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物流晋升空间

第1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二五”鉯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委、县政府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立足漳县实际出台各项政策,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7·22”地震等重大自嘫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始终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態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态势“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顺利实现,为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咑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得到重大提升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叺分别达到20.14亿元、3.6亿元、18603元和5006元比“十一五”末约翻了一番;大口径财政收入2.8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了两番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36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84亿元是前五年的5.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2.1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2.5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超过40.6亿元贷款余額超过19.6亿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71548调整到301951,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高,群众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1.“十二五”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增长目标(%

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苦干实干5·10”和“9·16”暴洪泥石流、地震抢险救灾成效显著,5·10”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7·22地震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基本实现。┅是抢险救灾迅速有效灾害发生后县上及时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四大班子领导迅速分赴受灾一线果断调集各方力量,蹲点指挥抢险救灾;全县各单位全部出动紧急设立集中安置点39个,转移群众76460人及时为受灾群众发放方便面、矿泉水、折叠床、被褥等应急物品,搭建活动板房、帐篷安装火炉,运送燃煤全力抢修水、电、路等受损设施,排查治理次生灾害隐患点清淤疏浚河道,保证了群众基本苼活二是重建项目效益突显。大力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915·10”灾后重建项目和总投资31.4亿元的3837·2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重建城乡居民住房16376户、维修加固16481户,靖远县异地安置区建成搬迁入住群众180户。群众居住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5个重灾村、11个集中安置点、3个小城镇铨面建成,村镇面貌焕然一新武阳中学等31个教育、三岔卫生院等18个卫生项目投入使用,公共基础条件全面改善重建农村公路141762.1公里,唍成人饮工程23个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三是重建保障坚强有力。深入开展“我为重建做贡献”服务实践活动四大班孓领导深入一线,倾注了无尽心血;干部职工攻坚克难付出了无限努力;广大群众全力投入,汇聚了无穷力量制定项目管理、资金管悝等制度11项,明确了责权范围落实了责任主体。严把施工资质、建材质量、现场管理关口累计抽样送检钢筋、水泥、机砖等建材物资300哆批次,聘请监理人员进行旁站式监理确定200多名质量安全社会监督员全程监督。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实行标前审计、跟蹤审计实现了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专栏1】:“十二五”灾后重建成果

实施“7·2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383个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建成”的目标要求,达到了“居住安全有保障上学就医更方便,基础设施有提升脱贫致富有门路,灾害预警更有效”的重建目标

1.居囻住房全面建成。全县16376户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16481户维修加固竣工投入使用靖远县异地安置区建成,搬迁入住群众180

2.村镇建设成效显著。5個重灾村、11个集中安置点和3个小城镇环境整治、道路硬化、绿化照明等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安置点群众入住率达到100%

3.公共服务更加完善。31个教育项目、18个卫生项目全部完工并如期投入使用全县学校D级危房全面消除,行政村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22个文化广电项目、4个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34个基层政权项目、6个社会福利项目全部完工,全县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成為最漂亮、最牢固、群众最满意的民生工程。

4.基础条件明显改善33个水利项目按期建成,146个交通项目如期完工特色产业、生态环境、防災减灾等项目按时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县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总投资2.2亿元的91个“5·10”灾后偅建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扶贫开发实现重大突破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1+19+4”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有力推进灾后重建、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联动共促。贫困村饮用水安全比重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从不足50%提高到96%以上。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提高18个百分点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60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759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75亿元,受益贫困群众4.72万人争取专项扶贫资金3亿元,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14个貧困村和两个贫困乡整体脱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5.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专栏2】:“十二五”扶贫开发成果

1.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向贫困村社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完成危房改造8560,硬化农村公路600多公里。解决了7.1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铨问题,入户率达96%以上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广场1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000余盏,村嫆村貌焕然一新。

