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收购圣牧高科中国圣牧告吹,这是伊利的套路吗

伊利收购中国圣牧告吹 这是伊利的套路吗?
(0日发布公告,此前公司获伊利入主及提要约收购计划一案最终告吹,原因是双方买卖协议项下的先决条件未能够全部达成,特别是尚未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就买卖协议项下拟进行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批准。由于要约已确定失效,中国圣牧当日股价大跌16.41%,此前信誓旦旦的投资者争相出逃。伊利对中国圣牧的此次收购还要追溯到去年11月份,日中国圣牧突发公告向中国最大乳业品牌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权,占已发行股本37%,每股作价2.25港元,较公司停牌前2.43港元折让7.41%,涉资52.9亿港元。这笔收购当时不少业内人士的解读是,伊利对上游原料奶供应链的布局,但如今收购告吹,再回过头思考,不由得让人怀疑,伊利当初难道是真的想收购中国圣牧吗?当时的原奶市场由于长时间的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不少牧场出现杀牛倒奶,原奶喷粉等极端现场,导致原料奶在低位徘徊多时后突然触底反弹,而作为原奶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受益方,中国圣牧的股价也从去年8月开始接连突破。如果从7月份最低点的1.57港元算起,到收购宣布前10月份的高点2.65,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中国圣牧的股价已经攀升了68.8%。但好景不长,中国圣牧的这波上涨就此停留在了2.65港元,不考虑此次收购作废后的市场出逃情绪,在4月23日中国圣牧停牌前的价格为1.95港元,距离高位已经下跌了26.4%,伊利当时的收购价格虽然有所折让,但2.25港元的价格也比现在高出不少,短短的几个月从折价到溢价,伊利的想法或许是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而换个角度想,中国圣牧在伊利的心中是否真的值2.25港元的价格呢?如果确实价格公道,那么这次收购作废的理由是不是又过于牵强了呢?伊利要约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再把时间前进一步会发现,伊利当时的举动恐怕更多的是一个自保行为,据智通财经了解,2016年9月,阳光保险系声称对的持股比例达到其总股本的5%,触及举牌线,阳光保险表示这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的看好所做的财务投资。但回想当初万宝之争血淋淋的案例,加上A股兴起的险资举牌风,伊利顿时慌了神。在停牌37天后,拿出了一份大额定增方案,以15.33元/股的价格对其大股东在内的5名特定投资者增发5.87亿股,募资总金额不超过90亿人民币,而募集资金用途当中就有收购中国圣牧(01432)并成为其大股东这一说法。当时伊利曾表示,收购圣牧股权是为产品升级,打造内地有机奶第一品牌,同时提高国际影响力,利用香港上市平台对接全球资本市场,有助公司海外融资、扩大海外资本市场知名度,但如今看来或许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规避举牌风险才是伊利首先考虑的要务,而如今险资举牌已被严查,大股东地位得以保全,收购中国圣牧一事似乎也变得可有可无了。多年劲敌已着手布局原奶供应与伊利不走心的收购相对比,其多年的劲敌(02319)就显得尤为专情,就在伊利宣布收购中国圣牧不久后,蒙牛乳业也在今年1月4日对同样从事原料奶生产的(01117)发起收购要约,当时蒙牛以18.73亿港元向Success Dairy II收购现代牧业(%股权。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将增至39.9%(全面摊薄后为37.7%),由于本次交易后蒙牛的持股比例将超过30%,因此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要约价格为每股1.94港币。1.94港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现代牧业的股价本就有所溢价,而之后现代牧业股价也有所下跌,截止至4月28日收盘,现代牧业收报每股1.68。但蒙牛对现代牧业的收购进程却保持顺利开展,智通财经在查阅港交所披露文件后发现,蒙牛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经上升至61.25%。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现代牧业身上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应,在赞叹蒙牛专情的同时,也不妨思考,对于原奶这种强周期行业,其价格已经筑底多年,而具备上游供应链资源的蒙牛是否可以在原奶价格上涨之时对伊利展开反攻了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moncha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公司新闻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CreateDiv(0,"查看往日新闻","http://roll..cn/finance/gjcj/gjjj/year-month-day/index.shtml",".cn/","",20,0,99);
(05月03日 00:15)
(05月02日 21:49)
(05月02日 20:04)
(05月02日 19:32)
(05月02日 19:29)
(05月02日 18:56)
(05月02日 17:36)
(05月02日 17:35)
(05月02日 17:32)
(05月02日 17:25)
(05月02日 17:22)
(05月02日 17:08)
(05月02日 17:08)
(05月02日 16:56)
(05月02日 16:48)
(05月02日 16:44)
(05月02日 16:38)
(05月02日 16:21)
(05月02日 16:00)
(05月02日 15:58)
(05月02日 15:54)
(05月02日 15:19)
(05月02日 15:14)
(05月02日 15:04)
(05月02日 14:38)
(05月02日 14:34)
(05月02日 14:32)
(05月02日 14:29)
(05月02日 14:23)
(05月02日 14:21)
(05月02日 13:53)
(05月02日 13:25)
(05月02日 13:22)
(05月02日 13:21)
(05月02日 13:05)
(05月02日 12:54)
(05月02日 12:52)
(05月02日 12:18)
(05月02日 12:14)
(05月02日 12:12)     
2017年一季报也显示,大智慧净亏损7652.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68亿元;营业收入为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2.78%;基本每股亏损0.038元,上年同期亏损0.085元...伊利收购中国圣牧告吹 这是伊利的套路吗?
