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仁个人简历封面

城市社区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状况及应对能力调查分析--《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城市社区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状况及应对能力调查分析
【摘要】:背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世界格局、公共卫生领域的改变,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损失和伤亡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极大地危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国外研究显示,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的知识与技能是相对缺乏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迅速反应能力不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及应对能力的调查研究开展较少,调查范围和内容比较局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技能水平较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公众的恐慌、猜测,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对公众进行有关突发事件的专门教育,增强公众的认识,使之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真正做到群防群治,从而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此,加强公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常识的教育和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城市社区人口密集,人群结构复杂,但人员相对集中,且便于管理、容易普及、社会受益面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有力场所。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了部分城市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状况及应对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状况、应对能力水平、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及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泰安市泰山区2010年18岁以上的1650名城市社区常驻居民以问卷访谈方式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状况及应对能力的调查分析。
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650份,回收有效问卷1628份。
(1)75.30%的居民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其次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0.44%),“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2.21%)和“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52.00%);只有29.61%的居民认为四个选项都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的级别和预警色”正答率为39.68%。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组间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电视、广播是居民获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主要途径(69.2%),其次是报纸杂志(52.3%),宣传资料(40.3%)。单位培训仅占3.6%。32.8%的居民曾参加过相关知识的培训,73.96%的居民接受过相关的资料。参加过培训的居民中医生和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公务员。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对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居民认为获取相关知识最好的途径与实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选择率基本一致,另有30.8%居民希望通过社区培训来获取相关知识。居民最想要了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是地震、水灾、火灾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有67%的居民选择此项,其次是重大传染病疫情(53.4%),群体不明原因疾病(36.2%),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32.2%)。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组间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多数居民都能做出正确的应对。95%以上的居民对触电、煤气中毒事件能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90.8%及92.0%的居民能正确处理传染病流行期间的类似发病症状和疑似病人;,能够正确处理家中出现感染性腹泻病人的87.6%的居民中, 47.8%的居民选择“与其生活密切接触的家属到医院做便检”,43.5%的居民选择“清洗消毒病人住院前污染的生活用品”;86.3%的居民知道,在接种狂犬疫苗前如何正确紧急处理被犬猫抓、咬的伤口;对地震、火灾、水灾、公共场所踩踏事件,分别有74.8%、77.9%、91.5%、62.9%的居民选择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而对于餐具消毒的时间及毒气泄漏的紧急处理,只有24.3%和19.0%的居民选择正确。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居民间对逃生技能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应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急救药箱这几类物品,66.7%的居民家中常备手电筒,46.4%的居民家中备有急救药箱,20.8%的居民备有家用灭火器,11.2%的居民家中备有应急逃生绳,7.1%的居民备有简易防烟面具,另有5.4%的居民家中没有备有任何应急物品。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居民家中应急物品的储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82.2%的居民在触电事故的紧急处理中选择切断电源,并将触电者移到通风处急救;76.4%的居民处理煤气中毒事故中知道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急救。29.4%的居民知道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人应该及时喂服盐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三种常见的现场急救术,有73.1%的居民会使用人工呼吸,26.9的居民会胸外按压,5.7%的居民会心肺复苏。可见居民互救意识较强,救护技能较弱。