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议论文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
您当前位置: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
(一)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二)感谢我的导师### 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M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G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三)本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大学,###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四)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点击运行,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虚荣的成就感在没人的时候也总会冒上心头。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功能不全、外观粗糙、底层代码的不合理&&数不胜数。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蓦然回首)(五)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博客一无所知,对ASP,ADO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六)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老师、###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开发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七)&两年前,我怀着对##大一如往昔的深爱、向往与期待重新踏入校园。两年后,&文以治国、工以立国、商以富国&的信念,让我必须满怀使命、挺起胸膛的说:&我们,以及我们正在把握和即将把握的企业,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脊梁。&两年充实的生活告诉我,民族需要掌握先进理念、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具体环境的实战先锋;也告诉我,只有不断经历考验、挫折、甚至失败,才能逼近我们最终的理想。生于斯时,长于斯境,唯有以双倍的努力、十倍的耐心、百倍的豪情和千倍的执着来完成原赋的使命。在此,首先要对我的恩师&&###教授,致以最深的感谢。在我懵懂时,他用振聋发聩的棒喝让我警醒;在我迷失时,他用循循善诱的教诲抹去我心头的尘埃;在我痛苦时,他的精神力量让我在心底始终拥有支撑。生有吾父,教有吾师,幸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大姐怀着她那伟大的母性,无比耐心、无私无求的给予我持续的帮助,没有她,论文无法顺利完成。也要感谢##师兄,他同五年前一样的真诚与宽厚,在最后时刻对文章的指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还有我的同窗、朋友们,老李、老赵、##、##、###、###&&是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实际的援助,帮我渡过了一处处的难关。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女友,他们期待的目光、未来的责任和时时可以寻求的慰藉,是我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即将结束在此学习的生活,相信等待我的是一片充满机遇、风险与快乐的土地;也相信我和同仁们的事业必将如涅磐之凤、浴火之凰;更加相信,不朽的民族精神终将引领我们创造新的奇迹!&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行方智圆煅内蕴,海阔天空铸宏图。&
上一篇:&下一篇: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原文链接:
长大导航助学网提供“入党申请书”范文,转正申请书,思想汇报,历年考研真题,工作总结,游戏攻略等|长大导航()旗下|陕ICP备号 站长邮箱:|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友情链接:当前位置: &
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摘要】如何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当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欢迎阅览!
1、在课堂上渗透感恩观,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其一、农村有不少留守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奔波,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其二城市生活压力过重、父母异地工作、父母离异等现象冲击影响子女学习,迫使学生有异举,如厌学、自闭等心理现象。所以老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如何体贴和关心父母。在教学中,我通过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查阅资料、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朱德的《我的母亲》、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永久的悔》;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孝敬父母》等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自己应该好好学习回报他们。
2、把感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懂得感恩社会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我去听了语文教师的作文审题课《最让我感动的事》,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学生所想起的事情也寥寥无几,而且,有些学生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父母、老师或者别的人应该为他做的,不值一提。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的契机。主题班会&感恩的心&,我引导学生策划,选材,组织,主持,听着学生深情地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往事,从他们晶莹的泪花里我们读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学校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当学生接过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优异的成绩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报&&
3、感恩之心需要有意培养
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据《光明日报》载: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4、灵活运用多种感恩教育方法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我这主要有两个方法,可作参考:
4.1故事教育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
感恩教育的实践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总之,感恩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他们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上文就是精品学习网给您带来的德育教育论文-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上一篇:下一篇:
将此信息分享到:  史有军师诸葛亮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生辅佐刘备,为兴复汉室而呕心沥血。义士关云长报曹操赏识之恩,不惜舍命放曹操于华容道。孟郊曾吟诗一首以报母亲养育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一种和谐的美:含蓄亦张扬,简单亦复杂,平凡亦伟大
  民族精神之绝唱,感恩!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感恩论文: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陈海娟 周祥龙[摘要]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感恩、、的教育。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崭新路径,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o文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社会实践锻炼、资助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创新感恩教育体系六个方面,具体探讨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 实施路径[作者简介]陈海娟(1973-),女,江苏盐城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周祥龙(196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 0044)[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26项目研究中心国家&十一五&课题&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C 70)[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5-0093-04  和谐文化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感恩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健全情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崭新路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感恩教育价值内涵  (一)感恩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传统美德,开展契合时代精神的感恩教育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的坚守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思想,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华传统感恩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都包含感恩、报恩的内容: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二)西方感恩文化的借鉴与启示  在国外,&感恩&最初源于基督教义,&感恩文化&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都雕刻着&思考&与&感恩&。感恩也是构成美国文化的基本元素,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价值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传统的。美国的感恩文化融合了基督教思想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对神、他人和自我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为一种普世的人文关怀?对国外感恩文化进行客观分析,在扬弃中借鉴,以弥补传统感恩教育内涵的不足。