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开高性能模式玩玩网韩剧微信QQ浏览网页会不会耗电很厉害

经验3278 米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版本5.12.29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62
MIUI版本5.12.29
rt,我的刷完更新后,发现耗电直接飙升,比上更新之前的要耗电厉害很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8523 米
在线时间713 小时
版本5.12.10
MIUI6体验组
机型小米手机2A 特别版
签到次数122
MIUI版本5.12.10
本帖最后由 老白啊 于
13:12 编辑
你好,MIUI6 针对耗电优化了很多,请问你的手机充满电能用多长时间,待机耗电快还是日常使用耗电快?方便的话可以上传耗电的记录截图,帮你分析下。先给你几个建议:1、使用均衡模式,性能模式耗电有点严重。2、在安全中心的授权管理中,禁用所有APP自启动。3、尽量不要使用管家、卫士、大师类的软件,占用资源较大,而且MIUI已自带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经验955 米
在线时间76 小时
版本5.12.18
积分 10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7 积分
积分 10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7 积分
机型酷派大神F1
签到次数58
MIUI版本5.12.18
通过手机发布
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正常充满电,通话,短信,待机,可以用两天两夜没问题。
经验3278 米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版本5.12.29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62
MIUI版本5.12.29
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正常充满电,通话,短信,待机,可以用两天两夜没问题。 ...
不知道为啥我上周五更新过之后耗电就忒厉害
经验3278 米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版本5.12.29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62
MIUI版本5.12.29
你好,MIUI6 针对耗电优化了很多,请问你的手机充满电能用多长时间,待机耗电快还是日常使用耗电快?方便的 ...
你好,是待机特别耗电,玩游戏啥的都还可以,我开的就是性能模式。我把电量使用图上传你看看。
(100.78 KB, 下载次数: 12)
14:33 上传
经验1257 米
在线时间56 小时
红米1s miui6内测
积分 16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 积分
积分 16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1S WCDMA 3G版
MIUI版本5.9.1
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Always believe that something wonderful
is about to happen
经验3278 米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版本5.12.29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62
MIUI版本5.12.29
经验8523 米
在线时间713 小时
版本5.12.10
MIUI6体验组
机型小米手机2A 特别版
签到次数122
MIUI版本5.12.10
通过手机发布
蛋先森- 发表于
你好,是待机特别耗电,玩游戏啥的都还可以,我开的就是性能模式。我把电量使用图上传你看看。 ...
关闭性能模式,那个是测试性能跑分用的,日常使用耗电太快,均衡模式下的流畅度暂时还不太理想,开发组一直在不断完善,敬请期待。
经验3278 米
在线时间106 小时
版本5.12.29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积分 35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3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62
MIUI版本5.12.29
关闭性能模式,那个是测试性能跑分用的,日常使用耗电太快,均衡模式下的流畅度暂时还不太理想,开发组一 ...
不对,我开的是均衡模式,基本一半的电都耗在屏幕和待机了
经验8523 米
在线时间713 小时
版本5.12.10
MIUI6体验组
机型小米手机2A 特别版
签到次数122
MIUI版本5.12.10
不对,我开的是均衡模式,基本一半的电都耗在屏幕和待机了
屏幕的耗电除了降低亮度以外没办法。在安全中心里控制下自启动程序试试看,另外有没有安装管家、卫士、大师类的软件,卸载掉。
MIUI 7纪念勋章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已关注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 3000万
