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豪庭的房子好吗什么都好就是太低调了,连这么大的收购也影响不了

“海航+英迈” 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放到一起怎么玩?
  尘埃落定——喧嚣了近一年的跨国大并购,即将完美收官。  今天,天海投资并购世界500强英迈的交易正在进行最后的交割工作。这笔交易,让我们惊讶之余更想一探究竟。  作为海航集团旗下物流板块的上市公司,天海投资的这一大手笔折射出了海航物流的战略布局。海航物流是海航集团旗下承载物流业务的五大产业集团之一,总部虽然位于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却并不显山露水。实际上,横向比较海航旗下各大板块,不难看出,现代物流业既是其起家的基础业务板块,又可以视作公司未来根基型产业。研究海航的全球战略布局,更可以看出,看似低调的海航大物流中,绝对蕴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与我们日常理解的物流行业不同,海航物流意图打造的是一个横跨“实体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三大核心业务的庞大集合体。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把“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弄到一起玩。  “四流合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这个宏大的计划伴随着海航的业务版图扩张,逐渐清晰起来。天海投资对英迈国际的收购计划,就是一场承载海航集团现代物流全球布局使命,乃至改变整个中国物流行业的超级大并购。  英迈的逼格有多高  随着11月初,天海投资并购英迈通过CFIUS审查,一家新兴的世界500强公司对一家500强老大哥的收购,已经迈过了最后的一道坎。人们期待着中美两国之间这场年度大并购案的结果。日,天海投资公告显示,对英迈的收购交割工作即将进行。  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英迈,就会发现这是一起多么奇妙的收购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迈国际位列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18位,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连接20万家经销商和1800余家信息技术产品厂商,每年配送5亿件货物;英迈国际2015年收入达430亿美元、拥有现金及等价物9亿美元……在供应链管理行业,英迈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老大哥,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  老牌世界五百强的底蕴,可不是几个数据就可以衡量的。巨大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处理和交互能力,使得英迈在供应链管理板块拥有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经验和实力。而且,英迈较强的第四方物流管理能力,能以轻资产方式整合和管理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报关等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体化物流增值服务。  一句话,这些国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玩不了的事情,英迈分分钟搞定!  双方怎么玩  这么牛逼的英迈,能给海航物流太大的想象空间。海航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账目数据。  首先是区域格局。英迈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分销商和供应链服务商,拥有全球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收购完成后,它将极大地推动海航集团在物流主业上的供应链全球布局。  其次是行业格局。从传统物流服务提供商逐步转变成全球物流行业投资商和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这一跨度正是海航迈向全球物流巨头的关键一步。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融合发展版块,海航物流与英迈的融合可谓点石成金的一笔。  再次是业务纵深。借鉴英迈目前的业务体系,可以想见,海航物流一定会延伸产业链,把触角延伸到利润更高的分销业务。两者融合,还会将海航物流的整条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化,提供各种桥梁式服务,开展物流金融。  英迈的强点将会大大补足海航的产业布局需求,海航物流也将借此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那么英迈呢,他将得到什么?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英迈必将借助这次机会有所作为。  这点石成金的一笔,也帮助我们窥探出英迈未来发展的蓝图。英迈会将重心向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侧重——这是英迈觊觎多年却始终未能大有作为的一片蓝海。数据显示,英迈在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5.4%。在海航集团强有力的本土资源支持下,英迈可以极大限度地弥补发展短板,拓展中国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英迈是全球领先的IT分销商,经营了近四十年,拥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但过去英迈是一家美国公司,欧美等国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中小企业融资很方便,所以公司并没有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发展前景良好,空间巨大。海航集团拥有的金融全牌照,正是英迈在国内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需要的。  这次跨越中美的世纪大并购,结局一定是多赢的。英迈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庞大的经销商资源、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也可以帮助更多中国的IT 企业走出国门,闯荡世界,实现共赢。  打造“海航物流模式”  再牛逼的企业也抵不过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基建框架的基本完成,给予了国内贸易乃至国际贸易一个新的方向——通过信息流将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对供应链精准的控制和管理。  这是众多企业所能预见的,可是很少有哪一家能够做到。但海航有这样的全球战略布局。  在这样一个新旧迭代的时代,你可能不会想到实体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金服三大板块已经构成了海航物流全球布局的整体业务架构。依托海航集团,海航物流在实体物流层面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海航物流还正在扩展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金服两个领域。  对英迈的收购即是其扩展供应链管理业务的重要一步。英迈这种对供应链精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基于此的金融服务将成为海航物流的前进方向。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整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形成了“海航物流模式”的核心商业价值,这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  与此同时,细观海航的全球战略布局,“侧重于实体、侧重于战略、侧重于上下游”的风格正在让海航形成一个“产业-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契合了目前政策正在推动的“产融结合”。  在此大体系下,英迈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市场拥有的优势,无疑是整个海航集团加强在海外布局的棋子。  你或许可以理解,海航物流正在逐步实现怎样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布局。
福建福州网友
价值中枢30
要是马云收购英迈就好了,一个新的贸易帝国就诞生
股价不涨,P用
股价不涨,P用
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不管短期怎么打压,两个月股价必上20
让英迈把中国商品卖向全世界,像淘宝一样把商品卖给全球每一个家庭
又开始讲故事了
又开始讲故事了
为什么大家今天很失望,因为这么好的一个收购案被主力打压成这样,大家恨的是机构是主力,吃了主力的心都有,死逼们主力,去死吧主力
我是做长线的(也是被套了没办法,一年多了),不到我心里价位我是不卖的,不管多久,早已经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了。但是昨天到今天,说实话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非常不舒服,唉……
四位一体,跟俺想的差不多!天海模式将超越淘宝,我在此先预言!
