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翰文平面图绘制注册码未注板加强筋为2根12

第12章 锻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12章 锻压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机​械
大小:18.5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页面出错啦_百度优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2001
学  段:
小学初中高中
科  目: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01
鲁教版2001
苏教版2001
语文A版2001
北京版2001
语文S版2001
冀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01
西师大版2001
浙教版2001
鄂教版2001
湘教版2001
教科版2001
沪教版2001
长春版2001
这篇文档考试没有及格,已经被删除了,请看看其他文档吧5秒后自动跳转AB结构图纸会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AB结构图纸会审
上传于||文档简介
&&日​照​辉​煌​国​际​海​港​城​C​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自己总结结构设计经验
自己总结结构设计经验_11900字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
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
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
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
4、有效质量系数<90%,说明结构存在局部振动较多,较为松散,常为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情况。
5、外边柱、墙的外边线到轴线距离沿结构全高一致。
6、双连梁:利用窗台增设连梁。例如原200X600连梁超筋,改为双200X450连梁,建模时按400X450输
入正常连梁,计算结果均分到两根连梁上。
7、15m范围内不应出现非拉通榀框架【省规】
8、初次建模从CAD导入轴网至PKPM时,退出“AUTOCAD向建筑模型转化”菜单时不点“清理无用的
节点”,否则刚导入的轴网、节点又被清除了。
9、现阶段6mm一级钢(270Mpa)供应不足,故不宜采用。
10、PMCAD建模时别忘了点“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强制刚性假定
高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双向地震【高规4.3.2】
偶然偏心(只看位移比)
高层结构计算配筋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强制刚性假定
多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多层结构计算配筋: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12、调模型技巧:
·对于柱、墙较密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小,反之做大。
·受荷较大且靠边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大。
·地梁层尽量低矮以作为崁固端。
·扭转出现在第二周期: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扭转出现在第一周期:结构周边刚度弱于中间刚度。
·刚重比不足时,可调整地基土M值,实在不行就要考虑P-Δ效应。
13、楼板局部开大洞造成的明显薄弱部位应定义为弹性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定义整层弹性板;多塔
之间的连廊应定义为弹性板。
14、相对加强楼层外圈刚度原则:
·若整体刚度不强,仅刚好满足位移要求——加强外圈刚度。
·若整体刚度已足够强,位移远小于规范要求——削弱内圈刚度。
15、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刚度提高抗扭性——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此顺序不能颠
倒或遗漏。