MIUI 3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MIUI 2000万
MIUI 2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解答组专属勋章
解答组专属勋章
MIUI 100周
100周发布纪念勋章
Copyright (C) 2015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5号 | 京ICP证110507号高级手机控
扫码下载App一键签到 升级加速
2015小米爆米花家宴直播进行中
无意中发现小米4C高配QQ微信神奇的语音功能
扫一扫!手机看帖更爽
大家可以试试,在使用QQ或微信里点击听语音的同时轻敲打小米4C左上角的图标右边一点点的位置,你会发现语音外放模式自动转换成耳机模式提示,屏幕会闪黑一下语音中断,然后又正常外放语音,不知这是系统存在的问题,还是手机本身的硬件问题,还得说明一点,就是播放音乐不会出现这样轻敲打自动转换成耳机模式,希望大家一起测试下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本帖
黑科技。。。呵呵。。。。传感器呢。。。。
小小孩3166 发表于
16:23:06触发光传感,自动转听筒模式,红米刷云os就是这样的。距离传感器。。。。。
触发光传感,自动转听筒模式,红米刷云os就是这样的。
您好,您可以致电官方客服电话,进一步寻求技术支持哟!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小米4手机,像我这个微信一样上面有锁的,就是清理内存不会清理出去的,如何让我这QQ也上锁.原来可以_百度知道
小米4手机,像我这个微信一样上面有锁的,就是清理内存不会清理出去的,如何让我这QQ也上锁.原来可以
hiphotos.hiphotos.hiphotos.原来可以的://g,就是清理内存不会清理出去的.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zhidao/wh%3D600%2C800/sign=c86ed882f9faafbc64b8d6/1b4c510fd9f9d72a662c60b9d02a2834359bbbcd,如何让我这QQ也上锁.baidu.jpg" esrc="/zhidao/wh%3D450%2C600/sign=b2fac9c090eef01f4dceb513/1b4c510fd9f9d72a662c60b9d02a2834359bbbcd,但是现在不知道再哪里搞了<a href="http,像我这个微信一样上面有锁的://g://g小米4手机
提问者采纳
点住您需要上锁的图标,向下拉一下就加锁了。如果想取消向上拉就行。
亲,为什么我这手机的QQ信息可以在锁屏那显示,微信就不会有显示啊,通知状态烂我都开启了,有信息只震动,不回显示
每个软件都不一样,估计是因为微信自身没有这个功能。
哦哦,那微信也太水了,可我以前用苹果4都会现实呢
那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您试试咨询下微信客服看怎么说。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已回答987519
响应时间&7小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清理内存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向下拉一下就加锁了。如果想取消向上拉就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微信估值是小米的四倍,小米没有将发展重心放在米聊上是不是错的?
雷军会不会后悔?
按投票排序
这算是我在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先说我的论点: 1.小米曾经确实“全力”做过米聊。所以第一问题的基础有问题,所以也没法说对错。当然目前得票最高的是在错误的前提下论证了,小米没有全力做米聊也没有错。 2.雷军当然不会后悔。 下面详细说说我的论据。 先说说背景,我是2011年8月加入小米,当时加入米聊校园渠道做推广,正赶上米聊和微信死磕的时候。1)为什么说小米曾经“全力”做过米聊? 2010年雷老板组建了一个超级豪华的团队,开始启动小米。最开始还没有周博士,本着练兵融合团队,也是为了布局。让来自微软谷歌金山百度等互联网和 it人开始做 app练手。刚开始有小米司机,小米分享,迷人浏览器啥的。其中有一个项目,当时好像叫小米通讯助手,主要目标有点像现在的 miui黄页。发布后用户增长极其缓慢。直到冯智勇发现 talkbox,加入语音对讲,然后借助微博,一下子用户数曲线直接变成了垂直增长。后才改名米聊。正式放弃其他所有实验项目,全力投入米聊。另外有两个数据也可以佐证。米聊当时是唯一一个有两个合伙人盯的项目,前一百号员工有一半都扑在米聊上面。我也是因为米聊要大力推广,才有机会加入小米。而且即便到了2012年,已经没有希望追上微信,雷老板也没放弃米聊,整个米聊团队近200人单独搬到宏源潜心练剑,希望找到下一个反超的弯道。当然要说整个小米 all in米聊那不可能。因为雷军一开始布局就不是要这么玩的。当然也不是李楠说的机会成本。米聊就是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雷军当然知道它要是成了价值多大。所以在当时确实尽了最大的力量。2.为什么雷军不会后悔?首先如上所述,米聊是意外之财。开始并不在雷的整个布局里,是练兵偶然获得的。其次雷已经尽了最大力量,大家可能不知道,雷为了阻击微信,还请了朋友做其他 app企图迷惑腾讯。最后无论如何复盘,这是一场不可战胜的战役。从腾讯那边分析各个答案都说到一些。米聊也有很多故事,涉及老东家的一些隐私,我就不多说了。总之米聊完成了它的使命,大家听说过tita吗?米聊曾经是我的最爱,我的全部,工作生活,无限伤感。祝愿这次并入互娱能回生~