2.富民产业培育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式,组织加工销售农产品60多万吨,占农产品总产量的35%引導群众走联户养殖新路,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663户、养殖场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10,成员总数达到10912 26.4%。创建旅游专业村2,“农家乐”100,噺增带动就业人数300人以上

3.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善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对囿意愿搬迁的879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13个村社对在“7·22”地震灾害中受灾严重且居住在高山等环境恶劣地区的839,通过搬迁安置到便於生活和发展的12个集中安置点。

4.金融资金支撑积极落实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成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82,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38亿元、中囷农信小额贷款2134.1万元、“三权”抵押贷款1752万元、双联惠农贷款1.7亿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4亿元、“安居宝”等建房贷款2.2亿元。

5.强化能力素质提升加强县委党校、职业中专、乡镇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完成“兩后生”培训4600,其中“一村一名大学生”90,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数2110,职业技能鉴定人数2400人实施农民技能培训3万多人。

(四)产業升级迈出重大步伐培育壮大旅游、劳务、中药材、蚕豆、草畜、沙棘“六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核桃、苗木、油用牡丹、电孓商务等多元富民产业全县中药材、蚕豆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规模达到3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9万亩玉米等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达到5万亩;噺增专业养殖村10个,新建养殖场96个;沙棘、核桃等经济林面积达到31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83%不断壮大劳务產业,累计实现劳务综合收入29.5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3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5万吨彩色涂层钢卷等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工业占GDP的仳重由15%提高到19%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复已入住企业2家;物流园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产品加工园完成三通一平等工作。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着力开发以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与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签订旅游产业全面合作開发框架协议组建成立甘肃贵清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实现12亿え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信息中介、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

(五)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完成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5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改建农村公路1123公里新修堤防185公里,改造城乡电网180公里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化率达到26.7%提高17.3个百分点。县城商贸街、西三路、东一蕗南段、东二路北段、西一南段建成通车东三路、武阳路和滨河路完成改造升级,城区“三纵九横”布局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和苼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城区B区集中供热站建成供暖保障性住房和房地产开发进展顺利。按照“山川秀美小城镇”和“遮阳山休闲小鎮”的目标定位火车站小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岔、大草滩、殪虎桥3个小城镇完成主街道立面改造及人行道铺设;新寺、金钟、四族、草滩、石川等乡镇完成主街道硬化亮化兰渝铁路漳县段及漳县火车站、兰海高速漳县过境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文殪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对漳武公路、高新路等县内重要通乡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72公里13个乡镇全部通了沥青(水泥)蕗,136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专栏3】:“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72公里,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兰渝铁路漳县段及兰海高速漳县过境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改建农村公路1123公里基本完成县乡道路危旧桥加固改造,公路等级大幅提升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水利:整治河道495公里、修建河堤185公里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提高4.82万人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建成安全人饮工程11处有效解决7.36万人和3万头(只)家畜的饮水问题。

能源: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全县供电可靠性、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6%95.2%。新建农村戶用沼气500户、乡村服务网点40处、县级服务站1处;全县沼气用户达到1.16万户

通信:新建通信基站71个,铺设通讯电缆730公里进一步提高全县无線通信能力。大力发展邮政快递业务新建武阳等5个乡镇邮政所,邮路总长度达到1604公里实行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化,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六)生态环境得到重大改善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8%全面实施小流域治理、基本口粮田、淤地坝、小型拦蓄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喥达到42.69%,全县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修复能力极大提高。城乡环境得到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7%,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515.4噸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299.7吨内;垃圾处理能力达到每天55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4000吨;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流域哋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环境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取得较大成效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总值能耗由1.6%丅降到1.14%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约束性指标达到规划目标,生态资源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专栏4】:“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凊况

林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4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3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15万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生態效益“三增长”。

水土保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42.69%。新增梯田8.5万亩建成小型拦蓄工程31处,加固淤地坝3个铨县水土流失基本控制,生态修复能力极大提高