16、跨高比>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
跨高比<2.5时,连梁按洞口输入;
跨高比介于2.5与5之间,按洞口输入时应细分网格,按框架梁输入时,结构刚度偏柔。
17、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和一级框架的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矩和剪力调整应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
值来计算实际承载力设计值。超配系数是考虑人为配筋、材料因素的放大系数。
18、本层的建筑图是“放”在本层结构图之上。
19、梁上框架柱需加侧向约束梁。
20、标准层各层梁截面宜做一致,便于画梁、板图。
21、有放置填充墙的板块,需将填充墙荷载按均布输入,偏心放置时宜将荷载适当放大。
22、计算板配筋点选支座条件时只需在标准层的第一层点选,以减少工作量。
23、SATWE地震信息中“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用于有局部斜向布置结构的计算,角度取
WZQ.OUT中“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24、SATWE“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用于整体轴网斜向布置的结构(较少见)。
25、提柱网给建筑专业后确认可行,才能画梁柱墙配筋;梁截面宜先征求建筑专业意见,再进行建模,特
别是外边梁。
26、室内外高差较大或不规则结构,可在地梁外周边设置挡墙,作为底层加强约束。同时可利用挡墙化解
一些标高不在楼层面的梁的支座问题。
27、设计技巧:一边画结构平面图,一边提条件给其他专业以便完善模型,最后再画梁、柱、墙、基础图。
28、嵌固端取1层,即为基础顶面为嵌固端。若取地梁面或顶板面,则地梁面或顶板面以下梁柱墙配筋值
放大1.1倍(嵌固端层号为地梁层号或顶板层号+1)。
29、嵌固端刚度需大于上一层的两倍【规范6.1.14】。
30、应注意薄弱层验算位移角是否满足要求【抗规5.5.5】
31、建模时,注意不要让柱子彼此靠太近,柱距宜大于5米,避免后期产生柱下独立基础碰撞问题。
32、高度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需进行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抗规5.5.2】
33、不规则或高度大于100的建筑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应考虑扭转藕联效应计算位移及配筋【高规
34、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8度以上地区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详抗规5.1.2。
35、高度大于150m的建筑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应满足:住宅、公寓<0.15m2,办
公、酒店<0.25 m2。
二、地下室结构布置、PKPM建模注意事项
1、地下室总是采用强制刚性假定。
2、建模操作:将主楼工程拼装至地下室顶板,再将其柱、墙落下。
3、外墙按梁输入(若按墙输入,柱底内力会失真)。
4、外墙按上端铰接下端刚接的单向板计算。
5、斜梁轴线宜为柱中心点连线。
6、底板、梁计算只考虑水浮力,正向荷载由下部土体承担。若底板下是淤泥等软弱土层,底板正向荷载不
可直接传给软弱土层,需输入底板正向荷载,此正向荷载底板模型与水浮力底板模型叠加取包络值配筋。
7、外墙下底板做挑板,增加土体压重以便抗浮。
8、抗浮验算时,梁自重按均布100厚的板考虑
9、注意消防车荷载取值,按规范折算。
10、设计基础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规范】。
11、带多塔时,若带塔楼计算困难,可单独建扩出两跨地下室的塔楼模型,用该模型的顶板梁、柱配筋;
其余纯地下室范围内的梁柱可用单层地下室模型配筋。
12、对于人防底板等效荷载(核6级),当底板周边是浅基础时,取50kN/m2;桩基础时,取25kN/m2【规
13、底板梁截面常做300x800左右,不宜超过350。板厚做300。
14、底板梁建模:对于有不满跨或不在框架梁上的小墙肢,底板建模时应予以删除;满跨或接近满跨墙肢,
应在其下建梁。大跨密闭门下应建梁。
15、单层纯地下室基础活荷载不折减【抗规5.1.2】。
三、基础设计注意事项
(一)、勘察
1、根据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详堪孔点间距:一级10~15m,二级15~30m,三级30~50m
2、一柱一桩的基础,应逐桩布置勘探孔。