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组间的掌握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调查,83.5%的居民不合格,11.8%的居民为合格,4.7%的居民为优良,可见,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不同性别居民的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居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有关单位或个人未履行法定义务,56.4%的居民认为“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情形,应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对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虚假信息的处罚措施包括那些,37.1%的居民选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53.8%的居民选择“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9)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能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状况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总得分四个部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是影响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能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认知状况的因素;职业、年龄对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应对水平总得分的影响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较为片面和缺乏。只有少数居民认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均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
(2)居民获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其次是报纸杂志和宣传资料。认为获取相关知识最好的途径与实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基本一致。地震、水灾、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是居民最想要了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其次是重大传染病疫情。
(3)居民应对常见突发事件的技能整体水平较好;但仍有三分之一的突发事件选择正确率较低;居民家中应急物品储备欠缺;居民互救意识较好,但救护技能较差。
(4)职业、年龄是影响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认知、应对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5)加强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常规健康教育,组织居民进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增强居民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应对技能水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195【目录】:
中文摘要5-9Abstract9-15前言15-17材料与方法17-19结果19-34讨论34-38结论38-39参考文献39-41附件41-46综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状况及应对水平的研究现状46-52 参考文献51-52致谢52-53个人简历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东海,钟南山;[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09期
任秀珍;[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4期
李季梅;陈安;;[J];现代物业;2008年07期
张文生;张这伦;周萍;;[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张继昌;[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年01期
殷欣;李文涛;安力彬;李月霞;孙秋菊;;[J];医学与社会;2009年08期
莫瑞豪;陈虾;程颖莲;胡永灿;;[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1期
胡晓云,李玲;[J];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09期
胡俊峰;[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1期
胡俊峰;[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应;苗亚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解霞;李玉洁;;[J];安徽医药;2009年10期
颜昶;徐丽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刘晓云;苏莲娜;粘忠宜;黄毅群;;[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李主军;陈俊国;李书章;张乐游;;[J];重庆医学;2006年06期
李主军;陈俊国;张乐游;霍江涛;陈琦;;[J];重庆医学;2006年15期
向传明;戴引;蒋明伦;赵禾;胡容;;[J];重庆医学;2011年02期
周毅;;[J];重庆医学;2011年13期
吴丽萍;韩卫丽;;[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4期
杜建林;罗雪梅;罗家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钮文异;魏娜;张晓;郭子侠;徐亚东;;[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于梅子;钮文异;文湘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白雪涛;曹兆进;;[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陈晓宇;;[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林永峰;;[A];履行框架公约
创建无烟环境——第13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王志敏;计国平;张莲芝;董华;曹敏;朱冰;;[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张宁;赵学清;丁纯雷;李静玲;;[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张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吴新燕;[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徐鹏;[D];复旦大学;2007年
唐承沛;[D];同济大学;2007年
王伟;[D];吉林大学;2007年
肖(王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胡银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练武;[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胡晓云;[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冉;[D];苏州大学;2010年
马玲;[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周非;[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刘世平;[D];桂林医学院;2010年
梁伶俐;[D];河南大学;2011年
刘刚;[D];吉林大学;2011年
高苗;[D];吉林大学;2011年
郑涛;[D];南京大学;2011年
陈劲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宁晓东;[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一风,范晨芳,曹广文;[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朱霞,苗丹民,罗正学,田建全,陈足怀;[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朱霞,李云波,王炜,罗军,于弘;[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杨小玲,周天梅;[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程东海,钟南山;[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09期
任秀珍;[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4期