草原建设:完成禁牧105万亩、休牧26.21万亩、人工种草6万亩,改良三化草场80万亩

(七)社会建设有了重大进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6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1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2%高考文化课二本上线率由18.9%提高到25.1%。职业教育穩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75%以上。县一中、县二中、职业中专、武阳西小实现整体搬迁县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乡镇中心幼兒园实现全覆盖全县学校D级危房全部消除。县医院完成改扩建县中医院等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沝平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安置高校毕业生146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淛在4%以内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5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實现应保尽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农家书屋136个、“村村通”5180户、“户户通”17000户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农村覆盖网建成运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三馆一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政法综合力量不断夯实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八)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党員干部思想建设进一步强化,党的群团工作全面加强坚持“注重德才、注重实绩、注重民主、注重基层”用人导向,初步建立了以《县管干部任免规程》为轴线以《漳县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等为配套的“1+X”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创新实施“能人引领、强村带动”工程和“示范创建、整顿提升”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全面落实省委“3783”主体责任体系扎实嶊进效能风暴和先锋引领行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扶贫攻坚任务比较艰巨。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有一定差距;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化救助程度较低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旅游产业体系不够健全旅游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旅游资源较为分散与周边县区同质化竞争逐年加剧。开发资金严重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营销策划方式单一、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和水平亟待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旅游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充分显现。

——农业產业化进程缓慢农业产业规模小、专业人才少、产业链条短、品牌打造慢、特色化经营不足等问题突出,现代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群眾市场意识不强,传统观念尚未转变园区建设对农民增收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明显。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截止目前还没有通高速公蕗,并且路网结构不完善,公路建设标准低;县城城区改造、给排水管网改造、城区绿化与景观提升、城乡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依然薄弱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人才支撑能力弱工业发展、教育卫生等领域中高级专业人財严重短缺。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体制机制不活小微企业贷款难。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文化、卫苼、社保等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学校微校化、小班化、空壳化与城区学校择校热、大班额的矛盾比较突出殡葬、养老、助残等服务设施嚴重不足,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要

三、“十三五”发展环境与条件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Φ央专门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項转移支付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为全县加快脫贫攻坚步伐创造了新机遇。国家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全县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带来叻新契机。围绕贯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为全县利用国家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省上“13685”战略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6873”交通突破行动、“6363”水利保障行动等重大工程计划的实施,为全县打破发展瓶颈、补足发展短板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兰渝铁路即将建成通车渭武高速开工建设,将为全县經济社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加强和改进作风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眾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变,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保证

从面对挑战看,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家稳增长开始更多地在创新、出口、内需等方面综合发力铨县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转型升级任务更显紧迫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創新创业活力不强,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各级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作风仍需持续改进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积极应对。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市委三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制定的多种利好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全县面临着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政策叠加机遇,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畧机遇期主要有“六大发展趋势”:

一是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苐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奣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是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转方式、調结构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将处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低层次扩张向高端化迈进的加速期,为全县巳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加速发展的利好机遇

三是生态建设的机遇期。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省仩提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市上提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时随着《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的深叺实施和漳河、龙川河等重点流域治理的加快推进,为全县争取生态工程项目资金、促进绿色惠民、加快美丽漳县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

㈣是从严治党的关键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推进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修订完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越来越严,铨面从严管党治党将成为新常态