3、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
良地质条件(超前钻探)。
4、有溶洞存在的地段应进行一柱一桩的超前钻探,若发现溶洞较大或较深则应采用冲孔桩。
5、饱和土: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土,以上一般为非饱和土。
(二)、浅基础设计
1、独基计算宜以JCCAD为主,计算书较容易出。
2、使用morgain2011v06版进行设计时,读取satwe的柱底内力,可在satwe中查看所需设计的柱子所对应
3、设计双柱基础时,若双柱离得很近(比如说分缝两侧柱子),可将其视为一根柱子(中间缝用混凝土填
充),然后内力取最大内力柱子的两倍进行设计;若双柱距离较远,双柱基础较长时,应注意计算基础顶面是否出现负弯矩,并予以配筋。
4、做独立基础时,若持力层土质很差(比如淤泥等),可采用换填垫层法,详《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5、独立基础计算何时考虑地震作用:
《抗规》4.2.1
6、基坑开挖深度大于4m时,甲方应请专业公司进行基坑支护。
7、条形基础可用JCCAD中的地基梁建模。框架结构在计算条基时可采用“按SATWE或TAT的上部刚度
进行弹性地基梁计算”,此时应事先在上部结构内力计算中勾选“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8、条基的梁宜薄一点以节省材料。
9、独基JCCAD中埋深取最浅处,以便安全。
10、底板下的基础高度应与底板梁截面最高的高度相同。
11、尽量不要做多柱基础(出计算书较麻烦),遇到基础碰撞问题时,可采用矩形基础相互避开。
(三)、桩基设计
1、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桩基应按静载试验确定。
当缺少静载试验资料时:
低配筋率(<0.65%)的灌注桩由桩身强度控制,详《桩基规》式5.7.2-1;
高配筋率(>=0.65%)的灌注桩及预制桩、钢桩由桩顶水平位移控制,详《桩基规》式5.7.2-2。
2、群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详《桩基规》式5.7.3条。
3、桩基计算何时考虑地震作用:
《抗规》4.4.1;《桩基规》5.1.2。
4、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计算桩顶水平位移时用到):
《桩基规》表5.7.5可查得。
5、抗震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含桩尖)按计算确定,且不小于4~5倍D(非岩石土),
或2~3倍D(砂、石、硬土)
6、灌注桩配筋:
D=300~2000mm时,配筋率取0.65%~0.2%(小直径取大值);对于受荷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
桩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并不小于上述规定值(详《桩基规》4.1.1)
7、液化影响:
(1)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1.5m、1.0m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液化土层侧阻力乘以?l(土
层液化折减系数),?l查《桩基规》表5.3.12
(2)承台底面上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上述规定,?l?0
8、大直径灌注桩(D>=800mm,高层建筑常用)
需修正侧阻力(乘以?si)和端阻力(乘以?p),详《桩基规》5.3.6条。
9、嵌岩桩(持力层为基岩)
需修正端阻力(乘以?r),详《桩基规》5.3.9条。
10、后注浆灌注桩(提高承载力,在砂层区效果好)
需修正注浆增强段的侧阻力(乘以?si)和端阻力(乘以?p);增强段内土层厚度lgi须按规范划分,详
《桩基规》5.3.10条
11、负摩阻力(有软弱土层和液化土层时需注意考虑)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力;中性点以下:正摩阻力
何时计入负摩阻力:《桩基规》5.4.2条
nn为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 Nk?Qg?Ra,Qg
nnnQg?u?qsi?li,qsi??ni??i',详《桩基规》5.4.4-1
群桩基础还需考虑群桩效应(乘以?n),详《桩基规》5.4.4-2
中性点:查《桩基规》表5.4.4-2
12、验算桩基水平承载力:所有桩的水平承载力总和>SATWE总信息中X、Y向基底剪力总值(地震)。
13、柱脚弯矩较大时不宜采用单桩基础。