周红,菅小东,毛岩,聂晶磊,高映新,沈英娃;[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申锦玉;冯子健;洪荣涛;欧剑鸣;;[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曾友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11期
姚建仁;[J];中国农村科技;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古春婷?实习生
欧阳倩雯;[N];珠海特区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丽;吴小玲;叶艳萍;李艳丽;肖旭珏;;[J];西部医学;2010年12期
原玉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吴竹林;袁日华;;[J];卫生软科学;2008年06期
王卫卫;刘琦;周文杰;卜庆亮;;[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王秀华;龙艳;刘娟;连丽红;;[J];现代临床医学;2009年02期
黄松林;岳青;;[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1期
姜婷婷;葛白娟;王梅新;;[J];护理学报;2011年08期
黎明;李明珠;甘兴发;彼特.戴威斯;;[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8期
胡学华;王华静;望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24期
张静;刘英;付辉;;[J];价值工程;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琳;;[A];全国眼耳鼻喉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刘翱;;[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黎明;李明珠;蒋月英;;[A];履行框架公约
创建无烟环境——第13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闫凤琴;;[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王建龙;曹永福;;[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刘东;代桂芝;赵惠珍;齐华;王美容;;[A];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刘加凤;;[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韩军生;张宁;周翔;李晓智;;[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刘淮玉;吕静;单成迪;蒋峰;吴建华;;[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钱菁;;[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焕飞;[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李劲峰;[N];人民日报;2006年
樊晓丽;[N];阿勒泰日报;2007年
徐怀明;[N];蚌埠日报;2006年
海欣;[N];宝鸡日报;2006年
杨翠敏;[N];北京社会报;2006年
徐轲;[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郑京;[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王伟;[N];东方城乡报;2006年
报道组 潘勇智;[N];金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学琴;[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伟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董海荣;[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继涛;[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王书梅;[D];复旦大学;2009年
钟文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郭进辉;[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侯国林;[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李伟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杨建荣;[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静;[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孙淑爱;[D];山东大学;2006年
孙俐;[D];吉林大学;2012年
高建;[D];苏州大学;2012年
黄欢;[D];江苏大学;2010年
王静婷;[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段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丁飞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田荣;[D];昆明医学院;2008年
尹惠茹;[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方法学研究与应用,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方法学,读金刚经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方法学研究与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戊·氧·乙草胺在大蒜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测定研究--《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戊·氧·乙草胺在大蒜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测定研究
【摘要】:本文对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和乙草胺在大蒜植株、土壤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及这三种农药在大蒜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测定与研究。
采用丙酮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提取、三氯甲烷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炭柱净化,HP-5毛细管柱的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Agilent GC 6890N),μ-ECD检测器分别对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和乙草胺在大蒜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残留动态、最终残留量进行了分析测定。
安捷伦6890NGC-μ-ECD分析方法上机测得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乙草胺4×10-3 mg/kg、二甲戊乐灵3×10-3 mg/kg、乙氧氟草醚2×10-3 mg/kg。在所设定的仪器条件下,乙草胺、二甲戊乐灵和乙氧氟草醚最小进样量峰高为仪器噪声3倍时,其最小检出量分别为3.0×10-12 g、2.0×10-12 g和1.5×10-12 g。乙草胺在土壤、植株和大蒜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9%-118.1%、87.6-117.6%、78.5-94.2%,变异系数分别为5.4-14.3%、1.6-9.0%、3.3-5.6%,乙氧氟草醚在土壤、植株和大蒜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109.3%、75.7-117.2%、80.2-94.6%,变异系数分别为2.5-5.4%、2.7-13.2%、2.9-4.5%,二甲戊乐灵在土壤、植株和大蒜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8.9%-106.8%、80.7-118.9%、76.4-86.4%,变异系数分别为2.8-5.9%、4.7-15.8%、2.3-3.1%。