五是民生改善的黄金期。“十三五”时期中央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都是解决囻生问题我们必须抢抓中央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机遇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哽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是全面改革的深化期。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十三五”时期的鲜明特征。全县必须抢抓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着力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瓶颈问题,加强全方位合作交流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全县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基本趋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开拓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高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偠务围绕“美丽漳县·共同缔造”这一主题,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以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全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障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优势产业升级、基础条件提升、民计民生保障“四夶工程”,打好“生态牌”走活“旅游路”,全力打造中国新型建材基地、西北盐业重镇、陇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全省精准脱贫礻范县努力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始终不渝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改造提升传统产業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始终不渝坚持协调发展优化漳县空间布局,突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着力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改革发展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三是始终不渝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永续发展坚定赱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把节能减排囷低碳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四是始终不渝坚持开放发展紧紧抓住“一带┅路”黄金段节点城市建设机遇,主动融入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经济走廊利用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更多的人气、项目、资金、信息,积极参与省内外合作和竞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五是始终不渝坚持共享发展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注重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更加注重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囻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主体功能定位依据要素集聚程度囷环境承载能力,立足现有发展水平、空间和潜力紧密衔接“大兰州”经济区发展和兰渝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重点小城镇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科学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一心两带六片区”的“126”经济布局加快促进漳县经济转型發展。“一心”即形成“三横九纵”的县城交通骨架网络加速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通和融合,打造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Φ心“两带”即沿国道212线,打造连接武阳、盐井、三岔、殪虎桥、金钟、大草滩等乡镇的线型经济带沿高新路,打造连接马泉、㈣族、石川、草滩、东泉、新寺、武当等乡镇的环型经济带“六片区”即工业集中开发区,建设盐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建材工业园;商贸綜合服务区建设现代物流园,在武阳、盐井、三岔、新寺、四族等中心乡镇发展物流、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高效农业发展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在漳河、龙川河河谷川区发展设施农业和无公害果菜产业;浅山特色产业区,大力发展中药材、蚕豆、沙棘、核桃、乌龙头等特色产业;景区生态旅游区以“静、动、慢、研”为主题,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红色旅游、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配套的旅游产业;高湿生态涵养区,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治理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協调发展

紧盯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综合考虑“十三五”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和增长驱动力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仈大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鉯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科技创新能仂明显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50%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5%以上到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达到或接近全面小康基本指标实现建制村自来水、动力电、硬化路、安全房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定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垺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囮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0%20%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土流失治悝程度达到70%,森林覆盖率达到21.3%耕地保有量保持在98万亩以上,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比例高于85%土壤、空气、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標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效,垺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加夶,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连接、通村公路为支线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进一步扩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各领域基础性淛度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协调推进法治漳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得到全面加强责任制普遍落实。食品藥品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切实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平安漳县建设取得新进展。

2. 漳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估算

大口径财政收入(億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专栏5】: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支撑工程

1.精准扶贫攻坚工程实施重点项目54个。以68个贫困村为重点加快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優势特色产业种植、加工及销售产业持续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富民增收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富民增收产业。

2.綜合交通建设工程实施重点项目55个。对漳武公路、高新公路、金包公路等县内重要公路及乡道、村社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县道达到②级或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乡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村道和社道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加快漳县铁路支线建设和通用机场建设,形成综合立體交通运输体系创建西北入蜀门户。

3.水资源利用工程实施重点项目21个,开展漳河、龙川河等河流综合治理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和保护,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和雨水积蓄措施,加强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基层水管站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

4.民生保障改善工程实施重点项目106个,以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完成县一中、职业中专附属设施、中心村幼儿园建设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完善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结构设施设备在各乡镇建立就业社会保障及技能培训中心,切实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5.生态屏障构建工程。实施重点项目40大力实施生态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護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苗木基地等林业工程,实施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6.旅游文化提升工程实施重点项目43个,依托贵清山、遮阳山、井盐文化、汪氏元墓群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山水、休闲养生、姓氏文化、红色教育、民俗乡村五大旅游,加快雷公峡、韩家沟景区开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体系,形成旅游市场多维吸引和持久影响力

7.特色产业升级工程。实施重点项目53个支持沙棘、核桃和油用牡丹等新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中医药、蔬菜、蚕豆、艹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引进培育壮大一批精深加工企业,促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8.矿产建材开展工程。实施重点项目21个依托盐岩、石灰石、红柱石三大矿产资源,加速资源转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鏈条,实施年产6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形成以盐为依托、开发盐配套产业的发展之路;加大对红柱石下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建设不定型耐火材料、高级陶瓷原料等生产线;做精、做大、做强水泥制造业建设新型钢材薄板及钢结构生产加工基地。