这有什么可后悔的。很明显,社交这个,除非腾讯不做,否则他放多少重心在米聊上都不可能跟腾讯竞争啊。把精力放在小米上,完全放弃米聊在大家看来是正道吧。
这跟后悔没关系,因为雷军无法把米聊做得跟微信一样好。  我也是米聊早期用户,米聊一开始就只是一个语音对讲而已,而腾讯对微信定位相当准确,“注重隐私的个人社交平台”。  微信立刻开发电话联系人匹配微信,qq匹配微信,让用户轻松立刻建立自己的网络。  不存在上下线制度,别人不知道你是否在使用微信,不喜欢的人拉黑就行。并且只做手机终端,很好得跟QQ区分开来,定位准确。  后来的朋友圈,可以将自己的社交网络统一但分离开,不是一个圈子的看不到别人的评论,隐私性极强,不用担心自己一个圈子的人影响到自己另一个圈子,很好的跟qq空间区分开来。定位准确。  摇一摇和附近的人功能,则可以随机扩展自己的朋友,但又不会暴露隐私,所以一开始就会成为“约X神器”。定位准确。  而米聊根本没有这种品味,一开始定位模糊,又像手机社区,又只像个对讲机,UI繁琐粗糙,虽然最先推出手机对讲,但后来一直被腾讯牵着鼻子走。  很多人都说腾讯爱“借鉴”别的产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腾讯得品味独特定位精准的特质,让它在“借鉴”的同时,更进化了该产品,甚至超越。---------------------------------------------------------分割线--------------------------------------------------------7月18日  腾讯是否有可能在社交方面被超越?  我觉得有可能。  首先我们看看腾讯在哪些战争中输了。1.淘宝和拍拍
淘宝日成立
拍拍网日成立2.YY语音和QT语音
YY语音日发布
QT语音日发布3.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日开始内测
腾讯微博日内测  这三个是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  淘宝和拍拍,在网络购物中,买家和卖家良好便捷的沟通交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显然,腾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QQ,但尽管腾讯有非常有优势的交流软件QQ,依然没能取胜,为何?因为用户量,淘宝和拍拍发布时间间隔超过了2年零4个月,很明显,这时淘宝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这个优势已经是腾讯凭借QQ无法取代的了。旺旺这个产品,尽管没有QQ好用方便,但依然能满足需求,所以用户接受了这点。尽管目前对于用户来说,只有网购的时候才打开旺旺。这告诉我们:用户的积累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YY语音和QT语音,这次明显是腾讯首先发布,但为何QT依然输了?因为定位。YY语音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游戏玩家提供方便的语音解决方案。”所以那时候的网吧,只要有人在边敲键盘变说话,一定是在用YY语音,因为定位准确,各个功能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迅速积累了用户量,使得YY迅速壮大。这告诉我们:准确的定位是用户迅速积累的重要条件。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两者发布相差将近6个月,新浪微博一开始定位就相当准确“大众信息分享交流平台”,140的字数限制和微博广场,和QQ空间明显的区分开,而6个月中,新浪微博想方设法去积累用户,聚集名人,更使微博成了一个优秀的信息获取交流平台,这时候腾讯就算开始发布自己的微博,又是图标又是展示板的,依然没能挽回局面,因为在相同定位下,新浪微博的用户量构成了明显的优势。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米聊和微信。米聊日发布,微信日推出。  QQ在2010年时,发展了10年的QQ,弊病已经十分明显了(用户隐私性很差,最著名的是曾经的一个叫做“千里眼”的增值性业务),米聊产品发布初期,定位不够准确,没有恰当的避开问题,后期宣传还不到位(2011年中旬,腾讯对微信的宣传十分给力,包括微博的许多段子手都是在不停的用微信炒段子。)那么米聊的失败就是注定的了,既输了定位又输了用户。  现在我们试想一下,倘若米聊发布后,定位避开QQ自带毛病,及时建立通讯录匹配,加上雷军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宣传手段和资金不会比腾讯差。到2011年10月小米手机一发布,凭借社会对小米公司的口碑的口碑,米聊用户一定积累非常迅速,后期再发布米聊PC版,后果不敢想象!  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目前状况,现在登基的是不是真龙我们不得而知,但米聊和微信初期一战中,米聊确实输了。唯结果论固然有些片面,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对于今天的米聊,后期战胜微信的期望,会很理想么?
