰国人搁置了购买房屋的想法,此后随着政府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在处于谷底的低利率刺激下,泰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明显提升,泰国房地产业从 2000 年起开始逐步复苏。泰国经济也逐渐趋于稳定。
俄罗斯:流动性不足成导火索
2002 年后,受经济快速增长、供需关系失衡、按揭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炒房&、&官商黑幕&等因素影响,俄罗斯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世界经济衰退,由于房地产业在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大约7%,因此对俄罗斯的房地产市场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减少,投入使用的住房面积增速减缓,大批建筑企业濒临破产,房价下跌。
年金融危机期间,俄罗斯房地产价格水平平均下降了30%~35%。由于申请贷款难度加大、费用高昂等原因,俄罗斯建筑企业的资金状况迅速恶化,纷纷叫停在建项目或另觅融资渠道。
俄罗斯最大房地产集团之一的 MIEL 集团甚至来到中国寻找金融合作伙伴,谋求拓展融资渠道。
为重振房地产市场,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采用扩张性财税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
2008年政府从住房公用事业改革促进基金中划拨500 亿卢布,用于购买完工程度较高的住宅,从联邦预算中出资320亿卢布为现役军人和贫困居民购买住房。
2009年俄罗斯政府下拨250亿卢布专款给国家房贷局,由各地区房贷局和银行共同执行房贷重组计划。
由于经济下滑,失业者不断增多,房贷断供问题日益严重。据了解,俄罗斯大约有80万人向银行贷款买房,房贷规模为9745亿卢布。
执行房贷重组计划后,既救助贷款买房者,也救助银行。对于失业的贷款买房者来说,可以缓交房贷一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有国家专款帮助垫付&房奴&所欠一年的贷款,不至于让这部分资产变成坏账,银行的流动性有了保障。
同时将产业政策调整为优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筛选出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 295 家政府优先扶持的大型企业,对其实行融资支持和税收优惠。
为提振房地产市场,俄罗斯政府出台住房激励计划,通过授权外经银行向商业银行和企业发放外汇贷款、首次动用外汇储备清偿非国家外债、首次启动主权基金注资商业银行以及修改《自然人存款保险法》等措施,为开发商及买房者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帮助他们融资,化解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根据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的数据,2014年共有629 家信用机构提供101.23万笔住房抵押贷款,总额达1.76万亿卢布,分别比2013 年增长22.7%和30.18%。
在住房激励计划出台前,俄罗斯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虽然在短时间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自 2013 年开始,俄罗斯经济趋于停滞,国内除莫斯科、卡拉斯诺达尔等一线大城市之外,大多数中小城市的住房市场趋于滞销。
流动性不足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直接导火索,在资金短缺使建筑业&降温&的同时,按揭贷款的高成本也使购买需求下降。
此后,在住房激励计划的刺激下,俄罗斯部分家庭对住房和抵押贷款的投机性需求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量。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米筐投资&公众号
编辑:孙维维金融日渐脱离实体经济,股市崩盘为什么不再带来大萧条?_网易财经
金融日渐脱离实体经济,股市崩盘为什么不再带来大萧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知道什么人发明了“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说,让众多散户股民总是希望从宏观经济的运行中看出股市涨涨跌跌的密码。
其实从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起起伏伏看,几乎没有一家交易所的股票涨跌和真的有什么密切的对应关系。当然你把时间周期放大到10年、20年甚至30年或更长,你的确可以找到股指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但那对于你有什么用呢?你会去查找下一个整年的天气预报吗?
