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医疗保险哪个好8.5%+1%是什么意思呢

【海外机构调研75家公司 三季报业绩预喜是主要特征】 8月份以来,沪深两市股指呈现持续筑底态势,截至昨日,上证指数期间累计下跌7.19%。尽管如此,机构在此期间对A股投资信心不减,海外机构更是蓄势待发,形成一波“调研热”。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海外机构8月份以来共对75家上市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其中,美的集团(58家)、信维通信(48家)、汇川技术(36家)、埃斯顿(23家)4家公司期间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家数达到20家以上。此外,海康威视(14家)、歌尔股份(13家)、工业富联(11家)、伟星新材(11家)4家公司期间也均获10家以上海外机构扎堆调研。

业绩方面,在已披露2018年三季报业绩的37家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33家,占比89.19%。其中,苏宁易购(823.48%)、沪电股份(140.89%)、东山精密(102.40%)3家公司三季报净利润有望实现同比翻番。此外,光正集团、跨境通、涪陵榨菜、埃斯顿、洁美科技、欣旺达、天虹股份、金风科技、欧菲科技等公司均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50%及以上。(证券日报)

/images///ea/ad/8/9/c47cebd8b8a0.jpg他认为,稳租金商品房的监管政策是租赁市场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租赁市场建设的政策指导来讲是有意义的,但还远远不够。“相信接下来会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租赁市场建设,特别是在商住公寓建设和价格监管、供需关系调节等方面,都会有相应政策,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宋丁说。

严跃进持类似的观点。“深圳稳租金商品房有助于稳定租金和市场预期。”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类政策带有行政管控的意义,短期管控租金、促进租金稳定是符合预期的。“未来需要用更多市场化手段稳定租金,建立多层次租金管控体系,即放活中高端租赁市场、积极管控中低端租金等。”

深圳市规土委介绍,目前稳租金商品房处在试点阶段,全市层面并未就此出台相关政策。借试点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研究多渠道增加稳租金商品房房源供给的可行性,探索建立全市稳租金商品房制度。

“今年深圳在租赁市场出台较多政策,这意味着深圳正在租赁市场建立系统的体系。”严跃进表示,深圳租赁市场改革势必会成为中国租赁市场改革可借鉴的模板,预计其他大城市也会跟进,进而出台各类更为务实的政策。(来源:时代周报)

江西年底前实现房屋交易纳税与登记一窗通办

日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公布,通过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今年年底前江西将实现全省房屋交易、纳税与登记“一窗综合受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日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不动产登记窗口建设现场会上宣布,2018年年底前,江西将实现不动产交易、纳税和登记等业务“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办理过程中,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收取房屋交易管理、纳税申报等材料,并将录入的信息分类推送房管、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关业务,从而解决群众在房管、税务、登记窗口“折返跑”问题。

同时,江西还将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过程中,把房屋交易审核、纳税申报和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所需材料进行整合归并,编制发布统一的综合受理申请材料清单,解决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的问题。(来源:经济参考报)

8月房企新增融资额环比双降业内收紧态势延续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房企发布了2018年8月份业绩。综合今年以来的业绩数据,上半年房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整体融资成本持续上升。

某地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受监测的85家房企累计融资总额为744亿元,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7%。数据显示,不仅当月融资总量同环比双双下降,且较于2017年平均水平整体下降了33%。

从企业来看,8月份,融资总量最高的企业为金科集团,融资总量82.4亿元,该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及资管公司贷款等其他非标方式进行融资。单笔融资额最高的一笔融资为泰禾集团8月23日为子公司进行的信托担保贷款,金额不超过50亿元。

综合2018年1月至8月,典型房企融资总额7390亿元,同比减少9.0%。其中,10大标杆房企融资总额同比减少35.46%。此外,中小型企业融资更为艰难。

2018年上半年,在金融系统风险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结构性收紧,但资产证券化等渠道融资规模快速上升,对中小房企以及快速扩张的部分房企影响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在房企融资渠道占比较大的公司债发行规模保持低位,新发持续低迷,且多为之前批准。尤其是,6月以来先后出现多家房企陆续中止发行公司债。

对此,某指数研究院一位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8月密集出台的房地产系列政策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期内房地产金融仍将延续收紧态势,企业资金面持续趋紧的局面短期内难有改观。

“房企宜加快去杠杆、降负债,促进企业稳健发展。”某地产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说。(来源:经济参考报)

楼市进逢涨必查时代整治时刑事打击成常备手段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与此前“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相比,语气措辞之严厉,实属罕见,也表明了中央对稳定房价的决心。

会议召开一个月之前,6月底,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4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除去住建部、市场监督总局等部委,公安部也位列七部委之列。

