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散户套牢系数进吗.套牢活该.本人从不交易.只打新股

您现在的位置:
散户打新股流程 新股申购流程一览表 实际操作教你如何打新股?
散户打流程 新股申购流程一览表 实际操作教你如何打新股?
  对于不专业的人士来说,想要获益,少不了专业人士的帮忙。当然,在选择专业服务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看好提供服务的内容及水平。
  申购细节
  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资质。根据自己证券交易软件中,查看【新股申购额度】,确定自己是否具备打新资质,然后查看客户市值额度,确定自己可申购股数。
  其次,申购新股。在证券交易软件上,打开【新股申购】,填写新股信息,提交就可以。
  最后,查询是否中签。通过证券交易软件【新股配号】查看。投资者在T+2日得到自己的配号之后,可以在T+3日查询中签号码,如果自己配号的后几位与中签号码相同,则为中签,不同则未中,每一个中签号码可以认购1000股(深市是500股)新股。另外,投资者的申购资金在T+3日解冻,投资者也可以在该日直接查询自己账户内的解冻后的资金是否有减少或者查询股份余额是否有所申购的新股,以此来确定自己是否中签。
  申购规则:
  投资者首先要了解上市新股要求的最低申购股数;其次应注意,就一只新股而言,一个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而且,账户不能重复申购,不可以撤单,申购前要记住申购代码。如果在下单时出现错误或违反操作,则会视为无效申购。
  申购时段:
  投资者在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下单申购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段,因为一只股票只能下单一次,需要避开下单的高峰时间段,提高中签的概率。申购时间段选在上午10:30-11:30和下午1:00-2:00时,中签概率相对较大。
  申购流程:
  (1)申购当日(T+0),投资者申购。
  (2)申购日后的第一天(T+1),交易所验资。
  (3)(T+2)摇号并公布中签结果。
  (4)(T+3)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解冻。
  新股申购新规以及首日上市交易规则
  申购前准备
  1、通过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申购上交所股票需要有上交所证券账户,并做好指定交易,申购深交所股票需要有深交所账户。
  2、申购新股对应的市值和足额资金。与以往申购新股不同,新规定按市值申购需要在T-2(T为申购日)的交易日清算时有相应市场的非限售流通股的市值;沪市一万元市值对应一个申购号,一个申购号可申购1000股;深交所5000元市值对应一个申购号,一个申购号可申购500股。
  申购流程
  T日,准备好足额资金,通过证券账户进行新股申购,买入委托(和买股票的菜单一样),数量沪市股票需要是1000股的整数倍,深市股票需要是500股的整数倍,超过可申购额度都是废单。如果多次委托仅第一笔委托是有效的。沪市申购时间为T日9:30-11:30;13:00-15:00;深市申购时间为T日9:15-11:30;13:00-15:00。
  T+1日:资金冻结、验资及配号。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个号的规则,由交易主机自动对有效申购进行统一连续配号。
  T+2日:摇号抽签。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量和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于次日公布中签结果。
  T+3日(一般T+2日清算后就可以)可查询到是否中签,如未中签会返款到账户。中签客户在新股上市日可以将中签股票进行交易。
  新股申购新规
  1、根据市值配售,单个市场市值只能用于本市场新股申购
  根据投资者持有的市值确定其网上可申购额度,持有市值1万元以上(含1 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沪市每1万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1万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深市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2、融资融券信用账户市值合并算入投资者持有市值
  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证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3、申购款应在申购委托前存入资金账户
  申购委托前,投资者应把申购款全额存入其在证券公司开立的资金账户。申购时间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一经申报,不得撤单。申购配号根据实际有效申购进行,每一有效申购单位配一个号,对所有有效申购单位按时间顺序连续配号。
  4、参与网下发行的投资者不得再参与网上新股申购
  对每只新股发行,凡参与网下发行报价或申购的投资者,不得再参与网上新股申购。
  新股网上申购策略
  1、本次新股按市值申购,网上投资者可考虑增加市值杠杆。新办法的A股市值纳入计算市值范围指的是投资者持有的深圳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和)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包括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和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由于本次新股申购时把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市值都计算在内,那在申购前后,投资者可考虑融资买入股票后,增加其A股市值,这样就相应加大了市值申购的杠杆。
