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在国王金融做过境外期货交易呢,可以告诉下吗?先谢谢了!

国外互联网金融现状-期货知识-金投期货-金投网
7x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64-4881
期货行情:
您的当前位置: >
国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摘要国外互联网金融现状:尽管中国的商业经营讲究“中国特色”,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却一直没有能打破海外模式汉化版的惯例。
国外互联网金融现状:尽管中国的商业经营讲究&中国特色&,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却一直没有能打破海外模式汉化版的惯例。
从全球范围看,结合互联网高效性、规模化、普惠性的优势,实现金融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已是大势所趋,但各国的发展路径略有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以下将简单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现状:
(一)美国传统金融业通过自发的与互联网结合巩固了地位,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对市场冲击有限
美国的传统金融体系经过长期发展,产品和服务较为完善,而且金融机构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开始了自发的信息化升级,金融的互联网化整体上巩固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例如,美国信用卡市场较为成熟,2012年人均持有1.2张信用卡,其方便快捷的特征抑制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同时,银行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信用卡的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业务在2012年增速分别达到24%和20%,这不但没有冲击银行的地位,反而提高了传统业务的覆盖率。
在强大的传统金融体系下,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空间较小,只能在传统企业涉及不到的新领域里发展。(金投今日推荐:)
1.货币市场基金。典型的例子是PayPal于1999年推出的将余额存入货币市场基金的服务,也就是我国余额宝的美国版。PayPal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一张支付牌照,在财政部注册,受联邦及州政府的两级反洗钱监管,其资金托管也受到FDIC的监管。在年利率上行期间,该基金规模曾达到过10亿美元,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流动性和保本两大优势纷纷丧失,2008年后美联储降息至接近0%,该产品最终在2011年退出市场。事实上,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在年的利率市场化期间,迎来过爆炸式的扩张,而90年代其与互联网结合并未带来&第二春&,可见,货币市场基金长期是否繁荣并不在于营销渠道,而是主要取决于利率市场的格局。
2.网络银行。建立于1995年的SFNB是世界上第一家纯网络银行,受美联储和各级政府监管。由于成本低,费用和存贷款回报率都很有竞争力,创建初期发展迅猛,曾一度通过收购成为全美资产规模第六大的银行。不过,随着花旗、大通等老牌银行加快网络银行布局,SFNB优势不在,加之内部风险管控不善,1998年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此后,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就又回到了传统大银行割据的局面。
3.网络经纪商。90年代中期,折扣经纪商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在营业部业务的同时推出网上经纪业务,1996年,纯网络经纪商E-Trade上线,开创了完全基于互联网交易的模式,1999年,以美林为代表的传统券商全面开展网络业务。美国SEC对网络经纪商实行备案制,认为这只是传统经纪业务的延伸。时至今日,这三类经纪商针对不同客户形成了差别的盈利模式。纯网络经纪商通过极低的交易佣金吸引客户,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嘉信等则在提供经纪通道服务的同时,附加咨询服务;而美林等则针对机构投资者提供全套金融服务,收取高额佣金。目前这三种模式三分天下。
4.P2P借贷。美国的P2P借贷平台受SEC的严格监管,典型的例子是LendingClub(LC)。LC成立于2006年,2013年该平台的贷款规模已经达到20亿美元。LC只收中介费不提供担保,借款人主要依靠信用融资,筹款主要用于支付信用卡债。该平台平均违约率为4%。
5.众筹。在美国,众筹业务由SEC直接监管。典型的例子是Kickstarter(KS)。KS于2009年成立,主要向公众为小额融资项目募集资金,致力于支持和鼓励创新。2012年美国通过JOBS法案,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使得众筹融资替代部分传统证券业务成为可能。(金投期货今日推荐:)
(二)日本是由网络公司主导互联网金融变革的典型
与美国不同,日本的互联网金融由网络企业主导,并形成了以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乐天为代表的涵盖银行、保险、券商等全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集团。乐天公司是于1997年成立的电子商务企业,它于2005年通过收购建立了乐天证券,开始打造互联网金融业务。利用其规模巨大的电商客户群,乐天证券建立当年就成为日本开户数第三位的券商。当前,该公司是稳居日本第二位的网络券商,主营业务涵盖股票、信托、债券、期货、外汇等。由于其电商平台7成交易都是通过信用卡来支付,乐天2005年开始进入信用卡行业,利用其消费记录作为授信依据。2009年乐天又开办网络银行,目前乐天银行是日本最大的网络银行。2012年乐天金融共贡献了1564亿日元的营收,占该集团总收入的30%。(金投期货今日推荐:)
(三)英国P2P借贷发展迅速
英国是P2P借贷的发源地,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务的公司始于2005年3月英国伦敦的一家名为Zopa的网站。Zopa网贷平台为不同风险水平的资金需求者匹配适合的资金借出方,而资金借出方以自身贷款利率参与竞标,利率低者胜出。而这一信贷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和个性化的利率定价机制常常使借贷双方共同获益。至此之后Zopa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模式迅速在世界各国复制和传播。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导信贷市场的大银行都提升了资本金充足率,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不足。在此背景下,英国P2P借贷,以及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为解决小微企业及个人创业者融资难题发挥了较大作用。