对于只有20多年股龄的中国股民来说,股市更是从来没有成为过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在实体经济高歌猛进时一直萎靡,或是像目前这样在经济下滑趋势明显时暴涨都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大萧条之后,股市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渐行渐远,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达国家经济越来越去制造业,主要工业化国家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金融日渐与实体经济脱离,按照自身的规则运行。
按照经济学家在他的新作《新资本论》中所说:“自亚当·斯密以来,人们始终相信货币金融变量由实体经济变量所决定,实体经济变量主导支配货币金融变量,金融资产价格仅仅是实体经济收入和利润的反应。实体经济是头,金融资产是脚;实体经济是主人,金融资产是仆人。然而金融资本主义将头和脚、主人和仆人的关系颠倒过来。”在这样一种新的关系中,证券市场之于实体经济早已不是晴雨表的关系,甚至股市的崩溃也不再像当年那样把经济带入到之中。
历史上著名的两次股市崩盘
发生在1987年10月的是这一新时代来临的重要分水岭,股市崩了,但大萧条没有来。
“股票市场价格昨天在一阵凶猛的抛售潮中狂跌,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并增加了人们对于经济衰退的恐慌”,
日的《》用惊恐的口吻报道前一天股市的暴跌。
10月18日,开市前一天周日早晨,当时的美国财长贝克在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这个消息时,本来已经在上周末显现出颓势的全球股市隐隐地感受到了股市下跌的压力。十几个小时之后,东京、香港、新加坡股市陆续开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跌。随着地球的自转,西半球的法兰克福、巴黎、伦敦股市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暴跌一个连着一个。
终于,暴跌在日星期一来到华尔街。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了新的一天。开市伊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开盘就跌去67个点。转眼间,卖盘席卷整个股市。交易所内一片恐慌,整个上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直下泻,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遏制继续恶化的局势。
下午开市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路德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
“在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关键时刻会在什么时候,我将与股票交易所讨论暂时关闭交易所。”
这则消息引起了新一轮的恐慌。谁都知道交易所一旦关闭,没有来得及卖出的股票将砸在手里。于是,他们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卖出股票。到下午2点,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已经下挫250点。在此期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出面澄清:他们没有讨论有关关闭交易所的事情。然而为时已晚,灾难已无法遏止。
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50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点,跌幅达22.6%,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当天,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1600种股票中,只有52种股票上升,其余全部下跌。那些被称为蓝筹中的蓝筹的大公司股票均狂跌30%左右,如公司下跌33.1%,电报电话公司下跌29.5%,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运通公司下跌38.8%,公司下跌29.9%。
人们很自然的把1987年的股市崩盘和1929年的股市崩盘联系起来。同样是10月下旬,日,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紧接着,一个周末之后,10月28日和29日,又出现了“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至此股市如同坐上了滑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连续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股市危机带来银行危机并进而蔓延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
历史会重演吗?
从大萧条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股市已经历了50年的牛市。从1982年起,股价走势更是持续上扬,交易量也迅速增加。股市的异常繁荣,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速度。股市的高收益导致大量的国际游资及私人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股市,泡沫越吹越大,为随之而来的崩盘埋下了伏笔。在“黑色星期一”之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不祥之兆:利率不断攀升,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国家预算赤字越来越大,贸易逆差急剧增加。人们隐约的感到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里根上台后,减税和放松政府管制成为“里根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为了拖垮前苏联所进行的军备竞赛却花钱越来越多,国家债务越来越高,带动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到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210亿美元,贸易赤字高达1562亿美元,均创赤字最高纪录。此外,实体经济的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剩余资本大量涌入证券市场。利率的不断攀升,和越来越高的离谱的股价使投资者对股市的担忧越来越严重。这是股市崩盘的经济背景。