  2、新股申购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深圳的交易和持有。在新办法中,投资者沪、深两个市场的市值不合并计算,单个市场市值只能用于本市场新股申购的可申购额度计算。由于当前新股上市约有80%~90%在深圳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但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持有的沪市股票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中限制其申购市值,因此未来不排除有可能会有投资者向深圳市场的交易进行倾斜。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K线图学习
48小时排行政策不公:一级市场机构大赚 二级市场散户套牢
&&&作者:凌建平 祝裕 郝匀嘉
  一级市场撑死,二级市场饿死。  据媒体报道,大机构大资金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形成了事实垄断,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  这样的发行机制形成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中石油上市这样的怪异:11月5日隆重登陆A股市场的中石油,在资金追捧下开盘价达到48.6元,较发行价上涨190%,但其上市以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目前悉数套牢。为何新股开盘屡屡高价?究其原因,就在于打新的大资金强硬拉高所致。以至于中国股市的体质又重回“三高”:发行高市盈率、上市高价炒作、当日高换手率。对此,有专家指出,“成熟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不考虑散户的利益是现在发行机制的一个大问题”。  发行制度是否需要改革以保护中小散户呢?  大众评判台  赵文斌:需要力避不合理  在中国目前情况是,打新股不仅无风险,而且利润丰厚,不劳而获何乐不为?这使得许多大资金乐此不疲。究其原因,有什么样的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市场。这其中不仅蕴藏着不合理性,而且促使股市朝着泡沫化发展。管理者是该想想怎么把发行机制中的不合理成分剔除掉了。  严海渊:很不完善  现在申购新股的办法是谁钱多谁就稳赚多赚,这造成了大机构和散户间的不平等。在发行机制上,管理者确实要想一想,怎样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了。  励俊: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新股发行制度确实需要改进,如何共创和谐社会才是关键,不要造成机构笑散户哭。新股发行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朝着降低申购门槛前进,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参与,而不是沦为机构和某些国企的提款机。  何晴:政策不公  中国现在的新股发行就是这样的德性,高价发行,更高价开盘。老百姓申购得到新股如同买彩票一样难。而正因为大量新股掌握在大资金手里,就导致开盘奇高。可见发行机制的不公平是主要原因。  沸点特稿  股市失“三公”大盘就这样  曹中铭  世界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股市失去“三公”,大盘就是这样。股市失去了“三公”原则,利益注定会向其中的一方倾斜。  君不见,新股筹码在向大资金倾斜,而更多参与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无缘分得其中的一杯羹;君不见,股市的“三高”格局影响最大的是散户,虽说近两年是一轮大牛市,但“二八现象”、蓝筹泡沫等的出现,其实受益更多的还是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搭台”,市场各方“唱戏”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没有给各方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这样的制度建设定然会引起争议与质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如果说当初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利益的发行制度,主要是囿于其时市场本身较弱而无奈为之,那么,在近年机构投资者获得超常规发展、而市场本身力量也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还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至少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作为市场的监管者,难道不该在制度建设上多下些功夫吗?  大牛市在掩盖了市场诸多矛盾的同时,也会暴露出其他方面的弊病。其中,新股发行、上市首日定价等方面就是如此。询价制实施已有几年时间,在新股发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到底询出几家上市公司合理的发行价格了?相反,机构投资者却可以凭借筹码集中的优势以及资金上的优势,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中石油如是、中小板的诸多新股亦如是。试想,若非机构投资者的火上浇油,仅凭散户的力量,中石油能有离谱的48.60元开盘价格的出现吗?中小板上市公司又怎能一遍遍重复高开低走并持续下跌的故事呢?如果不是制度上存在漏洞,“三高”症结又何以频频产生?  是以新股发行机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以为,首先应着重解决新股发行时的定价问题。既然询价机构只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整个市场的利益,监管部门不妨在新股发行市盈率上划一道“红线”,以杜绝新股的高价发行。其次,改变目前新股筹码过度集中于大资金手中的局面,让更多的新股利益向中小投资者转移,如减少网下配售比例、规定参与询价的机构不得网上申购等。另外,对于新股首日上市亦可以作出涨幅方面的限制。
(责任编辑:王见宇)
(责任编辑:王见宇)
[] [] [] []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相关新闻/评论
11/13 07:2811/13 10:4411/12 04:1011/12 00:0611/12 07:18