这个世界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十几年前谁不知道万科是个好公司,只是大家认为因为它是绩优白马股所以没有炒作空间,但是万科从发行到现在涨了一千倍。而英迈将是第二个万科
河北廊坊网友
我是做长线的(也是被套了没办法,一年多了),不到我心里价位我是不卖的,不管多久,早已经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了。但是昨天到今天,说实话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非常不舒服,唉……
说明你还是嫩了点,涨跌都无所谓了。心里总是平平淡淡的。
说明你还是嫩了点,涨跌都无所谓了。心里总是平平淡淡的。
呵呵,我只能呵呵了
明天既然跌了,我依然坚定地看好它,记住不应该以股价短期的涨跌去评论股票本身就没有价值了
海航什么都好就是太低调了,连这么大的收购也影响不了股价
2个世界500强企业只有10元钱的股价、悲啊!你这财经评论也别来吹了!
海航+英迈 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股价只有10元钱,财经评论先生你也别报道了!悲啊!
内蒙古网友
如果有强主力,超茅台成第一高价股也没什么不可以
厚积昌发乃尔
广东佛山网友
解识是一总掩识,讲什么都没有用,机构是一总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同穿一条裤子,
广东深圳网友
湖南长沙网友
只有待那帮天天嗮买入价及股数的蠢猪及融资盘割肉之后;天海才会一柱擎天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尘埃落定——喧嚣了近一年的跨国大并购,即将完美收官。  今天,天海投资并购世界500强英迈的交易正在进行最后的交割工作。这笔交易,让我们惊讶之余更想一探究竟。  作为海航集团旗下物流板块的上市公司,天海投资的这一大手笔折射出了海航物流的战略布局。海航物流是海航集团旗下承载物流业务的五大产业集团之一,总部虽然位于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却并不显山露水。实际上,横向比较海航旗下各大板块,不难看出,现代物流业既是其起家的基础业务板块,又可以视作公司未来根基型产业。研究海航的全球战略布局,更可以看出,看似低调的海航大物流中,绝对蕴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与我们日常理解的物流行业不同,海航物流意图打造的是一个横跨“实体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三大核心业务的庞大集合体。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把“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弄到一起玩。  “四流合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这个宏大的计划伴随着海航的业务版图扩张,逐渐清晰起来。天海投资对英迈国际的收购计划,就是一场承载海航集团现代物流全球布局使命,乃至改变整个中国物流行业的超级大并购。  英迈的逼格有多高  随着11月初,天海投资并购英迈通过CFIUS审查,一家新兴的世界500强公司对一家500强老大哥的收购,已经迈过了最后的一道坎。人们期待着中美两国之间这场年度大并购案的结果。日,天海投资公告显示,对英迈的收购交割工作即将进行。  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英迈,就会发现这是一起多么奇妙的收购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迈国际位列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18位,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连接20万家经销商和1800余家信息技术产品厂商,每年配送5亿件货物;英迈国际2015年收入达430亿美元、拥有现金及等价物9亿美元……在供应链管理行业,英迈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老大哥,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  老牌世界五百强的底蕴,可不是几个数据就可以衡量的。巨大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处理和交互能力,使得英迈在供应链管理板块拥有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经验和实力。而且,英迈较强的第四方物流管理能力,能以轻资产方式整合和管理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报关等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体化物流增值服务。  一句话,这些国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玩不了的事情,英迈分分钟搞定!  双方怎么玩  这么牛逼的英迈,能给海航物流太大的想象空间。海航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账目数据。  首先是区域格局。英迈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分销商和供应链服务商,拥有全球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收购完成后,它将极大地推动海航集团在物流主业上的供应链全球布局。  其次是行业格局。从传统物流服务提供商逐步转变成全球物流行业投资商和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这一跨度正是海航迈向全球物流巨头的关键一步。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融合发展版块,海航物流与英迈的融合可谓点石成金的一笔。  再次是业务纵深。借鉴英迈目前的业务体系,可以想见,海航物流一定会延伸产业链,把触角延伸到利润更高的分销业务。两者融合,还会将海航物流的整条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化,提供各种桥梁式服务,开展物流金融。  英迈的强点将会大大补足海航的产业布局需求,海航物流也将借此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那么英迈呢,他将得到什么?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英迈必将借助这次机会有所作为。  这点石成金的一笔,也帮助我们窥探出英迈未来发展的蓝图。英迈会将重心向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侧重——这是英迈觊觎多年却始终未能大有作为的一片蓝海。数据显示,英迈在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5.4%。