作者:来源:智通财经网 13:06
  中国圣牧(0日发布公告,此前公司获伊利入主及提要约收购计划一案最终告吹,原因是双方买卖协议项下的先决条件未能够全部达成,特别是尚未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就买卖协议项下拟进行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批准。由于要约已确定失效,中国圣牧当日股价大跌16.41%,此前信誓旦旦的投资者争相出逃。
  伊利对中国圣牧的此次收购还要追溯到去年11月份,日中国圣牧突发公告向中国最大乳业品牌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权,占已发行股本37%,每股作价2.25港元,较公司停牌前2.43港元折让7.41%,涉资52.9亿港元。这笔收购当时不少业内人士的解读是,伊利对上游原料奶供应链的布局,但如今收购告吹,再回过头思考,不由得让人怀疑,伊利当初难道是真的想收购中国圣牧吗?
  当时的原奶市场由于长时间的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不少牧场出现杀牛倒奶,原奶喷粉等极端现场,导致原料奶在低位徘徊多时后突然触底反弹,而作为原奶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受益方,中国圣牧的股价也从去年8月开始接连突破。如果从7月份最低点的1.57港元算起,到收购宣布前10月份的高点2.65,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中国圣牧的股价已经攀升了68.8%。
  但好景不长,中国圣牧的这波上涨就此停留在了2.65港元,不考虑此次收购作废后的市场出逃情绪,在4月23日中国圣牧停牌前的价格为1.95港元,距离高位已经下跌了26.4%,伊利当时的收购价格虽然有所折让,但2.25港元的价格也比现在高出不少,短短的几个月从折价到溢价,伊利的想法或许是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而换个角度想,中国圣牧在伊利的心中是否真的值2.25港元的价格呢?如果确实价格公道,那么这次收购作废的理由是不是又过于牵强了呢?
  伊利要约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再把时间前进一步会发现,伊利当时的举动恐怕更多的是一个自保行为,据智通财经了解,2016年9月,阳光保险系声称对伊利股份的持股比例达到其总股本的5%,触及举牌线,阳光保险表示这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的看好所做的财务投资。
  但回想当初万宝之争血淋淋的案例,加上A股兴起的险资举牌风,伊利顿时慌了神。在停牌37天后,拿出了一份大额定增方案,以15.33元/股的价格对其大股东在内的5名特定投资者增发5.87亿股,募资总金额不超过90亿人民币,而募集资金用途当中就有收购中国圣牧(01432)并成为其大股东这一说法。
  当时伊利曾表示,收购圣牧股权是为产品升级,打造内地有机奶第一品牌,同时提高国际影响力,利用香港上市平台对接全球资本市场,有助公司海外融资、扩大海外资本市场知名度,但如今看来或许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规避举牌风险才是伊利首先考虑的要务,而如今险资举牌已被严查,大股东地位得以保全,收购中国圣牧一事似乎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多年劲敌已着手布局原奶供应
  与伊利不走心的收购相对比,其多年的劲敌蒙牛乳业(02319)就显得尤为专情,就在伊利宣布收购中国圣牧不久后,蒙牛乳业也在今年1月4日对同样从事原料奶生产的现代牧业(01117)发起收购要约,当时蒙牛以18.73亿港元向Success Dairy II收购现代牧业(0%股权。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将增至39.9%(全面摊薄后为37.7%),由于本次交易后蒙牛的持股比例将超过30%,因此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要约价格为每股1.94港币。
  1.94港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现代牧业的股价本就有所溢价,而之后现代牧业股价也有所下跌,截止至4月28日收盘,现代牧业收报每股1.68。但蒙牛对现代牧业的收购进程却保持顺利开展,智通财经在查阅港交所披露文件后发现,蒙牛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经上升至61.25%。
  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现代牧业身上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应,在赞叹蒙牛专情的同时,也不妨思考,对于原奶这种强周期行业,其价格已经筑底多年,而具备上游供应链资源的蒙牛是否可以在原奶价格上涨之时对伊利展开反攻了呢?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伊利收购中国圣牧告吹 这是伊利的套路吗?