(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要点
(五)、人工挖孔桩要点
1、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六)、冲、钻孔灌注桩要点
(七)、筏板基础要点
(八)、桩筏基础要点
(九)、抗拔桩要点
1、抗拔桩裂缝控制等级:
一级:应设置预应力钢筋
二级:宜设置预应力钢筋
三级:进行桩身裂缝验算(详《桩基规》3.5.3和5.8.8)
2、抗拔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桩侧后注浆、扩底(扩大头)等技术措施
3、抗拔承载力验算:
非整体拔出破坏:Nk?Tgk/2?Ggp
整体拔出破坏:Nk?Tuk/2?Gp,整体和非整体拔出破坏均需验算(详《桩基规》5.4.5和5.4.6)
4、计算非抗拔桩(普通桩)所需抗拔力:
(1)水浮力面荷载-恒载面荷载=净浮力(标准值)
(2)地下室面荷载只输净浮力,计算出底层柱最大内力,即为控制抗拔力(设计值)
(3)纯地下室部分宜统一做一个桩数的承台,因此单桩抗拔力特征值=控制抗拔力/一个承台桩数/1.2
5、地下室底板柱下、墙下抗拔桩计算方法:
在satwe中导出柱底内力CAD图,一个是自重的,一个是水浮力的,然后使用抗浮计算插件KF计算水浮力减去自重后的柱、墙净浮力值,即可计算出所需的抗拔桩数量。
(十)、抗浮锚杆要点
1、抗浮锚杆通常为小直径(常用150mm),配3根钢筋
2、锚杆抗拔承载力在200KN左右为宜。
3、验算抗裂,按边长a=0.86d的矩形截面验算。
4、锚杆间距在3m左右为宜,长度小于20m。
5、抗浮验算按单位面积算,很简便。
6、抗浮锚杆可减小底板水浮力荷载,折减值为Ra*0.8,其中Ra为抗拔特征值,s为锚杆间距,折减后水s2
浮力为1.35*(Hw?H底)*10-P自重-
1.35Ra*0.82。
(十一)、桩基试验
1、施工前试桩试验: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 (1)静载试验
地质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符合条件之一就得做。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新工艺
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数的1%;总数少于50根时,试验数量不少于2根。
(2)无法做静载试验的端承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太高或岩层太硬)应采用深层载荷板试验、基岩荷载试
验;或同条件下小直径桩的静载试验中确定端承参数。
2、施工后试桩试验: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工程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
(1)静载试验
施工前已进行静载试验,但施工工艺或质量出现异常 符合条件之一
地质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新工艺
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数的1%。抗压桩、抗拔桩、水平力较大的桩分别进行试验。
1)中以外的桩基
(2)高应变动测试验
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桩基做静载试验时的辅助试验
试验数量不少于5根且不少于总数的5%,大直径扩底桩和非嵌岩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
低应变法(对桩身缺陷只作定性判定,缺陷性质较难
(3)桩身质量检测
高应变法(原本是用于竖向承载力检测,可作为附带
检测桩身完整性)
钻孔取芯法
声波透射法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单柱单桩应全数检测)。
甲级桩基、地质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不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其他工程不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另外,在检测数量中,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选用钻孔取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并且不少于总数的
10%,其余的桩应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
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孔取芯法测定桩底