看过此页的网友也看过了
财经媒体头条
网友正在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  点击查看&&&
  IPO终于正式开闸,周五晚间,证监会公告称,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首发公司中,已经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已完成会后事项程序和重启发行备案工作。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创业板2家,将陆续刊登招股意向书。这意味着首批10家IPO公司正式重启新股发行。  打新盛宴又来了  年底前须提防打新“魔咒”  按照以前的IPO进程,10只新股最快将于下周集中发行。由于此次打新沿用旧规,估计将吸引万亿元规模的资金打新,将对A股二级市场资金产生明显分流。  从去年以来A股市场的表现看,每次新股批量集中发行的消息一出,或者在新股申购日前后,A股都要经历一波下跌或大幅震荡过程。 因为按照规定,打新股前的20个交易日,投资者的账户必须要有足够的持股市值;而在打新股时又需要有足够的资金。  于是,每次新股批量发行前后,就会出现“资金大搬家”的情况,一些机构或散户大量抛售股票打新股。毕竟现在的打新依然是一场包赚不赔的游戏,不同于二级市场有套牢的风险,而且从上半年新股上市后动辄20多个涨停板的表现看,不少个股打新收益惊人。  如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批新股发行(6月17日至23日)前,A股连续两天大跌,沪指跌幅均在100点以上;申购期间再次暴跌,到最后一天也就是6月23日才出现反弹,虽然暴跌主因是清理场外配资,但新股申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月2日到3日新股申购期间,A股也出现大幅震荡,沪指震荡幅度均超过100点,之前两天则出现了200多点的大震荡;5月28日更是出现了370多点的巨幅震荡,当天收盘暴跌6.5%。5月18日到19日新股申购前两个交易日,A股也是连续两天下跌。再看看之前的每批新股发行,也可以发现类似的规律。可以说,新股发行前震荡调整已成了一道“魔咒”。  因此,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重仓的投资者来说,新股发行前适当减仓不失为一个规避短线风险的好办法。腾出来的资金,既可以打新股,也可以伺机抄底。  中签率可能下降  行情短线波动加剧  本批10只新股中,发行总数最多的5000万股,最少的1700万股。而年底前发行的28只新股,发行规模最大的也就9000万股,最少的1670万股。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192只新股发行,网上申购中签率最低的只有0.12%,最高也就1.63%,非常抢手。如果剔除新股发行规模1亿股以上的新股,上半年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5%。  上半年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大相径庭,表现最好的暴风科技、乐凯新材,上市后连拉29个“一”字板,涨幅达到21倍左右。而最后一批新股上市后由于恰逢股市暴跌,大部分个股“一”字板数量降至个位数。  而在经过5个月的IPO暂停后,加上明年新股发行规则更改中新股更难,预计年底前新股发行将受打新资金的追捧,市场人士认为,本批新股的中签率将比上半年平均中签率有所下降。  钱哥理财专家、中信浙江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表示,由于IPO重启的消息之前早已公布,利空已经提前消化,加上本批新股发行的规模都不大,预计对大盘走势不会有大的影响。“大盘在3650点到3700点一带还是有较大压力的,本周震荡调整很正常,不一定是新股发行的影响。”不过钱向劲也认为,在新股申购前或申购期间,对二级市场还是有明显的抽血效应,大盘短期波动将会加剧,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  “等明年IPO实行新规后,对大盘就更没有什么影响了,甚至因为是市值申购,对大盘的影响偏正面。”钱向劲说。  长城证券杭州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林毅则认为,IPO重启对A股的影响并不大,新股申购也不会对二级市场带来过大的波动。“不过现在因为场外资金很多,加上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太低,所以打新资金会特别多,打新的中签率会有所下降。”  IPO重启对券商股、影子股带来利好。钱向劲认为,IPO重启对券商股构成长期利好,但券商股已经过连续大涨,不宜再追高。而持有28家IPO公司股份的影子股大多也已有不少的涨幅,同样不宜追高。建议可关注创投类上市公司,因为明年随着更多新股IPO,这类公司将明显受益。(来源:钱江晚报)  【延伸阅读】    11月20日,证监会称,前期暂缓IPO发行的28家公司中,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已完成会后事项程序和重启发行备案工作,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创业板2家。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意向书。  这意味着,打新热潮将再次来袭,逢新股必涨的魔咒或再度上演。而在此之前,监管层多次提示切勿“盲目打新”。  尽管上述10家公司还未披露其前三季度业绩,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它们披露的可比上市公司的表现,投资者从中可窥端倪,了解这些公司所处行业的最新情况。  数据显示,10家企业中,博敏电子、凯龙股份、三夫户外等4家企业所处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均有毛利率下滑之忧;而邦宝益智、安记食品等2家则处在毛利率上升期,其余4家则基本持平。  益智玩具行业突出  10家首批发布招股意向书的公司中,邦宝益智所处行业十分“景气”。 邦宝益智是国内专业制造塑胶积木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是益智玩具,包括积木玩具和婴幼儿玩具。2012年-2014年,其营收分别为2.49亿元、2.78亿元和2.9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2.7%、33.14%和33.95%,均逐年上升。  