有人从技术角度分析,认为电子计算机支撑的程序化交易和羊群心理是导致股市崩盘的主要原因。程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卖,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从股市下跌的形式与幅度甚至于每天的价格波动看,1987的股灾和1929年的非常相似。但与1929年的不同的是,1987年的崩盘很快就被遏制住了。毕竟50多年之后,美国证券业的监管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罗斯福和之后的历任政府已经告别了对股市不加监管的原教旨主义经济理论,一个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学者对于股灾的应对思路和1929年已经完全不同。
1929年惨痛的经历让人们明白了信心对于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意义,连《纽约时报》也更多的选择了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信心的声音:“谈到昨天的股市崩盘,纽交所主席小约翰费伦说:我们很幸运它发生在美国经济非常坚挺的时候,我们并非在一个衰弱的环境中运营。”学者们也加入其中,“这次股市崩盘不会再像1929年时那样引起经济的连锁反应”,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商业周期研究中心的杰弗里·穆尔这样说道。“我认为股票市场的这次暴跌不会导致经济的大规模崩溃。经济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利的因素——例如企业利润仍然是坚挺的”,纽约大学商学院的金融和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卡文旭说。
《纽约时报》在星期二题为《1987年等于1929年吗?》的评论文章中补充道:
“现在和1929年之间的重要区别还有联邦存款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安全保险以及其他已被认为是社会安全网的要素。这些不仅保证了不会出现普遍的贫困,而且它们应该有助于避免在30年代大萧条中自身滋长出的金融恐慌情绪。”
“现在的政府更愿意进行干预以使经济保持增长,各届政府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都承担了这种责任,而1929年时的情况则并非如此”,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
《纽约时报》也在文章中引用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位学者的预测:“如果金融系统开始动摇,美联储会成为第一道防线,如果有必要——而我认为情况不会这样——美联储能够提供额外的银行准备金以及其他支持,以确保任何由于市场变化而变成的不良贷款将不会导致金融业的整体危机”。他说对了半句话,情况真的发生了,刚刚上任不久的美联储新主席毫不犹豫的用真金白银开始干预市场。这才是1929年没有重现的最直接的原因。(本文来自BT传媒 《商业价值》杂志4月刊专栏,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刚才看了个知乎贴,真不敢相信,国内的实体经济已经这么萧条了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刚才看了个知乎贴,真不敢相信,国内的实体经济已经这么萧条了[321]
都是美帝的阴谋
№1&☆☆☆= =于 10:02:30留言☆☆☆ 
这里一堆学生党感受不会深的
№2&☆☆☆= =于 10:03:16留言☆☆☆ 
都知道是夕阳产业了,药丸不是正常的
№3&☆☆☆= =于 10:03:50留言☆☆☆ 
打不开,楼主能不能转一下文字。现在是经济萧条期,从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开始时,大概十年前我就担心会重演二十年代大萧条,所以毕业后进了军工企业。因为之前预计很糟,所以目前的衰退状况,反而觉得还好
№4&☆☆☆= =于 10:04:57留言☆☆☆ 
我也觉得实体经济现在很可怕……总觉得这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地方,一旦实体经济崩毁,第三产业会死的很惨……
№5&☆☆☆= =于 10:06:07留言☆☆☆ 
今年经济是走低的,我真不是唱衰,也不想多说什么,大家记得花钱不要大手大脚,多储点。
№6&☆☆☆= =于 10:06:43留言☆☆☆ 
胡说,我知道的化工企业因为环保和出口倒了很多,剩下的大企业利润不要太高日子好过的很,本来就是产能过剩,淘汰集中
№7&☆☆☆= =于 10:06:43留言☆☆☆ 
我也觉得是产业转化。坐标深圳。现在工业区的工厂基本上一个都没了,原先的工业区转成了电子区,以及南山科技园那里基本上没影响。
№8&☆☆☆==于 10:09:51留言☆☆☆ 
然后呢?把这些企业淘汰后经济就好好起来?
№9&☆☆☆= =于 10:11:07留言☆☆☆ 
然后呢?把这些企业淘汰后经济就好好起来?№9 ☆☆☆= =于 10:11:07留言☆☆☆ 优胜劣汰 资源整合
№10&☆☆☆= =于 10:12:02留言☆☆☆ 
给4楼姑娘上给图吧,基本都是图1.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中美欧制造业PMI指数对比注:对比图中的PMI指数为汇丰银行版中国PMI,与官方版略有不同
