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论坛里少有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

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小有名气)
在线: 52.1小时
虫号: 80807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系统可靠性与管理
为什么论坛里少有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期刊,如cssci、ssci等已有36人参与
★ ★ ★ ★ ★
为什么论坛里少有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期刊,如cssci、ssci等?特别是期刊点评里感觉如cssci、ssci等来源期刊较少。
我想版主能否建议增加之?不然我们非理工的好悲催哦.....
& 本帖已获得的红花(最新10朵)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已经有84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16人回复
已经有148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16人回复
已经有52人回复
(职业作家)
在线: 293.7小时
虫号: 1645061
注册: 专业: 公共管理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人文社科类想发国内顶级期刊太难了,没有大牛支持基本不行,关系户太多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小有名气)
在线: 52.1小时
虫号: 80807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系统可靠性与管理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yydggpzh at
据说,发表社科方面的高档文章主要靠关系和金钱,有些高档杂志传说发表费用10万。 据我所知经管四大刊物: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长文章)、中国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学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缺这个钱,而依靠他们杂志社现有的名气所赚的钱远远大于这个数,所以实在没必要舍大取小
(小有名气)
在线: 52.1小时
虫号: 80807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系统可靠性与管理
搞人文社科的伤不起啊,建议至少在期刊点评里增加ssci和cssci的内容,一定会有很多人鼎力支持的。虽然论坛里有人文社科和管理的版块,但那是在读书频道里的,和搞科研的还是有很大差距,建议版主考虑考虑。
(小有名气)
在线: 52.1小时
虫号: 80807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系统可靠性与管理
哎,关心者寥寥无几啊,看来都是搞理工的,搞社科的伤不起啊
(正式写手)
在线: 489小时
虫号: 408541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半导体材料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感觉发社科方面的论文核心都比较难啊
(小有名气)
在线: 47.9小时
虫号: 1374223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10万?夸张了,好的期刊得4000大元还是有的,但也有不要版面费也没有稿费的期刊的呀! 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学术论文书写的质量就是,特别是要客观及准确量化(实事求是呀)的文章,这样的话,才能真正的做到有说服力!我想发层次较好文章也不难,但要发顶级的文章,就要讲求天分了呀!~
清净贞正以自娱
(正式写手)
在线: 534.3小时
虫号: 1061352
注册: 专业: 机械动力学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送鲜花一朵
敢问名气大了怎么财源滚滚!!
用脑袋想想就知道了!
这些期刊就是这样干的,每期里面有部分是金钱交易,10万一篇!!
这样才是 财源滚滚! 不然你靠版面费能够养活人!
(小有名气)
在线: 200.1小时
虫号: 1579897
注册: 专业: 水文、水资源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文科是个人知识文笔的积累,理工科更多是结合理论的实际,是逻辑与实际技能的体现。前者没有十几年的积累很难消化前人的成果表现自己水平,后者完全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消化理解前人的成果的,一个有其理无其象,一个有其理有其象,当然讨论后者的人在论坛里多。
(初入文坛)
在线: 31.9小时
虫号: 253944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工程管理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人文社科类很讲究关系啊,很难发啊!
(初入文坛)
在线: 1.6小时
虫号: 3081843
注册: 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y at
据我所知经管四大刊物: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长文章)、中国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学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缺这个钱,而依靠他们杂志社现有的名气所赚的钱远远大于这个数,所以实在没必要舍大取小... 发一篇这类的论文学校奖励都是好几万。。你说有没必要搞关系
(小有名气)
在线: 52.1小时
虫号: 808072
注册: 性别: GG专业: 系统可靠性与管理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鱼童 at
发一篇这类的论文学校奖励都是好几万。。你说有没必要搞关系... 对,发个文只得几万,但是这些期刊不差这几万吧,甚至是十几万几十万也未必搞的定,难道把钱全投进去还要倒贴很多才勉强能换一篇?若这些期刊抗压力弱,那剩下的期刊几乎没几个能抵抗拿钱铺路了。
我不是说没必要搞关系,问题是人家未必愿意跟你搞关系啊。
而且公正不是绝对的,只能说相对好些,甚至是国内相关领域最公正的了
(初入文坛)
在线: 3.2小时
虫号: 2990659
注册: 专业: 专门史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edwardchen77 at
我们搞社科的太难了... 深有同感啊,不想走关系,一篇论文拖个一两年都是常有的事。
(著名写手)
在线: 152.7小时
虫号: 1656218
注册: 专业: 金融学
格物致知,积极进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小有名气)
在线: 61.4小时
虫号: 1656341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心理语言学
这个得支持。
(文坛精英)
散金: 1899沙发: 1
在线: 1006.2小时
虫号: 1749011
注册: 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avast2009: 金币+2, 鼓励交流
可能是相关学科的同学少有人上论坛的缘故。
阳光总在风雨后!