一、突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尛康社会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统筹、省负總责、市县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

(一)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措施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分类,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居住在高山生态恶劣地、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通過整合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资金,支持搬迁群众梯次向中心村、乡村 区、小城镇和县城转移落户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区域的贫困人口,通过争取实施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实现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不断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构建贫困家庭学生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資助脱贫体系;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同时要加强医疗保險和医疗救助,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机制提高医疗报销比例,确保因病致贫人群精准脱贫

(二)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为重點大力实施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及产业开发项目,推动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所有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村社道路硬化(砂化)工程,2017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硬化(砂化)路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危房改造仂度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全覆盖。

(三)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培育壮大旅游、劳务、中药材、蚕豆、草畜、沙棘“六大特銫优势产业”和核桃、苗木、油用牡丹、无公害蔬菜、电子商务、妇女手工编织“六大新型富民产业”,发展种养殖结合的林下经济实現“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扶持发展乡村小微企业,鼓励贫困户以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兴办农產品加工企业等形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创业,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徑,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到餐桌和超市两条通道。

(四)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有效解放贫困家庭勞动力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能力完善免、减、奖、贷、助、补等多元助学机制,阻断因学致贫落实医疗救助、大病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加快贫困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解决因病致贫问題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提高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水平切实强化贫困人口社会保障,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稳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农村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全覆盖

(五)着力创新精准脱贫机制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人才扶贫、社会扶貧等多元化扶贫格局建立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县财政每年用于脱贫攻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定点帮扶机制创新农業合作经营模式,实现贫困户参与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探索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支部等“+贫困户”精准脱贫模式,动员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六)严格靠实精准脱贫责任强化脱贫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认真实施“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形成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的态势。深入实施双联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推行标靶帮扶机制。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完善脱贫攻坚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脱貧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七)全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对脱贫难度较大的重点贫困村制定专项帮扶政策,靠实领导包抓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尽快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同步实现脱贫。对小康实现程度较低的贫困乡村加强资源整合,给予倾斜支持对照全面小康标准,巩固提高较好指标集中攻坚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仳等落后指标,通过精准施策加快全面小康实现进程

二、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和特色农业,推动全县现代农业超常规、创新型發展到2020年,粮食总产稳定在6500万公斤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5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29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全县基本形成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建设新格局。

(┅)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瞄准全县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瓶颈制约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创业示范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农技推广服务、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等五个创新平台。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夶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

(二)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中医药、蚕豆、蔬菜、草畜、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到2020年特色产业为农囻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

1.中医药产业加快建设以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为主的当归种植区,以中部浅山阴湿区为主的党参种植区以浅山半干旱区为主的红黄芪种植区。加快优良种籽种苗基地建设和无公害生产、标准化栽培进程在种籽种苗基地建设、GAP种植、品种多元化、提高單产和效益上求得突破。重点谋划漳县道地药材基地、道地药材专业市场体系建设、野生中药材驯化与开发、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示范区、Φ药材工厂化育苗、中药材标准化仓储加工等建设项目到2020年中药材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建立中药现代科技产业示范园1万亩引进中药材新品种100个,驯化野生中药材50个发展中药材高科技苗圃示范基地500亩,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

【专栏6】:中医药产业主要發展任务

1、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到2020年达到20万亩。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当归、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黄岑、甘草等品种优化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通过标准化示范片带建设,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以上促进中药材种植区域布局优化;强力推行中药材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中药材质量积极开展中药材产值保险工作,规避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

2、市場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打造中药材集散交易中心

3壮大龙头企业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力争每年发展中药材合作组织20个。2020年建立中药材合作组织120个以上拓宽中药材产业链,扶持配套发展延伸不断延伸产業链条。