大蒜上喷施戊·氧·乙草胺高剂量195 g a.i/hm2,2年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1.7t,相关系数,r=0.9141,半衰期0.78d(吉林);C=1.8t,相关系数r=0.8513,半衰期2.32d(山东);2009年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t,相关系数r=0.786,半衰期4.95d(吉林);C=0.1t,相关系数r=0.8321,半衰期0.77d(山东);2009年乙氧氟草醚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8t,相关系数r=0.7945,半衰期2.42d(吉林);C=0.3e-0.0424t,相关系数r=0.8441,半衰期0.82d(山东);2009年乙草胺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8t,相关系数0.7991,半衰期t1/2=24.5d(吉林);C=0.1t,相关系数r=0.8654,半衰期t1/2=8.21d(山东);2009年二甲戊乐灵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4t,相关系数r=0.4756,半衰期t1/2=1.4d(吉林);C=0.6t,相关系数r=0.7982,半衰期t1/2=0.77d(山东);2009年乙氧氟草醚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9t,相关系数r=0.8785,半衰期t1/2=7.5d(吉林);C=0.1t,相关系数r=0.9556,半衰期t1/2=2.53d(山东);2010年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1.4t,相关系数r=0.9517,半衰期0.03d(吉林);C=1.4t,相关系数r=0.9667,半衰期1.17d(山东);2010年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4t,相关系数r=0.8605,半衰期4.78d(吉林);C=0.3t,相关系数r=0.9559,半衰期1.41d(山东);2010年乙氧氟草醚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8t,相关系数r=0.8442,半衰期5.91d(吉林);C=0.337e-0.0401t,相关系数r=0.863,半衰期2.09d(山东);2010年乙草胺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1t,相关系数r=0.8672,半衰期t1/2=10.5d(吉林);C=0.9t,相关系数r=0.8896,半衰期t1/2=12.32d(山东);2010年二甲戊乐灵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9t,相关系数r=0.8299,半衰期t1/2=0.6d(吉林);C=0.3t,相关系数r=0.8485,半衰期t1/2=0.02d(山东);2010年乙氧氟草醚在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4t,相关系数r=0.936,半衰期t1/2=2.99d(吉林);C=0.9t,相关系数r=0.9951,半衰期t1/2=2.3d(山东)。试验结果表明,戊·氧·乙草胺乳油在土壤、大蒜鲜植株中的消解速度较快,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以消解速率来评价,戊·氧·乙草胺乳油在大蒜和土壤中都属于易消解农药。
测定了戊·氧·乙草胺乳油在大蒜植株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2年试验结果表明:45%戊·氧·乙草胺EC施用1次,施药量为195g a.i/hm2、130 g a.i/hm2,大蒜收获期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大蒜上的最终残留量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残留量增加不显著,无累积性。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参照戊·氧·乙草胺乳油在大蒜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建议45%戊·氧·乙草胺EC在大蒜上施药量不要高于130g a.i/hm2,MRL值分别为乙草胺0.05mg/kg,二甲戊乐灵0.1mg/kg,乙氧氟草醚0.05mg/kg。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S481.8【目录】:
ABSTRACT6-9
第一章 引言9-14
1.1 目的与意义9-10
1.2 戊·氧·乙草胺的基本理化性质10-12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12-14
第二章 戊·氧·乙草胺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14-29
2.1 材料14-15
2.2 方法15-16
2.3 结果与分析16-25
2.4 仪器条件方法优化25-26
2.5 前处理方法优化26-28
2.6 小结28-29
第三章 戊·氧·乙草胺乳油残留动态研究29-40
3.1 田间试验29-31
3.2 残留量的测定31-38
3.3 结论及合理使用建议38-40
第四章 结论40-42
4.1 大蒜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40
4.2 戊·氧·乙草胺在大蒜中的应用前景40-42
参考文献42-45
个人简历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秀停;[D];浙江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铁华,陈亿兵,肖振平,生喜民;[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李菊清,周孝瑞,曾仲武;[J];分析化学;2001年05期
孙福生;董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2期
张玲,祁玉峰;[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0期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J];种业导刊;2008年01期
黄修柱;[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年02期
徐尚成;[J];现代农药;2002年01期
张强;胡敏;李二虎;吴兵兵;李兰春;;[J];现代农药;2007年01期
路平,邱国福,王晓玲,李红;[J];农药;2002年09期
马丽;衡雪梅;曹雯梅;程亚樵;;[J];农药;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国春,于建垒,赵德友,李美,潘洪亮;[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宋敏;李增国;彭向永;;[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葛发祥,栾天平,梁克俭,阮怀仁,赵帮斌,何普泉;[J];安徽化工;2001年03期
胡进玲,章燕枝,陶秀成;[J];安徽化工;2003年06期
陈晓晖;付晓泰;;[J];安徽化工;2007年04期
王军;万宇;熊传武;音正兵;;[J];安徽化工;2009年02期
张存立;王华荣;阎德祺;吴金用;李鸿雁;;[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3期
王爽;杨益众;;[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罗亮;岳永德;汤锋;刘川琴;;[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云生;孙明娜;高同春;陆徐忠;杨剑波;;[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侯如燕;卞红正;宛晓春;;[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梁睿;岳永德;汤锋;花日茂;;[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朱盼;范赛;苗虹;吴永宁;;[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周永全;许恩光;周霞萍;崔保维;;[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田世龙;宋政平;王东晖;葛霞;朱友春;;[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陈创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刘建;杜文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许章色;;[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延平;[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荣春;[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黄君冉;[D];浙江大学;2010年