其实,自去年以来,很多城市对一些炒房团伙进行了刑事打击。因伪造身份证明、收取“茶水费”而遭刑事拘留的情况不在少数。

楼市进入“逢涨必查”时代

在连续两次被住建部约谈后,海口真的急了,对楼市祭出“杀手锏”。

8月26日,海口市相关部门发布通知称:具备预售(现售)条件及有未售房源的商品房项目,9月28日前主动核实成本,调整价格,重新申请价格备案。备案后6个月内不得擅自调高备案价格。

今年“五一”前,住建部约谈了10座城市,海口位列其中,8月17日,海口等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被住建部约谈。4个月里,海口两次被住建部约谈。

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中,海口以19%的同比涨幅领涨全国。

海口连续被约谈是2018年以来楼市调控趋严的缩影。有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出65%,创历史新高。共有73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包含限购政策135条、限贷政策176条,51个城市以及海南全域实行限售政策。

一位地产投资人士感慨,“前几年的调控都是隔靴搔痒,感觉都是外行在调控内行,现在的调控是刀刀见血、招招致命,几乎是堵住了每一个漏洞。”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逢涨必查”成为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重要主题。据他分析,出现持续需要抑制房价以及加码调控的原因有4点:一是买房依然可以赚钱;二是地方政府主动调控欲望不强;三是门关得越来越紧,但经常开窗户;四是调控只关注了控,调做的非常少。

“楼市更需要的是调控的长效药。”有相关人士表示,针对部分房价仍有上涨的城市来说,“精准化”调控手段会陆续出台。

7月初开启的房地产市场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中,重点打击的第一项便是“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投机炒房团伙”。

对炒房团伙的打击其实一直没有间断过,监管部门不仅从房产交易的两端限制炒房,在金融政策上也对炒房团伙的资金来源进行限制。

2017年11月,住建部会同人民银行等部署规范购房融资行为,其中包括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产品或服务等。半年后的2018年5月11日,住建部、公安部等部门要求防止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炒房投机。(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36期)

除了正常的行政处罚手段,从去年开始,刑事打击渐渐成为针对炒房者的“杀手锏”。

去年5月,武汉市房管局对涉及违规的146家开发商和167家房产中介进行了信用扣分等处罚,2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武汉对楼市整治的一个重点是违规收取“茶水费”,其指开发企业置业顾问利用掌握房源的便利,收取除房价款以外的其他费用进行非法牟利。

有武汉二手房中介曾对媒体介绍说,汉阳区“茶水费”一般为10万~12万元,在光谷等稀缺地段,“茶水费”可高达30万元。武汉东原湖光里的7位业主,买房时居然多交了2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针对收取“茶水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武汉审查了涉案人员45名,其中2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北京盛廷律师事务所王少光律师解释说,收取“茶水费”的行为涉嫌违反《刑法》中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有关规定。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2017年,经上海警方侦查,7名房产中介人员为提升个人房产销售业绩,恶意编造、传播“购房信贷新政”谣言,涉案人员被刑拘。

除了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捂盘惜售的行为在上海也遭遇了刑事打击。经警方侦查,从去年5月份开始,一开发商3名工作人员见房价飙升,利用自己的身份及手中的权力擅自捂盘惜售,瞒着公司扣下数十套房源,每套私下收取10万至20万元感谢费,共收取了500万元好处费。3人均被刑事拘留。

除了造谣,很多机构和个人直接造假。山西3名房产中介员工2017年帮助“卖主”伪造户口簿、身份证等材料办理公证手续。随后,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被刑事拘留。

这一轮楼市整治行动中,一些地方也加入了“司法手段”。重庆市有关部门8月14日对外发布消息称,重点打击房地产领域职业化、团伙化、恶意化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造谣传谣、炒卖房号、非法集资、造假骗贷、“一房多卖”等行为。重庆的整治活动明确由治安总队、经侦总队、网安总队、刑警总队介入。

房地产领域的炒作行为可能涉及哪些犯罪?有法律人士撰文称,如果编造各种关于房地产价格暴涨或炒作关于房地产的虚假概念的信息,引起大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如果雇人聚集当托,制造抢房效应,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罪。

对炒房行为进行刑事打击,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建议谨慎使用。

一位房地产市场观察人士说,强力部门介入调控,在2015年股市领域也发生过,当时查处的是市场上的恶意炒作,但通过强力手段介入经济调控,不应变成常态,否则对市场的长期发展可能是致命伤害,需要谨慎使用。

但他同时也认为,炒作背后可能确实有强大势力的介入,仅仅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容易被非市场力量规避,不能控制局势和达到调控效果,迫不得已只能采取强力手段。

“从调控策略来看,首先是限售限贷,然后是限制资金非法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从对市场供需端进行调控,到现在的对购房者进行调控。”有相关人士分析说,由于市场范围较大,调控难免会有漏洞,而现阶段综合利用行政、司法等调控方法对投机者进行压制,体现出政府对于调控的决心。

该相关人士认为,对于投机者的调控,相当于对楼市釜底抽薪,极大地控制住了非刚需,将会使楼市迅速降温。(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医疗保险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