我最初用的是米聊。然后微信诞生后,我也一直没换。然后米聊每天都在指责微信抄袭它。然后每天说。最后,米聊自信满满地说微信的下一步,就是抄袭它新推的涂鸦功能。米聊为微信做了那么久的广告,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下载了一个微信,用QQ号同步一下。然后每天打开微信来看一下微信有无抄袭米聊的涂鸦功能!最后是没有!不久,QQ的朋友转移到微信,我就卸了米聊。卸载前,我专门核实了一下,微信还是没有抄那个涂鸦的功能。呵呵。
首先我想说,知乎「唯结果论」的吐槽横行,对内容的价值没有任何帮助。 现在登基的,生下来就是真龙?见到强权就丧失独立思考的答案,比「理性装逼犯」还令人失望,
最好考虑一下提供更多内容的用户的感受。回问题,米聊是有机会的,而且是「黄金机会」。2010 年,是 IM / SNS 解决方案的大变局时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PC -& 移动图文 -& 语音(等移动端体验和功能的换代)虚拟关系 -& 真实关系腾迅是各种强。但是,如果你要挑战腾迅 ,从今天开始回想 10 年,真的有比 2010 年更好的机会???PC -& 移动2010 年,用户在迅速的从 PC 向智能手机迁移,但是 PC 上强势的 QQ 在手机上的体验已经落后于时代,而团队还在纠结 PC 用户的感受。而微信?非腾讯当时的战略级别项目,早期 QQ 弹窗之类的支持根本没有。张小龙的团队是买来的,又离开总部在广研折腾。更重要的,张小龙年底才开始画线框图。图文 -& 语音(等移动端体验和功能的换代)2010 年,短语音的爆发点 Talkbox 还未出现。移动 IM 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试错,没有谁领先别人。(引领今后几年进化风向的 Line 还没出来)虚拟关系 -& 真实关系移动互联网上,手机地址簿是一个独立于 QQ 的,更有价值的关系网。 kik msg 读取地址簿建立关系网方式证明, IM 软件完全可以基于手机地址簿重建完整的关系。(今天秘密也再次证明这一点)所以对于移动关系网的建立, 2010 年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在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圈地(当年的 手Q 因其体验不能称作选手);全新的功能和体验要求;现成的,对所有人开放的关系网。而米聊恰恰赶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了(早于微信两个月,早于真正有竞争力的微信 2.0 七个月)。并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了势头。如果看 2011 年的百度指数,「唯结果论」们恐怕又会诟病腾讯的内斗,并且盛赞雷军才是真龙了吧?回头看,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是微信 2.0 的发布(升级为战略级项目 QQ 开推是张小龙对内证明自己之后的事情了)。微信抄了 Talkbox 的短语音功能。而米聊若能保证 短语音 + 自动读取地址簿 + kik msg 级别的移动端体验 的组合拳,配合雷军的营销能力?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所以, 2013 年这场 PK 的尘埃落定,马化腾怕也长舒了一口气:对于雷军而言,建立小米帝国,或挑翻腾讯帝国,肯定都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干成的事情(相信米聊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个就可以干翻腾迅?这心也太大了。。。)。年轻快意的,也许会选择后者(早年雷军也曾用 wps 死嗑 office ,结果是一头包),但是成为沉稳精明八面玲珑的生意人之后会怎么选择?历史已经给了答案。简单说,米聊真的有机会建立一番伟业(收益风险都比小米更高)。但是雷军选择了对手更弱,成功率更高的小米。米聊,其实就是小米的「机会成本」。
本人是早期的米聊用户,说实话米聊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惊艳了一下,觉得这东西得火。后来腾讯开始做微信,彻底把米聊拖垮了,雷军也知道腾讯这个对手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腾讯的用户保有量不是盖的,而且对下兼容QQ号码,用户的转移成本非常低,加上腾讯天然的营销整合能力优势,微信赢米聊确实不是难事。加上微信开始整合朋友圈和微信游戏,这一点比米聊有着太多的先天优势。雷军把重心放在小米而非米聊是明智之举,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全部去拼对手最坚硬的地方。转移战场,打有把握的仗,是雷军最厉害的地方。当年雷军做小米能拿到风投,估计几个风投老大也是看中了雷军的接地气。雷军做事非常靠谱,小米攻占的是国产手机中2000级别的市场,这个市场战略非常聪明。一方面市场对2000手机的消费能力不弱,二方面可以对下兼容做低端的红米市场,三方面保留上升通道,难保后面会出一部“金米”还是“银米”的高端手机。(相对而言,老罗的锤子定位是3000元手机......)总而言之,就像李楠兄说的那样,米聊是雷军做小米的机会成本,放弃也是一种智慧。雷军坚持做米聊,未必赢也未必输,这是一个薛定谔猫咪问题。但看大势,再看现在小米手机,我们可以说雷军做了一个不错的决定。等小米手机的用户保有量上去了,再在小米手机里面整合米聊,未尝不是一个回马枪。静观其变。