(四)法国第三方支付与众筹市场高速增长
法国的互联网金融业以第三方支付、众筹、在线理财、网上交易所、小额信贷等服务类型为代表。在第三方支付方面,PayPal在法国占据48%的市场份额,为此,法国巴黎银行、兴业银行和邮政银行等三大银行于2013年9月共同研发了新型支付方式以争夺在线支付市场;在P2P信贷领域,法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营利和非营利两种模式,其中非营利模式的代表是Babyloan,用户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或个人进行公益投资,贷款人不收取利息;在众筹方面,法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13年法国境内通过众筹平台共筹集了8000亿欧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倍。(金投期货今日推荐:)
(五)德国的P2P借贷有不同的风险承担模式
德国的P2P网络借贷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该市场主要由Auxmoney和Smava两家公司垄断,它们均成立于2007年。德国的P2P公司普遍都不承担信用风险。在Auxmoney平台上,由贷款人承担所有风险;而在Smava平台上,贷款人可采用两种方式规避风险,一是委托Smava将不良贷款出售给专业收账公司,通常可收回15%-20%的本金,二是同类贷款人共同出资成立资金池来分担损失。第三方支付在德国发展较快,2011年德国网上支付金额占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其中31%的交易是借助第三方支付完成的。德国的众筹融资尚在起步阶段,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壹周期货刊
新年新气象,就在日收盘之后,股指期货...
2015年年初,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周一(1月4日)亚洲时段,投资者首先需要关注市场开...
金投网(gold.org)2月14日讯,股指期货最新消...
网上自助开户推荐
优质化服务,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本,网点遍布全国
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风险管理
投行顾问式期货中介业务服务体系,核心竞争力
优质化服务,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本,网点遍布全国
优质化服务,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本,网点遍布全国
热门期货软件下载
国内交易所
国外交易所
热门营业网点
姓  名:
请填写真实的姓名
手  机: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
期货公司:
默认公司无需填写
温馨提示您也可以直接咨询热线 400-664-4881 或网站在线客服。
姓  名:
请填写真实的姓名
手  机: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
温馨提示您也可以直接咨询热线 400-664-4881 或网站在线客服。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您的位置: &
金融危机前后国内外期货价格动态关系研究——基于CM0T、DCE和TOCOM的玉米期货市场的VAR模型实证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贴水400点、贴水率13%,期指IF在这个假期前的最后一天又亮瞎了大家的眼睛!刷新历史低点。  “太壮观!”相信不少看官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实际上,除了IF,IH贴水236点、IC贴水746点,贴水率也都超过10%。  期指周三的“过山车”行情本身就相当刺激,临近午盘一轮急涨,IF盘中最高涨逾6%、IC更是一度接近涨停,一个下午又消耗殆尽,最终全线收跌。与期价同步剧烈波动的是升贴水,临近收盘前,三大期指贴水幅度均快速放大。“以为昨天已经够奇葩了,结果今天更奇葩,期指贴水一天都可以变化差不多10%。”有交易员感慨道。  期指缘何深度贴水  期指缘何深度贴水,其中暗藏何等玄机?对于参与者而言,又有哪些可能的交易机会?  有机构人士认为,深度贴水首先是受市场情绪影响,表明投资者对比较后市看空,9月的清查配资大限对情绪冲击较大;而从贴水本身来看,还应该考虑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枯竭,其中包含部分停牌股票的下跌预期;当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在中金所出台限制措施后,现在期指市场多空力量实在太不平衡,目前没有力量能够引导基差回归。“反向套利因为融券的问题,基本没法操作,期权对冲参与群体较少,也不足以平衡市场。”  在他看来,期指深度贴水情况下,现阶段有一些比较现实的操作策略:如果看多后市,可以直接买入股指期货,因为它相对便宜。此外,也可以结合期权做一些套利。实际上,券商中国记者身边一些专业投资者今天尾盘已经尝试性买入了期指。  贴水可望成为新常态  谈起期指夸张的贴水,交易所的限制升级似乎是很难回避的话题,期指市场功能发挥受到很大影响。“本周以来,可以看到期指贴水明显扩大,主要原因就是中金所提保等限制措施的实施。”有专注量化交易的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定是套保交易按照10%比例收保证金,投机按30%,等于是国家鼓励套保、打击投机,但套保的对手盘正是投机,交易机制导致力量失衡,这两股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不均衡,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当然,还有一些圈内人士提出,现在的期指贴水称之为现货升水恐怕更为贴切,其实是国家队稳定资金的介入让现货市场价格相对高估。“券商自营4500点以下不让出,国家队又‘收储’一部分,贴水恐怕会成为新常态。”有类似观点的也大有人在。  股市盘面依旧让人看不懂,银行股今日再度出手护盘,工商银行2008年以来的第一次涨停,令人“啧啧”感叹。5000点买的银行股,却在3000点解套;2850点抄的底,却在3100点被套了!  中金所进一步加大市场管控,严格限制市场过度投机  今日,中金所公布一系列股指期货严格管控措施,旨在进一步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促进股指期货市场规范平稳运行。  近期,中金所采取包括调高交易保证金、提高手续费、调低日内开仓量限制标准等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措施实施以来,股指期货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市场投机氛围仍然较重。为最大限度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中金所经深入研究和论证,拟进一步收紧上述监管标准,出台相关新措施,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与平稳运行。  