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观出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

确保政令畅通:二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_网易新闻
确保政令畅通:二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增强大局意识,做到令行禁止这是中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的一条重要要求。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上半年我国经济走势总体良好,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地方感受不是那么明显,从局部难以看清全局。中央着眼于发展全局,着眼于长远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力求妥善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形势,高度重视存在问题,自觉地服从大局,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增强大局意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全局要照顾局部,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候,虽然问题只是在个别地区和部分行业出现,但叠加起来就会使矛盾扩大、凸现,对国民经济全局造成不利影响、带来严重后果。“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只有胸怀大局,才能摆正位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
  增强大局意识,要重视当前发展,更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一方面要继续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既看到偏快的现状,又看到过热的趋势,居安思危,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忌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片面依靠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增强大局意识,要确保政令畅通。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有个过程,一些措施尚未落实到位,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甚至还在继续发展。中央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判断形势,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中央的这些决策和部署,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这条大船能够持续平稳较快航行。各地区各部门应当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各行其是,要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当前,要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把好土地闸门、信贷闸门、市场准入门槛。
  增强大局意识,还要增强法治观念。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经济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驶向法治轨道,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新华网-人民日报)编辑: 刘丽莉
本文来源:东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事关全局的重要关系 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_小宗师专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高度重视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此都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要做到这“三个相协调”,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正确处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四个着力’上。”从贵州实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系,切实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与“快”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又好又快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当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全国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从共性来说,贵州与全国一样,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都具备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同样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繁重任务。从个性来说,贵州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唯一低于800美元的省份,是全国欠发达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些年来贵州投资增长一直不快,没有出现投资过热现象;“十五”期间贵州年均经济增长10.2%,自己同自己相比发展是快的,但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快,即使同西部省份相比我们的发展也比较慢。综合分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的共性与个性,在贵州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做到贵州发展与全国发展的有机统一,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一,要用贵州的“快”服从服务于全国的“好”。从全国来看,贵州发展得快一点,是统筹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实现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对贵州来说,我们把发展速度搞得快一点,不仅是缩小同我国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要求,而且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因此,贵州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贵州必须努力保持一个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这与全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贵州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8%,贵州发展快一点,非但不会导致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而且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实现全国又好又快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作用。第二,要用当前的“快”服从服务于长远的“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当前贵州各项工作的根本主题和第一要务。只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保持快于全国的发展速度,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才能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做到了当前的“快”,才能为长远的“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贵州的极端重要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千方百计保住“青山绿水”,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来谋求当前的“快”,决不能以牺牲长远的“好”来换取眼前一时之“快”。必须看到,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第三,要用“快”与“好”的和谐统一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我们追求的发展速度必须是有效益的速度,而不是不讲成本、不讲质量、不讲效益的盲目的高速度。我们要防止片面求“快”而忽视“好”,没有“好”为基础,“快”不仅不能持久,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冲突时,“快”必须坚决服从“好”。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切实做到能快则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有明显的“速度效益型”特征,只有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才能促进财政收入好、企业盈利多、城乡人民增收快。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许多前进中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不仅制约发展步伐,而且影响效益提高。要通过促进“好”与“快”的有机统一,推动从单纯的速度型增长向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转变,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方面,我省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还有许多需要抓紧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目前农村尚有贫困人口266万人、低收入人口465万人,剩下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稳定解决温饱的任务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我省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要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切实做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科学规划、远谋近施。第一,要把继续打好基础与推进重点突破有机统一起来。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省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正在全力推进“十年重点突破”。但总体上看,目前,我省仍然面临继续打好基础与推进重点突破双重历史任务。从继续打好基础来看,这是增强后劲、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目前,我省农业基础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瓶颈”制约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滞后,继续打好基础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必须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继续锲而不舍地把打基础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积蓄力量、创造条件。从推动重点突破来看,这是增强信心、鼓舞士气、推动全局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十五”以来,我省“两烟一酒”、能源、原材料、化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和旅游等优势产业迈出了重要步伐,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在一些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为长远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围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勇于探索,果断决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紧启动实施对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骨干项目,如期完成“十年重点突破”的战略目标。第二,要把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推动长远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推动长远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关系的基本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有几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力求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立足资源、面向市场,规划实施一批对全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精加工深加工项目,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经济体系。