小米没有把中心放在米聊上?米聊2014都推出,电脑版本也推出了,并且一直在更新。2013年之前的雷军喊得铁人三项都是米聊,miui,小米手机,版本也一直在更新,而且米聊比微信还早一两个月,版本也一直在更新,怎么说小米的中心没放在米聊呢?飞信靠着手机的免费短信功能就硬生生的咬了市场份额一大口,你想智能手机时代 米聊成功了能咬多大?小米真不傻(我金坷垃听多了。。)米聊哪怕在早期也没跑到微信面前,而且这两个是一个差异化并不大的东西。而智能手机小米是一骑绝尘,高速增长?小米的中心会更倾向于那里?米聊也在持续更新,而且我更觉得米聊的在摇摆不定,缺乏一个让人主动用他的痛点。
真后悔没有赶在QQ之前做个聊天工具
首先,贴一个简易版的McKinsey Matrix企业战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一个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谓的资源包括最优秀的人才,高管的注意力,资本,等等。所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企业必须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关键资源投入到哪些产品或者服务上,高管听取哪些部门的直接汇报。例如:美国市场固然很大,为什么微信先专注于国内市场?因为腾讯的核心竞争力都在国内,它了解中国用户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对于腾讯来说,专注于中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是个比较容易的取舍。但是,很多时候企业必须做出困难的取舍。上面这个框架就是帮助企业做这样的取舍。横轴的市场吸引力 (Attractiveness),包括市场容量 (TAM,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成长性 (Growth, ),盈利性 (Profitability: gross margin, margin pool...),竞争激烈程度等指标。等等。在这个时间段,米聊(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和小米(智能手机市场)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市场容量:智能手机大得多;成长性:米聊所在的移动即时通讯服务市场可能更大,虽然当时看并不明朗;盈利性:理论上通讯服务及其附加值服务的利润率高得多,但是当时智能手机的总利润池更大;竞争烈度:在那个时间点,显然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激烈些;基于此,米聊所在的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和小米所在的智能手机市场的吸引力接近。纵轴代表这种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包括该产品/服务的市场份额/相对市场份额 (RMS, Relative Market Share),各种成长性指标 (Momentum: 一年营收成长率,两年营收成长率,市场份额的成长率),各种有形无形的历史投资/资本,比如专利,Synergy,技术储备之类的。等等。市场份额:米聊在移动通讯平台的绝对份额不算低,但是相对份额(相对于当时的移动QQ)不高;小米在手机市场的绝对和相对份额都很低;成长性:这一点小米爆炸性的增长相对于米聊,优势明显;历史投资/资本:这一点,相对于腾讯QQ对于微信的拉动,雷军有MIUI对于小米的拉动,显然小米的相对位置理想得多;基于此,小米的竞争力要比米聊的竞争力强上不少。考虑这两点,专注于小米是件自然的事情。但是,米聊所在的市场如此性感,米聊又有了相当成绩,机会主义的投入也是个好办法。实际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很多是来自于类似的机会主义,亚马逊的AWS当然,雷军当时未必做过这样的分析,也许完全靠他的商业直觉。但是他会因此后悔吗?有人应该为了正确的决定后悔吗?