邦宝益智披露的可比上市公司有奥飞动漫(002292)、群兴玩具(002575)、骅威股份(002502)、互动娱乐(300043)、高乐股份(002348),2015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分别为54.38%、21.8%、41.46%、39.85%和30.19%。其中,互动娱乐和骅威股份的毛利率较2014年末增幅高达101.48%和71.55%。  上述几家可比上市公司均有玩具板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的玩具销售同比有所增长。其中互动娱乐三季报披露,“玩具业务方面,国内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2.99%”。  “随着中国家庭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儿童教育越来越看重,益智玩具也必不可少。虽然目前国外的益智玩具品牌乐高等仍占据很大市场,但国内玩具厂商也比较成熟了。”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随着二孩的放开,益智玩具的市场潜力将非常大。  属于食品饮料行业的安记食品也处在“上升期”,其主营业务为复合调味粉、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香辛料、酱类、风味清汤等五大类产品,其中复合调味粉是核心产品,占收入比重75%-80%。年其营收分别为3.05亿元、2.68亿元和2.7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7.77%、38.53%和39.14%。  安记食品披露的其可比上市公司有加加食品(002650)、恒顺醋业(600305)、海天味业(603288)和佳隆股份(15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较2014年度除加加食品持平外,其他三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海天味业毛利率由40.4%升至43.18%。  “近几年其实食品饮料行业一直处于低谷,大部分都是维持原来状态。”东北一位跟踪食品饮料行业的券商投资经理表示。  针对更细分的复合调味料,西南证券分析师朱会振指出,目前我国调味品的消费结构中,复合调味料占比只有20%,但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餐饮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和家庭厨房革命。随着在家做饭的人群比例逐步增大,复合调味料家庭消费的市场空间正逐步扩大。  毛利率下滑之忧  有人欢喜有人忧。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商,博敏电子近三年毛利率、净利润均下滑。其主要产品为多层(含HDI)和单/双面印制电路板。年,其营收分别约为8.33亿元、10.02亿元和10.54亿元,但毛利率分别为23.85%、21.58%和20.72%,净利润分别为7318.82万元、7112.51万元和6922.16万元,均逐年下滑。  博敏电子披露的可比上市公司有超华科技(002288)、超声电子(000823)、依顿电子(603328)和中京电子(002579)等,201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较2014年多数下滑。  财富证券分析师何晨指出,“印制电路板产业链上游包括覆铜板、电解铜箔、半固化片等,其供应情况和价格决定生产成本,下游包括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其周期性波动决定了印制电路板产品的需求和价格。”  湖北民爆行业龙头凯龙股份所处的行业表现也“不太理想”。其主营工业炸药及相关产品的产销,2012年-2014年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6.74%、40.51%和40.76%,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其披露的7家可比上市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有6家出现下降。其中,南岭民爆(002096)从41.69%降至39.18%、雷鸣科化(600985)从40.98%降至37.28%等。  三夫户外主营业务为户外产品的连锁零售,2012年-2014年,其营收分别为2.36亿元、2.84亿元和2.91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1.97%、41.6%和43.6%。  但国内与三夫户外类似的探路者,其毛利率已连续三年微降。2012年-2014年,探路者的毛利率分别为50.94%、50.02%、48.84%;2015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更骤降至27.36%。  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前三季度,探路者完成极之美、易游天下并购,虽然旅游板块实现收入9.27亿元,但净利亏损1532万元,拖累了公司整体净利增长,同时旅游板块毛利率仅2.23%,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期刊第一股”读者传媒甫一披露招股书就备受瞩目,其2012年-2014年营收分别为7.48亿元、8.72亿元和7.59亿元,毛利率为36.7%、31.63%和33.25%,已有下降态势。其披露的可比上市公司有出版传媒(601999)、时代出版(5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微降,另两家可比上市公司凤凰传媒(601928)和中南传媒(601098)则微升。  读者传媒前三季度毛利率是否扭转下滑态势?11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其证券办,但被告知董秘已出差,无法接受采访。(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评论&&&          专家观点&&&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套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