二是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基”攻坚水平,加快在有条件的县(市、区、特区)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我省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贵州人口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重要性,麻痹不得,松懈不得,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艰苦努力,今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控制在7.26%,成绩来之不易。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治理人口过快增长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四是要举全省之力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创新型社会。坚持以创新促跨越,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组织实施一批对加快全省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战略影响的高新技术项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第三,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在协调利益中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省已进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是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省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气候、人文、人力等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均耕地少、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必备的可耕之地,留下宝贵的可永续利用资源。二是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无论是考虑当前,还是谋划长远,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3900多万各族人民。三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风气,切实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现在我省经济还不发达,生活困难的群众数量仍然很多,广大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为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的落后面貌而奋力拼搏。必须坚决反对搞“花架子”和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我省来说,各地发展的局部要求与全省发展的全局要求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但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常常会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不相一致的问题。有的问题虽然只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出现,但积累起来就会对全省大局造成不利影响、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前些年我省高耗能项目遍地开花,局部上满足了当地的发展要求,但从全局上看,不仅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而且一遇市场变化,便留下一堆烂摊子。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切实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全局兼顾局部。第一,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当突出。在全省9个市州地中,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贵阳市为14934元,最低的毕节地区仅为3200元,前者为后者的4.67倍;从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来说,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云岩区为19009元,最低的望谟县只有1809元,前者为后者的10.51倍。面对这样大的差距,不可能做到齐步走,也不可能让发展快的地方停下来等。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一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发展,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综合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对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要稳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扩大县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县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源开发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和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第二,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找准各地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切实防止产业结构趋同。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组织各有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结合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特点划分了贵阳城市经济圈、西部经济带、黔北综合经济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对各地的区域发展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定位,一些区域专项规划已经完成。但在实施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感到,这里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机制问题。如果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协调机制和利益连接机制,就无法调动生态脆弱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也无法解决各地发展结构趋同的问题。像过去高耗能项目那样遍地开花的问题,就有可能重现。第三,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胸怀全局、立足当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能否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领导水平、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注意从大局中找位置、理思路、做工作、作贡献。当局部和全局发生矛盾的时候,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必要的时候,牺牲局部利益,保证全局利益。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纪律问题。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要在“结合”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满足于会议部署和一般号召,要注重实效。三是要弹好“钢琴”。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在围绕全局开展局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兼顾各方,不能顾此失彼。要像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那样,十个指头协同动作,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一旦出现某些局部问题的解决对全局发展有突破性意义的情况,更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以此推动全局。四、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些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市场化水平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政府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现象还经常存在;一些重要行业仍然存在垄断或者有限竞争问题;投资主体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有形市场建设滞后,无形市场发育不足;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信用建设亟待加强,等等。我们必须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切实把加快市场化进程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动力。第一,要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前提。要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把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济活力不足、市场效率不高。我们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不仅要积极推动市场有序运行,而且要注意激发市场活力。一是要把加强经济立法、制定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杠杆作为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进一步使政府的经济行为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更加符合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要求。二是要坚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重,推动各类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大中小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相配套,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要促进要素市场全面发展,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转化。第二,要把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任务。目前我省市场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我们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市场活而有序、健康发展。一是要通过规范上市、相互参股、中外合资等形式,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权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二是要采取整体拍卖、非公有资本参股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群众的小生产组织起来进入大市场,广泛参与市场活动。第三,要把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和市场秩序建设作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我们要通过建设“信用贵州”,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提供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基础。一是要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构建以政府监管体系为基础、行业监管体系和社会中介监督体系有机结合的宏观监管体系。二是要推进政府信用建设,用政府诚信带动企业诚信,带动社会诚信。三是要严格控制企业信用风险,引导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完善风险监控,增强履约能力。