一是调整股指期货日内开仓限制标准。中金所决定,自日起,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日内开仓交易量是指客户单日在单个产品所有合约上的买开仓数量与卖开仓数量之和。套期保值交易的开仓数量不受此限。  二是提高股指期货各合约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切实防范市场风险,通过降低资金杠杆抑制市场投机力量,自日结算时起,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目前的30%提高至40%,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目前的10%提高至20%。  三是大幅提高股指期货平今仓手续费标准。为进一步抑制日内过度投机交易,结合当前市场状况,自日起,将股指期货当日开仓又平仓的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由目前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一五收取,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收取。  四是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为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强化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监管,中金所要求会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客户管理。对于长期未交易的金融期货客户,会员单位应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加强验证与核查客户真实身份。自日起,长期未交易客户在参与金融期货交易之前,应知悉交易所现行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作出账户系本人使用,不出借、转让账户或将账户委托他人操作,合规参与交易等承诺,并将承诺书通过会员单位报送中金所后,方可参与金融期货交易。  上述措施实施后,中金所将继续加强市场风险监测与交易行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等非理性交易,实现市场规范平稳运行。[PAGE@默认页1]    股市的急跌刺激了投资者的不满情绪,而情绪在舆论的传导中找到了一个发泄口——股指期货。近日,有部分舆论认为,股指期货交易的做空行为是股市暴跌、阻碍救市生效的元凶。  9月2日晚,中金所官方微博发布“中金所进一步加大市场管控严格限制市场过度投机”的通知,祭出四条“狠招”,一是自日起,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异常交易行为定性  二是自9月7日结算时起,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30%提高到40%。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0%提高到20%。期指保证金分步上调  三是将股指期货当日开仓又平仓的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由目前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一五收取,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收取。四是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交易手续费猛涨  此前,中金所已于8月25日、28日连发两文“上调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抑制股指期货市场过度投机。但此措施并不足以平息部分投资者的情绪,甚至有人急呼“关闭股指期货交易才能救市。”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为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则是投资者将对股市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  然而,就是这个为股市承接风险的角色,却总在市场暴跌情形下,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股指期货是非辩论  股指期货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财经客户端梳理相关言论发现,反对股指期货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股市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远高于沪深两市的成交额,这可能不是正常对冲风险,而是过度投机;二是股指期货总是先于股市下跌,故此认为股指期货引导了股市下跌;三是在股市暴跌中股指期货大幅贴水,反对者认为这是有人利用股指期货做空股市的证据。  对此,有多名股指期货业内人士公开撰文反驳上述观点。对于股市期货成交额高于沪深两市成交额,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股指期货用保证金交易,带有杠杆,使1元保证金交易对应的交易价值数倍放大。而且,股指期货所对冲的是股票市值,而非成交量,按其对应的股票市值来算,跟股市的流通市值相差甚远。  关于股指期货领跌股市,或许是交易制度的缘故。股指期货采用T 0交易,而股市则是T 1,因此股指期货的反应更快,且期货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使其反应更快。其逻辑类似于雷和闪电,虽然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但却不能认为是闪电带来了雷声。  就“利用股指期货恶意做空股市”的推论,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有关当局严厉打击恶意做空,恶意做空势力当真无惧?就算不惧,恶意做空的资金量也要和国家队的万亿救市资金规模相当才能抗衡。而且,中金所对开仓、持仓做了紧急限制。这种推论很难说通,另一种解释可能更合理,由于股市的卖空受限,导致股市上的卖出、套保需求转移至期指市场上来,导致了期指市场近来的持续大幅贴水。  股指期货屡屡被指股灾元凶  事实上,从股指期货诞生至今,一路上都是毁誉参半。在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最终酿成全球性的股灾。事后,美国政府调查此次股灾后发布《布雷迪报告》,其中提出指数套利和组合保险这两类交易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互相推动,最终造成股市崩溃。自此,舆论便认为股指期货是1987年股灾的罪魁祸首。  彼时,美国舆论对股指期货的指责声与如今中国股民对股指期货的批评如出一辙。  不过,为股指期货正名的人也渐渐站了出来。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及其工作小组在调查后,否定了《布雷迪报告》中关于股指期货印发股灾的结论,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积累以及股票市场本身问题所导致,不是由股指期货市场引起。