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币贬值买房合适吗是买房好还是做理财好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摘要]很多股民看不懂大市场行情,连一些机构的投资经理也概叹投资市场越来越严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菜鸟

上星期股票市场又遇大调整,最近股票市场单日波动性越来越大。不止很多股民看不懂大市场,连小优在一些机构的投资经理朋友也概叹投资市场越来越严峻。

小优看着大市过去一年日线图,用手指数着单日较大波幅的交易天数,居然发现超过20多天的交易日单日价格波动超过5%。

菜友们面对这个投资环境,加上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利率回报又不断降低,想获取优于通胀的稳定回报,小优用白话真心说一句:“真系没眼看。”

如何获取稳定利率回报?

面对严峻的投资环境,保守的菜友们可能转向投资派发定期利率的投资产品,例如债券基金或货币资金。

今天小优就带领各位菜友看看如何选择一只优质的债券基金,既可以赚取稳定的利率回报,又可以赚取买卖价格的升幅。

投资债券基金与投资国家债券或定存理财产品的最大的差别在于债券基金可以因应个人资金需求随时赎回现金,也可以赚取基金价格的买卖差价和利息回报,而且违约风险比投资单一的公司债券或P2P更低。

而投资债券或定息理财产品,担心最大的是借贷方的信用违约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调整,国内企业的违约风险恐怕只会越来越高。小优记得菜导之前的文章评测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平台)企业。

所以投资定息产品前需要留意借贷者的信用风险。

个人案例:购买债券基金实现资产增值

过去几年,小优一直在境外工作,获取港元报酬。在人民币加息周期,小优每次发工资时,就会简单地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再把人民币放进银行的定息户口。

这样算下来,每年3%的人民币升值加上银行定存大约5%的回报,小优在无风险的简单投资里每年就获取了大约8-10%的回报率。

最近情况却相反了,小优从境外回来国内工作,而人民币却进入降息周期。所以小优就把过去简单的方法转换了方向。

把收入跟资产投放在结算的定息收益产品上。

按去年人民币至今大约贬值5%,加上稳定的债券基金收益大约5%,总回报也有9%以上。

既然债券基金是当下理财的一种不错的选择,菜友们会问,那应该如何购买债券基金,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小优觉得应该留意两个方面:

1、市场利率与债券基金价格走势相反: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进入加息周期,该国家的债券价格会从相反方向走。

如果美国加息,美国企业债券价格一般向下调整,这会直接影响债券基金买卖价格。

而过去美国高收益债券基金总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正因为美国处于零利率环境。

2、票面息率与到期回率的关系:

菜友们买卖股票基金,应该会简单留意来决定股票基金价格是否在于合理水平。

如果基金净值处于折让位置,购入该基金资产就相对便宜。

对于债券基金而言,我们留意的却是到期收益率与票面息率的关系。

简单而言,基金的票面息率好像基金净值的概念一样,如果债券基金的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息率,代表购入该债券基金组合的资产相对贵,反之则便宜。

一般美国高收益债券基金票面息率大约8%,因为过去几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到期收益率最低跌到了大约4.5%左右。

这代表了购买价格高于高收益债券组合的净值。

当市场调整时候,基金价格的下调空间就会超过利息回报。

与美国市场相反,亚洲企业债券基金的到期收益率与票面息率还相对接近,反应了组合价值不至于太贵,而且降息周期也有利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了违约风险。

资料来源: 彭博, 安联投资, 截至2015年8月31日。*根据亚洲信贷指数

根据过去8年的历史回报率,亚洲企业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于5%-8%之间。

而且大部分债券基金按月派发现金利息,如同每月租金回报一样为我们轻轻松松带来了每月的现金流。

中央政府为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化,最近也在帮助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链。

一方面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银行提供流动性。种种支持让一线城市房价又上涨了。

但是租金回报率在国内一直处于低位,小优发现既然中央提振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放宽融资环境,正是投资上市房地产开发商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机会。

一方面吸收稳定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又对冲了人民币贬值的风险。以回报3%加上平均派息率8%-12%,一年稳定回报率可能达到15%。