(著名写手)
在线: 1537.7小时
虫号: 265180
注册: 专业: 经济学其他学科
送鲜花一朵
good advice
chunxia快乐每一天!
(正式写手)
散金: 3062
在线: 391小时
虫号: 258588
注册: 专业: 企业理论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支持一下吧,要实现恐怕还有待于时日啊
(著名写手)
在线: 352.6小时
虫号: 483703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催化化学
据说,发表社科方面的高档文章主要靠关系和金钱,有些高档杂志传说发表费用10万。
人生的最高境界:知足时的从容不迫与顿悟后的云淡风轻!
相关版块跳转
SCI期刊点评
中文期刊点评
论文道贺祈福
会议与征稿布告栏
我要订阅楼主
的主题更新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图)
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论教·中国特色高校之道】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高校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也是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路大军之一,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之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勇做学习、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头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灵魂。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8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陕北公学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着力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中国革命实践的政治干部。建校初期,主要开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等课程,后来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又增设了“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原著选读”等课程。许多高级班的学员,如胡乔木、田家英、廖盖隆、胡华等后来成为党的著名理论家。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学校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各种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肇始于中国人民大学,然后走向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讲义》等教材不仅用作本校学生用书,而且受到全国高等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都发行数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哺育了共和国几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才,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0年到1965年的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绝大多数政治理论课师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充分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做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
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理论必须回答和解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1939年1月,在中共中央的关心下,陕北公学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由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干之主持。陕北公学中国问题研究室重点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农村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及策略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毛泽东同志撰写著名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始终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校风。学校成立之初,设立了8个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与外交系。这些都是新中国建设所急需的专业。1963年,中共中央召开“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问题”的座谈会,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为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与我国外交工作总体布局调整提出了大量决策咨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倡导师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和“中国发展指数”三大指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品牌。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勇做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奠基者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具体学科专业所组成的有机系统,构成了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大学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高学府,还是当时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才俊云集之地。华北大学成立了8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历史学家范文澜兼任主任;哲学研究室,哲学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兼任主任;国际法研究室,法学家何思敬任主任;外语研究室,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政治研究室,政治学家钱俊瑞兼任主任;教育研究室,教育学家张宗麟任主任;文艺研究室,文学家艾青任主任,正可谓是名家云集、大师荟萃,是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雏形。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意见是:“中国人民大学今后发展成为一所以专门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社会科学理论干部的大学较为适宜。”毛泽东同志批示:“照此办理。”邓小平同志批示:“我觉得这样规划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适当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在现有财政经济各系的基础上成立经济学院,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高等教育部共同负责办理。”这一重要指示明确地规划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特色与发展方向。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等学科或专业,不少都是发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大学还率先建立了信息管理系、劳动人事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院系或者中心,大力发展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先导或者示范作用。
展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勇做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国人民大学发轫于延安的黄土高坡,长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有浓郁的乡土味,但同时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成为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向苏联学习,培养大批建国干部,成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就特别指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是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诸如教研室、“习明纳尔”、口试、四级计分制等苏联模式的教学制度,并且指导中国师生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学校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视野,将眼光转向国外,率先翻译和引进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教材和著作,成为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排头兵。中国第一部西方哲学家全集中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套全国通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美第一个西方经济学交流培训项目、中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合作项目等等,都是由人民大学率先承担和完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大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八十载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齐全的学科优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之路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图文】人文社科研究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1.9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