你这基本上就是在问一个身家100亿的富豪会不会羡慕一个身家500亿的富豪,然后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屌丝。答案是不会。告诉你一个真相,身家100亿和身家500亿之间的区别,真的没有月入一万和月入五万那么大。
微信的火是基于QQ几亿用户的基础之上的,那是腾讯积累了十几年的本钱,然后厚积薄发。米聊在这点上根本没有跟微信拼的资本,一丁点都没,当年的飞信还有那么一点,可惜移动尾大不掉固步自封。小米的产品我真是从来也没有用过,咳咳咳...这说明它们家用户定位还挺明确的。
社交网络说白了就是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再现,当然也分很多种,兴趣型如yy,媒体型如微博,通信型如飞信,助手型如旺旺。但是最核心的仍然是基于真实社会关系的联系型,在中国只有腾讯一家,腾讯甚至比你还清楚你的亲朋好友都有谁,他的联系方式有哪些,不信看看腾讯的二维度好友推荐,看了你会害怕!QQ从PC端转战手机端,腾讯耕耘了差不多十年,每个人的电话号码基本上都和QQ号联系上了(即使你没在QQ上留电话,你的朋友也会把你的电话和QQ同步到腾讯的服务器上),所以说,别傻了,真实社交关系应用没人干得过腾讯。飞信试了不行(移动还有几亿手机用户的先天优势),易信也不行,米聊试过肯定也不行。米聊刚推出是有先发优势,但社交应用数据量大才是真正的优势,MIUI那时才有多少用户?微信之所以能做大,除了打造一个平台型应用外,导入腾讯的用户信息才是关键。
本人非常痛恨这种,若干年以前如果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一定怎么怎么样的论调。人有趋利性。在每一次选择的过程中没有人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那条路。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一定是权衡利弊,慎之又慎,思前想后,痛下决心之后才会做出那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后悔的必要。扯旧帐,有意思么。雷军选择三驾马车做开路先锋,米聊折了,但小米手机起来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你以为雷军是上帝吗!酒酱!
我一开始也是用的米聊,那个时候还是一个伪3代的iPod touch,米聊确实是比微信先出来,而且很快获得了一大批用户,但微信出来后就开始落后了,我相信雷军是很想把米聊做的和小米手机一样成功的,但在这个领域想搞定腾讯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还是QQ。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QQ看上去是落伍了,但架不住用的人多,总比你去开发新用户好好多了,要知道,一开始这些软件都是要注册的,而失败也就失败在了这一点上。那时候注册一个新账号实在是太麻烦了,远没有现在一个手机号码一个验证码这么简单。相比之下,微信方便太多了,直接QQ号登录,QQ好友直接同步过来,省事省力。
微信之所以这么火是qq用户的导入占很大的缘故,而且腾讯是社交的鼻祖,在这方面有很多手段。而雷军的米聊虽然出来的得早,但是用户基础还是很薄弱,小米在社交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就算小米把全部精力放在上面也做不过腾讯。腾讯对于社交的定位太深,想撼动他太难了。所以雷军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死磕,用自己的精力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创造的价值岂不是更多? 就像现在微信想在里面做电商,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们对他的定位就是社交工具,腾讯想要颠覆这样的局面还要做出很多努力。当然,腾讯是有实力去颠覆的,他有大量的资金去炒概念,引导。