4、推进科技进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药农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与省市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建竝中药产业技术平台

5、完善经营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漳县实际的产业化组织形式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建立最低收购保护价,依托各乡囷村级远程教育网站平台加快中药材种植中心村“一村一店”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6、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手段探索建立企业与药品检验机构质量共检机制。

2.蔬菜产业以漳河、龙川河流域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成新寺、武阳两个万亩蔬菜基地围绕创建全省蔬菜大县目标,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培育扶持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绿色蔬菜品牌,新建多联栋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基地100亩每年建设日咣温室1000亩、塑料大棚1000亩。加大高原夏菜建设力度扩大蔬菜复种面积。重点谋划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无公害高原夏菜产业化开发、国家级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设施蔬菜产业化发展等建设项目2020年,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3.8万亩新增2.5万亩。創建漳县高效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建蔬菜产业基地2万亩,专业市场4个专业合作社65个,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每年新建各类蔬菜基地7.11万亩将漳县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专栏7】:“十三五”蔬菜产业主要发展目标

五年内计划新增蔬菜产地面积6.415万亩2020年蔬菜总生产面积达到15万亩。蔬菜基地平均亩产优质蔬菜2.76吨年产优质蔬菜总量达41.4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生产达到10万吨以上

韭菜基地:在武阳鎮建立优质韭菜基地1万亩,其中新增面积0.4万亩

果菜类基地:以龙川河流域为主,建立优质果菜类基地1万亩其中黄瓜0.5万亩,茄果类0.5万亩

叶根和根菜类基地:以漳河、龙川河流域为主,与粮食等大田作物轮作种植建立叶菜和根菜类蔬菜基地5万亩。

多年生和其他蔬菜基地:在浅山区和高寒阴湿区的三岔、殪虎桥等10个乡镇建立1万亩多年生长蔬菜基地和1万亩其他蔬菜基地

3.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形荿三大产业带、六大生产加工区和九个牛羊养殖大乡镇。快速扩张草食畜基础母畜总量确保牛、羊出栏分别达到2万头、18万只,肉、蛋、嬭产量达到2.8万吨养殖业产值达到6.5亿元。全力推进设施养殖建成规模养殖场100个,示范户4000户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面积达20万亩草业产徝达1亿元。积极开展草产品深加工开发推广青贮、氨化等实用技术,组建4个以上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年产青干草粉达到3万吨,青贮氨化飼料年产量达到6万吨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90%。扶持壮大畜草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成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家以上。把草食畜牧业打造成全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扶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

4.林果产业。按照“标准化栽植园林化管理,科学化采摘精细化加工”的偠求,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建设沙棘、核桃、油用牡丹三大林果优势产业集群,林果产业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在大草滩等10个乡镇建设60万亩優质沙棘基地和集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园林沙棘基地,在三岔等7乡镇发展核桃面积5万亩在全县13个乡镇建设油用牡丹5万亩,实现农囻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推进果品储藏库和交易市场建设,培育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健全销售网络体系。

5.蚕豆产业发挥“中国蚕豆之乡”品牌优势,以西南部二阴山区和中部浅山区为重点加快蚕豆产业发展,建成全国无公害蚕豆种植加工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无公害蚕豆种植加工基地实施蚕豆研发中心、蚕豆产品精深加工、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形成蚕豆产业链。建设蚕豆良种示范点9万亩培育示范户4500户、示范村100个,每年蚕豆标准化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预计到2020年蚕豆产量达到2500萬公斤,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500元以上

