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邮储手机银行银行怎样发展出亮点

为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产品创新,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服务,8月15日,张文保行长、倪兴武董事长分别代表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滁州市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合作协议》。该担保合作协议正式签订,标志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正式启动。
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一直践行普惠金融的战略定位和服务理念,探索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之路。据了解,今年3月17日,邮储银行总行吕家进行长在滁州市副市长金力陪同下,深入凤阳县开展调研工作,对邮储银行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工作做出明确要求,指出滁州市作为改革的前沿,要在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出一条融资服务的路子并在全国逐步推广。金副市长在会上也明确表态,要求滁州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作为,为邮储银行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随后,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成立了“服务三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落实全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产品创新工作。工作小组主动向市人行、金融办、农委、财政局等单位汇报该行近年来在服务三农方面所做的工作,了解该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数量、直管直贷推进情况,寻求土地流转、抵质押处置、贴息资金、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由行领导带头,借助农委平台,广泛开展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调研,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小额贷款产品要素,尝试开发林权抵押、不规范房产抵押等新型小额贷款产品,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家庭农场新模式。此外,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内容,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提供贷款、结算、理财、农业保险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4月29日,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参加了“滁州市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直管直贷推进对接会”,与3个家庭农场进行了贷款意向签约,其中有两个家庭农场为省直管直贷推荐农场。5月22日,滁州市分行邀请市人民银行牵头召开了“金融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座谈会”,市金融办、财政局、人社局、农委、林业局、农机局、信用担保公司等单位应邀出席,并就如何做好邮储银行信贷产品与国家涉农产业政策的有效切入、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近期,滁州市分行已与信用担保公司共同寻找到目标客户,目前正在做授信前各项准备工作。九月初将由市农委牵头,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推介会。(桑媛 王亚萍)
【责任编辑:吴万蓉】
集成阅读: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日,《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关注“三农”。其中,用来相当篇幅来指导今后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并明确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这已是邮储第九次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支持“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也让相关金融机构吹响了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结号。日前,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暨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座谈会上,行长吕家进表示,“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之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投放。在农村地区,特别是涉及到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邮储银行将不设信贷管理上限。”1月23日,邮储银行举办“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暨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  今年“一号文”含“金”量更高  虽然同往年一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离不开“三农”问题,但在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看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含“金”量更高,涉“金”内容占据篇幅也更大。”  一直以来,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抵押物问题的解决是关键。以往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常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于原有“三农”贷款基本基于信用,违约风险高、收益低的问题长期存在。  “此次《意见》允许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使农民最大的资源发挥效用,改变了以前缺乏抵押担保物的状况,是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突破口。”吕家进说。  此外,《意见》针对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涉及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农场、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吕家进指出,整体来看,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趋势日渐显现,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日渐增多。这样通过“产业联动、以大带小”,金融机构在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资金供应的同时,将会带动产业链条上的农民致富和小微企业发展,放大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从而发挥巨大的杠杆和扩散效应。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发展农村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吕家进指出,《意见》可以说全面构建出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事实上,《意见》除了强化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之外,还明确提出“支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等改革条款。  吕家进表示,当前,在我国农村的部分地方和领域,金融服务重叠和服务空白的问题同时存在,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共同作用,广泛开展互补互利性合作,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实现错位经营,共同进步,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吕家进认为,《意见》的发布必将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今后农村金融服务的杠杆效应也将日渐显现。  邮储银行的“三农”服务使命  实际上,在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等。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中,将邮储银行列为支持改革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而回顾邮储银行如何从成立之初纯粹的储蓄机构,发展到今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吕家进感慨良多。  邮储银行在2007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一大一小”的经营策略。“大”是围绕大企业,来解决过去长期形成的邮政储蓄资金运用问题。