在海航集团强有力的本土资源支持下,英迈可以极大限度地弥补发展短板,拓展中国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英迈是全球领先的IT分销商,经营了近四十年,拥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但过去英迈是一家美国公司,欧美等国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中小企业融资很方便,所以公司并没有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发展前景良好,空间巨大。海航集团拥有的金融全牌照,正是英迈在国内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需要的。  这次跨越中美的世纪大并购,结局一定是多赢的。英迈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庞大的经销商资源、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也可以帮助更多中国的IT 企业走出国门,闯荡世界,实现共赢。  打造“海航物流模式”  再牛逼的企业也抵不过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基建框架的基本完成,给予了国内贸易乃至国际贸易一个新的方向——通过信息流将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对供应链精准的控制和管理。  这是众多企业所能预见的,可是很少有哪一家能够做到。但海航有这样的全球战略布局。  在这样一个新旧迭代的时代,你可能不会想到实体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金服三大板块已经构成了海航物流全球布局的整体业务架构。依托海航集团,海航物流在实体物流层面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海航物流还正在扩展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金服两个领域。  对英迈的收购即是其扩展供应链管理业务的重要一步。英迈这种对供应链精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基于此的金融服务将成为海航物流的前进方向。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整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形成了“海航物流模式”的核心商业价值,这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  与此同时,细观海航的全球战略布局,“侧重于实体、侧重于战略、侧重于上下游”的风格正在让海航形成一个“产业-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契合了目前政策正在推动的“产融结合”。  在此大体系下,英迈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市场拥有的优势,无疑是整个海航集团加强在海外布局的棋子。  你或许可以理解,海航物流正在逐步实现怎样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布局。海航不单单有去年九个亿收购的北方石油构成竞争关系,海航自身的海航石油和海航油轮也
海航不单单有去年九个亿收购的北方石油构成竞争关系,海航自身的海航石油和海航油轮也是构成竞争关系,当然如果海航能把这些家都糅合在一起,那新的就会是继三桶油之后的中国第四家石油巨头
北方石油年石化产品周转量占整个环渤海地区商业周转量的90%以上(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山东),现在加上浙江。海航通过收购海越获得海越新材的各类石化添加剂,注入北方石油等石化资产,打通全产业链。以后海越就是海航的旗帜性公司。2017雾霾刚性治理年,环渤海又是雾霾治理重中之重的地区。海越新材大概要超负荷运转了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海航系不停地“买买买”旗下供销大集收购顺客隆
来源:互联网
编辑:六分新闻网
时间: 14:15:32
导读 : 联商网消息:无论是直接收购,还是间接持股,海航从未停下它“买买买”的步伐。近日,顺客隆发公告称,供销大集境外全资子公司完成收购本公司。而要约收购方的供销大集则为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实业集团控股公司。据顺客...
联商网消息:无论是直接收购,还是间接持股,海航从未停下它“买买买”的步伐。近日,顺客隆发公告称,供销大集境外全资子公司完成收购本公司。而要约收购方的供销大集则为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实业集团控股公司。据顺客隆公告要约方供销大集际合计收购股要约股份,收购价格为每股港币3.95元,占本公告日顺客隆已发行股份的25.62%。截至日下午4时,供销大集通过股权转让、全面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顺客隆股权的交易全部完成。至此,供销大集共计持有顺客隆股股份,占本公告日顺客隆已发行股份的81.43%。▲要约完成后顺客隆股份结构其实,早在日,供销大集国际就与顺客隆的股东金元、兴农、建农及顺澳控股有限公司及劳松盛签订了股份买卖协议。根据股份买卖协议,供销大集国际以港元(相当于每股港币3.95元)收购金元、兴农及建农合计持有的顺客隆股股份,占顺客隆全部已发行股份的55.80%,并于日完成上述股份交割。资料显示,2016年,顺客隆实现收益10.89亿元,较2015年同期小幅增加4.8%;利润0.25亿元,同比减少14.5%,股东应占纯利约为0.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8%。截至日,顺客隆分别在中国广东省有73家零售店及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有2家零售店。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顺客隆9日同时发公告称,委任何家福、李仲煦及武利民为执行董事。韩玮及王福林为非执行董事。此外,原顺隆主席劳松盛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最新每日新闻
近期热门事件
在三季度中国市场可比增长几...
今年盛夏,草编包成为女生们必...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外媒H...
由南派三叔担任总编剧的原创...
原标题:第五战,是终结还是继续...
今年盛夏,草编包成为女生们...
本月初,传闻富士康创始人兼C...
HTCU11是今年HTC主打的年度...
【IT168资讯】在指纹前置和...
最近一款神秘的阿尔卡特平...
小米6已经发布快两个月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航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