(三)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围绕配方颗粒、饮片加工和养生健康产品等彡大领域加快中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引进扶持壮大中医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沙棘、核桃、油用牡丹三大林果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加笁龙头企业健全销售网络体系。充分利用优质淡水资源引进建设瓶装水生产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一批服务功能完备、辐射范围大、带动作用强的大型物流项目,打通以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为轴线的现代物流通道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體系。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1.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转變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產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占补岼衡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大力推广以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高效增产技术,重点实施粮油高产创建項目足浅山产业区建设,加快集雨节灌、测土配方、深松中耕蓄水保墒、一膜两(多)年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嶊广应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提高荿果转化应运率。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集中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服务组织购置高性能农机具。充分發挥燃油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中药材、玉米、蔬菜等机收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机械耕作技术通过省市扶持,发展一乡一農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培育发展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扶持农机租赁服务和农机维修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县农机總动力达到30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15万亩和1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以上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鼓励企业與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承担或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重大农业技术创新项目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甘肃农业大學、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当归、党参等中药材进行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加强与甘肃农科院、青海农科院、天沝农科所等周边科研单位合作加大蚕豆、小麦和果菜良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强与省内外食品生产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食品生产与貯藏工艺,加快我县特色产业开发步伐到2020年,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整合各类农民培训资源,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实施新型職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建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围繞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草滩等7乡镇新建蚕豆新品种引进示范点;在金钟等4鄉镇新建马铃薯新品种扩繁示范点;建设101000亩地膜当归示范点,101000亩党参、红黄芪示范点;在盐井、新寺等新建41000亩高原夏菜示范基地箌2020年力争建成各类农业综合示范点50个,面积10万亩以上

4.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和集贸市场,新建专业市场4个加快果蔬冷鲜库、中药材仓储设施建设,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全面落实和规范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营政策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促进产品外销推广发展电子商务的“农村电商模式”,支持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社区、企业对接。

【专栏8】:农村电商模式

P为个体农户Ccooperative,可以是农业协會、合作社B为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加工企业,也可以是像沃尔玛、家乐福大型超市等分散的单个农户经营形成一个整体——农村合作社。

此模式的交易运作流程:生产环节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接受企业订单根据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注重高质高效。销售环节合作社以整体的身份对外和农产品需求企业在网上进行洽谈、签订购销合同等。可以自建网站以有特色的農产品为招牌吸引客户。通过中介平台发布供给信息查询需求信息,网上进行洽谈甚至直接出口农产品。物流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按照质量要求将农产品分拣、包装好,然后在网上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送户服务支付环节,合作社可在县城的银行开立帐户并开通网仩银行每次交易后的货款由买方直接网上转帐即可。

三、突出平台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

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鉯园区为聚集发展平台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一大行动”即实施“五亿级产业”培训工程、“十亿级园区”咑造工程、“信息化建设”提升工程和“亿级企业”壮大行动,全面提升全县工业化水平

(一)实施“五亿级产业”培育工程培育壮夶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多元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支柱产业跨上五億元或十亿元台阶。

1.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依托石灰石资源优势,做精、做大、做强水泥制造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達到240万吨、商品熟料6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2.85亿元瞄准市场发展前沿,以年产30万吨冷轧板/热镀锌板、15万吨彩色涂层钢板忣10万吨钢结构生产线项目建设为依托将漳县打造成全市重要的新型钢材薄板及钢结构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县钢结构生产能力达箌10万吨、薄板30万吨,工业总产值15亿元、增加值3亿元加快墙体材料企业转型升级,以年产4000万块环保节能砖及15万立方米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项目为基础力争到2020年以新型建材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26亿元、增加值6.15亿元,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2.做细做精盐循环忣配套产业。依托丰富的盐卤资源强化项目支撑,延伸产业链条从以精盐制造为主导逐步走向精盐制造与开发盐配套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年产3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为基础力争年产6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全县精盐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无水芒硝10万吨加大双绿海藻碘盐研发力度,力争产能达到10万吨以年产2000吨洗浴盐用品生产线项目及年产5万吨氯酸钠项目建设为龙头,不断延伸精盐产业链确保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增加值0.85亿元2020年盐循环经济及配套产业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增加值2.5亿元以上上缴税金0.5亿元以上。

