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展的问题?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来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他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并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重要论断将新常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对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新发展、新突破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九看”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从消费需求看,二是从投资需求看,三是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四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五是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六是从市场竞争特点看,七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 八是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九是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只有立足于这“九看”,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
  新的战略方针,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应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讲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必须准确把握这种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的变化,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我国迈上更高级发展阶段必须越过的坎。因此,组织经济活动,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注重GDP增长,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提高。
  新的制度条件,突出体现为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法宝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牵引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市场与政府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协调共进。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市场、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法治予以切实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的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新常态下必须掌握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等等。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发展才能打开新的空间。正是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战略举措,比如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建设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等等。
  新的工作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为压力所动的战略定力。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敢作为、勇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些要求在新常态下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的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责任意识。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减速,一些人患上“换挡焦虑症”,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沉住气、有调控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他强调,再难也得干,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在新常态下,既要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保持强大战略定力;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历史耐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就会在新常态下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显而易见,在这些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工作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呈现新的状态,展现许多新的亮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化改革带来新变化,释放了市场活力,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二,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三,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第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新的增长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五,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一带一路”等战略稳步实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驾齐驱”;第六,基于国民高储蓄和长期积累的国家净资产,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回旋余地比较大,宏观调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总之,我国经济“换挡不失势”,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双中高”目标。
  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清醒认识到,新常态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新飞跃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但机遇要变成现实,还有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因此,既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保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战略转折的平常心;更要下大决心、大气力引领新常态,面对新挑战去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还需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态,更不是说我国目前的现状便是新常态。如果把现状认作新常态,新常态就变成对现状的消极默认,从而失去其蕴含的进取精神。目前的状态只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它正引领我国经济进入一种综合动态优化过程:某些特征正在生成、发展、壮大,另一些特征则在弱化、改变或者消失。简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愿景、随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有专家认为,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指的是多重因素变化的综合优化过程。它指向的是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的良性组合,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此外,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有确定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实践要求,对这一概念不能泛化和滥用,更不能在其他领域其他问题上随意贴标签。必须科学理解其内涵,精准界定其外延,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
(责编:袁勃、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的几点思考--理论新探--中国领导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表日期: 16:13:51
【编辑录入:中国领导网】 【信息来源:2011中国领导网】 阅读次数:16838
& & & & 快速发展期也往往是矛盾多发期,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在稳定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亟需破解的难题。两个月来,通过专家教授的系统讲解,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就社会稳定问题的社会考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发展与稳定的辩证统一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发展与稳定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发展与稳定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存在排斥和分离,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其同一性表现在: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为稳定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经济越发展,社会越繁荣,社会越稳定;反之,经济不发展,经济贫穷落后,社会就动荡不安。另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稳定为社会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无法进行。因为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稳定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 & &其斗争性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不对称性。一是经济发展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有经济发展反而社会不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了30年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稳定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不一定必然带来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有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更多的与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业分配、医疗保险、教育等社会因素相关联。所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不能单一的靠发展经济这一个手段,需要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民主的、社会建设的等综合治理才能凑效。二是社会稳定是特指一个历史阶段的稳定,而不是永远的稳定,因而稳定具有相对性。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稳定,同时也会累计社会矛盾引起不稳定,妥善、及时、有效的处理累积的矛盾,就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处理不妥,小则引发群体事件,大则引发政权更迭。因此,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务必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延长社会的稳定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保稳定就是抱保一个政党德执政地位,就是保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 &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稳定中实现发展
& &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就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稳定,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受制于人。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第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长远发展,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社会稳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发展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全面协调推进的过程,也是最终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过程。 &&
& & 第四、发展必须坚持平安稳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做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在出台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之前要认真做好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工作,特别是开发建设中涉及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一定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细致做好配套工作,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树立正确的稳定观,在发展中保持稳定 & &&
&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同我们的社会保持稳定的局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的特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复杂而艰巨。为此,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稳定观,既不能在发展中忽视稳定,也不能为了保稳定而停滞发展,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驾御治安局面的能力。
第一、维护稳定,必须研究新形势下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维护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解决稳定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重大国际问题、国际事件和外交问题产生的影响,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以宽广的眼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势,研究新形势下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第二、维护稳定,必须完善社会管理。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第三、维护稳定,必须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企业与群众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乃至同一利益群体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都会产生不同的诉求,各类矛盾纠纷的产生难以避免。在发展中保稳定,就要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有效地整合力量、加强保障、健全机制、健全网络,充分发挥矛盾联调机制的作用。要倾听群众呼声、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对不安定因素的主动发现和妥善处置能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基层。 & & &&
& & 第四、维护稳定,必须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绩考绩机制。一个地方、一个干部能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考绩机制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发展与稳定的各项指标合理纳入其中,充分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要责的辩证统一。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影响稳定的因素,既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全盘否定发展,也不能只求发展而忽视社会稳定。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就要综合评估发展和稳定的政绩,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合理结合点。既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追求发展政绩的最大化,并允许发展中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又要始终确保大局的稳定有序,把各类不稳定因素限制在整个社会能有效掌控和承受的范围内,使得发展在稳定中实现。
& & & & & & & & & &( 作者:刘殿春 & & 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55期)“社会稳定”支部 ) &
中国领导网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邮编:100091 研究会信箱:& 编辑信箱:网站电话:010- 京ICP证: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版权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复制、镜像本网站内容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公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