№11&☆☆☆= =于 10:13:36留言☆☆☆ 
我只知道汽车行业今年非常的惨惨惨已经有知名车企酝酿要裁员了房企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不过大萧条迟早要来,我以为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不可能一直保持那样高的增长速度我毕业时看了篇文,关于白领下岗的,扪心自问自己恐怕就是文里描述的那种人,于是果断考公去了
№12&☆☆☆= =于 10:13:37留言☆☆☆ 
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创造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以中国□□总理□□的名字命名。克强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的结合。该杂志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2.发电量3.铁路货运量4.汽车产量
№13&☆☆☆= =于 10:13:56留言☆☆☆ 
5.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14&☆☆☆= =于 10:15:17留言☆☆☆ 
传统意义上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内需,投资6.出口总量7.社会消费零售8.固定资产投资额
№15&☆☆☆= =于 10:16:51留言☆☆☆ 
产能过剩引发萧条也是有依据的
№16&☆☆☆= =于 10:17:20留言☆☆☆ 
然后呢?把这些企业淘汰后经济就好好起来?№9 ☆☆☆= =于 10:11:07留言☆☆☆ 冷战后连续经济繁荣,计算机互联网新型金融第三世界制造业崛起带来的全球高增长持续了几十年,你觉得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会这么轻松的过去?这又不是我国一家的问题,制造业不景气的第一原因就是外国订单减少。经济危机下就是死抗,走罗斯福新政那样增加公共投资,然后看哪个工业化地区扛不住倒掉或者发生战争,过剩产能就没有了,大家可以来新一轮增长
№17&☆☆☆= =于 10:17:33留言☆☆☆ 
我老公做实业的,现在和ww朋友一块开发新材料,之前的利润很小了,只有往高走才有利润,虽然现在很难,但是他对未来很有信心觉得中国政府政策走在正确的路上,只要能活下来未来会好
№18&☆☆☆= =于 10:17:43留言☆☆☆ 
你们以为“失去的十年”是白喊的的吗?我举个最直观的例子: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10.1% (非名义,下同)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 21.4%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11.3%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19.8%2006年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12.7%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22.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14.2%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32.4%, 32.4%!!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9.6%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25.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9.2%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11.7%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10.4%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21.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9.3%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24.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7.8%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12.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7.8%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10.1%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7.4%政府财政收入 增长8.6%这哪里还是剪羊毛,根本是放血宰羊。做过企业的都知道,对于毛利率偏低的行业,有时一两个点就决定了今年是盈利还是亏损,何况还要背负着这么沉重的税负负担。舆论和学者从2006年就开始提醒财政收入增长太快,从来没人理会。从2009年以后财政部每年对下一年的财政收入预算都只有增长8%,年年超标,也没有人说过半句话。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要每年年底各个政府部门最头疼的是怎么把钱花掉,以防止来年预算被缩减。2004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是26000亿左右,到了2014年暴增到 140000亿,10年翻5.4倍。这其中的大头是税收(非税收入只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5%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14万亿还没有包括土地出让金的54000亿,这部分属于另一个池子,叫做政府性基金收入。