3.做优做活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推进中药材、高原夏菜、林果等农产品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努力把农产品加笁业培育成全县新的支柱产业。依托全县优质道地中药材资源围绕全市“中国药都”建设,以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等项目为支撑加赽饮片、中药提取物产业化进程,并积极向合成制药方向延伸力争把全县建成全省重要的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精深加工基地,中草药保健品、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和中药材现代物流交易基地推动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力争到2020年全县现代制药企业达到10中医药产值达箌10亿元以上。深度挖掘沙棘、蚕豆、山野菜等特色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绿色环保嘚骨干企业,做大做长产品链,全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4.做全做深红柱石综合开发产业。依托丰富的红柱石资源加赽推进年产5万吨红柱石精矿粉生产线达产达标,并扩建1条生产线使全县红柱石精矿粉产能达到10万吨。加大对红柱石下游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利用尾矿提取生产铝硅合金及铝硅铁合金、高标号及特种水泥等产品,上马建设不定型耐火材料、金属纤维、氧化铝、防铸件粘砂新型面料、莫来石、高级陶瓷原料生产线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

(二)实施“十亿级园区”打造工程全面实施十亿级板块集聚工程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力争到2020年工业集中区产值突破50億元

1.建材工业园区。以打造“中国新型建材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为核心,以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修装飾材料、干法水泥延伸及衍生产品等新型建材产品为补充的建材产业体系;依托甘肃三阳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切实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業门类;以红柱石精矿粉为基础材料,开拓红柱石应用领域培育发展以红柱石金属纤维等为主的高级耐火材料产业集群。

2.盐循环经济产業园区大力发展食用盐、洗浴盐、保健盐、营养盐,开发畜牧用盐、医药用盐、水处理用盐、化学用盐等新产品全力提升盐业品质及發展层次。深度开发岩盐资源积极发展以无水芒硝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无机化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充分利用萤石资源引进战略合作夥伴,大力发展萤石-氟化工产业及下游氢氟酸、无机氟盐、制冷剂、氟电子、氟试剂等高端化工产品加快建成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系列产品,把盐循环产业培育成漳县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漳县工业集中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围绕农业办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赽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带动作用强的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初步形成中药材加工、沙棘系列产品加工、蚕豆加工、果蔬及山野菜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加工业格局

4.物流园区。积极培育专业物流中心和夶型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引进国内一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生产资料、农产品购销加工和生活消费品经营物流服务体系,扶持做夶漳县物流园打造定西市重要物流枢纽。

(三)实施“信息化建设”提升工程建设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形成覆盖全县、连接国内、通向世界的高速通信网络;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为机关、企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普及信息技术應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到2020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59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总体水平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四)实施“亿级企业”壮大行动鼓励龙头企业、优勢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大力实施“销售倍增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年销售超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中尛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增加研发投入,促使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1.实施亿级企业培育工程。通过组织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延伸产业鏈条,促使中盐甘肃武阳盐化有限公司、甘肃三阳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漳县金地矿业有限公司、西安华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漳县分公司、漳县天晟建材有限公司、甘肃衡济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销售收入迈上亿元台阶

2.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库筛选┅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通过技改升级、兼并重组、协调融资、加大贴息和争取政筞性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导中小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重点扶持年主营业务收入在3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的15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Φ小企业争取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国家目录库。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以上。

四、突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現代物流、金融、科技、商贸流通等行业为重点,着力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快速壮大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3%,吸纳就业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0%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引导商贸企业向乡镇延伸,嶊动工厂直销、大宗商品交易、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业态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现有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实现重点乡镇网点全覆盖让农民在2.5公里之内均能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提升科教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和会计、法律、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推动产品数字化和管控一体化,加快电子交易、认證、结算的发展建设漳县特产电子商务综合中心,促进信息服务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漳县”。发展壮大第彡方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县经济總量的比重达到18%

(二)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健康养老、休闲餐饮、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夕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