1.移动通信的IM领域还有另一个潜在平台RCS,这是属于运营商的未来,微信Line的未来还不确定2.终端垄断后发潜力会更大,这点上说雷军在更基础的硬件平台控制上占优,如果成功挤压联想、华为的国内分额,那么应用层面的落后,很容易凭借年发货量和预装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就能扳回不少。3.现代化的移动IM应该是Phone,Contact,MMS的融合集成。微信是可下载应用,发力是主要借助Contact和QQ联系人这两种强关系数据,在Phone和MMS集成其实还毫无建树,和电话域互通基本上它的地位决定永远做不到,这是最大短板。其他IM失败败在一来本身就做得更差,二来相比腾讯缺乏联系人的推动通道。但一是本源,二是外因。移动IM争夺,用户的竞争主要还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水准。腾讯的优势并不只是关系链和抄袭。真正的实力在于它的快。和微信的竞争,并不是单纯产品研发竞争,而是包含研发、运维、运营、市场控制的全线效率的竞争。当时的小米和腾讯在研发和推广能力和版本速度上都不对等,加上腾讯的先天设施。小米在应用层面“快”不过腾讯,就导致米聊无法“好”过微信。小米在手机研发、制造和营销却能快过联想华为中兴,所以最终在终端领域站起来。IM暂时输了,但雷军也占了很有战略潜力的制高点控制越底层平台总能获得很大不对等竞争优势。运营商优于终端设备商,终端设备商优于OTT。阿里、Facebook、新浪、360都曾尝试独立或联合做手机。Google介于运营商和设备商,也涉足接入网。苹果和Google类似,也是最强终端设备商。它们都在布局有线电视和物联网,业务越来越接近传统运营商和设备商。它们是当前移动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企业。OTT下侵很难,但下层上侵OTT并没那么困难。小米、运营商、腾讯还在不同层次博弈,各层还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关键也没到各层要相互侵入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围棋里围一条大龙,提掉,胜负就定了。即使提不掉,但限制了大龙,可能一样胜利。提大龙也都是要短自己气的。苹果google也不会死磕FB。在介入成本还够低的战略点圈地才更理智。腾讯下侵或者小米上侵,应该都是早晚的事,就像当年领域分明的BAT。
谁说雷军不重视米聊的?拜托人家一直也很着急把米聊折腾起来的好么?不然为什么到现在都不砍掉?!只是人家一直没有想到在微信的天下里抢夺田地的筹码啊...这种失败的,或者说还没成功的思想历程大概也只会在这个产品成功了,别人采访他的时候,他会跟你渲染地说一下...
雷军曾在一次会议上说到过米聊和微信,:他本来以为至少要半年多(米聊推出后)腾讯才会推出类似的产品,没想到腾讯只用了两个月,没有和腾讯正面交锋不会意识到他是多么强大。马化腾当时在场,马化腾笑笑。我是米聊较早的用户,在微信推出之前就在用米聊,早期的米聊和微信没有太大差距,甚至米聊的功能在微信之上,但微信或者说是腾讯最大的优势是其qq用户,当微信可以轻松加qq好友时,对于一个用户群体还不足qq用户的十分之一的竞争对手来讲意味着什么,雷军不会意识不到。如果给雷军半年以上的时间推广米聊,可能还有机会,但腾讯仿制的速度非常快,所以雷军战略重点必须转移。不能和腾讯在与即时通讯相关的领域死磕,在中国是真理,其他领域还可能磕赢,比如搜索比如电子商务,但在即时通讯领域还没有人赢过,比如网易泡泡。或许雷军一开始就没有把米聊当作其战略重点,只是分散腾讯的注意力而已,原因只有一个,这个领域腾讯依靠其qq攒下的用户群基本没有其他公司发展的空间,就是比雷军更强大的马云在这个领域(旺信)也难以取得优势。互联网手机才是雷军的重点,这方面小米有miui用户群,和腾讯无正面交锋。
喜欢道听途说的答主又出现了……我听过的一个说法是这样的:雷军一开始就没有把米聊作为终极目的,因为一开始说自己要做手机是很难得到支持的,需要的融资量级也不在一个级别。米聊是一个从他擅长的领域入手,静悄悄过渡到手机领域的最佳途径。这个过程中不但收获了对手机的理解和经验,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逐步认可。假如真如此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雷总就真不愧是一位优秀的棋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玩网韩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