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测持力层,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十二)、地基处理
1、换填法处理时,基础附注应注明相关信息。
(十三)、综合
1、砂夹石的压缩模量可取20MPa。
2、周边有临近建筑时,基础附注应注明施工时避免对邻近已有基础的影响。
四、人防地下室设计注意事项
1、临战封堵门外侧做各扩出500mm的沟槽,且与上部梁平齐,以便搁置封堵梁。
2、后浇带不宜穿过临战封堵门。
五、画柱图、柱表注意事项
1、三级框架角柱不用加密【规范】
2、归并柱子,自己归并
3、柱箍筋间距若在satwe参数中设置为100,则在计算结果中非加密区数值应X2倍(非加密区间距人为取
4、出屋面的柱宜在屋面结构图中另外表示。如KZ5出屋面段另起编号为KZ5a。
5、柱纵筋宜比计算值多配1~2。
6、绘制结构层楼面标高、层高、混凝土标号时,按“脚踩的是本层楼板,看到的是本层墙柱”原则编写层
7、沿柱全高采用12@100井字箍,轴压比限值可提高0.1【抗规】。
8、与窗台相邻的柱子受窗台压顶梁影响,按短柱考虑。
9、短柱加密区体积配箍率>1.2%
10、Hn?4为短柱,Hn为柱净高(层高-梁高),h为柱截面高。 h
11、基础面~地梁面(或底板面)柱段常为短柱,务必注意。
12、短柱轴压比限值降低0.05。
13、短柱配筋要点:
·箍筋间距s<=100
·体积配箍率?sv>=1.2%
14、柱非加密区箍筋(d为纵筋最小直径):
10d(一、二级抗震)
箍筋间距S<=
15d(三、四级抗震)
六、画剪力墙柱图注意事项
1、使用工具:屠夫墙柱
2、边构合并时,箍筋应满足原墙身水平筋的要求。
3、剪力墙按计算确定的钢筋:墙身水平分布筋、边构纵筋
4、约束边构的参数确定条件: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
体积配箍率λv
边构沿墙肢长度Lc
墙肢长hw(墙肢长为PKPM中墙肢节点距离)
边构类型(暗柱、翼墙、端柱)
5、屠夫墙柱用法:
(1)加载程序
(2)DHK——输入初始参数(配箍特征值、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
(3)自己在剪力墙大样上画边缘构件,用S4命令放大四倍(25:100)【合并多段线命令:PE——M选
取多条——J合并】
(4)TCHZB——画一格墙柱图框,将放大的构件放入其中
(5)YXZ——画构件的配筋大样
(6)HGJ——自己画箍筋和纵筋(当YXZ命令无法识别边构时)
HLG——画拉筋
(7)XZB——选取一格墙柱图框,生成纵筋、箍筋值,再按计算值修改。
(8)DGJ——选取墙柱图框,计算图框内的边构的配筋率,看是否满足要求。
6、画墙柱大样宜在平面图中只标“剪力墙一、剪力墙二,,,,”,再另画“剪力墙一、剪力墙二,,,,”的截
面、边构沿层号或标高的变化大样图。
7、墙身长度<=1m的,用边构箍筋拉出以代替墙身水平筋(省钢筋)。
8、画墙柱图时将底部加强层的轴压比打出来查看核对。
9、墙身搭梁的区域纵筋加强。
10、若有裙房,底部加强区应至少在裙房的上一层。
11、剪力墙GBZ尺寸按高规确定。
12、短肢墙轴压比限值为(一、二、三级):0.45、0.50、0.55
【短肢墙:h<=300,4?HwH?8,只要有一边墙肢的w?8就不是短肢墙】 hh
13、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宜用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
14、构造边构,箍筋隔一拉一,满足肢距<=300。
15、Hw?4的短肢墙按柱配筋,暗柱纵筋计算面积为边构一侧单排钢筋面积。 h
16、墙身竖向、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是指单排钢筋。
17、屠夫墙柱:“参照配筋率”表示按DHK中指定的配箍特征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的YBZ体积配箍率
。DGJ命令执行后,需使“(1)”后面的实际配箍率>?sv。 ?sv(按一级钢计算)
七、画结构平面图注意事项
1、板负筋伸入板内长度为l02,且取50mm的整数倍。l02为梁两侧板中较长的短跨。 4
2、相邻板高差不大于50mm的可视为连续板,但支座负筋不连通。
3、屋脊线至边缘距离小于9m的可做建筑找坡。
4、画结构平面图:打开SATWE——PM生成数据——图形检查——各层平面图——保存T 图——转DWG
——CAD打印——对照图纸并根据建施画结构平面图。
5、屋面板面筋拉通后支座负筋仍不够的,支座再加一道相同的负筋。
6、墙柱定位:外边缘至轴线距离按建筑定位,如需加宽加高则向内增加(不影响外立面),个别墙柱(如
楼梯间处)常为与墙齐平,具体定位按建筑而定。
7、开大洞房间(比如楼梯间)上下两侧区格楼板负筋拉通。