并认为,全球股市在1987年股灾那天都出现了下跌,而跌幅最大的一些股市恰恰是在那些没有股指期货的国家,如墨西哥。  2008年金融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出色,不但自身运行平稳,还保持充沛流动性,发挥了避险功能,承接大量股市抛压,成为风暴中难得的避风港。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场内标准化衍生品在风险对冲、稳定市场等方面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十三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对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衍生市场发展到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推销手段,而是因为给衍生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经济价值。这些工具使得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并迅速低成本的调节头寸,因此在资产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闭股指期货,救市还是点火?  市场情绪迟迟未现好转,而指责“股指期货做空股指”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么,如果关闭股指期货真的会利好市场吗?  股指期货作为以市场指数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有着市场代表性,采用保证金制度、具备杠杆属性,这使得参与方得以用有限的资金维持一个有高度流动性的市场,在极端行情发生时,这是避险对冲的宝贵平台。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有价值1亿元的股票,当你认为股市会下跌,则会选择抛售。如果在股市中瞬间抛售这价值1亿元的股票,这可能会对股价造成重创。但如果在股指期货抛售,由于有高杠杆支撑,只需卖出几十张合约,对股指期货的价格冲击不会太严重。  此外,如果定要以股灾元凶论处股指期货,那么即使关掉国内的股指期货,似乎并不能截断恶意做空者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的路径。  2010年4月,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这是中国的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但早在日,新加坡交易所就推出了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A股指数期货。近来,该产品交易依然活跃。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然保持着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这使得国际上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持续存在,如果国内的资本市场开放度不够,那么这就给了中国的异地股指期货品种提供了市场空间,如上述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  在新华富时A50刚刚推出之时,国内舆论曾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当时国内没有股指期货,新交所先于国内市场推出,而随着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它们可以在新交所通过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做多,在A股市场做空,导致国内股指可能成为新交所的“影子价格”,并使中国股市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境外交易所的控制。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内的股指期货关闭,曾经的担忧可能再现甚至加剧。并认为,若叫停股指期货会带来众多问题,一是现货未来走势更加扑朔迷离,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将失去未来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市场不确定性迅速上升;二是投资者套期保值工具的消失会加码现货市场风险,使得系统性风险膨胀;三是因为套利者和投机者为市场提供了持续流动性,利于市场效率,停掉股指期货后,市场流动性可能极度缩水。(来源:一财网)[PAGE@默认页2]    股市的急跌刺激了投资者的不满情绪,而情绪在舆论的传导中找到了一个发泄口——股指期货。近日,有部分舆论认为,股指期货交易的做空行为是股市暴跌、阻碍救市生效的元凶。  9月2日晚,中金所官方微博发布“中金所进一步加大市场管控严格限制市场过度投机”的通知,祭出四条“狠招”,一是自日起,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  二是自9月7日结算时起,将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30%提高到40%。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0%提高到20%。  三是将股指期货当日开仓又平仓的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由目前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一五收取,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收取。四是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  此前,中金所已于8月25日、28日连发两文“上调股指期货各合约非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抑制股指期货市场过度投机。但此措施并不足以平息部分投资者的情绪,甚至有人急呼“关闭股指期货交易才能救市。”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为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则是投资者将对股市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  然而,就是这个为股市承接风险的角色,却总在市场暴跌情形下,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股指期货是非辩论  股指期货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财经日报》梳理相关言论发现,反对股指期货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股市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远高于沪深两市的成交额,这可能不是正常对冲风险,而是过度投机;二是股指期货总是先于股市下跌,故此认为股指期货引导了股市下跌;三是在股市暴跌中股指期货大幅贴水,反对者认为这是有人利用股指期货做空股市的证据。  