作者:来源:智通财经网 13:06
  中国圣牧(0日发布公告,此前公司获伊利入主及提要约收购计划一案最终告吹,原因是双方买卖协议项下的先决条件未能够全部达成,特别是尚未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就买卖协议项下拟进行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批准。由于要约已确定失效,中国圣牧当日股价大跌16.41%,此前信誓旦旦的投资者争相出逃。
  伊利对中国圣牧的此次收购还要追溯到去年11月份,日中国圣牧突发公告向中国最大乳业品牌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权,占已发行股本37%,每股作价2.25港元,较公司停牌前2.43港元折让7.41%,涉资52.9亿港元。这笔收购当时不少业内人士的解读是,伊利对上游原料奶供应链的布局,但如今收购告吹,再回过头思考,不由得让人怀疑,伊利当初难道是真的想收购中国圣牧吗?
  当时的原奶市场由于长时间的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不少牧场出现杀牛倒奶,原奶喷粉等极端现场,导致原料奶在低位徘徊多时后突然触底反弹,而作为原奶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受益方,中国圣牧的股价也从去年8月开始接连突破。如果从7月份最低点的1.57港元算起,到收购宣布前10月份的高点2.65,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中国圣牧的股价已经攀升了68.8%。
  但好景不长,中国圣牧的这波上涨就此停留在了2.65港元,不考虑此次收购作废后的市场出逃情绪,在4月23日中国圣牧停牌前的价格为1.95港元,距离高位已经下跌了26.4%,伊利当时的收购价格虽然有所折让,但2.25港元的价格也比现在高出不少,短短的几个月从折价到溢价,伊利的想法或许是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而换个角度想,中国圣牧在伊利的心中是否真的值2.25港元的价格呢?如果确实价格公道,那么这次收购作废的理由是不是又过于牵强了呢?
  伊利要约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再把时间前进一步会发现,伊利当时的举动恐怕更多的是一个自保行为,据智通财经了解,2016年9月,阳光保险系声称对伊利股份的持股比例达到其总股本的5%,触及举牌线,阳光保险表示这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的看好所做的财务投资。
  但回想当初万宝之争血淋淋的案例,加上A股兴起的险资举牌风,伊利顿时慌了神。在停牌37天后,拿出了一份大额定增方案,以15.33元/股的价格对其大股东在内的5名特定投资者增发5.87亿股,募资总金额不超过90亿人民币,而募集资金用途当中就有收购中国圣牧(01432)并成为其大股东这一说法。
  当时伊利曾表示,收购圣牧股权是为产品升级,打造内地有机奶第一品牌,同时提高国际影响力,利用香港上市平台对接全球资本市场,有助公司海外融资、扩大海外资本市场知名度,但如今看来或许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规避举牌风险才是伊利首先考虑的要务,而如今险资举牌已被严查,大股东地位得以保全,收购中国圣牧一事似乎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多年劲敌已着手布局原奶供应
  与伊利不走心的收购相对比,其多年的劲敌蒙牛乳业(02319)就显得尤为专情,就在伊利宣布收购中国圣牧不久后,蒙牛乳业也在今年1月4日对同样从事原料奶生产的现代牧业(01117)发起收购要约,当时蒙牛以18.73亿港元向Success Dairy II收购现代牧业(0%股权。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将增至39.9%(全面摊薄后为37.7%),由于本次交易后蒙牛的持股比例将超过30%,因此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要约价格为每股1.94港币。
  1.94港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现代牧业的股价本就有所溢价,而之后现代牧业股价也有所下跌,截止至4月28日收盘,现代牧业收报每股1.68。但蒙牛对现代牧业的收购进程却保持顺利开展,智通财经在查阅港交所披露文件后发现,蒙牛的持股比例目前已经上升至61.25%。
  同样的剧情发生在现代牧业身上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应,在赞叹蒙牛专情的同时,也不妨思考,对于原奶这种强周期行业,其价格已经筑底多年,而具备上游供应链资源的蒙牛是否可以在原奶价格上涨之时对伊利展开反攻了呢?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利停止收购圣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