8、结构平面图按建筑条件图分层;梁图在建筑条件图分层的基础上按归并系数再次细分。
9、结构平面图与建筑图校核:将建筑图(仅留门窗、墙柱、楼梯等图层)做成蓝色的块,然后套进结构图
10、外凸的构造柱突出梁外边线的部分可用梁托支承。
11、2m跨以下的板负筋可拉通。
12、负筋伸入板长度不小于400mm。
13、板面高于梁面的部位用斜线填充示意为宜。
14、支座附加筋宜标“另”。
15、绘制结构平面图时,线角宜自定一图层,便于拷贝。
16、PKPM平面图转CAD平面图:外部接口——PM梁、PM柱;
剪力墙用绿线,图层用wall;框架柱用红线,图层用colu。
17、结构平面图附注内容:
(1)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2)升降板区域标识、板面高于梁面标识
(3)板厚说明
(4)板配筋说明(分布筋、未注明的负筋、板底筋表、负筋图例)
(5)梁定位原则
(6)构造柱设置原则;大样定位(一般为按建施);门窗洞口定位按建施;洞口加强筋(详结总);隔
墙高度>4m设圈梁。
(7)板底加强筋说明
(8)水电管道井预留钢筋头
18、快速画板钢筋——PMCAD画结构平面图
·绘图参数:钢筋编号——不编号;界线位置——梁边;选文字标注。
·计算参数:负筋长度取整模数——50
·图层转换:探索者中的PM文字、PM钢筋命令。
19、管道井口等开中型洞口周边宜加小梁(比如150x300)。
20、底板模板图要画承台线,顶板外墙要画虚实线。
21、底板:待板配筋、梁图画完后,再套一次墙柱和轴网,最后修剪承台线。
22、集水坑应尽量紧贴承台和梁的边角,省去标注位置尺寸。
23、伸缩后浇带浇注时机:周边结构浇注60D后;沉降后浇带浇注时机:结构封顶60D后。
八、画梁图注意事项
1、梁集中标注内容依次为:编号、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底筋(选注)、构造腰筋或抗扭腰筋(选注)、
梁面标高(选注)。
2、梁宽大于等于350mm的,应采用四肢箍。
3、悬挑梁箍筋全长加密,面筋宜不少于3根,伸出的面筋应比计算值大一点。
4、连梁纵筋全通且箍筋沿全长加密。
5、框架梁底筋宜不少于3根,直径宜不小于18mm。跨度较小(小于5m)的多层结构不小于16mm。
6、若有多个结构层配筋相同且画在一张图上,则梁编号可编为KLX、LLX、LX等等,再注明X等于哪几
7、考虑水浮力的地下室底板梁应将按水浮力荷载与按正向荷载计算的配筋值同时包络,且梁拉通筋和支座
负筋位于梁底,底筋位于梁面。按水浮力荷载计算的配筋值查看方式与普通梁配筋相反,例如“A?B?C
D?E?F”,其中A-B-C为底筋值,D-E-F为面筋值。这是因为PKPM水浮力按正向荷载输入。
8、梁底筋不应配的比计算值小,面筋若无合适配筋组合,可略比计算值配的小一点,但此时底筋应略加强
(相当于调幅)。
9、梁外排钢筋直径不应大于内排钢筋。
10、梁钢筋直径不宜差太多,一般不差超过两级。
11、采用三肢箍及以上的多肢箍时,务必考虑拉通筋是否满足搭箍筋要求。当拉通筋为两根时,可加设架
立筋以满足搭箍筋要求。
12、连梁标注的颜色与其他梁标注的颜色分开,一般用品红。
13、梁面标高与楼层标高不同时,应标注高差或绝对标高,在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中用红色字标出。例如
(-0.050)、(H=5.370)。
13、梁集中标宜排列整齐,标注线宜落在梁轴线上。
14、梁相邻跨因故不能配相同的支座负筋时,支座负筋的直径宜相同。
15、梁配置拉通筋时应同时考虑支座负筋排列是否对称,应使支座负筋排列对称。
16、梁编号顺序应从数字轴开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在字母轴结束。
17、多跨梁集中标宜落在第一跨上。
18、多跨连续梁各跨所需的拉通筋相差较大时,可原位标注拉通筋使其不同于其他跨。
19、多跨连续梁支座负筋宜全部原位标注,跨数较多时底筋也宜全部原位标注。
20、遇到标高易混淆的区域宜分别标注梁标高。
21、连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洞口),线型为实线,且用蓝色。
22、跨高比小于5,一端为剪力墙,但另一端与平面外剪力墙相连的梁不作为连梁。
23、地下框架梁梁面标高应比室内地坪降低,具体降低数值应与建筑设计人员协商。
24、一、二级抗震时,框架梁通长筋不应小于2两根14mm,且不应小于底筋和面筋最大值的
25、地梁支座面筋放大1.1倍【2010新规范】。
26、画梁图:把PKPM中的配筋数据和梁截面尺寸一同拷入结构平面图中叠加。
27、梁拉通筋应直径越小越经济,能满足跨中和支座配筋要求即可。 1。 4
28、连续次梁跨中面筋用架立,支座(简支端)不应小于底筋的1【混规9.2.6】。 4
29、次梁宽小于等于200,底筋根数最少可配两根;大于等于250,底筋最少宜三根。
30、应在PKPM的梁施工图中查看主次梁交接处是否需附加吊筋,若有就在CAD图上画出。
31、务必注意一排只能放几根钢筋!