如果政府是一家公司的话,这间公司的Revenue CAGR接近19%,而巴菲特的投资年复合增长率也就19.7%。政府税收这样超高速的增长,毫无节制地与民争利,摆明了就是(本届)过后哪管洪水滔天。在2004年的时候,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GDP的比重还不算太高。根据下图所示:(红色为百分比,来源:国际货币经济组织)政府财政收入从占GDP大约17%增长到29%。这个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比如美国政府每年就从GDP里抽走大概30%。而美国的GDP增速在比较正常的年景,是3%左右。中国经济增速如果从二位数落到5%以下,也是求仁得仁,种瓜得果。如果把土地出让金也计入财政收入,这个百分比会从29%上升到40%左右,超过OECD组织34%的平均水平,接近欧洲福利国家水平。有人说政府收了钱以后也会支出和投资。但是政府花钱是低效和浪费的。比如汶川后,中央的转移支付像倒开水一样的往四川倒,至于有没有花对地方却无人关心。2013年我跑去四川小寨子沟旅行,从北川到羌族自治县的新修公路一路全是裂的,沿江的路就整段整段的往江里滑,盘山的路就几米几米的往下沉,还没断的路只要一场雨就堵满巨石无法行车,我只好雇辆摩托车绕着石头走。这些劣质公路显然是四万亿的产物,可以想象地方政府突然天上掉下巨量的资金,找到花钱的地方就成了政治任务。这种公路基建充满了拍脑门的决策,和地图开疆一个水平,连地质评估都没好好做,修在不该修的结构上。数亿的投资,巨量的水泥钢筋,这才过了几年,就成了无法使用的垃圾。从能赚钱的人手里拿走40%,拿去给整天研究怎么突击花钱的人,这经济还能好?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是怎么来的?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财政收入占比应声滑落,1995达到历史最低,只占当年GDP的13%,这才有了澎湃的90年代到00年初的一轮飞跃。过去10年对私营企业如此竭泽而鱼,衰退在情理之中,不衰退才叫怪事。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现在羊肉火锅都收席了,这才想起以后的羊毛要怎么办了?羊都杀完了,你说怎么办?难道出去抢
№19&☆☆☆= =于 10:19:02留言☆☆☆ 
产业转型期。。。。然什么时候能转完还不知道。反正时势的英雄不是你我,是那些坐在风口上的猪。
№20&☆☆☆神路过于 10:19:41留言☆☆☆ 
当然我觉得情况也没二战前大萧条那么绝望,新材料新能源或者网络新技术的诞生可以产生十年的繁荣但是在那之前,大家只能自己熬,并且千万别傻了吧唧的做世界的出头鸟。据说美国开始复苏,如果真的能持续下去,对我们也是利好。欧洲真心指望不上了。。。
№21&☆☆☆= =于 10:21:01留言☆☆☆ 
这洋洋洒洒的是有备而来啊,说吧,你目的到底是啥?闲情的人都上不了街给你当不了炮灰,放心,真过不下去不用你鼓动大家都反啦
№22&☆☆☆= =于 10:21:46留言☆☆☆ 
据说美国开始复苏,如果真的能持续下去,对我们也是利好。 欧洲真心指望不上了。。。№21 ☆☆☆= =于 10:21:01留言☆☆☆ 美国真复苏也好,实际民间机构调查水分很大,也是资源都在向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过不好,全球都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23&☆☆☆= =于 10:24:16留言☆☆☆ 
№24&☆☆☆= =于 10:24:45留言☆☆☆ 
就xq现在这水平lz在这边讨论不出来啥
№25&☆☆☆= =于 10:25:44留言☆☆☆ 
这洋洋洒洒的是有备而来啊,说吧,你目的到底是啥?闲情的人都上不了街给你当不了炮灰,放心,真过不下去不用你鼓动大家都反啦№22 ☆☆☆= =于 10:21:46留言☆☆☆得了吧,别阴阳怪气的妄想症了,只是想讨论下载当前形势下,做什么行业,搞什么投资比较合适,还有备而来,资料都是转知乎的。
№26&☆☆☆= =于 10:26:56留言☆☆☆ 
美国真复苏也好,实际民间机构调查水分很大,也是资源都在向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过不好,全球都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23 ☆☆☆= =于 10:24:16留言☆☆☆ 别到二战前那个程度就好,我是属于做好了过度的准备反而啥都不怕的类型。趁着经济危机大企业吃掉中小感觉也是大势所趋,美国数据好看也是全球信心利好求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发给力点,或者高速互联网技术有进一步突破之类
№27&☆☆☆= =于 10:27:45留言☆☆☆ 
台湾的实业都被大陆挤死了老百姓无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产业升级成功下一个就是日本
№28&☆☆☆= =于 10:27:52留言☆☆☆ 
产能过剩,我ZS的工厂三四五月份,□□月份,都停工了,就是因为成品价格太低了
№29&☆☆☆= =于 10:29:04留言☆☆☆ 
不是今年走衰,走衰三年啦,,,江浙沿海重灾,内陆由于原先就不够发达,所以没那么明显吧。经济问题引发的信用风险也很可怕。政府想转型,但是民营企业怎么转啊,多角债拖着想掉头都难。
№30&☆☆☆==于 10:31:06留言☆☆☆ 
台湾的实业都被大陆挤死了老百姓无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产业升级成功下一个就是日本№28 ☆☆☆= =于 10:27:52留言☆☆☆  我感觉和日本应该不太一样,他们除了财阀外,小企业百年老店也蛮多的。我们这儿的小企业,,,恨不得连营业执照都不要领。不过工作这种东西,做久了也有依存性了,说说攒了钱就走,结果发现没其他事好做,说不定也就做了一辈子
№31&☆☆☆==于 10:34:14留言☆☆☆ 
今年整体状况确实不好。上半年到处走的时候听到地方的说法基本是上半年搞搞股市,下半年回整实体经济。谁知道一路砸在股市里啊。最开始几场救市的时候外界分析都是就算股市全崩也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结果越到后来越失控,到了现在也没有看出实体经济回暖的势头来。
№32&☆☆☆= =于 10:36:39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