操作案例:某地产控股企业债券

票面息率代表了债券发行时每年派息率13.25%,每半年派息一次,货币以美元计算,到期日是2017年3月,代表了资金投入进入大约一年到期,投资者可以领取本金。

如果以现在价格买入,到期利息回报率大约7.76%,而购买价格为107.87。

意思是指如果我们现在投资资金进去持有这债券到期满,利息回报率有7.76%。债券价格的升幅代表了市场投资者认为该公司的违约风险降低。

小优认为保守的菜友如果希望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又希望获取稳定的利息回报,可以放眼海外的定息产品市场。

有时候简单的投资工具,对比在越来越波动的股海里漂浮更容易达到了稳定理想的回报。

不过菜友们在投资前得先了解产品结构、产品内容与风险,千万不要简单的下投资决定。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成薇

  在中国经济走弱、人民币贬值而美国经济走强、美元大幅升值的这个节骨眼上,到美国买房不仅具有高投资回报率,而且也将会有效化解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人民币贬值,到美国买房将会成为不少人新的避险工具。

人民币贬值?到美国买房吧

  虽然在日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力挺人民币不会长期贬值。但自今年8月11日人民币贬值1.85%,创下20多年来人民币的最大单日跌幅以来,加上股市动荡,坊间悲观情绪蔓延。但从长远来讲,改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强的现状,让人民币在可控范围内贬值,对扩大出口提振中国经济有正向刺激作用。

  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意义,中国央行及官方评论的解释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方向迈进,这一解释是潜在地告诉人们,此次贬值是中国为了让人民币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让人民币汇率机制主动向IMF的评价体系靠拢。外界对此次人民币贬值的理解除了这层意思外,还又多了一层,那就是:促进出口。

  中国经济的持续放缓,让外界担忧不少,不少人觉得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数据要低于政府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除了3―7月份刚好保持在50的荣枯线上外,1月、2月、8月份均在49.7-49.9中间浮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50说明制造业正在扩张,而低于50说明制造业正在收缩。2015年8月份的,创了自2014年8月至今以来的新低,中国制造业的状况不容乐观。

  而且,中国制造业目前就像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也在经历着阵痛期。人口红利渐失导致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再加上土地、生产原材料价格的增高,使得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已经逼近于美国。过去,中国制造业由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生产成本支撑,现在没有了这些支撑,再加上其忽视质量追求数量的粗放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就更难过了。

  制造业遭遇挑战也就罢了,偏偏中国现在又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的投资型经济在给中国带来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国积累了不少债务。这些债务有不少属于高投入、低回报型,尽管政府对这些债务进行了二次置换,但也保证不了这些债务最后会不会违约,变成呆账。

  经济要发展,但发展方式绝不是过分依靠投资驱动,投资驱动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要想让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由制造业支撑、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最为理想。但是眼下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制造业密集的地方接连出现倒闭潮,依靠制造业来支撑经济发展还需要一些时日。

  关于经济增长点,对内,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变,没有了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一下子遇冷,而电商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有限;对外,看一下中国这几年的出口情况,2012年,中国出口总值为2.05万亿美元,增长7.9%,2013年为2.21亿美元,增长7.9%,2014年为2.34万亿美元,增长6.1%,2014年的出口增长低于7.5%的预期。

  虽然当前中国出口优势依然存在,但是比较成本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生产成本的加大正在慢慢削弱中国的出口优势,加上今年以来持续几个月的出口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为了保证出口带来的增长,让人民币汇率贬值就成为了提振出口增长的关键做法。

  而且由于人民币一直与美元部分挂钩,只要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同比上涨,那么人民币兑其他货币也会随着一起上涨,这在中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眼里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会选择减少从中国进口一些商品,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

  贬值带来的资产缩水恐慌

  在金融界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论。上世纪6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浮动汇率制有利于吸收外部冲击,而蒙代尔等人则认为固定汇率制度可以促进各国形成稳定的经济体系。