四是要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为讲诚信的人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五是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保护公平交易的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注重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防范和纠正市场无序行为。五、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和企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我省这两个轮子的运行都不甚理想。一方面,我省政府机关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我省企业数量少、企业实力弱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9户,其中,大中型企业224户,大企业仅有23户,99%以上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实力也不强。2006年我省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只有2户,一户是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排在第278位,销售收入110亿元),一户是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在第451位,销售收入67亿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对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第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有效解决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目前我省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还很突出。要坚决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集中精力抓好政府“必须管”、“管得了”、“管得好”的事情,下决心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一是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全方位、全过程地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全面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二是要按照建设效能型政府的要求,全面实施机关效能建设,完善机关目标管理,打造高绩效政府组织,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三是要按照建设责任型政府的要求,健全督查制度、考核制度和报告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四是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政府的基本职能进行科学考核,努力创造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业绩。第二,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企业发展和鼓励创业、指导创业、帮助创业的良好局面。发展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今年我省有关机构开展的新闻调查表明,有27%的受调查者认为贵州的政策环境不好,30%的受调查者认为市场环境不好,43%的受调查者认为服务环境不好,33%的受调查者认为法制环境不好。因此,环境问题非抓不可。在起草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的调研过程中,许多同志强烈要求把“生态立省”战略提升为“环境立省”战略,这抓住了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坚持做到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重、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并重,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力度,营造优质的发展软环境,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努力打造适宜生产生活、吸引投资创业、富有文化魅力的贵州新形象。二是要围绕支持企业发展这一主线规范政府行为,推动政府管理职能与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推动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推动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与经营活动分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并不断创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家允许的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指导、员工培训、咨询服务,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第三,要建立规范的政府与企业对话机制、协商机制、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既要对全社会的发展负责,也要注意为企业的发展搞好服务;企业要努力追求合法的经济利益,但必须注意外部影响、承担社会责任。要处理好政府的公共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关系,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担责任、良性互动的政府与企业关系。一是要建立经常的对话机制。我省企业决策研究会在沟通信息、增进了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要利用和拓展这一形式,吸引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参加,组织政府部门与企业进行定期对话,提倡和鼓励大家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要建立互动的协商机制。在不少情况下,政府从全局利益的需要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往往对一些企业的要求重视不够;企业从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开展经营活动,但往往忽视了外部影响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政府和企业双方都要共同努力。政府要主动协商,企业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政府要急企业之所急,企业也要服从全局利益。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各级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承担者和行使者,必须从全省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作规划、谋发展。同时,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同样肩负着构建“和谐贵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使命。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整合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共同推动贵州发展,共同维护全省人民利益。六、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但与全国相比差距还很大。2005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8.3:41.8:39.9,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国低5.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而且,我省三次产业的质量和层次都不高,集中表现为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三产业层次不高。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一,要在突出特色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比重逐步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丝毫没有降低,反而更加重要。我省73.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任何时候“三农”问题都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一是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继续加强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稳定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坚持一村一品、一地一策,充分发挥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在巩固烤烟、油菜等传统特色农产品的同时,集中发展马铃薯、辣椒、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花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三是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产出,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走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第二,要在做大做强中进一步提高工业比重。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在推进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经济体系。一是要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采取联合新上、技术改造、嫁接外资、重组兼并、上市融资等方式;切实支持电力、煤炭、材料、化工、烟草、酿酒等优势、特色领域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加快发展,通过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带动形成各种产业集群。二是要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推进资源型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三是要按照大上规模、力创品牌、注重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强企业。四是要依托宜人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到我省进行创业和发展,做大做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第二三,要在提升层次中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我省服务业规模小、层次低,与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差距还很大。一是要坚持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以改善接待条件、提高通达能力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为重点,加强对民族歌舞、民族节庆和风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在继续加大道路建设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快省内支线机场建设,完善省内机场与省外机场间的航线网络,支持机场和航空公司开拓以旅游支线为重点的新航线,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二是要在继续扩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大力培育若干服务企业,鼓励发展绿色消费、清洁消费,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信息、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为主的新兴服务业,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产业素质,推进信息化管理、网络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除了上面讲的六个关系,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系还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等,因为时间有限,今天先点个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本文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同志在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的发言,发表时略有删节。)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局意识不强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