32、画梁图易忽略的地方:(1)变截面(2)变箍筋(3)次梁架立筋是否满足跨中(4)次梁箍筋不用加密
(5)高差大于h处梁钢筋断开(6)附加吊筋 6
33、梁底筋尽量配少根数、大直径、多配一点(多1~2),尽量使相邻跨底筋可连通。
34、地下室梁配筋:配筋值较大时(大于20)可全部采用25mm钢筋。
人防地下室梁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0.25(混凝土等级C25~C35)或大于0.30(混凝土等级C40~C55)。
【规范】 人防地下室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受压钢筋(底筋)面积不小于受拉钢筋(面筋)的
35、大面积地下室梁配筋宜先配框架梁再配次梁。
36、架立筋尽量用两根(多肢箍例外)。
37、底筋尽量不多于两排。
38、人防地下室顶板梁配筋可以抠一点。
39、梁抗扭筋:当VT<3时且腹板高<450mm时不再另设抗扭纵筋,而应将VT值考虑在上下纵筋里;若腹
板高>450mm时,则应设抗扭腰筋且满足构造腰筋要求。
40、大跨度(>6m)次梁底筋宜不少于3根,起抗裂作用,因为PKPM配筋时不是按裂缝控制。
41、屋面次梁配筋宜比计算值多放一根(抗裂防漏水)。
42、跨度、截面、配筋都一样的梁才能用同编号归并。
43、配筋率大于2%的框架梁箍筋直径提高一级【规范】。
44、质量较大的大样线角下的梁应加抗扭筋,箍筋加强。
45、画梁线时不急着修剪交线,先预留交线以便日后修改节点柱子的尺寸。
46、连续梁其中某跨降标高较大时(如穿过楼梯间的框架梁),宜将此段梁另起编号标注。
47、上面各层与下层梁系相同或相差不大时,可以把下层梁系标注拷贝到上面几层,再进行修改,这样即
简化操作,还可以一边校对下层的标注。
48、主梁标注与次梁标注宜分开图层。
49、梁图附注内容:
(1)梁面标高说明
(2)梁定位说明
(3)腰筋说明
(4)主次梁交接处箍筋、井字梁相交处箍筋说明
(5)对称说明
(6)梁编号(“X”=…)
50、抗扭配筋示例说明:VT3-0.3
其中3为抗扭纵筋面积,0.3为単肢箍面积(配双肢箍时即为原值+0.3*2=0.6)
51、地下室梁图可分区编号,比如遇到斜交区块时,不同区块分开编号,颜色区分开。例如:1KL-1、2KL-1、
3KL-1等等。
九、画楼梯图注意事项
1、面筋和底筋间距最好一致,或间距方便施工,钢筋级差宜差1级以内。
2、MORGAIN中的楼梯参数设置:支座条件两端弹性、裂缝控制0.3mm内(室内正常环境)。
3、若裂缝或挠度不满足,可用MORGAIN中的底筋放大系数来放大底筋。
4、挠度限值1/200。
5、梯板较薄不宜考虑踏步刚度。
6、标梯梁时注意是否为楼层梁,如遇夹层需手算配筋(尤其是底部几层,楼层与夹层易混淆)。
7、梯段板与休息板厚度不宜相差太大。如150厚梯段板可配120厚休息板。
8、层间设置梯连梁时,应使连梁减弱,避免影响主体结构。
9、4m跨梯段板宜配12mm钢筋;5m跨梯段板宜配14mm钢筋;6m跨梯段板宜配16mm
10、梯柱宜上下连通。
11、梯梁底筋宜放大,且不宜少于2根14mm,梯框梁底筋不宜少于2根16mm。面筋均不宜少于2根14mm。
12、梯段板垂直投影面荷载可取8kN/m(板厚100~120)或9kN/m(板厚120~150)。
13、绘图比例用1:50。
十、画大样图注意事项
1、探索者中绘图比例用1:20。钢筋用0.4mm,保护层100mm。
2、板厚小于100mm用单排布筋,大于等于100mm用双排。
3、线角外立面按建筑条件,内侧厚度可按结构酌情调整。
4、大样板厚:1500高用130;高用120;1100以下用100mm
5、L形线角受力筋转角处应采用270度处理。
6、大样编号应尽量与建筑大样同编号。大样名称应采用与建筑相同的名称。名称下应注明对应建筑大样图
(X)XX号。
7、非受力筋不必满足la锚固长度,仅用于抗裂。
8、标注分布筋时宜注明“XXX分布筋”。
9、受力筋最小配筋率0.2%,非受力0.15%。