  基于这两个理论分歧,蒙代尔将这两个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不可能三角”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能同时都拥有,即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几者之间都存在着部分联系,一般来讲,汇率上升,外汇供给增加,本币会升值,净出口会减少。而汇率下降,会导致外汇供给减少,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凡事有得必有失,从“不可能三角”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汇率贬值能促进出口,但是也会带来本币资产贬值,即人民币估值会下降。人民币估值下降会带来资产缩水,资产缩水对于投资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拿房地产行业投资来讲,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这几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几年。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人们购买的房屋的资产也迅速升值,房屋资产迅速升值,又会吸引人们更多地进行房地产投资。而如果人民币贬值,会大大减少人们的投资热情,过去500万就能买到的一套房子,现在可能需要花费更多。

  不仅如此,那些高净值人群账户中的钱也会跟着缩水,原来存在账户中的钱在经过贬值后,虽然数目没有变化,但是能够买到的东西已经与原来不同。因此,为了让自己账户中的资金保值,随着人民币的贬值,寻求海外投资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让现有资金保值的方法。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中国投资参考》在今年7月针对中国大陆富人做了一个投资调查,调查显示,60%以上的人表示在未来两年内有增持海外资产的计划,而47%的高净值个人已经将自己30%的资产用于海外投资。在这些投资中,住宅房地产是最受欢迎的投资。这个调查说明,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之前,中国大陆的一些高净值人群已经开始了海外投资以对冲境内资产缩水带来的损失。

  而且不光是个人,许多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也将会转移投资阵地,将目光瞄准海外。前不久一家中国的公司在悉尼以3亿澳元买下一块地就是出于对国内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寻求资产多元化,成为了人们应对金融风险的一种新的避险工具。

  要避险?来美国买房

  在《中国投资参考》今年7月份做的调查中,除了上面的数字引人注意外,还有一个数字值得人关注,那就是这些高净值人群对投资首选目的地的选择。调查显示,42%的人投资首选目的地是美国,美国的经济和优质教育资源对中国富人的吸引力较大,其次是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

  今年公布的《2014胡润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中显示,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大陆高净值人群最想去的国家,他们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和子女教育。近几年,中国大陆成为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主要移民输出国。2015年《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指出,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世界各地华侨总人数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主要目的地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可见,美国不仅是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金融避险首选地,而且还是中国人的投资移民首选地。

  前不久,曾有一个报告预计,受益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及经济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富人最多的国家。近期公布的《2015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人数达到1388万人,同比增长15.9%,预计到2015年底,人数将达到1528万人。

  2014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106.2万亿元,年增长12.8%,预计2015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 随着中国已经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海外购房的第一主力,未来,随着中国富人的增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美国买房,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美国投资房地产行业进行金融避险。

  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2.4%,创自2010年以来全年经济增速最强记录。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恢复,在经历了第一季度0.2%(低于1%的预期)较弱的经济增长后,第二季度美国经济迎来了爆发,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3.7%,好于2.3%的市场预期。如此好的经济增长数据,让美联储也开始考虑是否进行自2006年以来美国的首次加息。

  随着中国股市的动荡对美国股市的影响,美联储要不要加息的决定又变得犹豫了起来,是以看似日益稳固的美国经济复苏为依据,按计划进行加息,还是考虑目前国际上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加息再继续延迟?

  在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犹豫的时候,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意见,他预计随着暂时性逆风消散,通胀将会走高,应该在通胀还没有达到2%的时候收紧货币政策。在费希尔看来,要不要加息,不能光看国际经济环境,还要看美国即将发布的就业报告,如果就业报告数据良好,加息带来的风险就不会太大,加息对美国刚刚复苏的经济影响也不会太大。

  不管美联储加息与否,美国经济渐渐走强的趋势不容置疑,美国房地产行业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经济发展起来,美国房地产行业也会跟着发展起来。美国房地产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的再次走强,其投资价值也正迎来高回报率。

  在中国经济走弱、人民币贬值而美国经济走强、美元大幅升值的这个节骨眼上,到美国买房不仅具有高投资回报率,而且也将会有效化解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人民币贬值,到美国买房将会成为不少人新的避险工具。

  (本文作者介绍:Cathy Cheng,美国著名房地产专家,现居美国洛杉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贬值买房合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