“小”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从小额贷款入手,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而更重要的是,五年来,这一战略让邮储银行培养了3万多名信贷人员,锻炼出了一支熟悉农村信贷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也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主力军的地位。  正如吕家进所说,邮储银行植根于服务“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对邮储银行的长远发展定位于“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邮储银行将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六年多来,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利用微贷技术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列产品,践行了“大银行专注小贷款”、“小贷款成就大事业”的特色发展道路,树立起了“普惠金融”品牌。  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投放的“两小”贷款余额2921亿元,占全行信贷资产总规模近20%;涉农贷款余额3882亿元,其中2013年新增2004亿元,增速近107%,超额完成了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其中涉农小额贷款笔均放款额仅6万元,切实满足了“三农”客户群体迫切的融资需求。  银监会统计显示,在2013年,全国每新增发放10户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就有2.8户由邮储银行发放;商务部的信息表明,在目前全国县及县以下交易额的5100家农村农业专业交易市场中,邮储银行介入并提供服务的有4000家;邮储银行还在全国范围内围绕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建立了99家特色邮储银行支行,支持了一些蔬菜、药材、水稻、农业机械加工等领域整体产业化。  吕家进介绍,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倾力服务“三农”,在反哺县域经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服务“三农”产品创新;二是优化服务“三农”运营流程;三是强化支农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五是深化电子银行助农服务。  对此,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还介绍,为了深入研究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邮储银行去年成立了单独的“三农”金融部,并且在各省分行也都成立了“三农”金融部。因此,邮储银行便有了自上而下的体系,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去研究“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强“三农”金融服务。  此外,对于推进农村金融建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圈,是不可缺失的。邵智宝表示,邮储银行已经和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担保公司、协会等部门合作,寻求信息和资源共享,搭建立体的增信体系建设,解决“三农”信用缺失的问题。目前已积极推动信贷下乡,开展信用村镇评比工作。  据了解,邮储银行信用村镇建设活动,目前在新疆、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成效显著,已经评选信用村镇3000多个;并结合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开展送贷下乡、送理财知识下乡等活动。部分分行还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广泛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站1000多个。 (北京参考记者 杨昭)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发展中促转型 转型中求发展 ——访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行长师旭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本报特约记者刘彬
“作为一个年轻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始终秉承‘普惠金融’理念,依托邮政网络,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目前已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了良好互补,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邮储银行紧跟时代脚步,对于如何发展,邮储银行也有自己的规划。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求发展’”。说这话的就是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行长师旭。
改革就是自我洗礼
自2008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历经6个年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这主要得益于邮政金融体制改革释放出的红利。但随着前一阶段改革效应的消退,以及整个银行业相对艰难时期的到来,邮储银行的增长也开始放缓,并面临挑战。对此,邮储银行做出了迅速的调整。“改革就是一次重新自我洗礼的过程,要通过转型,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展发展空间;通过转型,努力破解制约当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涉及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通过转型,正确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发展和管理、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师旭说。
2014年,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的深化改革将重点放在内部机制改革上。内部机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一是资源配置改革,特别是在信贷规模、经济资本管理、成本配置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二是绩效改革,要扩大考核范围,突出人均、点均产能等效益指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通过差异化管理提高支行贡献度。三是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主要解决发展中依赖人力、网点投入拉动的问题,提高资本回报率和客户贡献度。总体来说,是要形成权责分明、监督有效的发展格局。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合规宣传教育。在全行开展“合规大讨论”活动,使合规意识在全行落地生根。让合规行为变成习惯,在银行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固化在邮储人的自觉行动之中。让员工接触到每一笔业务时,就要想到必须进行合规风险的审查。师旭表示,“我们正走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道路上。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将是邮储银行永恒的课题。”
双肩挑起惠农重任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这段话是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014,年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邮储银行的定位,明确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这对邮储银行长期发展“普惠金融”和服务“三农”的理念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文件发布后,邮储银行开展了全行范围内的学习研究,分析文件精神,研究产品和服务切入点。“今年的一号文件对邮储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师旭如是说。邮储银行现有的小额贷款产品,主要基于土地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众多、分散的农户提供信贷支持。面对“三农”领域的新变化,如何用好、用足一号文件的鼓励政策,邮储银行已经胸有成竹。
“在产业类别上,着力开发农村机加工行业,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小区以及蔬菜种植行业;对三农领域内的客户,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主动适应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机具购置、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方面,特别是现代农业、农业龙头企业、产业产品创新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师旭说。
六年磨剑终成翘楚