10、受扭构件(如圈梁)纵筋加强,箍筋加密,必要时再加抗扭腰筋。
11、屋面开洞需做反口,且周边布置洞口加强筋。
12、对于非干挂石材的复杂柱式大样,结构可采用挑板+砖砌的形式处理。
十一、计算书整理注意事项
1、多层上部结构
【文字】:总信息、周期振型地震力、结构位移、超筋信息、薄弱层验算结果。
【图形】:结构布置简图(截面尺寸)、平面荷载(面荷载、线荷载,关掉导荷)、板筋、梁柱筋、板裂缝(取
标准层和屋面层等代表性的楼层)、梁裂缝(取不利的几层)、梁挠度(取不利的几层)、柱底标
准内力(基础为独基时用D+L工况)、柱编号。
【附属构件】:楼梯计算书、挡土墙等
2、独立基础
【文字】:JCCAD计算书(一次性框选自动生成基础,然后点计算结果即可生成本次框选生成的基础的计
算书)或MORGAIN计算书
【图形】:基础节点编号(JCCAD-基础模型输入-图形管理-显示内容)、控制荷载图
3、高层上部结构
6、人防地下室
7、情况处理
·梁挠度、裂缝大部分超限时(楼层<0.3mm,屋面<0.2mm),可在PKPM梁平法施工图——配筋参数
中选择“按裂缝限值选筋”,并定义相应限值,然后重新生成。若还有部分梁超筋,就手工修改裂缝数值及挠度值。大跨度梁一般会采用预起拱施工,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500,在改梁挠度时可手工改动,扣去预起拱的高度
8、简化技巧:
·板配筋、板裂缝计算书只需打标准层。
·梁挠度、裂缝只需打标准层的最下面一层。
十二、文件事务工作注意事项
1、 审查修改、建筑改动等改图:第一次改图号加“X1”,第二次改加“X2”,如此类推,每一次改图均需
出具通知函。改图时宜在原图形文件里改,在原稿旁边区域绘图,并注明改图日期并简要注明修改原因。
2、 图纸送审晒六份,审查回复晒四份。
3、 改图:另拷一份DWG,重新修改,方便识别版本和修改图框。
十三、CAD操作技巧
1、添加FONTS文件:CAD-选项-文件-支持文件搜索路径-添加FONTS文件夹地址。
2、CAD2006版以上问题:关闭动态输入:F12
3、将对象图层置为当前命令:ai_molc。可令其快捷键为a。
4、将对象图层匹配为其他图层命令:ma
十四、施工配合工作注意事项
2011——2012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四、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小鸟在枝头唱歌。( )3.蓝的天,绿的水,红的花,这就是我心中的乐园。( ) 4.战胜“非典”,难道我们没有信…
1. Describe how your past experiences, training, and language study have prepared you to operate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4、有效质量系数…
以社会稳定促项目建设, 以民生保障促园区发展井开区金鸡湖街道筹建办 赖世林 左晨敏 井开区金鸡湖街道筹建办成立近一个月,在面临信访维稳、 “两违”拆除、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大难题的严峻形势下,筹建 办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多措并举抓好各项工作。一是转作风…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国税函[号 【颁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所属 企业2004年…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翰文平面图注册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