对此,有多名股指期货业内人士公开撰文反驳上述观点。对于股市期货成交额高于沪深两市成交额,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股指期货用保证金交易,带有杠杆,使1元保证金交易对应的交易价值数倍放大。而且,股指期货所对冲的是股票市值,而非成交量,按其对应的股票市值来算,跟股市的流通市值相差甚远。  关于股指期货领跌股市,或许是交易制度的缘故。股指期货采用T 0交易,而股市则是T 1,因此股指期货的反应更快,且期货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使其反应更快。其逻辑类似于雷和闪电,虽然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但却不能认为是闪电带来了雷声。  就“利用股指期货恶意做空股市”的推论,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有关当局严厉打击恶意做空,恶意做空势力当真无惧?就算不惧,恶意做空的资金量也要和国家队的万亿救市资金规模相当才能抗衡。而且,中金所对开仓、持仓做了紧急限制。这种推论很难说通,另一种解释可能更合理,由于股市的卖空受限,导致股市上的卖出、套保需求转移至期指市场上来,导致了期指市场近来的持续大幅贴水。  股指期货屡屡被指股灾元凶  事实上,从股指期货诞生至今,一路上都是毁誉参半。在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最终酿成全球性的股灾。事后,美国政府调查此次股灾后发布《布雷迪报告》,其中提出指数套利和组合保险这两类交易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互相推动,最终造成股市崩溃。自此,舆论便认为股指期货是1987年股灾的罪魁祸首。  彼时,美国舆论对股指期货的指责声与如今中国股民对股指期货的批评如出一辙。  不过,为股指期货正名的人也渐渐站了出来。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及其工作小组在调查后,否定了《布雷迪报告》中关于股指期货印发股灾的结论,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积累以及股票市场本身问题所导致,不是由股指期货市场引起。并认为,全球股市在1987年股灾那天都出现了下跌,而跌幅最大的一些股市恰恰是在那些没有股指期货的国家,如墨西哥。  2008年金融危机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出色,不但自身运行平稳,还保持充沛流动性,发挥了避险功能,承接大量股市抛压,成为风暴中难得的避风港。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场内标准化衍生品在风险对冲、稳定市场等方面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十三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对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衍生市场发展到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推销手段,而是因为给衍生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经济价值。这些工具使得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并迅速低成本的调节头寸,因此在资产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闭股指期货,救市还是点火?  市场情绪迟迟未现好转,而指责“股指期货做空股指”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么,如果关闭股指期货真的会利好市场吗?  股指期货作为以市场指数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有着市场代表性,采用保证金制度、具备杠杆属性,这使得参与方得以用有限的资金维持一个有高度流动性的市场,在极端行情发生时,这是避险对冲的宝贵平台。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有价值1亿元的股票,当你认为股市会下跌,则会选择抛售。如果在股市中瞬间抛售这价值1亿元的股票,这可能会对股价造成重创。但如果在股指期货抛售,由于有高杠杆支撑,只需卖出几十张合约,对股指期货的价格冲击不会太严重。  此外,如果定要以股灾元凶论处股指期货,那么即使关掉国内的股指期货,似乎并不能截断恶意做空者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的路径。  2010年4月,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这是中国的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但早在日,新加坡交易所就推出了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A股指数期货。近来,该产品交易依然活跃。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然保持着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这使得国际上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持续存在,如果国内的资本市场开放度不够,那么这就给了中国的异地股指期货品种提供了市场空间,如上述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  在新华富时A50刚刚推出之时,国内舆论曾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当时国内没有股指期货,新交所先于国内市场推出,而随着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它们可以在新交所通过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做多,在A股市场做空,导致国内股指可能成为新交所的“影子价格”,并使中国股市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境外交易所的控制。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内的股指期货关闭,曾经的担忧可能再现甚至加剧。并认为,若叫停股指期货会带来众多问题,一是现货未来走势更加扑朔迷离,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将失去未来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市场不确定性迅速上升;二是投资者套期保值工具的消失会加码现货市场风险,使得系统性风险膨胀;三是因为套利者和投机者为市场提供了持续流动性,利于市场效率,停掉股指期货后,市场流动性可能极度缩水。(来源:一财网)[PAGE@默认页3] (来源:券商中国)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境外期货配资合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