邮储银行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的6年间,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坚守下,自身已经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8月底,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的资产规模由组建之初的42.02亿元增长到152.20亿元,营业收入规模由0.26亿元增长到4亿元。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信贷投放从零起步,增速持续保持全市同行业领先,累计发放贷款155.51亿元,余额为77.43亿元。特别是在近年来宏观经济重大周期性变化的环境下,邮储银行的信贷资产不良率仍保持在0.18%,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成绩给了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坚定的信心“总结邮储银行这些年的经验,就是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行长师旭的话掷地有声,“邮储银行的愿景是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引战入市’,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要想实现这一愿景,邮储银行就需要付出更多,转型是需要成本的,没有发展转型就无从谈起,邮储银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抓发展,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转型,实现以发展带动转型,以转型促进发展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我国邮储银行的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我国邮储银行的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
【摘要】:
中国邮储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于2007年3月依法成立。组建中国邮储银行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邮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邮储银行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拓宽经营渠道,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致力于建设沟通城乡覆盖全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成立后的邮储银行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由准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的转型为邮储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邮政金融机构的不断增设,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邮银合一”的管理体制也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暴露出诸多的弊端,客户资源的单一及业务功能的滞后等因素阻碍着邮储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国外邮政金融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如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邮政与金融混同经营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邮政与金融分离经营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的邮政退出金融领域的经营模式;并对各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外邮政储蓄发展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了我国邮储银行的发展思路。同时,本文也着重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邮储银行进行了发展定位分析,通过分析对比,确认我国邮储银行当前特定的资源、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其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匹配程度,以及邮储银行处理和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本文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理论、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并结合世界主要国家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邮储银行发展进行定位分析,找出其合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邮储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618.3;F832.33【目录】:
Abstract6-10
第1章 绪论10-17
1.1 研究背景10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6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6-17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7-29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17-20
2.1.1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解17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区别17-18
2.1.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8-20
2.2 竞争优势理论20-22
2.2.1 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20-21
2.2.2 竞争优势的主要理论21-22
2.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22-26
2.3.1 企业战略22-23
2.3.2 企业战略管理23-24
2.3.3 企业战略的定位分析24-26
2.4 SWOT 分析理论26-28
2.5 本章小结28-29
第3章 国外邮储银行的发展模式分析29-33
3.1 国外典型邮储银行的发展模式29-30
3.1.1 邮政与金融混同的经营模式29
3.1.2 邮政与金融分离经营模式29-30
3.1.3 邮政退出金融服务领域30
3.1.4 具有行政色彩的邮政储蓄发展模式30
3.2 国外邮政储蓄发展模式的比较30-31
3.2.1 各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相同之处30-31
3.2.2 各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不同之处31
3.3 对我国邮储银行发展的启示31-32
3.4 本章小结32-33
第4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及邮储银行发展定位分析33-48
4.1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定位分析33-34
4.2 我国邮政储银行的发展历程34-35
4.3 我国邮政储银行发展现状分析35-39
4.3.1 组织机构状况36-37
4.3.2 人力资源状况37
4.3.3 信贷业务状况37-38
4.3.4 产品创新状况38
4.3.5 风险管理现状38-39
4.4 我国邮储银行发展的SWOT 分析39-46
4.4.1 优势和劣势分析39-42
4.4.2 机会和威胁分析42-46
4.5 我国邮储银行发展定位46-47
4.6 本章小结47-48
第5章 邮储银行的发展对策48-53
5.1 业务发展对策48-50
5.2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0
5.3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50-51
5.4 建立投资贷款的风险机制51
5.5 加快电子支付渠道的建设51
5.6 向重点区域和中心城市进行倾斜51-52
5.7 全面调整营销策略52
5.8 本章小结52-53
参考文献55-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晓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友才;[J];金融论坛;2003年06期
宁立功;;[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贾原芳;;[J];发展;2006年07期
赵学宝;;[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刘向东;[J];技术经济信息;1998年06期
颜建军;游达明;;[J];管理现代化;2008年01期
徐小钦;杨敏;杨红艳;;[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汪秋湘;[J];海南金融;2005年07期
岂玲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2期