二、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剖析  1.对、师长、等个体缺少感恩,表现为感情淡漠、功利。2004年,被广泛报道的《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在大学校园引起了共鸣,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父母呕心沥血养育的子女竟然如此不知养育恩、不思报恩,不能不令家长们忧虑揪心。  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首先提倡感恩父母。但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由于家教偏宠而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对于父母的关心、照顾、辛劳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现得麻木、自私、冷漠,认为理所当然。据调查显示,15&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啃老族&所反映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缺失问题不容忽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长给我们传授知识,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感恩师长也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对尊敬师长有严格的规定。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变革等各种因素,学校教育趋向功利化和工具化,导致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日益异化,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易于引发各种矛盾,成为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  2.对国家、社会、自然缺少感恩,表现为索取和奉献失衡。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在高校设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充分体现了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现象严重,个别高校甚至高达30%。更有个别学生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认为接受资助天经地义,毫无。这些事例暴露出大学生知恩、感恩意识不足,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武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少仁人志士的勇敢探索和无私奉献才积累起丰厚的社会历史积淀,才铸就当代宏伟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良好的生存基础、和谐安定的环境,我们理应感恩祖国、报效祖国。当代学子还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人类只有先人、感恩自然,资源、尊重自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切实承担起实现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变迁。首先,社会环境变化带来价值观的困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文化和价值观的斑驳、多元。功利主义的盛行、善恶标准的模糊、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社会环境异化现象,强烈冲击着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其次,网络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带来深远影响。科技信息化浪潮带给人们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东西。真善美的标准被颠覆,感恩奉献得不到尊重和认可,道德价值的悖反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2.教育的缺失。首先,学校教育存在片面倾向。多年来,社会对升学率和就业率的过度关注,使得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德育效率,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传统的德育模式形式单一,方法落后,较少关注道德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内化,无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说教&&灌输&方式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感恩教育一度淡出教育视野,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家庭德育的欠缺。不少家庭认为教育主要是智力教育,成绩好坏成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父母往往在生活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教育较为忽视。家庭教育中自理自立教育的缺乏,导致孩子家庭责任意识淡化,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意识,易于养成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和珍惜的行为与心理。三、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感恩发生、发展过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遵循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着力开拓教育途径,让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强化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引导正确的感恩行为取向,从而实现感恩品质的内化过程。  (一)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大力倡导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础。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信仰缺失&&意义失落&现象,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思想价值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增加&感恩课&,形成正确的感恩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贯穿感恩教育,要从认知层面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从情感层面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例如,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和身边的故事感动大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搜集感恩教育素材,开展主题讨论和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受感动的事,适时引导教育,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感恩教育还要针对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亟待加强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意识。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打造感恩教育的隐性课程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情感和道德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施感恩教育,创造感恩教育的特殊环境,催生和谐、互助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以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引导感恩教育。班风、学风、校风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体现并遵守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和作风。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高校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友爱互助之风,以良好的校园风气引导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纳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教育学生感受父母、师长、朋友、国家、社会的深恩厚义,树立以实际行动父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校优良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实现高校的教学和谐、人际和谐与环境和谐。  2.以主题教育精品活动凝练感恩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利用教育主题塑造学生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同时营造感恩氛围,启发感恩意识,引导感恩行为。可以通过设立&感恩活动周&、开展&感恩文化节&等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如北京邮电大学开展的&十个一&感恩教育活动,为毕业生上了生动的最后一课:学校层面&&向每名毕业生赠送一件纪念服装,学院组织唱响一首毕业离歌;班级层面&&毕业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一名授课恩师,进行一次风采展示;毕业生层面&&每名毕业生撰写一篇毕业总结,邮寄一封真情家书,留下一句,确立一个十年预期,奉献一份真挚爱心。&十个一&活动紧扣感恩主题,结合特定的教育时段,通过环环相扣的系列活动,层层剥笋,教育效果直击学生心灵深处,&十个一&将沉淀为毕业生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恩&感恩在线 &记忆。  3.以节庆日活动激励感恩教育。节庆仪式是独特的社会性学习过程,个体通过仪式过程获得价值认知、心理共鸣和情感升华,实现教育的持久影响。结合节庆日的不同文化特点,可以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特点的节庆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节等,既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同时表达孝敬长辈、感谢养育之恩;通过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等带有新中国特点的节庆日,来教育学生感恩革命志士、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弘扬人性的节庆日,如节、等,来传播关爱,表达感恩主题;像红十字日、助残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纪念日,可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倡导感恩实践;还有紧密结合校园生活的节庆日,如教师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典礼、校庆日等,则是传播大学精神,感恩师长的良好时机。以节庆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要注意营造节庆日氛围,根据节庆日本身的特点,深入挖掘感恩教育内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  4.以校园景观、媒体等烘托感恩教育。