黎继烈;[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段海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孙红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周博如;[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于晓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玲;[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刘俊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璇;[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赵常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朱建辉;[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段岐荣;[D];郑州大学;2010年
马兴华;[D];郑州大学;2010年
黄伟;[D];郑州大学;2010年
李守仁;[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曹静;[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邢维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祥为;张海云;刘军;花日茂;;[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何志霞;阎芳;史艳艳;高琳;;[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3期
方桂友;陈艺娟;邓甲兴;董志岩;;[J];福建畜牧兽医;2007年06期
沈伟健;徐锦忠;赵增运;丁涛;蒋原;储晓刚;沈崇钰;;[J];分析化学;2008年05期
孙福生;董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2期
王鲁;郭庆;何炳坤;吴朝其;;[J];贵州畜牧兽医;2009年03期
马恒麟;张永刚;赵秀华;刘祖兰;;[J];化工环保;1992年05期
华小梅,龚瑞忠,朱忠林,蔡道基;[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4期
朱鲁生,王军,林爱军,张俊,赵秉强;[J];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朱鲁生,林爱军,王军,程翠花;[J];环境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丽春;[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谢勇波;[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林爱军;[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菊清,周孝瑞,曾仲武;[J];分析化学;2001年05期
单玉斌,商洁,孙雯,秦立新;[J];贵州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袁波;莫怡琴;张家俊;;[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陈祖义,米春云;[J];环境科学;1987年01期
孙斌,夏立;[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代伐;李鑫;段爱菊;刘长营;郭党;;[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徐尚成;[J];江苏化工;1999年03期
周瑛,戴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李菊清,周孝瑞,黄丹勇;[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1年04期
蔡道基,江希流,蔡玉祺;[J];农村生态环境;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雷林;周洪波;张军;崔永亮;丁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07期
卢植新,林明珍,徐诣萍,吴灰泉;[J];植物保护;1984年04期
孙希文,单玉斌,商洁,吴通恒;[J];贵州农业科学;1990年06期
杜海云;张倩;马林;;[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丁建;周洪波;崔永亮;张军;邵宝林;;[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默涛,郑善强;[J];华北农学报;1987年02期
杨晓云;刘新清;徐汉虹;黄炳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樊晓青;陆贻通;汪传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6期
刁传芸;任晓萍;蔺经;常有宏;刘贤进;;[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李培征;陈文佳;骆焱平;;[J];现代农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君;徐常青;李少南;陈荣敏;覃蓉敏;乔海莉;于晶;徐荣;李向明;程惠珍;;[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程文伟;夏会龙;;[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范志先;张浩;许允成;孙晓秋;叶志强;初丽伟;;[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邵向东;姚建仁;郑永权;;[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侯志广;王思威;赵晓峰;邹静;逯忠斌;袁星;;[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夏昕;王立东;吴剑美;黄晓宇;;[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李红萍;郭爱玲;郑华英;;[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孙威江;叶秋萍;张孔禄;李玲琴;;[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凤来;原秀华;石守良;;[A];天津市第八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郑伟;王彦辉;李欣;周小毛;廖晓兰;柏连阳;;[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笑欢;[N];中国化工报;2006年
记者 米丽古丽;[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存政;[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崔淑华;[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张志勇;[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沈燕;[D];扬州大学;2007年
侯志广;[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张少军;[D];河北大学;2009年
傅丽君;[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许允成;[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汪志威;[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刘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沛博;[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刘桂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张贵群;[D];广西大学;2011年
蒋丽君;[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贺德春;[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李闯;[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吴鸿琳;[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李培征;[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周楷博;[D];海南大学;2010年
牛红红;[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历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