赵志,陈邦设,孙林岩,汪应洛;[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王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康建中;[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王瓅;[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余传奇,吴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周二鹏;谢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洪燕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范莉梅;姜含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顾克军;杨四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陆苗;王毅捷;;[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秀梅;王洋;郝华;;[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寇亚辉;;[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梁新弘;;[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周鹏;牛俊杰;;[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周兴建;喻斯;金涛;;[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敬东;高世超;;[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宗和;;[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帅萍;孟宪忠;;[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赵颖华;;[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范英;;[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方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胡顺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何满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倪国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赵玉娟;[D];苏州大学;2010年
卿定文;[D];湖南大学;2010年
宋新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蒋国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汪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吴越;[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肖彦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倪蔚蔚;[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明;[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冯琳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田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柯海燕;[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孙红;[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黄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秀丽;;[J];财会月刊;2010年23期
岂玲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2期
罗必良;李孔岳;;[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谢太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侯保生;刘艳红;许剑波;樊飞舟;张启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
杨华;;[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李奕滨;;[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牛永涛;程普;;[J];青海金融;2007年11期
征羿辉;;[J];企业导报;2010年08期
陆岷峰;任亚军;周慧琦;;[J];上海金融;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耀;[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睿;[D];吉林大学;2006年
赵绪国;[D];湖南大学;2008年
李志民;[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品志;[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丁开盛,梁雄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曾庆学,龚敏;[J];商业研究;2000年08期
周宏;;[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曹廷贵;[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左建军;[J];长江论坛;2000年05期
顾武,方晓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李品媛;[J];当代财经;2001年10期
程杞国;[J];发展论坛;2000年05期
李悠诚;陶正毅;白大力;;[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鹏;[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曹崇智;[D];重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俊芳;;[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骆金鸿;刘媛;;[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卫振林;王喜富;;[J];物流技术;2006年03期
徐永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罗秀军;;[J];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王慧芝;车斌;;[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张丹;;[J];农技服务;2009年09期
刘高;;[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4期
任鸿飞;崔福燕;;[J];科技和产业;2009年12期
刘华芝;;[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丽娟;;[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张弟;石娟;石绍荣;郑红;贾雨宣;兰晓辉;;[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红霞;陈随清;;[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邵琛霞;;[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高济昌;霍红;韦丽荣;;[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詹慧龙;耿洁;王娜;唐冲;;[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陈亚瞿;全为民;施利燕;袁骐;蒋玫;沈盎绿;平仙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刘倩;;[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郭先根;;[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托亚;[N];新疆日报(汉);2009年
陆崇林;[N];钦州日报;2008年
塔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唐丙元;[N];河北日报;2005年
杨亚非;[N];检察日报;2002年
黄海辉  ;[N];解放军报;2004年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 周元元;[N];金融时报;2005年
记者 杨扬 通讯员 韩修良谭薇;[N];安徽日报;2006年
刘品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文新军;[N];桂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焱;[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陈永奇;[D];山西大学;2006年
齐成喜;[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赵炎;[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郭辉;[D];天津大学;2004年
赵强华;[D];吉林大学;2006年
李练军;[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徐文;[D];吉林大学;2009年
徐睿霞;[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李新英;[D];新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舜;[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包宏宇;[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何六友;[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谭春林;[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范启强;[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王静;[D];兰州大学;2007年
张广本;[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王瑞;[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唐云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马小平;[D];重庆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邮储银行网上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