学校要重视利用校园景观、校园媒体等宣传阵地和文化载体,引导和烘托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如用写有励志、感恩、报国的标语牌装点校园、教室,会使学生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就清醒地意识到所处的环境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努力使自己的认识与组织的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校园网络、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展示身边的感恩事迹、感物、感恩活动、感恩口号标语等,为大学生知恩、感恩和报恩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在广阔的社会实践锻炼中,启迪感恩教育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加强感恩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应强调实践,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将感恩认知、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实践和行动。  1.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学会感恩。社会实践是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国情,以己所学,服务社会,展示才华,锻炼技能,体验人生的价值、奉献的意义,就是最好的感恩母校、感恩师长、回报社会的感恩实践教育。在专业实习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克服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等不足。从体会劳动收入的来之不易中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养育子女的不易,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在志愿社团活动中学会感恩。高校志愿实践社团也是实施感恩教育、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阵地。高校红十字会、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宣传和开展社会公益、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主题活动,如&情系灾区、捐款捐物&&节省一元钱,献上一瓶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等,不仅有利于营造友爱互助、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能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到由于自身行为价值得到社会认同,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由此实现知恩、感恩、施恩以及施恩不图报的道德升华。  (四)强化资助管理的感恩教育功能  1.充分发挥资助项目的感恩教育功能。贫困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针对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权利,我国推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类型的资助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资助项目,可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确立不同的感恩教育目标。(见96页表1)  资助管理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过程,也是启迪感恩意识、实践感恩行为的过程。高校要充分挖掘各种不同类型资助项目管理的特点,恰如其分地植入感恩教育内容,实现管理育人目标。从资助类型来看,资助类奖学金主要资助贫困生当中的优秀学生,高校可采用举办报告会等活动形式,宣传励志成才的优秀事迹,树立感恩教育的学习典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助学金,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定特困生,帮助争取部分生活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无私奉献、勤奋刻苦、感恩祖国;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使广大贫困生通过岗位招募、培训、考核、评比,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报酬,体验自强自立、服务社会的重要价值;而助学贷款则针对贷款的有效利用及诚信还款等,培养学生节俭作风、诚信与责任意识。通过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2.在资助管理过程中贯穿感恩教育。按照德育品质内化的阶段性特征,结合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和环节,相机渗透感恩教育内容,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感恩在线 &资助环节与感恩教育过程的结合点见表2:  通过高校资助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在资助工作中加强和深化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教育,既符合心理学认知深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也符合资助管理过程的阶段性特点,资助管理的申请、评审和获得三个阶段相对独立又依次成为前提条件,组成完整的资助管理过程。  (五)把感恩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范畴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心理发展和行为能力水平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因为感恩意识缺失、感感匮乏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并不鲜见,引发教育者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培养的高度重视。  1.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吸收感恩教育内容。高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认识感恩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能有意识地遵循心理发展过程,加强思想修养,主动提升感恩意识,开展自我教育,懂得感恩和回报。  2.建立心理问题健康档案。建立包括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内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及网络咨询等信息交流平台,配备专业心理辅导人员,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疏导、咨询和治疗。在心理访谈和心理咨询中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及时发现并科学地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3.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报纸、橱窗、广播、演&心理剧&等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组织感恩教育主题团体辅导,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问题的共同讨论,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和他人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身处地地反省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换位思考来理解、尊重他人,做到知恩图报。  (六)创新高校感恩教育体系  实行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创新高校感恩教育体系,实现环境育人。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一言一行。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和长辈,通过言语和行动为孩子树立知恩、感恩、报恩的榜样。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感受父母的责任和艰辛,通过强化学生的亲情意识和观念,引导学生以专心求知、朴素节俭、虔诚待人的实际行动尽守,回报父母,让学生明白少让父母长辈操心就是最体贴、最动情的报恩实践。  2.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教育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宣传感恩思想,践行感恩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大力宣传教师中优秀典型的感恩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改进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大学生身边事的宣传、教育人手,点拨、唤醒感恩意识。可以开展&为父母过生日&&感恩家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设计&争当时代先锋&,创建&文明号&活动,使学生感受祖国恩德,感念恩情,使感恩教育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激发学生的实践报恩行为。  3.依靠社会、社区营造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除了要靠家庭和学校,还要依靠整个社会。通过倡导敬长、诚实守信、感恩奉献的健康社会舆论,移风易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无私的爱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优势,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感恩教育网络,帮助大学生形成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实践高尚的感恩情,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时代青年,才能有益于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与人生和谐。[参考文献][1]柳礼泉,张红明,吴红艳.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9(2).[2]陈驰,美国的感恩文化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3]胡解旺,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6(1)[4]杨万能大学生失信行为心理分析与诚信重建对策初探[J]成人教育.2010(2)[5]汪怀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境及原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9)[6]李晓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7]张剑峰,罗浪,赵燕,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8]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 11).看了本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精彩感恩论文:[] []
  本文出自: 链接地址: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